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导论拾穗 以赛亚书提要 壹 关于先知书 一 以赛亚书是先知书的第一卷。 圣经中被称为先知书的共有十七卷,从以赛亚书起一直到玛拉基书止。其中耶利米哀歌本可列在诗歌书里,可是它被算是耶利米书的附录,而且里面也有预言,所以还是列在先知书中。 二 初读圣经者常以为‘先知’是指专说预言的人,‘先知书’是指专载预言的书。其实不尽然。 ‘先知’(希伯来文 Nabi )的原文意义是‘如泉涌出,’是指他受圣灵感动,把神的话像活泉一般涌到外面,‘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1。)先知书中的先知都是神在祂的百姓背道堕落的时候所兴起的器皿,使他们受了圣灵的感动,代替神说话,有的是关乎当时当地的事,(赛一2~23,)有的是关乎将来的事。(二2~22。) 先知书也不一定专载预言,里面尽可以有记事、诗歌(三八10~20)等等。 除了先知书中的先知以外,还有许多先知,例如亚伯拉罕、(创二十7、)摩西、(申三四10、)撒母耳、(撒上三20、)迦得、(二二5、)拿单、(撒下七2、)以利亚、(王上十八22、)以利沙、(十九16、)以及新约时代的众先知(徒十三1,十五32,二一10)等等;外邦也有先知,如巴兰。除了那十七卷先知书以外,诗篇、犹大书和启示录等也可算是先知书,因为它们都记载好多的预言。 三 先知书的预言多半是根据于‘巴勒斯坦的约、’(申二九~三十、)‘大卫的约、’(撒下七8~17、)诗篇第二篇、但以理二章、七章。预言主要的内容是: (一)以色列百姓-包括普通的犹太人和敬虔的遗民。 (二)外邦人-包括拒绝神的外邦人和敬敬畏神的外邦人。 (三)弥赛亚-包括祂第一次的降临和第二次的降临。 关乎教会,在旧约的预言中没有详细题及,即使题及,先知自己也不一定知道,因为她是一个‘奥秘,’(弗三1~5,)必须在新约时代才得显明。 四 先知书可分作三类: (一)被掳以前的先知书: 约珥书。(约在主前八六五年。) 阿摩司书。(约在主前七八七年。) 何西阿书。(约在主前七八五年。) 以上三卷是对以色列国说预言的先知书。 俄巴底亚书。(约在主前八八○年。) 以赛亚书。(约在主前七六○年。) 弥迦书。(约在主前七五○年。) 那鸿书。(约在主前七一三年。) 西番雅书。(约在主前六三○年。) 耶利米书。(约在主前六二九年。) 哈巴谷书。(约在主前六二六年。) 耶利米哀歌。(约在主前五八七年。) 以上八卷是对犹大国说预言的先知书。耶利米书及耶利米哀歌都是延展到被掳期中的先知书。 约拿书。(约在主前八六二年。) 这是一卷向尼尼微说预言的先知书。 (二)被掳期中的先知书: 但以理书。(约在主前六○六年。) 以西结书。(约在主前五九五年。) (三)被掳以后的先知书: 哈该书。(约在主前五二○年。) 撒迦利亚书。(约在主前五二○年。) 玛拉基书。(约在主前三九七年。) 五 初读圣经者读先知书时,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一)先知书和历史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读先知书时应该随时参考当时的历史背景。例如:读以赛亚书时就应参读王下十五至二十章,代下二十六至三十二章。 (二)先知书中的预言,有的需要按字面解,有的需要按灵意解。例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赛七14。)第一句是按字面解的,因为的确在一千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马利亚的童女怀孕生子。第二句是按灵意解的,因为约瑟没有给主起名叫以马内利,这‘以马内利’的名字是按灵意应验在主身上,因为祂就是‘神与我们同在。’(注意赛七14小字注。)一般说来,读预言时,应先作字面解;等到字面不能解时,再作灵意解。 (三)没有一处的预言把‘将来必成的事’全面的说出来,可能这里说一部分,那里又说一部分。例如:以赛亚七章说到弥赛亚的生,五十三章说到弥赛亚的死,耶利米三十三章说到弥赛亚是大卫的苗裔,弥迦书五章说到基督生在伯利恒。所以,读一个预言题目,需要综合、比较、参考各处有关的圣经节。 (四)预言往往缩短‘将来’的时间。从预言看来,一事发生后,另一事直接继续,似乎中间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别;可是在应验的事实说来,一事和另一事中间,很可能有极长的时间和极远的距离。例如:以赛亚九章六、七节:‘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这是指基督的降生于伯利恒。‘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祂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祂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祂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这是指基督的再临,建立国度。这两件事在时间上尽可能有很久长的距离。 (五)一处的预言很可能在一件较小的事上先有局部的应验,然后在一件较大的事上再全部应验。例如约珥书二章二十八至三十二节:‘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作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日头要变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它先在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应验了一部分,然后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应验全部分。(参读结三九29,亚十二10,太二四29,启六12。) 贰 书名和著者 一 ‘以赛亚书’是以著者的名字作书名;其余的先知书也都是以著者命名。 二 ‘以赛亚’的意思是‘耶和华拯救。’我们看见这位先知一生的工作就是见证他这名字所包含的意义。每次外邦军队攻打犹大国时,(赛七3~9,三六1~2,)每次希西家王发生难处时,(三七6,三八5~6,)每次他警告神的百姓之后,每次预言弥赛亚时,他总是宣告‘耶和华拯救。’ 三 一般解经家往往称他是先知书中的最大的先知,因为他写了篇幅最长、范围最广、关于弥赛亚最详细的预言。他也是一位满有爱国热忱的先知。 四 关于这位大先知的生平,本书和历史书所供给的材料并不多。 (一)他是亚摩斯的儿子。(一1。)(这亚摩斯并不是先知阿摩司。) (二)他和在以色列国的先知阿摩司、何西阿,又和在犹大国的先知弥迦是同时代。 (三)他说预言的时期最长,经历四朝-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一1。) (四)他的妻子是一位女先知。(八3小字注。) (五)他至少有两个儿子,施亚雅述(意思是‘遗民必要归回’)和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意思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七3,八3。) (六)他是历史家。(代下二六22,三二32。) (七)按照犹太人中间可靠的遗传和第二世纪拉比的著作,他在玛拿西年间殉道,(参读王下二一16,二四4,太五12,徒七52,)为木锯锯死。希伯来十一章三十七节的‘被锯锯死,’解经家认为可能就是指当时那些殉道者。 参 时间和地点 一 本书内容所包括的时间约有六十二年,自主前七六○年起,至主前六九八年止。 二 先知工作的地点是在耶路撒冷。 肆 体裁 本书除了四章(三十六至三十九章)是散文外,其余都是诗。研究古代文学的人都承认它的诗品是非常高尚、美妙、简洁,并且不受诗格的不合理的拘束。 伍 几处可注意之点 一 本书的中心信息是弥赛亚的预言。因此它对于救恩说得非常详细、透彻,甚至有人称之为‘以赛亚福音。’也有解经家称以赛亚为‘救赎的先知,’‘第五位福音使者,’因为在律法时代中,没有一人能写恩典这么详细、清楚、准确。 二 本书预言基督的生平最为详细: (一)诞生;(七14,九6;) (二)谱系;(十一1;) (三)名字;(七14,九6;) (四)被灵充满;(十一2;) (五)工作;(十一3~4;六一1~3;) (六)温柔;(四二1~4;) (七)受死;(五三;) (八)复活;(二五8;) (九)再临;(六三1~6,六四1;) (十)作王。(十一3~16,三二1,三三17~24。) 三 除了基督的生平之外,本书还有几个主要的题目,都有丰富的材料和供应,初读圣经者可以在书中多方发掘。例如: (一)罪;(五九2;) (二)救恩;(二五9;) (三)光;(六十19;) (四)圣灵;(十一2,三二15;) (五)喜乐;(三五10;) (六)能力;(四十31,四一10;) (七)慈爱;(五四8;) (八)约;(五五3;) (九)审判;(十六5;) (十)列国的预言。(十三~二三。) 四 本书是旧约经卷中的福音书,与新约最为接近,所以新约经卷中直接引这位‘救赎的先知’的话至少有五十八次之多: 七章十四节, 四十章三节(四次), 九章一节, 五十三章四节, 四十二章一节, 六章九、十节(三次), 六章十一节, 五十六章七节(三次), 二十九章十三节(二次), 五十三章十二节(二次), 六十一章一节, 五十四章十三节, 五十三章一节(二次), 六十六章一、二节, 五十三章七、八节, 五十五章三节, 四十九章六节, 五十二章五节, 五十九章七、八节, 十章二十二、二十三节, 一章九节, 二十八章十六节(四次), 五十二章七节, 六十五章一节, 六十五章二节, 二十九章十节, 五十九章二十节, 二十七章九节, 四十五章二十三节, 十一章十节, 二十九章十四节, 六十四章四节, 五十二章十五节(二次), 二十八章十一、十二节, 二十五章八节,四十九章八节, 五十二章十一节, 四十三章六节, 五十四章一节, 二十六章十三节, 八章十八节, 四十一章八节, 四十章六至八节, 八章十四节。 五 本书六章是以赛亚一生中的大转机。他所以被神如此重用,并非偶然,就因为他有这么一次转机。当他看见异象后,他就有新的呼召、新的奉献、新的能力、新的使命、新的工作、新的预言。从前他是一个‘好人,’现在是一个蒙神洁净的人;从前他的宗教生活是遗传的,现在是启示的;从前他的工作是外面的,现在是里面的。总之,前后的以赛亚简直是两个不同的以赛亚。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六1,)先知心中非常难过,因为他失去了这么一位‘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又曾收复许多失地的贤王;他的伤痛、损失、重压催逼他回到神面前去寻求祂。他所抓紧的乌西雅只是地上一国之君,长着不洁的大麻疯,已经死了;神就给他看见一位治理全宇宙的、圣洁的、并且永远活着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这就是先知(也是我们每一个)所需要的异象。看见了这样的异象,失望、灰心、失败、难处…就完全解决。 当先知看见了神之后,又看见了自己。这是人遇见神之后第一个必有的结果。这位‘时代的完人,’一见神之后,大声喊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5。)以前他只发现百姓有祸、(三9,11、)乌西雅不洁、以色列家有罪…都是别人的不是,现在他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蒙福得转机的条件。