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赛亚书第二十四章拾穗

 

【赛二十四1「看哪,耶和华使地空虚,变为荒凉;又翻转大地,将居民分散。」

         在末日,因各种严重灾祸,人口将减少(6) ──《圣经精读本》

         「翻转大地」(1),可译为「使地面扭曲」(英文ESV译本)

         「将居民分散」(1),是呼应神在巴别「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创十一9)──《圣经综合解读》

         ●「空虚」:「使空虚」、「使荒凉」。

         ●「荒凉」:「使荒凉」。

         ●「翻转」:「扭曲」。──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3无一社会阶层能逃脱神的审判,连祭司也不例外。──《串珠圣经注释》 

         1~3节以「空虚、荒凉」(1a3a)首尾呼应,宣告神将「使地空虚,变为荒凉」(1a):地和人将同受审判(1b),无人例外(2)、遍及全地(3a)──《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1~13即将来临的审判将会审判全地(14)各阶层的人(2),并且会除去所有的欢乐(7~13)。只有一小撮余民得以幸存(613)──《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末日的审判与祝福。是13~23章关于列邦预言的结论。此前,以赛亚宣告神对特定国家的审判。从本章开始,以赛亚从广义角度预言神在世界末日对人类、宇宙的审判、祝福,论及和平与安全的伟大时代。这论及历史终结的经文与新约启示录比较,称为以赛亚小启示录。 ──《圣经精读本》

 

【赛二十四1~13 描绘城市的荒凉】这篇城市哀歌流露的祈求,呼应苏美文学的《吾珥被毁悼词》的风格,以及其他表达城市陷落的近东文学作品。两者的比照包括一片荒芜的描绘;不论阶级高低,无人得以幸免;大自然界先前能滋养人,现在什么也不出产。苏美哀歌还提到凶猛的暴风、干旱、饥荒,以及堆积在街上、没有掩埋的尸体。埃及主前十二世纪《奈费尔蒂的异象》也描述了因着太阳消失与运河干涸的咒诅而光秃秃的大地。巴兰的预言(见于代尔阿拉,时维主前700)描述愤怒的众神「将天锁起来」,把所有人变成拾荒者,甚至强迫王子穿破衣,祭司「有汗臭」。──《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二十四1~23世界末日的混乱。与耶稣在太24章论及的末世情形有深切关联。在世界末日,全地都将归回创造之前的荒凉,整个社会都将沉沦,陷入完全的混乱。社会混乱或无秩序是最可怕的灾祸之一。因此,神甚至动用属世权力维持社会秩序(1312;彼前213)。然而,神审判世界的那日,会收回这种权力,惟有他掌管全地。日月都抱愧蒙羞,世界一片混乱。本章以14~16b为中心,分成两个部分。14~16b论及圣徒即使在惨淡的光景中,也会更加热切盼望天国的到来,在世界各地扬声颂赞主。前后两部分主题相同,以赛亚使用渐进的表现手法,使前部分的灰暗在后部分达到高潮,在23节记述神末世性的介入。 ──《圣经精读本》

         本章宣告神将拆毁荒凉城、在锡安山作王,作为论巴比伦(十三1~十四27)和海旁旷野(二十一1~10)默示的结局。这个宣告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耶路撒冷和犹大,乃是预言从基督再来到新天新地,与《创世纪》一~十一章遥相呼应。──《圣经综合解读》

         1~20节以「地」首尾呼应(1~3节;17~20),描述「耶和华的日子」临到时的情形:

o A. 地必全然空虚(1~3)

o  B. 剩下的人稀少(4~6)

o   C. 荒凉之城(7~12)

o  B1. 余民称颂主名(13~16)

o A1. 地被全然破坏(17~20)──《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2「那时百姓怎样,祭司也怎样;仆人怎样,主人也怎样;婢女怎样,主母也怎样;买物的怎样,卖物的也怎样;放债的怎样,借债的也怎样;取利的怎样,出利的也怎样。」

