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犹太教

 

犹太教(Judaism)从被掳归回后(主前538)开始,直至现代的犹太宗教和文化。「犹太教」这个名称,源自古以色列南国的名字「犹大」,而犹太人的英文名称“Jew”,是犹大人“Judeans”的简写。第二圣殿时期(主前516至主后70)历史概览扫罗、大卫和所罗门统治下的以色列国,在所罗门死后,迅速终结。他的儿子罗波安因征收重税,约在主前933年,激怒北方10个支派,引起叛变(王上十二)。从那时起,以色列国或撒玛利亚(北国)与犹大(南国)便分裂了。北国在主前722年失陷于亚述人手中,数以千计的皇亲贵冑、文人巧匠被掳亚述,他们在那里可能与当地居民通婚,从此便在历史中消失。犹大国的国祚直至主前597年,此后便受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管辖。圣殿终于在主前586年被毁,许多人被掳至巴比伦,展开了维持两代的被掳时期。巴比伦人在主前539年被波斯王古列击败,翌年王下诏准许所有被掳的百姓回到他们的故土(代下三十六2223;拉一)。之后的整个世纪,犹大侨民至少有4次在领袖如设巴萨、所罗巴伯、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带领下,大规模从米所波大米回到犹大地。不少犹大人选择留居在归化了的米所波大米家园。主前516年春举行的第二圣殿奉献礼,正式结束了为期70年的被掳时期(耶二十九10);这结果是由哈该和撒迦利亚宣讲的预言和劝告所引致的。在犹大地的犹太人,受波斯王委任的省长所管治。其中一个早期的省长是大卫的后裔(代上三10-19)所罗巴伯(该一1,二1)。他与约撒答的儿子大祭司约书亚共同管治。巴勒斯坦是波斯帝国20个省份中的一部分;波斯帝国从主前539年起,延至主前331年,其后便拼于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希腊帝国。对于在波斯王朝大部分时期里,巴勒斯坦的历史发展,我们所知甚少。当亚历山大在主前323年逝世,他的王国被他的将领瓜分;埃及和巴勒斯坦落入多利买一世手中。多利买王朝多有仁慈的君主,他们容许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某程度上享有自由和自主。在主前198年的潘尼安之战后,巴勒斯坦被亚历山大另一名将领西流基所建立的西流基王朝所统治。西流基王朝拥有非常广大而人口不同的地区,从西面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伸延至东面印度的边境。安提阿古四世在主前175年登上西流基的王位,他试图以「希腊化」的方法(即是强迫采用希腊语言和文化),来统一他庞大的王国。由于这个政策,地方的文化和宗教便大受压迫,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省份,可能是其中遭受最严重打击的一个。在主前167年,安提阿古四世将耶路撒冷的圣殿,奉献给奥林匹亚的丢斯,在祭坛上献上母猪,毁灭了包含犹太人圣经的古卷,并且禁止进行割礼。这次镇压触发了由一位名叫马他提亚的年迈祭司和他的儿子们所带领的叛乱。西流基军队被击退,圣殿终于在主前164年被马他提亚的儿子马加比(意即「锤子」)的犹大,重新夺回。每年的修殿节(即「献殿节」),便是庆祝犹太人这次胜利。犹大和他的兄弟称为马加比人或哈斯摩宁人(马他提亚出生于哈斯摩宁家族),他们及其后裔从主前164年至主前63年这段期间统治犹大,直至巴勒斯坦落入罗马将领庞培手中。此后,巴勒斯坦一直成为罗马的分封地。

