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四十章拾穗 【赛四十1】「
你们的 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你们要安慰、安慰; 神重复命令以赛亚要“安慰”百姓。可知,神内心充满对犹大百姓的同情与怜悯。神如此焦急,希望快速搭救我们。 ──《圣经精读本》 「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1节),这是神向一群安慰者发出的命令。神的安慰从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开始,百姓刚刚知道自己将被掳巴比伦(三十九6),马上就听到了安慰的信息。虽然百姓拒绝神,但神却没有弃绝他们,仍然把他们当作「我的百姓」(1节)。虽然百姓像悖逆的儿女,一意孤行、跌跌撞撞、伤痕累累,但天父还是在关键的时刻冲过来,把他们「抱在怀中」(11节;四十六3~4)。因此,四十~五十五章可被称为 「安慰之书」——「因为祢虽然向我发怒,祢的怒气却已转消;祢又安慰了我」(十二1)。──《圣经综合解读》 在死海古卷的《以赛亚书》里,四十1与三十九8连在一起,审判(三十九5~7)与安慰(四十1~2)之间并无间隔——神一面宣告审判,一面赐下安慰;审判由一人发出(三十九5),安慰却将由一群人进行(1、3、6、9节);审判是临到一个国家(三十九6~7),安慰却将遍及全地(四十二1)。虽然神的百姓悖逆、失败、被掳,但无论人怎样背信,神还是「你们的神」(1节),这个事实从神拣选的那一刻起就永不改变。所以安慰超越了定罪,恩典超越了失败。──《圣经综合解读》 ●「安慰,安慰」:重复「安慰」是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大大安慰」。原文是复数阳性型态,显示神要召唤一群安慰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安慰者。──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2】神要拯救以色列。第三部分第一段落,预言神将拯救自己的百姓,强调神具有如此能力。如果神爱百姓,却没有能力,就不能拯救他们。以赛亚强调神不仅有爱,还有能力,激励百姓更加信靠神。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1~11】神的安慰:此为「安慰书」的序言,先知宣告神的救赎即将临到。他听到有呼喊声说,从巴比伦至耶路撒冷要开辟一条平坦通达的道路,因耶和华要带领被掳的百姓回到他们的家园,亲自保护牧养他们。──《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1~24】战胜亚述、从被掳之地归回的应许。第一部分,责备神的百姓与列邦的罪,督促他们悔改
;第二部分,记述西拿基立与希西家之间的历史事件,预言以色列将被掳至巴比伦;第三部分,记述安慰的话语,百姓因即将到来的亚述的入侵,大大战兢。神应许和安慰——他们将战胜亚述、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属灵意义是劝勉我们,虽生活在罪恶世界,但应当盼望耶稣基督再来、弥赛亚国度的完全得胜,常存忍耐(帖前1;3)。第三部分的结构分为三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9章(40~48,49~57,58~66章)。第一、二段落结尾重复使用“耶和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从历史角度看,此预言约在B.C.530得以成就,因古列王的特赦,犹太百姓从被掳地位得到解放
;从属灵意义上看,此预言在基督再来时得以成就。从犹大立场纵观1~3部分;①指出受审判的原因及得救的条件,提出警告;②因不断的堕落,犹大将要受到更严厉的审判而灭亡;③应许将要恢复,获得永恒的胜利。有些神学家主张,第三部分并非出自以赛亚之手。比较这三部分;①历史背景不同;②第二部分文笔严谨简洁、严肃细腻,而第三部分文笔柔美动人;③神学思想和语言虽有相似之处,但异多于同。但第三部分有内证可以证明这是以赛亚的作品,不必就作者问题大加争议。内证为;以“以色列的圣者”称呼神、对耶和华的神观、神治理历史的方法、有关弥赛亚预言的9,11章与49~57章文体、思想相同;34,35章与40~66章的内容相似,对末日理解相似。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1~26】神的安慰;①应许并宣告必拯救他们,督促他们着手准备(1~11节);②神创造宇宙与历史,必有能力完成拯救(12~26节);③大有能力的神至今记着犹大,犹大需要的只是信心(27~31节)。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2】「要对耶路撒冷说安慰的话,又向他宣告说,他争战的日子已满了,他的罪孽赦免了,他为自己的一切罪,从耶和华手中加倍受罚。”」 “加倍”。可能指以色列因罪而受到全面和充分的惩罚,也可能指遮盖其罪、充足有余的恩典。──《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争战的日子」:有学者认为应译作「服役的日子」,指百姓被掳异地的艰苦日子。 「加倍受罚」:指百姓已受尽了刑罚。──《串珠圣经注释》 他的罪孽赦免了; 以赛亚宣告犹大将要归回,接着宣告犹大的罪必得赦免。以色列被掳归回要分别为圣,需要首先洗净从前的罪留下的污点。新时代始于罪得赦免(43;25;44;22;48;9;耶31;31~34)。 ──《圣经精读本》 「说安慰的话」(2节),原文是「对心说话」,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男人安慰自己的情人或妻子(创三十四3;得二13;何二14)。 「争战的日子」(2节),比喻神所命定的一段受苦的时间(民四3;伯四十七1)。 「罪孽赦免了」(2节),这是安慰的前提。审判之神(三十九5)之所以变成赦免之神,并非因为神妥协了圣洁公义的标准,而是因为人已经借着赎罪祭(利一4;二十二27)、满足了圣洁之神的要求。 「她为自己的一切罪,从耶和华手中加倍受罚」(2节),原文是「她为自己的一切罪,从耶和华手中加倍领受」(英文ESV、NASB、KJV译本)。领受的是赦罪的恩典,而不是刑罚。因为刑罚并不能补偿罪,赎罪祭只能由神自己预备(六7;五十三6、10;利十七11)。「加倍 כֶּפֶל/kep̄el」原文在圣经中只出现过三次(伯十一6;四十一13),被用来形容神的智慧是「双面的」(伯十一6),总有隐藏的一面。这里也不是指刑罚过度,而是指神赦罪的恩典并非人的心思所能测度。──《圣经综合解读》 ●「说安慰的话」;「向....的心说话」。 ● 40;2 的「说」与「宣告」是语气强烈的祈使式。 ●「她征战....她的罪孽....她为自己」:原文直译是「(因为、实在)她征战....(因为、实在)她的罪孽....(因为、实在)她为自己」。 ●「争战的日子」:「服苦役」、「出去打仗」。