         「出利的」:指负债者。──《串珠圣经注释》 

          24表示社会各阶层都受到影响。──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3「地必全然空虚,尽都荒凉。因为这话是耶和华说的。」

         人犯罪受罚,连累大地也受咒诅(参创317)。──《串珠圣经注释》 

         ●「全然空虚」:原文是「使空虚」、「使空虚」。

         ●「尽都荒凉」:原文是「被抢劫, 被抢夺」、「被抢劫, 被抢夺」。──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4「地上悲哀衰残,世界败落衰残,地上居高位的人也败落了。」

         大地如枯萎的植物,因人的罪受牵连。──《串珠圣经注释》 

         居高位的人也败落了:那日,所有人都将灭亡。以赛亚惟独谈到平常自以为高、自以为傲、自以为强的骄傲之人的灭亡,因为:①他们的灭亡,更能彰显神的权柄;②他们要按照自夸、自高的程度,在神面前首先要负责(211~17;雅31) ──《圣经精读本》

 

【赛二十四5「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因为他们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

         “永约”。可能指神在洪水以后与挪亚所立的约(创九8~17),或指祂总体的诫命。──《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地上居民触犯了刻在人心的律法(参罗215),破坏了神与全人类所立的约(参创9章挪亚之约)。──《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背了永约:这正是他们受审判的原因。神在末日施行审判,因为世界充满挪亚时代的罪恶(65),世人悖逆属灵之父及帮助者——神的旨意,随从显而易见的情欲(519~21)。这是背弃神人之间所立的“永约”的恶行。神应许“若听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98~17;出195;申79);“若背弃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诫命,就是我的仇敌”(893132)。因此,这些人按着永约蕴含的旨意,受到审判是理所当然的。 ──《圣经精读本》

         「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5a),并非因为环境的污染,而是因为属灵的败坏,包括:

1.「犯了律法」(5),人越过了神所设立的界限,为所欲为。

2.「废了律例」(5),人拒绝神的绝对真理,发明自己的道德标准,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3.「背了永约」(5),人破坏了神主动与他们建立的关系,拒绝神的救恩。──《圣经综合解读》

         神与人所立的「永约」(5),包括:挪亚之约(创九9~11)、亚伯拉罕之约(诗一百零五10;创十二3;二十二18;加三8)、安息日(利二十四8)和大卫之约(撒下二十三5),最终指向弥赛亚的应许、基督里的安息(五十五3;六十一8)──《圣经综合解读》

         ●「污秽」:「被污染」。

         ●「犯了」:「跨过」、「横越」、「逾越」。

         ●「律法」:原文型态是复数,表示「各种律法」。

         ●「废了」:「超出....范围」、「犯罪」。

         ●「律例」:「规定的限制」、「界限」,原文型态是单数,表示「神所定的界限」。

         ●「背了」:「破坏与神或与人的约」、「使无效」。

         ●「永约」:「永远的约」,原文是单数型态,有许多人争论是「摩西之约」、「大卫之约」、「挪亚之约」还是甚么约,我们认为此处的「永约」跟前面的「律法」、「律例」一样,比较可能是「良心之约」。──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6「所以地被咒诅吞灭,住在其上的显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

         「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烧」:犯罪的人民被咒诅,如火烧一般。──《串珠圣经注释》 

         审判的第一个结果,许多人受到神的咒诅,被“烧灭众敌的烈火”(1027)及“忿恨之火”(3027)焚烧,所剩无几。此预言可从属灵角度理解,亦可理解成历史性预言,照着字面意思,因世界末日的大争战,人口必急剧减少。 ──《圣经精读本》

         当天地万物刚造齐的时候,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一31)。但人堕落以后,罪把咒诅带入世界(6节;创三17),所以「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八22)。今天,全地都已经被罪恶污秽(5a;民三十五33;诗一百零六38;耶三1~29),导致「地上悲哀衰残,世界败落衰残」(4a)。如果神不干预,全地都将被罪恶毁灭(6a)──《圣经综合解读》

