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拾穗 【赛四十九1】「
众海岛啊,当听我言!远方的众民哪,留心而听!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他就提我的名。」 本节至6节为第二首“仆人之歌”。这仆人自出胎便为神选召,他与四十二1~4第一首“仆人之歌”中的仆人相同,有复兴以色列的使命,并要光照在黑暗中的外邦人,施行救恩到地极(6节)。从2节看,这仆人有先知的职分,为神有力代言人;但他最后要完成神的大计划。这里关于仆人的话可以是以赛亚,但要到耶稣基督这位弥赛亚来到世间后,才在祂身上完全应验。 “自我出胎…就选召我”:先知耶利米和使徒保罗的蒙召与此相似(耶一5;加以15)。──《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祂就提我的名」(1节),比喻以色列民族生来就是神的选民(创二十五23)。──《圣经综合解读》 ●「海岛」:「海岸地区」。 ◎「当听我言」:通常先知不会用「当听我说」,所以此处的用词相 当独特。──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出胎」:「从子宫」。 ●「自出母腹」:「从母亲身体里面」。 ●「提」我的名:「记念」。──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6】受苦的仆人复兴以色列:本章起至55章主要预言百姓从异域回归,锡安得以重建。 本段是第二首仆人之歌(参42:1~4注),
描述这仆人的蒙召,指出他受托的使命是要复兴以色列,并作外邦的光,向世界施行拯救。他就是第一首仆人之歌所论说的那位「仆人」,而不是也有「神的仆人」之称的以色列民族(参42:18~19)。──《串珠圣经注释》 1~6节是天上庭审的第四幕:仆人向众民作见证。在整本圣经中,原文只有本节和四十一1同时使用了「众海岛 אִי/ee」(1节)和「众民 לְאֹם/leh~ome’」(1节)这两个词,暗示第四幕与第一幕(四十一1)首尾呼应。第一幕是神传唤全地的众民出庭,而第四幕是仆人向全地的众民作见证。──《圣经综合解读》 1~6节是本书的第二首「仆人之歌」。第一首「仆人之歌」(四十二1~4)中的「仆人」是指弥赛亚;但在第二首「仆人之歌」里,之前所提到的两位仆人都出现了:一位是失败的仆人以色列(1~4节;四十一8),另一位是理想的仆人弥赛亚(5~6节;四十二1)。──《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1~7】“仆人”。这里指弥赛亚(比较四一8,四二1),祂被称为“以色列”,因为神的一切期望只在祂里面实现(四九3)。祂的使命是叫以色列“归回”神那里,并为“外邦人”带来“光”(6节)。虽然祂第一次降临时被人藐视,但到了第二次降临的时候,祂却要受人敬拜(7节)。──《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弥赛亚的受难与荣耀。以赛亚的第二首“仆人之歌”。本书著名的四首“仆人之歌”分为三种:①关于耶和华的歌(第一首,42:1~9);②仆人之歌,关于弥赛亚的歌(第二、三首,49:1~6;50:4~9);③关于圣徒的歌(第四首,52:13~53:12)。其中,第一首主要讲述弥赛亚蒙召的神性起源,及此事工蕴含的神慈爱;第二首(仆人之歌),预言以色列救赎事工的失败,反而为弥赛亚的普世事工提供基础。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1~7 国王肩负上天赋予的拯救任务】古代近东的国王虽然从神明领受责任,他们通常自认上天是命定他们去征服,而非去解救。玛尔杜克的祭司与巴比伦城认为波斯古列王是拯救他们脱离暴君统治的救世主。汉摩拉比在其法典前言声称自己召聚伊辛城中四散的人民,庇护马尔基文城(Malguim)的人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1~13】○ 49:1~13 被称为以赛亚书中的「第二仆人之歌」,是关于弥赛亚的重要预言。这段文字中以一位「神的仆人」为主角,有人认为可能是先知以赛亚或是波斯王古列的继承人,但文中的描述很特殊,如:「口如快刀」( 49:2)、「作外邦人的光」 ( 49:6
)、「被人所藐视」( 49:7 )、「作众民的中保」(
49:8 )、「对…被捆绑的....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 49:9)等等,应该只有耶稣基督(弥赛亚)完全应验了这些工作。新约圣经也有三处直接引用这里: 49:6 「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徒 13:47 49:8 「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你」 林后 6:2 49:10 「不饥不渴,炎热和烈日必不伤害他们;因为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 启 7:16~17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21】以色列的救赎者。第三部分的第二段,主要围绕弥赛亚——耶稣基督的预言展开,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49~53章),描绘以色列的救赎者弥赛亚所受的苦难。后半部(54~57章),描述借着弥赛亚所受的苦难,以色列百姓得蒙救赎及得救后得享荣耀。经文中受难的仆人及他将治理世界的异象,不适用于历史中的任何人,只能指耶稣基督。圣经从创世记就开始预言耶稣,但从本卷书经文隐藏的含义,不得不承认圣经启示的神性权威,再次屈膝感谢神,将这些启示赐给我们。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1~26】弥赛亚的使命。第三部分第二段,主题比较单一,各章节的衔接也比较平易。本章分为三部分:①救恩的执行者、完成者、神仆人的第二首歌(1~7节);②以色列得救后,锡安城再次被建造(8~23节);③预言巴比伦将被攻陷(24~26节)。看似②和③的顺序颠倒,不过,考虑到以赛亚发预言时,巴比伦尚未具备帝国的框架,可知此预言带出的冲击何等巨大。对当时的人而言,耶路撒冷被攻陷可能是意料中的事情,但巴比伦的变故却很难想象。所以以赛亚使用这种顺序。其实本书多次重复此类预言,参考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可以理解。以赛亚并未一味地简单重复相似的内容,乃是在不同状况中,讲述新的观点时加以重复。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2】「他使我的口如快刀,将我藏在他手荫之下;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他箭袋之中。」 仆人有先知的职分,代表神传讲信息。 「刀」、「箭」:形容神话语的能力(参耶23:29;
