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箴言第二十四章拾穗

 

【箴二十四1「你不要嫉妒惡人,也不要起意與他們相處,」

         「相處」:同在一起,互相來往。──《串珠聖經註釋》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裝作看不見世上的罪惡和不義,而是在靈裡「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詩七十三17),因此約束自己,不但不「嫉妒罪人」(二十三17),而且不「與他們相處」。「倚靠耶和華」的是內心強大的人,與神親密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他們寧可沒有朋友,也不肯濫交壞朋友。──《聖經綜合解讀》

         ●「起意」:SH 183,「渴望」、「渴求」。──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2可羡慕的罪人?】這裏所用的介系詞「反對、對比」(againstAVRV)應該就是「的」(ofRSV):與二十三17,二十四19的介系詞相同。在後面那兩處經文中,矯治嫉妒的藥力是長遠的觀點:將來的榮耀(二十三18)或黑暗(二十四20)。在這裏是說到那受人嫉妒之罪人的近距離特寫,他被所有反面的事物給迷住了。——《丁道爾聖經注釋》

         二十三17和二十四20都教訓人勿嫉妒作惡的人,也不要和他們來往。義人終有善報,惡人只有死亡。──《啟導本箴言註釋》

         1~2節是第19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嫉妒惡人」(1a),是因為惡人看上去活得有聲有色。「起意與他們相處」(1b),是因為愛慕世界,所以渴望從惡人那裡沾光。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心圖謀強暴,他們的口談論奸惡」(2),終究要受到審判,其實是「為禍患的日子所造」(十六4)。與他們來往的人都難免池魚之災。──《聖經綜合解讀》

          241~2 要晚輩不要嫉妒惡人或者與惡人相處。──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34本章勸勉大家不可嫉妒惡人,惟要在鑒察人心的神面前,智慧而勤奮地行義。因為惡人的亨通只是一時的,他們的盼望必與死亡一同成為泡影,但義人卻能得到永生的祝福。──《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四2「因為,他們的心圖謀強暴,他們的口談論奸惡。」

         “奸惡”。即紛爭。──《箴言雷氏研讀本》

         ●談論「奸惡」:SH 5999,「對他人的危害」。──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3「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

         「房屋 בַּיִת/bah’·yith(3)原文的意思是「房子、家室、聖殿」,是一個雙關語。「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3),也比喻家庭的建立和穩固,是倚靠智慧、而不是財富。今天的福利國家卻把錢當作幸福的關鍵,結果社會有了福利的保障,卻失去了穩定的家庭。──《聖經綜合解讀》

  嫉妒惡人是愚昧的行為,無法建立的堅固的東西(1)。只有來自敬畏並遵守祂誡命的真智慧才能使家庭得到祝福和保護。掠奪無法獲得永久的財富。善用知識才能確保過真正快樂的人生。──《SDA聖經注釋》

 

【箴二十四3~4穩固與豐富】這個結構清楚地暴露出第2節的虛無色彩。它可以是照著字面的,但較可能是象徵性的,無論是象徵家庭(參,十四1)、一個人的性格,或任何美好的事業。——《丁道爾聖經注釋》

         “房屋”(一個人或家庭或任何企業)以“智慧”為基礎,以“聰明”(良好的判斷)來立穩,並因不斷絕的“知識”而興旺。──《箴言雷氏研讀本》

         把智慧和知識比作建築和粉飾房屋。──《串珠聖經註釋》

         一個人的家庭、人格和事業,好像房屋,應建在穩固的基礎上,這基礎就是以敬畏神為首要的智慧。熱愛智慧的人才真富有(21)。──《啟導本箴言註釋》

         智慧人建造自己的根基是真理,他用真理光照生命中的一切計畫,所建造的房屋必不會倒塌(林前310) ──《聖經精讀本》

         3~4節是第20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3~14節是第三個單元7條忠告,每一條忠告都談到智慧。──《聖經綜合解讀》

          243~4 說明整個家庭的建立與豐盛,是依靠智慧而不是財富。──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4「其中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

         「知識」(4)原文的意思是「知識、洞察力、智慧」,與「分別善惡」(創二917)的「分別」是同一個詞,在聖經中也被譯為「知道」(伯十7)、「認識」(賽五十三11)、「明白」(賽五十八2)。「知識」包括兩個要素:首先是知道一件事、或者知道去哪裡找;其次是懂得如何分辨。──《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故意追求貧窮、拒絕財富,而是倚靠神所賜的智慧去「建造」房屋、「建造」家庭,又因智慧讓其中「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4)。因此,敬畏神的人「不要嫉妒惡人,也不要起意與他們相處」(1),更不要效法他們「圖謀強暴」(2b)──《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四5「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

         ●「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七十士譯本、敘利亞譯本作「智慧人勝過有能力的人,有知識的人勝過強壯的人」。但是馬索拉經文的意思是「智慧給人力量」。因此學者們對此有不同的意見。──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5~6智慧和知識遠勝武力,有謀略才能得勝。──《啟導本箴言註釋》

         5~6節是第21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四6「你去打仗,要憑智謀;謀士眾多,人便得勝。」