有了对己的认识和对神的谦卑,神就洁净他,并且给他新的使命。(六6~9。) 六 神在地上有许多的工作,天国的福音还未传遍天下,外邦人的数目还没有满,教会还没有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所以今天祂仍叹息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巴不得我们都有以赛亚那样的寻求、看见、谦卑、蒙恩,并答应神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六8。) 七 撒拉弗是在神面前侍立的天使。他有三对翅膀:一对为着遮脸,在神面前不敢出头,也就是‘服权柄的记号;’(参读林前十一10;)一对为着遮脚,在神面前谦卑,表示他是不体面的肢体,是不值得神一看的;一对为着飞翔,执行神的使命。所以,两对翅膀是与神面前的侍立发生关系,一对是与工作发生关系。这是一个属灵的比例:一分的工作,必须先有两倍在神面前的侍立。 八 本书的预言一面是警告神的子民,一面又是安慰他们。以赛亚不只被称为‘救赎的先知,’他也被称为‘安慰的先知。’神托付他的使命就是:‘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赛四十1。)尤其是从四十章起,我们可以看见先知一直在那里注重这项工作,他安慰神的子民有下列几方面: (一)神始终眷顾并纪念四散在列国中的百姓。(四十9~31,四三。) (二)以色列人终必因着神的大能胜过他们的仇敌。(四一8~16,五一~五二。) (三)弥赛亚终必来到。(四二1~9,五二13~五三12。) (四)圣灵终必降临。(四四1~8,三二15~20。) (五)他们终必从巴比伦回来。(四四~四五。) (六)他们顶大的仇敌,也是代表所有其他仇敌的巴比伦终必倾倒。(四六~四八。) (七)以色列国终必繁荣。(四九13~26,五四~五五,六十,六二,六五~六六。) 甲,有外邦效力于他们的复兴。(四九22。) 乙,国境扩大,百姓增添。(四九18~21。) 丙,受列国的事奉。(六十12。) 丁,国土是永远的。(六十21。) 戊,使神满足、欢喜、得荣耀。(六五19。) 九 本书两次题及古列王。(四四28,四五1。)先知以赛亚早在一百多年前预言他的事,并且题及他的名字。这使一班不信者发生怀疑,以为本书不是以赛亚所写的,乃是有人在被掳归回之后冒着以赛亚的名写的。可是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神又是无所不知的,难处就迎刃而解了。圣经中在别处亦有这样类似的例子:耶罗波安年间,有神人预言‘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王上十三2。)神人的预言是在约西亚王诞生前三百多年。 古列王是神所安排的拯救者。他是一位外邦君王,可是很能预表基督,因为他是:(一)神所立的牧人;(赛四四28,约十11;)(二)神所膏的;(赛四五1,六一1;)(三)他战胜神百姓的仇敌;(赛四五1,启十九19~21;)(四)他重建圣殿;(赛四四28,约二19;) (五)他见证、荣耀神的名。(赛四五6,拉一2~4,林前十五28,腓二11。) 十 本书十四章十二至十五节,先知在论巴比伦王的诗中隐隐的说出撒但的来历。(比较以西结二十八章十一至十九节,那里以西结也在论推罗王的诗中隐隐的说出撒但是如何堕落的。)他本是一位天使长,地位很高;(参犹9;)但他不满足。他骄傲,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他要一步一步的升高,最后与神同等。结果他堕落成撒但,他永远的分是‘坑中极深之处’-无底坑。回顾我们的主,‘祂本有神的形像,’‘与神同等,’可是祂降卑作人、作奴仆、作囚犯,受羞辱、审判、死刑,结果‘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6~11。)这就是‘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太二三12。) 十一 本书五十三章是先知描写弥赛亚生平最仔细的一章,它的题目是‘豫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彼前一11。)初读圣经者最好把它仔细的一读,才能更宝贵他所白得的奇妙救恩。 (一)‘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赛五三1)-这是犹太人的观念,以为弥赛亚一来,必定大受欢迎,他们要争先恐后接受祂所传的。岂知事竟不然。所以先知带着惊异的口吻发问说,所传给我们的,有谁信呢?除了极少数人以外,耶和华大能拯救的膀臂可以在谁身上显露出来呢?‘祂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祂。’(约十二37。) (二)‘祂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赛五三2)-他们也以为弥赛亚来时,必定有君王的仪仗,公开的典礼,为众百姓热烈拥护。岂知事实又不然。祂来时不是显赫在人面前,乃是像嫩芽活在‘耶和华面前,’又安静、又温柔。祂又像根出于干地,因为祂并不生长在君王的大京城里,倒是生长在拿撒勒城的木匠家中。 他们又以为弥赛亚的脸容必定是令人羡慕的,正像摩西和大卫都是容貌俊美的。(徒七20,撒上十六12。)岂知事实又不然。祂无佳形美容,只有憔悴和苍老,三十岁的人被估作五十岁的人。(约八57。)其实祂是全然可爱、全然美丽的,但不是肉眼所能看见的,只有属灵的眼睛才能看见。 (三)‘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赛五三3)-何以来临的弥赛亚不如人理想中的弥赛亚呢?因为祂是命定被人藐视、厌弃,历尽患难和困苦,天天为罪人的灵魂忧伤。祂抱着舍命的热爱来寻找他们,可是还被他们拒绝,连看都不愿看祂。 (四)‘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4)-何以弥赛亚是命定被人藐视、厌弃、常经忧患、多受痛苦呢?毫无疑问的,祂是为了我们罪人。应该是我们为着罪忧伤、难过,应该是我们承受罪的痛苦和刑罚,可是祂甘心为我们担当下去,直到祂说,‘成了。’(约十九30。) 我们却还硬着心,不要祂代替。我们也认为祂是自作自受,与罪人无关。 (五)‘那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五三5)-我们的头充满了恶的思想,应该受审判,可是祂代替我们戴上荆棘的冠冕。我们的脸好虚荣、面子,应该受审判,可是祂代替我们受侮辱,被人吐唾沫在祂脸上。我们的手作坏事,脚行邪路,应该受审判,可是祂的手和脚代替我们受钉。我们的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应该受审判,可是祂代替了我们,祂的胁肋被枪穿透,刺中心房,以致血和水流出来。我们的肉体犯罪,享受罪中之乐,应该受审判,可是祂代替我们受鞭打,以致体无完肤。祂这样代替我们受刑罚,好使我们与神和好;公义的神不再向我们讨罪了。祂这样代替我们受鞭伤,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医治,苏醒过来。 (六)‘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6)-按着我们的本相和天性,我们都喜欢远离神,拒绝祂的旨意和要求,我们喜欢走向灭亡,因此我们的前途命定是沉沦。可是神发明了一个救法,就是把我们的罪归在祂身上;这样,无罪者担当了罪的刑罚,有罪者享受了无罪的福分。 (七)‘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7)-祂在地上的一段时候,受人无理的对待,以致祂的身和心受到极度的痛苦,可是祂始终忍受,除了叹息流泪和向神祷告以外,在人面前从不开口呼冤。当祂受审判时,祂有十分的理由可以堵住那些诬告者的口,(参读太二二22,34,46,)可是祂就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那样不作声,(太二七12~14,路二三9,)因祂决意不救自己,专救我们。 (八)‘因受欺压和审判祂被夺去;至于祂同世的人,谁想祂受鞭伤,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赛五三8)-当祂受审判的时候,许多人题出假见证诬告祂,可是没有实据,并且各不相合。(太二六59~68,可十四55~65。)后来大祭司指着永生神问祂是否基督,祂回答是。按理大祭司和当时的审判者都应该研究祂的答复是否正确,祂究竟是不是基督,这才是公正、合理。可是,‘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祂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祂是该死的。’(太二六65~66。)这是全世界最冤枉、最不公正的判决。祂就是这样受欺压和审判,从地上被夺去的。至于祂同世的人中间,有谁想到祂这样没有罪,也不到年龄而活生生的被害,是为选民的罪呢? (九)‘祂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祂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三9)-祂是完全无罪的,没有恶行、恶言。人指定祂与两个强盗同埋,可是神指定祂埋在财主亚利马太 人约瑟的坟墓中,并有官长尼哥底母用没药、沉香按照尊贵人的殡仪安葬祂。(太二七57~60,约十九38~40。) (十)‘耶和华却定意将祂压伤,使祂受痛苦;耶和华以祂为赎罪祭;祂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赛五三10)-我们以为是人甚至撒但害了我们的主。其实人和撒但能作什么呢?除非神定意将祂钉死在十字架上,作我们的赎罪祭。真的,‘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四10。) ‘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来十12;)从此祂要活到永永远远,看见祂的后裔,就是从祂得生命的人,并且神永世的计划和旨意都在基督里完成。 (十一)‘祂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祂要担当他们的罪孽’(赛五三11)祂自己也心满意足,因为祂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以前的忧患和痛苦不是白受,祂获得了收获,就是人因着信祂的缘故得以称义;我们各人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祂劳苦的功效。 (十二)‘所以我要使祂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祂将命倾倒,以致于死,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祂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12)-因为弥赛亚完成了神的救赎,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以及荣耀、国度。 陆 信息 本书的中心信息,正如先知名字的含义,就是‘耶和华拯救。’耶和华借着审判和恩典向祂的子民施行拯救。 柒 钥字和钥节 一 钥字: (一)‘救恩。’(十二2~3,‘拯救’应译作‘救恩。’) (二)‘圣者’和‘以色列的圣者,’约用过三十五次。 二 钥节: (一)‘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七14。) (二)‘现在祂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四九6。) (三)‘那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五三5。) (四)‘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九6。) 捌 分析 本书根据内容可以分作三大段。第一大段是责备;开始讲到神所以审判并使以色列被掳的理由,结局讲到以色列蒙福、复兴。第二大段是历史,讲到神的干涉和拯救。第三大段是安慰;内分三小段,每小段末了都有厉害的警告,前两小段的结语是‘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五七21,)第三小段的结论是恶人的死亡。 1 责备-以色列的圣者责备并审判(一至三十五章) 注意一章四节,五章二十四节,三十一章一节。 一 关于犹大和耶路撒冷(一~十二)-百姓的堕落、以赛亚的蒙呼召、以马内利是以色列惟一的盼望。 二 关于周围的列国(十三~二三)-巴比伦、非利士、摩押、大马色、古实、埃及、推罗等。 三 关于世界(二四~三五)-很可注意的一段预言,大部分等待应验。 2 历史-以色列的圣者伸手干涉(三十六至三十九章) 注意三十七章二十三节。 希西家的: 一 困难。(三六。) 二 祈祷和拯救。(三七。) 三 疾病。(三八。) 四 愚昧。(三九。)