许多学者认为这是指「被掳到巴比伦」。 ●「赦免了」:「悦纳」、「满意」、「偿还」。并非是「赦免」。 ◎ 40;2 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公义的神坚持要处罚过耶路撒冷的罪恶,才来安慰百姓。这是这个信仰与其他信仰不同的地方,神是爱与公义的集合。──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3】「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或作“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当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 神的道。」 ● 40;3 被新约四福音用来指施洗约翰太 3;3 可 1;3 路 3;4 约 1;23 。 ●「有人声」:「声音」。 ◎「人声」:传讯使者在当时相当常见,他们负责将将政治等重大消息带给城市居民。通常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呼叫人」向居民宣告重要的消息。外敌侵入前,也会派先遣使者与城里剩下的居民谈判。──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预备....路」:「清出一条道路」。 ●「路」与「道」:原文是两个不同的字。「路」是一般小径、「道」是指「大道」、「隆起的公路」。──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3~4 古代近东的筑路工程】古代近东的路大部分是没有铺好的(亚述晚期的几条路除外)。虽然没有铺好,但是那些车辆交通用的路(努斯檔称为「马车路」)还是要常常立界线、弄平、维修。不过少有文献提及筑路或修路。高运量的路很少,主要是沿着贸易路线。所以有个藩国国王向马里王抱怨,他只能沿着主要干道绕路抵达叙利亚。亚述王很少以修筑道路自夸,因为那是地方的职责。以撒哈顿在一个条约里下令,当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藩属国必须臣服于他,并且「在各方面为他铺平道路」。──《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3节),是预告神将差派弥赛亚的先锋,用神的话语预备百姓悔改的心(太三3)。人心中一切阻挡神工作的事物都要被神的话语「填满、削平」(4节),为救恩预备坦途。神不但向百姓宣告安慰,而且将主动把他们带到能受安慰的地步(4节);一面用恩典「填满」(4节)百姓的亏欠,一面用审判「削平」(4节)他们的愚昧。──《圣经综合解读》 ● 40;3~4 是当时的君王要出访前,会派使者在前面为王预备道路。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为了犹大人被掳归回预备道路,不过 40;3 清楚的说明这是要为神「清除道路」。另也有巴比伦的文献说明当时的人也会为神整理出一条好走的出巡路线。──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3~5】这三节经文指当时以色列人从巴比伦走九百英里(1,440公里)的路返回巴勒斯坦时,耶和华走在他们前头。但经文也可应用在施洗约翰的传道事工,他为基督传永恒救恩的工作预备道路(太三3)。──《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这几句话本指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回国时,耶和华率领他们前行。基督来世时,施洗约翰将这话引用在自己身上(太三3)。──《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有人声喊着说; 希伯来语意指“听到有人在喊着说”,听众是百姓的代表以赛亚,喊话的是神,内容为“在旷野(3节)……亲口说的(5节)”。经文含意为“以色列若想居住在耶和华的荣耀之中,就当丢弃所有罪孽,预备迎接耶和华的荣耀速速临到”。山洼; 指人的内心与生活,其中隐藏着罪恶奸计。山冈; 意味着人骄傲如山的内心。崎崎岖岖的; 意指人被罪性污染的生活状态。太3;3将约翰比作人的喊声,而不是喊话的人,表明约翰就是照神旨意,作弥赛亚的先驱。先知担当使命,督促百姓作好准备。先知的责任就是在历史的荒野,毫不犹豫地宣告预言,为百姓敲响警钟(2;4;11;4,5;拿1;2)。这也适用于施洗约翰,他在基督事工开始之前,在旷野向犹大和耶路撒冷宣告话语,督促悔改。这种表达方式源于东方君主动身之前,派先遣队清除前方障碍,准备百姓(玛4;5,6;太3;1~2;路1;7)。 ──《圣经精读本》 3~5节是第一个安慰的声音,宣告神将进入旷野(申三十三2;士五4;诗六十八4、7),带领百姓走出属灵的荒凉,向全地彰显祂的荣耀。──《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3~9 旷野中的声音,报消息的人】传讯使者在古近东家谕户晓,他们将政治与民事消息带给城市居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个城市可说是都有一个「呼叫人」向居民宣告重要的消息。外敌侵入前,会派先遣使者与城里剩下的居民谈判。与拉伯沙基去耶路撒冷类似的例子,见于亚述在主前第七世纪攻打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曾派先遣使者到巴比伦谈判。──《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4】「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 准备地上君王来临的工作包括修复让他通行的道路,使他的进程不受阻碍。这句话用于弥赛亚君王的来临,具有属灵的意义(见太3;3注释)。施洗约翰的圣工是呼吁人们为耶稣的来临作好自己心灵和生活的准备(太3;5~12;路3;3~17)。神的使者在末日也要宣扬类似的信息。── SDA圣经注释 ●「大小山冈」:原文直译是「一切山冈」,原文是「山岭」和「山丘」。 ●「沙漠地」:「沙漠旷野」、「干草原」。 ●「修平」:「使平坦」、「使笔直」。 ●「道」:「大道」、「隆起的道路」、「公路」。 ●「山洼」:「山谷」。 ●「高高低低的」:「陡峭的」。 ◎当时当地的路大都是没有铺好的。不过那些车辆用的大路(努斯文件称为「马车路」)还是要常常立界线、弄平、维修。少有文献提及筑路或修路。当时高运量的道路很少,一般是沿着重要贸易路线才有「大路」。──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5】「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 这事最终要在千禧年的时候应验。──《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神在万民眼前带领 的百姓从巴比伦归返故土,使他们晓得神是掌管历史的,显出 的荣耀。──《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6】「
