返回辞典目录

 

「约翰三书」提要

 

壹、作者

 

        本书和《约翰二书》虽然都很简短,却有很多用语相同的地方:(1)都自称「作长老的写信」(1节;约贰1)(2)也都提到受者「就是我诚心所爱的」(1节;约贰1)(3)又都提到因对方按真理而行,就甚喜乐(4节;约贰4)(4)并且在结束时,又都提到还有许多事要写,却不愿意用笔墨,盼望能尽快见到,当面谈论(13~14节;约贰12)

        由此可见,这两封书信乃出自同一个人手笔。大多数圣经学者均同意,本书和《约翰二书》一样,也是使徒约翰所写。

        关于使徒约翰的详细资料,请参阅《约翰一书提要》。

 

贰、写作时地

 

        本书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大致与《约翰二书》相同,也就是大约在主后90~99年,写于以弗所。

 

叁、本书受者

 

        本书的受书人名叫「该犹」(1)。从本书的内容可知:(1)他是作者使徒约翰在真理中所亲爱的一位弟兄(1节原文)(2)他的身体可能不怎么健壮(2)(3)他的灵魂(原文「魂」)却相当兴盛(2),对人满有爱心(6)(4)他不但心里存有真理,且按真理而行(3)(4)他经常接待出外为真理作工的客旅弟兄们(5),被多人在教会面前为他作见证(6)

        「该犹」在当时的罗马帝国境内是很通俗的名字,在新约圣经中除本书之外,另有三名该犹:(1)马其顿人该犹(徒十九29)(2)特庇人该犹(徒二十4)(3)哥林多人该犹,他曾接待过使徒保罗,很可能哥林多教会就在他的家里聚会(参罗十六23;林前一14)。本书的受者或许是这三人中的一位。

        根据一份教父著作《圣徒合纵录》,曾提及有一位特庇人该犹,他原是使徒保罗传福音所结的果子(参徒十四20~21),在保罗去世以后,转为使徒约翰的属灵儿女(约叁4)。就在《约翰三书》成书之后,使徒约翰到该犹当时所在的地方,亲自解决了丢特腓的问题,并革除其教会的牧职,而以该犹取代。

 

肆、写本书的动机

 

        在教会时代初期,使徒们和自由传道人受圣灵和教会的差遣,出外巡行传道并建立新教会,又在所建立的教会中,选立长老们(复数),以监督各地教会的牧养和治理,并在众教会间维持交通来往。不久,众教会即面临两种危机,一种是由外部而来的异端假教师(参徒二十29;约壹二18~19;约贰7~11),另一种是从内部簒起的野心领袖(参徒二十30;约叁9),造成初期教会的重大问题。

        欲对付外来异端假教师所造成的问题,就必须拒绝接纳他们,也就是必须对他们关闭教会的门;但若完全关闭教会的门,则又易招来另一种问题,即纵容内部的领袖,不受节制。所以教会之门的开或关,必须拿捏得准。《约翰三书》就是针对《约翰二书》的「不接待」而有所调整,亦即凡动机纯正的信徒,应予「接待」(注:接待他们,不一定须提供讲坛给他们)

        有解经家根据本书内容,将写书的动机推论如下,虽不一定准确,但可提供吾人参考:在本书之前,使徒约翰曾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给当地的教会,但为丢特腓所拒绝(9)。丢特腓本人,大概不是异端份子,或者仅出于他「好为首」的领袖欲(9),而不顺服约翰的权威,故约翰并未对他立即采取断然措施,而予容忍,将来会当面「题说他所行的事」(10)。丢特腓基于他对使徒约翰的误解,不但「用恶言妄论」约翰和他的同工们,并且禁止本地信徒接待约翰的同工,违者「赶出教会」(10)。使徒约翰被迫必须解决此问题,乃写此书,并托素有好名声的低米丢携带此书(12),送给热心接待信徒的该犹(5~6),他可能也是当地教会的另一领袖人物,故未遭丢特腓赶出教会。使徒约翰的用意,或许是先稳住当地教会一部分信徒,以免全体一面倒的支持丢特腓,然后亲自前往,当面解决问题(13~14)