         「謀士」:在戰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參撒下192)。──《串珠聖經註釋》

         「智謀」(6a)原文的意思是「指導、建議」。大衛爭戰一生,他所倚靠的「智謀」,並不是詭詐的兵法,而是專心「求問耶和華」(撒上二十三24;三十8;撒下五1923)。他也有許多謀士(代上二十七32~34),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只聽聖靈說話、不聽人的意見,而是注意聆聽聖靈通過人對我們的啟示。正如神沒有直接向大衛說話,而是借著先知拿單啟示大衛之約(撒下七4~5)。每個人都喜歡奉承自己,謀士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盲點,屬靈的同伴卻可以互相彌補不足。所以(6b)。不願聽真話的人,乃是最可悲的人,因為沒有人敢告訴他所穿的是「皇帝的新裝」(安徒生童話)──《聖經綜合解讀》

         ●「人便得勝」:「就可得勝」、「就可得拯救」。──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7「智慧極高,非愚昧人所能及,所以在城門內不敢開口。」

         見分題研究:「Ⅱ 愚昧人」第2點,原書第39頁。任何一個重大的危機(56)一發生,就很快使這些無用之人原形畢露。這裏的智慧是複數字,見一20註解(並隨文註腳)。高(ra^mo^t[)在這裏的拼法是帶有一個額外的、但無聲的子音,形成與約伯記二十八18與以西結書二十七16之「珊瑚」相同的字形。這引起了某些獨創的解釋;然而這種解釋已經證實是多餘的,因為地名基列的拉末(「高臺」)也出現兩種形式的拼法(書二十8;王上二十二3)。城門:會議室與法庭的同義詞。——《丁道爾聖經注釋》

         “城門”。智慧人和城中長老會面的地方。參看路得記四章1節的腳註。──《箴言雷氏研讀本》

         城門口是聚會議事的地方。愚昧人在這種場合不能置一詞。──《啟導本箴言註釋》

         智慧極高,非……所能及: 原文中的“智慧”是複數。因此,此處是指智慧的各樣屬性。也有許多學者將“高”譯成“寶貴”,因為智慧極為寶貴,愚味人很難認識其價值。若與下半節相聯繫,則可以理解為“因智慧超出愚昧人甚多,審判時愚昧人都不敢回答智慧人的問題”。 ──《聖經精讀本》

         7節是第22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智慧極高,非愚昧人所能及,所以在城門內不敢開口」(7),可譯為「對愚妄人,智慧高不可及,所以他在城門不敢開口」(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城門口」是古代集會、買賣、審判的公共場合,本城的長老在這裡討論和決定地方事務。──《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坐等神來顯明智慧,而是積極與神同工,「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5~16),讓愚昧人「在城門內不敢開口」。末世的信徒生活在崇尚一人一票的時代,看上去很公平,實際卻往往事與願違。當大部分人都成為離棄神的「愚昧人」以後,民主就會變成群體暴政(Tyranny of the Majority),「愚昧」被稱為多元觀點,「智慧」被稱為仇恨言論,結果成了智慧人「在城門內不敢開口」。這是一個特別需要「倚靠耶和華」來開口的時代。──《聖經綜合解讀》

         ●「在城門內不敢開口」:原文是「在城門不開口」,實際的意義應該是在城門口那個公開審判、交易的地方智慧人不發言。

          24是說城門口有很多愚昧人在討論案件或公共政策,智慧人的發言大概那些愚昧人也聽不懂,硬要說的話搞不好還會引起眾怒,所以乾脆不要發言。今日的智慧人在議場裡面是不是也不發言?──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許多學者認為 24不是用來警告智者,而是警告那些還不算太笨的人,不要在城門口隨意針對公共議題發言。──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8「設計作惡的,必稱為奸人。」

         “奸人”。直譯作:邪惡計謀的擁有者。──《箴言雷氏研讀本》

 

【箴二十四8~9道德受到嘲蔑】這兩則箴言的基本觀念乃是詭計多端,其含義是在計畫的(8)與無恥的(9)惡事上。(參,Moffatt89a節:「策畫惡事的人,人們都稱他為詭計多端者;而罪惡就是愚昧的詭計。」)兩句話都顯示出輿論遲早要定罪它。第9節中「無恥」的含義,可由褻慢者(AVRV)以及「思念」(AVRV:思考,希伯來文:Zimma^)〔又作「詭計」,含「淩辱」或「淫蕩」之意(如:利十八17c;士二十6)〕這兩字看出端倪。——《丁道爾聖經注釋》