有人声说:“你喊叫吧!”有一个说:“我喊叫什么呢?”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 有人声说; 指耶和华,与9节报信的先知形成对比。在圣经中,发话的总是神,人只是传达神的话语。体现圣经的权威与作者的灵感。可以将这些话语理解为神的默示,藉此直接聆听神的话语(林前2;6~16)。 ──《圣经精读本》 ● 40;6,8 被 彼前 1;24~25 引用。 ●「美容」:原文是「善良」、「慈爱」、「喜爱」。──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6~7 生命短暂】感到生命飞逝,并非古以色列人的独有想法。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加墨斯史诗,众神命定人类终有一死,而神才能享有不朽的生命。不过苏美国王吉加墨斯历经不少探险,为要得到长生不老的法门。首先他消灭一些非凡人的力量,借着生殖力想要达到不死的境地;后来又去寻找获神明赐以不朽的洪水英雄乌特纳皮什廷。吉加墨斯虽然找到了洪水英雄,也发现了「生命草」,但是他大而无私,想要把生命草带回他的家乡乌鲁克城,与当地市民共享,结果中途被蛇窃走,吉加墨斯只好空手返回。不过作品提醒读者,吉加墨斯建造了乌鲁克的城墙,如今依然矗立,也可说是得到了一种不朽的地位。所以这部史诗是在诠释每个美索不达米亚人都知道的事实:生命苦短,死后每个人都会在阴府过着悲惨的生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6~8】以人生的短暂与神话语的永恒作对比,表明「安慰」信息的可靠性
──
神必要实现 的救赎。──《串珠圣经注释》 人的无常与软弱。在前段经文以赛亚渲染神的荣耀,极其绚烂,在本段则描绘人的无常与软弱,生动地刻画神施安慰的权柄。被掳的犹大百姓,在精神及文化生活领域,都劣于巴比伦居民。以赛亚引用大卫之诗(诗103;15),揭示人的荣耀与富贵皆如转瞬即逝的晨露,劝告犹大百姓切勿迷恋。 ──《圣经精读本》 6~8节是第二个安慰的声音,宣告神的话语永远立定、祂的应许绝不落空。──《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7】「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百姓诚然是草。」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7节),无论多么属灵的领袖,也难免软弱失败;无论多么可怕的仇敌,也会成过眼烟云,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8节)。神既然已经应许彰显荣耀(5节)、牧养百姓(11节),就没有什么能拦阻祂的旨意成就。──《圣经综合解读》 ●「枯干」:原文是「枯干」、「干涸」。 ●「凋残」:原文是「枯萎」、「凋谢」。 ●「百姓」:原文前有冠词,是「那百姓」之意,指以色列民。 ●「诚然」是草:「必定」、「的确」、「确实」。──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8】「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 神的话,必永远立定!”」 由于“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所以这些预言必定应验。──《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此处的重点对照出神话语的永恒与人的短暂。──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8 古代近东对「永远」的看法】古代近东的「永远」观念意味着持续、永久的时间,而非无终止的时间。美索不达米亚国王希望他们的名字可以「永远」坚立。他们把财产「永远」(生生不息)留给家庭成员。根据《吉加墨斯史诗》,只有众神的岁月才是「永远的」(持续的),而人类的岁月则是「可数的」。代表永远的用词也与命运已定的观念相呼应。在《吉加墨斯史诗》,恩基度使用咒语,「永远命定」了女祭司珊蛤(Shamhat)的下场。亚述碑文也提到众神的命令无从改变,他们的话永远可信。在《埃努玛埃利什》,判军领袖金古与玛尔杜克各有自己已定的命运,所以他们的命令不会改变,他们的话有永恒的价值。──《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9】「
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啊,你要登高山;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极力扬声,扬声不要惧怕。对犹大的城邑说:“看哪,你们的 神!”」 「好信息」:就是神保护与引导百姓回来的消息。 「给锡安」:按原文文法,锡安不是接收信息者,而是报信息者,因此,本句应作「报好信息的锡安阿」,下句则作「报好信息的耶路撒冷阿」。另一方面,本段所言及的旷野呼声与神荣耀的显现,于新约的纪元里,在施洗约翰宣讲悔改洗礼与基督耶稣出来传道工作时,更实在的应验了(参太3;1~3等)。──《串珠圣经注释》 “报好信息”一语,希腊文《七十士译本》译为<>(四十一27;五十二7;六十一1相同)。这个希腊字在新约圣经的用法,是传报好消息,或传讲福音(例如路一19;七22;八1;徒八4;十36;十五35;罗一15;林前十五2)。“福音”原文就是从这个字衍生出来。──《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你要极力扬声; 与“你要登高山”相得益彰,强调以赛亚领命向众人宣告预言。他宣告神拥有绝对的威严与权柄,以慈爱温柔的牧人形象来到百姓中间,使他们从被掳之地归回(诗80;1;约10;11)。9~12节是福音真谛,与约3;16同样蕴含神对选民的挚爱。 ──《圣经精读本》 「好信息」(9节)就是福音。「报好信息」(9节),原文的动词是阴性,是借用米利暗「拿鼓跳舞」(出十五20)欢庆神的胜利,描绘一大群歌唱、欢庆的妇女,在锡安城外迎接归来的得胜牧者(撒上十八6~7)——「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诗六十八11)。──《圣经综合解读》 ●「报好信息」:原文是「报消息」、「宣布好消息」、「传讲救恩的降临」。 ●「报好信息给锡安的」:原文的型态是「阴性单数」,显示这是一个女性的传达者。再者其意义是「报好信息的锡安哪」。 ●「报好信息给耶路撒冷的」:原文型态也是阴性单数,意义也是「报好信息的耶路撒冷啊」。 ●「极力扬声」:原文是「用力扬起声音」。──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9~11】9~10节原文一共有三个「看哪」,似乎一切都发生在百姓眼前。第10节可译为「看哪,主耶和华必以大能临到,祂的膀臂必为祂掌权;看哪,祂的赏赐在祂那里,祂的报应在祂面前」(和合本修订版)。──《圣经综合解读》 9~11节是第三个安慰的声音,向锡安宣告好信息:那位将要来的神(3~5节)不是粗暴的刑罚者,而是温柔的牧人。被掳并非百姓最后的结局,神必将聚集自己的羊群,带领他们回归。──《圣经综合解读》 ◎此处描述神降临时,锡安和耶路撒冷成为报好消息的人,神有能力,而且他会如同牧人照顾带领羊群般的带领他的子民。──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0】「