3 安慰-以色列的圣者安慰并拯救(四十至六十六章) 注意四十章一节,四十三章三节、十四节,四十九章七节,五十三章三节、四节。 一 主要的题目是‘安慰。’(四十~四八。) 二 主要的题目是‘受苦的义仆。’(四九~五七。) 三 主要的题目是‘将来的荣耀。’(五八~六六。) —— 倪柝声《圣经提要》 【何谓以赛亚书?作者是谁? (赛一1)】 答:1 以赛亚书Book Of Iasian是旧约五卷大先知书的第一卷(赛、耶、哀、结、但)。本书开始论到神对选民以色列人的责备、审判、被掳、预言别国之祸乱,以及末后选民之重聚及复兴。其次记述神的干预及拯救选民的史实。最后讲到神的安慰、救赎、赐福、与将来的荣耀。全书共分66章,适与新旧约圣经全书卷数相等。书中除有四章(卅六—卅九)是散文外,其余皆为诗歌。研究古代文字之学者,咸认本书内容丰富,词句简洁,诗品高尚美妙。为历代教会所重视,亦信徒所爱读者。 2 本书中心信息,是论到弥赛亚Messiah(约一41;四25)的预言。它对于神的审判与救恩叙述最为详尽透澈,因此本书有「以赛亚福音」之称。而作者亦有「救赎的先知」及「第二福音使者」之称。在律法的时代中,没有一人能写恩典如此清楚准确。本书可谓旧约经卷中的福音书,它与新约最为接近。在新约的经卷中直接引用这位「救赎的先知」话语,至少约有58次之多,尤以论基督之降生谱系(七14;九16;十一1),被圣灵充满与工作(十一2—4;六一1—3),温柔顺服,受死与复活(四二1—4;五三1—12),以及祂的再临与作王(六三1—6;六四1;十一3—16;卅二1;卅三17—24)等等预言十分详细而显明。 3 从本书的时代背景论之,先知以赛亚经历犹太国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诸王。他深知当时君王、祭司、百姓,远离真神,道德窳败,宗教衰微,社会黑暗,强邻压境,国势颠沛,眼见北国以色列为亚述掳掠,(BC、七三四—七二一)。不数年,南国犹大复为亚述所攻陷,整个国家命脉,日益危殆。最后只有耶路撒冷幸免于难(B.C.701)。他在极端悲愤忧伤叹息之时,于本书中从头至尾,屡次大声疾呼,激发全国上下及早悔改,离罪归向真神,祈国家社会走向复兴之路。 4 圣经中有关先知最早的记载,系始于亚伯拉罕(创廿7),其名称乃神所命定。在撒母耳以前,常称为先见Seer,以后乃常称为先知Prophet(撒上九9)。按希伯来原文之意思,先见乃能见常人所不能之事,先知乃如泉涌出(撒上十10;结廿46;摩七16),或神托言者。他是代表神说话,向人传达神的旨意启示,宣告神的计划预言,神的真理等之职务。 5 先知书共有十七卷,自本书至但以理书等五卷,称为大先知书。其余自何西阿书至玛拉基书等十二卷,称为小先知书。此种分法,系以各卷篇幅长短大小为标准而分之。本书为犹太国先知以赛亚于耶路撒冷所著,时值希伯来国之衰亡时期,为二千年来历代圣经家所公认者。其对象为犹太之君王,臣宰、祭司与百姓,自主前七六○—六九八年间,内容所包括之时间约有六十二年。 6 本书作者以赛亚Isaiah,此名乃耶和华的拯救意思。他是犹大人,父名亚摩斯Amos(意强壮,赛一1;王下十九2,20)。以赛亚娶妻与他分享先知之恩赐,至少生有二子,即施亚雅述Shear-Jashub(意余数归回——指犹太的余民于七十年后归回故国;赛七3;耶廿五11,12;但九2),与珥色拉勒哈施罢斯Maher-Shalal-Hash-baz(意掳掠速临,抢夺快到—指犹大快被掳掠,赛八1—3)。这二子之名皆为神所预告而作预兆之用的。 据犹太人的传说,亚摩斯时约阿施王的幼子,亚玛谢王的兄弟。如是,以赛亚便是乌西雅王的堂兄,约阿施王的孙子,地道出身皇族的后裔,学富才高。年青时即作先知,他与北国以色列的先知阿摩司,何西阿,南国犹大的先知弥迦,拿鸿是同一时代。他所说的预言时间最长,约自主前七六○—七○五年,经历四个朝代(赛一1)。所写本书计用二千一百八十六生字,较圣经中任何一卷所用的生字为多。其文字之精深渊博,由此可见一般。书中信息,堪称旧约之福音,因其预言充满了弥赛亚国之降临,(约十二41)。他被称为弥赛亚的先知,除写本书以外,尚有乌西雅王Uzzaih(意神的力量)及希西家王Hezekiah(意主是力量)史记之著作。(代下廿六22;卅二32)。所以他不仅是一位大先知,也是一位历史家。 以赛亚执行先知任务未久,于乌西雅王驾崩之年,乃蒙召受神差遣之命,担当复兴犹大宗教与政治之重责大任,(赛六)。迄主前七二一年,北国以色列被掳亚述倾覆,(参王下十七)。南国犹大复遭攻陷,(王下十八;十九)。他服庸神的启示辅助希西家王拒敌入侵,转危为安(赛卅七)。据犹太法典记说,他因不肯履遵玛拿西王Manasseh(意忘记)所下敬拜偶像的命令而被捕,缚于两块木板之间,被锯锯死,惨绝人寰。古期教父们咸认此为可靠之史实,通常认为希伯来书十一章37节的话,就是指以赛亚的死而言。他在当时殉道,享年一百廿岁,毕生工作达六十年。——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有何确据,证明以赛亚书的完整性?】 以赛亚展开先知职事之时(约主前七三九年),神向他启示心意(载于六11-13)。以赛亚听到神的呼召,答应向百姓传神的讯息;而神又告诉以赛亚,这些百姓只会愈来愈心硬,抵挡真神。于是以赛亚向神问道:「主啊,这到几时为止呢?」神就回答:「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房屋空闲无人,土地极其荒凉。并且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在这境内撇下的地土很多。」经文清楚地记载一个预言,就是犹大将完全荒凉,无人居住。预言所指的,是尼布甲尼撒于主前五八七年所施行的掳掠。那时候,与以赛亚得默示时已相距一百五十年。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支持以赛亚书整全性的强力证据,因为无论持那种观点的学者都承认,以赛亚书第六章是八世纪先知以赛亚的作品。 第十三节接着记载被掳的余民归回以色列地,建立一个新联邦,而在这个联邦里,将兴起一个「圣洁苗裔」(zera'qodes,中文和合本作圣洁的种类——译按)。将第十三节直译是「但还有十分之一(即被掳者),他们必归回(wesabah)也必被焚烧(即受烈火的熬炼),像笃耨香或橡树,虽被砍下,(仍有)树干子在那里。其树不干,乃是圣的苗裔。」换句话说,虽然原来那棵树已被砍倒,在迦勒底人于五八七年施行掳掠时倒下,但在树基之处再长出嫩芽,经过一些时日,又长成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这段经文的含意是,耶路撒冷陷落、所罗门圣殿被拆毁,并非意味着神的子民要全毁了。经过被掳的日子,他们会再归故土,在那里为神建立新联邦,为那「圣洁的苗裔」预备道路。 我们作出上述解释时,wesabah的翻译就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这字通常被解释为形容词,意指「再」(译按:参吕振中译本第十三节,「他们也必再被消灭」)。然而,在以赛亚书第六章这情况下,我们可以证明这字亦解作「将归回」(动词sub,意即归回)。我们所持的理由是,在三节之后,以赛亚就为自己的儿子起名为「施亚雅述」,此名意即「余民必回」,这个意思亦是所有学者都赞同的。以赛亚从何处得知被掳的以色列人会归回呢?就是六13。因为六13及七3所用的,都是sub这个字。经文所显示的意思已令我们绝无怀疑的余地,早于主前七三九年,先知已获默示,知道耶路撒冷将陷落(主前五八七年),亦知道被掳者会归回(主前五三七年,波斯王吉列允准犹太人从巴比伦返回巴勒斯坦)。以色列人归回,已是以赛亚得默示后的二百年了。 因此,以赛亚书六13足以拆毁申命记派的基本前题——八世纪的希伯来先知,无可能预告主前五八七及五三九至五三七年的事迹(巴比伦陷落后,首批归回者返耶路撒冷)。基于上述前题,杜德率(J.C.Deoderlein,1745-92)建立起他的整套理论,提出有一个大约生活于主前五三九年的不知名先知,开始写以赛亚书四十章,直至写成第六十六章为止。(杜德宁假设这个先知得闻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开始归回,正在返巴勒斯坦途中。) 换句话说,杜德宁假设没有真正预言,八世纪先知不可能预知将来才发生的事情,他的理论乃建基于反超然事迹的先设。发挥引伸其理论的学者,亦采纳上述先设(诸如J.G.Eichhorn,约一七九0年;H.F.Gesenius,约一八二五;E.F.K.Rosenmueller,约一八三0;Bernhard
Duhm,约一八九0)。他们赞成有三个以赛亚,并非两个。上述学者假设一位有位格的神不可能有真正的预言,于是,任何可以证明预言的真确性的经文证据,都被他们指为「事情成就后才发出的预言」(vaticinium
