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赛亚书第六十四章拾穗

 

【赛六十四1「愿你裂天而降,愿山在你面前震动,」

         「愿你裂天而降」:神似乎向百姓隐藏了自己,先知于是求神破云而出对百姓施行拯救。──《串珠圣经注释》 

         裂天:藉古代神话的独特氛围,见证神干预历史异常而独特的方式。当时,有些以色列百姓看到神丝毫没有帮助在苦难中煎熬的他们,认为神已沉沉入睡(76),或被圈在天上无法插手干预地上的事。作者为了更加有效地向这些百姓传达神的权能,需要使用这样的表现技巧。 ──《圣经精读本》

         ●「裂天」而降:「撕破天」。

         ●「裂()」:原文是「裂开」、「撕碎」、「撕裂」。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tear open(撕开)」。

         ●「降」: 原文是「下」、「下降」、「下去」,同 64的「降临」。

         ◎关于耶和华从天降临到地上,参考:创 1157 (变乱口音) ;   1821 (审判所多玛和蛾摩拉) ;   38 (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   19111820 (降临西奈山) ;   345 (刻新石版) ;   111725 (分赐圣灵)

另外在诗歌体中,描写耶和华的降临常伴随着山冒烟、黑云密布等自然界的变异,带有审判的意味,和 641~3 这里的写法很接近:撒下 2210 ;  189 ;  144──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1~31~3节是第三个问题:神为什么不早点干预我们的罪?──《圣经综合解读》

         守望者承认,神「曾行我们不能逆料可畏的事」(3),可以轻易地使山岭震动(出十九18)。但是,祂为什么好像隐藏了、睡着了(诗七6),没有早点「裂天而降」(1),对付仇敌、荣耀自己的名呢(2)?既然祂早就知道「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出三十二9)、「必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为什么不早一点改变一切,反而让百姓枉然走过漫长的弯路,「劳碌是徒然、尽力是虚无虚空」(四十九4)呢?──《圣经综合解读》

 

【赛六十四1~4守望者承认神是独一真神(4),也承认祂可以轻而易举地处理一切难题(1~3),但对于百姓来说,更重要的却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这样一位伟大的神,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祂有什么必要理会我们这样败坏的人呢?──《圣经综合解读》

       ◎这一段的思路是接续 6317~19 中提及以色列人目前的状况很不好,所以先知恳求神如以往神迹式的降临,因为神以往行过类似的事迹。──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1~5先知由哀叹转为恳求,求神如昔日在西乃山显现那样,再次向百姓的仇敌显出他的威荣来。──《串珠圣经注释》 

 

【赛六十四1~7祈求神干预的祷告,如在西乃山上的祷告,也是以色列人在灾难日子里要作出的祷告。比较第4节与哥林多前书二章9节。“污秽的衣服”(6)。直译作:某些日子的衣服,指妇女的经期,因而说明罪本质的污染和厌恶。──《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赛六十四2「好像火烧干柴,又像火将水烧开。使你敌人知道你的名,使列国在你面前发颤。」

         「火」:神如烈火(参来1229),审判敌人。──《串珠圣经注释》 

         ●「将()烧开」:原文是「使沸腾」。──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3「你曾行我们不能逆料、可畏的事。那时你降临,山岭在你面前震动。」

         不能逆料、可畏的事:字面意思为“远远超过人的感觉与理解水平”。这是人对神救恩行动的最高赞美与信仰告白,有力地暗示神是颂赞的物件。世界的表彰方式,如奖赏、勋章、功牌,都不能与之相比。 ──《圣经精读本》

         ●「不能逆料」:「不能等候」、「不能渴望」,意思是「连期望都没有」。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we dared not hope for(我们不胆敢期望)」。──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3~4古时神在百姓意料不到的时候领他们出埃及,神的作为是万中无一的。──《串珠圣经注释》 

 