主耶和华必像大能者临到,他的膀臂必为他掌权。他的赏赐在他那里,他的报应在他面前。」 “报应”。祂给予敬虔之人的工价或赏赐:祝福,以及给恶人的惩罚。──《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神虽然是「大能者」(10节),但这能力在祂的百姓身上却是用爱来运行。神的「膀臂」(10节)既有力到可以「为祂掌权」(10节),也温柔到可以「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11节)。──《圣经综合解读》 ●「掌权」:字义是「支配」、「统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0 国王争战归来的奖赏】赏赐与报应可能是专门用语,指贡品或是打胜仗的战士带回来的战利品。亚述国王特别提到从征服的人民拿到的大量战利品。例如,西拿基立在他的尼尼微宫殿里盖了一间「拉吉屋」,陈列他在主前七○一年毁灭以色列的要塞所掠夺的所有战利品。打胜仗回来是国王对自己心爱的手下分赏的时候。──《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1】「
他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 ●「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原文没有「慢慢」,仅仅是「引导」、「领到有水之处休息」,参
诗 23;2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1 国王作为牧者】国王作为百姓的牧者的这个意识型态,大约于主前二四五○年即见于苏美的卢加耳扎格西。同时代的拉加什国王吴鲁卡金纳声称宁吉尔苏神拥有他的国家,国王则被拣选作「牧者」,为了神与百姓管理城市行政。这种意识型态在古代近东一直延续到以色列王国时期。──《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2】「谁曾用手心量诸水,用手虎口量苍天,用升斗盛大地的尘土,用秤称山岭,用天平平冈陵呢?」 全宇宙跟神这位大能的创造者相比,就相形见拙了。“手虎口”。从大拇指到小手指的距离——半肘,或大约九英寸。──《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手虎口」:为五指伸开时由大姆指至尾指的距离。 「升斗」:一种量器,容量约一又十分一公升(1/4加仑)。 本节表示整个宇宙只是神小小的杰作。──《串珠圣经注释》 12节宣告「神有能力悉心创造」,惟有神是全能的。──《圣经综合解读》 「诸水、苍天、大地、尘土、山岭、冈陵」(12节),是用对比代表全体的希伯来修辞方法。神是万有的创造者,整个受造界都是神悉心创造的结果,连最细微的物质结构、也都是神仔细设计过的。神不但度量「苍天」,也称量「尘土」,万有都被安排得恰到好处。因此,按着神的形象被造的人类、蒙神拣选的百姓,更是在神的顾念之中。──《圣经综合解读》 ● 40;12 表明这个宇宙是神精心设计的,而本节中量长度、容量的工具都是量小数量用的工具,是要显出神的浩大。 40;12 的五个问题,答案都是「神」。 ●「手虎口」:是一个度量单位,长约半肘,是「手掌张开时, 大拇指到小指的距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2 治理宇宙】在古代近东是众神之首给宇宙带来次序。在《埃努玛埃利什》(巴比伦创世史诗),玛尔杜克神打败查马特女神以后,「横跨天空,视察各地;调整阿普苏的地盘、努丁穆德的居所,并且测量了阿普苏的空间。」他接着又组织了星座、代表神的星辰,以及其他天体。──《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2~14】一连串有韵律的问句点出神的全能与全知。──《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12~26】神乃创造主:本段强调神的伟大与无可比拟,作为下段27~31节勉励百姓的基础。──《串珠圣经注释》 造物主——神。强调神作为造物主的唯一性、对历史的超越性及主权性。可分为四部分;①比较神与人(12~14节);②比较神与世界势力(15~17节);③比较神与偶像(18~20节);④督促百姓省悟、信靠神(21~26节)。人要确信神的能力。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12~31】12~31节是一首美妙的诗歌,神以造物主的身分,保证安慰的应许必将成就。根据死海古卷《以赛亚书》羊皮卷(The Great Isaiah Scroll,1QIsaa)的分段,12~31节可分为以下交错对称的结构: o A. 神有能力悉心创造(12节); o B. 神的创造不需要帮助(13~16节); o C. 惟有神是真实的(17~24节); o B1. 神的治理不需要担心(25~26节); o A1. 神有智慧悉心拯救(28~31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13】「谁曾测度耶和华的心(或作“谁曾指示耶和华的灵”),或作他的谋士指教他呢?」 神是「那独行大奇事的」(诗一百三十六4),信徒最愚蠢的事,就是想帮神的忙、为神着急、替神出主意,结果导致不肯「诚实倚靠耶和华」(十20),甚至自以为「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保罗曾引用13节称颂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罗十一34)。──《圣经综合解读》 ●「测度」耶和华的心:「测量」、「度量」。 ●「通达的道」:「理解的道路」、「洞察力的道路」。 ●「指示」、「教训」:原文都是「教导」。 ●「指教他」:「使之知道」。──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3~14】唯独耶和华创造一切、洞悉一切。──《串珠圣经注释》 ◎ 40;13~14 的五个问题,答案都是「没有人」。──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3~14 古代近东的众神议会】在古代近东,所有的重要决定都是在天上的议会作成的。众神在那里彼此咨询、交换讯息与意见。