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十四章拾穗 【赛十四1】「耶和华要怜恤雅各,必再拣选以色列,将他们安置在本地,寄居的必与他们联合,紧贴雅各家。」 「雅各」、「以色列」:泛指被掳于巴比伦的选民。 「寄居的 ...... 雅各家」:选民在异地的时候,外邦人受他们的影响归信耶和华,附随他们。──《串珠圣经注释》 必再拣选以色列: 亦可译为“虽然如此,还是继续拣选”。以色列被掳意味着他们离开了蒙恩的百姓及选民的地位。但他们并非永遭遗弃,因为神的选召没有后悔(罗11:29)。当神鞭打选民以色列时,似乎常后悔拣选他们。从耶稣的求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可15:34),及圣徒的呼求“神啊,你为何永远丢弃我们呢”(诗74:1),都可以看到这点。但鞭打敬虔人与恶人有区别。敬虔人或蒙拣选者受到责打,是通过此事证明他们已成为儿女(罗8:15;9:4;弗1:4),是父母对孩子的管教。选民以色列(现在的圣徒)不必因暂时的责打陷入绝望,当对神的恩典存盼望。 ──《圣经精读本》 第1节原文以「因为」开始(英文ESV译本),表明「巴比伦受罚的时候临近;它的日子必不长久」(十三22)的原因,是因为「耶和华要怜恤雅各,必再拣选以色列」(1节)。百姓面对亚述的威胁,对远方的巴比伦寄予厚望(三十九1~2)。但神却首先宣告巴比伦必将倾覆(十三1~22),因为祂自己会眷顾自己百姓的未来,让选民「得享安息」(3节),不必倚靠地上的任何势力。──《圣经综合解读》 「必再拣选以色列」,是把被掳的百姓回归比作第二次出埃及(申四37;七6~7)。──《圣经综合解读》 「寄居的必与他们联合,紧贴雅各家」(1节),是预言神将使百姓重获安息,那时到百姓中间寻求庇护的外邦寄居者(申十四29)将十分羡慕神百姓的生活,以致盼望定居在应许之地。──《圣经综合解读》 ● 14:1 之前有个「因为」,是连接前面神要审判巴比伦的记载。 ●「安置」:「放置」、「安顿」。 ●「联合」:「连结于」。 ●「紧贴」:「自己依附于」。 ◎ 14:1 「必再拣选」,意思是像神再一次拣选亚伯拉罕,赐给以色列人迦南地为产业。也就是因为以色列人将有稳固的产业,所以侨居的外国人会紧密的依附于这个民族。如果犹太人还是流浪在外面,外国侨民也一定不会依附于这个民族。──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 不单新约,旧约也多次提到外邦人归主的救恩──】以赛亚书中的一个明显主题是,外邦人(非以色列人)将同以色列人一起归来(56:6~7;60:10;61:5)。神的意思是通过祂拣选的百姓,使全世界都受到祝福(参创12:3)。通过大卫家,全世界都得到了基督的拯救。我们不要给神对我们的爱画界限,神爱所有的世人。──《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四1~3】以色列人要从巴比伦的征服者手上逃生,并且返回自己的土地。──《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1至3节预言压制以色列的巴比伦帝国要倾倒,以色列人要回归故土(十一11~12),过去欺凌他们的人将为以色列人管辖,外邦人会归附(十一10)。以民将脱离异邦奴隶的苦境,重享平安自由。──《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赛十四1~4】预言以色列在巴比伦覆亡后回归:本段将本章与13章连接,道出逼迫者的倾覆,肯定选民的回归。耶和华审判全地和巴比伦的日子(13章),对以色列人是个转机,一度压逼他们的如今反附随他们,成为他们的奴隶。──《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四1~23】巴比伦灭亡之歌。分为两部分:1~4a节,序;4b~23节,所唱之歌。辛辣地讽刺了因骄傲与轻狂,欲在神众星之上高举宝座者的结局。两部分,即受到神审判后悔改回转的以色列的喜乐与沉醉一时的荣誉傲视万人者的悲惨结局形成鲜明对比。 ──《圣经精读本》 十三1~十四27是论巴比伦的默示,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 o A. 巴比伦必将倾覆(十三1~22); o B. 神自己会领回百姓(十四1~2); o A1. 巴比伦必将被弃(十四3~23); o B1. 神自己会拯救百姓(十四24~27)。──《圣经综合解读》 ◎ 13:1~23:18 包含了对列国的审判。──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外邦人必将他们带回本土;以色列家必在耶和华的地上得外邦人为仆婢,也要掳掠先前掳掠他们的,辖制先前欺压他们的。」 「外邦人必将他们带回本土」(2节),是预言玛代波斯征服巴比伦以后,将释放百姓返回故乡,重建圣殿(代下三十六22~23)。──《圣经综合解读》 「以色列家必在耶和华的地上得外邦人为仆婢,也要掳掠先前掳掠他们的,辖制先前欺压他们的」(2节),是预言弥赛亚国度的扩展(九7;启二十一24~26),凡归信神的外邦人都成为选民团体中的一员,正如当初强大的非利士人成了他们的仆人(撒上十七9)。──《圣经综合解读》 ●「辖制」:「管辖」、「统治」。 ●「欺压」:「压迫」、「驱使」。 ◎ 14:2 基本上是一种「角色互换」的概念,也就是以色列人真正在迦南地当家做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3】「当耶和华使你脱离愁苦、烦恼,并人勉强你作的苦工,得享安息的日子,」 指选民脱离为奴之地,重返家园自由生活的时候。──《串珠圣经注释》 得享安息的日子: 包含双重意义,这一日在现实历史中指以色列恢复和平的那日,也指日后神赐给所有谦卑、敬虔人永恒安息的那日。对巴比伦王的讽刺,也是对这世界所有邪恶骄傲之徒的讽刺。 ──《圣经精读本》 ●「愁苦」:「疼痛」、「悲痛」。 ●「烦恼」:「骚动」、「不安」。 ●「勉强你做的苦工」:这字与 出 1:14 用字一模一样。 ◎ 14:3 指的是做奴隶的遭遇,不论是在埃及或者是被亚述、巴比伦掳去,以色列人的遭遇都差不多。──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这一首诗是以挽歌的形式写成,但是内容则是有讽刺的意味。──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3~8】3~8节的主题是「安息」(3、7节)。巴比伦「在忿怒中连连攻击众民」(6),使列国不得安息。所以它将成为神击打的对象,好让「全地得安息、享平静」(7节),回到起初创造的光景(创二3)。而选民「得享安息的日子」(3节),首先应验在被掳巴比伦的百姓回归,最终应验在基督再来的时候。──《圣经综合解读》 3~21节是论巴比伦王之歌。巴比伦是世上一切强权的代表,也是撒但的象征。──《圣经综合解读》 ◎此处用「痛苦」、「不安」、「勉强做的苦工」来描述暴虐的统治,用「平静」、「安息」来描述暴君死亡。我们自己是不是暴君,带给其他人「痛苦」、「不安」和「苦工」?我们如果不当领导人,难道能让别人觉得「平静」、「安息」吗?我们的「努力」,是不是过度的消耗自然资源?──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4】「你必提这诗歌论巴比伦王说:“欺压人的何竟息灭?强暴的何竟止息?」 欺压人的……止息: 以赛亚用了2次“何竟”,意为“诧异得掩饰不住惊奇与嘲笑”,强调“你们总是夸耀自己的强大,如今却转瞬成空,看来你们的心思意念愚蠢至极啊!” ──《圣经精读本》 ●「息灭」、「止息」:原文相同,都是「止息」、「停止」之意,但前者是「阳性」,后者是「阴性」。 ◎此处的巴比伦王,照前面的解释,应该是指亚述王。──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4~11】一首嘲弄巴比伦王(及其制度)的歌曲,内容既有历史,也有末世意义。作者甚至形容“阴间”(希伯来文是Sheol)正在欢迎这巴比伦王(9节)。──《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赛十四4~21】作挽歌悼巴比伦王:本来挽歌是充满悲伤悼念的,但这首歌却以讥讽的手法,形容暴君一死,万众欢腾(4下~8) ;