         「所以」(6)一词表明,「地上悲哀衰残,世界败落衰残」并非因为科技落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而是因为神的「咒诅」(6)。虽然人「背了永约」,但神却永远信守圣约,所以必要成就圣约的应许(利二十六44~45),也必执行圣约的咒诅(利二十六14~43;申二十八15~68)。目的不是为了终止「永约」,而是要让百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申十一26~28),承认全然败坏、回转归向神(但九11~19)──《圣经综合解读》

         ●「显为有罪」:「算为有罪」、「成为有罪的」。

         ◎「地」(SNH 0776),在这章出现很多次。

         ◎此处好像是一个「反创造」的状况,整个大地由繁荣变为空虚荒废。都是因为地上的人逾越了神所定的规范(界限)──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6~13世界所要受到的审判。如同1~4节,记录犯罪的世界所要受到的审判。 ──《圣经精读本》

 

【赛二十四7「新酒悲哀,葡萄树衰残;心中欢乐的俱都叹息。」

         ●「悲哀」:「哀哭」、「哀挽」。──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7~9地上的葡萄也遭殃,再无收割、欢乐的庆祝;世人也再无节日可供欢乐。

          平常使人喜悦的酒(参士913 10415),如今即使喝下也觉苦涩。──《串珠圣经注释》 

         审判的第二个结果,被神咒诅的土地不再出产。在世界末了,人们不能再享受物质文明。从属灵角度,揭示了追求属世快乐与享受,必带来末后的痛苦。 ──《圣经精读本》

         「新酒、葡萄树」(7)和「酒、浓酒」(9)都代表喜乐。「地上悲哀衰残」(4)的结果,使人类的一切追求都适得其反、变为「衰残」(7):追求喜乐的得着「悲哀」(7),追求繁荣的得着「荒凉」(12节;六11)──《圣经综合解读》

          247~9 中提及所有让人快乐的「酒」、「乐器」、「欢宴」、「歌唱」都将止息。这些常常都是丰收的时候人们庆祝的方式。──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7~127~12节用一首诗歌描述世界的荒凉之城。这首诗组成一个交错平行结构:

o A. 宴乐俱都止息(7~9)

o  B. 城邑拆毁(10)

o A1. 欢乐归于无有(11)

o  B1. 城门拆毁(12)──《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8「击鼓之乐止息,宴乐人的声音完毕,弹琴之乐也止息了。」

 

【赛二十四9「人必不得饮酒唱歌;喝浓酒的,必以为苦。」

         葡萄酒可为宴乐助兴,没有葡萄酒,只能以毒酒代替。沉痛的心情使酒苦涩无比。任何方法都无法安慰末日的罪人。 ──《圣经精读本》

 

【赛二十四10「荒凉的城拆毁了,各家关门闭户,使人都不得进去。」

         “荒凉的城”。直译作:混沌。相同的希伯来字词用于创世记一章2节。──《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10节的「荒凉 תֹּהוּ/to~hoo」,原文就是创造之始的「混沌」(创一2;耶四23)。当人类拒绝神的时候(5b),世界就失去了神才能赋与的一切,回到了「混沌」的状态。在这个「荒凉的城」(10)里,人们选择没有神的生活,所以世界不再有秩序、生命也不再有目的,成了一个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无所谓的地方。人的价值观彻底相对化,追求毫无节制的自满自足。这个「荒凉的城」从「巴别」(创十一9)开始,在历史中不断重现(十三1;二十一1),最后成为必将倾倒的「巴比伦大城」(启十四8)──《圣经综合解读》

         ●「荒凉的城」:「荒废的城」,原文型态是单数的「城」。可能用来泛指人世间敌对神的城。──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0~13地面恍如废城,生存者无几。──《串珠圣经注释》 

         审判的第三个结果,被掳与毁坏。随着末日接近,人越来越失去安定与和平。就灵性而言,罪人的灵魂无法安定,彼此掳掠、毁坏(2467;提后31~4) ──《圣经精读本》

 

