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赛亚书第十三章拾穗

 

【赛十三1「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论巴比伦。」

         从这里开始的段落(直到第二十三章)主要谈论曾逼迫犹大的外邦列国,并指出神对普世的治权。──《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默示」:于13~23章常出现,指神谕。──《串珠圣经注释》 

         13~23章都是讲论外邦国家的预言,主题为神的主权。这些国家都是曾经迫害以色列人的,但他们会受到报应。

13~14章是关乎巴比伦的预言,这些话在预言发出之后大约200年应验。──《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默示:先知对百姓宣告有关末日的严肃信息时,常用此词(鸿11;哈11;亚91;玛11) ──《圣经精读本》

         「默示 מַשָּׂא/mas~saw’」(1节)的原文与一1的「默示 חָזוֹן/khaw~zone’」和二1的「默示 חָזָה/khaw~zaw’」并非同一个词,又被译为「预言」(王下九25)、「重担」(二十二25),指神放在人心中的负担、不得不说的预言。──《圣经综合解读》

         「巴比伦」(1节)是位于亚述东方的一个古老城市,就是宁录所建的「巴别」(创十10)。大洪水之后,人类在这里开始悖逆、建造巴别塔(创十一1~9),逐渐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中心。因此,「巴比伦」比任何名字都更能代表人类想高举自己、倚靠自己的心态(十四14)。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古巴比伦王国曾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强权,到摩西的时代被埃及和赫人帝国取代。当以赛亚发出本章预言的时候,亚述帝国是神的百姓所要面对的世界强权和最大威胁,巴比伦只是亚述帝国东部一个动荡不安、经常反叛的藩属国。一百多年以后,新巴比伦帝国(Neo~Babylonian Empire,主前626~539年)将重新崛起。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将率领巴比伦和玛代联军打败亚述和埃及联军。主前586年,尼布甲尼撒将摧毁耶路撒冷和圣殿、掳走百姓,巴比伦从此将成为神仇敌的代名词。此时巴比伦并非犹大的敌人,而是盟友(三十九1)。但神却首先宣告了巴比伦的灭亡结局,好让百姓对地上的任何势力都不存幻想,「不再倚靠那击打他们的」(十20)。──《圣经综合解读》

         ●「默示」:原意是「负担」、「承受」、「重担」,也用来指「神谕」。

         ●「巴比伦」;字义是「混乱」。──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 以赛亚时代的巴比伦】以赛亚作先知的时候(主前第八世纪下半叶),新亚述帝国在撒珥根派(包括撒珥根二世与西拿基立)的统治下,是世界前所未见的强大政治网络,横跨近东,有段时间埃及也在其内。在这段时期,巴比伦与其迦勒底统治者,就像其他国家一样,受制于亚述。然而,他们也像伊朗西部的玛代人,不时借着叛乱,或是唆使亚述的同盟国来挑衅亚述的一统大业。最令亚述头痛的是默罗达巴拉但(Merodach~Baladan),至少有两次推翻了亚述在巴比伦的首领。主前六八九年,西拿基立终于洗劫巴比伦,自封为巴比伦王。主前六六○年不久,亚述帝国已经开始瓦解,于是巴比伦与玛代联合,给亚述的末代皇帝亚述巴尼帕更大的压力。他于六二七年驾崩,代表了亚述世界强权的终结,以及尼布甲尼撒与新巴比伦帝国的兴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16耶和华可怕的日子:首节声明这是有关巴比伦的默示,然而2~16节却只字不提巴比伦,5 11节更指出审判要临到全世界,可见当耶和华审判的日子临到时,不独神的子民要受罚(210~22),列国也不能逃脱。──《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1~18掌管宇宙与历史的神。1323章,预言及审判的对象大有变化。之前,对象是神的百姓犹大与以色列,此后,对象是周围外邦国家。以赛亚的宣告与预言强烈暗示神不仅是以色列的神,更是宇宙与历史的主宰。古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神明,与国家共兴衰。人们普遍认为一国的神明比其他国家的神明有能力,那国便会胜过其他国家。然而,神借着对列邦的预言表明:惩罚以色列是出于他的公义,按着罪惩罚外邦列国也是出于他的公义。预言将来的事件并日后必成就预言,是对顽梗悖逆之徒敲响的警钟。以赛亚强调自己所发的预言来自神,一再提醒自己并不是从狭隘的民族立场发出预言。对外邦列国的预言亦非按时间顺序记录。在一个个预言中,更清楚地看到神介入历史,折断邪恶势力、施行公义的作为。 ──《圣经精读本》