         戒人不可陰謀作惡犯罪。褻慢人驕傲,盛氣淩人又愛爭鬧,人人憎惡。──《啟導本箴言註釋》

         8~9節是第23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設計作惡的」(8a),並不是真智慧,而是奸詐,所以「必稱為奸人」(8b)。在一個正常的社會裡,人們會把圖謀行惡的稱為「奸人」,把愚妄人的籌畫稱為「罪惡」(9),把傲慢者的行為稱為「褻慢」(9)。但在一個愚昧的社會裡,人們卻會把「設計作惡」稱為「社會正義 Social Justice」,把「愚妄人」稱為理想主義者,把「褻慢者」稱為理性主義者。人類需要理想、理性和社會正義,但那些以他人作代價的理想、不懂得自己有限的理性、通過打倒強者來扶助弱者的社會正義,只是化了濃妝的「惡」。──《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坐等神來顯明公義,而是積極與神同工,「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腓二15)。今天,人本主義思想認為每個人都「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5),所以唯一絕對的真理就是沒有絕對真理。這是一個特別需要「倚靠耶和華」來恢復公義標準的時代。──《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四9「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惡,褻慢者為人所憎惡。」

         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惡: 這句亦可譯為“惡(愚妄的)(意圖)乃是罪”。直接行不義固然是罪,有時在心裡圖謀罪惡是更大的罪。因為心中的意念可以隱藏,也就可能是更加駭人聽聞的罪惡。耶穌也曾多次強調內心的重要性(528)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四10「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

         在壓力之下屈服,顯出一個人的力量是多麼“微小”。──《箴言雷氏研讀本》

         「患難」、「微小」:原為同一字根,有相關含意。──《串珠聖經註釋》

         面對極大的困苦,任何人都會感到彷徨與痛苦。但是按神旨意而活的人絕不至絕望。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曾說過“絕望是致死的固疾”。平時,每一個人似乎都生活在盼望中,但患難一來,就可分辨那盼望的真偽(724~27)。聖徒的信仰是充滿悖論的,他可以誇耀自己的軟弱(林後1130),因為神的大能在人的軟弱上顯明出來。不必因懼怕失敗和患難,而停滯不前,乃要剛強壯膽迎接試煉的準備<22,何謂試驗?> ──《聖經精讀本》

         10節是第24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10),可譯為「在患難時你若灰心,你的力量就微小」(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10節和第5節原文的最後一個詞都是「力量 כֹּחַ/ko’·akh」。「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5b),但人「在患難之日若膽怯」(10a),表明缺乏智慧,所以「力量就微小」(10b)。「患難 צָרָה/tsä· 」原文的詞根就是「微小 צַר/tsar」,是雙關語。──《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只在順利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的,而是等到「患難之日」(10a)才能顯露真相。我們若平時說話屬靈,「患難之日」卻灰心喪志,表明我們還沒有真智慧。因此,神經常興起各種「患難之日」,好讓我們認識自己真實的屬靈光景,催促我們去仰望神。──《聖經綜合解讀》

         ●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SH 7503,意思是「表現懈怠」。此處的意思應該是「灰心」、「喪志」

         ●你的力量就「微小」:SH 6862,「狹窄」、「緊的」。應該是「有限」、「restricted」的意思。

          2410 要我們遭遇患難的時候也不要灰心,才能有力量勝過患難。──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0~12輕易放棄的人】額外的壓力(10)與可避免的責任(1112)是一個人的勇氣極好的試驗,並不是不合理的。那會以局勢不利(10)、工作無望(11)及可原諒之無知(12)為藉口的,乃是雇工,並不是真的牧人;愛不是如此輕易就安靜下來的──神的愛也一樣。——《丁道爾聖經注釋》

         這三句箴言都是講非常的環境下才可考驗真情,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因此遇患難便膽怯,應救人卻退縮,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示。“愛裡沒有懼怕”(約壹四18)。──《啟導本箴言註釋》

 

【箴二十四11「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

         也見二十八17的註釋。RSV 將第11b節譯得很好:「……偶然遇見屠殺」。然而,德萊弗79引用一個亞蘭文字根,支援譯作「在……時候」,反對「偶然遇見」這個譯法。——《丁道爾聖經注釋》

         這裏建議我們要強烈地幹預,援救那些被引往死地的人。──《箴言雷氏研讀本》

         11~12節是第25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11~12節是「患難之日」(10a)的一個例子。「人被拉到死地」(11a),並非根據律法受死,所以應當「解救、攔阻」(11)。今天,那些上癮吸毒、拒絕福音、被異端引誘的人,都「將被殺」(11b),我們應當盡力幫助他們脫離死地,而不能假裝「這事我未曾知道」(12),把自己隱藏在「不明真相」的群眾當中。因為神「衡量人心」(12),知道我們是真不知情,還是膽怯畏縮、見死不救,祂必「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12)──《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說神自己會救應該救的人,所以袖手旁觀;而是知道神已經把「解救、攔阻」無辜者的責任交在我們的手中,也把傳福音的大使命交給我們(太二十八18~20)。因此,我們不可推卸責任,應當「與神同工」(林前三9),在過程中倚靠神、把結果也交托神。──《聖經綜合解讀》

          2411~12 教導神是重視人生命的神,所以我們必須盡力挽救生命。但這說來容易,實際上目前任意奪人性命的那批人,也難以對付。以這個角度來說,出兵國外保護生命,也是符合聖經的教導。──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2「你若說:“這事我未曾知道”,那衡量人心的豈不明白嗎?保守你命的豈不知道嗎?他豈不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嗎?」