在巴比伦创世史诗里,阿普苏与查马特这两位万物之源,以蒙牧(Mummu)作他们的顾问,有时还受他责备。当众神最高议会召聚,决定如何攻击查马特,他们就喝得酩酊大醉,最后选出玛尔杜克作王,接受了他的高压统治。以赛亚则坚称雅巍没有顾问,他也不用与天神议会商讨(不过以色列人相信有个天上的议会在运作,见:出二十3与代下十八18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3~16】13~16节宣告「神的创造不需要帮助」,惟有神是全智的。──《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14】「他与谁商议,谁教导他,谁将公平的路指示他,又将知识教训他,将通达的道指教他呢?」 【赛四十15】「看哪,万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尘;他举起众海岛,好像极微之物。」 「众海岛」:巴勒斯坦对开的地中海有许多海岛,是当时犹太人所知最西面的地域。──《串珠圣经注释》 ●「他举起众海岛」:字义是「看哪!他举起众海岛」。──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5 天平上的微尘】大地的尘土在旧约圣经中用以表达微不足道。这节经文则说,万民好像尘土,在天平上毫无份量。巴比伦人秤肉或是水果,不会注意天平上的灰尘。──《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5~16】受造之物与造物主的关系是完全不对称的,人在神面前实在太微小了(15节)。无论人类的科技、文明怎样进步,也丝毫不能改变这一关系: 1.全人类都联合起来,在神面前「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尘」(15节),多一点不能增加神的权柄,少一点也不会影响神的荣耀。 2.人无论如何献祭(16节),都配不上造物主的伟大,没有办法靠自己来感动神、操纵神、完成神的计划、满足神的心意、交换神的赏赐。无论人怎样努力,先知都一言以蔽之:「不够、不够」(16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15~17】神对地上万民有管辖之权。他们不过象水桶从井打上来时下“滴”的一滴水而已。──《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 40;15~17 是用文学的笔法说明神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6】「
黎巴嫩的树林不够当柴烧,其中的走兽也不够作燔祭。」 「当柴烧」:即当献祭用的燃料。──《串珠圣经注释》 ●「走兽」:原文是「动物」。──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6 利巴嫩的树林与走兽】以色列认为森林最壮观、动物种类最多的地方是利巴嫩。除了提供所罗门圣殿的木材,利巴嫩的香柏木也是埃及的神圣船舫、推罗船只的建材。而亚述则从利巴嫩抽取木材作为贡品,来建造神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7】「
万民在他面前好像虚无,被他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 ●「看为」不及虚无:字义是「算为」、「认定」。 ●「虚无」:「没有」、「中止」、「结束」。 ●「虚空」:「不真实」、「空无一物」。 创 1;2 的「空虚」。──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7~24】17~24节宣告「惟有神是真实的」,原文用「虚无 אִין/ah’~yin」(23、17节)、「虚空 תֹּהוּ/to’~hoo」(23、17节)首尾呼应,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o A. 万民都是虚空(17节); o B. 受造之物不能与神比较(18节); o C. 偶像都是虚假(19~20节); o B1. 神超越一切受造之物(21~22节); o A1. 君王都是虚空(23~24节)。──《圣经综合解读》 即使全人类都联合起来,在神面前都「好像虚无,被祂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17节)。因为与神的力量相比,再强大的君王也只是无有(23~24节);与神的永生相比,人类短暂的人生只可算为不存在。──《圣经综合解读》 17~24节是12~31节整首诗歌的中心,既点出了百姓堕落的根源,也宣告了安慰的基础。百姓的堕落是因为人敬拜偶像,百姓的盼望是因为神超越偶像。神将做一件前所未有的「新事」(四十二9;四十三19;四十八6),向世人显明自己的绝对超越:祂将使一个彻底失败的民族从被掳之地回归,让一个不能自救的国度从死亡之地复兴!──《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18】「
你们究竟将谁比 神,用什么形像与 神比较呢?」 「形象 דְּמוּת/dem~ooth’」(18节)原文就是「样式」(创一26)。「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创五1),但神的「样式」并非神本身,受造之物与造物之主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人类从伊甸园开始,堕落的根源都是把神的「样式」当作了神自己,以致想「与神比较」(18节)、「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但神宣告:人若离开了神,万民只是「水桶的一滴、天平上的微尘」,甚至「不及虚无」、毫无意义。因此,人要先认识自己,生命才能有转机。人若坚持自己里面还有一点点良善、一点点忠心,必然无路可走。──《圣经综合解读》 ●「形像」与神比较:「相像」、「类似」。──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18~20】偶像乃受造物,无法与神相比。──《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19】「偶像是匠人铸造,银匠用金包裹,为它铸造银链。」 「银链」:大抵是作装饰或悬吊偶像之用。──《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19 作偶像】古代近东的神像都是铸造或是雕刻的。木偶像由木刻家用准绳在木头上量长宽,用刻刀描出偶像的形状,然后把粗糙的部分削平,把身体每个部位的比例弄好。不过本节明显指的是铸造的神像,差不多从四到十吋高不等。模子是把蜡像上一层泥,然后把蜡溶掉,再烧泥模。然后从神像的脚底用嘴子把铜浇进模子里。脚底也用来把神像钉在木墩上。工匠然后用一种专用的小槌,把金箔银箔镶在模子上。工匠也会刻出一些印痕,可以把金线或银线(和合本:「练」)塞进去。然后找一块结实的木头当底座。最近有学者主张底座的木头是印度黄檀。