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書第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祭壇旁的異象與復興的應許】 一、祭壇旁的異象(1~10節) 1.神要擊殺眾人,無一能逃脫,也無處可逃(1~4節) 2.大能的神統管天地萬有(5~6節) 3.曾施恩以色列家的神要將他們分散在列國中(7~10節) 二、復興的應許(11~15節) 1.神必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11節) 2.應許以色列歸回、得地、重建家園(12~14節) 3.應許以色列民栽於本地,不再被拔出來(15節) 貳、逐節詳解 【摩九1】「我看見主站在祭壇旁邊;祂說:你要擊打柱頂,使門檻震動,打碎柱頂,落在眾人頭上;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殺戮,無一人能逃避,無一人能逃脫。」 〔呂振中譯〕「我看見主站在祭壇旁;他說:『你要擊打柱頂,使門檻震動,要把其頭頂都砍掉;其餘留的、我必用刀殺掉,沒有能逃掉的,沒有一個能逃脫的。」 〔原文字義〕「旁邊」(原文無此字);「擊打」打擊,鞭打;「柱頂」柱頂,圓球;「震動」震動,搖動;「打碎」切斷,割斷;「剩下」後部,盡頭;「殺戮」殺,殺害;「逃避」逃跑,逃離;「逃脫」逃出,溜出,被拯救。 〔文意註解〕「我看見主站在祭壇旁邊」:『我』指先知阿摩司;『主』指耶和華真神;祭壇指偶像假神的祭壇,特指伯特利的祭壇(參三14)。本句表示神討以色列罪的日子(參三14;八2)已經來到。 「你要擊打柱頂,使門檻震動,打碎柱頂,落在眾人頭上」:『你』指受命毀壞拜偶像假神之祭壇的天使;『柱頂和門檻』指邱壇之殿(參王上十二31;十三32)的柱頂和門檻。本句意指使邱壇之殿倒塌,壓在正在拜偶像假神的眾人身上,致使他們非死即傷。 「所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殺戮」:『剩下的人』指當場未立即被壓死的人;『我』指耶和華真神;『用刀殺戮』指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殺人利器,將人置死。 「無一人能逃避,無一人能逃脫」:意指現場所有的人全數死於非命。 〔話中之光〕(一)祭壇原是藉獻祭討神喜悅,蒙神赦罪的地方,但若不照神的心意獻祭,反而會惹神發怒,遭受神的審判和刑罰。 (二)沒有人能免受神的審判,也沒有人能逃脫神的刑罰。 【摩九2】「他們雖然挖透陰間,我的手必取出他們來;雖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們來;」 〔呂振中譯〕「即使他們挖到了陰間,就是從那裡、我的手也必把他們捉出來;即使他們爬上天去,就是從那裡、我也必將他們拿下來。」 〔原文字義〕「挖透」挖,划;「陰間」陰間,地府;「取出」拿,奪取;「爬上」上升,攀登;「拿下」下來,下降。 〔文意註解〕「他們雖然挖透陰間,我的手必取出他們來」:『陰間』位於地底下(參創四十四29),原是暫時拘留死人靈魂的地方(參路十六19~31);本句意指神的權能,遠超過陰間的權勢,故連陰間也無力庇護。 「雖然爬上天去,我必拿下他們來」:『天』指天堂(參來九24);本句意指甚至天使天軍,也不能逃脫神的審判。 〔話中之光〕(一)天上地下沒有一處不在神的手中;生前死後也沒有一時不在神的管轄之下。 (二)任憑人的本領多大,也不能大過神的權能;神的手無處不及,也無何能敵。 【摩九3】「雖然藏在迦密山頂,我必搜尋,捉出他們來;雖然從我眼前藏在海底,我必命蛇咬他們;」 〔呂振中譯〕「即使他們藏在迦密山頂,就是從那裡、我也必搜尋去捉出來;即使他們隱藏在海底、離開我眼前,就是在那裡、我也必吩咐蛇去咬他們。」 〔原文字義〕「藏」退出,隱藏;「迦密」花園地;「搜尋」考察,搜求;「捉出」拿,奪取。 〔文意註解〕「雖然藏在迦密山頂,我必搜尋,捉出他們來」:『迦密山』是以利亞擊殺巴力和亞舍拉眾先知的地方(參王上十八19,40),山頂地勢高拔,叢林密佈,到處洞穴,易於躲藏,但在神面前無濟於事。 「雖然從我眼前藏在海底,我必命蛇咬他們」:『蛇』指海蛇,或指海底的一種水怪;本句意指即便躲藏在深海底部,對神而言,找出藏身處易如反掌。 〔話中之光〕(一)耶和華神說,我的眼目察看他們的一切行為,他們不能在我面前遮掩;他們的罪孽,也不能在我眼前隱藏(參耶十六17)。 (二)並且被造的沒有一樣在祂面前不顯然的;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來四13)。 【摩九4】「雖被仇敵擄去,我必命刀劍殺戮他們;我必向他們定住眼目,降禍不降福。」 〔呂振中譯〕「即使他們被仇敵擄去、流亡外國,就是從那裡、我也必吩咐刀劍去殺戮他們;是要降禍,不是降福。』」 