 

【赛十三1~23对巴比伦的预言。以赛亚的预言对象是巴比伦。B.C.3000左右,巴比伦位于底格拉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小城邑,经历过诸多变化。B.C.1600左右,曾受赫特族支配,B.C.689受亚述王西拿基立的统治。B.C.612,拿布波拉撒王与玛代结成联盟,攻占亚述首都尼尼微,开始具备新巴比伦帝国的面貌。在变化过程中,作为以色列的邻邦,巴比伦总是站在欺压以色列的前端(王下241~17;代下365~10)。当时巴比伦并不强大,以赛亚预言巴比伦日后将会折磨以色列,进一步证明了预言的真实性。 ──《圣经精读本》

 

【赛十三1~十四27十三1~十四27是论巴比伦的默示,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

o A. 巴比伦必将倾覆(十三1~22);

o  B. 神自己会领回百姓(十四1~2);

o A1. 巴比伦必将被弃(十四3~23);

o  B1. 神自己会拯救百姓(十四24~27)。──《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1~二十三18 131~2318 包含了对列国的审判。──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十三~二十三章的预言并非按照时间顺序,而是用十个「默示」(十三1;十四28;十五1;十七1;十九1;二十一11113;二十二1;二十三1)组成一个交错平行结构,两组预言各包括五个「默示」,启示神在全地掌权:

o A. 巴比伦必不长久(十三1~十四27);

o  B. 非利士错估前途(十四28~32);

o   C. 摩押徒然祈求偶像(十五~十六章);

o    D. 北国错误倚靠盟友(十七~十八章);

o     E. 埃及的谋略将被败坏(十九~二十章);

o A1. 巴比伦必要倾倒(二十一1~10);

o  B1. 以东前途黑暗(二十一11~12);

o   C1. 阿拉伯徒然互助互保(二十一13~17);

o    D1. 南国错误倚靠自己(二十二章);

o     E1. 推罗的货财必不存留(二十三章)。──《圣经综合解读》

         在亚述威胁的背景之下,十三~二十三章预言了十个国家的众生百相,包括巴比伦、非利士、摩押、亚兰、北国以色列、埃及、以东、阿拉伯、南国犹大和推罗。这些国家的反应和结局显明:神不但是以色列的神,更在全地掌权;祂不但将以公义管教百姓,更要以慈爱拯救他们;不但将以公义审判仇敌,更要使国度扩展到全地(十一9)。因此,当神使用亚述作为斧锯(十15)削伐列国(十33~34),「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十6)、管教神「所恼怒的百姓」(十6)的时候,百姓不应该倚靠任何地上的势力,而应当「谨慎安静」(七4)地学习「诚实倚靠」(十20)自己的神,因为祂必将使锡安成为全地的中心(二2~4)。──《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2「应当在净光的山竖立大旗,向群众扬声招手,使他们进入贵胄的门。」

         净光的山:指没有树木的荒山。山上没有树木,所以在远处亦能看到所立之旗。这是神为抵挡巴比伦召集军兵的方法,也常用扬声或招手的方法。这些隐喻暗示天兵的威容。 ──《圣经精读本》

         「净光的山」(2节),指没有树木的荒山,所以在远处能看到所立之大旗。──《圣经综合解读》

         「使他们进入贵胄的门」(2节),比喻推翻世上的统治者。「门」是防卫的象征。──《圣经综合解读》

         ●「净光」:字义是「扫光、清光」

         ●「竖立大旗」:应该是「招聚军队」的意思。

         ●「贵冑的门」:「贵族的门」。有人认为「门」应该是一个防卫的象征,进门就相当于攻破其防守,所以「贵族的门」指的应该是巴比伦的贵族之城池。也有人认为这等于是  52呼召群众到贵族的军营入口(门)集合,自愿打仗。我们认为后者,也就是「集结军队」比较可能。──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2~3万军之耶和华招集他的军队。

          「净光的山」:远远可见、无遮蔽的高地。

          「贵胄之门」:原文为众数,大概指多个城邑。

          「挑出来的人」:原文为「分别为圣的人」,这里天概指负有神使命、有禁例要守的军人(参申239~14 撒下1110~11)。

          「就是那 ...... 之辈」:原文为「以我的骄傲为乐的人」。──《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3「我吩咐我所挑出来的人,我招呼我的勇士,就是那矜夸高傲之辈,为要成就我怒中所定的。」