【赛二十四11「在街上因酒有悲叹的声音,一切喜乐变为昏暗,地上的欢乐归于无有。」

         「在街上因酒有悲叹的声音」(11),指那些饮酒上瘾的人因为缺酒而倍受折磨。──《圣经综合解读》

         ●「悲叹的声音」:「痛苦忧伤的大叫」。──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2「城中只有荒凉,城门拆毁净尽。」

         「城门拆毁净尽」(12),原文是「城门全都摧毁」(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意思是城门被敌人撞毁、失去保障。在没有神的荒凉之城里,人类想建立自己的秩序、也必须靠自己维护安全,所以建造城墙。但结果却是「城门全都摧毁」,人类自我拯救的努力归于无有。──《圣经综合解读》

         ●「荒凉」:「荒废」、「恐怖」、「胆战心寒」。

         ●「拆毁净尽」:「撞碎毁坏」。──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3「在地上的万民中,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无几。」

         13节用「所剩无几」(13)与第6节「剩下的人稀少」前后呼应。虽然在神的追讨之下(4~6),世界之城里的「欢乐归于无有」(11),但从东到西、从「众海岛」到「地极」(16),那些「所剩无几」的人发起了一场赞美神的大合唱。因为虽然「剩下的人稀少」,「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地土极其荒凉」(9),但世界却不再是没有神的「混沌」(10节「荒凉」原文)状态,而是重新恢复了秩序和意义。他们并不是「万教归一」,而是丢弃了自己过去所敬拜的各种偶像,单单「荣耀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15)──《圣经综合解读》

          2413 应该是「在地上,在万民中,它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在酿过葡萄酒后摘拾葡萄」。意思就是「残存的人不多」。──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4「这些人要高声欢呼,他们为耶和华的威严,从海那里扬起声来。」

         「海」:大概指地中海。

          「从海那里」显示余民留居海外。──《串珠圣经注释》 

         「为耶和华的威严,从海那里扬起声来」(14),可译为「从西方扬声赞美耶和华的威严」(英文ESV译本)──《圣经综合解读》

         ●「这些人」:原文是「他们」,指的应该是前面所提及「剩下的人」。

         ●「海那里」:指「地中海」,也有「西方」的意思,与下文的「东方」相对。──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4~16“他们”。大灾难时期的信徒。虽然他们本身也要接受审判,但却因神最后要审判邪恶而欢呼。──《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神的审判过后,余民(即「义人」; 16)必欢呼歌颂。──《串珠圣经注释》 

         这些人:剩下的人,未背弃信仰、持守永约的少数圣徒。海:世界各地。在东方:字面意思,犹大的东方。众海岛:犹大的西部,即西方。地极:世界的两端(2818~20)。强烈暗示末日全地将一片混乱,但神的福音事工与圣徒的赞美之声不会间断,带给末世圣徒极大的盼望(316~18) ──《圣经精读本》

          2414~16 提及众民都承认神的威严与荣耀,但是 2416 后段却显出人间的险恶,因为人们并不信实,所以活在人间的处境是险恶的。──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5「因此,你们要在东方荣耀耶和华,在众海岛荣耀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名。」

         「东方」、「众海岛」:显示由东至西,余民纷纷称颂主。──《串珠圣经注释》 

         ●「东方」:「火焰」、「火光」,「复数形式」的意思是「光之地」、「东方」。

         ◎此处以赛亚描述剩余的人在西方颂赞神,因此读者应该也在东方,以及世界各地颂赞神。──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6「我们听见从地极有人歌唱,说:“荣耀归于义人。”我却说:“我消灭了,我消灭了,我有祸了!诡诈的行诡诈,诡诈的大行诡诈。”」