〔原文字義〕「擄去」俘虜;「殺戮」殺,殺害;「定住」設定,放置;「降禍」壞的,惡的;「降福」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雖被仇敵擄去,我必命刀劍殺戮他們」:意指即使被敵人擄到遠方,以為可以脫離戰場上的殺戮,但只要神一聲命下,仍舊免不了死於刀下。 「我必向他們定住眼目,降禍不降福」:意指神的注意力不會偏離,而且是為著懲罰,不是為著祝福。 〔話中之光〕(一)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祂都鑒察(箴十五3)。 (二)在正常的情況下,神向祂的子民降福不降禍;但當我們惹祂發怒的時候,就會變成降禍不降福(參亞八14)。 【摩九5】「主──萬軍之耶和華摸地,地就消化,凡住在地上的都必悲哀。地必全然像尼羅河漲起,如同埃及河落下。」 〔呂振中譯〕「主萬軍之永恆主,那一摸觸著地,地就熔化,而住在地上的都悲哀;而地都全然漲起像尼羅河,又退落如埃及河的;」 〔原文字義〕「萬軍」軍隊,群;「摸」碰觸,伸出;「消化」融化,消散;「悲哀」哀哭,哀輓;「尼羅」河流,溪流;「漲起」上升,攀登;「落下」下沉,沉落。 〔文意註解〕「主──萬軍之耶和華摸地,地就消化」:意指神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沒有一人能逃出祂的手(參1~2節),因為地的任何一部分,只要祂伸手一摸,就都沉入海中,消失無蹤(參啟十六20)。 「凡住在地上的都必悲哀」:指地上地居民,必因地業和財產的損失而感悲哀。 「地必全然像尼羅河漲起,如同埃及河落下」:形容大地震時的可怖情景,地面起伏如同河水湧上落下(餐八8)。 〔話中之光〕(一)平時堅實穩固的「地」,竟會消化、漲起、落下,可見這世上沒有一處可靠;世人所謂的「不動產」──地業,隨時都有可能化為烏有。 (二)信徒應當學習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榜樣,承認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羨慕那天上更美的家鄉(參來十一13~16)。 【摩九6】「那在天上建造樓閣、在地上安定穹蒼、命海水澆在地上的──耶和華是祂的名。」 〔呂振中譯〕「那在天上建造了樓閣,在地上奠定了穹蒼,呼喚海水給傾倒在地上的:耶和華是他的名。」 〔原文字義〕「建造」建造,建立;「樓閣」樓梯,層樓;「安定」設立,堅固;「穹蒼」帶子,圓頂;「澆」澆,傾倒。 〔文意註解〕「那在天上建造樓閣」:指神所在的第三層天(參林後十二2),亦即天堂;神在那裏掌管宇宙萬有的運作。 「在地上安定穹蒼」:指在神的心目中,地球在祂所造的宇宙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參亞十二1),地球和穹蒼的和諧運行,使神在地上能實現祂永遠的旨意。 「命海水澆在地上的」:意指海水變成雨水澆灌地上,又流向大海變成海水,如此循環不息(參五8),使地上的生命生生不息。 「耶和華是祂的名」:意指設立上述維持宇宙萬有存在的三大基本要素的,就是造物的主宰耶和華神。 〔話中之光〕(一)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20)。 (二)大至太空中眾星的循環運行,小至地球上水分的循環不息,一切都依照造物主的設計,是那麼的有規律,怎能不興嘆:神何等偉大! 【摩九7】「耶和華說:以色列人哪,我豈不看你們如古實人嗎?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領非利士人出迦斐託,領亞蘭人出吉珥嗎?」 〔呂振中譯〕「永恆主發神喻說:『以色列人哪,你們在我看不是像古實人麼?豈不是我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地上來,領非利士人從迦斐托、領亞蘭人從吉珥、上來麼?」 〔原文字義〕「古實」他們的黑;「非利士」移居者;「迦斐託」一個冠冕;「亞蘭」被高舉;「吉珥」牆。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以色列人哪,我豈不看你們如古實人嗎?」:本句含有二意:(1)指神看以色列人的罪性難改,如同古實人的黑色皮膚難於改變一樣(參耶十三23);(2)指神對各族人一視同仁,平等看待,祂絕不會厚此薄彼。 「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領非利士人出迦斐託,領亞蘭人出吉珥嗎?」:指神帶領以色列人,如同帶領非利士人和亞蘭人一樣,但非利士人和亞蘭人因拜偶像假神而被神厭棄,如今以色列人因拜偶像假神也同樣會被神厭棄。 