弗6:17;来4:12;
启1:16):将刀藏在神的手荫,把箭藏在神的箭袋中,表示装备好,俟机行事。──《串珠圣经注释》 「祂使我的口如快刀」(2节)、「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2节),比喻神装备和训练自己的仆人,使他能作神话语的出口、射中神的箭靶,也就是「作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圣经综合解读》 「将我藏在祂手荫之下」(2节)、「将我藏在祂箭袋之中」(2节),比喻神眷顾和保守自己的仆人,使他分别为圣,也就是「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圣经综合解读》 ●「快刀」:字义是「锋利的刀」。 ◎诗篇常常形容恶人「嘴里有刀」( 诗59:7 )、「他们磨舌如刀,发出苦毒的言语」 ( 诗 64:3 )等等,有负面的含意,但旧约圣经没有「口舌如刀」或类似说法形容特定的某人。 启 1:16 、 启 19:15 形 容复活的主基督「口里有两刃的利剑」,为的是带来审判,应该可以让我们理解 49:2 这里的意思。──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 以刀喻口的意象】刀剑用来比喻先知的话(见:耶二十三29),在新约圣经比作神的话(例:加六17)。刀剑是攻击性的武器,所以此处的含义可能是激进主动的。希伯来文有一个「口」字(peh),也有「边沿」的意思,像「刀刃」。所以,这里可能是运用文字的双重意思。──《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3】「对我说:“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我必因你得荣耀。”」 「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这与5~6节的内容( 仆人的使命是复兴以色列)似有予盾,这种对仆人模棱两可的描述是个大奥秘,只有在新约时代主耶稣身上才得到完满的答案: 成就了神的计划,是理想的、不失败的「以色列」、义仆。──《串珠圣经注释》 仆人以色列: “以色列”既可指整个以色列民族,亦可单指雅各(创32:28)。本文指后者,如同雅各是族长时代蒙拣选的族长,在此与以色列同格的仆人就是指新以色列,是将要得救的所有仆人。 ──《圣经精读本》 「以色列 יִשְׂרָאֵל/yis~raw~ale’」(3节)是神亲自给雅各起的名字(创三十二28),意思是「神胜过」。神必借着「仆人以色列」(3节)实现祂向亚伯拉罕所应许的普世祝福(创二十八13~14;三十五9~15),所以神说:「我必因你得荣耀」(3节)。──《圣经综合解读》 在圣经中,神「得荣耀 פָּאַר/paw~ar’」这个用语,原文一共被使用过4次,另外三次都是神透过祂亲自做成的事「得荣耀」(四十四23;六十7、21),在这里也不例外。并不是以色列的工作能使神「得荣耀」,而是神「因以色列荣耀自己」(四十四23)。──《圣经综合解读》 ●「仆人」:原文是「奴隶」、「仆人」,阳性单数。下文 49:5~7 重复使用这个字。 ◎「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神给雅各取新名「以色列(「神胜过」之意)」的时候,对他说「....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 创 32:28 ),不过雅各和他的子孙,还是常常在属灵上和道德上跌倒;真正在神和人面前都能「胜过」的,大概只有基督了,可说是真正理想的「以色列」,祂也被称为「以色列的王」(约1:49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我必因你得荣耀」:基督来到世上就是要使神得荣耀,特别是祂救赎的事工,参
约 12:23~28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4】「
我却说:“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然而,我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我的赏赐必在我 神那里。”」 暗示仆人的工作被人藐视、遭厌弃,但他在受苦中仍信靠仰望神。──《串珠圣经注释》 虽然这位仆人肩负重任,但却承认自己「劳碌是徒然、尽力是虚无虚空」(4节),结果一无所成。虽然主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众人的拒绝和不信(路九41;可八21;十四27),也经历了客西马尼的黑暗(路二十二44),但「祂不灰心,也不丧胆」(四十二4);因为祂清楚地知道,十字架的道路乃是父神的旨意(路二十二42),就连卖主的犹大,也是祂整夜祷告后作出的拣选(路六12~13)。因此,这位承认失败的仆人并不是弥赛亚,而是那位又聋又瞎的以色列(四十二19)。──《圣经综合解读》 「我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4节),可译为「耶和华诚然以公平待我」(和合本修订版)。仆人的失败是否「徒然、虚无虚空」,只能由神来判断。灰心的仆人只有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神的主权,才能凭信心安息在祂里面。人的失败是常态,得胜只是偶然。所以神从来都不靠人的得胜使自己「得荣耀」(3节),反而借着人的失败成就祂的旨意、透过人的忿怒成全祂的荣美(诗七十六10),因为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圣经综合解读》 ●「虚无」:字义是「混沌」。(Chaos) ●「虚空」:字义是「空虚」。(Empty) ●我当得的「理」:「公义」、「公平」、「判决」。 【赛四十九5】「
