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月亮

 

月亮(Moon)天上較弱的光體(創一16)。許多閃族語言中對月亮的稱謂都與希伯來文的用詞相同。聖經中有3段經文(歌六10;賽二十四23,三十26),月亮都被稱為「那白色的」,與「那酷熱的」(指太陽)相對。其他語言如亞蘭文和亞拉伯文則用「半鉤月」;此外,聖經也提及一種稱為「月牙圈」的飾物(士八2126;賽三18)。聖經提及月亮時,差不多每一次都同時提到太陽,有時也提及其他星宿;月亮很少單獨出現,即使在詩篇七十二篇7節,月亮也不是孤立,因為第5節已提及太陽。同樣,約伯記三十一章26節有月亮和「光」,後者明顯是指太陽。在創世的記述中,指出兩個光體的功用是「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創一14),即是說,「時間」是以它們的運轉來作決定。因此,詩人述說耶和華的創世大工時,便說:「你安置月亮為定節令」(詩一○四19)。古代希伯來人的曆法是以陰曆來計算的(《傳道經》四十三67),月份的開始是月朔,有特別的禮儀作記號(民十10,二十八11-14;代下二4)。逾越節和住棚節這兩大節期皆在月中,即月圓的時候(參利二十三56;詩八十一3-5;利二十三34)。以7日為1週的計算法把28日的陰曆循環分作4部分,是很合邏輯,也很方便的;因此,「7」這數字的意義可以說是以月亮作其基礎。以此推論,第七個月的開始──吹角節(利二十三24)──便是聖節期的高潮;這個月就是即位紀元和農耕年份的新年(約瑟夫:《猶太古史》1.1.381〕;米示拿元之《歲首節》一1)。創世故事中說太陽管晝,月亮管夜(創一16;同時參詩一三六9及其他),神設立宇宙的天體時,月亮(連同太陽)便歸入整個創造的秩序中(耶三十一35),這些光體象徵世界秩序循環不息(詩七十二5,八十九3738)。末後的日子,月亮(和日頭)變黑是象徵創造秩序的改變(賽十三10;結三十二7;珥二10;哈三11;太二十四29;可十三24;啟六12;相反的說法在賽三十26)。由於月亮與太陽相似,所以也有破壞的力量(詩一二一6),同時也能影響田間農作物的生長(申三十二14)。太陽、月亮和11顆星是約瑟在第二次的夢境中看見的主要東西(創三十七9)。申命記警告以色列人不要敬拜月亮和天上的萬象(申四19,十七3),但這外邦的信仰卻侵入了猶大國中(王下二十一3,二十三45;耶七18,八2)。觀察月亮的循環和運轉深深植根於米所波大米的文化中,一方面是為了定曆法和節令,也是為了預測神諭的兆頭。月缺、月蝕、月環蝕,以及其他現象都被解釋為未來事件的兆頭。月亮的循環中某些主要日子,包括月亮的誕生、圓滿和衰退,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別小心留意,並且被紀念的日子。他們認為月亮可影響植物和牲畜的生長,同時也影響人類的命運。月朔的神──辛(月圓的女神是伊施他爾)──是眾神中一個首要的神祇,敬拜辛的禮儀在吾珥和哈蘭尤其著名。這月神跟汛的曠野和西乃並沒有關係。埃及人也很熟悉陰曆的運轉,但他們較重視365日為一年的曆法。月亮是和如司神的眼睛,月缺是代表他的眼睛受了傷,月圓時則表示痊愈了。月亮是和如司神的左眼,太陽是他的右眼。月亮也可代表智慧之神妥特。在南亞拉伯地區,月亮崇拜十分普遍。許多人的名字都加上月神之名。主前二千年代,西部閃族各民族的人也喜歡在名字上加上月神之名。在一首烏加列詩詞中,詩人描述月神與尼加勒神(即米所波大米的寧格勒神,是辛神之妻)結婚。此外,又有一首幽默詩描述一次眾神之宴,其中月神喝醉了,便像狗一樣在桌子底下爬來爬去。然而,月亮崇拜在烏加列並不顯著,也很少人把月神之名加在名字上。鐵器時代的腓尼基人也一樣,名字與月亮有關連的情況十分罕見。另一方面,「月份」與「月亮」兩詞的字根是相同的〔在希伯來文中,「月份」一詞通常是「新(月)」〕。一個基利家王,用腓尼基文寫了一篇禱文,說盼望他的名字能像太陽和月亮的名字一樣永垂不朽。然而,單憑這句話不能證明月亮崇拜的存在。有3個地方名伯示麥(「伯」是「家」或「廟」的意思),這些地方都肯定有太陽崇拜。相對來說,只有一個古城名伯耶勒(即「月之家」),而且在聖經和同時代的迦南或以色列文獻中,都沒有提及。伯耶勒位於基尼烈旁。耶利哥一名則是以月亮一詞為基礎,再在尾後加上一個地理的指示。為準確地控制曆法和節期,猶太人每年在耶路撒冷很謹慎地觀察月朔7次,這樣可保證重要的節期在正確的日子中舉行。在每個月最後一天,猶太公議會大清早便聚集在一起,守望的人各站崗位,觀察新月第一次出現。當新月清晰地出現,負責人便會宣告聖言,這一天便是新月份的頭一天,橄欖山上會發出煙火的訊號,宣佈新月的來臨;後來因為撒瑪利亞人故意發出錯誤的訊號來擾亂,便以傳訊者來取代煙火的訊號。AnsonF.Rainey另參:「曆法」;「以色列的節期」;「天文學」。――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