〔話中之光〕(一)現在你們應當敬畏耶和華,謹慎辦事;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代下十九7)。 (二)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前一17)。 【摩九8】「主耶和華的眼目察看這有罪的國,必將這國從地上滅絕,卻不將雅各家滅絕淨盡。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看哪,主永恆主的眼瞪著這犯罪的國;我必從地上剿滅它;不過我不將雅各家剿滅淨盡罷了。』永恆主發神諭說。」 〔原文字義〕「察看」(原文無此字);「滅絕」消滅,根絕;「淨盡」(原文與「滅絕」同字)。 〔文意註解〕「主耶和華的眼目察看這有罪的國」:『這有罪的國』指北國以色列;神的眼目注意察看北國以色列的犯罪情形。 「必將這國從地上滅絕」:意指北國以色列的覆滅,在地上不復存在。 「卻不將雅各家滅絕淨盡」:意指『國』雖覆滅,但以色列『民』並不完全滅絕,神將保留『餘民』使他們得以復興。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上述的預言是堅定可靠的。 〔話中之光〕(一)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三十四6~7)。 (二)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8~9)。 【摩九9】「我必出令,將以色列家分散在列國中,好像用篩子篩穀,連一粒也不落在地上。」 〔呂振中譯〕「因為你看,我必發出命令,將以色列家在列國中簸來簸去,像穀子在簸箕裡被簸動一樣,沒有一個子粒會落在地上。」 〔原文字義〕「出令」命令,吩咐;「分散」遷移,拋來拋去,簸來簸去,震顫,翻來覆去;「篩」(原文與「分散」同字);「穀」(原文無此字);「一粒」捆,小包。 〔文意註解〕「我必出令,將以色列家分散在列國中」:意指當神的時間一到,以色列民將要被擄且被分散到各國。 「好像用篩子篩穀」:有二意:(1)指以色列民在各國中被簸來簸去,好像穀粒在簸箕裡被簸來簸去一樣;(2)指以色列民被分散到各國,好像用篩子篩穀一樣,具有煉淨他們的用意。 「連一粒也不落在地上」:也有二意:(1)指以色列民全數被分散到各國,無一例外;(2)指凡被煉淨的以色列民必全數蒙神保守,無一被棄。 〔話中之光〕(一)「篩子」是用來選取篩中的穀粒。神篩我們,使我們不致落在地上;撒但篩我們,卻想要得著我們(參路二十二31)。 (二)「篩子」預表艱難的境遇,我們若能忍耐到底、一心為神,便被神得著;我們若忍受不住,而與撒但妥協,便被撒但得著。 【摩九10】「我民中的一切罪人說:災禍必追不上我們,也迎不著我們。他們必死在刀下。」 〔呂振中譯〕「我人民中所有犯罪的人──就是那些說:『災禍必不能觸害(點竄動詞變化式翻譯的)著我們,不能碰著(點竄動詞變化式翻譯的)我們』的──這種人必死於刀劍之下。」 〔原文字義〕「災禍」壞的,惡的;「追」拉近,靠近;「迎」遇見,來到面前。 〔文意註解〕「我民中的一切罪人說:災禍必追不上我們,也迎不著我們」:意指自知有罪的以色列民,心存僥倖,或者得以逃脫災禍,或者根本遇不見災禍。 「他們必死在刀下」:意指凡有罪的以色列民必全數被神懲罰而死於戰禍。 〔話中之光〕(一)耶和華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求你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惡,以致我和作孽的人同行惡事;也不叫我吃他們的美食(詩一百四十一3~4)。 (二)作惡的必定自食其果,縱然生前可能平安無災禍,但死後仍免不了罪的刑罰。 【摩九11】「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 〔呂振中譯〕「當那日、我必重新建立大衛倒壞的棚幕,築牆堵住它的破口;我必重新建立它的廢墟,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再建造它、像古日一樣;」 〔原文字義〕「建立」立起,堅守;「倒塌」倒下,躺下;「帳幕」棚子,樹叢;「堵住」堵住,隔絕;「破口」破裂,迸出;「破壞的」廢墟;「重新修造」重建,建造。 〔文意註解〕「到那日」:『那日』指耶和華的日子(參五18,20),就是以色列民被神審判並懲罰之後,餘民得以復興(參8節)的日子。 「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大衛的帳幕』有二意:(1)指聖城耶路撒冷,它的城牆曾被毀壞;(2)指大衛王朝,它的王位曾被中斷一段很長的時間。 「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也有二意:(1)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修補一切的破口漏洞;(2)重建大衛王朝,意即復興合而為一的以色列國。 