ex eventu)。然而,他们绝不可能解释以赛亚书六13,这节经文成为驳斥他们理论的有力证据,因为这章圣经确于主前七三0年写成。 其次,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的内在证据,亦否决了这部份经文乃被掳后才写成的可能性。在以赛亚书一至五章所指斥的罪行,亦出现于所谓「第二以赛亚」的那部分经文里,同样受先知严责。以赛亚书一15记载:「就是你们多多的祷告,我也不听,你们的手满了杀人的血。」五十九3、7则提及:「你们的手被血沾染,你们的指头被罪孽沾污;你们的嘴唇说谎言,你们的舌头出恶语……他们的脚奔跑行恶,他们急速流无辜人的血。」比较十1、2及五十九4-9,亦可看见类似的情况。 此外,从卷首至卷末,都看见当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被虚伪的态度沾污了。二十九13指出:「主说,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而五十八2、4则提及「他们天天寻求我,乐意明白我的道,好像行义的国民,不离弃他们神的典章,向我求问公义的判语,喜悦亲近神……你们禁食,却互相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 反对杜德宁之理论的第三点证据是,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显出以色列当时在宗教上正盛行奸淫的罪。在五十七4-5,先知指摘同胞们拜偶像的罪已达臭名远播的程度:「你们向谁戏笑……你们在橡树中间,在各青翠树下欲火攻心,在山谷间,在石穴下杀了儿女。」我们可以将这段经文与一29加以比较,后者记载:「那等人必因你们所喜爱的橡树抱愧,你们必因所选择的园子蒙羞。」(经文所提及的橡树,与拜巴力的仪式有关,且是迦南宗教里淫乱的祭祀仪式的举行地。)经文所指的杀婴献祭,在玛拿西统治期间大行其道(主前697-642年),这个王曾在欣嫩子谷杀婴献子摩洛及米勒公(参王下二十一6;代下三十三6)。以赛亚书五十七7显然是暗指在「高处」献祭,这种风气盛行于亚哈斯(主前743-728年)及玛拿西统治期间。另一方面,以赛亚书六十五2-4亦指出:「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他们随自己的意愿行不善的道。这百姓时常当面惹我发怒,在园中献祭,在坛上烧香,在坟墓间坐着,在隐密处住宿,吃猪肉,他们器皿中有可憎之物作的汤。」 经文屡次提及以色列的假宗教,显出作者记载这些指控时的背境应在被掳之前。下文列出两点原因: 首先,经文提及的山野和高岗,是巴比伦所没有的;巴比伦境内是一片平缓的冲积平原。而且,经文指出以色列人用香柏树、青桐树和橡树(四十一19,四十四14)制造偶像和焚烧献祭,但巴比伦却没有这种类树木。由此看来,假如我们考虑经文本身的证据,就必会得出一个结论——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绝不可能在巴比伦写成。当然,杜德宁不接受这个结论。 其次,经文提及偶像崇拜就排除了一个可能性,就是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乃写于耶路撒冷陷落,甚至在巴比伦亡国而犹太人部分重返巴勒斯坦之后(然而,Duhm及其后学者却接纳以赛亚后半部的晚期成书理论)。因为到了波斯王古列允许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之时,参与归回的都尽是敬畏神而严守律法的人。只有十分一的被掳者(约五万人)参与这行动,而他们所宣称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一个联邦,事奉敬拜那惟一的真神耶和华。 有充份证据显示犹太人被掳后,在主前五及六世纪没有拜偶像的事情。这些证据来自哈该、撤迦利亚、以斯拉、尼希米及玛拉基这几卷圣经。这五位被掳之后的作者记载当时的史实,以及向当代发预言。从他们的作品,我们得知当时罪恶充斥于归回者中间,然而,经文却没有只字提及以色列人拜偶像。归回者与异教妇人通婚,富者欺压穷人,不守安息日及什一奉献,将有残疾的牲畜献给神。然而,五卷被掳后的圣经从没提及拜偶像的罪。这种罪行却是被掳前先知所深恶痛绝的,它充斥于当时的社会,而神亦是因他的子民拜偶像,以使倾倒他的怒气,使以色列民全然被击溃四散。由圣经内证所推论出来的惟一合理结论是,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乃写成于被掳之前,这结论完全推翻了所谓第二及第三以赛亚的理论。杜德宁等学者还说他们的结论是根据希伯来经文本身而得出的,但事实上,他们反对超然事迹的假设,根本就完全与希伯来经文本身的客观证据相违。 最后要提出的,是基督以及新约作者对以赛亚书作者身份所持的态度。考虑下列各点:(1)马太福音十二17、18引述以赛亚书四十二1时,指明这是「先知以赛亚的话」;(2)马太三3援引以赛亚书四十3时,称这经文乃「先知以赛亚所说的」;(3)路加三4引述以赛亚书四十3-5,指出这段经文是「先知以赛亚书上所记的话」;(4)使徒行传八28记载埃提阿伯太监正在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他当时所读的是以赛亚书五十三7、8;太监还询问腓利:「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5)罗马书十20引述以赛亚书六十五1,记载「又有以赛亚放胆说」;(6)约翰福音十138-41引述两段出自以赛亚书的经文,分别是五十三1(即38节)及六9-10(即40节),然后在41节指出,「先知以赛亚因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但若依照杜德宁等人的理论,前者属第二以赛亚,而后者出于第一以赛亚。约翰福音的这节经文肯定是暗指那受圣灵感动的信徒,深信以赛亚书第六章及五十三章均出自同一位以赛亚的手笔。 综观新约圣经的证据后,我们实在难以解释,为何那些自称是福音派的学者会赞成两个以赛亚的理论。自称为福音派学者,为何会否认超自然的预言成份。这类福音派学者能否保持自己信念和谐一致,着实是一个疑问。──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先知以赛亚】以赛亚文笔美丽庄严,华美和尊贵之气势,其笔触之生动,意象之明显,形容之贴切,词藻之功力,戏剧性之浓厚,修词之美丽,以及那变幻多端的背境和主题,真是使人难望其项背。我们若单是研究本书之文体,就得花好长的时间才能把它弄好,但我们更关心的是本书要传递之信息,因此不要给「道旁之花草」吸引到忘记道终之目的地。 以赛亚先知本人之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他常有机会进到王的面前进言,就如亚哈斯和希西家(七、三十七等)。当约坦在位的时候,他是犹大国之史官,记载乌西雅及希西家之事迹(代下二十六22,三十二32)。从他所写的,我们知道他必是个极有学问的人(史官不是个等闲的职位)!至于他父亲亚摩斯,我们数据不详。我们只知以赛亚本人是个结了婚的人(七3),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施亚雅述,意即「余种将要归回」,另一个儿子叫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意即「掳掠速临,抢夺快到」(八3)。他的妻子也是个有先知恩赐的人。 以赛亚工作的时间相当长,凡历「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等四王(一1),因此就算他是在乌西雅末期才开始作先知,经历四王之后,他工作时间也接近六十年了。就说在乌西雅王下他工作了五年,约坦和亚哈斯各十六年,然后是希西家前期之十四年(之后以赛亚宣告希西家得添寿十五年;王下十八2,二十6),就足有五十一年了(加上希西家添的十五年寿就是六十六年)!根据犹太人之传统,他一直活至玛拿西王的时候,因为他反对王之恶行而被塞入一条空的树干内,活活被锯死。有人说希伯来书十一章三十七节指的就是以赛亚,但可靠程度是无法证明的。 以赛亚本人之性格也甚值得注意:且看他大无畏的性格,上至高官,下至平民,他都不卖情面。他爱国心的烘热叫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人都闻声丧胆;但他对人的温柔和同情心也是无可比拟的。在他的言词,我们看不见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但对那些伪君子,他的愤怒却是极烈了。他对神的尊崇和对属灵领悟之深也是一时无俩,他常称神为「圣者」、「万军之耶和华」等,这是从对神之尊严和圣洁的认识而来。单有外在之形式而无内在之实际算不得什么,以赛亚却不是这样的人,综观全书,他的勇敢、爱国、温柔、同情。憎恨虚伪、认识真神等的质素非常充沛一一噢,这不也是我们今天讲坛所缺乏的因素吗?真愿我们能从他学习。──
巴斯德《以赛亚书研究》 【著者】其出身——以赛亚出身显贵,居于京师,出入王宫,乃亚摩斯之子,或谓乃乌西雅王的侄子,系犹大国的首相,是一政治家而为先知者。 其家室——其妻亦称为女先知(八3),生有二子,一名施亚雅述,意即余民将要归回;一名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意即掳掠速临、抢夺快到;其名义皆当时以色列会众之预兆(七3,八3-4)。 其同工——与以赛亚同时为先知者,有阿摩司,何西阿,与弥迦四大先知,谅以以赛亚为首领。 其时代——其为先知时,正在犹大国危急之秋,时有乌西亚、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相继为王,经六十余年之久。 其牺牲——相传其为暴虐无道之君玛拿西用锯锯死,如希伯来书十一章卅七节所言。——贾玉铭《圣经要义》 【要旨】以赛亚即耶和华拯救之义,适与本书之要旨相同,以全书所论即“神的救恩”,或“因信称义”,或“旧约的福音书”,亦或为“福音以前的福音”,并有称以赛亚为旧约之保罗者。因本书一方面多论耶和华之拯救,并救赎的效力与功能;一方面为罪人预备一条“近乎神的道路”,并给罪人一种坚确的希望。——贾玉铭《圣经要义》 【以赛亚的时代背景】 在以赛亚来到犹大国之前,北面十支派的以色列国运已尽。经过了几近二百年的行恶,八朝十九君的北国正面临亚述的威胁:亚述暴君提革拉昆列色二世(Tiglath-pileser II)决定要吞并巴勒斯坦和亚兰,并在叙利亚之京城大马士革设立领导中心(不要把亚述和亚兰混淆了,前者军力强大,首都在尼尼微)。但犹大王亚哈斯不肯加入联盟,因此亚兰与以色列连袂攻打犹大,以掣肘亚哈斯(王下十六;代下二十八)。强敌当前,亚哈斯只好求救于亚述;亚述出兵,亚兰和以色列就都败退。但自此之后,南国犹大就成了亚述之附庸国。 不久之后,提革拉昆列色二世驾崩,沙尔马尼瑟四世(Shalmaneser
IV)继位。他决定攻打以色列,经过三年围攻,撒玛利亚京城沦陷(王下十七4~6),以色列人就被掳到亚述去,被安置在哈博河边。这时以赛亚大约五十到六十岁左右。 犹大国作了亚述之附庸国,年年纳贡,直到希西家登基,他领导国人归向神,依靠耶和华,便背叛亚述国。希西家也与埃及联盟,当时埃及如日中天,与亚述分庭抗礼(赛三十2~4)。犹大背叛,亚述(西拿基立作王)便出兵攻打犹大,埃及没有及时救援,犹大又败,再作亚述之附庸,并要缴付更多的金银珠宝(王下十八13~16)。但犹大与埃及之友好关系持续,西拿基立又兵临城下。这时他派重兵割断埃及和犹大之联络线,只派小量之军队去恐吓犹大,待时机成熟,希望一并攻下耶路撒冷(赛三十六、三十七)。这时希西家饱尝不听以赛亚劝告之苦,他终于不靠埃及而单倚靠神。其后之事我们也耳熟能详了,神使大灾临到亚述军队,使他们元气大伤。西拿基立一直未能恢复,犹大便能脱离亚述之铁蹄,得享一段时间的太平。 这就是以赛亚之时代背境,我们若能把它记熟,读本书的时候就更容易了解信息之意思和深度。──
巴斯德《以赛亚书研究》 【地理与历史的背景】无可怀疑的,任何一个小心的读者都会发现,本书前后两部分的地理背景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巴勒斯坦而不是属于巴比伦的。下面我们要举出例子说明这一点,因为最近有些人不单说后半部分是属于被掳后期的,连不少前部分的经文均看作是后期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以赛亚前后部分均常提到利巴嫩和她特有之高大香柏树(二13,十34,十四8,二十九17,三十三9,三十五2,三十七24,四十16,六十13)。且看本书所提及之树木——「香柏树」、「橡树」、「桑树」、「松树」、「橄榄树」、「葡萄树」、「皂英树」、「番石榴树」、「杉树」、「黄杨树」(一8、30,二13,三14,五1一10,六13,七23,九10,十四8,十六8一10,十七6,二十四7、13,二十七2,三十二12,三十四4,三十六16、17,三十七24、30,四十一19,四十四14,五十五13,六十13,六十一5,六十五21)。所有这些树都是巴勒斯坦或叙利亚的,全书没有提到巴比伦最普遍的棕榄树,还要留意,上面提及的树,除了桑树和橄榄树外,全都在前后部分有提及。 地理方面,巴珊、沙仑和迦密均是在巴勒斯坦地的,前后书均有提及(二13,三十三9,三十五2,三十七24,六十五10)。水源方面,提及的有「水泉」、「川河」、「水池」和「江河」(三十25,三十三21,三十四9,三十五6、7,四十一18,四十二15,四十九10,五十七6,五十八11)——这一切在巴勒斯坦地都是很普遍的,但唯有被称作巴比伦荣耀的幼发拉底河却只是没提名字的暗示过,而那段经文却是所有真正的批评家都承认是出于以赛亚的(七20,八7)。我们再看论及石头之经文(二10、19、21,七19,三十三16,四十二22,五十七5),所有这些「盘石」等,在巴比伦连影子都找不到!还有那些山岭、树林、树林之野兽,岂不全都是属于巴勒斯坦的吗