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我的力量)。」 古列已经释放被掳的百姓从巴比伦回归(四十八20~21),完成了他的使命,但灵性被掳的百姓仍然「必不得平安」(四十八22)。仆人弥赛亚将解决古列不能解决的问题,带领被掳的百姓在灵里回归:「要使雅各归向祂,使以色列到祂那里聚集」(5节),真正实现第二次出埃及(四十三14~21)。 这句话依然是弥赛亚说的。──《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5~6】此时,另一个声音出现了(5~6节),祂就是那位理想的仆人弥赛亚(四十二1~4)。虽然「仆人以色列」(3节)失败到一个地步,甚至不配使用「以色列」这个名字(四十八1~2),但神却不会失败。神的解决方法不是弃绝祂「所拣选的以色列」(四十四1),也不是进行修修补补,而是预备了一位理想的「仆人以色列」,祂是那惟一配得这名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6】「
现在他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直到地极: 叙述句,太28:18~20是命令句。本文是神对耶稣的宣告,马太福音是耶稣对门徒的指示。耶稣命令门徒完成的使命,是神预先对耶稣的宣告。我们要相信耶稣及他的指示。 ──《圣经精读本》 仆人弥赛亚的使命,首先是「使雅各众支派复兴」(6节),还要「作外邦人的光」(6节;四十二6),祂「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约十16)。这本是「仆人以色列」的职分(二3~4;创二十八13~14;三十五9~15),但只有弥赛亚才能实现以色列的使命。──《圣经综合解读》 仆人弥赛亚的使命,不是要把自称为以色列人的都带回来,而是「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6节),也就是那些蒙神洁净、被神预定「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四3~4)。所以主耶稣说:「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六37)。──《圣经综合解读》 把救恩传到「直到地极」(6节),这也是主耶稣指示门徒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徒十三47)。──《圣经综合解读》 ●「复兴」:字义是「站立」、「起来」。 ●「尚为小事」:字义是「显得不重要」。 ●「外邦人」:原文是「列邦」、「国家」、「人民」,通常指非希 伯来人。 ●「救恩」:原文是「拯救」、「解救」、「救赎」。──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7】「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对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如此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你以色列的圣者。”」 「本国所憎恶」:原意指在别的民中被人憎恶。 「君王要看见 ...... 下拜」:意指以色列被掳之民命运扭转,重返家园,使外邦的首领感到惊讶。──《串珠圣经注释》 「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7节),指仆人弥赛亚,因为「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1)。但神必带领祂的仆人经过这一切,一直到「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7节),「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让万有「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腓二10)。因为拣选仆人的「以色列的圣者」(7节)与众不同,祂是「信实的耶和华」(7节)。──《圣经综合解读》 ●「官长所虐待的」:原文是「官长的仆人(奴隶)」。 ●「官长所虐待」:原文是「统治者」、「管辖者」,无「虐待」一词。 ●「信实的」:原文是「那一位确立者」。──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7~13】以色列民欢欢喜喜地回归:本段转而描述以色列民族:他虽被外邦君王辖制(「那被捆缚的人」; 9),
必蒙神引领从四面八方平安归回。──《串珠圣经注释》 7~13节是神宣告弥赛亚的使命。──《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7~五十三章】四十九7~五十三章的主题,是「神将差遣弥赛亚」,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o A. 弥赛亚的使命(四十九7~13); o B. 被掳的回归(四十九14~五十3); o C. 弥赛亚的顺服(五十4~11); o B1. 灵里的回归(五十一1~五十二12); o A1. 弥赛亚的得胜(五十二13~五十三12)。──《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8】「耶和华如此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你。我要保护你,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约”),复兴遍地,使人承受荒凉之地为业。」 神保证拯救以色列民归回本土。──《串珠圣经注释》 「使你作众民的中保」:参42:6注。 「荒凉之地」:就是选民被逐离开的犹大地。──《串珠圣经注释》 如果这首仆人之歌是关于耶稣,就会出现一个难题就是:本诗歌的结束该在第8节还是在第7节。