另以「地狱群英会」戏剧性的画面,讽刺先前横扫全地、辖制列国的暴君如今也不免沦为黄土一杯(9~11);又以迦南神话中星神的坠落,比喻暴虐政权的沦亡(12~15), 然后以观众身分眼看暴君死无葬身之所,与其他尸首堆在一起(16~19),最后更要求把暴君的子孙也要杀尽灭绝,免遗祸于世(21)。──《串珠圣经注释》 这是一首挽歌,用语带讽刺的笔调哀悼一度是世上无敌王国之君的死亡。4节上半说这位死后变得和凡人一样下到阴间的帝王就是巴比伦王,由于作者未说明是那一位巴比伦王,而悼诗本身又无具体描写,历史学者多所推测,有的说是亚述王撒珥根(主前722~705年),此人曾攻取北国首邑撒玛利亚,以色列国亡在他的手上。此王死时正是以赛亚作先知侍奉的时代。也有人说是新巴比伦帝国建立人尼布甲尼撒(主前605~562),此人影响南国犹大的国运至大。但不少传统解经家,认为此处所作的描写非任何一个人能完全适合,作者所描写的是撒但和他堕落的故事。 圣经中的撒但有许多不同的名字:1,说谎之人的父(约八44);2,空中掌权的首领(弗二2);3,人的仇敌(彼前五8);4,龙——古蛇——魔鬼(启二十2)。撒但的来历不大清楚,本书此经文和《以西结书》二十八12~19,以及《路加福音》十18透露了几许线索。撒但很邪恶(约壹三8)、迷惑人(启十二9)、诡诈狡猾(林后十一3,13~15)、为掌管这幽暗世界的(弗六12)。但基督已经战胜了撒但(约十二31),在末日,要将他扔到火湖里(启二十10)。他的工作包括:引诱属神的人(帖前三5)、蒙蔽人的眼目,看不见神的真道(林后四3)、夺去人心里的道(可四15)、进入人心住在里头(约十三27)、在神面前控告信祂的人(启十二10)、阻止神的仆人遵行祂的旨意(帖前二18)。圣经要基督徒抵挡魔鬼(雅四7)、儆醒祷告(太二十六41),用信德的藤牌灭尽魔鬼的火箭(弗六16)。 在本章12节,撒但被称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称“明亮之星”为“路西法”)。从4节可知指的是巴比伦王,但因诗中所描写的非世上的王能尽符合,所以也可指撒但。更好的解释时巴比伦王只是撒但手里的工具,巴比伦王所作所为的万般邪恶都有撒但在后面作祟。一旦太阳升起,这早晨之子,这晨星立刻殒落,在世人眼前消失。 这正是巴比伦王的命运,不久要从地球上除去。巴比伦人拜女神伊施他尔(认她为众生之母,司爱情与战争),也就是金星。可能作者以赛亚受感,用此明亮之星来代表巴比伦的统治者,而以星的殒落来比喻暴政的解体。──《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赛十四5】「耶和华折断了恶人的杖,辖制人的圭,」 「辖制人的圭」:指王权。──《串珠圣经注释》 「恶人的杖,辖制人的圭」(5)象征地上的王权。百姓在危机之中所盼望的外援只是「恶人的杖,辖制人的圭」,结果是「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十20)。惟有弥赛亚的王权,才能带来真正的平安(九7),所以神会负责使「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来到,万民都必归顺」(创四十九10)。──《圣经综合解读》 ●「圭」:「杖」、「棍子」。──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5~6】B.C.612,巴比伦攻陷亚述成为帝国,为了扩张领土、安定国情,数次远征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周边地区(王下24:1,10~17;代下36:5~10)。巴比伦历代志记录了B.C.605在迦基米施战胜埃及军队的事件。 ──《圣经精读本》 【赛十四6】「就是在忿怒中连连攻击众民的,在怒气中辖制列国,行逼迫无人阻止的。」 ●「逼迫」:「支配」。 ●「阻止」:「抑制」、「控制」。──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7】「现在全地得安息、享平静,人皆发声欢呼。」 【赛十四7~8】令人恐怖的征服者巴比伦被神折断的那日,全地得到安息。众人欢声高歌,松树、香柏树这些不能说话的被造物也为不再为建宫殿被砍伐而喜乐。表明全世界对独裁者、邪恶君主的憎恶。 ──《圣经精读本》 【赛十四8】「松树和黎巴嫩的香柏树都因你欢乐,说:‘自从你仆倒,再无人上来砍伐我们。’」 可能巴比伦王大兴土木,将松树和利巴嫩的香柏树肆意砍伐。──《串珠圣经注释》 ● 14:8 中提及的黎巴嫩森林是当时君王心目中的宝藏。其中的香柏木是建造宫殿的材料。君王会以征服这些森林、伐木来自我炫耀。尼布甲尼撒称之为玛尔杜克的森林,「吉加墨斯史诗」则形容柏树林是神明的领土。──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8 砍伐的人】(新译本)利巴嫩的森林一向是古代君王心目中的宝藏。香柏木是建造圣殿与宫殿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君王也会以征服这些森林伐木来自我炫耀。尼布甲尼撒称之为玛尔杜克的森林,《吉加墨斯史诗》形容柏树林是神明的领土,由可畏的胡瓦瓦看守。攻占这些森林、利用里面的资源是最大的探险。以赛亚书三十七24和以西结书三十一章都描述了类似的观念。──《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9】「你下到阴间,阴间就因你震动,来迎接你。又因你惊动在世曾为首领的阴魂,并使那曾为列国君王的都离位站起,」 「阴间」:死亡之所(参伯3:13~19; 26:14)。 「离位站起」:以表欢迎及感觉惊讶的举动。──《串珠圣经注释》 ●「阴间」:当时的人认为死亡的人去的地方。 ●「阴间就因你震动来迎接你」:「在下面的阴间就因你而骚动,迎接你的来临」。当时的人相信亡者的灵魂可以回来搅扰活人,而且人生前拥有的地位与权力也会转移到死后的世界。 ●「首领」:原文是「公山羊」,当时常常用一只公山羊引领一群绵羊,所以也的确是「领袖」的意思。 ●「阴魂」:在迦南神话中摩特神是阴间主宰,具有高尚的品德。但却是巴力下到阴间,领导死去的英雄与尊贵的先祖。在乌加列文学,这些死去的英雄亡灵被称为Rapiruma,也就是此处的「阴魂」。 ●离「位」:「宝座」,比喻「权威」与「权力」,并非指阴间真的有「宝座」。 ◎此处用拟人法来描述死亡的巴比伦王(亚述王)虽然生前显赫,但死后还是跟所有的死人一样软弱。──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9~11 过世的王】古时相信亡者的灵可以回来搅扰活人。生前拥有的地位与权力也会转移到死后的世界,如此灵魂会愿意留下来。以赛亚此处的描述重点不是亡灵重返人间。先知笔下的巴比伦王已经失去所有的权力与威荣。在迦南神话,摩特神是冥界主宰,具有高尚的品德。不过是巴力下到阴间,领导死去的英雄与尊贵的先祖。在乌加列文学,这些亡灵被称为 Rapiruma,同样的字,新国际本在第9节译为「离世的灵」。──《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9~11节是想象阴间的一幕,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结局没有两样(10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四10】「他们都要发言对你说:‘你也变为软弱像我们一样吗?你也成了我们的样子吗?’」 【赛十四11】「你的威势和你琴瑟的声音都下到阴间;你下铺的是虫,上盖的是蛆。」 「你的威势 ...... 下到阴间」:指王以前一切美好的时光已完结。──《串珠圣经注释》 下铺的是……蛆: 令人想到腐朽的死尸,意为“虫作绵褥,蛆作华被,此床真适合你”。警告愚昧的巴比伦,它陶醉于眼前的繁荣与享乐,误认为死亡决不会临到自己。所有人都清楚死亡近在眼前,然而,当野心遮住双眼,享乐麻醉心灵,人就常常会忘记死亡而追逐无谓的身外之物(摩6:5,6)。若不领悟眼见的世界并非是一切,将重蹈巴比伦覆辙(林后4:16~18)。 ──《圣经精读本》 今生无论多么伟大的强权,都无法逃脱死亡、软弱和羞辱的结局。所以「你们休要倚靠世人。他鼻孔里不过有气息;他在一切事上可算什么呢」(二22)。──《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四12】「“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 明亮之星” ( 英译本作Lucifer)。明显指撒但化身为巴比伦王,因为基督也曾作出类似的描述(路一○18);再者,第13、14节的话除了出自撒但的口之外,就不可能出自其它人(比较提前三6)。“攻败列国”。比较启示录二十章3节。──《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在迦南神话中,有一神负责管理晨光,他的儿子晨星因骄傲欲谋夺至高神(日神)的宝座,结果被日神掷下,坠人深渊。另一方面,教会传统上认为明亮之星是指撒但,因这里形容他妄自尊大,结局悲惨,跟圣经别处对撒但的描写相似(参路10:18;