?(二14,九18,十18、34,十三4,四十12,四十二11,五十四10,五十五12、13,五十六9,五十九11等)。──
巴斯德《以赛亚书研究》 【著书的目的】以赛亚著书的目的有二:一是宣告神对以色列的罪行作公义的审判;另一是预告神在审判后,向他们施行救赎的恩典,复兴他们,此点可用作者名字的意义作导引。「以赛亚」意即「神的救赎」,而这救赎从以色列开始,进而遍及全地(四九6;另参约四22;罗一16)。救赎非单指属灵方面,也包括地土部分的复原(如沙漠变成园地;卅五1),及人兽间关系的和睦同居(十一6~9,六五20~25),而最终是新天地的出现(六五17,六六22),神的义居住在其中。这双重目的,可用两个词作总代表:审判与安慰。── 马有藻《神必救赎──以赛亚书诠释》 【社会背景】乌西雅(亚撒亚雅[Azariah],公元前767-740年)在耶路撒冷作王长达52年。格尔森·布林恩(Gershon
Brin)指出,这两名字的词根逐渐演变成同一个词根,这就是为什么他有两个名字。正是在乌西雅执政期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开始向西扩张,并与以色列对垒,强迫他们向他进贡(米拿现,比加,王下十五29;亚述年鉴)。乌西雅取代祭司擅自烧香,上帝因而责罚他,使他患上大麻风。此后,他的儿子约坦替他管理国事(王下十五7;代下廿六21)。赛6章的背景正是乌西雅王去世的那年(六1)。乌西雅总的说来是比较关注灵性的事,他死于麻风病;大家可能会问以赛亚和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约坦(公元前750/40-732)敬神虔行(王下十五34),但在他执政期间,以色列/亚兰(Syria,也译作叙利亚)开始攻打犹大,犹大从此逐渐衰落。 亚哈斯(公元前732-716年)不敬畏上帝(王下十六13)。他在位期间,耶路撒冷遭到了以色列和亚兰联军的猛烈进攻(王下十六5、6;代下廿八5-15)。亚哈斯派人请人提革拉毗列色支援(王下十六7-9)。提革拉毗列色欣然接受了亚哈斯的礼物和请求,出兵迫使以色列和亚兰停止攻打犹大。正是在这转折关头,以赛亚遇见了亚哈斯,并要求他相信上帝的拯救,但他的建议被亚哈斯一口回绝(赛七1-19)。 希西家(公元前716-687年)以及他后来的继承人约西亚(Josiah)以敬畏上帝的热心和所推行的改革而为人所知(代下廿九1-卅一21)。然而,在他统治期间亚述的威胁越来越大,直到后来西拿基立进攻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犹大重镇,使得希西家被迫向亚述纳贡。就在以赛亚与亚哈斯相遇并警告要依靠耶和华而不是亚述的地方,拉伯沙基(Rab
Shekah)羞辱了希西家(代下卅二1-23),真算得上是报应有时。希西家接待了在巴比伦刚刚兴起的政治势力的使者。他们的目的可能是希望在亚述西边煽动起反对亚述的叛乱。──
无名氏《以赛亚书笔记》 【时代的适切性】在进行任何有关在现代处境中的适切性(contemporary
relevance)问题的讨论前,我们有必要来看看《以赛亚书》在其成书时期历史处境的重要意义。而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以赛亚书》在《新约》中被广泛应用(多达411次)。我们因此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以赛亚书》的意义远超过自身在历史中的作用。对于《旧约》,人们总是把它放在其“生活处境”(sitz
im Leben)中进行研究。这样,我们应该把《以赛亚书》放在它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来研究,以确定它对当时的人的意义所在。同时,我们应该考察其中的一些经文是不是以预言的形式出现,这些预言在被记录成文字以后才会应验。我们无法同意麦肯锡(McKenzie)的说法,即《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所提到的代替受难(vicarious
suffering)并不像后来的教会所认为的就是指耶稣基督而言。我们相信,第五十三章的唯一的内涵就是指耶稣基督的死。同样,《以赛亚书》的部分预言也在《新约》中应验了,有些部分则要等到末世才会应验,而另有些部分只能间接地应用于我们的时代。后者促使我们询问:“在何种意义上我们是和以色列人一样,这样上帝对他们讲的话,也同样是针对我们讲的?” ──
无名氏《以赛亚书笔记》 【圣经之缩影】本书其分段十分容易记:全本圣经有六十六卷,本书也有六十六章;六十六卷书中分为两大类,本书也分成两大组;前一类是三十九卷的旧约,后一类为二十七卷之新约;本书也是以前三十九章为第一段,后二十七章为第二段。旧约主要是论律法,和破坏律法的人应有之惩罚;本书前三十九章也是论离弃律法的以色列选民和他们该受之刑罚。新约是论神之恩典和救恩;本书后二十七章也是论神之恩典、安慰和要临之救恩。因此以赛亚书就某一意义来说,它是一本圣经之缩影。──
巴斯德《以赛亚书研究》 【耶和华的仆人是指以色列还是指基督?】 以赛亚先知论耶和华的仆人一题目,是极之详尽的。但有些地方可能会叫人大惑不解,不知道作者写的「仆人」是指以色列国呢,还是指基督。我相信下面的解释会有些帮助。 圣经学者均同意,每当先知讲或写的预言,他必是先指当时他生活的时代的情况而言。当然,圣经满了的都是等待应验的预言,但基本上说先知仍是以他所处之环境作根据的。作者在圣灵引导之下,就能写出针对当时之情景又能预指「将来要发生的事」的说话。这是圣灵工作的一个神迹。他所用的字并不是模棱两可的相士之言,在清楚明确的字句内,既能把当时之情景说清楚,又把将来的事解明,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由此观之,就无怪乎作者论到耶和华的「仆人」时,有的是指以色列,有的却是指基督了。我想其关键是:以色列虽多有软弱、不贞、失信,但她仍是基督的一个表记。她是神所拣选,特要作全人类救恩的媒介。这就是为什么作者有时用「仆人」来指到以色列国的原因(参四十九3)。但有四处地方先知是非常明确地把「仆人」个人化,使读者不会误以为作者是指到以色列国的,那就是四十二1~7,四十九5、6,五十4~10 ,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
巴斯德《以赛亚书研究》 【参考数据】 一、 本书作者及写作时期 先知以赛亚,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危机中,成为耶和华最重要的发言人。他的影响不仅在那个时代,也在后世。他久远的呼声至今仍能清晰可闻。 以赛亚的原文名字有“主拯救”的意思。他是希西家王的亲密顾问,耶路撒冷城备受尊敬的公民,也是旧约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他侍奉的时期始于乌西雅王在位末年(主前739年),历约坦、亚哈斯、希西家,而终于玛拿西作王时。据犹太人传统,以赛亚为玛拿西王锯死,以身殉道(参来十一37)。 本书前半(一~三十九章)所涉及的大事都发生在他侍奉期内,这三十九章书当在亚述大军为神消灭于耶城外(主前701年)后不久完成。他半退隐后,才继续写后半二十七章。 二、 历史背景 以赛亚是主前八世纪的先知。由于列强争世界霸权,亚述与亚兰(即叙利亚)一直在争战中无暇他顾,以致北国以色列与南国犹大,得享太平与兴盛。但是南北二国在乌西雅与耶罗波安第二的治内,强盛的情形只限于城市,整个社会并未普遍发展。贫富不均,阶级悬殊,造成社会不安。贸易发达,人们与外界接触频繁,反受异教文化之影响,宗教礼仪混杂,道德日渐败落。当时人民不但崇尚物质享受,且怀着非常肤浅的乐观主义。他们以为以色列的太平与兴盛必长久存在。实则在亚述进犯以前,以色列的败亡已经确定,因为罪恶是败亡的先声。 在主前753年,耶罗波安第二之死,实际结束以色列的极盛时代。他的儿子撒迦利雅做王仅半年,就为沙龙所杀。沙龙坐王位一个月,自食其果,被米拿现谋杀。以色列的政治十分不稳,很快地衰落了。 米拿现的儿子比加辖虽随父王的亲亚述政策,却被比加所杀。比加是亲亚兰的,即与亚兰王利汛联盟,对付亚述。以色列与亚兰迫犹大王亚哈斯合作,但亚哈斯最后还是亲亚述,于是叙、以联盟的战争指向犹大,正是《以赛亚书》七~十二章之背景。亚述先处置叙利亚(亚兰),然后处置以色列。前者在主前732年被征服,后者在主前722年败亡。犹大虽得幸免,但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几乎成了亚述的附庸国。在希西家时代,亚述给犹大国许多威胁。 三、 先知职事 以赛亚可能出身贵族。照犹太传统,父亲亚摩斯是犹大王亚玛谢的兄弟。这样以赛亚就是乌西雅王的堂兄弟。先知的妻子被称为女先知(八3)。有两个儿子:施亚雅述(七3)、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八3)。他有特别的蒙召经验(六章),他的工作时期很长,如果将乌西雅时代算在一起,经历了四个朝代:乌西雅、约坦、亚哈斯与希西家。他忠勤侍主,四十年如一日。他目睹叙利亚强权的极盛时代,然后逐渐衰微;接上看见亚述的兴起,导致叙利亚与以色列北国的败亡。从他先知敏锐的眼光,已经觉察犹大也有败亡的趋向。所以他急切地大声疾呼,力挽狂澜,而且明确地指出救恩之道。 他的职事可分为四个时期: 1.从乌西雅王离世时至亚哈斯王的早期(主前740~734年),主要的经文在一、二、五、六、十章。 2.从叙、以战争至撒玛利亚败亡(主前734~722年)。 (1) 在战时:七、八、九、十七章等。 (2) 战后,在撒玛利亚未败亡前:十、二十八章等。 3.亚述侵犯的时期(主前721~701年)。 (1)亚实突的叛乱:二十章。 (2)亚述西拿基立的侵略:二十一章起。 4.先知半退休的状态(主前701年之后),发表若干弥赛亚预言。 四、 本书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紧密,真理隽永。若不深入研究,很难窥得全豹。有人甚至将《以赛亚书》喻为“小圣经”。前三十九章有若旧约(卅九卷),后二十七章有如新约。第二部自四十章起始,记述旷野人声,正如新约福音以约翰的见证开始。本书末端论新天新地,正如《启示录》的结语。兹将本书内容择要列出: 1,三重导论——如果将本书喻为宏伟的殿堂,在前面有三重门楼,拾级而上,窥见一二,已经叹为观止。一章为第一重门,以法庭的情景宣告神的审判。第二重门从现在的失望看将来的希望。在神的计划中,耶路撒冷必成为万国敬拜的中心(二章),从理想(二2~5)看现实(二6起)不免寒心。但以色列若及时切实悔改,前途仍有光明。先知低吟(葡萄园之歌)(五章),有爱国的情怀,有属灵的期望。在六章有第三道门,叙述他在蒙召时奉差遣去传道,是他敬拜神的特殊经验。 2,以马内利——七~十二章中,指以马内利的预言。七14~16童女生子是超自然的神迹,这神迹就是兆头,以后再有不安的环境,但以马内利对虔诚的余民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九6~7,祂是奇妙的策士(“奇妙”、“策士”两项可并为一项的叙述),满有智慧。祂是全能的神,满有能力得胜。