考古学家在古代近东地带已经挖掘出好几千座神像。──《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19~20】19~20节原文用「偶像 פֶּסֶל/peh’~sel」(19a)、「匠人 חָרָשׁ/khaw~rawsh’」(19a)、「匠人 חָרָשׁ/khaw~rawsh’」(20b)、「偶像 פֶּסֶל/peh’~sel」(20b)首尾呼应,强调偶像都是人手的产物。神远远超越了人的想象,没有一样受造之物能「与神比较」(18节)。因此,人若离开神在圣经里的自我启示,只能局限在自己的臆测里,无论怎样热心虔诚(19~20节),所制作的也只是没有生命的偶像;无论怎样运用「属灵触觉」,都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神,越事奉、越自高。──《圣经综合解读》 无论是「金、银」(19节),还是「不能朽坏的树木」(20节),全部都是出于泥土,也将归于泥土,都是用受造之物来代替造物之主。而从出埃及到被掳巴比伦,神的百姓失败的根源都是用偶像代替活神、用假神代替真神、用「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十20)代替「诚实倚靠耶和华」(十20)。──《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20】「穷乏献不起这样供物的,就拣选不能朽坏的树木,为自己寻找巧匠,立起不能摇动的偶像。」 ●「不能朽坏的树木」:「不腐败的木材」。 ◎「偶像」:当时以色列附近的神像都是铸造或是雕刻的做成的。本处指的是铸造的神像,是先用蜡作成神像,在于蜡像上涂上一层泥,溶掉蜡之后就取得泥制的模型。最后用铜灌入模子中,就制成神像。──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以赛亚透过精确的描述偶像的制作过程,让读者重新审视偶像的本质以及偶像与造物者的差异。──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以色列认为森林最壮观、动物种类最多的地方是利巴嫩。除了提供所罗门圣殿的木材,利巴嫩的香柏木也是埃及的神圣船舫、推罗船只的建材。而亚述则从利巴嫩抽取木材作为贡品,来建造神殿。──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21】「你们岂不曾知道吗?你们岂不曾听见吗?从起初岂没有人告诉你们吗?自从立地的根基,你们岂没有明白吗?」 本章开始,以赛亚用非常平静的语气传达安慰之言,本节却用责备的语气。比较诗19篇的信仰告白及以色列的属灵无知,圣徒应反省自己,在两种状态中自己置身哪一方。 ──《圣经精读本》 【赛四十21~24】神是万民、宇宙及历史的主宰。──《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22】「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 「地球大圈之上」:大概指天空(穹苍)或圆形的水平线。 「好像蝗虫」:比喻万民的众多与脆弱。──《串珠圣经注释》 “地球大圈”:此字的希伯来文可解为圆球。有学者相信,这是圣经中有关地圆说的启示。比较四十二5;四十四24;《约伯记》九8;《诗篇》一〇四2;《耶利米书》十12. ──《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地球」:「那地」,指「大地」。 ●「大圈」:「拱顶」、「穹苍」。 ●「穹苍」、「诸天」:原文只有一个字,有「天」、「诸天」、「天空」之意。 ●「幔子」:「帷幕」。 ◎古代的宇宙观:天空是个拱顶,罩住圆盘状的大地之上,而大地又落于太初的大水之上。大水之下是地府,是阳间的翻版。整个宇宙是一个极浩大的球体,地球横亘于中央。──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22 地球大圈】这里的宇宙画像是古代近东普遍的宇宙观。天空是个拱顶,凌架于圆盘状的大地之上,而大地又座落于太初的大水之上。大水之下是地府,可说是阳间的翻版。所以,整个宇宙是一个极浩大的球体,地球横亘于中央。但这里在讲地是圆形的。 巴比伦文学称赞沙马士是将地的圆圈悬在空中的神。同样的,在一篇向沙马士与阿达德发出的祷词提到,阿达德使雨降在地的大圈。圆圈所反映的无非是起伏的水平线(所以是圆盘状),而非球体(希伯来文另有用字)。古代世界常常认为世界是圆形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22~24】神也是这世界的管理者,祂坐在“地球大圈之上”(或作顶点;这希伯来用语有地球是圆球体的观念),控制地上的统治者。──《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赛四十23】「
他使君王归于虚无,使地上的审判官成为虚空。」 【赛四十23~24】历史上君王(审判官)的盛衰操在神手中;巴勒斯坦地刚生长的植物被热风吹过后,如何随即枯萎,君王的衰落也必如此。──《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24】「他们是刚才栽上(“刚才”或作“不曾”下同),刚才种上,根也刚才扎在地里;他一吹在其上,便都枯干,旋风将他们吹去,像碎秸一样。」 比较37;31与本节经文,可以知道;义人必扎根结实,恶人却相反(5;1~7;申32;32;何10;3;路19;20~27;雅4;1~3)。 ──《圣经精读本》 ●「他们是刚才栽上、刚才种上」:原文是「的确不曾栽上;的确不曾种上」。 ●「旋风」:原文是「暴风」。 ●「吹去」:原文是「带走」。──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25】「
那圣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 「圣者」即以色列的圣者,参1;4注。──《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25~26】巴比伦人迷信占星术,先知却指出星宿是神所创造,服在神的安排下,如兵士听令于军长,被点名时即站好位置,无一懈怠。──《串珠圣经注释》 25~26节宣告「神的治理不需要担心」,与13~16节「神的创造不需要帮助」前后呼应。──《圣经综合解读》 「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诗七十二18),祂的创造不需要人帮忙(13~16节),祂的治理也不需要人担心(25~26节)。神既然有能力「创造这万象」(26节),也有能力管理这万象。──《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26】「