       

伍、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提供宝贵的资料,使我们明白三种教牧职分之间的潜在危机:(1)使徒职分──约翰所代表的;(2)本地教牧──该犹和丢特腓所代表的;(3)访问教牧──低米丢所代表的。

        本书虽仅就事论事,而未多陈明真理原则,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因生命成熟而有的属灵智慧,使我们看见当初和历代教会所共有的难题,以及妥善处理之道。历代教会的难题为属灵权柄的误用与滥用(例如丢特腓),而解决之道乃为:(1)更高权柄者(例如使徒约翰本人)须正确地善用权柄;(2)鼓励其他信徒(例如该犹、低米丢)积极以正面的行动协助错用权柄者改正过来(注意,使徒约翰并未要求该犹介入他和丢特腓之间的矛盾)

 

陆、主旨要义

 

        鼓励信徒行善,以爱心接待为真理出外作工的客旅;禁戒信徒行恶,有权柄者不可在教会中专权。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本书按希腊原文共有218个字,是全部圣经中最短的一卷;但其篇幅虽短,内中却包含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二、本书以三个人物为活教材,教导读者弃恶行善,在爱中实行真理。

        三、本书给我们看见身体须与灵魂并重,操练敬虔也须操练身体。

        四、本书也给我们看见不但自己要按真理而行,并且也要以爱心帮助为真理作工的人。

        五、本书一面劝勉我们要效法行善的榜样,另一面也警戒我们不要效法行恶的人。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约翰一书》的主题是相交和彼此相爱,但同时又指出当时的众教会中间,存在着异端假教师的严重问题。如何能有正确的相交和彼此相爱,与巡行各地的传道人如何交接来往,《约翰二书》指明应当有所拒绝(约二10~11),本书则指明应当有所接纳(5~10)。所以本书和约翰二书》可视为《约翰一书》的补充说明,门户的开放和关闭,宜有遵行的准则。今将《约翰二书》和《约翰三书》相对的点列述于后:

        一、(约贰)真理生发爱心;(约叁)遵行真理显明爱。

        二、(约贰)要在真理中相爱;(约叁)要以爱来实行真理。

        三、(约贰)按真理拒绝接待异端假教师;(约叁)按真理接待为主名出外的弟兄。

        四、(约贰)接待异端假教师就有分于他的恶行;(约叁)接待主工人的与他们一同为真理作工。

        五、(约贰)要小心防备那迷惑人的;(约叁)不要效法那阻挡真理的人。

        六、(约贰)揭发那敌基督者的教训;(约叁)揭发那在教会中好为首的行为。

 

玖、钥节

 

        「亲爱的兄弟阿,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11)

 

拾、钥字

 

        「真理」(1节「诚心」原文是「真理」,334812)

        「接待」(89101010)

        「见证」(36节「证明」原文是「见证」,12121212)

 

拾壹、内容大纲

 

【榜样与鉴戒】

    一、该犹爱心接待的榜样(1~8)

    二、丢特腓不肯接待的鉴戒(9~11)

    三、低米丢行善的见证(12)

    四、结语和问安(13~15)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约翰三书注解》

 