         「我所挑出来的人」(3节),原文是「我所分别为圣的人」(和合本修订版),指被神使用的军队。这些战士耀武扬威、高傲自信,却不知道自己只是被神差遣的器皿。──《圣经综合解读》

         ●「挑出来」:原文是「分别为圣」。──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3~5“我所挑出来的人”。玛代(或波斯,17节),神任命他们在主前539年推翻巴比伦(但五3031)。他们从“远方”来,位于巴比伦以东约三百五十英里(563公里)。──《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预言巴比伦在主前539年亡于玛代人(十三17;但五30~31)。“天边”指玛代国在很远的地方。

玛代是中亚一大古国,位于今天里海西南面。玛代曾和巴比伦联军,于主前612年攻陷尼尼微城,亡亚述国。但在主前539年,玛代又和波斯联合,倾覆巴比伦。──《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我所挑出来的人:蒙神呼召审判巴比伦的军兵,指玛代、波斯人。他们来自位于巴比伦东南方约560km的远方(5)4节记载仿佛听到敌人聚集哄嚷的声音。这样的哄嚷声当时或许不会使骄傲的巴比伦感到恐惧,然而,在预言成就的时刻,必令他们胆颤心惊。 ──《圣经精读本》

         ◎这里描述神召唤他圣战的军队,准备要毁灭全地。──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4「山间有多人的声音,好像是大国人民。有许多国的民聚集哄嚷的声音,这是万军之耶和华点齐军队,预备打仗。」

 

【赛十三4~5汇合成军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万族,是神审判的工具。──《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5「他们从远方来,从天边来,就是耶和华并他恼恨的兵器,要毁灭这全地。」

         玛代和波斯位于巴比伦东方五百多公里,就像「从远方来,从天边来」(5节)的,他们将于两百年后联合攻陷巴比伦城(但五30~31)。──《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6「你们要哀号,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这日来到,好像毁灭从全能者来到。」

         “耶和华的日子”。审判的时刻,这里是审判巴比伦,而最终要在大灾难的日子里(比较10节与启六1213)审判全世界(11节)。关于末世的巴比伦,参看启示录十七章5节的脚注。──《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耶和华的日子」(6节),指神介入历史,施行审判和「毁灭」(6节)的日子,包括对个别城市和国家局部的审判,以及对全世界终极的审判,最终将应验在基督再来「审判的日子」(太十一24)、「主耶稣的日子」(林前五5;林后一14)或「主的日子」(帖前五2;彼后三10)。「耶和华的日子」既是神审判和得胜的日子,也是神的百姓得赎的日子。先知以赛亚、以西结、约珥、阿摩司、俄巴底亚、西番雅、撒加利亚和玛拉基都反复提到「耶和华的日子」(赛十三69;结十三5;三十3;珥一15;摩五1820;俄一15;番一7;亚十四1)、「耶和华的大日」(番一14)或「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 玛四5)。──《圣经综合解读》

         「好像毁灭从全能者来到」(6节),是预言神将毁灭巴比伦。「毁灭 שֹׁד/shode」和「全能者 שַׁדַּי/shad~dah~ee」原文谐音,是双关语。──《圣经综合解读》

         ●「要哀号」:原文是祈使式,意思是「哀号吧!」。

         ●「毁灭」:「大毁坏」、「浩劫」。──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6~8耶和华审判的日子临到,人落在惊恐与无边的痛苦中。──《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6~9耶和华的日子:暗示神直接介入历史的日子。在这日,罪恶与矛盾将被除去,余民将得救。旧约多从政治角度思考“这一日”。新约升华为“末世论”(帖前52;彼后310)。这一日并不是指无条件地拯救以色列、审判外邦人的日子。事实上那些真正属灵的以色列才能得救,其他人将受审判。“耶和华的日子”也预表末世恶人受审判之日。 ──《圣经精读本》

 

【赛十三7「所以人手都必软弱;人心都必消化。」

         ●人手都必「软弱」:「下垂」。

         ●「消化」:「溶解」、「融化」。──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8「他们必惊惶悲痛,愁苦必将他们抓住。他们疼痛,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彼此惊奇相看,脸如火焰。」