【赛六十四4「从古以来人未曾听见、未曾耳闻、未曾眼见在你以外有什么神为等候他的人行事。」

         4~5节是第四个问题,也是七个问题中最核心、最揪心的一个:「我们还能得救吗」(5)──《圣经综合解读》

         ●「耳闻」:字义是「留意」、「侧耳而听」。

          64被部分引用在 林前 2,把神难以测透的「行事」理解为「救赎的计划」,也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4 雅巍和其他神祇的差异】雅巍和古代近东其他神有数点不同。最基本的,雅巍是超越的神,意思就是祂不属于或困在物质的宇宙。这和美索不达米亚众神是完全的对比,后者居住在物质世界中。雅巍是惟一的神,没有配偶或众神部下,不像其他列国的神,分享不同的权力。在这一节的明确主题是神为了祂信实的跟随者而行动的意愿。这里的关键是让雅巍行动的动机。祂不需要被贿赂或胁迫才有行动。古代多神信仰里,对神的忠实是由所献上的礼物来表现,也就是用来照料该神的礼物(例如食物)。如果这些礼物没有引起神明的喜悦或行动,那么就会用魔术仪式来强迫该神,做出他没有答应的行动。请参:撒母耳记上十五23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六十四5「你迎接那欢喜行义、纪念你道的人,你曾发怒,我们仍犯罪。这景况已久,我们还能得救吗?」

         指出神愿意帮助行义的人,响应上节的曾为百姓施行奇事。

         5下与5上成一对比:现今神不拯救百姓是他们犯罪之过。

          「这景况已久 ...... 得救吗」:原文意思难以确定,这处翻译颇合文理。──《串珠圣经注释》

         这景况已久:“这景况”可有两种解释,可指许久以来人一直在犯罪   ; 也可指神的震怒已持续很久。参照大卫的告白“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305),前者更加确切。意味着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对罪与堕落的认识、承认、告白,是悔改的第一步,也是通向救恩的惟一道路<131~9,关于悔改> ──《圣经精读本》

         「祢迎接那欢喜行义、纪念祢道的人」(5),但我们却没有一样能做得到,这样一无是处的百姓,还值得拯救吗?──《圣经综合解读》

         「祢曾发怒,我们仍犯罪;这景况已久」(5),神一再管教,但我们却坚持犯罪,这样屡教不改的百姓,还来得及拯救吗?──《圣经综合解读》

         ●「迎接」:「遇到」、「相见」。

         ●「记念」你道:「记得」的「未完成式」。

         ●「道」:原文是「道路」,可以用来比喻「做事的方式」、「道德的行为与品格」。

         ●「得救」:原文是「被释放」、「被解救」、「获救」。

         ●「你曾发怒」:原文是「看哪!你曾发怒」。

         ●「这景况已久,我们还能得救吗?」: 原文直译是「因持守你的道,我们就必得救」;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We have been steeped in them from of old and can we be saved(我们已在其中沾染许久,我们还能得救吗)?」。

似乎可以作正面或负面的翻译,两者差的有点多,因为:

   1.「这景况已久」的原文是「在这些之中长久」:

         a.把「这些」译为上文正面的「道」,那就是「持守你的道」

         b.把「这些」译为上文负面的「罪」,那就是「在其中()沾染许久」把原文「长久 SNH 5769」译为「持守」或「沾染许久」,端 看把「这些」这个代名词当作「道」还是「罪」,两者在意义和文法上似乎都说的 通。

   2.「我们还能得救吗?」的原文是「我们得救」:

         a.译为问句是「我们还能得救吗?」

         b.译为肯定句是「我们必得救」,BHS支持这个看法。

总结来说,「这景况已久」意义不是很明确,但「我们还能得 救吗?」这是大多数译本的意见。──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我们能得救好像不是个人的功劳,因为连最公正美好的行为,事实上不过像女人的月经垫布而已;真正能解救人的,应该是耶和华「为等候他的人行事」 ( 644 )。我们自觉有罪吗?我们尝试用善行为自己赎罪吗?其实善行本是美好,但我们有甚么能耐,能靠自己脱离罪恶的挟制呢?难道我们不需要一位救赎者吗?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先知思想一转,想到我们是长久犯罪,惹神发怒的人,这样的人神怎能拯救呢?──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承认审判是必然要来的,是犯罪应得的后果。神曾发怒,但发怒的理由是因百姓犯了罪。他们长久以来不断地陷于罪中,「我们还能得救吗?」表达了他们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罪。不洁净和污秽必然带来枯干、毁灭。最后所承认的是,「无人求告你的名」。正对应到之前神也曾说「我仰望,见无人帮助;我诧异,没有人扶持赛 63」。──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6「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我们都像叶子渐渐枯干,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

         「我们都像叶子 ...... 吹去」:意指罪孽使百姓与神隔离,如叶子枯干脱落,被风吹散。──《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像风吹走秋日落叶一样,人的罪孽也将人赶进死亡幽谷。蕴含:①告白罪对人的支配 ; ②人的无能 ; ③单单求告神的帮助(627 ; 512) ──《圣经精读本》