         愚昧人的藉口是不能接受的。──《箴言雷氏研讀本》

         人不能用「不知道」為理由而見死不救,因神鑒察推卸責任的行為,並要施行報應。──《串珠聖經註釋》

         這事我未曾知道: 這句話令人想起該隱的冷酷,他在殺死亞伯之後,回答神說“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49)。隨著對神的信仰越來越成熟,人格也會越來越完全,對鄰舍的關懷也必加增。作為我們的效法物件,耶穌曾教導我們當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甚至要愛仇敵(543~48) ──《聖經精讀本》

         ●「你若說:這事我未曾知道」:原文是「你若說:這事我們不知道」。等於是說話的人把自己隱藏在一群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人群中(這是我們常用的技倆)──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3「我兒,你要吃蜜,因為是好的,吃蜂房下滴的蜜便覺甘甜。」

         尋求智慧要象「吃蜜」(13a),「吃蜂房下滴的蜜便覺甘甜」(13b),嘗過了智慧才能體會到好處。──《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四13 蜜和蜂房下滴的蜜】這本智慧書的作者依照以詩篇十九10和以西結書三3為代表的傳統,將神的話語或律法與智慧等同,而視之為追求的對象。在大部分舊約經文中,「蜜」都是一種自然的出產,指棗椰樹果子的甜汁,不是蜂蜜。赫人雖然成功地馴養蜜蜂,並且在獻祭中使用蜂蜜(迦南人亦然),在以色列卻沒有類似的證據。在聖經之中,蜜與其他農產同列(見:代下三十一5)。本節提到蜂房,因此肯定是指蜂蜜。來自蜂房的蜜是最新鮮、最可口的一種。亞喀得文獻形容讚美比蜜和酒更甜的話,也是使用蜜為象喻。──《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箴二十四13~14因收益而喜悅】這兩節經文在希伯來文中都是以命令語氣開始的。由於第14節有些不尋常的母音,它可能不是從上 y~d~c(「認識」)而來的,而是從推測性之修正的 d~c~h(「尋求」)而來的80。這正好能引入第二行:「所以要為你自己的性命而尋求智慧;你若找著……」,關於「賞賜」(AVRV;和合:善報)或「前途」(RSV),參五4註釋。——《丁道爾聖經注釋》

         智慧的導師闡明智慧給人的快樂和益處。──《箴言雷氏研讀本》

         蜜不但香甜,對身體又有益處,同樣,智慧使智者得益,對身心也有好處。──《串珠聖經註釋》

         尋求智慧要象喜歡蜂蜜一樣,心中覺得甘甜。──《啟導本箴言註釋》

         迦南地到處都有蜂蜜,正如約拿單在精疲力竭時,蘸了點蜜吃就恢復元氣的故事一樣(撒上1427),人們都認為蜂蜜的功效很大。詩篇的作者曾讚美說,耶和華的道理比蜜甘甜(1910),惟有經歷過的人才能享受,逐一認識無窮無盡之真理的喜樂。 ──《聖經精讀本》

         13~14節是第26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一步就能到位,而是順服神一步一步的帶領。當我們順服神、邁出「吃蜜」的第一步,神就會讓我們品嘗到「甘甜」,吸引我們繼續尋求;直到最後「心得了智慧」(14a),得以相信「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至斷絕」(14)──《聖經綜合解讀》

          2413~14 作者用蜂蜜來比喻智慧的好處。在以色列地,蜂蜜算是一種甜蜜且風味十足的食物,也算是「對身體好的食物」。智慧也是如此,讓人喜樂,又對自己有好處。──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4「你心得了智慧,也必覺得如此,你若找著,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至斷絕。」

         “善報”更可作:將來。──《箴言雷氏研讀本》

         ●「至終必有善報」:原文是「必有未來」、「存在有未來」。──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5「你這惡人,不要埋伏攻擊義人的家,不要毀壞他安居之所。」

 

【箴二十四15~16義人的恢復力】這是針對惡人唯一考慮的事物──他的利益──而發出的呼籲。在此較適度的層面上,它是一個有益的提醒:無恥的勝利並非永遠持續的,你正在抵擋神!——《丁道爾聖經注釋》

         惡人以私利為出發點,不喜歡義人。但神的眼目看顧義人和他的家。“七次”指許多次,神必拯救義人到底(參詩三十四19;三十七24)。──《啟導本箴言註釋》

         15~16節是第27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15~22節是第四個單元4條忠告,原文每一條忠告裡都有「不要 אַל/al」。──《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四16「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惡人卻被禍患傾倒。」

         「義人七次跌倒」:指遭惡人謀害而撲倒(參詩3724)。──《串珠聖經註釋》

         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 “跌倒”可以解釋成“陷入罪惡”。義人雖然可能因失誤或誘惑數次犯罪,但依然可以在神面前悔改並重新開始。若與15節及下半節相聯繫,似乎將“跌倒”理解為“陷入患難或災禍”更為恰當。神允許困苦臨到義人,困境會成為試驗的工具,使他更加剛強成熟(彼前17) ──《聖經精讀本》

  根據上下文,“跌倒”原指“遭遇患難”。惡人想戰勝義人是枉費心機的。他一旦造成義人貧困和苦痛,就出面解救。惡人卻要“被禍患傾倒”,無法再起來(見詩3419;彌78)