罗马人征服犹大后,哈斯摩宁人许尔堪作了大祭司,其实以土买人安提帕特才是许尔堪背后的真正掌权者。安提帕特的儿子法撒勒和希律,分别是耶路撒冷和加利利的总督。由于安提帕特在主前43年被暗杀,希律透过在罗马的活动,获得罗马的元老院封为犹大王;他从主前37年统治至主前4年(史称大希律)。他死后,巴勒斯坦被罗马王亚古士督(主前27至主后14)分配给希律的3个儿子管辖:希律亚基老(主前4至主后6,任犹大、以土买和撒玛利亚的总督)、希律安提帕(主前4至主后39,任加利利和比利亚的分封王)和希律腓力(主前4至主后34,任巴但尼亚、特拉可尼及一些细小地区的分封王)。当希律的儿子去世或被废,这些领土都由罗马的巡抚管治。大希律的孙儿希律亚基帕一世,曾有一段短时间(主后41-44)统治他的祖父所管辖的领土。他去世后(徒十二20-23),他的领土便由罗马巡抚管治。这些巡抚的贪婪和不当的措施,激发犹太人叛乱。犹太人在主后6673年所发动的叛变,遭遇重重困难,最终导致在主后70年,提多率领第十罗马军团,摧毁了第二圣殿。叛乱在主后73年被彻底平定,当时超过900名犹太人,在死海的马萨他城堡中被围攻,他们宁愿集体自杀,也不肯落入罗马人手中。这些可悲的事件,令犹太教的圣殿敬拜和祭司制度永远结束。社会和宗教发展巴比伦人征服犹大,并在主前586年摧毁所罗门的圣殿,令犹太人的社会和宗教生活产生戏剧性的转变。停止圣殿敬拜,严重打击了以色列人的宗教核心,因为只有耶路撒冷圣殿才是神所指定的合法地方,以履行摩西律法中的礼仪要求──主要是献祭礼仪。那些在主前586年后仍居住在犹大的虔诚犹太人,甚至每年举行的3个朝圣节期:住棚节、逾越节和七七节,也不能再遵守了。主前538年后,许多被掳者选择返回犹大,亦有不少人宁愿继续住在他们的新家园。对于后者来说,即使在主前516年重新设立圣殿敬拜,也无法在他们的宗教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会堂兴起在被掳和归回后的早期,犹太人的会堂(希腊文的意思是「聚集地点」)开始发展。对于住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犹太人社群来说,会堂逐渐成为普遍而有用的制度,以致在奉献第二圣殿后的各个世纪,会堂在整个巴勒斯坦发展蓬勃,许多还设于耶路撒冷本地。在第二圣殿的末期,会堂在犹太人的生活中,已发挥了3项重要的功能。它是用作祈祷、学习和聚会的场所。主后一世纪的会堂敬拜,在路加福音四章16-30节和使徒行传十三章13-42节中,可找到例证说明。崇拜的中心是诵读从妥拉(摩西律法)选取的经文,然后再从先知书选读一篇。读经之后,是一篇基于圣经的讲道。主后一世纪的会堂敬拜还包括背诵「示玛」(即「以色列啊,你要听」)──经文是申命记六章4-9节、十一章13-21节和民数记十五章37-41节,以及被称为「站立」的「十八祝文」,因为它要以直立的姿势来背诵。为着遵从民数记十五章38-39节的教导(太二十三5),犹太人亦在衣服边上做繸子,并将一个佩经匣放在前额和右臂上。这些佩经匣收藏了在「示玛」中背诵的部分经文,用来在字面上满足申命记六章8节的吩咐。考古学家在马萨他的残垣败瓦中,发掘出确实是一世纪的佩经匣。语言的变化在巴勒斯坦以外,米所波大米成为犹太教第二个最重要的中心。在被掳的末期,原初被掳者的后裔已忘记希伯来文,而采用古代近东的国际语言及希伯来文的姊妹语言──亚兰文,作为母语。即使在巴勒斯坦,亚兰文也是主要的语言。故此,在会堂崇拜中,用希伯来文诵读圣经某部分时,在座者大多数不能明白所诵读的内容。于是,利用传译员去翻译简短的经文部分,这个问题便解决了。终于,这些他尔根(即「翻译」)在主后二世纪开始记录下来。主后一世纪,在希腊罗马国土中的犹太人,估计约有400700万,也许是巴勒斯坦人口的34倍。那些在巴勒斯坦以外居住的犹太人,逐渐统称为「散居侨民」。当希腊透过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统治地中海一带后,希腊文变成了这个地区的通用语言。正如米所波大米的犹太人以亚兰文替代了希伯来文,在希腊罗马国境的犹太人,亦采用了希腊文。在主前三世纪中叶,深受希腊文化和语言熏陶的犹太人,着手将希伯来文圣经翻译成希腊文。这称为「七十士译本」的旧约,传说是由70名犹太人学者同时翻译的,其中包含的圣经正典,比巴勒斯坦的犹太教所承认的更为广阔。这正反映巴勒斯坦犹太教较保守,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人则较开放。犹太教派兴起在主前二世纪,巴勒斯坦犹太教内大多数主要教派开始产生。哈西典人(即「敬虔者」)是一个宗教组织的成员,他们协助哈斯摩宁家族反抗西流基王朝(《马加比一书》二42,七13);可是,当哈斯摩宁人宣称自己有当祭司的权利,便遭到哈西典人的反对。法利赛人和爱色尼派都可能源出于这个宗教教派。撒都该人(这个名字可能与大卫所委任的大祭司撒督有关;撒督的后裔,在结四十至四十八中被视为唯一合法的祭司家系)是一个富裕的贵族阶层,独占大祭司的职分。他们不相信天使、灵魂、死后的生命与复活(徒二十三8),对于法利赛人发展出来的口头律法,他们亦不接受其有效性。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著作,随着主后70年圣殿被毁,这些口头律法亦相继失传。