         「脸如火焰」:可能指羞惭的样子。──《串珠圣经注释》 

         「产难的妇人」(8节),形容痛苦、无助。──《圣经综合解读》

         「脸如火焰」(8节),形容羞愧、尴尬。巴比伦城是在骄傲自信的欢宴中陷落的(但五1~2)。──《圣经综合解读》

         ●「悲痛」:「疼痛」。

         ●「愁苦」:「剧痛」、「分娩的痛苦」。

         ●「疼痛」:「扭曲」、「痛苦扭动」。

         ●「惊奇」:「感到震惊的」。

         ●「脸如火焰」:脸因为紧张而发红发热。

         ◎在平安的日子中,大家都相信「人定胜天」,没有想过自己的平安其实并不稳固。我们是否预备好面对「主的日子」?──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主再来的审判遍地日子已经近了,我们是否戒慎儆醒,还是继续胡混过日子。我们真的知道主再来所带来审判的恐怖吗?──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9「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

         ●「忿恨」:「怒气爆发」。

         ●「烈怒」:「愤怒」,此字总是用以形容神的忿怒。

          13形容神的日子是「残忍」、「暴怒」、「愤怒」。这跟我们的信仰相符合吗?我们的信仰中有这些元素吗?如果神 不为罪恶愤怒,耶稣的死就只是一场秀。──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9~12神的忿怒是针对罪恶而发;在 施行审判的日子,天象也受影响,地上一片荒凉,人口稀少。──《串珠圣经注释》 

         实际上,神不必主动伸手「除灭罪人」(9节),只要祂收回保护的手,任由罪人自己作主、尽情发挥,结果必然会自取灭亡。在「耶和华的日子」(9节),凡是不要神的人,都会得到他们所要的结果:「邪恶」(10节)自己就会「刑罚世界」(10节),「罪孽」(10节)本身就会「刑罚恶人」(10节),骄傲的结局必然会「使骄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强暴人的狂傲」(11节)。──《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9~169~16节形容神将任凭拒绝祂的人无拘无束地渲泄本性(罗一242628),毫无怜悯地互相毁灭(14~16节),作为对罪人的公义审判。人类战争的「残忍」(916节),并非因为神不怜悯,而因为罪的可怕。──《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10「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

         ●「天上的众星群宿」:「诸天的群星与众星座」。──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0 众星群宿】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星宿是大神玛尔杜克在天上的议会,在那里负责看管自然界的各种力量,帮助他管理宇宙。因为当时认为天体的移动是地上发生事情的兆头,因此常常观星,并且作记录(如《埃努玛、亚奴、恩里勒》所搜集的),后来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也用在个人占星的方法。如此,日子的凶吉都可以询问法师或占星师来决定。美索不达米亚的星宿有动物模样,比如山羊(天琴座)、蛇(长蛇座);也有物体形状,比如箭头(天狼星)、推车(大熊座);也有人物,比如亚奴(猎户座)。最受喜爱的星座是昴宿星团,甚至见于巴勒斯坦与叙利亚的封印上。新亚述帝国的文献也保存了星宿图。──《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0 众星、太阳、月亮变黑】当以赛亚宣告在「耶和华的日子」整个天空与星球都失去光芒,他是说耶和华的荣耀将掩盖其他所谓的神明的光芒(对照诗篇一○四19~22的措词,该处形容耶和华主掌太阳与月亮)。亚述与埃及都崇拜太阳神(分别称为沙马士与亚孟),尊为他们的主要神明,巴比伦则特别敬奉月神辛。因此以赛亚的预言特别针对这些神明以及这些狂妄的国家。这种黑暗的凶兆,一如代尔阿拉碑文所述,通常是要预告大灾难的来临,不过以赛亚的讯息却是得胜的讯息:那些「微小的光」将因着耶和华的荣美光灿而消失。──《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0~16巴比伦的灭绝。描绘巴比伦败落后所遭受的残忍的掠夺,勾勒出雄伟的审判场面。除描绘一般的杀戮、掠夺、强奸场景,还用比喻描绘星宿落地、地将摇撼,表明人彻底被离弃,神的普遍恩典也将消失。尤其连婴孩都完全被灭绝,表明民族的灭亡、巴比伦的全然灭绝。 ──《圣经精读本》

 

【赛十三11「我必因邪恶刑罚世界,因罪孽刑罚恶人,使骄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强暴人的狂傲。」