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本节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是指谁。参照其他经文,稳妥的解释是:诗歌应该在第7节结束,本节的“你”是指以色列民族,而非指弥赛亚。 ──《圣经精读本》 「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祢」(8节),表明仆人弥赛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神释放被捆绑者的禧年(利二十五8~55)。「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祢」(8节),指神不但会保护仆人弥赛亚(路四28~30),也将亲自与弥赛亚在救恩上同工,「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西一31)。保罗在林后六2引用了第8节。──《圣经综合解读》 「使祢作众民的中保」(8节;四十二6),可译为「要借着祢与百姓立约」(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弥赛亚本身就是新约,百姓不但要通过祂才能与神建立圣约的关系,而且只有在祂里面才能享受圣约的祝福。──《圣经综合解读》 ●「中保」:字义是「约定」、「契约」。 ◎ 49:8 被引用在 林后 6:2 ,显示「悦纳的时候」、「拯救的日子」就是基督降世后,带给世人救赎,使人重新与神和好日子,也就是我们 所处在的新约时代。或许以赛亚书的第一读者只模糊地看到救恩的影子,但无法完 全测透有一位将来的弥赛亚要完全带来神的悦纳和拯救;我们实在该为我们处在新 约时代,能认识弥赛亚感到欢喜。──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本节 49:8 作「....and appointed you a covenant people ....」(使你作立约的民)。──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新约圣经中,译为「中保」(指基督或摩西)则分别有三个字: 1.「egguos」 (SNG 1450,「担保人」、「赞助者」之意),参 来 7:22 。 2.「mesites」 (SNG 3316,「仲裁者」、「调停者」之意),参 加 3:19~20 (指摩西); 提前 2:5 ; 来 8:6 9:15 12:24 。 3.「parakletos」(SNG
3875,「代求者」、「中保」、「帮助者」之意),参 约一 2:1 。虽然使用不同的字,但我们可以了 解新约圣经称基督为「中保」的时候,指的是基督居中调停,把自己献上为百姓和 神「另立新约」;以赛亚书这里用「契约」这个字,则新旧两约的观念应该可以相 合。──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使人承受」:字义是「给予继承」、「给予财产」。──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8~12】以色列在千禧年国度的复兴,以及当时的特征。──《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赛四十九9】「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他们在路上必得饮食,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 「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9节),可译为「一切净光的高处都将有他们的牧场」(英文ESV译本),指即使回归的路上经过荒山秃岭,羊群也能找到青草,不必为了觅食而偏离正道。──《圣经综合解读》 ●「必得饮食」:字义是「必得喂养」、「必得放牧」。 ●「必有食物」:字义是「必有牧养」、「必有饲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9~10】净光的高处: 专用名词,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山,指没有树木花草生长的荒山秃岭,荒芜的世界。必有食物: 以赛亚将圣徒比作软弱的羊群。满有怜悯的牧人牵引羊群,带领他们进入神应许的祝福之地(10节)。 ──《圣经精读本》 ◎ 49:9~10 呈现一幅牧羊人领导羊群的画面。根据 启 7:16~17 的引用, 这是ㄧ幕天国的场景:基督保护、引导祂的百姓,得饮生命泉水。我 们相信不论处在哪个时代,耶和华都要成为人们最可靠的牧者。──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9~10 复兴的特点】在亚述文学,公义国王的治权会伴之以繁荣昌盛、敬神殷勤、快乐、囚犯得释、病得医治、用油膏抹,并且给有需要的人衣食等现象。雅巍复兴祂的子民也有这些特色,同时也是弥赛亚的形像特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9~11】有关选民回归途中的描述,另见40:11; 41:18; 43:19~20。──《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九9~13】以色列的恢复。将第8节悦纳的时候与拯救的日子进行比较,本段论及激动人心的解放与恢复,似乎与以色列的禧年制度有关(61:1,2;利25:10)。不过,此自由、恢复的喜乐超越以色列政治上得到自由、恢复的意义,暗示圣徒从罪中得释放的自由、恢复。 ──《圣经精读本》 9b~12节用第二次出埃及来比喻百姓灵里的回归。仆人弥赛亚不但要把百姓从罪的辖制中释放出来(9a),而且要一路引领他们、回到神的面前。整个回归旅程都在神的供应和保守之下(9b~10节),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拦阻:挡路的众山会变成大道(11a),大路会修高、让所有的人都能找到(11b),距离和出身都不会成为难处(12节)。弥赛亚必将成就这一使命,所以天地将欢呼歌唱(13节),「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八21)。──《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10】「不饥不渴,炎热和烈日必不伤害他们,因为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 【赛四十九11】「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 ●「我必使」:字义是「放置」。 ●「修高」:字义是「高举」、「被尊崇」。──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2】「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秦”原音作“希尼”)。”