         「七次跌倒」(16),指多次受到逼迫、遭遇失敗。失敗和成功對義人一樣有價值,成功可以顯明人的壞毛病,失敗卻能對付人的肉體。人生最好的老師不是成功,而是失敗。──《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相信義人不會受逼迫,而是相信神也允許義人遭難失敗,因為「平靜的大海從來不能造就出色的水手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sailor」。但是,「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十二19)。因此,「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惡人卻被禍患傾倒」(16)──《聖經綜合解讀》

         ●「七次」跌倒:這是希伯來人「完全的數字」。且這個「七次」放在句子的開頭,有強調的作用。意思是義人無論如何跌倒,都要重新站起來。──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7「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

         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 我們可以從出15章、士5章等處,看到以色列人因仇敵被滅而歡呼的情景,但這並不只是在慶祝惡人終於滅亡了。他們喜樂主要是因他們得到了拯救,神的公義得到了實現。事實上,嚴格地說世人均是罪人,聖徒只不過是罪得赦免的人。這正是我們要憐憫仇敵的原因。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四17~18永遠別幸災樂禍】18節顯示出第17節絕對不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第18b節的論點乃是在於:你的興奮可能是比你仇敵一切的罪孽更該受刑罰的罪。一個可作此較的警告出現在羅馬書十一18~21。第17節一個古老的平行句,可見於《阿希家的言語》,VII81

  〔然而,有些釋經學者(如:歐特裡)卻將第18節解釋為有惡意的,也就是說:「別作任何事引起神對他的同情」;但這說法除了與諸如第29節或二十五2122等處的教訓不一致之外,它還涉及明顯的自相矛盾,因為(根據這個觀點)這則箴言所尋求的乃是它所勸阻之憎惡本身能以成功。〕——《丁道爾聖經注釋》

         不可幸災樂禍,倒要與哀哭的人同哭。幸災的心態比仇敵犯罪更不為神喜悅(看羅十一18~21)。以東因見耶城被毀而歡喜,結果招來毀滅(結三十五15)。──《啟導本箴言註釋》

         17~18節是第28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在神的眼中,我們都是神的仇敵,「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33),而「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因此,我們若為某人受審判而歡呼,就是忘了我們都將受審判。我們若在「仇敵跌倒」(17a)時幸災樂禍,就是自以為義的道德優越感,實際上是藐視救恩,也是「辱沒造他的主」(十七5)。「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十六5),必將面臨神的管教。──《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看到仇敵「傾倒」(17b)就歡喜,而是因為神的形象被辱沒而難過。我們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罪人,神必「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12)。因此,「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五44),並且善待仇敵(出二十三4~5;羅十二20~21)。給予仇敵最好的東西是寬恕,你若敬畏神,仇敵也必敬畏你。──《聖經綜合解讀》

          2417~18 意思是不要對仇敵幸災樂禍,神並不喜悅這樣的事情。其實我們某個程度來說,也曾經是神的仇敵,他處罰我們時也不是歡喜快樂的。這一段是要我們對人懷著基本的愛與憐憫。──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8「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

         ●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SH 7725,「轉回」、「帶回」。在此至少有「收回」的意思,但有沒有「轉到你身上」的意思,學者們則有不同的看法。──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19「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

 

【箴二十四19~20看二十三17;詩三十七1,惡人和他的子孫決無不受刑罰之理,沒有前途,只有滅亡(看十三9;詩三十七228)。──《啟導本箴言註釋》

         19~20節是第29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惡人的燈也必熄滅」(20b),形容惡人的燈現在燃燒得很亮,但只是加速了熄滅的過程,並沒有明亮的未來。──《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在惡人遭報時才相信神是公義的,而是在惡人興旺時也不「嫉妒惡人」(19),因為相信一切都在神的公義管理之下,所以「惡人終不得善報」(20a)──《聖經綜合解讀》

          2419~20 要求受眾不要為惡人的遭遇覺得不公平,因為神終會給惡人報應。──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0「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

         “燈”。即喜樂與興旺(比較斯八16)──《箴言雷氏研讀本》

         「惡人的燈 ...... 必熄滅」:惡人沒有前途和盼望。──《串珠聖經註釋》

         ●「終不得善報」: 「沒有將來」、「沒有結局」。

         ●惡人的「燈」:「燈」代表人的成功與幸福,或暗指「後裔」。──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1「我兒,你要敬畏耶和華與君王,不要與反復無常的人結交,」