法利赛人在主前二世纪末,才首次在我们的资料中出现,他们所参与的,主要是政治性事务。他们代表一般百姓,反抗残暴的哈斯摩宁统治者亚历山大杨纽(主前103-76)。他曾将数以百计的法利赛人,进行报复性的处决。到了主后一世纪,法利赛人似乎只关注宗教事件,并且以按照传统解释,小心翼翼地遵守摩西律法闻名。为着在礼仪上的洁净,他们与其他没有那么谨慎、使他们玷污的犹太人分隔开来。法利赛人经常群来群往,他们在这个小圈子中,与那些在宗教上不够严谨的人隔离。法利赛人由于热心地忠于摩西律法,他们发展了一套口头律法(后来伪托于摩西),作为妥拉的樊篱。这套口头律法是将摩西律法中引伸的613条诫命,加以解释和延展;终于在主后二世纪末,编集成文,称为「米示拿」(即「教训」)。保罗(徒二十二3,二十三6,二十六5;腓三5)和很多早期基督徒,都是从法利赛主义改信过来的(徒十五5)。法利赛式的犹太教在主后70年圣殿被毁后,仍然存在,形成拉比的犹太教,自主后二世纪至现代,一直左右着犹太人的宗教生活。爱色尼派是犹太教另一个宗派,始于主前二世纪。像法利赛人一样,爱色尼人最关心的,是遵守摩西律法,保持礼仪上的洁净。爱色尼人在犹太人社会中生活和工作,试图以他们简单而无私的生活方式,去影响别人。有些爱色尼人亦住在自己的小区中,每天工作后便回到那里。现代的犹太教中,有无数宗教派系,其中有一个可能与爱色尼派只有着含糊的关系,在死海的西岸建立了一个小区。这个群体自视为真正的以色列,他们保持纯洁,不受任何的玷污,在旷野中预备迎接神最终的来临。在死海附近的洞穴中,发现了这个教派所写的许多文献,它们是在罗马毁灭这区前,被收藏起来的。这些文献便是死海古卷,为这个宗教教派和它的信仰,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奋锐党是另一个犹太人教派,可能与匕首党有关。这个积极参政的群体,自主后666年都十分兴旺。他们只承认神对他们拥有主权,于是,便试图以暴力的途径,包括暗杀,来打倒罗马人,并与他们勾结的人。他们协助引发主后6673年的犹太人叛乱,并在主后70年与耶路撒冷同被毁灭。社会阶层之间的张力在一世纪的巴勒斯坦,社会阶层和地位是取决于礼仪上的洁净。上层包括宗教当权派的成员,如撒都该人、文士、法利赛人和耶路撒冷的祭司。公会是一个审议团体,成员来自上述组别的人士。因着种种实际目的,没有中层人士。下层所包含的,主要是平民百姓,就是那些缺乏教育和律法知识的人,以及那些虽然熟悉诫命,但没有谨慎遵守的犹太人。法利赛人对平民百姓普遍怀有敌意,在约翰福音七章49节表达出来:「但这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被咒诅的!」在一世纪的巴勒斯坦,还有另一个社会阶层,可称为「最低层」。这些人包括撒玛利亚人、税吏、妓女、牧羊人、贩卖第七年出产的人、痳疯病人、外邦人,而最低的,或许就是变成外邦人的犹太人(例:路十五11-32的浪子)。一般遵守的礼仪洁净规例,禁止上层与最低层有任何形式的社交接触,与一般平民百姓接触也是不该的。基于这个背景,法利赛人极之厌恶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交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二15-17)。这个以宗教标准来决定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令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加利利,在第二圣殿期间的最后两个世纪,产生令人不安的张力。在耶路撒冷的人,视加利利是一个毫不认识妥拉的地方(约一46)。耶路撒冷基本上是一个宗教中心;她的主要工业便是圣殿敬拜。耶路撒冷在主后一世纪的总人口,估计在25,00040,000之间。其中大多数人都是致力于建造和装饰圣殿的工匠和技工(圣殿在被毁前仍未完成,约二20),或是参与圣殿许多礼仪活动的祭司和利未人。