「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意指大衛登基作王所預表的屬靈國度──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耶穌基督(參太二2;賽九7)之國度,得以完滿應驗(參徒十五16;啟十一15)。 〔話中之光〕(一)耶路撒冷城牆有了破口,表示仇敵可以自由出入,為所欲為;堵住破口,表示教會屬靈的見證沒有破口漏洞,撒但無機可乘,也就是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建造起來的教會(參太十六18)。 (二)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在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參太一1)降生的時候開始重新修造,當祂再臨時,將要完全建立起來──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十一15)。 【摩九12】「使以色列人得以東所餘剩的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此乃行這事的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使以色列人擁有以東所餘剩的,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這是行這事的永恆主發神喻說的。」 〔原文字義〕「以東」紅;「餘剩的」餘留者,剩餘物,餘民;「稱為」稱呼,命名。 〔文意註解〕「使以色列人得以東所餘剩的」:意指以色列復國之後,得著原屬以東的部分地區,這在中東『六日戰爭』以色列佔領約旦河東,完全得著了實現。 「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本句和前句『以色列人得以東所餘剩的』乃平行同義子句,彼此的意思相同。 「此乃行這事的耶和華說的」:意指前述的結局乃出於神的作為。 〔靈意註解〕「使以色列人得以東所餘剩的」:以色列人預表神屬靈的子民;以東所餘剩的預表蒙神揀選的外邦人信徒(參徒十五17)。全句意指外邦人信徒得有分於神屬靈的子民。 〔話中之光〕(一)以色列復國的預言,是在兩千七百多年以前,以色列尚未亡國、以色列民尚未被擄之前所說的。結果亡國、被擄與歸回在預言之後不到三百年之內,都一一得著應驗,這是初步的實現,又在主後1948年,實現了以色列復國。 (二)「此乃行這事的耶和華說的」,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書二十一45)。是的,神的話永遠安定在天(參詩一百十九89);神怎樣對人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參徒二十七25)。 【摩九13】「耶和華說:日子將到,耕種的必接續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續撒種的;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流奶〔原文是消化,見約珥三章十八節〕。」 〔呂振中譯〕「永恆主發神喻說:『看吧,日子必到,耕種的必耕到收割的時候;踹葡萄的必踹到撒種的時候;那時大山必滴下甜酒,小山都必因流奶而熔化!』」 〔原文字義〕「耕種」耕地,雕刻;「接續」拉近,靠近;「收割」收割,收穫;「踹」踩踏,前進;「撒」播種,拖曳;「滴下」落下,滲出;「流奶」消化,融解。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日子』指那日(參11節)。 「耕種的必接續收割的」:意指收穫必將接續不斷,絕不致缺糧。 「踹葡萄的必接續撒種的」:意指喝的、吃的都豐足有餘。 「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流奶」:『酒』代表作物,『奶』代表畜產;合起來形容風調雨順,農耕和畜牧出產豐收,處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況。 〔話中之光〕(一)物產豐饒,象徵屬神的人在神的祝福之下,各種物質與屬靈的享受,樣樣都有,並且有餘(參腓四18)。 (二)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 【摩九14】「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擄的歸回;他們必重修荒廢的城邑居住,栽種葡萄園,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園,吃其中的果子。」 