         “反複無常的人”。即反對民權的人。──《箴言雷氏研讀本》

         本節下半或指不要與謀反的人為友,恐怕自己受牽連,一同受罰。──《串珠聖經註釋》

         敬畏耶和華與君王: 作者並列指出當敬畏天上的神與地上的君王,強有力地暗示了,信仰與維護秩序及道德生活當並行。在古代社會,君王就是國家與統治的核心,因此,敬畏君王等於是今天國民對國家的忠誠。我們可以藉此機會,思考聖徒所當持的正確的國家觀:①國家的起源:創造並掌管宇宙與歷史的神以普遍恩典建立了國家這一制度,是為了維持這世界的秩序與安寧。因此,國家的興衰,甚至是極端邪惡之政權的出現,也都在神的護理之下;②聖徒對國家的順服:羅馬書的緒論詳細地說明了這一點;③國家與個人:神先創造的是個人,而不是國家,從這一角度,聖經反對無視個人的整體主義;同時聖經又強調在創造之初的神是要人彼此服侍並共同營造美好的生活,因而也反對極端自私的個人主義。聖徒可以追求個性,但也要致力於整個社會或國家的福祉;④國家與教會:縱觀教會史,要麼國家逼迫或利用教會,要麼教會戰略性地追求所謂政教合一,這兩種態度皆不正確。教會是得蒙救贖之聖徒的團契,屬於特殊恩典的範疇 ;國家則屬於普遍恩典的範疇。因此,聖徒可以以個人的身份治理國家,但教會卻不能追求世俗權力。國家與教會雖然不是互相排斥的制度,但根本目的卻有所不同,教會當明確區分這一點,以此維護教會的純潔。根據人種與民族,聖徒從屬於各個不同的國家,理當為自已國家的福祉而盡力。但從根本上,也應該考慮這是否符合普世教會的宣教使命。綜上所述,聖徒當明白國家與教會,是擁有不同領域的制度。在新天新地到來,國家變成教會之前,應該根據領域主權性理論,辨明兩種制度的根本目的,盡上當盡的忠誠與義務。 ──《聖經精讀本》

         ●不要與「反覆無常的人」結交: 原文字義是「改變者」。RV作「政治性唆弄的人」;敍利亞本(Syriac)作「愚昧人」;拉丁文本作「叛逆」;七十士譯本作「不要違背任何一個」。如果參考 2422 ,此處翻譯成「叛逆」似乎比較妥當。──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二十四21~22敬畏神的公民】彼得前書二17使用第21a節來確定:作個好公民乃是敬畏神的一部分;參羅馬書十三1~7,那裏的第4節與此處第22節和諧。

有些細節無法確定,但最重要的教訓卻是清楚的。關於反覆無常的人(和合、AVRVs%o^ni^m),七十士譯本支持讀作「他們二者」(s%#ne^hemRSV 亦然),在這種情形下,他們的災難()乃是指他們所造成的災難。這說明瞭最後的「他們二者」之含義;這在 AVRV 是晦澀不明的(和合本的譯法與這兩種都不一樣)。但不需要改變希伯來文就可以保留類似的結構,只要我們將 s%o^ni^m 的意思理解為「那些高階層的人」82——《丁道爾聖經注釋》

         勸人敬畏神和君王。新約也勉勵信徒為在位的禱告(羅十三1~7;彼前二17)。對惡人來說,君王是他們的剋星(參二十826)。──《啟導本箴言註釋》

         21~22節是第30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反復無常的人」(21),指圖謀叛逆的人,這種人不可結交。因為圖謀叛逆只是「城頭變幻大王旗」(魯迅《無題》),並不能剷除人的苦難根源、也就是罪性;叛逆的結果不是回到原點,就是走向新的暴政,而且往往使參與者成為炮灰。──《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有恃無恐地反抗合法政府(21),而是順服神在地上設立合法權柄:「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羅十三1)。每個人都是罪人,如果罪人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施行公義,只會以暴制暴,用新的不義代替舊的不義。因此,神賜下律法,並且設立君王來維持社會秩序,所以「要敬畏耶和華與君王」(21),「因為他不是空空地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十三4)。君王若不能秉公行義,那是他在神面前的罪;我們若以暴力推翻君王,就成了我們在神面前的罪。──《聖經綜合解讀》

          2421~22 是希望聽眾謹慎面對統治力量,不要任意想要叛逆,因為遭遇的災難將突然且難以想像。──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2「因為他們的災難必忽然而起。耶和華與君王所施行的毀滅,誰能知道呢?」

         耶和華與君王都要懲罰叛亂的人。──《箴言雷氏研讀本》

 

【箴二十四23「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審判時看人情面是不好的。」

         是不好的: 使用了較委婉的字句,可解釋為“是非常可憎的”。下面的兩節經文也再三強調了本節的主題。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四23~26直言】注意這裏的吊詭:合宜的直言雖然可能要付極重大的代價,卻能贏得感激,而且(26)有其特殊的魅力。參 Knox 對第26節所作之較自由的譯法:「說得合宜的言語,保證一切,有如唇上的親吻一樣」。也見二十五1112,並分題研究:「a 它們的標誌」。——《丁道爾聖經注釋》

         23~26是一組平行句,主題是公正審判。既不可「看人情面」(23),也不可顛倒是非(24~25)──《聖經綜合解讀》

         「應對正直的,猶如與人親嘴」(26),意思是誠實正直的回答,才是對人真摯的情誼和尊重。人如果真心想幫助人,就要告訴他們真相;如果只想對自己有利,就說別人想聽的。──《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5),而是始終按照神的真理「責備惡人」(25a)、「應對正直」(26a),必得神和人的喜悅,「美好的福也必臨到他」(25b)。今天,許多人本主義社會的法官紛紛把自己當作神,取悅大眾、否定絕對真理,與時俱進地解釋法律。昨天的惡人,今天被當作英雄頌揚;昨天的義人,今天被當作壓迫者責備。而善變的大眾對這種法官的評價也將是與時俱進的,今天他們受到歡呼,將來「這人萬民必咒詛,列邦必憎惡」(24)──《聖經綜合解讀》