         「义人」:这些余民蒙神救赎,被称为义。 

         「诡诈的行诡诈 ...... 大行诡诈」:形容列国行恶的情形。──《串珠圣经注释》 

         我却:先知关心世界的罪恶与神的审判。诡诈的:犯罪的犹太人与不敬虔的人,23节再次指出在大审判台前(2531~33;启2012),行诡诈是施行最后审判的原因,这在历史中不断得以成就。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属灵上诡诈的人指所有违背真理的人。随着经文记载,审判气氛逐步加重,描绘人奔向终点的悲惨光景。 ──《圣经精读本》

         「荣耀归于义人」(16a),可译为「荣耀归于公义的那一位」(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这既是称颂神追讨的公义,又是称颂神拯救的恩典,正如祂自己所宣告的:「我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四十五21)。神的救恩不是没有原则的怜悯,而是为了「显明祂的义,使人知道祂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三26)──《圣经综合解读》

         虽然灾难之中的余民将赞美神,但先知还是惊叹:「我消灭了!我消灭了,我有祸了」(16b),因为神的追讨实在太可怕了(17~20节;六5)。但世人却对神的警告充耳不闻、无关痛痒,「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10)。即使他们落在神的追讨之中,也是「诡诈的行诡诈;诡诈的大行诡诈」(16c),不但毫无悔改之意(启六16;九21),反而更加悖逆亵渎(启十六9)。因此,将来「所剩无几」的余民并非比别人更加敬虔、亦非主动回转,而是因着神恩典的拣选。──《圣经综合解读》

         ●「消灭了」:原文是「贫瘠」、「耗损」。

         ●「诡诈的」:原文是「待人处事不忠实」、「背信」、「欺诈」。──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6~20先知为要来的大审判哀伤,反应与上段余民的欢呼成一强烈对比。──《串珠圣经注释》 

 

【赛二十四17「地上的居民哪,恐惧、陷坑、网罗都临近你。」

          「恐惧 ...... 网罗」:比喻审判。──《串珠圣经注释》

         「恐惧 פַּחַד/pakh~ad」、「陷坑 פַּחַת/pakh~ath」和「网罗 פַּח/pakh(17)原文谐音,用三个谐音字强调那无法逃避的灭亡。──《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17~18全地人民不能逃脱神的审判。──《串珠圣经注释》

         17~20节与1~3节首尾呼应,描绘神对全地最后的追讨。──《圣经综合解读》

          2417~18 的意思是地上的居民将无处可逃。 2418~20 意思是大地将因为罪恶全然毁坏。──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8「躲避恐惧声音的必坠入陷坑;从陷坑上来的必被网罗缠住。因为天上的窗户都开了,地的根基也震动了。」

          「天上的窗户都开了」:挪亚时代,雨水从天上倾倒下来;同样,在末日,神的审判也要倾注地上。

          「地的根基」:古人以为地是由根基(或柱子)支撑着。──《串珠圣经注释》 

         「天上的窗户都开了」(18),是呼应挪亚大洪水的审判(创七11)

         「地的根基也震动了」(18),是形容大地震(19~20a)──《圣经综合解读》

         ●「天上的窗户」:这个寓意用词形容「水从天上泄洪般倾倒,也从地里喷出来所造成的灾害」。挪亚洪水事件中,提及天上窗户打开的灾难  711 8──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18 天上的窗户】这个喻意用语形容水从天上泄洪般倾倒,也从地府喷涌出来所造成的灾害效应,请参看:创世记七11注释。这幅光景是彻底的毁灭。──《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二十四18~20天上的窗户……地的根基:大自然的秩序在世界末日将完全改变。为准备新天新地(为新人而造的新世界)的到来,目前的自然界将与罪人一起完全消灭(彼后310~13) ──《圣经精读本》

 

【赛二十四19「地全然破坏,尽都崩裂,大大地震动了。」

 

【赛二十四19~20描绘大地在审判中所产生的变化:震动、东歪西倒、最后塌陷。──《串珠圣经注释》 

         「地全然破坏,尽都崩裂」(19)的原因,是由于「罪过在其上沉重」(20),连大地也无法承受。──《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20「地要东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又摇来摇去,好像吊床。罪过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复起。」