提前3:6;
启20:3)。──《串珠圣经注释》 「明亮之星」(12节)可能指金星,拉丁文武加大译本和英文KJV译本译为「路西法Lucifer」,象征巴比伦王背后的撒但(路十18)。12~17节暗示了撒但的来历,牠是堕落的天使长,「明亮之星,早晨之子」(12节)。圣经另一处暗示撒但来历的是结二十八12~19。──《圣经综合解读》 ●「明亮之星」:字义是「带光者」、「晨星」、「金星」。编号 1966 ,全本圣经仅出现一次。早期希腊文译本与武加大译本作「路西法」。迦南神话中「晨星」这个大英雄曾经要篡夺El主神的地位却失败。 ●「早晨之子」:「黎明的儿子」。「黎明」也是当地神话中的神明,金星是他的儿子。 ●「攻败」列国:「使软弱」、「使无力」、「仆倒」。──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2 晨星】这个希伯来字 helel 没有用在旧约其他经节。很多解经家,不论古今,都认为是指金星。这个诠释是早期希腊文,以及拉丁文武加大译本(luciferos,闪亮的,亦即金星)翻译这个字的根据。多数现代解经家认为以赛亚使用了为人熟知的神话故事,比喻巴比伦王的背叛与狂妄造成的悲惨后果。不过目前已知的文献找不到 Helel 背叛的故事左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2 黎明之子】旧约常常把黎明(shah]ar)拟人化,从腓尼基与乌加列碑文来看,也是个人民熟知的神祇。──《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2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代表甚么?】“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可能是用来敬拜亚述和巴比伦的名字。它的意思有可能是指他们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像晨星一样隐去。──《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四12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何意?】 答:这是先知以赛亚曾经预言巴比伦Babylon(希腊文说法,希伯来文称巴别Babe意系混乱,创十10;十一9)将要毁灭覆亡时,(B.C.606年击败亚述,兴起为强国,五三六年亡于玛代波斯),在他所题的诗歌中,以此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喻指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与伯沙撒,自骄高傲,强暴无比,必然自天坠落陨灭的征兆,(赛十三1,17—19;十四4,12—15,22,23,参但四28—31;五18 【赛十四12的路丙非尔所指是谁?撒但抑或巴比伦王?】 以赛亚书十四12是:「明亮之星(原文直译是『那照耀者』,Helel),早晨之子阿,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阿,何竟被砍倒在地上。」原文的Helel,在 KJV(依照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翻译为「路西非尔」,七十士译文则翻作希腊文Heosphoros(意即「带来晨光者」,是指晨星)。至于亚兰文别西大本,只将Helel改写与近义的专有名词'Aylel在亚拉伯文中,有一个似乎是与Helel同源的字眼,就是hilalun,意即「新月」。假如这个字眼乃源出于希伯来文字根halal(亚拉伯文是halla),意即「照耀得明亮」(亚喀得文的同源语是ellu,乃形容词,意即「明亮」);那么,我们可以将Helel解作「那照耀者」。经文用这个字眼,显然是所提及的人或实体的诗意化名字(多少类似于Jeshurun,[耶书仑],申命记三十二15,三十三5、26及以赛亚书四十四2,用这名称来指以色列)。与此相似,何西阿书五13及十6亦曾用「耶雷布王」(Yare)来称呼亚述(或许是某一亚述王);「耶雷布王」意即「让他争竞」或「那争竞的」。这个称谓可能不是指某一实存于历史中的个人。 某些学者推测以赛亚书十四12所指的是巴比伦王拿波尼度(Duhm及Marti即持此意见)或伯沙撤,后者乃巴比伦最后的一个君王。然而,从这节经文所表达的狂傲和过分自信看来,却不可能指伯沙撒拿波尼度,因为在巴比伦国祚的最后二十年内,其国势已衰落至一蹶不振、四面受敌的境地。只有尼布甲尼撒自己敢夸下海口,声言要取得上天与下地的统治权(O.Proksch,Jesaja
l,Kommentar zum Alten Testament,[Leipzig,1930]刊载赞成这说法的论据),但高伯(W.H.Cobb,“The
Ode in Isaiah XIV,”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5[1896])却指出,尼布甲尼撒「绝不是如此凶残的暴君」。缪林堡(J.Muilenburg,“The
Book of Isaiah chaps40~66,”in G.Buttrick,ed,Interpreters
Bible [Nashville:Abingdon,1956])亦谓:「从多方面看来,巴比伦并不采取高压政策,绝不能与亚述的赶尽杀绝相比(Seth
Erlandsson,in The Burden of Babylon[Lund:Gleerup,1970,PP.109~27];详录现代学者对以赛亚书十四12、13所指为谁的各项讨论。) 从十四4~23所陈述的条件来看,文中所指的「巴比伦王」乃将巴比伦加以拟人化的指称,而巴比伦代表了一连串反对神的势力,这种势力乃来自世界,但审判的日子临到时,巴比伦——反对神的势力——就完结了。以赛亚书十四4~27这段神谕,以二十四至二十七节作结,宣告审判将会在以色列境内临到亚述,并一切外邦国家(参26节)。这四节结论极具意义,以赛亚先知得到这项默示,乃在主前七O一年亚述挥军侵犹大之前,在是次战役中,表面上看来是一面倒的亚述强大军力,却因神干预而大败回朝。此外,经文还显示巴比伦城的兴起及取得领导地位,在当时,巴比伦还只是亚述帝国的其中一省罢了。 上述历史背境,对解释路西非尔「那照亮者」的身份是异常重要的,经文以嘲弄的字眼称为(早晨之子)(sahar)。早晨之子大言不谗(13~14节),自称将升到天上,将宝座设立高于神的众星之处,坐在极北之处聚会山上(sapon,可能是暗喻迦南神话中虚构Sapunu山,即乌加列史诗中的奥林匹山)。这种说话绝不可能出于在世上作王的统治者,因为经文提及的情况,实远超乎人类的想象之外。基于上述原因,Helel必定等同于撒但,它是堕落了的天使,被神赶离他自己所居处的荣耀之境,世界与地狱成为撒但掌权的地方。主耶稣自己也熟悉这段经文,因为当他听闻门徒回报他们赶鬼的事迹,也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路十18)在希腊文版本的新约,路加福音这经文的某些字眼与以赛亚书十四12相同,其中只有「闪电」(astrape)取代了路西非尔(Heos~Phoros)。因此,我们说耶稣自己将撒但等同为Helel,也是合理的结论。 我们又如何将撒但与巴比伦王扯上关系呢?简言之,王本身被视为人类,因为他有后裔,第二十一节宣告一项命令:「先人既有罪孽,就要豫备杀戮他的子孙,免得他们兴起来,得了遍地,在世上修满城邑。」换句话来说,巴比伦帝国必将没落,成为荒场,这国度面临毁灭性的大灾难(玛代及波斯人于主前五三九年攻陷巴比伦),但后余生者亦永不能取得政治上的权势,必然卑微。