」 “秦国”。原文作:希尼。其位置不能确定,可能是埃及的阿斯旺(Aswan)。──《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秦国」:曾被解释作中国,但更合理的是指当时埃及的最南界,尼罗河上游一带的地区;考古学家发现其中一城镇于主前六百年已有犹大人居住的遗迹。──《串珠圣经注释》 从本节可知,以色列人打散后将分布甚广。“秦国”(原文作()曾为上一世纪不少学者解释为中国,但死海发现的《以赛亚书》古抄本(),《以西结书》二十九10及三十6作“色弗尼”(),指住在古埃及南疆的人。《耶利米书》四十四1说其地早有犹大人居住。现代考古学家发现尼罗河上游地区的一座小镇,主前六百年已有犹大人居住的遗迹,故“这些从秦国回来”一语是说“这些从极南方来”。──《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秦国是在埃及的南疆(参结29:10)。──《灵修版圣经注释》 「秦国」(12节)原文是「希尼 סִינִים/see~neem’」,根据死海古卷,可能是埃及南方的「色弗尼」(结二十九10),即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Aswan)。神的救恩将临到地极,即使是我们前所未闻的地方,神也能从其中带出祂的百姓。信徒将参与大使命(太二十八19~20),但真正把救恩传到全地的,乃是基督自己所拥有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太二十八18)。──《圣经综合解读》 ●「这些从北方来」:原文是「看哪!这些从北方来的」。 ●「秦国(希尼)」:字义是「荆棘」,这是当时所知的世界尽头的民族,有人认为是中国南部的人,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尼罗 河第一瀑布边的城市「亚斯文」。 ◎「秦国」到底是指哪个地区也困扰了不少古代读者,七十士希腊译本 和阿拉伯译本译为「波斯」,亚兰文和拉丁文译本译为「南方」,其他不少译本直 接音译 「希尼」而不加以解释(例如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the land of Sinim(希 尼地)」)。除了上述「波斯」和「南方」的说法以外,主要还有两种看法: 1.认为「希尼」(Ciyniym)就是「中国(China)」;这大概也是人们唯一一次把圣经中的地名和中国直接拉上关系。「China」是西方世界对中 国地区的称谓,日本人则称为「支那」,这不是本地区人民的自称;至于这名从何 而来,又有许多不同说法,我们只列出两种: (1)「China」由「秦(Tsin)」变音而来,这应该也是合和本的看法。 可追溯到公元前150年前的印度典籍中有「Cina」(中文译为「支 那」)一地名,被认为指中国地区;应该是因为秦地国(公元前221~206年)强大,威 震四方而用「秦(Tsin)」音指称中国,而中国历代都以王朝名称为国名;一直到了汉 朝,汉军攻打大宛国时(公元前102年)还曾称一些被掳的汉人为「秦人」(司马迁[史 记‧大宛列传])。值得考虑的是,先知以赛亚的时代(公元前765~681年)正值中国春 秋(公元前770~481年)初期,明显早于中国地区被外国称为「秦」的时代。 (2)「China」由「昌南」变音而来(这可能是原文字典的看法)。「昌 南」就是中国南方江西省的「景德镇」,是制做瓷器很有名的地方。 此说认为中国以瓷器、丝绸外销闻名世界,外界可能因此以「瓷 器」 (china)代称中国地区,而瓷器的外国名「china」就是瓷器之都「昌南」的译音; 不过景德镇改名「昌南」(旧名「新平」)已经是公元后716年(唐朝)的事了,离以赛 亚逝世已经将近1400年。 综合上述,最大问题是不管「China」源于「秦」或「昌南」,时代背景都和 以赛亚差太多。而本节 49:12 的上下文也都没有多描述「希尼」,很可能是当时听 众可以辨认出的地区,另外圣经和犹太人的其他历史记载中也没有明显提及过中国; 虽然我们以华人的立场满想支持「希尼」就是「中国」的说法,但证据不足, 很难相信,若一定要采用这个看法,那可能认为: A.以赛亚书是很晚期的作品,远远晚于以色列人被掳归回以后;果真如此, 巴比伦的灭亡( 13:1~22 46:1~13 )和古列王的兴起( 44:28 45:1 )等都只是非常老掉牙 的历史陈述而已。 B.远早于秦帝国兴起前至少500年(即先知以赛亚的时代(公元前765~681年), 中国就被外界称为「China」或类似的名字。目前还没发现这类的证据。 C.以赛亚预言很久以后的中国,他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希尼」是甚么地方。 以我们手上有的数据,显示这三类都是非常勉强的看法。 中国朝代(公元前1111年~公元后9年)和以色列人的简略对照: 中国朝代 以色列人 公元前(年)1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撒母耳生(前1105年);大卫登基 (前1003年) | | 西周 | 所罗门王建圣殿(前966年, 王 上 6:1 ) | |
| | |
| | 7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以赛亚预言童女生子(前734年, 赛 7:14 ) | |
| | 亚述灭北国以色列(前722年, 王下 17:6 ) | | 东 | 春秋(齐、晋、秦、 | | |
| 楚、吴五霸) | 巴比伦灭南国犹大(前586年, 王 下 25:2-7 )| |
| | 波斯灭巴比伦(前539年, 赛 13:17-19 ) | 48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周 | 战国(韩、赵、魏、 | 尼希米领导以色列人第三次归回(前 432年)