祂是永在的父,满有恩慈与信实。祂是和平的君,满有公义,和平因公义建立。十一1~9论弥赛亚出身微贱(耶西的本,不提大卫的后裔),有属灵的智慧与能力。弥赛亚时代,在十一章所讲述的,有自然界的更新,信仰普及万方。 3,救恩历史——救恩的道理在二十四~二十七章发挥得十分透彻,并有赞美的诗词,以色列全地必从荒凉至复兴。虔诚的余民才是复兴民族的核心。救恩的奇妙甚至使死人复活、睡在尘埃中的都醒起歌唱。先知论述历史哲学在十三~二十三章以及三十四章起。论外邦的预言,看出耶和华是历史的主,历史是神公义的启示,历史是神救赎的作为。三十六~三十九章专记希西家的行谊,可参考《列王纪下》十八13~二十18. 4,复兴之声——《以赛亚书》四十~四十八章的内容是论复兴与救恩。在引言中(四十1~11)可谓复兴的序曲,文体秀丽,为预言文学的佳作。这里有恩惠的声音,论神的赦免(1~2节);有真理的声音,论神的看顾(3~5节);有信心的声音,论神的应许(6~8节);有救恩的声音,论神的能力(9~11节)。四十章整个信息论伟大的救主,四十一章论伟大的能力,四十二章论伟大的计划,四十三章起再重复论述伟大的救赎。先知预见以色列民族被掳之后的复兴。他们历史的道途是遥远的,但神的恩惠与能力引导他们。神甚至可以使用外邦君王古列,完成神历史的计划。救恩从国族发展至普世。 5,受苦仆人——弥赛亚在本书前半部是显赫的君王,在后半部却是受苦的仆人。有四首受苦仆人之诗。前两首(四十二,四十九章)着重仆人的先知职事,后两首(五十,五十三章)强调仆人的祭司工作。论仆人的先知职事,在重点方面经常集中在他的灵性与品德。四十二1~4特别强调神的灵在仆人身上,使他平易谦和,在任何环境中决不灰心失望。他负有先知的使命感,将公理传给外邦。四十九1~3描述仆人先知的意识;有特殊的蒙召身分,深邃的灵交经验,深信在失败中成功,因为赏赐在神。五十4~9仆人有先知与祭司的双重身分,而其重点在祭司的职事。祭司教导律法,虽遭人反对,却始终忠于职守,不亢不卑。仆人受苦最具体的描述在五十三章。仆人不仅是祭司,更是祭品,成为替罪的羊,背负众人的罪孽。他不仅成为燔祭全部献上,也好似素祭的奉献,浇奠在坛边,将命倾倒,成为永远赎罪的根源。这位仆人是以色列整体,也是个人,由集体至个人,应验在基督身上。 6,新天新地——从五十六~六十六章,由于内容独特,有人称之为第三部《以赛亚书》(第二部自四十~五十五章)。其中所着重的是真实的敬拜(五十八章)以及将来锡安的荣华(六十~六十三章),并以神与以色列圣约的救赎(五十九章)为前提,将读者带至新天新地(六十五~六十六章),气象万千,予人欢悦的盼望。这一部似乎综合祭司的礼仪与先知的训诲,使二者相辅而行。民族主义的色彩是有的,更弥漫着普世救恩的信息。公义的日头在望,耶路撒冷是新妇,有新名、有新城的景象。 五、 本书结构 先知以赛亚侍奉的一个顶峰,是主前701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兵临耶路撒冷城下,犹大危如累卵的紧急时刻。他向神祈求,亚述大军几乎尽歼,西拿基立败退返国(王下十九35~37)。他半归隐期当在玛拿西登位之后,放下口传,转而用笔记下信息,本书四十至六十六章当为此期中作品。 十八世纪后期,有些历史评鉴者开始辩论本书的合一性,提出“两部《以赛亚书》”(一~三十九;四十~六十六章)及“三部以赛亚书”(一39;四十~五十五;五十六~六十六章)之说,认为后半二十七章为被掳的人中一位先知假借以赛亚之名写的,而五十六~六十六章带有浓厚的国族主义,反应被掳回归后的社会思想,更可能为另一位作者所写,时期在犹太人获释之后。 这些说法并非有何新证据出现作支持,而是来自一种否定世事发展可以预知的学说,认为旧约的先知只对他们自己的时代和人民发言,所说的话与后世无关。他们不相信人能预测未来。 这种说法早已为新约作者所否定,他们屡屡引用先知书的话,特别是本书,确认应验在耶稣基督一生历史上;例如《约翰福音》十二38~40引用了本书两处经文,一段见五十三1,一段见六9~10.作者接着说,“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作者写时显然认为这两段经文都出自一人,一点没有疑惑。 对合一性存疑的一个主要论据,是说本书四十一1~2,25及四十四28~四十五5,13诸节提到波斯王古列时,说的口气似乎古列已经征服了巴比伦成为新帝国的大王,因此四十~六十章的作者一定是巴比伦帝国末期的人,那时被掳的犹太人快要获释。 可是旧约的先知,特别是以赛亚,他们宣告神的旨意时,无不俨然以历史的见证人自居,视自己为未来事件的目击人。试以五十章为例,作者站在髑髅地的角度来描写神仆所受诸般苦楚,仿佛目击这些苦楚一一过去,而那无比的荣耀临到这受苦仆人身上。若必须活在主基督时代的人才能写这一章,作者无论如何长寿,也活不到此章所预告的时代(死海所发现的《以赛亚书》古抄本,为主前二百年之物)。即令为被掳回归后的人所写,他也要能活好几个世纪,才能见到书中所讲基督降生、代死、代求,与财主同葬等事的出现。除非有人能证明本书七~十二章或五十三章讲的都不是弥赛亚的来临和祂在世上的工作,要不然,我们只有承认,先知的确可以预言将来会发生的事,可以预告古列王,也可以预言比古列王更大的那一位基督,就象亲眼看见一样。 虔敬的圣经学者无不同意,圣经乃圣灵默示人写成,掌握宇宙和历史发展的神可以把世界的未来启示给人,本书便是这启示的成果。且从全书为文风格,用字及结构的统一,以及不少指出成书期在犹大人被掳前的内证,在在证明以赛亚确为其作者。有不少内证且指出此书乃写于巴勒斯坦而非巴比伦。被掳之后成书之说自难成立。 我们还可从以下几点得到左证:1,末后的二十七章所描写的宗教情况为主前八世纪的反映,与《弥迦书》(弥迦为主前八世纪先知)的信息相似;2,深研旧约的犹太拉比对此书作者从无异议;本书既为正典中的一部,其合一性早为教会所接受;3,现代评鉴者之间意见分歧,自相矛盾,无一人能自圆其说。 六、 本书信息 下列几点综合的研究: 1,神的圣洁为本书中心,是先知蒙召时的体认,是他信息的重点。神的圣洁是公义的要求,所以公义的审判是无可避免的。 2,神是历史的主,管理世界,施予审判,但在历史的背后,有神无限的恩典与怜悯。以色列的历史是救恩历史。这救恩也关乎全世界的。 3,救恩的应许是给予以色列,但不仅限于以色列,更是普世的。所以国族主义与普世主义是互为关联的,二者不可或分。 4,警戒与盼望也是两者相辅而行。盼望是有的,但人们必须有信心,切实悔改,得着洁净。神要发动少数虔诚的余民,成为以色列民族复兴的核心。 5,礼仪与义行两者也是必须同时着重。敬拜是极重要的,而道德的行为,不可忽略。信心必须有行为,应该有见证,肯为福音的缘故受苦,以弥赛亚为典范。 ──《启导本以赛亚书注释》 【简介】 作者:以赛亚 写作日期:主前740~680年 先知 以赛亚生于一个具影响力的上流社会家庭,他与王室有紧密的交往,并且对国家的外政提供意见。他强烈地警告犹大不要与外邦联盟,并催促她信靠耶和华(七4;三○1~17),但却常受到嘲笑。他也批评当日的社会时弊。这并非由于他是一个社会改革家,而是因为他看见那些时弊是属灵情况衰退的征兆(一3~9;五八6~10)。以赛亚大半生生活在耶路撒冷,但传说他于玛拿西在位期间(主前696~642年)殉道;他被放在一根空心的圆木里面,身体被锯成两截(比较来一一37)。 以赛亚的时代 在主前第八世纪的后期,犹大看来即将步北国以色列十个支派离经背道的后尘(以色列在主前722年被亚述掳去)。虽然以赛亚已经告诉亚哈斯王,北国不久就要落在亚述人手中(八3,4),但王仍愚蠢地指望亚述来保护犹大。亚哈斯那个敬畏神的儿子希西家实行属灵的改革,在外交事务上却寻求埃及的帮助。埃及败于亚述的西拿基立手上,而只因神的干预,犹大才得免遭遇相同的结局(三七36,37)。在玛拿西执政期间,偶像膜拜又再恢复。以赛亚于是发出警告,说巴比伦人的掳劫是无可避免的了。同时他保证百姓能得以保存,国家得到复兴。 以赛亚书的组成 第四十至六十六章的作者问题引起极大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整部分都是“以赛亚第二”所写的,这人活于主前540年左右(被掳到巴比伦之后)。有的认为有“以赛亚第三”的存在,他写了第五十六至六十六章。又有些人认为书中某些插段和编辑的时期晚至主前第一世纪。然而,鉴于主前第二世纪之以赛亚书昆兰古卷的发现,这观点难以成立。 这些意见的目的都是为了清除预言讲论中必然存在的超自然元素。因此,他们认为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的事件,以及在波斯王诏命下返回犹大的历史,不是一百五十年以前的预言,而是事件发生后才记录。即使这样的结论被人们接纳,也不能推倒先知的预言。约西亚王的名字在他出生前三个世纪已经有先知预言(王上一三2),而伯利恒在弥赛亚出生前的七个世纪,已被称为弥赛亚的诞生地(弥五2)。此外,本书第一至三十九章是先知的预言(参看七16;八4,7;三七33~35;三八8——不久便应验。九1,2;一三17~20——将来才应验)。 这些如学者主张,“以赛亚第二”生活在巴比伦。那么,这个以赛亚对巴比伦地理的认识就太少了,反而对巴勒斯坦却十分熟悉(四一19;四三14;四四14)。此外,他们断言书中不同的语言和写作风格,只能解释为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这准则若放诸米尔顿、歌德或莎士比亚的著作,就必须接受许多这些文豪的作品都是伪造的了。相反地,我们可以指出以赛亚书中四十到五十个句子和短语在前后两部分都有出现;这正好支持一个作者的理论(比较一20和四○5;五八14;一一6~9和六五25;三五6和四一18等等)。 主张本书有两个或更多作者的意见,也跟新约的证据相抵触。第四十至六十六章的引述句可见于:太三3;一二17~21;路三4~6;徒八28;罗一○16,20。这些经文都指出以赛亚是引句的作者。再者,约翰福音十二章38至41节引述了以赛亚书六章9、10节和五十三章1节,而两处也指出作者是在圣殿的异象里看见耶和华(赛六)的以赛亚。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以赛亚书全卷都由同一位作者所写,而当中没有任何部分是在被掳到巴比伦期间写成的。 内容 以赛亚常被称为“福音的先知”,因为他讲述很多弥赛亚的救赎工作。本书比任何旧约书卷讲论更多有关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因此,书中有许多重要且受人喜爱的经文,其中包括:一18;二4;六3,8;七14;九6,7;一一9;二六3;三五1;四○3;四八16;五三;五五1;五七15;五九1;六一1~3。──《以赛亚书雷氏研读本》 【以赛亚书简介】 写作背景 有关本书的作者是旧约学者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传统认为本书的作者是主前八世纪犹大的先知、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他可能在犹大王乌西雅去世那年蒙召作先知,历经约坦、亚哈斯、希西家三王,传达神的信息逾五十年之久(主前七四○至六八七年)。同时代的先知还有何西阿、弥迦。据犹太人传说,以赛亚在玛拿西作王时遭迫害,被锯锯死(参来11:37)。 十八世纪历史批判学兴起后,开始对以赛亚为全书作者的传统说法提出挑战,企图从不同的历史背景、行文风格、字汇、宗教思想等,证明本书乃两个以上不同作者写成,指出40-66章明显地自成一段
,
向主前六世纪被掳末期的百姓预言他们即将回国的信息,可能是被掳的人中一位不知名的先知,假借以赛亚的名字说话,也可能后来被以赛亚的门徒整理
(参8:16)
而冠上先知的名字。
更有学者将56-66章另分作一个段落,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反映被掳回国后的社会生活与思想。 另一方面,福音派的学者也指出这种学说多种的漏洞,认为这种学说 1 对全书风格的分析往往过于主观,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 忽略了40-66章与主前八世纪的宗教情况吻合