         恶人要明白,清算他们罪行的日子必然会来到(见传811)。──《串珠圣经注释》

         ●「刑罚」:原文是「造访」、「临到」、「眷顾」、「追讨」、「惩罚」。

         ●「刑罚世界」:意思是神要「临到世界」,由于是为了「邪恶」,因此这样的「临到」是带来恐怖的刑罚。

         ●「强暴人」:「心生敬畏的」、「使人惊吓的」。

         ◎神说要因罪恶刑罚世界;若不是基督为我们挂在十字架上,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吗?──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2「我必使人比精金还少,使人比俄斐纯金更少。」

         男性的人口将会大幅度的减少。关于“俄斐”,参看历代志下二十章3537节的脚注。──《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俄斐」:见伯2816注。──《串珠圣经注释》 

         ●「俄斐」:字义是「变成灰烬」,位于阿拉伯南部,是所罗门时期黄金贸易重镇。

          1312 提及因为战乱的关系,使得人口数目降低。 1313 则是指着天体变异,圣经中多次提到,神的日子天体将会有大变异  314~16  2125  612~14 。亚述与埃及都崇拜太阳神;巴比伦则敬奉月神「辛」。以赛亚的预言特别针对这些神明以及这些狂妄的国家。这种黑暗的凶兆,通常是要预告大灾难的来临。──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2 俄斐的金子】耶和华介入,洁净人类,将以俄斐的纯金为标准。俄斐的地点至今不详,不过有人主张在阿拉伯与东非一带(津巴布韦或索马里)(王上九28)。卡西尔遗址(Tell Qasile)出土的主前第八世纪碑文,提到俄斐的金子,更证明了俄斐已经是「纯净」的同义字了。──《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2  俄斐位于──】俄斐以出产稀有贵重的黄金著称。据认为,它坐落在阿拉伯西南海岸。──《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三13「我万军之耶和华在忿恨中发烈怒的日子,必使天震动,使地摇撼,离其本位。」

         「使地摇撼,离其本位」:古人以为地有柱支撑,安卧水面;地若脱离下面的基柱,便会摇撼。──《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13 天地震动】以赛亚的措词,与乌加列的巴力史诗里形容「风暴神」显灵相似。神圣战士以自然界的变动、强风、几近撕裂大地的轰响,表明自己的威力。类似的例子见于撒母耳记下二十二8~16,大卫的赞美诗歌 (见该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3~16在神的忿怒下,人不能躲避刑罚。──《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14「人必像被追赶的鹿,像无人收聚的羊,各归回本族,各逃到本土。」

         以「被追赶的鹿」」比喻人逃走时速度之快,以「无人收聚的羊」比喻无人指引、得不到保护之苦。人虽然尝试逃回自己的家园,但都被追上了(15)。──《串珠圣经注释》 

         ●「鹿」:「鹿」、「羚羊」。──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5「凡被仇敌追上的,必被刺死;凡被捉住的,必被刀杀。」

         ●「刺死」:「刺穿」。

         ●「必被刀杀」:「必倒在刀下」。──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5~16显然神藉人间的战争、杀掠来施行审判。──《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16「他们的婴孩,必在他们眼前摔碎;他们的房屋,必被抢夺;他们的妻子,必被玷污。」

         屠杀孩童可消灭他们的人力资源,排除将来背叛的可能。──《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玷污」:「发生性关系」。

         ◎此处写实的说明战争的状况。──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7「我必激动玛代人来攻击他们。玛代人不注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

         “玛代人”。有些人认为这里是指主前539年巴比伦的陷落。另外有人却认为那是亚述人在主前689年掠夺巴比伦。又有些人认为这里是指主前612609年,那时玛代人与巴比伦一起打败亚述(“他们”)。──《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他们」:指巴比伦(见19)。

          「不注重银子 ...... 金子」:玛代人好战,不善经营,就算金银也不能改变他们要攻击别人的心。──《串珠圣经注释》 

         「玛代人」(17节)是古代伊朗北部的一个民族,又译为「米底亚人」,是与波斯人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在亚述帝国时期,巴比伦与东方的玛代长期结盟,最终将一同攻陷尼尼微、毁灭亚述,但神却预言「我必激动玛代人来攻击他们」(17节)。巴比伦征服亚述之后大约七十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建者古列(Cyrus the Great)于主前539年派遣「玛代人大流士」(但五31)攻占巴比伦城,应验了这个预言。──《圣经综合解读》