          2423~25 意思就是審判時屈枉正直的,一定會被咒詛。伸張正義的會得到好報。──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3~34這幾節是二十二17~二十四22的增補,繼續“智慧人的言語”,故說“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23)。──《啟導本箴言註釋》

         23~34節是另一組「智慧人的箴言」(23),可能由所羅門收集並修改,組成了一個交錯平行的結構:

o A. 法庭上的審判(23~26)

o  B. 負責的工作(27)

o A1. 法庭上的見證(28~29)

o  B1. 不負責的工作(30~34)──《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四24「對惡人說:“你是義人”的,這人萬民必咒詛,列邦必憎惡。」

         ●列邦必「憎惡」:SH 2194,「厭惡」、「譴責」。──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5「責備惡人的,必得喜悅,美好的福也必臨到他。」

         「責備」:刑罰。──《串珠聖經註釋》

         ●「責備」惡人的:SH 3198,「判決」、「指責」。──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6「應對正直的,猶如與人親嘴。」

         正如夫婦之間以親嘴來作愛的保證,一個誠實的回答也保證一次公平的審判。──《箴言雷氏研讀本》

         「親嘴」:情誼真摯的表現。──《串珠聖經註釋》

         正直的話語因為真摯,可以止息爭論,象嘴親在唇上,甘心把嘴封住。──《啟導本箴言註釋》

         英譯欽定本譯為“應對合適的,萬民與他親嘴”(Every man shall kiss his lips that giveth a right answer),這樣的翻譯更接近原文。聖經中的親嘴,不只表示男女之愛,也用來表示尊敬、信賴等情感(272627334;撒上2041)。並且,保羅也曾勸勉聖徒“當以聖潔的親嘴,彼此問安”<撒下209,聖經中的問候法> ──《聖經精讀本》

         ●「應對」正直的:「回答」。

         ●應對「正直的」:SH 5228,「正直」、「端正」。

         ●「與人親嘴」:表示「關係親密」或「友好」的意思。

          2426 的意思就是要「回答誠實」,這種說話方式等於是對人友好、友善。──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7「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

         建造房屋可能意味著奠定家庭的基礎(參,十四1):必須等農莊的情形,而且給與的營養,井然有序的生活(在屬物質與非物質的事物上)也同樣應該在婚前建立好。——《丁道爾聖經注釋》

         “建造房屋”。即成家立室。建立一個新家庭之前,人需要做出某些準備。──《箴言雷氏研讀本》

         作事情須按步就班。「建造房屋」:可指建立家庭。人必須先有了各方面的準備,才可成家立室。──《串珠聖經註釋》

         建造房屋之先應仔細設計,準備工具和材料,按步就班進行。“房屋”可指家室,成家立室事先應作充分準備。──《啟導本箴言註釋》

         “建造房屋”可有兩種解釋:其一,蓋房子;其二,建立新的家庭。不管是哪種解釋,本節的主旨在於:“當提前預備,以防困苦”。尤其是,若考慮到以色列人下聘金的婚姻風俗,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文的含意。以色列男性為了娶妻,需要給女方的監護人送相當多的聘禮(3412;出221617;得45;撒上1825)。當然,這聘禮的真諦是感謝養育妻子的父母,決不是將妻子視為商品。 ──《聖經精讀本》

         本節以關鍵字「田間 שָׂדֶה/sä·deh’」與30~34節前後呼應,主題是負責的工作。──《聖經綜合解讀》

         「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指做好職業的準備。可譯為「你要在外面預備工作」(英文ESV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在田間辦理整齊」,指整理神所賜的田地,生產足夠養家的財富。可譯為「在田間為自己準備齊全」(英文ESV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然後建造房屋」,指古代以色列人下聘金訂婚之後,先在父家的庭院裡蓋一間房子,再迎娶新娘、成家立業。「房屋 בַּיִת/bah’·yith」原文的意思是「房子、家室、聖殿」,是一個雙關語,「建造房屋」也可譯為「建立家室」。──《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只有全職事奉才是事奉,沒有呼召也裝作蒙召;而是遵循負責任的工作順序——先預備謀生的能力,再找到養活家庭的職業,然後成家立業,「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提前二2)。與其好高騖遠地追求把愛好作為職業,不如腳踏實地地把職業變成愛好;與其盲目衝動地把事奉當作職業,不如實實在在地把職業當作事奉,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弗六7)──《聖經綜合解讀》

         ●「預備工料」:原文是「預備工作」或「預備職業」。

          2427 是說應該有好的職業,有適當的生產,然後才來成家。應用到今天,就是說我們應該準備好自己的謀生技能,有一點積蓄,然後才來成家。──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8「不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也不可用嘴欺騙人。」