另一方面,被迦勒底人攻陷的巴比伦被描绘为在坟墓里腐化的尸体,被蛆和虫蛀咬,而其居处之所就是阴间(11节):在那里,较巴比伦为早的国家首领的阴魂,都向巴比伦冷笑。这些阴魂称巴比伦为路西非尔,后者愚昧傲慢,在一次背叛里被赶出天庭,受到羞辱。至于巴比伦本身,是撒但的差役,巴比伦的陨落亦反照出撒但受挫。因此,这段经文的含意异常明显——是那恶者供给力量,并使巴比伦(极可 能包括亚述)兴起。 有一点值得在此一题。记载于但以理书二35尼布甲尼撒梦中的大像,代表四个帝国,亦等同于四个时代;在时间方面,甚至延续到这世界的末日。那时候,第五个国度(由基督掌权的千禧年)将整个大像砸得粉碎。无论如何,撒但是这四个帝国背后的支持力量。因此,所谓在未日兴起的巴比伦,象征着这个败坏的世界,包括其中腐败的道德及抗拒神的文化,以及属世的教会,在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灾难当中,都全然被毁灭,丝毫无存。启示录十四8记载:「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属世的巴比伦倾倒后,接着,撒但的龙亦倾倒了(启二十2)。根据上述经文,更可以肯定以赛亚书十四章所指的包括了两个实体,两者均被全能的神严加惩罚。经文所指的,就是那处于主动地位的撒但,以及它的代理人。圣经曾记载一个极其戏剧性的场面,伯沙撒王于其生日宴请众臣之时,以令人无可忍受的轻藐态度来侮辱希伯来民族的神;正当此时,皇宫墙壁上手写的字就宣告了一次不可挽回的灾难——「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但五30)──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赛十四12~14 这里的“明亮之星”指的是谁?】对这几节经文中所说的“坠落的这一位”有几种解释﹕(1)他是撒但,因为这一位比任何一位国王能力都大。但这可能只适合12至14节,并不适合本章的其他部分。(2)这可能是有最高权力的西拿基立或者尼布甲尼撒王。他们的百姓把他们敬为神,这些王想要统治世界。(3)这可能同是指撒但和一位强大的君王,可能是尼布甲尼撒王,因为巴比伦在启示录17,18章中被视为罪恶的典型。骄傲是撒但也是巴比伦的罪。三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骄傲顽固地反抗神将受到神的审判。以色列太骄傲以至于犯了不信靠神的罪,我们也容易犯同样的罪。──《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四12~15】轻看神的人将要遭到的羞辱。独裁者、征服者在死亡面前与常人无异(11节),虽然巴比伦的灭亡看似有惊人的力量与美丽,却是从天上掉下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是迦南的一个神明,意为“闪亮者”,指征服者巴比伦。此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想要升到极高之处,欲将自己的宝座立在“北方聚会的山上”。对迦南宗教而言,此山指他们的神明所居住的北极的山,对以色列而言,指耶和华的山(诗48:2)。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有限、妄自尊大的早晨之子,最终掉落在阴间,表明靠自己、无视神所定公义之命者,必会遭到羞辱。 ──《圣经精读本》 ◎ 14:12~15 用一个当时众人都知道的神话故事来比喻巴比伦王因为骄傲而导致灭亡。──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巴比伦王最后因着自己的骄傲被神惩治,我们很多时候是否也常常想着「我们很行」,然而「骄傲在败坏以先」。──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一、我要升到天上。二、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三、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四、我要升到高云之上。五、我要与至上者同等。一次又一次的,巴比伦王的野心更大,最后导致全然的毁灭。──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 14:12~15 常常被用来指撒但的背叛,不过我们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此处跟撒但有关,因为上下文中看起来,跟亚述或巴比伦比较直接相关。──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3】「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 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 「聚会的山」、「北方的极处」:神话中,诸神聚集议决世界命运的地方,就在北方的极处,这也是星系运行环绕的中心。──《串珠圣经注释》 「北方的极处」(13节)是迦南神话中诸神的住所(诗四十八2)。──《圣经综合解读》 ●「聚会的山上」:指撒分山,一般认为是叙利亚的阿克拉山,海拔1750公尺迦南人认为此山是诸神的家和集 会的地方。 ●北方的「极处」:「尽头」、「深处」。与 14:15 的「极深之处」同字。──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3 近东文献里的天上叛乱】有人认为晨星的故事与乌加列的亚他尔神的故事类似。亚他尔趁巴力不在的时候,企图坐在他的宝座上(代替他治理),却发现自己力有未逮,最后落在阴间。亚他尔这个名字与晨星或许有相同的意思,但却不是 Shah]ar 的儿子(以赛亚如此形容 Helel),也没有因为企图坐巴力的宝座而被丢下去。而且亚他尔的意图也不是叛变。不过,反叛神明是个常见的主题。古代近东文献中最佳例证可算是《安朱神话》(The Myth of Anzu),讲到一个狮鸟同体的生物想要偷窃神明用来主掌世界的「命运法版」。安朱决定要从众神领袖恩里勒那里偷走法版,成为高高在上,主掌世界与神明的主宰。他发出了一连串的「我要」,一如此处的国王:「我要取得众神的命运法版。我要拿到众神的职责。我要在宝座上立定,行使大权。我要使唤伊吉吉众神(Igigi~gods)。」在这类记载,反叛角色往往都是在狂妄吹嘘。──《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3 神的众星】这里原文用「伊勒」(El)来称呼神。该字有时用来称呼圣经中以色列的神,但也是迦南众神里的一个大神名字。在旧约圣经,「众星」间或指天庭的使者(伯三十八7)。乌加列与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则提到星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3 聚会的山上】一般认为迦南神话里的众神住在高山上(见下一个注释),因此他们集会的地点在高处也就可想而知。迦南神话讲到伊勒神在撒分山上召开众神大会,虽然没有用「聚会的山上」一词,但会议是在伊勒的山上聚集。──《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3 北方的极处】希伯来文 zaphon 意思是「北方」,该词在新国际本圣经译为「圣山」(诗四十八2)。古代近东思想与希腊神话一样,视高山为神祇的居处。在他们心目中,高山与天上没什么差别。乌加列文学声称巴力的居所是撒分山(一般认为是叙利亚的阿克拉山,海拔5807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3~14】五个以“我要”来开始的短句详述撒但的罪。他希望占据神自己的住所——“天上”。高举他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可能指他渴望统治所有的天使,或只是指出他自我高举的另一种说法。“北方”在异教文学里指诸神的住所;因此,撒但有统治全宇宙的野心,但那恐怕是巴比伦诸神的议会(“聚会”)的权责。