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第五章纲目 壹、内容纲要 【伯沙撒王筵席上干犯真神】 一、伯沙撒王大摆筵席,席上干犯真神(1~4节) 二、忽见有指头在墙上写字,哲士不能辨认(5~9节) 三、经太后举荐,召但以理解读墙上文字(10~16节) 四、但以理谴责王干犯真神,并解读文字(17~28节) 五、但以理获提升,伯沙撒王位被夺(29~31节) 贰、灵训要义 【从伯沙撒王受神审判学取功课】 一、审判者――至高的神 1.至高的神在人的国中掌权(21节) 2.祂凭自己的意旨立人治国(21节) 3.祂是那手中握有人气息的(23节) 4.祂是管理人一切行动的神(23节) 二、受审者――迦勒底王伯沙撒 1.放纵:设摆盛筵,与一千大臣对面饮酒(1节) 2.狂妄:明知父王曾因狂傲被神惩罚过,心仍不自卑(18~22节) 3.自高:向天上的主自高,用神殿中的器皿饮酒(2~3,23节) 4.冒犯:赞美那人手所造、不能看、不能听的假神(4,23节) 5.轻忽:没有将荣耀归与神(23节) 三、宣判者――但以理 1.他里头有圣神的灵(11,14节) 2.他心中光明,有有聪明和美好的智慧(11,14节) 3.他不为王的赠品、赏赐和高位所动(16~17节) 4.他敢于指责先后两王,不畏王怒(17~23节) 5.他照实讲解,没有扭曲神的判决(24~28节) 四、判决内容――墙上文字 1.弥尼,弥尼: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25~26节) 2.提客勒: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25,27节) 3.毘勒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25,28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以斯帖记注解》 叁、其他纲目 【要常以为亏欠】 读经:但5:25—28节,“提客勒”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西1:9亏欠神,罗13:8节亏欠弟兄姐妹,罗1:1-15节亏欠人。 一、但5章的背景: 伯沙撒的骄傲。在神话语的光照之下,显出自己的亏欠,许多时候以为别人亏欠我们。“天平”相当准确。 二、亏欠神: 未2:11节、11:26节,并不以为耻,西1:9-10行事为人对得起主,腓2:16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荣耀神,利益人是基督徒的品格。 三、亏欠弟兄姐妹: 1.太18:21—彼得(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2.为着在神面前祷告的答应,路11:4节(盖恩夫人对丈夫的认罪) 四、亏欠未信的人:传福音还债。 作人作事原则,对自不都有益处。 A、保罗:林前6:12对己,对事,不受事情辖制、人作事,不是事管人。林前10:23,对人10:31荣耀的神。 对弟兄姐妹的亏欠: 1、主从来不亏欠人; 2、太18:23,进国度有关; 3、路11:4,与祷告有关; 4、盖恩夫人的见证; 5、王明道弟兄专门讲道德。 B、亏欠神: 1、西1:9-10行事为人对得起主(相称); 2、二个不以为耻:来2:11,11:16节;3、腓2:16明光照耀;4、太5:13-16盐.光.城,好行为将荣耀归给神。 ── 徐大年 【但以理书第五章大纲】伯沙撒的筵席(五1-31) 一、伯沙撒大摆筵席(五1-4) 二、伯沙撒吩咐哲士解释墙上的字(五5-9) 三、太后向伯沙撒举荐但以理(五10-16) 四、但以理为伯沙撒解释墙上的字(五17-28) 五、伯沙撒提升但以理(五29-31)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巴比伦亡国史(五章)】 一、伯沙撒欢宴犯圣(1~4) 二、神特写字警告(5~9) 三、但以理解释字意(10~29) 1、被介绍到王前(10~16) 2、先以厉言指责(17~24) 3、再为解释字意(25~28) (1)弥尼——是数的意思,即“神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 (2)提客勒——是被称在天平里的意思,即你被称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 (3)乌法珥新——是分裂的意思 4、大利乌取巴比伦(30~31) ——贾玉铭《圣经要义》 【神的仆人 但以理书5章】 一丶神仆人不在罪中5:1-4 二丶神仆人被人忘记5:5-9 三丶神仆人被人推荐5:10-12 四丶神仆人心有神灵5:13-16 五丶神仆人高举神权5:17-21 六丶神仆人大胆指罪5:22-24 七丶神仆人解人疑难5:25-28 八丶神仆人得赏得荣5:29 九丶神仆人言出必成5:30-31 ── 作者不详《圣经查经题目大纲》 【但以理书 第5章伯沙撒亡】
──张志新《查经分章大要》 【第五章 前车之鉴】 1)筵群臣赞美假神、1/4 2)指头写字王宫中、5/9 3)王后举荐但以理、10/12 4)解释疑惑进王宫、13/17 5)父因高傲失王位、18/21 6)子不自卑得罪神、22/24 7)你国年日到此终、25/27 8)归于波斯玛代人!28/31 ── 郭提多《读经讲道辅导提纲》 提要: 1 伯沙撒的狂宴。5 令国王惊惶,术士又不认识的字迹。10 在太后的推荐下,但以理被请到宫里。17 他责被王的骄傲和拜偶像,25 他宣读和解释那文字。30 王位转给了玛代人。──《SDA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