虽然犹太人应该每年3次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过节,但对于在农村的巴勒斯坦农民来说,这项要求实在难以达到。此外,摩西诫命所要求的什一奉献,只是用于土地的出产,而不是在工资或货物的交易上。故此,农户首当其冲地承担了这税项,很自然便迁怒于城市中那些无须作出什一奉献的工匠、商人和祭司。许多农民都不将地上的出产作什一奉献。但他们不作什一奉献的出产,是不合犹太人的饮食规例的,故此,对于那些严格谨守宗教规条的人,即如法利赛人,便会避免食用。而且,除了农民要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什一奉献外(第二次什一奉献是用在耶路撒冷附近),根据估计,罗马征收的税项,达个人收入的10%至15%。宗教的税项加上罗马的税项,合共25%至30%;税务负担令人喘不过气来。犹太人终于在主后66年,反抗罗马压迫者,是不难明白的。事实上,在主后一世纪,巴勒斯坦不断发生小型的叛乱;其中不少是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每年3个节期中发生的,那时的人口,会由25,00040,000的正常数目,暴增至500,000或以上。这些节期为叛乱提供了理想的机会,罗马人对这些活动亦特别提高警惕。耶稣也是因涉嫌参与政治叛乱,而在逾越节被处决(可十五26)。启示论第二圣殿时期是犹太教内启示论的背景。启示论是一种末世论(「对终局事件的叙述」),它假定了世上再不能回复理想的状况,除非神首先介入,消灭罪恶(特别是外来的压迫者),并保护义人(以色列)。启示论的预言家写成许多文献,称为「启示文学」;他们试图解释时代的征兆,预测神的临到。由于大众都广泛地意识到,先知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启示文学作者,便不以本名立说,而是伪托古以色列伟人,如摩西、亚伯拉罕、以诺和以斯拉等名字。在犹太启示文学中,较重要的期待包括:(1)弥赛亚的来临;(2)灾难时期的来临,有时称为弥赛亚的灾难;(3)义人的复活;(4)审判恶人和奖赏义人。犹太人对罗马人的反抗中,恐怕大部分是由这种启示论的信念所推动。正典的确立在第二圣殿的初期,希伯来圣经中的某些部分,仍在书写阶段。最后的3卷先知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是在主前六世纪至五世纪中叶写成的。其后的拉比指出,当这些先知停止他们的工作后,神的灵便离开以色列。历代志的作者在完成他的作品时,提及古列王(主前538)的诏令;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看来均在主前五世纪写成。第二圣殿时期不单见证着后来在犹太教中,这些被视为出于默示和具有权威的著作完成了,更见证着全部24卷圣书均被确认。在耶路撒冷于主前586年被毁前,摩西的律法并非一直被遵守(根据王下二十二,摩西律法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时期,是被人误置的),同时,那些先知亦不是一直获得适当的承认。可是,在主前586年之后,妥拉在犹太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占有毋庸置疑的神圣位置。在圣殿于主后70年被毁之前,它在许多方面取代了圣殿敬拜。犹太人的圣经分为3部分:(1)妥拉(「律法书」或「启示」),(2)尼比音(「先知书」),和(3)纪土宾(「著作」)。一般认为律法和先知书早于主前二世纪前,便享有正典的地位,著作则在拉比的雅麦尼亚会议(约主后90)中,最终被宣布为正典,然而,这会议的历史性仍备受争议。一般认为拉比要讨论的,是否继续将某些圣经书卷,接纳为圣经的一部分。事实上,犹太人的圣经正典,在主前一世纪,从传统用途上已完全被确定了。律法书包含5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先知书包含两部分:前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和后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其余12卷先知书)。著作包含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耶利米哀歌、路得记和但以理书。这正典共有24卷书,与复原派正典中的39卷书相同,因为撒母耳记、列王纪、历代志、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以及12卷先知书,算为一卷书。希腊化犹太教的亚历山大正典,包含的书卷更广阔,其余的书卷(复原派称为「次经」),全部都可在罗马天主教旧约正典的46卷书中找到。