,
又与先知弥迦的信息相似这类事实; 3 全盘否认了先知「预告将来」的能力等。事实上,本书主题清晰、首尾连贯,前后相同的字汇和观念,处处表现出优美的合一性,这是不容置疑的。 以赛亚出生于犹大王乌西雅时代,那是犹大历史中极繁荣稳定的时间。乌西雅晚年因骄傲被神惩罚(参代下26:16-21), 身患麻疯病,与其子约坦共掌政权达十二年。他去世那年,以赛亚蒙召成为神的代言人,向受北方强敌压逼的犹大传讲信息。 约坦之子亚哈斯作王时,北国以色列亚兰联盟攻打耶路撒冷,先知在举国忧忡下宣告「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应许,但亚哈斯王不肯信从,反而转向亚述求援。虽然危机暂时解除(以色列、亚兰先后被亚述歼灭);但犹大也须向亚述称臣进贡,成为亚述的附庸国,宗教上也须效从亚述(参王下16:18)。 希西家登基后,不肯再臣服亚述,亚述王西拿基立于是南下攻击犹大各城邑;在这危急之秋,国中有人主张与埃及结盟,以赛亚却提出了神的立场(参31),警告犹大勿倚持人的帮助,并应许神自己要保护耶路撒冷。这次危机幸赖神的保护而安然度过。先知接着又提出另一个危机,即巴比伦的威胁,预言国家将要灭亡,人民被掳。不过,先知更远眺将来,预言百姓将从被掳之地归回,以色列蒙神复兴,充满 荣耀。 主题特色 以赛亚的名字意即「耶和华是拯救」,他所传的信息中心即耶和华的审判与救赎。神必要审判悖逆犯罪的百姓,以及骄傲狂妄的列国,但将来神奇妙的救恩要临及犹大与万国。弥赛亚的来临正是神拯救的记号。 以赛亚对神透切的认识可说是先知书中一颗明亮的彗星,光芒四射。他强调神的至高、独一无二、永恒、圣洁和荣耀;神是创造的神,也是救赎的主。「以色列的圣者」是先知对神特别的称呼,宣告了神圣洁的本性,这与通国行恶犯罪、假冒为善、欺压贫苦的图画成为鲜明的对比。先知主要的职责是呼召百姓洗濯自洁、除掉恶行、归向神。 此外,书中预言将来有一位外邦君王要成就神的旨意,使犹太人从被掳之地归回故土,更指明这位君王名叫古列(44:28;
45:1)。 透过这预言,神表明 是掌管历史的全能主宰,与人手所造的偶像截然不同。 书中对弥赛亚有最清楚的预言,如弥赛亚的名字、出生、工作、性格、面貌、受苦、受死等,尤其五十三章更生动地预告了耶稣死于加略山的景象。日后当埃提阿伯的太监读到该处经文时(参徒8:32-33),仍然蒙懂不明,腓利就从这经文对他传讲福音,证明耶稣就是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串珠圣经注释》
【重要数据】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以 赛 亚 书 简 介】 壹、书名 本书取名自以赛亚先知,“以赛亚”的意思是“耶和华的救恩”。 贰、作者与日期 作者:以赛亚。写作日期:约主前680年。 叁、内容剖析 本书特别记载亚哈斯和希西家两位君王的事迹,从而带出信靠 神的主题。他们有很多地方相同,包括背景:遭外敌入侵(7:1,36:1);地点:上池的水沟(7:3,36:2);先知:以赛亚(7:3,37:2);信息:预告外敌必会入侵(7:20~23,39:6~7),但必遭毁灭(7:4~9,37:6~7);结果: 神给他们兆头(7:10~16,37:30~32)。不过,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包括对外敌入侵的反应:亚哈斯因惧怕而走往上池的水沟尽头(7:2~3),希西家因忧愁而往圣殿去(37:1、14);和以赛亚的关系:以赛亚找亚哈斯(7:3),希西家找以赛亚(37:2);对兆头的反应:亚哈斯没有求兆头(7:12),希西家却主动求兆头(38:22)。可见两位君王在信靠 神方面有天渊之别。信靠 神这主题在全书的发展如下: 一、不要信靠自己 在首十二章,先知指出人都有倚靠自己的倾向(3:1~3),背后的动机是骄傲(2:11~12),但人是不可信的(2:22),有朝一日全部狂傲人都要降卑(2:12),所以人不应效法亚哈斯的做法,应当信靠 神(8:13~14,12章)。 二、不要信靠列国的帮助 第十三至二十三章记载列国都遭 神审判(13:11、19,14:11,16:6,23:9),指出它们不过是祂的工具(13:17,14:2),祂对列国有祂的旨意(14:24~27),有朝一日列国要承认以色列的 神为他们的 神(19:18~25)。 三、信靠全地的主 第二十四至二十七章突出描述耶和华是全地的 神(24:21),所以应当信靠祂(25:9,26:4、13)。 四、信靠 神的要素 第二十八至三十三章指出 神的子民应当认定信靠的对象是谁(28:16),知道信靠就是倚靠 神(30:15),不是投靠血肉的帮助(31:1~5)。 五、信靠 神的盼望 第三十四至三十五章描述不信靠 神的会遭毁灭(34章),信靠祂的则会繁荣兴盛,从而鼓励他们要信靠 神。 六、希西家作为信靠 神的榜样 第三十六至三十九章记载希西家惧怕时如何倚靠 神,即那位万国的 神、创造主及永活 神(37:16~17),他的表现堪作当时 神子民的榜样。 七、不要信靠偶像 第四十至四十八章强调偶像不是 神(44:6~20,46:1~2,40:18~26),唯独耶和华是 神(45:5~7、18~19);因此偶像是不可信的(44:9~11),也不能帮助人(45:20,46:7)。 八、信靠义仆 第四十九至五十五章指出真正的拯救来自义仆(49:5~6,52:13~53:12),但是有谁会信靠一位看似软弱受辱的仆人呢(52:14)? 九、信靠 神的人的胜利 第五十六至六十六章指出凡信靠 神的人必称为“耶和华的仆人”(65:8~16),而且必承受地土(57:13)。 肆、与新约的关系 一、新约的福音书多次引用本书来解释基督耶稣的经历,包括祂由童贞女所生(太1:23;路1:34;赛7:14);施洗约翰是在旷野呼喊的声音,预备基督出现(太3:3;路3:4~6;约1:23;赛40:3);当时的人为何不接受祂的信息(太13:13~15,15:7~9;约12:39~40;徒28:24~27;赛6:9~10,29:13)。 二、保罗引用本书说明外邦人可以成为 神的子民(罗10:20,15:12;赛65:1,11:10),并引用余民的观念来说明犹太人的结局(罗9:27~29;赛1:9,10:22~23)。 三、启示录也有引用本书说明末世的景况,包括新天新地(启21~22章;赛65:17~66:24)。 伍、读经提示 一、作者如何描述耶和华的属性和能力?他又如何描述人(犹大人和列国)的行为?将 神和他们对比,你有甚么发现? 二、试将亚哈斯对比希西家,你认为他们在信靠 神方面有甚么分别? 三、耶和华如何审判和拯救犹大及列国?这表示 神是怎样的? ──《以赛亚书圣经新译本》 【《以赛亚书》背景】 《以赛亚书》的希伯来名是「以赛亚 יְשַׁעְיָה/yesh·ah·yä」,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已经拯救」。这个书名贴切地表明了本书的主题(八18):在南北两国即将灭亡的多事之秋,当选民尝试了各种人的努力,最终还是无可挽回地陷入失败的时候,神却让人看到拯救早已预备,向我们启示了祂在创世以前就已经预定的救恩(弗一1-11)。 《以赛亚书》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תנ״ך / Tanakh)中被列为《先知书》中「后期先知书」的第一卷。《塔纳赫》的名字Tanakh由三个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代表以下三部分、24卷书: 1.《妥拉》(Torah / תורה):意思是「指导、教导」,共5卷。顺序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2.《先知书》(Navim / 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现代顺序是: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后期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先知书)。 3.《圣卷》(Ketuvim / 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现代顺序是:诗歌(诗篇、箴言、约伯记),五小卷(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历史书(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 犹太传统和新约圣经都认为本书的作者是先知以赛亚(路四17;约十二38-41;徒八28),十八世纪以后有人猜测有多位作者,但并无确凿根据。由于《以赛亚书》对弥赛亚的预言与耶稣基督非常吻合,所以也有人质疑基督徒篡改了旧约。但在1947年出土的死海古卷中,发现了主前二世纪的完整《以赛亚书》抄本,内容与主后九世纪的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基本一致,使这种质疑不攻自破。 犹太传统认为,以赛亚的父亲「亚摩斯」(一1)是亚玛谢王的兄弟(《他勒目 Talmud》Sotah 10b:3;Megillah 10b:13),也是劝亚玛谢遣返以色列雇佣军的那位神人(代下二十五7-9;《米大示 Midrash》Seder
Olam Rabbah 20)。因此,以赛亚可能是乌西雅王的堂兄弟、希西家的曾叔祖。 他的妻子也是位女先知(八3),至少有两个儿子(七3;八1)。先知以赛亚的事奉经过南国犹大的乌西雅王、约坦王、亚哈斯王、希西家王和玛拿西王时代,长达五十多年,对应于中国春秋初年从平王东迁到管仲相齐的时代。和他同时期的先知包括南国犹大的弥迦(弥一1)和北国以色列的阿摩司(摩一1)、何西阿(何一1)。以赛亚一直活到希西家的儿子玛拿西登基以后,犹太传统认为,他是被玛拿西下令锯死的(《塔木德 Talmud》Yevamot 49b)。 在北国耶罗波安二世(约主前793-753年在位)和南国乌西雅王(约主前791-740年在位)执政期间,神使新亚述帝国陷入了持续三十九年的衰落,阿达德尼拉里三世(Adad-nirari III,主前811-783年执政)的三个儿子撒缦以色四世(Shalmaneser IV,主前783-773年执政)、亚述但三世(Ashur-dan III,主前773-755执政)和亚述尼拉里五世(Ashur-nirari V,主前755-745年执政)都面临内乱,君权受到贵族的限制,不得不停止对外扩张,使南北两国都有了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乌西雅王去世前五年,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 III,即普勒,主前745-727年执政)登基,重新开始对外扩张(王下十五19、29)。 主前738-735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在东方打败了制衡亚述最主要的敌人乌拉尔图王国(Urartu