         「好像吊床」:原文指临时用枝子和叶子盖搭的房子,比喻地的单薄。──《串珠圣经注释》 

         「吊床」(20),指用枝子和叶子盖搭的茅舍。──《圣经综合解读》

         ●「摇来摇去」:「摇动」、「挥舞」。

         ●「吊床」:「小屋」、「茅屋」。

         ●「罪过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复起」:直译是「罪过重压其上,它就塌陷,不能再起」。意思是大地毁灭的因素是无法承载其上发生的罪恶。

 

【赛二十四21「到那日,耶和华在高处必惩罚高处的众军,在地上必惩罚地上的列王。」

         “高处的众军”。直译作:天上的众军。大概指同样要受到审判、叛逆的天使(林前六3)──《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高处的众军」:指天上灵界里掌管地上列国的恶势力。──《串珠圣经注释》 

         “高处的众军”:可能指犯罪的天使(比较彼后二4)──《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在高处必惩罚高处的众军,在地上必惩罚地上的列王」(21),指神将追讨受造界的一切抵挡神的势力,包括犯罪的天使(申三十二8;但十13)和君王。──《圣经综合解读》

         ●高处的「众军」:原文是单数的「军队」。

         ●「高处的众军」:可能指撒但和堕落的天使  611~12 ,也有可能是引用当时人敬拜星辰(当成是天神)的观念,表明天上的势力地上的势力都要被摧毁。

         ●地上的「列王」:原文是复数的「王」。指「地上的势力」。──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21  高处──众军……】“在高处的众军”是指敌对神的灵界力量。所有人,包括堕落的天使在内,都不能逃脱神的审判。──《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二十四21~2321~23节以「到那日」(21)为标志,宣告「耶和华的日子」将带来的第一个结果:世界的荒凉之城被对付之后,神将回到锡安,荣耀地「在耶路撒冷作王」(23)──《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21~二十七131~20节预言「耶和华的日子」(十三6)临到时的情形,而二十四21~二十七13用了七个「到那日」(二十四21;二十五9;二十六1;二十七121213),宣告「耶和华的日子」将带来的七个结果。──《圣经综合解读》

 

【赛二十四22「他们必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狱中,并要囚在监牢里,多日之后便被讨罪(或作“眷顾”)。」

         「他们必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狱中,并要囚在监牢里」(22),可能预言撒但和邪灵将被拘禁在无底坑中(启二十2),地上的列王则被拘禁在阴间(启十九20;二十5)──《圣经综合解读》

         「多日之后便被讨罪」(22),可能预言千年国度之后的审判(启二十7~10)──《圣经综合解读》

         ●「聚在牢狱中」:  20

         ●「讨罪」:原文是「眷顾」:「注意」、「观察」、「拜访」。神注意或拜访被造物,就会带来审判或福气。此处应该是「审判」的意思。

         ●「多日之后便被讨罪」:  207~10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22 牢狱里的囚犯】从这段经文的末世特色而言,作者很可能是在描述他界力量(天使),而非人间的国王,想要与神的力量匹敌而被囚。旧约的模式多为国王被处决(见:士八21;撒上十五33),或是被迫谈判投降条件(撒下十19)。马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献,诸如波斯时期的古列圆柱所描述,神像被「囚禁」起来。长时间囚禁在地府,后来在启示录(十九20~二十15)与《以诺书》十八16的天启异象中更见完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二十四23「那时,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因为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

         当耶和华的荣耀在基督再来时显现,“月亮”和“日头”都要变得暗淡失色(启二一23)──《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月亮要蒙羞 ...... 惭愧」:指在神的荣耀显现下,日月的光辉黯然失色。

