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申命记

 

申命记(Deuteronomy,Bookof)旧约第五卷书,也是「摩西五经」之最后一卷。摩西在书中向以色列民再述当年神在西乃山与他们订立的永约,并晓谕他们的各项律法。希腊、拉丁二语传统上均称该书为“Deuteronomy”,意谓「第二律法」。有人因此而误以为申命记的内容较次等,其实不然。该书帮助以色列人明白神对他们的启示有很大的贡献。书中有摩西对旷野飘流的回顾,对十大诫命的重述,对今后应许地生活的叮嘱,从而使申命记在圣经约法文献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写作年代和作者关于申命记的写作年代和作者,今日圣经学者大抵持有两说。一说以为是摩西着于主前十四或十三世纪;一说以为是主前七世纪犹大王约西亚在位时为一不知名的作者所著。主前七世纪成书说早在1805年,德维提即提出一说,认为主前七世纪犹大王约西亚在其宗教改革中曾使用申命记的内容,不久即写为书卷。该说为圣经评鉴家威尔浩生采纳,又经德来维尔在《旧约文献导论》一书中公诸于世,不少学者均表赞同。该说认为申命记并非摩西所著,而是后人的伪托。另有一些现代学者如拉德和韦特等则认为,摩西为犹太教信仰之鼻祖,申命记的内容出自摩西,数百年来口口相传,直至主前七世纪方著录成文。他们否定申命记为摩西亲着,认为今日所见的申命记是许多作者和编者在数百年间的集体作品。

摩西成书说近数十年来,由于约主前二千年代赫人宗藩条约之陆续发现,可见出埃及记和申命记中记载的条约形式与它们十分相似。1954年孟丹浩提出一说,谓记录在出埃及记中的西乃约法,完全采用了赫人宗藩条约的形式(按:「赫人宗藩条约」是赫人帝国于主前十四至十三世纪与叙利亚诸藩属国所立的各种条约)。1960年克林将此说用于申命记研究,显明该书是西乃约法的更新,其形式、结构也完全遵循赫人宗藩条约的形式。确实,申命记形式上谨守主前十四至十三世纪宗藩条约的形式,内容上则是西乃约法的更新,重申了出埃及记所载神与以色列订立之约。申命记的条约结构如下:一.前言赫人宗藩条约的第一部分,载明宗主的身分。申命记一章1-5节相当于此,载明摩西为神代言而充任约的主述人;以色列民的君主是神(出二十1)。摩西已知不久于人世,故此呼吁以色列民与神更新前约。二.历史序言宗主向藩属历数其恩惠。申命记一章6节至四章49节(出二十2)相当于此,摩西追述西乃立约以来,神对以色列民的种种恩遇。摩西强调神持约之信,纵使其民屡有背约之举,也是始终不渝的。三.条款规例由宗主宣示各项律例条款。申命记五章1节至二十六章19节相当此部。摩西大致重述了以色列民与神立约时所订的各条各款。申命记五章1节至十一章32节(出二十3-17)涵盖性的指出,以色列当全心全意独爱真神耶和华;十二章1节至二十六章9节(出二十一至二十三,二十五至三十一)指出实现爱神原则的具体措施:崇拜仪典(申十二至十六17);禀公行义(申十六18至二十一23);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圣洁和遵规守约(二十二1至二十五19);当众宣认神是至高的君王和救主(二十六1-19)。四.认可保证一般包括对续约的规定,对信守者的祝福,对违约者的咒诅。申命记二十七章相当于此。约书亚受命于以色列人占据迦南后,与民更新前约。以色列民在摩押平原立誓效忠,神也颁布祝福与咒诅的话。五.后语在申命记三十一至三十四章,记载了指定约书亚为摩西继承人之事。这律法要郑重其事地藏入至圣所内,并附有摩西的诗歌和最后的祝福。申命记最后记述了摩西的死作结,全书构成了一份证明神之条约的文件。