他勒目时期(主后73-425)历史概览按照犹太人的传说,在主后6673年的叛乱中,罗马人即将征服耶路撒冷时,一名杰出的法利赛人拉比──撒该之子约翰,假装死去,他的门徒因而获准将他放在棺木中,带离被围困的城。后来,他获得罗马人的批准,将他的学校从耶路撒冷迁移到巴勒斯坦沿岸的雅麦尼亚。圣殿敬拜和祭司制度都已消失,即如约翰拉比的拉比学院,便将重整犹太教这项艰巨任务视为己任。昔日的公议会被改组为「法院」,迦玛列二世是曾经负责公议会的希列的孙儿,他成为法院的领袖,并冠以教长的头衔。这职位持续至主后425年;其后,罗马王狄奥多西二世在最后一任教长迦玛列六世死后,便废除了这个职位。在米所波大米,巴比伦的犹太教经历了一次复兴,维持至主后五世纪末。这个时期,在苏拉和庞贝狄法的两大拉比学院带领下,被称为「卓越的时代」。主后五世纪,巴比伦他勒目正是在那里编汇成书。在115年,整个地中海东面,包括埃及、居比路、古利奈的不同犹太人小区,都反抗罗马王他雅努,但均告失败。这些叛乱一一被罗马军队平定。最后,当皇帝哈德良将要在耶路撒冷旧址,建造新城市爱利亚加比多连,犹太人在132年,由自称为弥赛亚的巴柯巴带领下再次叛乱。巴柯巴之名(「星辰之子」),来自民数记二十四章17节弥赛亚经文的典故。巴柯巴得到著名的拉比学者亚基巴的辅助。这次叛乱最初虽然成功,但在135年,终于为瑟维如斯所带领的罗马军平定。不久之后,哈德良下令禁止所有犹太人进入新城爱利亚加比多连。社会和宗教发展在这段时期,历代的拉比学者所花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编制出巴比伦和耶路撒冷的他勒目。那些身为拉比的智慧人,自认是古代以色列先知的继承者,这些先知承嗣摩西律法。他们明确地将自己对摩西律法所作的法律性解释(他们称这为「哈勒迦」,即「生命的指引」),和妥拉本身的命令(称为「密之华」或「诫命」)加以区分。经过历代拉比的讨论而发展出来的口传律法,在教长犹大夏拿斯(约主后135-220)的努力下,终于在主后二世纪后期,编纂成册,名为「米示拿」(「教训」)。它将拉比的讨论作主题性的编排,论及的题目如安息日、初熟的果子、献祭和妇女。不论在巴勒斯坦或巴比伦,米示拿都成了拉比作进深讨论的基础。那些在米示拿成书之后才涌现的智慧人所作的决定,于450年在巴勒斯坦,及于500年在巴比伦编纂成书。这个超越米示拿的第二阶段,称为「革马拉」(意思为「完成」或「重复」)。米示拿连同巴比伦的革马拉,组成巴比伦的他勒目,而同一部米示拿,与耶路撒冷或巴勒斯坦的革马拉组成耶路撒冷的他勒目。尚有另一类型的拉比作品,就是「米大示」(「诠释」),它是按照特定的圣经书卷次序而作的解释,或是对某些特定的圣经经文所作的讲论。他尔根(「翻译」)──意译的亚兰文圣经─—终于在主后二世纪末开始录成文字。由于圣殿敬拜已成了不可恢复的历史陈迹,拉比的犹太教便专注于妥拉的宗教意义上,并将学术研究提升至中心的位置;在今天的犹太教中,情况仍是一样。拉比的犹太教在它最初的领袖约翰拉比的领导下,逐渐对散居的犹太人产生影响力,直到在二世纪,形成一种拉比的正统教理。基督教是拉比的犹太教在意识形态上其中一个主要的敌人。为了清除他们当中的犹太基督徒,拉比除了在会堂敬拜时习惯诵读的十八祝文外,还引进其他祝文。第十九条祝文是对小群(基督徒和其他异端)的咒诅,这是参与会堂敬拜的犹太基督徒难以复述的。这令犹太教与基督教出现明确的界线。DavidE.Aune另参:「死海古卷」;「爱色尼派」;「法利赛人」;「口传」;「传统」;「妥拉/律法」;「斐罗」;「公会/公议会」;「以色列的宗教」;「被掳归回时期」;「希腊化的犹太教」;「犹太人」;「以色列史」;「犹大支派」;「被掳」;「第一次犹太革命」;「他勒目」。――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