他指望得只属于神的荣耀(关于“云”,参看一九1;出一六10),而他整个目标就是要“与至上者同等”(“至上者”的希伯来文是Elyon;参看创一四18的脚注)。──《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巴比伦王和撒但一样,不但想自己成为神,「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而且还想在众神之中高居首位(13节);他并不是寻求有神的性情,而是追求地位、权力和荣耀「与至上者同等」(14节)。将来的敌基督也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帖后二4)。而基督却是「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腓二6~7)。──《圣经综合解读》 坑中「极深之处 יְרֵכָה/yer~ay~kaw’」(15节)和北方的「极处 יְרֵכָה/yer~ay~kaw’」(13节)原文是同一个字,是双关语。「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凡是把自己高举「在神众星以上」(13节)的人,结果都是「坠落阴间」(15节);凡是自己能构到「北方的极处」(13节)的人,结局却是在「坑中极深之处」(15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四14】「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 ●「高云」:字义是「高处的云」。 ●「要与至上者同等」:原文是「使自己像至高者」。──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4 至上者(Elyon)】在旧约圣经 Elyon 通常是雅巍的称号。不过因为在其他近东文献中(乌加列、亚兰、腓尼基)也作为神的称号出现(亦有可能是神的名字),所以此处使用的脉络并不十分明确。Elyon 在圣经以外最为人所知是乌加列文学用来作为巴力的称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5】「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 「坑」(15节)是「阴间」的同义词,比喻死人的领域。──《圣经综合解读》 ●「极深之处」:「尽头」、「深处」。──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5 被带到坑中】有一则苏美神话,内容与《安朱神话》雷同(见十四13注释)。宁努他神胜过了安朱这个生物,并且野心勃勃想要自己掌权。恩基神发现他的计谋,就把他扔到坑里,嘲笑他只是个自吹自擂的狂妄家伙,只想拼命霸占不属于自己的能力。──《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6】「凡看见你的,都要定睛看你,留意看你,说:‘使大地战抖,使列国震动,」 本节重复第9、10节的比喻。“阴魂”,即“在世曾为首领的”,在路锡甫之先下到“坑”里(第15节)。他们难以置信地看着路锡甫也下到他们中间。应该记住这段的语言都是比喻性的(见第4节注释)。── SDA圣经注释 【赛十四16~17】世人看到暴君的下场,发出惊讶和讥讽的话。 【赛十四17】「使世界如同荒野,使城邑倾覆,不释放被掳的人归家,是这个人吗?’」 “被掳的人”。被撒但掳掠,但基督要来释放的人(路四18)。──《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是这个人吗?」:原文中并无这句。──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8】「列国的君王俱各在自己阴宅的荣耀中安睡。」 列国的君王生前虽作过战俘,但死后仍得礼葬。──《串珠圣经注释》 ●「阴宅」:「房屋」,指「华丽的坟墓」。──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18~21】「列国的君王俱各在自己阴宅的荣耀中安睡」(18节),比喻极尽哀荣的国葬。而巴比伦王的尸体却将被人践踏(19、20节),并被仇敌斩草除根(21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四19】「惟独你被抛弃,不得入你的坟墓,好像可憎的枝子,以被杀的人为衣,就是被刀刺透,坠落坑中石头那里的;你又像被践踏的尸首一样。」 古人很重视安葬事宜,死无葬身之地是可怕的刑罚。暴君的下场竟如死于战场的人,陈尸坑中,上面的尸首如衣服般把他遮盖。 「可憎的枝子」:大抵指枯枝。 「坑中石头」:将石头放在坑中的尸体上,作为遮盖,是战场上草率埋葬死人的做法。──《串珠圣经注释》 你被抛弃,不得入你的坟墓: 将要遭受的耻辱,甚至从王陵被抛出。传道书对此有精辟的描述
:“人若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传6:3)自古以来,安葬尸身倍受重视,是维护人尊严的最后一种行为(诗79:3)。人们认为尸首不被埋葬,成为禽兽之食是污辱与灾难,所以许可因犯罪处死的人被埋葬(申21:22,23)。 ──《圣经精读本》 【赛十四19 被扔出坟墓】第12~15节的神话比喻将阴府的反应(9~11节)与第16~17节人世的反应分开来。敌军首领的尸体被摧残后,常常公开展示(见:撒上三十一10注释),路过的人会盯着看。这里的句子改为「被扔出来,没有坟墓」更理想,如此表达的是国王不得妥当安葬。这是最后侮辱轻践之一举,因为古人相信人下葬的时辰与方式,都会影响到来生的好坏。请参看:列王纪上十六4注释。在《吉加墨斯史诗》中,恩基杜神从阴府回来,向吉加墨斯报告那些死后没有下葬的不得安息;那些身后没有亲人祭祀的,只能吃扔到街上的东西。巴比伦有句咒人的话,将亡灵与心爱的人牵扯在一起。我们知道连以色列人也相信合宜的安葬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来生,因为他们像邻国一样,把一些来生需用的物品与亲人合葬:像是容器(装满了食物)与珠宝(用来驱邪),有时也加上其他个人物品与工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9 被杀的下场】除了尸体公开展示外,还有其他方法,像是被杀的尸体堆成一堆,或是被踩得认不出来……等耻辱的下场。至于「坠落坑中石头」则意思不明确。──《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20】「你不得与君王同葬,因为你败坏你的国,杀戮你的民。“恶人后裔的名,必永不提说。」 ●「杀戮」他的子孙:「屠宰之地」。 ●「恶人后裔」:原文直译是「行恶种子」。──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0 永不题说】提及死者的名字也是一种慎终追远的方式(例见:创四十八16;得四14)。这句话或者是指家喻户晓的名字。无论如何,这个国王显然在历史上不会有一席显著之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21】「先人既有罪孽,就要预备杀戮他的子孙,免得他们兴起来,得了遍地,在世上修满城邑。”」 「先人」:原文是「他们的先人」:整节的意思是:暴君的后裔会作恶多端,一如他们的先人一般,所以也应一并杀戮,免得他们卷土重来。这里暴君为复数,代表整个巴比伦。──《串珠圣经注释》 ◎ 14:18~20 是描述巴比伦王战死的状况, 14:21 是用神的眼光来描述巴比伦王的后裔要被屠杀。事实上,国家灭亡之后,国王战死,国王的后裔当然也会死。此处只是用文学的笔法来描述这种常见的状况罢了。──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2】「万军之耶和华说:“我必兴起攻击他们,将巴比伦的名号和所余剩的人,连子带孙一并剪除。这是耶和华说的。」 【赛十四22~23】神要灭除巴比伦:本段总结上段的挽歌,预言巴比伦受攻击后全然毁灭,其地沦为箭猪之所、沼泽之地,无人居住。──《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四23】「我必使巴比伦为箭猪所得,又变为水池;我要用灭亡的扫帚扫净他。