         ●「激动」:「唤醒」、「奋起」。

         ●「玛代」:指「米底亚人」。公元前九世纪末亚述文献中开始出现米底亚的相关记载。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与撒珥根二世攻打过玛代好几次 王下 17。此族人居住于伊朗西部,定都于埃克拜坦那。以拦这个伊朗王国统治南部。公元前七世纪,古阿萨勒斯王联合尼布甲尼撒,以及巴比伦的迦勒底人攻打而毁灭了尼尼微,才成为统一的民族。最后,古列二世的阿契美尼德帝国于公元前550年,征服同化了玛代人。

         ●「注重」:「思考」、「计划」、「数算」。

         ●「喜爱」:「喜悦」、「喜欢」。

         ●「不注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当城被围攻时,有时可以用金钱贿买敌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王下 1813~16 ,不过玛代人以勇猛闻名,无法用金钱贿买。──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17 玛代人】玛代部族与国王的记载,于主前九世纪末开始出现于亚述文献,特别与购买马匹与控制穿越扎格罗斯山脉(Zagros Mountains)的通商路线相关。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与撒珥根二世都攻打过玛代好几次,抽取贡品,并且迁移其部分人口(王下十七6)。玛代人居住于伊朗西部,定都于埃克拜坦那。以拦这个伊朗王国统治南部。直到主前七世纪,古阿萨勒斯王联合尼布甲尼撒,以及巴比伦的迦勒底人攻打而毁灭了尼尼微(主前612年),他们才成为统一的民族。最后,古列二世的阿契美尼德帝国于主前五五○年(帖一3),征服同化了玛代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7 对金银没兴趣】从西拿基立的亚述年表可以看见,一座城若被围攻,可以高价挽救自己的下场(王下十八13~16)。不过,玛代人向来以勇猛闻名,战事一旦开始,绝不为贿赂收买所动(见:番一18)。──《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7~201718节记载急于复仇的玛代人将成为攻陷巴比伦的先锋,他们并非只为经济而掠夺、攻打巴比伦;19~22节预言结局,废墟一片孤寂,确定巴比伦的灭亡。此预言约180年后成就(B.C.539)。令人惊奇的是,当时玛代只是尚未打好统一王国基础的小国,以赛亚就预言它将攻陷列国的荣耀——巴比伦。玛代是古代印欧民族,可能是创102雅弗之子玛代的后裔。当时玛代与正在崛起的波斯合并,攻打巴比伦,摧毁巴比伦帝国,建立波斯帝国。 ──《圣经精读本》

         「不注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17节),指玛代人的兴趣不是财富、而是权力,所以不会被金银收买,毫无怜悯之心(18节),一心只想征服。──《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17~22巴比伦被玛代倾覆:本段预言巴比伦帝国衰亡,王宫竟成鸟兽之所。他受罚倾覆的原因见144~7。玛代是波斯西北的民族 早期与巴比伦结盟,于主前六一二年联合攻下亚述首都尼尼微城,除灭了亚述帝国。后波斯崛起,波斯王古列取替了玛代王朝,建立玛代波斯帝国,并于主前五三九年灭了巴比伦。──《串珠圣经注释》 

         17~22节预言巴比伦的倾覆。──《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18「他们必用弓击碎少年人,不怜悯妇人所生的,眼也不顾惜孩子。」

         这种残忍的做法是要使巴比伦绝后、无复国希望。──《串珠圣经注释》 

 

【赛十三19「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必像 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

         巴比伦帝国曾经称霸世界,显赫的王朝终于湮没。十三17~22的预言,都实际应验了。历史家斯特拉波(Strabo)在主前一世纪写他所见到的巴比伦,是块“完全荒芜之地”,连在沙漠以游牧为生的亚拉伯人,也踪迹罕到。直到二十世纪的今天,巴比伦城仍然没有重建。──《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迦勒底」(19节)位于巴比伦尼亚(Babylonia)的南部,即现代的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主前11~9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黎凡特地区游牧的「迦勒底人」(伯一17)迁入这一地区,之后又有许多民族陆续迁入。主前780~748年,迦勒底人从亚述的附庸手中夺取了巴比伦王位,但很快就被镇压。亚述王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前722~705年在位)即位后,正被迫与东方的乌拉尔图(Urartu)和玛代争战,南方的埃及乘机鼓动非利士和犹大背叛亚述,迦勒底人「米罗达·巴拉但」(三十九1)也在古代伊朗南部的「以拦」(十一11)支持下再次短暂夺取巴比伦的王位(主前721~710年)。主前626年,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Nabopolassar,主前626~605年在位)在巴比伦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Neo~Babylonian Empire,主前626~539年)。因此,圣经中常用「迦勒底」来代指「巴比伦」。──《圣经综合解读》