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他一一称其名。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 神也控制众星(“万象”)。──《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表达了尽心寻求真理的虔诚与激情。 ──《圣经精读本》 虽然人无法计算星星的数目,但神却能精确地「按数目领出、一一称其名、连一个都不缺」(26节)。今天,信徒常常为神担心,总想出手相助、「伸手扶住神的约柜」(撒下六6)。殊不知我们看见的夜空与整个宇宙相比,还不到九牛一毛。为什么因为有限的眼见,就觉得自己比神更有爱心、想得比神更加周全呢?──《圣经综合解读》 ●「万象」:「军队」,指「天体」、「星辰」。 ●「大能大力」:原文是「强大的能力」。──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26 创造神】古代近东地区有不少创造故事,不过没有多少讲到创造天地或星辰。在苏美占星书的前言,有三个神明──安、恩里勒、恩基──是设置天空与星神,并且制定他们的轨道的三位功臣。 巴比伦创世史诗中的玛尔杜克,是由众神议会赐给他创造能力,而玛尔杜克以创造、毁灭了一个星座来试验他所得到的能力。他打败查马特以后,设定了众神的位置,并且建立了星座。──《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26 星群的名字】在巴比伦创造史诗中,玛尔杜克在天上为众神建造了基地,并且为他们找相像的星球作为他们的形像。所以玛尔杜克虽然没有真正的为星辰命名,不过为相关的星星指定了神祇。──《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26~28】神百姓的愚昧是:他们「向上举目」(26节),看到整个宇宙的秩序井井有条,便相信神能管理浩瀚的宇宙,却不肯相信神能管理人间的疾苦,以为「我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27节)、「我的冤屈神并不查问」(27节),所以宁可自己「骑马奔走」(三十16),「倚靠自己的聪明」(箴三5),也不肯「专心仰赖耶和华」(箴三5)。神既然能顾念天体运行的细节(26节),怎么会不顾念自己拣选的百姓呢?因此,28~29节用神的一系列属性来提醒百姓: 1.神是「永在的神」(28节),没有一刻祂不在; 2.神是「创造地极的主」(28节),没有一处祂不在; 3.神不会缺乏能力,祂「并不疲乏,也不困倦」(28节); 4.神也不会缺乏智慧,「祂的智慧无法测度」(28节); 5.神是乐意分享能力的神:「疲乏的,祂赐能力;软弱的,祂加力量」(29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27】「雅各啊,你为何说:“我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以色列啊,你为何言:“我的冤屈 神并不查问?”」 「我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意指神不理会以色列民的前路,或指神使以色列民迷路,不知方向。──《串珠圣经注释》 雅各啊……以色列啊; 地球上200多个国家,都靠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遗传等媒介得以建立,在神的宇宙性护理下作为共同体得以维持。犹大百姓听到先知有关犹大将要灭亡、被掳至巴比伦的宣告,以为自己已完全从神的护理下被排除而悲观绝望。面对深深陷入绝望的犹大百姓,先知反复使用“雅各”这一名字,强调犹大国或许遭遇毁灭,但“作为个人与民族,犹大将永远站在神面前”,以此安慰他们。 ──《圣经精读本》 ●「冤屈」:「诉讼」、「案子」。 ●神并「不查问」:「越过」、「经过」。──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27~28 神明不知道或是疲惫】古代近东的神祇也有凡人的软弱,常常疏忽,甚至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神与神之间也常常彼此斗智、计诱。例如,恩里勒以水灾毁灭人类,恩基却救了一个剩下的人类,智取恩里勒。但是他劝他所救的亚达帕在亚奴面前拒绝「死亡之饼」,却不知自己被耍,因为亚奴最后给了亚达帕「生命之饼」,完全出乎恩基意料。古代近东的神也会累,常常需要食物、饮水、居处。事实上,神明造人是为了要人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劳累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四十27~31】与以色列的控诉相反的是,神并非高高在上以至不关心世人(27节)。对于等候和信赖祂的人,祂赐能力(29节);他们从祂那里“重新得力”(31节)。──《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承接上文,先知指出全能全知的神不但统管宇宙,也帮助那些信靠他的人,所以掳民不应颓丧及怀疑神的能力,反要倚赖他。──《串珠圣经注释》 神施行拯救的能力。本段经文的意思,消极地看就是“惟有愚蠢人才会怀疑神”;积极地看就是“惟要仰望耶和华”。以赛亚之所以能大胆地向犯罪的犹大百姓宣告这样的内容,是因为他确信神赐人能力。以色列百姓并非不知道以赛亚的宣告,乃因他们所受的深重苦难,怀疑神拥有拯救能力。 ──《圣经精读本》 27~31节宣告「神有智慧悉心拯救」,与第12节「神有能力悉心创造」前后呼应。这几节原文用关键词「疲乏 יָעַף/yaw~af’」(28、30、31节)、「困倦 יָגַע/yaw~gah’」(28、30、31节)串成一体。──《圣经综合解读》 神既有能力悉心创造,设计宇宙的每一粒尘土(12节);也有能力悉心拯救,体谅每一个人的「疲乏」和「软弱」。因为「祂的智慧无法测度」,所以百姓的软弱、失败、悖逆、被掳都在神的预知之中;祂当然更有智慧预备拯救,让「万事都互相效力」(罗八),按着祂的时间和方式,成就祂的旨意。──《圣经综合解读》 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人若承认自己的「疲乏」和「软弱」,回转等候神,就是蒙福的开始。人若不肯承认自己的「疲乏」和「软弱」,就不能成为能受安慰的人。──《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28】「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永在的 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 神一直掌管历史, 的能力不受地域规限, 为选民作工、申冤也有时候,非人所能明白。──《串珠圣经注释》 ●「无法测度」:原文是「无法探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29】「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 ●「加」:原文是「(大大)增加」。