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以赛亚预言巴比伦不再作为人的居所,沦为野生动物往来的荒场。以赛亚结束对巴比伦的预言,开始论及亚述。 ──《圣经精读本》 神借着宣告巴比伦的毁灭,也宣告撒但权势的结束。巴比伦的经历,也是人在地上的经历,属灵的巴比伦所追求、所夸耀的都只是地上的荣耀和丰富。以色列是有前途的,巴比伦是没有前途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23节)。──《圣经综合解读》 「箭猪」(23节),原文可能指豪猪、刺猬或一种水上的猛禽。──《圣经综合解读》 「灭亡的扫帚」(23节),形容巴比伦这座骄傲的城市污染了神所造的地,在神的眼里只是必须扫除的垃圾。──《圣经综合解读》 ●「箭猪」:「豪猪」。 ●「水池」:「沼泽」,巴比伦人原居地是一片沼泽地区。──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4】「万军之耶和华起誓说:“我怎样思想,必照样成就;我怎样定意,必照样成立,」 既然百姓所寄予厚望的巴比伦将来也会「辖制列国」(6节),并且最终「被砍倒在地上」(12节),神的百姓就不应该「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却要诚实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十20)。──《圣经综合解读》 ●「成就」:有「临到」的意思。──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4~27】亚述将要被毁灭;这个预言的应验记载在三七21~38。──《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神要打折亚述人:本段与10章有关亚述受罚的预言互相呼应。神击打亚述,使奴役犹大的轭得以解脱。这是神伸手审判万国记号,表明神必成就他的计划。──《串珠圣经注释》 关于亚述的预言。预言亚述灭亡,37:21~38记录预言成就。在以赛亚宣告时,亚述的势力强过巴比伦(王下18:14~16)。神预言的目的:①在历史进程中彰显自己的主权;②使自己百姓在患难中大得安慰(来6:17,18)。犹大人祖先曾得神应许“凡咒诅你的,愿他受咒诅”(出23:22;民24:9)。此宣告是为表明施行审判的主体与意义,不是审判的全部内容。 ──《圣经精读本》 ◎ 14:24~27 此处用了四节经文来保证神的旨意一定会实现。──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巴比伦帝国于公元前539年被古列王征服,但到了公元前516年才 被大利乌王彻底毁灭。──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4~27 在哪里可见先知预言的应验?】这个预言就像以赛亚说的那样实现了(37:21~38;参王下19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四25】「就是在我地上打折亚述人,在我山上将他践踏。他加的轭必离开以色列人;他加的重担必离开他们的肩头。」 「我地」、「我山」:均指巴勒斯坦地。 「他加的轭」:主前七○一年亚述王西拿基立进攻耶京。见王下19:35。──《串珠圣经注释》 「在我地上打折亚述人,在我山上将他践踏」(25节),预言主前701年亚述王西拿基立进攻耶路撒冷,亚述大军将占领犹大全地,但神早已定意在耶路撒冷城外击杀仇敌,挪去仇敌所加的轭和重担(25节)。──《圣经综合解读》 ●「打折」:「击破」、「打断」、「打破」。──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5 亚述】对亚述发出的宣判,显然又提到西拿基立的军队于主前七○一年在耶路撒冷城外被灭(见十16~19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26】「这是向全地所定的旨意,这是向万国所伸出的手。”」 「向万国所伸出的手」:参9:8~10:4。──《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四26~27 神的计划】神明固然有些一定的神旨,但古代近东的多神主义民族很难体会神明具有一个跨越时空的计划。他们的神祇也不能免除于时间的更替,而他们的定断也不是普及天下的,所以,连大能的万神之首亚述或是玛尔杜克的能力也大大受限,无从像雅巍在此处与以赛亚书他处所说,能够运筹帷幄一个如此壮阔的计划。不过,亚述王也声称自己登基、打胜仗、扩张版图,都是出于神明的计划。只是这些都只是短程计划。他们认为众神每逢新年会作该年计划 ,并记载于命运法版上在当年执行。人想要对这些计划知道的更多,就会用占卜的方法。──《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当亚述大军即将摧毁耶路撒冷的时候,神的百姓若是看见「这是神向万国所伸出的手」(26节),就会在管教之中单单仰望、信靠神。因为「以马内利」(七14)不但带来管教,也将带来拯救;若是「祂的手已经伸出」(27节),不但管教不能停止,拯救也无法阻挡。因此,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不必东奔西跑、寻找帮助,只需要回到神面前,寻求神「向全地所定的旨意」(26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四27】「万军之耶和华既然定意,谁能废弃呢?他的手已经伸出,谁能转回呢?」 【赛十四28】「亚哈斯王崩的那年,就有以下的默示。」 「亚哈斯王崩的那年」:约为主前七一五年。──《串珠圣经注释》 ●「亚哈斯王崩的那年」:应该是公元前726到715年之间。此年也是 亚述王提格列毘列斯(撒缦以色五世)去世于同年。该王曾击败非利士人。继位者 撒缦以色(撒珥根二世)忙于巩固自己的势力于国内无暇对外征讨,所以苟延残喘 的非利士人借机想联合周围邻国背叛亚述。──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8 年代小注】这段时期的年代非常复杂,而且不容易断定亚哈斯王于哪一年驾崩。有些年代算法认为亚哈斯与其子希西家共同执政,以希西家为首(可能因为政府里的反亚述势力)。亚哈斯驾崩的日期最早可能是主前七二六年,或最晚七一五年。较早的日期是以列王纪下十七1的对照编年为左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28~31 不仅以色列受到攻击,非利士也遭到击打……】以赛亚在公元前715年,也就是亚哈斯王驾崩的那一年,从神那里得到了这个信息。“击打你的杖”(14:29)指的不是亚哈斯而是撒缦以色五世,或亚述的撒珥根。北方的“烟”(14:31)是指亚述撒珥根的士兵。──《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四28~32】“亚哈斯”在主前715年逝世。他是支持亚述的,但亚述正面对困难(29节上)。从非利士来的报信者建议希西家王加入反抗亚述的联盟(32节)。耶和华告诉以赛亚说,亚述管辖权的推迟只是暂时的(29节下);非利士必遭遇厄运(30节),以色列人必须信靠耶和华(32节)。──《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预言非利士受审判:亚述势力如日当空的时候,非利士人亦受他的辖制。主前七○五年亚述王撒珥根二世亡,西拿基立承继王位,因忙于巩固国内势力,无暇对外征伐,于是非利士人趁机联合邻国背叛亚述。在这局势下,以亚赛说预言针对非利士人,警告他们切勿自以为安全,又把亚述新王喻为蛇、飞龙,预言非利士的反叛必定失败。另一方面,先知呼吁犹大不要随非利士人的路线反叛亚述,要专心倚靠耶和华。──《串珠圣经注释》 对非利士的预言。是以赛亚审判预言的第三个物件。非利士位于以色列西南部地中海延岸入口。他们是神命令完全除灭的七个迦南民族之一(民33:52;申7:16),以色列没有顺服神的命令存留他们。因以色列的不信,神使非利士成为以色列眼中的刺(撒上13:3~23)。神已警告过他们(民33:55)。约兰(第5代)统治犹大之时,他们上犹大掳掠王宫里的财物(代下21:16,17)。亚哈斯(第12代)为政时,他们袭击犹大,夺回乌西雅王在位时被夺去的诸城(代下26:6,7;28:18)。