约翰书信(John,Lettersof)约翰一、二、三书虽然篇幅简短,但寓意深长,涉及基督徒宗教经验的本质。约翰壹书背景和写作目的约翰壹书是对威胁教会之异端邪说的回应,篇幅简短,但意义深长。它采用的方法,乃是谨慎而清楚地阐明基督的真理,把正确与不正确的道理作出明显的对比,将界线划分得非常清楚。然而,书信也有一个积极的目的。作者希望他的「儿女」能认识真理,与基督所彰显的神建立关系。「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约壹一45)五章20节更进一步说明这个目的:「我们也知道,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对于作者而言,最重要是对基督的本性有真实的认识。按作者所言,信徒的响应必须是「从神而生」,而且「在他里面」。反对之本质写作本书信,是要针对当时的异端,故可从信中得悉异端的底蕴。根据二章19节所言,当时的反对者曾是教会中人,后来才脱离教会,宣扬异端邪说。第一章后半段用了许多「若」之假定句,暗示这些持异端的人,不信我们可以与光明的神相交,又说罪是无法摆脱,或无法赦免和洁净的。这些异端在基督论上最大的错误,是不接受耶稣的人性,换言之,是暗示祂并非要来的弥赛亚。我们可以从灵是否认耶稣,去分辨属世的灵和属神的灵。「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神的。」(四2)书信一开始就指斥那些不承认耶稣是道成肉身的人。二章22节更明显指出谁是说谎者:「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这带来道德上的不负责任,提倡罪恶的生活,不理他人。因此,约翰需要呼召这些背道者回到在基督里的道德生活和弟兄的爱中。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把异端分辨出来。强调隐秘和古怪的知识的异端,大概是与诺斯底主义有关;另一种不承认耶稣的人性的异端,则大概是幻影说之流。爱任纽曾提及的小亚细亚地区一个叫克林妥的人,与约翰壹书所说的敌对势力很有关连。作者若将约翰壹书与约翰福音仔细比较,我们会发现它的用词遣字、文章风格及思想内容,皆有明显相同之处。两卷书内常用的词汇包括「爱」、「生命」、「真理」、「光」、「子」、「圣灵」、「认识」、「彰显」、「肉体」、「住」、「知道」、「行」、「诫命」等。其他词句如「真理的灵」、「从神而生」、「神的儿女」及「胜过世界」等,皆显示两书的作者同为一人。除了文法和表达形式雷同外,二者的神学思想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是毋庸置疑。就算那些亟欲找出两者在风格及神学方法上之差异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两书作者关系密切,或互相影响。传统的看法是:约翰福音及约翰壹书的作者同为一人,即使徒约翰。约翰壹书开首第1节就清楚显示这一点:「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里向读者清楚表明作书人是第一手的见证人,不单表明作者是亲身经历,也表示他对基督的看法和了解都是确实的。

向传统说法提出质难的人,多引述主后100140年小亚细亚的希拉波立主教帕皮亚的一句话。帕皮亚主教之言,又是引自优西比乌口中爱任纽的话。他说:「若来见我者为长老之徒众,我必向他请教长老之训诲──就是安得烈、彼得之言,或多马、雅各、约翰和马太或其他主门徒的教诲;我又会向他征询阿里士敦及主门徒长老约翰之训示。」不少释经家对使徒约翰及小亚细亚的长老约翰是否有别,曾引起争辩。然而,爱任纽在其《反对异端》一书中,以及在穆拉多利残本中(二书同属二世纪末作品),皆认为约翰壹书的作者为使徒约翰。从其亲身经历者的身分及书中权威的语气去判断,约翰壹书几乎可以肯定为使徒约翰所作。传统记载约翰在以弗所传道时,已届高龄,而且在晚年时常常强调弟兄间要彼此相爱。约翰壹书正反映了这一点。写作年代一般认为约翰壹书的写作年代,应在主后一世纪末。从书中所责备之异端,与坡旅甲及爱任纽的记述引证,可证明这一点。但至于确实的写作年代,则因资料不详而难以断定。抄本约翰壹书的抄本一直保存得颇好。其词句简易、思想清晰,亦是保存妥善的因由之一。论到抄本,有3处值得讨论。二章20节说到「一切的事」,在一些稿本中,作为形容主词;在另一些稿本中,则作为受词:「一切你都知道」,较佳的抄本则作形容主词而译为「一切你所知道的」,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广度和分布上,并非知识的整全性。四章19节说「我们爱」,最早的稿本在「爱」字之后都没有宾语,但后来有些稿本则加上「祂」或「神」,钦定本也以这些稿本为根据。最多人提到的是五章7-8节,内中说到圣灵、水和血,「这三样也都归于一」。这句明显是以后才插入原文的。最早的引文源于西班牙的异端分子百基拉诺,他卒于主后385年,其后纳入武加大译本中。首先编订新约希腊文圣经的伊拉斯谟,鉴于希腊原稿没有该等字句,故出版时把它删除了。自此之后,只有两种希腊文稿本还保留这一句,近代的版本皆已删除。约翰贰书约翰贰书的写作背景与约翰壹书相同。作者自称为「长老」,并称收信人为「蒙拣选的太太和他的儿女」。在这里,「蒙拣选的太太」可能意指教会,其「儿女」即教会的成员。此教会遭受异端的困扰,正是约翰壹书所要指斥的。此书再次抨击异端,并警告教会不应接待传异端的人。