| |
| 齐、楚、燕、 | 亚历山大灭波斯帝国(前331年, 但 11:3 ) | |
| 秦七雄) | 旧约圣经第一次译为希腊文(七 十士译本, | 2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 285-247年)
| 206
|___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马加比革命(前167年) | | 西汉 | | 0
| | 耶稣基督诞生(前5-6年, 路 2:1-7 ) | 公元后(年)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认为是「色弗尼」,指埃及南边。这个说法认为「希尼(Ciyniym)」和「色弗尼」(SNH 5482「C@veneh」)相等,指今日埃及南边接近衣索匹亚的「亚斯文」(Aswan,古名Swenet)地区。死海古卷作「色弗尼人」(Syenians)支持此说,另外NIV(新国际英文版)和TEV(现代英文译本)也都采此说,译为「Aswan(亚斯文)」。参 结 29:10 30:6 。最后总结,我们认为「希尼」是「埃及南边(亚斯文)」的说法较可信。──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2 亚斯旺(和合本小字:希尼)】希尼是尼罗河第一瀑布边的城市,是古埃及与努比亚的南方边界。该地后来在希腊文献被称为伊里芬丁,也就是今天的亚斯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九12秦国是指那一国?】 答:先知以赛亚说,「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赛四九12)。这里所说的意思,是在人蒙神悦纳施行拯救的时候,必有四方之民来到耶路撒冷聚集,(赛四九5—13)。此处所提到的秦国所在地,可从下列几点探索一知梗概。 1 在以上这节经文中已经说到西北二方,则秦国之地必属东南两方面,可指为巴勒斯坦以南诸地区而言。 2 有神学家认为秦国乃是指为波斯国的一个区域,或是远东的一个民族,或指自古居于印度古示Kush山农之示拿人Shi~nas而言。 3 考秦字原文作希尼(赛四九12小字),如英文本秦国译为The
Land Of Sinim希尼地。在希伯来及亚拉伯语文,皆称中国为Sin,中国人的单数是Sini,众数是Sinim. 一般认为国音Tsin秦字之发音,与Sin相近,故多以为这希尼地即指中国而言。其主要之见解,系指以色列人散居四方,逾散逾远,(赛十一11),在主前三世纪时,他们已经住过中国,及至他日回归故土,必有远自东方之中国来者。且考中国古史,自主前十二世纪经商之外国人即已有之,西商之来中国,亦始于第十世纪。中国与印度通商极早,因此与远西各国亦已间接往来,中国之名早已闻于亚细亚之西部。故以赛亚所指之希尼地为秦国之意,乃为中国之境域,实无足怪,我亦以为然也。——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赛四十九13】「诸天哪,应当欢呼!大地啊,应当快乐!众山哪,应当发声歌唱!因为耶和华已经安慰他的百姓,也要怜恤他困苦之民。」 对神所施的救恩发出颂歌回应。──《串珠圣经注释》 诸天哪……大地啊: 天与地曾作为神宣告审判以色列的证人出现(1:2),此处却应邀参加以色列得救的筵席。天与地以人为中心,共欢喜同忧愁。人类得救的喜乐会再次充满整个宇宙(罗8:18~25)。 ──《圣经精读本》 「祂的百姓、祂困苦之民」(13节),包括那些接受仆人工作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5~6、12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14】「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 表示面对如此惊人的拯救应许,却还有人心存怀疑。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14~19】经过长期的被掳和属灵的黑暗,锡安已经「荒废凄凉」(19节),百姓落在眼见里,怀疑「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14节)。但是即使母亲会「忘记她吃奶的婴孩」(15节;诗二十七10),神也不会忘记自己的「长子」(出四22)。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三十年后,神仍然照着应许把他们带出来(出三15),祂也同样会照着应许领百姓归回(16~17节),把锡安恢复成: 1.喜乐的锡安:「你必要以他们为妆饰佩戴,以他们为华带束腰,像新妇一样」(18节)。 2.丰盛的锡安:「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并你被毁坏之地,现今众民居住必显为太窄」(19节)。 3.平安的锡安:「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19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14~23】锡安要再度繁荣:本段以犹大首都锡安为中心。主前五八六年犹大沦亡后,锡安城便陷于颓垣败瓦中,荒凉一片,神似乎已忘记 的圣城(14),让她悲惨过活,好像丧子独居的寡妇(21上)。在此神安慰百姓,保证 并没有忘记锡安(15),必使她获得重建(16~17) , 以色列民要回归居住(18),届时必因居民太多致容纳不下(19~20) 。 锡安不用惊奇(21),因她的儿女必被召回(22~23上),她便知道神是信实的(23下)。──《串珠圣经注释》 应许锡安城得以重建(16~17节),人口众多(18~20节),兴盛于世。以色列在受苦之后得到保护和看顾(四十九22~23)。──《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本段神回应了锡安的埋怨,神对这项抱怨的回答,本质上是在印证 祂永恒的爱( 赛 49:15~16 ),并保证她必得解救(赛 49:17~21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4~26】耶和华在此鼓励将被掳的子民。