〔呂振中譯〕「我必恢復我人民以色列的故業;他們必重新建造荒涼的城市去居住;必栽種葡萄園,而喝其所出的酒;他們必修造果木園,而吃其果子。」 〔原文字義〕「被擄的」監禁,俘虜;「歸回」返回,轉回;「重修」建造,重建;「荒廢」荒涼,荒蕪;「修造」製造,製作;「果木園」園子。 〔文意註解〕「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擄的歸回」:意指以色列餘民歸回在先,以色列復國在後。 「他們必重修荒廢的城邑居住」:意指以色列人必安居樂業。 「栽種葡萄園,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園,吃其中的果子」:意指農產自足。 〔話中之光〕(一)「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擄的歸回」,就著實際情形,以色列民被擄的並未全數歸回,而僅有餘數歸回,這就是所謂「餘數」的原則──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參羅九27;賽十22)。 (二)屬靈的復興,不僅是從撒但的手中得著釋放(被擄的歸回),並且同心合意建造教會(重修城邑),追求靈命的長進(栽種與修造),吃喝享受主的供應(喝酒並吃果)。 【摩九15】「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他們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這是耶和華──你的神說的。」 〔呂振中譯〕「我必將他們栽於他們的土地;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土地上他們必不再被拔出。』這是永恆主你的神說的。」 〔原文字義〕「栽」栽種,種植;「拔出」拔起,根除。 〔文意註解〕「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本地』指迦南美地,亦即中東巴勒斯坦;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必要定居於神所賜給他們之地。 「他們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意指以色列人必不會再被放逐到別的地方(參9節)。 「這是耶和華──你的神說的」:意指神的話就是保證。 〔話中之光〕(一)信徒乃是神所栽種的田地(參林前三9),又是神所栽培並修理的葡萄樹枝,目的是要多結果子,使父神得著榮耀(參約十五1,5,8)。 (二)神預先訂準我們各人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參徒十七26,28)。因此,信徒應當尋求神的旨意,究竟賜給我們在何處生活、工作、事奉,全心投入,而不要輕易地「拔出來」。 叁、靈訓要義 【認識神】 一、神的腳:站在祭壇旁邊──無一人能逃避或逃脫(1,10節) 二、神的手: 1.必用刀殺戮(1節) 2.從陰間取出,從天上拿下(2節) 3.摸地,地就消化,又像尼羅河漲起、落下(5節) 4.在天上建造樓閣,在地上安定穹蒼(6節) 5.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7節) 三、神的眼: 1.雖藏在迦密山頂或藏在海底,也能搜尋出來(3節) 2.祂的眼目定住惡人,降禍不降福(4節) 3.主耶和華的眼目察看這有罪的國(8節) 四、神的口: 1.必命蛇咬,必命刀劍殺戮(3~4節) 2.耶和華說;這是耶和華說的(1,7,9節) 3.必出令將以色列家分散在列國(9節) 五、神的名:耶和華是祂的名(6節)──自有永有的,或我就是那我是的 【神子民復興的具體實現】 一、復興神國: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破口,恢復原狀(11節) 二、擴展版圖:得以東所餘剩的,並所有神名下的國(12節) 三、物產豐饒:常年生產,大山滴酒,小山流奶(13節) 四、安居樂業:歸回重修城邑,栽種、修造並吃喝享受(14節) 五、長住久安:神栽於本地,誰也不能拔出來(15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阿摩司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阿摩司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