申命记的行文结构基本上是当时盛行的条约形式一事,足可为摩西亲撰申命记的左证。摩西在西乃订约时便具备了神与以色列民之间的中保身分,故申命记是摩西以当时流行的条约格式来更新前约,有其重要意义。背景申命记的历史背景,即摩西率以色列民出埃及,历38年旷野飘流而达于死海东岸的摩押平原。出埃及记一至十九章记载以色列民于埃及为奴,摩西之诞生、磨练,与法老争斗,神施神迹救以色列出埃及,往西乃山(亦名「何烈山」)等事。在那旷野荒芜之地,神经摩西向以色列民启示(出二十至四十;利一至二十七;民一至九)。神在西乃山上向以色列人显明自己就是救他们出离苦难的耶和华真神,并与以色列民立约,要他们作独尊耶和华真神的不贰圣民;继而晓谕以色列民建造会幕,设立祭司、祭祀体系,制定节期;以色列民的生活要表现神之圣民的身分。各支派也规定行军安营之制,扎营时必以会幕为中心,各支派按次序结营于周围,拔帐起行也按次序,以为进取应许地之备。民数记十至二十一章记载以色列民38年的旷野生活。先是以色列民从西乃起营,北行11日抵别是巴以南40哩的加低斯巴尼亚,这已是入迦南的前缘之地。及以色列民听到派出的十二探子回报迦南兵利城坚,竟然心惊胆战,宁违神意而不敢进取,遂至于漂泊旷野达38年之久。于此期间,出埃及时20岁以上的壮丁皆老迈而死,新的一代始进至摩押平原,暂结营于死海之东,亚嫩河以北。民数记二十至三十六章所载者,即征服并占领约但河东的经过。申命记所载是摩西对新一代以色列民的教诲。出埃及记和民数记记载神向摩西的多次面命;申命记则记摩西向以色列民重申神的诫命(申一1-4,五1,二十九1)。与前几书不同的是,申命记有教诲的格调,摩西以上一代的失败为鉴,向下一代交待他们的使命。申命记有重复之处,均经过仔细挑选,意在教训新一代务必奋发进取,力克迦南,万不可重蹈前代的覆辙。因此我们说,申命记主要不是为了回顾,而是乐观的前瞻未来,使以色列人对于神实现在埃及的应许,抱着坚不可摧的信念。申命记的地位申命记是早期基督教著述征引最多的经书之一(其他有创世记、诗篇、以赛亚书)。新约援引申命记者计在80处以上。耶稣以爱神和爱人的伟大诫命,概括全部律法书和先知书的本质;祂征引的话就是出自申命记(太二十二37;参申六5,十19)。耶稣于战胜试探的经历时,也援引了申命记的话(太四4-10;申六1316,八3)。

申命记揭示了神在西乃山启示于摩西的要旨,摩西略去了祭礼仪典的详规细则,将启示的核心部分直述于以色列民。他阐明了以色列民作为一个民族和其所持信仰的实质所在。摩西指出,对以色列民来说,最大的事莫过于保持与神的关系;摩西且反复强调,他们务须保持这一关系;惟有在每天的生活对神独尊,才能一生蒙福。爱神爱人的必要性,也成为以后耶稣门徒的基本要求(路十25-28)。由此可见,申命记在基督徒与神的关系上,也占着十分显著的地位。申命记和律法我们说以申命记为「第二律法」或律法之重述的说法,是一种误解。摩西在申命记中所强调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律例。祭礼仪典的评规细则并没有复述,十诫虽有重述,但重点是在第一诫,要求以色列人对神独尊。摩西最关注的是以色列民与神的关系,以及他们将这关系世世代代地保持下去的决心。从新约可知,主后一世纪的犹太人对摩西的启示只作为律法条文来加以解释。两约之间时期的犹太教更将这种倾向发展成一种刻板、偏狭的律法主义。现今有人把新约时代的犹太律法主义的根源归结于摩西,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摩西固然也强调谨守神的律法(申二十八158),但申命记足以证明摩西决非只斥之于法规和律条方面;申命记的主题是独一的神与独一的民以色列所建立的独一的关系。