         ●「不洁净」:该字在五经中即指「不洁净的食物、行为」等等。

         ●「污秽」的衣服:原文是「月经」。

         ●风把我们「吹去」:「带走」。

         ◎「枯干」、「吹去」:圣经常常提醒我们犯罪要「付出代价」。崇拜偶像、不道德的生活、欺压弱势、靠强权不靠神....等等,都是以赛亚当时代的问题 ; 而这些背叛神的行为,到最后也只会让以色列百姓自讨苦吃。反观我们,我们生活在哪些明明可知的罪恶中?我们发觉到这些罪恶正在剥夺我们的生命力,使我们枯干、也使神忿怒吗?──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6~76~7节是第五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1~3)首尾呼应。第三个问题是:神为什么不早点干预我们的罪,而第五个问题是:神为什么不让我们早点求告祂?──《圣经综合解读》

         守望者承认,神只要露出祂的面(1),列国就会在祂面前发颤(2);也承认自己的全然败坏:「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6)。但这个事实的另一面却是:正因为神「掩面不顾我们」(7),我们才会渐渐枯干(6)、衰微(7);正因为罪人被神任凭,所以才「无人求告祢的名;无人奋力抓住祢」(7节;五十九16;六十三5)──《圣经综合解读》

 

【赛六十四7「并且无人求告你的名,无人奋力抓住你;原来你掩面不顾我们,使我们因罪孽消化。」

         「掀住」:指不断的祈求。──《串珠圣经注释》 

         ●「奋力」抓住你:「被激发」。

         ●「消化」:「熔化」。

         ◎「无人奋力抓住你」:神是全能全知的,不代表我们不用紧紧抓住祂。我们常常警醒祷告,常常思想并查考圣经的话吗?我们愿意用热切积极的心,来抓住祂、认识祂、与祂沟通吗?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8「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

         “窑匠”。直译作:那造出我们的人;如在第二十九章16节和第四十五章9节。承认自己是“泥”,表示了完全的顺服。──《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先知相信百姓虽然遭遇苦难,却因着神慈爱的管教和塑造,不致灭绝。──《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告白所犯的罪,然后把这一切罪抛置脑后,恳切祈求神施行救恩,并提出两个事实作为根据。这并非是不知廉耻的举动,反而是确信神有足够的慈爱与能力,赦免自己所犯的一切罪的信仰之举。根据:①神与圣徒之间先天性的血缘关系 ; ②神与圣徒、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关系。事实上,在人醒悟之先,神不断教导人这些事实(123 ; 545~8)。如今,以色列百姓领悟到这事实背后的惊人意义,求告神将这些真理应用在自己身上。 ──《圣经精读本》

         ●「泥」:「沙浆」、「灰泥」、「泥土」。

         ●「窑匠」:原文是「陶匠」、「雕刻家」。

         ◎「你仍是我们的父」:用「父」称耶和华是重申百姓与祂的关系,向祂祈求怜悯,参 6316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自称为「泥」,而称神为「窑匠」,是降卑自己,承认神对人有绝对的主权(当然包括生杀大权)。我们愿意承为祂的器皿,继续被调整陶造吗?还是我们宁可脱离窑匠的手,当个自我实现、却不知主人是谁的的未完成品?关于窑匠的比喻,参2916 45 920~23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8~98~9节是第六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六十三17~19)首尾呼应。第二个问题是:神为什么允许我们犯罪,而第六个问题是:神会永远纪念我们的罪吗?──《圣经综合解读》

         守望者承认神「仍是我们的父」(8),也承认「我们是泥」(8),都是神手的工作。但是,永生的神会「永远纪念罪孽」(9)、弃绝我们这些被玷污的瓦器吗?因此,他祈求神「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纪念罪孽」(9),因为「我们都是祢的百姓」(9),再差也是属于神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赛六十四9「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纪念罪孽。求你垂顾我们,我们都是你的百姓。」

         不要大发震怒……不要永远纪念:并非否认自己的罪,而是承认自己当受责罚,恳求神免去永恒的审判。由此看出:①悔改圣徒的谦卑态度 ; ②神垂听这些呼求,以大爱废去圣徒当受的惩罚,并非只是减轻审判。 ──《圣经精读本》

         ●「求你垂顾」:原文是「看哪!求你垂顾」。

         ●「垂顾」:字义是「注视」、「观看」。──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10「你的圣邑变为旷野,锡安变为旷野,耶路撒冷成为荒场。」

         ●「圣邑」:「圣城」。

         ●「荒场」:「荒废」、「荒野」、「荒凉」。──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10~11描绘耶路撒冷悲惨的光景。──《串珠圣经注释》 

 