约翰贰书的文法、风格及措辞,皆与一书相当近似,13节中有8节与约翰壹书的句子雷同。关于成书年代,则资料不足,难下定论。由于与一书近似,故应属同一时期作品。约翰三书约翰三书的写作背景也与一、二书相同,但此书却非针对异端而写。书中面对的问题是:教会中有一个叫丢特腓的人,反对「长老」的权威,不服领导。书信是写给该犹的,他忠于「长老」。作者还请他接待那些途经的宣教士。约翰三书的成书年代及其他背景,因资料不详而无从稽考,但从词汇和写作风格看来,与一书及二书有密切关系。约翰书信的信息约翰壹书对于第一封书信明确的布局和结构,释经学者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书中简单的用语、有限的词汇、重复的观念,以及那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文法结构,都令人难以逻辑地分析它的大纲和结构。释经学者认为这书信的特征是「螺旋形」的。这书信所呈现的图画,是社群中一位备受敬重的长者,分享他智慧之言,而不是提出一番缜密的理论。虽然直至1228年,才在新约原文中分章,并且往往将文中的思想错误地划分,但它们仍为审视书信的内容,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此书信有别于一世纪的一般书信形式,而保罗的书信,正是这时期书信的表表者。1.第一章的内容包括书的导言及对在光明中行的讨论。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之关系,明显地成为探讨的焦点。这卷书信的导言,秉承了第四卷福音书和希伯来书序词的传统。它以庄严而深邃的言词,宣示福音信息的可靠性。作者宣称亲眼目睹父神藉以彰显自己的重要事件。他声称只是传扬他曾参与的那些事件;尤其强调他所听见、看见和触摸的事情(这些动词都经常采用完成时态,以加强那持续的结果),是要将人视为灵异和只能臆测的事物,显明出来,置于人可经验的范围。他这样宣扬,目的是构成相交。这种相交的横面是在信徒之间运作,纵面是在信徒与圣父及圣子之间运作(约壹一3)。这目的的第二方面是「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第4节)。书信的主体一开始(约壹一5-10)便立即指出神的属性是光,这一点有很多重要的含义。首先,在神里完全没有黑暗(第5节)。其次,那些行(生活和行为)在黑暗中的人,不能与神相交(第6节)。第三,与神建立关系(行在光明中),会带来与其他信徒的相交,并且蒙神的儿子耶稣洁净所有的罪(第7节)。第四,所有犯过罪、却否认的人,不能改变这事实(第8节)。第五,只要认罪,那位信实而公义的神便会赦免和洁净(第9节)。最后,那些甚至否认曾经犯罪的人,证明他们心中没有神的话(第10节)。只有那些与神同行在光明中的人,才享有喜乐和相交。神就是光,透过祂儿子耶稣基督(我们还记得约翰福音的序词,当中提到「道」向所有人彰显了光),借着赦免和洁净,解决罪和不义的问题。2.第二章延续第一章末段的思想──罪的解决方法;接着,它的末段论及新的诫命和敌基督的威胁。第一段(1-6节)更详细指出在圣洁的神面前解决罪的方法。耶稣基督不单赦免罪和洁净不义,祂更在神面前成为我们的中保(同一个字亦用于约十四至十六,翻译为「保惠师」)。基督的工作便是「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耶稣已经满足了各样的要求,让神与人之间获得彻底的复和。信徒的回应,就是要遵守祂的诫命。对于这一个问题:作为信徒,我如何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第3节及随后的经文就作出了回答。第一个考验便是服从。第3和第5节正面地指出服从的含义,第4节则从负面的角度来道明。第6节清楚指出,信徒可以在耶稣身上找到生活方式的典范。第二段(7-17节)概述了信仰的第二个考验(「住在祂里面」)。第二个对真实信仰的鉴定,是对弟兄之爱。作者清楚指明,不可能一方面行在神的光明中,另一方面却恨恶自己的弟兄。在此正是将起首关于相交的数节经文加以发挥。在鼓励3个不同年龄组别的人后(12-14节,这里所指的,很可能是基督徒生命的不同阶段,而不是实际年龄的组别),他提醒他们不要贪爱世界(15-17节)。这世界所包含的,是短暂的情欲和骄傲,并非光明的父的一部分。惟有遵行神全部旨意的人,才能够永远常存。作者现在转到末世的问题,那时会出现敌基督(18-27节)。敌基督(注意原文所采用的是复数名词)曾经是一同相交的肢体(第19节)。任何否认耶稣是弥赛亚的,都属于这类人。作者进一步宣称,否定基督而拥护神,是不可能的(第23节)。那些从神生的人,从祂领受了恩膏,这可帮助他们认出敌基督的谎言(第27节)。