以赛亚先知约在B.C.725,大胆向犹大的敌人、时常折磨他们的非利士宣告灭亡的审判。之后,B.C.701非利士受到西拿基立(亚述)侵略,遭受埃及王尼哥(B.C.609~608)入侵(耶47:1)。最后在巴比伦王尼布迦尼撒当政时被侵,在犹大被攻陷的同时,非利士统治者与居民被流放到国外,为非利士王国落下永远的帷幕。 ──《圣经精读本》 28~32节是论非利士的默示。──《圣经综合解读》 非利士人来自迦斐托,即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创十14;摩九7),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就小规模地迁到迦南沿海平原(创二十一34)。以色列人进迦南大约一百年多后,非利士人大量定居在迦南沿海平原的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迦特和以革伦五个城邑(撒上六17~18),与以色列人冲突不断(士三31;十7~8;撒上七13~14),直到被大卫制服(撒下五17~25;撒下八1)。亚述第二次西征以后,非利士和南北两国一样,沦为亚述的藩属国。──《圣经综合解读》 主前715年,北国灭亡已过七年,投靠亚述的亚哈斯王驾崩。亚哈斯去世之前,非利士曾屡次图谋背叛亚述,均被镇压。亚哈斯去世时,亚述王撒珥根二世( Sargon II,主前722~705年在位)正被迫与东方的乌拉尔图(Urartu)、玛代和巴比伦争战,南方的埃及乘机鼓动非利士和犹大背叛亚述。非利士人可能是想趁亲亚述的亚哈斯去世之机,联合继位的希西家对抗亚述、寻求独立。──《圣经综合解读》 ◎非利士不断地想要背叛亚述国,公元前734年迦特不肯向亚述进贡而遭掠夺。公元前720年非利士和埃及合作背叛亚述,结果被亚述王打败,亚实基伦和迦萨被亚述夺取。公元前705年亚实基伦又背叛,公元701年被西拿基立占领。──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9】「非利士全地啊,不要因击打你的杖折断就喜乐,因为从蛇的根必生出毒蛇,它所生的,是火焰的飞龙。」 「击打你的杖折断」:指亚述王撒珥根二世驾崩。 「从蛇的根 ...... 飞龙」:指亚述国的君王一个比一个凶狠残暴。 「飞龙」:传说在沙漠上出现、凶狠的飞禽。──《串珠圣经注释》 参考历史,“蛇”指乌西雅,“毒蛇”指希西家,“所生的,是火焰的飞龙”指在世界末日歼灭地上所有罪恶权势的基督。以逐渐加强的方式强调蛇,暗示对罪恶的审判渐强,最终完全从世界中被除去。 ──《圣经精读本》 「从蛇的根必生出毒蛇;它所生的是火焰的飞龙」(29节),可能是预言继位的亚述王将一个比一个厉害。「不要因击打你的杖折断就喜乐」(29节),是说非利士人错误地估计了前途,高兴得太早了。──《圣经综合解读》 ●「击打你的杖」:可能是指「大卫王朝」,因为亚哈斯王刚死。也有可能是指亚述王。 ●「所生的」:「果实」、「出产」、「后裔」。 ●「蛇、毒蛇、火焰的飞龙」:后者都比前者更具有威胁性。 ●「飞龙」:原文中与「撒拉弗」是同一个字。──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29 第八世纪的非利士人】乌西雅执政年间,非利士受犹大管辖,横跨几乎半个第八世纪。亚哈斯执政时重新独立,并且反守为攻。当新亚述帝国崛起,非利士与其他国家一样饱受攻击。提革拉毘列色在主前七三四年战役将火力集中于迦萨,非利士于是成为进贡的藩属国。撒珥根登基时,非利士企图挣脱亚述,但是在七二○年又被攻击,迦萨又臣服于亚述。七一二年撒珥根又西进,镇压了亚实突领导的叛变。以革伦与迦特也是亚述的目标。西拿基立于七○一年的战役改换了非利士几个城邦的王位,但是只有以革伦需要围城制服。在主前七、八世纪,非利士人与犹大邻邦的命运都差不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29;六2撒拉弗、火焰的飞龙是什么?】 答:撒拉弗Seraphims,希伯来文为香炉,表明神的圣洁,其解不一。在圣经中仅有以赛亚书提到此名字。据先知以赛亚说,其脸面与手脚概与人同,惟所不同的,是它有六个翅膀,两翅遮脸,两翅遮脚,两翅飞翔,彼此呼喊唱和,颂赞耶和华的荣光。(赛六2—4).按希伯来人的话,撒拉弗的意思,是指毒火蛇而言。以色列人在旷野被蛇咬的灾害即为此物,(民廿一6;申八15)。至于以赛亚书十四29,卅6,这两处经节所说的火焰飞龙,在英译本及吕振中译本,均译为A Fiery Flying Serpent,能飞的火蛇。按原文也是撒拉弗,所以希伯来人曾说之字形电似活物,直如撒拉弗,与中国所说之字形电为金蛇电同意。但先知以赛亚在此处所说的意思,与蛇电毫无关系。撒拉弗的本分任务,乃是护卫宝座,不使亵慢和污秽不洁的人亲近宝座。且用以手取火炭炼炼洁净神所要使用的人,使之罪孽除去,罪得赦免。如此解说,犹太人历世相传以此种灵物为天使之一也。然在圣经注释家谓此灵物未必是天使,乃是一种表像而已。——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赛十四29~32】非利士欲与犹大国希西家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亚述,但以赛亚预言非利士将要倾毁。──《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赛十四30】「贫寒人的长子必有所食,穷乏人必安然躺卧。我必以饥荒治死你的根,你所余剩的人必被杀戮。」 本节上下两半大概是个对比,上半节指出选民必蒙神眷顾,下半节则预言非利士人下场悲惨。──《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是神的「长子」(出四22)。「贫寒人的长子必有所食;穷乏人必安然躺卧」(30节),不是倚靠分析国际形势,而是倚靠神的眷顾。──《圣经综合解读》 「我必以饥荒治死你的根;你所余剩的人必被杀戮」(30节),是预言拒绝神的非利士人结局悲惨。──《圣经综合解读》 ●「贫寒人」、「穷乏人」:指「以色列人」。 ●「长子」:可能跟 出 4:22 称呼以色列人是神的长子有关。 ●「必有所食」:「喂养」、「牧放」。──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31】「门哪,应当哀号!城啊,应当呼喊!非利士全地啊,你都消化了!因为有烟从北方出来,他行伍中并无乱队的。」 「烟」:指暴风中的云。 「从北方出来 ...... 的」:指亚述精锐的军队。──《串珠圣经注释》 「有烟从北方出来,他行伍中并无乱队的」(31节),是预言亚述的军队将再次从北方入侵。主前701年,亚述王撒珥根二世的儿子西拿基立(Sennacherib,主前705~681年在位)首先打败了东方的巴比伦,然后发动第三次西征,掳掠了腓尼基、非利士和犹大。──《圣经综合解读》 ●「并无乱队的」:「没有脱离指定地点的」。──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四31~32 非利士人的命运】最后,非利士人与犹大国一样,被尼布甲尼撒打败、放逐。有五座城市还保有其显著地位,不过到波斯时代已经被同化,融入整个帝国的人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32】「可怎样回答外邦的使者呢(“外邦”或指“非利士”)?必说:“耶和华建立了锡安,他百姓中的困苦人必投奔在其中。”」 可能是犹大对非利士邀请加入反亚述联盟的应有立场:神既建立锡安,必加以保护,百姓毋须依靠政治势力。──《串珠圣经注释》 可怎样回答: 以赛亚使用自问自答方式,若非利士被灭,世人来问犹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将如何回答。此回答,可以视为信仰告白,承认耶和华为自己百姓行大事,保护他们。 ──《圣经精读本》 「可怎样回答外邦的使者呢」(32节),意思是怎样回答邀请犹大结盟反对亚述的非利士使者。──《圣经综合解读》 「耶和华建立了锡安;祂百姓中的困苦人必投奔在其中」(32节),是预言当亚述攻陷犹大全地、百姓逃到耶路撒冷城的时候,神将宣告「因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拯救这城」(三十七35),所以亚述始终无法攻克「锡安」,百姓在城中得以保存。──《圣经综合解读》 当亚述王西拿基立第三次西征的时候,非利士人全然无助、只能束手待毙(31节)。