         「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19节),指巴比伦历来都被美索不达米亚的各国、包括亚述视为宗教中心。主前689年,巴比伦因叛乱而被亚述王西拿基立彻底摧毁,城墙、寺庙和宫殿被夷为平地,碎石被扔到阿拉图(Arakhtu)的海边。此举引发众怒,导致西拿基立被两个儿子暗杀赎罪(三十七38),继位的以撒哈顿则迅速重建了巴比伦。──《圣经综合解读》

         以赛亚发出预言一百多年以后,尼布甲尼撒把巴比伦建成古代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成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19节),后来的波斯王和亚历山大也将把巴比伦城作为首都之一。继承亚历山大东部帝国的塞琉古一世迁都塞琉西亚以后,巴比伦开始变得无足轻重。到了主前141年帕提亚帝国接管这片地区的时候,巴比伦已经被彻底废弃,「世世代代无人居住」(20节),连在沙漠游牧的「阿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棚」(20节)。──《圣经综合解读》

         「必像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19节),表明巴比伦的倾覆表面是玛代人的作为,实际上是神对巴比伦「邪恶、罪孽、狂妄、狂傲」(11节)的审判。──《圣经综合解读》

 

【赛十三19 推翻巴比伦】以赛亚在世期间,亚述虽然是以色列的祸源,并且被认为是「神怒气的杖」(赛十5),但神确保审判有朝一日也会临到亚述(十四25)。所以迦勒底王朝的默罗达巴拉但在位不久即被消灭,只是「耶和华的日子」宏伟的开始的一瞥,令人看见最终会引进一个新纪元。迦勒底的比特雅金部族,原先居住于巴比伦的南部,在主前七二二年主掌整个巴比伦。首先是撒珥根二世,再来是西拿基立,皆曾来袭,但是直到主前六八九年,西拿基立摧毁其城市与主要建筑,一连串的叛乱与镇压,才终告结束。城市的废墟使得迦勒底国破家亡有一个世纪之久,毁灭的景象与回忆堪与所多玛、蛾摩拉相比。不过由玛代人的参与可知,巴比伦下场的预言,最后是在主前五三九年玛代与波斯制服了该城以后实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19~22巴比伦的衰落是分阶段的。到主前20年左右,斯特拉波(Strabo)形容那是一次“极大的荒凉”。即使是沙漠的流浪者(“亚拉伯人”)也要避开那地方,因为它成为了厄运的记号。──《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赛十三20「其内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阿拉伯人也不在那里支搭帐棚,牧羊的人也不使羊群卧在那里。」

         「亚拉伯人 ...... 帐棚」:昔日亚拉伯人为游牧民族;先知以夸张语法预言巴比伦彻底荒废,连游牧民族也不愿暂时居留。──《串珠圣经注释》 

         ●「永无人烟」:「永远无人居住」。

         ●无人「居住」:「定居」。──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20 巴比伦的命运】此处描述的凄绝荒芜,是照着苏美人哀悼吾珥(约主前2000年)的挽歌形式。另一类似的例子是埃及的降祸神谕《奈费尔蒂的异象》,形容旧王国的结束,使得人民茫然无从、运河干旱,给小亚细亚地区与沙漠游牧部族侵袭的机会。巴比伦最后不是灭在敌军手里,而是因着幼发拉底河渐渐改道逐渐衰弱,使这座传奇性的城市沦落为孤立废弃的荒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赛十三20  尚没有崛起,已有人为它敲响丧钟……】就在巴比伦成为世界大国之前,以赛亚已经预言它虽发光一时,但毁灭很快就要临到,而且这块土地上再无人居住。巴比伦在现在的伊拉克,仍然一如以赛亚所描述的那样,躺在废墟、烧焦的灰尘和沙土层下。──《灵修版圣经注释》

 

【赛十三21「只有旷野的走兽卧在那里,咆哮的兽满了房屋;鸵鸟住在那里,野山羊在那里跳舞。」

         “野山羊”:这里描写外邦,外邦神话中有一种半人、半羊的怪兽。──《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咆哮的兽」:「胡狼」。