──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30】「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 ●「全然跌倒」:原文是「跌倒、跌倒」,重复两次加强语气。──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四十30~31】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30节)。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办法可以解决一切难处,结局必然是「疲乏困倦」和「全然跌倒」。因此,百姓不应当倚靠自己,而应当「诚实倚靠耶和华」(十20)。神不但乐意施恩(29节)、而且等候施恩(三十18);祂在等候我们回转「等候耶和华」(31节;三十三2),好被神改变、「从新得力」。凡是「诚实倚靠耶和华」、不靠自己「骑马奔走」(三十16)的人,神自己将成为他们的力量,使他们的生命「必如鹰展翅上腾」(31节),生活必「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31节)。──《圣经综合解读》 人可以因为环境和际遇而落到「疲乏困倦」里,但神「并不疲乏,也不困倦」。如果我们被「疲乏困倦」引导去等候仰望神,必能「从新得力」,因为神自己要成为我们的力量。因此,问题不在于我们是不是「疲乏困倦」,而在于我们是不是「等候耶和华的」(31节)。正如鹰总是等候风、倚赖风,趁风而起、御风而行,靠着气流,毫不费力地上升飞翔。同样,神的百姓也不能倚靠自己,而要等候神、倚靠神,「如鹰展翅上腾」,这是我们得胜和安息的秘诀。──《圣经综合解读》 【赛四十31】「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等候」:意思是信赖、仰望。──《串珠圣经注释》 那等候耶和华的; 栩栩如生地描绘真信徒属灵活力的永久性与喜乐,他们拥有神的祝福,而不是只得到一时的能力(诗145;15~19;耶14;22)。 ──《圣经精读本》 「从新得力」(31节),意思是「更新自己的力量」(四十一1)。──《圣经综合解读》 ●「等候」耶和华:「期待」、「希望」、「盼望」。 ●「从新得力」:「更新力量」、「改变能力」。 ◎以赛亚的时代是个黑暗的时代。人一切的力量都必枯竭。即使在人生最充满精力、才干的年代,这些少年人也疲乏、失败、跌倒。人若与神有正当的关系,就不致失败。最重要的关键是:人必须等候耶和华。人若符合这个条件,即使疲乏、困倦,也能重新得力。以赛亚说明那些等候耶和华的人将得到多么大的能力。──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第40章)】 1 神对子民有何安慰?这如何回应27节的埋怨? 2 12~26节对神有何描述?对你有何启发?人既是神所创造的,要怎样才可支取 无穷的力量呢?见29~31节。 ──《串珠圣经注释》 【赛四十1~五十五13】以色列的救赎:这部分被称为「以色列的安慰书」。 赛四十1这里开始本书的第二部分(四○~六六)。这部分跟先前黑暗的审判截然不同,照射出神应许的光芒;这些应许包括犹大地的复兴(四○~四八),弥赛亚的降临(四九~五七),以及以色列人在千禧年的祝福(五八~六六)。虽然百姓仍未被掳,但以赛亚已经看见那可怕时期以外、将来的祝福。──《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40~56章一大段是预言以色列民的被掳,并且应许古列王兴起,释放百姓归回(例如四十一2,25;四十四28;四十五1~4;四十六11;四十八14~15)。本段渗入了应许归回的话语,证明被掳只是由于以色列民犯罪(例如四十二19~25;四十三22~28)。除非罪的问题得着解决,否则,难逃更多次的被掳。神更应许差遣他的“仆人”来除掉罪,赐亮光给世界(例如四十二1~7;四十九1~6;五十二13~五十三12)。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这一段对受苦仆人作了详尽的描写。参看<参考数据>“本书内容”及“本书结构”等条。──《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39;6已预告以色列家被掳的悲剧,40~55章更进一步从被掳末期的角度,给在艰苦、绝望中的百姓带来神的安慰与鼓舞。事实上,百姓被掳异地,在信仰上产生种种困惑:神是否不信实? 的能力是否及不上巴比伦的神 ,以致百姓得不到保护?本段的信息正针对这些问题,向百姓保证神的公义与信实,指出他们的遭遇是出于神的旨意,并预言神要施行救赎,这里可分二段: 1 40~48章
──
预言古列王取代巴比伦王,使百姓可以从异地回归; 2 49~55章
──
预言百姓返回犹大、重建锡安。──《串珠圣经注释》 四十至六十六章是《以赛亚书》的第二部分,其中四十~五十五章的主题是神安慰和拯救被掳的仆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安慰的声音(四十1~11); 2.安慰的保证(四十12~31); 3.安慰的应许(四十一~五十五)。──《圣经综合解读》 ◎40;1~55;13显然,这是以赛亚的第二部份,主题、笔法都与前一段有点差异,不过这段和前一段并非完全没有联系的。目前所有的古抄本,包含死海古卷,都是一卷书抄完整份以赛亚书。40章以后的笔法确实和前文有些不同,我们或许可以把这段经文当成是以赛亚较后期的作品。──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有不少注释书,认定这段是对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说的,比较极端的就认定这是在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以后写的。或许造成这样想的最重要原因是 44;28~45;5 提及波斯王古列(灭掉巴比伦的波斯王)。以赛亚,早在犹大被巴比伦灭亡前就死了(相传死于玛拿西年间),但如果我们相信预言是可能的,那这段的思想也可以出现于以赛亚存活的任何一个时期。──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我们认为整本以赛亚书都是以赛亚本人所写,主要的依据至少有下列四点: 1.本书并没有提及除了以赛亚以外的作者,犹太传统也没有。 2.我们相信神对先知启示未来的事是可能的。 3.40章以后仍然继续使用「以色列的圣者」这个对神特殊而首尾连贯的称呼(14次),表示整本书是合一而连贯的。 4.有不少字句都呼应前文。例如 赛 49;22 「....我必向列国举手,向万民竖立大旗....」呼应 赛 11;12 「他必向列国竖立大旗....」, 赛 51;11「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呼应 赛 35;10 「并且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等等。──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