而被管教的犹大百姓虽然也落到困苦的地步,却仍可投奔「锡安」,因为「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诗四十六5)。因此,大卫的百姓何必与被大卫征服的非利士联盟呢?百姓无论是投靠亚述、还是投靠反亚述联盟,都是「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十20)。「信靠的人必不着急」(二十八16),当我们遇到难处、陷入管教的时候,也不应该倚靠势力、与世界联合,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投奔锡安、「诚实倚靠耶和华」(十20)。──《圣经综合解读》 ●「外邦」:原文是单数型态,就是指非利士国。 ●「投奔」:字义是「寻求庇护」。 ◎此处的场景可能是非利士人趁着亚哈斯去世,派使者来吊丧,顺便要与犹大结盟。先知却用预言告诉非利士人的未来会被灭亡。而以色列人却因为耶和华,虽然困苦,但将会存活。──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以色列与古代近东的来世信仰】Sheol 是希伯来文的「阴间」。一个人若是从人间被打落到阴间,希伯来人会认为是审判之举,不过阴间本身不是一个与回到天上的奖赏为对比的审判地点。这个字有时也与「坟墓」同义,因为坟墓是通往阴间的门路。以色列人相信亡灵会在这暗影重重的阴间继续存在。他们固然认为那里的生存境界并不安乐,但阴间也从来没有与旧约的地狱之火的折磨相连(以赛亚书六十六24的意象与阴间无关)。我们并不清楚,除了阴间还有什么其他阴曹地府。人如果没有去阴间,那就是还活着,并不会去另一个地方。以诺与以利亚的例子,让我们隐约感到,似乎有其他的地方可去,因为他们没有进坟墓,应该也没有下到阴间。不过那些经文并没有清楚提到另一个地方。就这方面以色列没有特别的启示,因此,他们的看法一般而言与当时的迦南人、美索不达米亚的近邻观念相符。 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信仰世界,死人需要跨越沙漠、山脉、河流,然后下到一个有七个门的阴间。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形容阴间为一个黑暗的地方,居民穿着羽衣,并且吃泥土,但是也有一些正面的记载。这个阴郁世界的居民仰仗活人的祭物。当阳间是夜晚,太阳神穿过阴间,以便隔天早上能再次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他们也能晒到一点阳光。阴间的首领是匿甲与埃勒什基格珥,身边有一个叫作阿农纳基的群体作助手。尽管这些形容令人心寒,但是没有人想要吃阴间的闭门羹,因为另一个下场,就是吃不到殡仪祭品的游魂更加悲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四12「星」参考数据】☆圣经中跟星星相关的经文分析 赛 14:12 但 8:10 路 10:18 启 12:4 启 12:9──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星」:以中文查询,和合本圣经与「星」相关的词汇 共75笔;其中旧约48笔,新约27笔。~旧约48笔(7种原文字型) 原文编号 原文简义 中文翻译 笔数 经文 -------------------------------------------------------------------------------- SNH
3556 星星、天象 星、众星、 37 创 1:16 民 24:17 星宿 珥 3:15 鸿 3:16 -------------------------------------------------------------------------------- SNH
3685 某星座(猎户座) 参星、群宿 4 伯 9:9 伯 38:31 赛 13:10 摩 5:8 -------------------------------------------------------------------------------- SNH
3598 昴星团、 昴星 3 伯 9:9 伯 38:31 (金牛宫)七星群 摩 5:8 -------------------------------------------------------------------------------- SNH
4208 星座、12宫 行星(或作12宫) 1 王下 23:5 -------------------------------------------------------------------------------- SNH 7335 眨眼 眼…冒出火星 1 伯 15:12 -------------------------------------------------------------------------------- SNH
5213 火花 火星 1 赛 1:31 -------------------------------------------------------------------------------- SNH
7565 火焰、火花 火星 1 伯 5:7 -------------------------------------------------------------------------------- 另外,旧约中有其他四个原文字和「星」相关: 中文翻译 原文简义 原文编号 笔数 经文 ----------------------------------------------------------------------------------- (天上的)万象 天/军队、群 SNH 8064 16*
王 下 17:16 王 23:5 SNH 6635 赛 45:12 番 1:5 ----------------------------------------------------------------------------------- 北斗 某星座(大熊、北斗) SNH 5906 2 伯 9:9 伯 38:32 ----------------------------------------------------------------------------------- 众星 子 SNH 1121 1 伯 38:32 ----------------------------------------------------------------------------------- *16笔「万象」中,有10笔和外邦信仰的星体崇拜有关。-新约27笔(3种原文字型) 原文编号 原文简义 中文翻译 笔数 经文 -------------------------------------------------------------------------------- SNG
792 一颗星、星群 星、星辰、众星 21 太 2:2 可 13:25 林前 15:41 启 22:16 -------------------------------------------------------------------------------- SNG
798 星群、星座、 星、星辰 4 路 21:25 徒 7:43 一颗星 徒 27:20 来 11:12 -------------------------------------------------------------------------------- SNG
4756 军队、星群 兵、日月星辰 2 路 2:13 徒 7:42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
【思想问题(第11-25章)】 1 试根据11-12章,为你自己写一篇救恩之歌来歌颂神的拯救。 2 试将13-14章里巴比伦的情形与你身处的社会作一比较。 如果你是先知,你会怎样以神的眼光论你的社会。 3 15-23章里,先知论到列国的遭遇;试代入今天的国际新闻(特 别是中东一带的消息),看能否帮助你更体会这几章的信息。 4 24-25章在描绘审判的荒凉中加插了歌颂赞美神的信息。 这两者如何协调? 面对现今世界的罪恶和苦难,你怎样才能歌颂赞美神?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