         ●「鸵鸟」:「猫头鹰的女儿」、「鸵鸟的女儿」。──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21野山羊为何物?】

    答:野山羊Wild Goat这种动物常匿于高山及巨石中(伯卅九1;诗一○四18),隐基底为其常居之所(撒上廿四12)。祂与欧洲野山羊同类,惟色较浅,角细而曲,又多皱纹。在埃及、亚拉伯、波斯、摩押、及犹太近死海之旷野均产之。此物名称在英文圣经译作Satyrs(Isaiah13213414),意思乃是森林的神。据传说为罗马人之林神,随从酒神。耳长且锐,鼻扁而短,且有山羊尾形,其性似兽而好色。先知预言巴比伦受恶报而被毁,此种怪物必踊跃于巴比伦及以东荒凉之地,而为人所妄拜者。(利十七7;代下十一15)。——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赛十三22豺狼必在她宫中呼号,野狗必在他华美殿内吼叫。巴比伦受罚的时候临近,她的日子必不长久。」

         此时,亚述帝国是统治世界的强权、百姓最大的威胁,巴比伦只是遥远东方的小国,但神却首先宣告一百多年后新巴比伦帝国的崛起和灭亡,而犹大所寄予厚望的外援巴比伦将成为百姓最大的仇敌。当被掳巴比伦的百姓回顾这一预言过程时,不能不承认与巴比伦结盟是他们最愚蠢的错误(三十九1~8),从此回转「诚实倚靠耶和华」(十20)。因为人在神之外无论倚靠什么,「它的日子必不长久」(22节)。──《圣经综合解读》

         ●「宫中」:原文是「寡妇」(SNH 490),不过有些古译本翻译成「城堡、要塞、皇宫」(SNH 759),应该是城堡比较可能。

         ●「华美」:「精致高雅」。

         ◎这个预言在公元前538年实现,玛代击败巴比伦。而巴比伦最后因为幼发拉底河渐渐改道而逐渐衰弱,最后这城沦为废弃的荒野。──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巴比伦极盛时,有如今日的纽约,先知预言未来纽约将只剩下野生动物居住,我们能相信吗?但现在却验证这个预言是精确的。──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赛十三章  先知论到巴比伦时,它处于何种状况?】112章说的是对南国的审判,其次是对北国的。1323章谈的是对其他国家的审判。13章是神对巴比伦的信息或默示。早在巴比伦成为世界大国对犹大构成威胁之前,以赛亚就讲到了它的灭亡。巴比伦是“洪水”之后反抗神的中心(参创11章)。在启示录1718章中巴比伦成了神的敌人的象征。当预言发出的时候,巴比伦还是亚述帝国的一部分。以赛亚就在这时给了百姓这挑战性和充满希望的信息。他告诉他们不要信靠其他国家,只管专心依赖神;并让他们知道,从神而来的惩罚才是他们的大敌。──《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1~25章)】

 1 试根据11~12章,为你自己写一篇救恩之歌来歌颂神的拯救。

 2 试将13~14章里巴比伦的情形与你身处的社会作一比较。

  如果你是先知,你会怎样以神的眼光论你的社会。

 3 15~23章里,先知论到列国的遭遇;试代入今天的国际新闻(特

  别是中东一带的消息),看能否帮助你更体会这几章的信息。

 4 24~25章在描绘审判的荒凉中加插了歌颂赞美神的信息。

  这两者如何协调?

  面对现今世界的罪恶和苦难,你怎样才能歌颂赞美神?

──《串珠圣经注释》 

 

【十三至十四章】所提及的列国先后为以色列人的仇敌,其余数章再论巴比伦、犹大,也涉及其他国家。以赛亚的焦点由选民转向外邦,预言列国的衰亡,表明世界历史是在神的掌管下。──《串珠圣经注释》 

         ◎有学者认为此时世界最大的强权是亚述,不是巴比伦。再者巴比伦当时跟玛代是同盟国,巴比伦到了公元前第六世纪才被玛代所灭,因此质疑以赛亚会写这一段。──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可能的理由是此处的巴比伦,是指亚述,而非指后来的新巴比伦帝国。因为公元前729年以后,亚述王也自称是巴比伦王,而且1424~27 的同一段记载中,却是对亚述人发言。当然,此处的预言,可能也跟神预知后来巴比伦的兴起有关,因此一开始就用这「一语双关」的名字来审判世界第一强权。──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