祂没有忘记他们(14~18节);祂把他们领回本国(19~23节),并惩罚他们的仇敌(24~26节)。第19至21节所描述的一大群人的归回,必定在从巴比伦归回的少数余民以外,所展望的是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太二四31)。──《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赛四十九14~五十3】四十九14~五十3的主题是「被掳的回归」,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o A. 神不会忘记百姓(四十九14~21); o B. 神必使百姓回归(四十九22~26); o A1. 百姓不肯回应神(五十1~3)。──《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15】「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吃奶的婴孩」:字义是「乳儿」。该字全本圣经只有出现两次, 都在以赛亚书。──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5~21】神确认应许。神再次回答心存怀疑的以色列,表明了神对以色列的深深的爱。神站在毫无资格得到救恩的罪人的门口,不断敲打人的心门(启3:20)。从神充满眷爱、怜悯的呼唤中,人应当学会信靠、盼望,认识到背叛神的严重性与可憎性。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16】「
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 「你的墙垣」:指锡安城完美的墙垣;表示神有重建的计划。──《串珠圣经注释》 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 墙垣意味着人生活的保护网。神了解并纪念圣徒的生活。已被掳至巴比伦的以色列,墙垣已倒塌,毫无希望可言。然而,在神看来,墙垣依旧耸立在原处。全知全能的神,按旨意成就预言。在神看来,墙垣丝毫无损地屹立着。 ──《圣经精读本》 ●「铭刻」:字义是「铭刻」、「雕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6 铭刻在掌上】该意象指的是耶路撒冷会刻在(或刺在上面,不过纹身在利未记十九28被禁止)神的肉上,所以会永远在祂心上。请参四十四章5节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17】「你的儿女必急速归回,毁坏你的、使你荒废的,必都离你出去。」 【赛四十九18】「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他们都聚集来到你这里。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必要以他们为妆饰佩戴,以他们为华带束腰,像新妇一样。」 像新妇一样: 从巴比伦归回的俘虏,重建耶路撒冷,其属灵意义象征新约时代悔改圣徒的聚集——教会(来12:22,23)。圣经将教会——新耶路撒冷,描绘为等候新郎耶稣的新妇(启19:7)。如同旧约时代,被掳归回的人将耶路撒冷建为光照邻邦的新都市,今日教会也当借着真正悔改的圣徒的善行,保持等候主的新妇当有的纯洁、美好。 ──《圣经精读本》 ●「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原文直译是「只要我活着」。 ◎以色列的新娘穿戴刺绣的袍子、珠宝、特别的束腰,还有面纱。在 这节经文,新娘束着刺绣的腰带。──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18 新娘的装饰】以色列的新娘穿戴刺绣的袍子、珠宝、特别的束腰,还有面纱。在这节经文,新娘束着刺绣的腰带。美索不达米亚有不少文献记载两家为了婚事交换礼物,却甚少提及新娘的衣着,或是婚礼的仪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九19】「“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并你被毁坏之地,现今众民居住必显为太窄;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 【赛四十九20】「你必听见丧子之后所生的儿女说:‘这地方我居住太窄,求你给我地方居住。’」 丧子之后所生的儿女: 因战争与饥荒失去许多儿女的耶路撒冷,重新得到儿女。仿佛亚当得到塞特代替亚伯一样(创4:25);又如房屋倒塌失去十个儿女的约伯,重新得到十个儿女一样(伯1:19;42:13)。属灵意义,日后外邦人将借着耶稣基督的受难,立志相信耶和华,他们将会补偿基督因被钉十字架受损的荣耀,一心一意服侍基督。撒迦利亚用“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玩耍”(亚8:5)来表达此景象。 ──《圣经精读本》 ●「丧子」之后:「无子嗣」、「丧亲」。该字仅出现这一次。──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0~21】妇女若「丧子独居」(21节),就不可能再有孩子。锡安的恢复,就像不孕的妇人突然有了许多儿女(20~21节),并非根据百姓的回转或努力,更非被掳者能够想象,完全是仆人弥赛亚的工作。──《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21】「那时你心里必说:‘我既丧子独居,是被掳的,漂流在外,谁给我生这些,谁将这些养大呢?撇下我一人独居的时候,这些在哪里呢?’”」 ●「独居」:字义是「不孕」、「艰困」。 ●「被掳」:原文是「离开」、「流放」。 ●「漂流在外」:原文是「转变方向」、「离开」。 ●「撇下我一人....」:原文是「看哪!撇下我一人....」。 ●「这些在哪里呢?」:原文是「他们这些人在哪里呢?」。 ◎「谁给我生这些?」只有神能够使人在生育的指望后都断绝后还赏赐丰富的后裔。──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1~26】◎一人(或整个民族)同时面临丧子、不孕、被掳、漂流在外,只能说惨到不能再惨,前途一片黑暗。但神要祂的子民「等候」,祂必使情况整个改观;我们处在苦难中真的需要这样的盼望。