到此为止,整卷书信都是环绕着行在光明的神中之含义。神在耶稣中的自我启示,为辨明真伪,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理解。3.第二章的最后两节,引出第三章的新题目,那就是「神所生的」(约壹二29)。神的儿女不会惧怕神再来时最终的显现。他们反而会期待它的来临,因为他们新生命的圆满素质将会显明出来(三2)。作者在此略停下来,为着神在我们生命中的爱所发挥的功用,引以为乐(三1)。作者旋即从我们享有神儿女身分的喜乐,回到我们必须存活的真实世界中。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罪,它在此被界定为违背律法(约壹三4)。罪的根源在于魔鬼,他「从起初就犯罪」(第8节)。魔鬼的儿女违背律法的生活,将他们的本性显露出来──这里用了该隐作为典型的例子(10-12节)。开头几节提及耶稣再临,祂第一次来是要「除掉人的罪」(约壹三第5节),并「除灭魔鬼的作为」(第8节)。那些「住在他里面」和「从神生的」人,会按照他们那位公义的父(第7节)的模式来生活。这公义的生活方式,有着纯洁(第3节)和不犯罪(79节)的特质。这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第10节)。第三章的后半部,转到公义的其中一项表达方式──爱弟兄。负面的例子已经在第12节提出(该隐),恨恶弟兄等于谋杀(约壹三15)。漠视弟兄的需要,亦同时受到指斥(1718节)。耶稣是爱弟兄的典范,祂为我们舍弃生命(第16节)。从正面来看,爱弟兄就是从神而生的证据──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第14节)。神的儿女与魔鬼的儿女之间的对比,再次显明了。第三章后半部突出了约翰所喜爱的其中一个重点。约壹三14161924节,都重复了「我们知道」这句话。在一个充满不肯定的世界里,约翰知道极需要确据。因此,在这个充满憎恨,并标志着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没有完全把这圆满的本性显露出来的世界中(约壹四1),他列举了不同的试验,来建立和确定信心的确据。