内容提要历史回顾(一1至四43)首先是交待该文是摩西于晚年在摩押平原,向行将进取应许地迦南的以色列民所说的话。摩西从西乃山说起,那是旧约中神颁布最大的启示。神明确的命令以色列民奋勇进取,一鼓攻下迦南,占领已应许赐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土地。但以色列民却违逆神意而不前,使征服迦南之役延迟了38年,悖逆神的一代全死在旷野中。摩西遵照神的启示,在不惊扰以东人和摩押人的情况下,率领以色列民进抵亚嫩河以北的摩押平原。以色列人与亚摩利人争战,击败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将所占约但河东的土地分给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民三十二)。摩西基于这次战役的胜利,勉励约书亚信靠神必帮助他和以色列民西渡约但河,攻取神应许之地迦南。摩西劝告以色列民务要记取死在旷野那一代人的教训(申四1-49)。神的旨意早已透过摩西晓谕了以色列民。这是独一无二的启示,以色列民必须遵行,最重要的是独尊向他们颁布启示的神。在拜偶像的异教民族中,神是独一无二的真神,这是他们必须紧记的。摩西提醒以色列民曾与独一的神立约(该约经摩西提及凡26次),这是以色列民独具的荣耀,谨守不渝者必深蒙福祉。劝诫(四44至二十六19)四章44-49节是一个插入的段落,交待了摩西向以色列人宣讲的情景。时河东之地甫平,众民扎营于伯毘珥对面的山谷,摩西则立于毘斯迦山(亦名「尼波山」),在众民渡过约但河之前,向他们宣讲。摩西阐述诫命是以神和以色列民订立之约为中心,他复述十诫,以此为神在西乃启示的实质。他讲解神对以色列的期望时,特别强调第一条诫命:「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五6)以色列与神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神的愤怒将临到拜别神的人(五9)。爱是神和以色列之关系的核心。摩西宣告:「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六45)其他的诫命全系于这关系上(申五至十一章所讲明者)。对神专一的爱和尊崇是最根本的。尽心爱神即意味着不可承认别神,不能容忍崇拜偶像。摩西希望爱神的思想传诸百代而不废,故要求他们将这思想记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刻在门上、壁上为座右铭,借着训诫和榜样,教诲自己的子女要爱神(六1-25)。以色列民须时刻牢记自己是神的选民(七1-26)。迦南人从亚伯拉罕时代起就恣意妄为(创十五16),已经是恶贯满盈,以致神遣以色列民入迦南执行神的审判。以色列民自己不配接受神的大爱,但神的慈爱和怜悯,将他们从埃及救赎出来。摩西告诫以色列民莫忘神的恩惠(八1-20),对神扶翼之意应报之以感恩的心,并须知道一切成就全是神的恩赐。出埃及后以色列民对神仍屡有背信负义之举(九1至十11),却每因摩西的祈求而得蒙赦免,足见他们之得迦南并非因为自己有甚么功德,而完全是神的厚恩。申命记十章12节至十一章32节是摩西教以色列民尽心尽性事奉神的撮要。他们须表现出对神的敬畏、虔诚、挚爱、顺从(参六51324)。以色列民必须尽心尽性去爱的神是全宇宙之主,祂以正义的审判临到万有,执掌着自然和历史的最高权柄;祂有厚恩于以色列民的列祖,并将他们的子孙拯救出离埃及,又与他们立约于西乃;祂是施怜悯于孤儿寡妇和寄居者的仁慈之主;祂使以色列民兴旺发达、子孙多如天上的繁星。摩西指示他们要维持与神的关系,必须实践两个基本原则:「将心里的污秽除掉」(原文作「在心上行割礼」,十16);「怜爱寄居的」(十19)。摩西并非指早年神与亚伯拉罕订约时之割礼记号(创十七);在旷野飘流之际,割礼已停了整整38年,后来至约书亚率民过约但河之后始得恢复(书五2-9)。摩西所谓的「割礼」,并非是肉体的,而是属灵的(参利二十六4041;耶四4,九25;罗二29),一切阻碍、限制、干涉,甚至否定敬神、爱神的因素,都应从心中袪除殆尽,只有这样,以色列民对神的爱才能「尽心、尽性」。「怜爱寄居的」仅次于尽心爱神,这是人在社会中的基本态度(参利十九9-18);履行社会义务反映出人与神的关系。以色列民既蒙神厚爱,也应以此爱去爱世人。以色列人不可忘却寄居埃及为奴时,蒙神的厚爱。神既怜悯一切鳏寡孤独、贫弱的、寄居的,那么凡爱神的人便当义不容辞地去爱别人。神既以公义和正义为怀,那么凡以爱神自命的人,也当以公义和正义之心待人,且致力在世秉行公义。古代以色列社会时受剥削、受压迫的阶层多予关注和照顾,摩西律法的崇高人道精神,与同时代的著名法典如巴比伦的汉模拉比法典、亚述法典、赫人法典等,在这一点上正可成鲜明的对比。这些法典所规定的人际关系,并无反映异邦神人之间有爱的关系。至主后一世纪,犹太教的宗教领袖因惑于律法主义而失掉了摩西律法的基本精神,与他们正相反对的是耶稣基督。耶稣认为最大的诫命是爱神,其次是爱人。这两条诫命是全部旧约启示的实质所在,如完全的遵奉,便可获得永生(太二十二37-39;可十二29-31;路十2728)。基督徒相信耶稣是体现爱之启示的顶峰。对他们来说,响应神的厚爱即意味着尽心尽性的尊奉主耶稣基督,以及按照耶稣的榜样去爱自己的邻人。申命记十二章1节至二十六章19节是摩西教导以色列民作为神的约民,在神所应许的土地上当如何生活的记载。以色列民曾靠神亲赐的吗哪得以存活;将来可享用迦南沃土的丰美物资。但他们也将面对一个异神文化的侵袭。摩西指出,入迦南后,第一是要确保崇拜的圣洁(十二1至十四21),切不可入异神庙堂,要在神指定的地方敬拜献祭,在神的面前团契,欢欣喜乐。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均在严禁之列;任何违逆摩西律法而宣扬异神崇拜的先知,都在必诛之列;专一的爱神敬神是每日必行的事。在迦南丰厚的收获要与邻人共享(十四22至十五23);要把10%的捐项带到圣所,供养事奉神的祭司和利未人。分享神的福乐成了以色列民生活的特点。摩西要他们每年谨守3大节期,且按定例到圣所崇拜(十六1-17)。其一为逾越节,当吃除酵饼以纪念神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的大恩。其二是七七节,在逾越节7周之