──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2】「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向列国举手,向万民竖立大旗,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 「竖立大旗」:参11:12注。 「抱」、「肩上扛」:暗示以色列余民得到保护和看顾。(参23的「养父」、「乳母」)──《串珠圣经注释》 「大旗」(22节),是刻意与本书之前的用法对比。过去,神竖立「大旗」(五26),呼召各国来掳掠悖逆的以色列,所剩的余民犹如孤独的「大旗」(三十17)。如今,神再次竖立「大旗」(十一10、12),却是要呼召列国把被掳的百姓送回以色列。──《圣经综合解读》 从前犹大竭力讨好列国,却被列国嘲笑、看低。现在,因着神的工作,外邦人将悉心呵护回归的百姓。列国本来是把「偶像扛在肩上」(四十六7),现在却要「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22节)。──《圣经综合解读》 ●「我必向列国举手」:原文是「看哪!我必向列国举手」。──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2~23】向万民竖立大旗: 与11:10~12;13:2;18:3一同,借着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的历史事件,预表外邦人的归回及教会的胜利。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22~26】22~26节宣告神必使百姓回归。这并不需要百姓的争战、努力,也不取决于百姓是否回转、悔改,而是神「向列国举手」(22节)。无论地上多么强大的势力,都要为百姓的回归提供服务(22~23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23】「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他们必将脸伏地,向你下拜,并舔你脚上的尘土。你便知道我是耶和华,等候我的必不至羞愧。”」 「将脸伏地 ...... 尘土」:卑躬屈膝的表现。有些学者认为本节是指锡安末后的荣耀,或是指新约教会有基督为首,外邦向教会降服。──《串珠圣经注释》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向你下拜: 两句话似乎彼此矛盾。前者指外邦国家虽并非出于本意,却帮助教会发展。例如,新约时代的罗马帝国统一天下,使基督教传遍世界。相反,后者指外邦人不得不屈服在福音面前。例如,罗马帝国曾千方百计逼迫基督教,最后却立其为国教。 ──《圣经精读本》 ●「你便知道我是耶和华」:原文是「你必知道正因我是耶和华」。──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4】「
勇士抢去的岂能夺回?该掳掠的岂能解救吗?」 【赛四十九24~26】耶和华是救主、救赎主及大能者:当时有以色列人怀疑神的拯救能力,认为神不可能从强大的巴比伦手中把他们救出来(24),神于是强调 不独要拯救以色列人,且报复他的仇敌(25~26)。──《串珠圣经注释》 神超越的能力。就如在24节提到的问题,在古代社会,一个民族惨遭失败,其首都、王族与宗教都会遭到破坏,几乎不可能维持民族精神或重新独立。若要恢复自由,只有一条路,就是掳掠他们的国家被第三国占领,新征服者宽待他们。但这种情形几乎不可能发生。在属灵意义上,如同我们生来就是罪人,不能更改(创26:10;王下14:6)。正如神摧毁仇敌巴比伦,救出犹大,他必从仇敌撒但手中拯救我们,赐给我们全新的自由。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九25】「
但耶和华如此说:“就是勇士所掳掠的,也可以夺回;强暴人所抢的,也可以解救。与你相争的,我必与他相争,我要拯救你的儿女。」 ●「强暴人」:字义是「使人敬怕的」。 ●「与你相争的」:原文是「竞争者」、「对手」、「敌人」。──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5~26】「与你相争的,我必与他相争」(25节),指神必要粉碎捆绑百姓、阻挡百姓回归的势力(25~26节)。因为神是「救赎主」(7、26节),是百姓「至近的亲属」(利二十五25)。──《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九26】「
并且我必使那欺压你的吃自己的肉,也要以自己的血喝醉,好像喝甜酒一样。凡有血气的,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 「吃自己的肉 ...... 喝醉」:意指互相残杀。 「救赎主」:参41:14注。──《串珠圣经注释》 神藉历史证明自己,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坚固圣徒的信仰。我们应敏锐于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 ──《圣经精读本》 「雅各的大能者」(26节;六十16;创四十九24;诗一百三十二2、5)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名字。神是大能的,雅各却是软弱的。神竟然把诡诈的「雅各」放进自己的名字里,让「大能者」与软弱的「雅各」紧紧连在一起。这正如主耶稣所启示的:「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圣经综合解读》 ●「大能者」:诗体中对神的称呼,总是和「雅各」或「以色列」共同出现 。 ◎面对真正的「大能者」,恐怕那些看来「强壮」、「蛮横」、「可怕」的人也变成小角色,只有俯首称臣的份;认识到全能的神为我们相争,我们可以放胆不用惧怕。──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九26 意象】「吃自己的肉」与「以自己的血喝醉」很可能就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比喻(见九20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