Kingdom),西方的黎凡特诸王失去了重要盟友。亚述准备发动第二次西征,以征服大马士革、完全控制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地区。亚兰和北国以色列结成了抵抗亚述的联盟,并劝说南国犹大加入。遭到犹大王约坦的拒绝以后,联盟就入侵犹大(王下十五37)。继位的犹大王亚哈斯向亚述求助,结果损人不利己。主前733-732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发动第二次西征,亚兰和北国以色列相继被亚述所灭(王下十五29;十六9;十八9-11),南国犹大也成了亚述帝国的附庸(王下十六10),陷入黑暗的背道时期(王下十六1-4)。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神兴起南国的以赛亚、弥迦和北国的何西阿发表预言,让百姓看到这一系列危机背后的属灵真相:他们所面临的国际压力,都是神在管理人类的历史(十三-二十三章),实现祂从前与以色列立约时警告过的咒诅(一2-3;申三十19),也成就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预定的救赎旨意(弗一4-12)。 亚哈斯王去世以后,希西家王继位, 撒玛利亚于主前722年被亚述攻破(王下十七6),耶路撒冷也在主前701年被亚述围攻(王下十八13-16)。以赛亚的预言及时地挽回了希西家的心(耶二十六18-19),使他致力于带领全国回转归向神,被亚述围困的耶路撒冷就按着预言蒙神拯救(三十七36;王下十九29-36)。 但是,百姓的全然败坏并不能倚靠君王的改革来改变,以赛亚所预言的刑罚延迟了一百多年之后,最终还是来到了: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六十四12;王下二十五9-10);百姓被掳巴比伦(三十九5-7;王下二十五11)。而以赛亚所预言的恢复,也在神的彻底拆毁之后逐一实现:古列已经下令重建耶路撒冷(四十四28),大卫的后裔已经诞生(九6-7;太一1),以马内利已经来临(七14;太一23),
施洗约翰已经出现(四十3-5;太三1-3),弥赛亚已经宣讲了福音(六十一1-2;路四18-19),祂必将带来国度的恢复(三十五1-10;五十二1;徒一6-7)和新天新地(六十五17;六十六22;彼后三13;启二十一1)。 在旧约圣经中,《以赛亚书》被列为「大先知书」的第一卷,新约圣经引用最多的除了《诗篇》,就是《以赛亚书》。大卫的后裔和耶路撒冷,是本书信息的中心,全书出现了三位大卫的后裔:完全不信的亚哈斯王、信心软弱的希西家王和将来那位完美荣耀的弥赛亚君王。在旧约中,《以赛亚书》对弥赛亚的预言最多、最详细,所以被称为「第五福音」、「旧约中的福音书」。《以赛亚书》一共六十六章,第一部分三十九章、第二部分二十七章;整本圣经也是六十六卷,旧约三十九卷、新约二十七卷。而比形式的巧合更重要的是,本书比任何一卷书都更全面地启示了真理:神、人、罪、审判、救恩、弥赛亚,因此,《以赛亚书》也被称为「小圣经」。当南国犹大每况愈下的时候,从眼见的环境看,神对亚伯拉罕、摩西和大卫的应许好像越来越渺茫,神的百姓越来越没有前途。但恰恰就在人最绝望的时候,神借着以赛亚发表了旧约最完整的启示,作为祂对人的安慰:神的旨意并不倚赖于人的光景和努力,而是祂「亲口应许,亲手成就」(王上八24)。无论百姓怎样失败、环境怎样黑暗,历史的进展都在神的手中;神的旨意绝不改变,救恩的计划将会一直向前,直到把祂所预定的人全部领进新天新地!──《圣经综合解读》 【以赛亚书背景】 一、作者: (一)以赛亚的名字意即「耶和华是拯救」。依照犹太人的传统,以赛亚被玛拿西王锯死(以赛亚升天记) 来 11:37 ,时约玛拿西15年,距离乌西雅王崩已相距65年。 (二)依照犹太传统的说法,以赛亚出身贵族,父亲亚摩斯是犹大王亚玛谢的兄弟,所以以赛亚是乌西亚王的堂兄弟。以赛亚有妻子为女先知赛 8:3 。至少有两个儿子:施亚雅述(必有余民回归)与玛黑珥色拉勒哈施罢斯(掳掠速临、抢夺快到)。 (三)同时期的先知有「阿摩司」、「何西阿」、「弥迦」。 (四)有许多学者认为以赛亚书是由三位作者完成的: 1.耶路撒冷的以赛亚(第一以赛亚):公元前700年,以赛亚书1-39章。 2.第二以赛亚:公元前586-539年,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著作年代约在公元前540年,以赛亚书40-55章。 3.第三以赛亚:公元前539年以后,由巴比伦被掳归回的群体中,以赛亚书56-66章。 (五)有许多学者认为以赛亚书是由一个学派,对一本书持续编辑增添造成的。 (六)传统上认为以赛亚书就是耶路撒冷的以赛亚,公元前700年写成的。除了第一世纪的犹太古史认为以赛亚书的作者是以赛亚外,公元前第二世纪的次经传道经、七十士译本也都认为以赛亚书的作者是以赛亚。 (七)基本上前两种看法,是基于「不可能有预言」的假设,这种说法当然不一定正确。 (八)不过这三段以赛亚书,风格略有差异,背景也不同。第一以赛亚以犹大为背景,第二以赛亚以巴比伦的被掳为背景,第三以赛亚又以巴勒斯坦为背景。不过第二以赛亚是以一种「预言式」、「预测式」的方式来描述巴比伦,所以也不一定真的是以巴比伦为背景。再者,也有人认为这些风格差异是因为以赛亚在不同的时间写作这两部份的书籍造成。 二、抄本:目前以赛亚书最古老的抄本是公元前一百年的死海古卷,当时的经文就是以目前这个形式存在。死海古卷与今日的马所拉经文仅有17个字母有差异,10个字母是语法的演变、4个是链接词的样式、3个字母连成「光」字,对整句话影响不大。 三、著作年代:大约在公元前740-690年左右。主要的记载都集中在公元前739-
700间近四十年的工作。 四、历史背景: ○ 王下 15:1-21:26 代下 26:1-33:25 (一)南国犹大: 乌西雅 公元前 769-741年 约坦 公元前 741-734年 亚哈斯 公元前 734-715年 希西家 公元前 715-697年 玛拿西 公元前 697-642年 亚们 公元前 641-640年 1.乌西雅与约坦王 以赛亚出生于乌西雅王的时代,是犹大历史中极繁荣稳定的时期。乌西雅对属神的事表现虔诚而敬畏,可惜晚年因骄傲而被甚惩罚代下 26:16-21 ,身患痲疯病,与其子约坦共同摄政达12年。乌西雅去世那年,以赛亚蒙召成为神的先知
赛 6:1 ,向受北方强敌压境的犹大传讲信息。 2.亚哈斯王 约坦之子亚哈斯作王时,北国以色列亚兰(即叙利亚)联盟攻打耶路撒冷,约为公元前734年,这是公元前第八世纪的第一次的政治危机,先知在举国忧愁下宣告「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应许,但亚哈斯王不肯信从,反而转向亚述求援。虽然危机暂时解除(以色列、亚兰先后被亚述歼灭);但犹大也须向亚述称臣进贡,成为亚述的附庸国,宗教上也须随从亚述(参 王下 16:18 )。第二次危机便是以色列被亚述并吞的阴影。 3.希西家王 第三次危机乃是希西家登基后,加强国家防务,建造西罗亚隧道,供应耶路撒冷水源,不肯再臣服亚述,亚述王西拿基立于是南下攻击犹大各城邑(公元前701年);在这危急之秋,国中有人主张与埃及结盟,以赛亚却提出了神的立场 31:1-9 ,警告犹大勿倚持人的帮助,并应许神自己要保护耶路撒冷。这次危机幸赖神的保护而安然度过。37:36 。先知接着又提出另一个危机,即巴比伦的威胁,预言国家将要灭亡,人民被掳 39:5-6 。不过,先知更远眺将来,预言百姓将从被掳之地归回,以色列蒙神复兴,充满荣耀。 (二)亚述帝国: 以赛亚之前的150年,亚述帝国不断地扩张版图,征服了临近诸国。 1.公元前840年,以色列王耶户已开始向亚述进贡。 2.公元前734年,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掳走了以色列北部人民王下 15:29 。 3.公元前732年,亚兰遭亚述帝国歼灭。 4.公元前722年,撒玛利亚被攻陷,亚述王撒缦以色掳走了其余的以色列人 王下 17:6 5.公元前702年,亚述王西拿基立攻入犹大,毁灭了46个有城墙的坚固城,掳走了20万犹大人 王下 18:13 。 6.公元前701年,亚述军队在耶路撒冷城外被耶和华的使者击杀而去王下 19:35-36 。 (三)北国以色列: 耶罗波安二世 公元前784-753年 撒迦利雅 公元前753-752年 沙龙 公元前752-751年 米拿现 公元前751-742年 比加辖 公元前742-741年 比加 公元前741-730年 何细亚 公元前730-722年 1.米拿现:基于个人政治野心,向亚述王普勒纳贡,以求坚定国位王下 15:19 ,自此激起亚述对巴勒斯坦的贪欲之心,种下亡国之因。 2.比加辖:作王两年被杀。 3.比加:与亚兰王利汛结盟,攻打耶路撒冷,围困亚哈斯 王下 16:5 ,结果由于亚哈斯向亚述求援,反遭重创。 4.何细亚:计划联合埃及王梭背叛亚述王撒缦以色,结果反被监禁,成为亡国之君。 王下 17:4-6 (四)三次的重大危机: 1.亚以战役(Syro-Ephraimitic):主前734年 2.撒玛利亚陷落:主前722年 3.西拿基立攻击耶路撒冷:主前701年 (五)相关年代整理 以赛亚生 公元前765年 乌西雅在位 公元前789-740年 以赛亚被召 公元前740年 约坦在位 公元前740-736年 亚哈斯在位 公元前736-727年 希西家在位 公元前727-699年 北国被掳 公元前722年 希西家病 公元前714年 玛拿西在位 公元前699-643年 以赛亚被杀 公元前684年 五、政治社会背景: 在以赛亚传道生涯之前,犹大和以色列两国的政治与经济都相当富庶、发达。在乌西雅统治下,犹大有一段高水平的富裕生活 代下 26:1-23 ,而北国以色列在耶罗波安二世执政下,也恢复了所罗门王时期的大部份领土
王下 14:25,28 。不过这个看似强盛的时代,却充满贫富不均、阶级悬殊的状况。 六、宗教道德方面: 乌西雅与约坦王虽致力于重建耶和华的敬拜,但邱坛(迦南人献祭之处)仍未能废除;在社会道德上则是奢侈放纵。亚哈斯登基后拆毁崇拜的秩序、破坏诫命,企图将耶和华之名字百姓心中完全涂抹。以赛亚公开斥责他的罪孽,但王毫不理会。希西家王算是中兴之王,但是之后的玛拿西更是败坏有加。 七、写作目的: (一)直接关于犹太人在主前第八世纪末所遭遇的危机,如亚以战争(公元前734年)及西拿基立危机(公元前701年)。但同时也向周围的国家宣告审判,如巴比伦、亚述、埃及。 (二)主要有两个主题:审判(一~卅九章)与救赎(四十~六六章)。从第一章宣告耶路撒冷的堕落和它迫在眉睫的审判引出第一主题。四十章开始又引出了带有安慰与救赎的信息,而后者最大的记号就是以赛亚预先提到救赎者之降生(赛 7:14 )与救赎者的神圣工作(
赛 53:1-12 ) 八、特点: (一)「以色列的圣者」一词出现二十六次,第一以赛亚书出现12次,第二、三以赛亚书出现十四次,以赛亚书以外仅出现六次。 (二)神的审判与救恩,尤其是「弥赛亚应许」是本书的核心。 (三)以赛亚书中有诗歌、散文,有学者认为其诗歌是旧约圣经中最优美的。 (四)以赛亚喜欢用拟人法这种文学技巧。 (五)主要预言论及犹大及耶路撒冷( 赛 1:1 ) (六)在新约中多次被引用,基督在公开传到时就有引用( 路 4:17 ),在解释撒种的比喻时也有引用( 太 13:12 ) (七)被公认是最伟大的希伯来先知书,它也以旧约的福音著称。 (八)在犹太人的圣经中,被列在先知书的第五卷(前有「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这四本合为前先知书),亦即为后先知书第一卷。 (九)记载的安排按照时间的次序。 赛 6:1 「乌西亚王崩的那一年」(公元前739年); 赛 7:1 「亚哈斯在位的时候(公元前735年)」; 赛 20:1 「亚述王撒珥根打发他珥探到亚实突的那年」(公元前711年); 赛 36:1 「希西家王14年」(公元前701年); 赛 37:38 「他儿子亚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杀了他」(公元前681年) (十)以赛亚就像是旧约时代的保罗,强调神子民要得着应许,唯一的条件就是信心,这是一到卅七章的核心;又如旧约的希伯来书,传讲神子民在处境艰难时,要以信心为支撑,这是卅八到五十五章的核心;也像旧约时期的雅各,坚持要有「信心的行为」,来顺服作为证明,这是五十六到六十六章的核心。 ── 蔡哲民等《以赛亚书研经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