4.第三章末出现的经文:「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他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引出第四章。要寻找信心的确据,必须与谬妄的灵争战,并且学习分辨真理和错谬。这一段便列出了教义上的试验。神的灵承认耶稣是神所赐下的,并道成肉身(约壹四23节)。凡否定这些基本真理的假先知,便是敌基督的化身(第3节)。透过遵从神,神的儿女便能认出和回应神的话(4-6节)。在7-12节中,约翰谈到爱的根源就是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四8)。这种爱已在耶稣身上清楚无误地表明出来,为要解决罪所引致的问题(9-10节)。故神的儿女的自然回应,就是彼此相爱(第11节),直至神的爱在我们里面(第12节)得以完全(达到它指定的目标)。在这段里,从神而生、爱神和认识神,是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的。第13节重述第1节所论到的确据,并进而加强对弟兄的爱,与正确的基督教教义或信仰之间的关系(互相结合)。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和这个世界的救主,会引导我们认识神的爱。神的爱透过我们,流露给其他人,并且是我们与神的关系的明证(14-21节)。现在的确据是那么清楚,甚至排除了对最后审判的恐惧(17-18节)。

5.在最后的一章,约翰转到爱与公义之间的关系。从神而生的人,不会感到神的诫命是重担(约壹五3)。神的儿女的信心,帮助他们胜过那妨碍他们实践诫命的世界(第4节)。这种信心就是在神的儿子耶稣里(第5节)。正确的信仰是:耶稣是完全的人(第6节),圣灵就是为耶稣作见证(7-8节)。结果是内心得到确证:「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第11节)享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人,有非常清晰的分界线(第12节)。第13-16节从论及拥有永生,转移至肯定的祈祷。对神持有坚定的信心,会带来祷告蒙应允(约壹五14-15)。信心亦伸延至为犯了罪的人代求(根据这一章的最初几节经文,约翰现在将罪界定为不义);神将嘉许这种祈求,将生命赐给那罪人(第16节)。最后一段重申整卷书信的主旨。透过耶稣,从神而生的人所获得的胜利,能将神的儿女与来自那恶者势力控制下的世界的人,明显地区别出来。最后,作者以怀着信心确据的语调来作结。约翰贰书第二卷书信含有一世纪书信风格的全部元素。作者自认为长老,「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大概是指教会和她的会众。从结尾「那蒙拣选之姊妹」的问安中,确定了这样的分析。此书信的主旨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劝这位「太太」要「彼此相爱」(第5节),接着便界定爱的本质为遵守「他的命令」(第6节)。另一个较强的元素,是向那些迷惑人拒绝承认基督,和说服其他人这样做的人,提出警告。那些拒绝承认基督的人,不要把他们接到家里,爱其实也有它的规限(8-11节)。这些迷惑人的,大概就是第一卷书信所指出的同一个异端。信件以答允进一步面对面沟通来作结。探访的目的将会是「使你们的喜乐满足」(参约壹一4)。约翰三书第三卷书信是送交该犹的。它再次仔细跟随一世纪的书信格式。在感恩的部分,该犹因着他对真理的忠心而备受称赞──特别是因他作为这位长老的「儿女」。书信的主旨也分为两方面。第一段(5-8节)为着该犹接待那些「为主的名」巡回传道的人而称赞他。这些传道人都赞扬该犹对教会的爱。第二段是警告不可顺从丢特腓。他热爱权位和势力,不单导致他贬低长老的权威,更说服其他人依从他的恶行,否则便被逐出教会。他不肯接待真正的巡回传道人;这里提醒该犹不要被丢特腓所影响。总结部分反映出作者期望不久便会亲自到访。这封简短的书信以一般的问安作结。

总结约翰这几封简短的书信,为一世纪末教会的状况提供了有趣的洞见。异端正在抬头。当中反映了教会的自治和组织。作者有力而亲切地描绘和命令信徒透过基督,与神建立真正委身和顺服的关系。MorrisA.Weigelt另参:「约翰的生平和著作」。――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