          「他的长老」:指管理神百姓的人,参出249~11。神在末日也会再显现他的荣耀。──《串珠圣经注释》 

         必有荣耀:天上的撒但与地上的邪恶势力都灭亡后,神降临在锡安山,新天新地、永恒国度的主人——神末世性地介入历史中,平定一切。光照世界的日月都将在真光——神的面前黯然失色(2123) ──《圣经精读本》

         「月亮要蒙羞,日头要惭愧」(23),可能预言神将在新耶路撒冷与人同住:「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启二十一23)──《圣经综合解读》

         「在敬畏祂的长老面前」(23),是呼应神与人立约时的七十位以色列长老(出二十四9~11)。当神与百姓订定西奈之约时,众长老只能看到「祂脚下彷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出二十四10);但将来的众长老(启四410~11)却将住在神的荣耀大光面前,神将成就西奈之约和大卫之约中的所有应许。──《圣经综合解读》

         整个人类历史的本质,都是「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十一4),想靠自己寻求安全与繁荣,把拯救抓在自己手上。结果却事与愿违,「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秽」(5)、「地被咒诅吞灭」(6),整个世界都成了一座没有秩序、没有意义的「荒凉的城」(10)。因此,这城必要被神倾倒(启十八2),那时神「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23),「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二十一3)──《圣经综合解读》

         ●「蒙羞」、「惭愧」: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意义,「羞辱」、「羞愧」的意思。意思是神将比这些光体更为明亮,因此这些光体觉得蒙羞。

         ●「在敬畏他的长老面前」:字义是「在他众长老面前」,没有「敬畏」。参考  44~10 

         ◎此处表明神的权势将成为世上唯一存在的权势,我们相信这个预言吗?──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11~25)

 1 试根据11~12章,为你自己写一篇救恩之歌来歌颂神的拯救。

 2 试将13~14章里巴比伦的情形与你身处的社会作一比较。

  如果你是先知,你会怎样以神的眼光论你的社会。

 3 15~23章里,先知论到列国的遭遇;试代入今天的国际新闻(

  别是中东一带的消息),看能否帮助你更体会这几章的信息。

 4 24~25章在描绘审判的荒凉中加插了歌颂赞美神的信息。

  这两者如何协调?

  面对现今世界的罪恶和苦难,你怎样才能歌颂赞美神?

──《串珠圣经注释》 

 

【赛二十四1~二十七13末日的审判:本段可视为13~23章有关列国受审的总结 预言神对普世的审判及对选民的救赎。本段流露出启示文学中浓厚的末世色彩(56~66章; 9~14) 因此有学者称它为「以亚赛书的启示录。」──《串珠圣经注释》 

         本章的开始(二四~二七)是以赛亚书的启示,因为它谈论到大灾难时期的审判和千禧年时期的祝福。──《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本章至二十七章预言末后的日子神的审判和祝福,是神最后战胜邪恶的日子。此数章在结构上为1323章的总结。──《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神宣告了祂在全地掌权之后(十三至二十三章),接着预言末日的审判和复兴(二十四至二十七章):到了「耶和华的日子」(十三6),世界的设防城必将荒凉,救恩的坚固城必将永存。二十四至二十七章常被称为「以亚赛书的启示录 Apocalypse of Isaiah」。──《圣经综合解读》

         二十四~二十七章分成五个部分,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宣告了十三~二十三章的十个默示的结局:

o A. 神拆毁荒凉城、在锡安山作王(二十四章)

o  B. 神倾倒设防城(二十五1~5)

o   C. 神在锡安摆设筵席(二十五6~12)

o  B1. 义人进入坚固城(二十六章)

o A1. 神败坏设防城、全地归向锡安(二十七章)──《圣经综合解读》

         241~2713这四章被称为以赛亚的启示录。──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二十四~二十七章  神的审判不仅是对犹大,而且──】这四章通常被称作“以赛亚的启示”,它们讨论了神对整个罪恶世界的审判。以赛亚的预言最初指向的是犹大,然后是以色列,其后是周围国家,最后是整个世界。这些章节描述了神在末日对世界的审判,那个时候神将永远除去邪恶。──《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