【赛六十四10~1210~12节是第七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六十三15~16)首尾呼应。第一个问题是:神的爱还在吗,而最后一个问题是:神会忍住祂的爱吗?──《圣经综合解读》

         虽然弥赛亚已经得胜,独自完成了救赎和审判之工(六十三1~6),但得救之后的百姓却生活在一片废墟之中(10~11),「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三15)。「圣洁华美的殿」(11)本是百姓祷告赞美神的地方,现在连「万民祷告的殿」(五十六7)都「被火焚烧」(11)了,怎么还能赞美神呢?虽然守望者承认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失败的结果(五十六~五十八章),但被荒废的应许之地、被摧毁的锡安、被焚烧的圣殿还能荣耀神吗?神的爱「还忍得住吗」?祂「静默」(12)的终点到底在哪里呢?这七个直击灵魂、拷问信心的问题(六十三15~六十四12),是守望者代表锡安的百姓向神所发的坦然无惧的求问,也是向历世历代每个信徒提出的信仰考题——我们真的认识救恩吗?──《圣经综合解读》

 

【赛六十四11「我们圣洁华美的殿,就是我们列祖赞美你的所在,被火焚烧;我们所羡慕的美地尽都荒废。」

         “我们圣洁华美的殿”。耶路撒冷的圣殿。──《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我们「所羡慕的美地」:「令人满意的」、「令人愉快的」。

          6411 「我们圣洁华美的殿....被火焚烧」,让人读起来很像一位圣殿被毁时(公元前586年,以赛亚的生存年代大约是公元前765~681年,相隔90多年)的目击者所见、或事后的陈述 ; 许多学者也根据类似这种经节( 6318 ),来加强他们认为「以赛亚书40章以后一定是被掳归回后写成」的信念。不过先知在描写异象中所见时,可以写的好像事情已经真的发生过了:像是 631~6 在陈述耶和华审判以东时,好像已经发生的样子 ; 至于圣殿被毁,先知以西结在圣殿被毁前6(公元前592  81 ),就预先看到了百姓被杀的样子 96~7 )。其实我们看到整本以赛亚书都做了许多伟大的预言(包括审判 列国 1319 151 171 194 2314~15 、希西家王得痊愈 38、古列王兴起 45、最伟大的预言~受苦代赎的弥赛亚 53以及新天新地来临 6517等等),我们 可以相信预言未来是有可能的。在异象、祷告、诗歌、劝勉、记述等不同文体互相 交织的先知书中,或许我们不能单以「动词的时态」来判定其中的时空背景和书中 的内涵。再者,如果从后文  65 来看,也会发现描述的一定是被掳前 的情况(行巫术、拜迦南地偶像),前后两章的时空背景应该不会跳脱太多才是。结 论是,我们还是认为整卷以赛亚书是由先知以赛亚所写成(可能在不同时期写成、但 不是他死后由别人假托其名写成)──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六十四12「耶和华啊,有这些事,你还忍得住吗?你仍静默,使我们深受苦难吗?」

         有这些事:从在罪人的立场上恳求神赦免自己,发展至运用逻辑要求神施行救恩。这态度并非因人不知羞耻,而是以悔改者必得救的应许为依据而有的信仰之举。耶稣曾应许真圣徒“只要求就给你们”,今日的圣徒也要求神赐下救恩与祝福。──《圣经精读本》

         ●「静默」:「沉默」、「安静」、「静止」、「不活动」。

         ●「使我们深受苦难」:原文直译是「甚至你极度地苦待我们」。

         ●「你仍静默使我们深受苦难吗?」:或译是「你仍静默甚至到我们深受苦难吗?」

         ◎虽然以色列人充满罪恶,不过先知还是希望神因为他们的状况很惨,且因为神是以色列人的父,还是请神看他们惨状,动手拯救。──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我们知道神有完全的主权,甚至可以允许我们遭受很大的痛苦?还是我们认为神的百姓不应该经验苦难?其实哪怕祂只要动一根小指头压住我们,我们都承受不住;要是我们只落在神完全的公义和审判之中,那真是天底下最大的不幸!我们实在很需要祂的怜悯、饶恕和爱。──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64)

 1祂试分析本章的祷文。祂祂先知祈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见2节。祂祂他有否恃赖自己和同胞的好作为祈求的基础?见5~7 9节。祂祂他是根据什么来求神?见4~5上, 8~12节。祂祂试根据先知的榜样,写下你为教会和弟兄姊妹而作的祷文。

 2祂作者在8节的认信给你什么提醒和鼓励?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