1921

后,正值开鎌收获的前1日,要向神献甘心祭,全民在神面前共乐1日以纪念神赐的收获。其三是住棚节,值庄稼收毕,五谷归仓之后,要守节7日,向神献祭,与邻共乐。神的律法每7年要在此节期宣读一次,以志不忘。他们也要公正地待人(十六18至二十一23)。律法书珍藏于至圣所内,是公断决讼的最高依据。君王要将律法的抄本置于手边,持身行事均依为准则。先知和祭司作为宗教领袖,在以色列民的生活中作用甚大,司法大权操于祭司之手。以色列民之行军作战,当一反异教民的野蛮和残忍,而恪守人道原则。父亲是一家之主,对一家的道德操守要负全责。爱的律法是支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柱(二十二1至二十六19)。以色列的家庭生活也受不少神的律法规范;诸如生计、工价、交易等,均须本着公义悯人的原则。以色列民从律法的应许和诫命,得知迦南地的一切资源、物产、牲畜都是神委托他们管理的。一切为神所有,自己当尽心力作好管家以取悦于神。申命记二十六章1-19节记载,摩西教导以色列民宣认神的恩典,并重新坚定与神所立的约。他们要宣认今日之一切均得之于神,故他们把神的恩赐与别人分享,并藉此坚定与神所立的约。祝福和咒诅(二十七1至三十20)摩西将神的祝福和神的咒诅摆在以色列会众面前。以色列民将在约书亚的领导下,公开地更新前约。摩西命人将律法刻于以巴路山的一块石上,并筑坛献祭。摩西命他们将祝福和咒诅的内容,分别宣诵于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凡逆神殃人的恶行均要遭受重诅(二十七15-26)。这咒诅告诉以色列民,任何人也不能逃脱在神面前的责任。犯了罪或能瞒过他人耳目,但决不能瞒过神的眼睛,神至终要追讨其罪责。以色列民看得明白:祝福是生命之路,咒诅是死亡之途(二十八1-68)。摩西再次征引历史的教训,号召以色列民新的一代抓紧现今的机会(二十九1-29)。摩西也警告他们若不爱神,将被分散各地。摩西劝勉他们选择生命和至善之路,千万要弃绝死亡和邪恶之途(三十1-20)。遗命(三十一1至三十四12)摩西在世上的生命与工作已近终点,便将自身的使命托付于神早已选定的约书亚身上(三十一1至三十四12)。摩西在此晓谕会众,神将一如既往地扶持、看顾由约书亚领导的以色列民。神的启示已由摩西书之成文,并交付众祭司来监督其执行。摩西召来已在首领之列的约书亚,使他立于会幕之前,当众委命于他(三十一1-29)。「摩西之歌」是一篇立约的证言(三十二1-47)。摩西以先知的触觉来忆述历史。

他重申对神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鼓励以色列民说,即使他们将来再次失败,也终会复兴的;当务之需是牢记不忘神向他们启示的一切,并详述给子女,使他们也铭记在心。对神尽心尽意的爱是守约的关键,这对以色列民及他们的子孙万代都至为要紧。摩西在简短的最后嘱咐(三十二48-52)之后,便向带领了40年的以色列会众作临别祝福(三十三1-29)。这篇祝福辞也称为「摩西遗言」,它再次宣颂了神的伟大和祂与以色列民的独特关系;以色列民因而成为世界万民之中一个独特的民族。

旧约时代最伟大的先知摩西卒于摩押平原的毘斯迦山,申命记便以此作结。SamuelJ.Schultz另参:「摩西」;「以色列史」;「示玛」;「底本说」。――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申命记作者(Deuteronomist)支持旧约「底本说」的学者对一部古文献的著作者或编纂者的称呼;该文献大致相等于申命记。威尔浩生(1844-1918)是底本说的主要创建者。他认为犹大王约西亚的宗教改革(主前621)是这部「申命记」文献产生的主要背景。约西亚的律法书(王下二十二3至二十三25)被认为是申命记的基本部分。另参:「底本说」;「形式评鉴学」。――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