         第二行(直譯為:「而你要欺騙……嗎?」)顯示出:這則箴言的目標不是只在於愛管閒事的人(如:三30,二十五8~10),而是在於虛假的控告者,這是神(19)與法律(申十九18~21)所憎惡的。也見十四5所列的參考經文。——《丁道爾聖經注釋》

         28~29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誠實見證。不可因為別人說謊、自己就可以用說謊來報復。──《聖經綜合解讀》

         「無故」(28),指沒有事實根據。這裡所說的「作見證陷害鄰舍、用嘴欺騙人」(28),動機是為了報復:「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29a)。「你也這樣、他也這樣」,這是人類最喜歡說的蠢話,能使聰明人變得盲目,把有理變成沒理,給罪惡塗上大義凜然的脂粉。──《聖經綜合解讀》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出二十一24;利二十四20;申十九21),是法官公正審判的原則。但個人在處理私人恩怨時,卻不可自立為公義之王(十六10~13),也不可說「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29b)──《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相信神必幫助自己報復仇敵,而是相信神是全能、全知的,祂管理萬有、鑒察一切,所以「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消滅仇敵最好的方法,是把仇敵變成朋友:「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十六7)──《聖經綜合解讀》

         ●「也不可用嘴欺騙人」:原文也可能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就是「用嘴欺騙人」。

          2428~29  2423~26 相對,指在法庭上,不可作假見證,也不要私自報復。意思是法庭上雖然有很多危機(有人會作假見證,有法官會審判看人情面),但是人還是要透過法律程序追求自己的正義,而不要自己報復。──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29「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

         見二十22;參羅馬書十二19;《阿曼尼摩比》二18起有句優美的言語,也帶有這個意義;見導論:「a 結構與作者」第五段,原書第19頁。——《丁道爾聖經注釋》

         不可報復(參太544 1220)。──《串珠聖經註釋》

         聖經勸勉人勿施報復。耶穌基督且要人愛他的仇敵(太五44;羅十二17)。──《啟導本箴言註釋》

 

【箴二十四30「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

          2430 葡萄園需要特別的多投資、勞力與照料,但是其生產的果實價值也較高。可參考  51~6 ──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30~31“智慧人的箴言”(2217~2434)也視懶惰為非常嚴重的問題,在結尾部分再三警告了懶惰的人。──《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四30~34智慧的導師從懶惰人不理會葡萄園的個案來說明有關懶惰的教訓。他作出了觀察(3031)、解釋(32)和應用(3334)。聰明人從懶惰人身上也能學到功課!──《箴言雷氏研讀本》

         這幾節戒懶惰。31節所描寫的為懶惰不工作的結果。33節描寫懶惰人的狀況。31~34節可看六10~11及注。──《啟導本箴言註釋》

         30~34節是一首短詩,以關鍵字「田地 שָׂדֶה/sä·deh’」(30)27節前後呼應,主題是不負責的工作。33~34節和六10~11節相同。──《聖經綜合解讀》

         神並沒有讓現在這個世界永遠美好,熱力學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指出,世界會越來越混亂(30~31),所以神要人承擔起「修理,看守」(創二15)的責任。「懶惰人」(33)若安於懶惰,「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33),雖然逃避了一時之苦,但卻換來了一輩子的苦,物質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34a),不管人是否喜歡。「愛人如己」(利十九18),並不是替「懶惰人」承擔懶惰的後果。──《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給自己一個懶惰懈怠的藉口,而是更沒有理由偷懶、更有信心與神同工,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屬靈的定律是不進則退,「無知人」(30)若安於屬靈的無知和懶惰,屬靈的「缺乏」(34b)也會「仿佛拿兵器的人來到」(34b),不管人是否願意,「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二十五29)──《聖經綜合解讀》

          2430~34 是說智慧人看到懶惰的下場(生產與保護的基礎都破壞了),就得到了教訓,知道懶惰會導致貧窮與缺乏。目前我們的生活態度懶惰嗎?──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31「荊棘長滿了地皮,刺草遮蓋了田面,石牆也坍塌了。」

         「刺草」:指野草或雜草(37:番29)。──《串珠聖經註釋》

         荊棘……刺草: 巴勒斯坦地多有帶刺的草。這種草繁殖力極強,若不常常將其拔掉,很快就會覆蓋整個耕地。值得注意的是,七十士譯本從屬靈意義上翻譯了本節。若不每日邁向屬靈的成熟而怠慢閑懶,就會助長罪惡的荊棘,甚至有可能侵害已領受的恩典(61) ──《聖經精讀本》

         ●「刺草」:聖經中僅出現於此,是一種薊或是蕁麻科植物。大概是指「多刺或無用的植物」。──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32「我看見就留心思想,我看著就領了訓誨。」

 

【箴二十四33「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

         ●「片時」:「一點點」、「短時間」。

         ●「打盹」:「安睡」。

          2433  610 完全一樣。──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四34「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來到。」

         “強盜”。流浪者。──《箴言雷氏研讀本》

         「拿兵器的人」:攜械的匪徒。──《串珠聖經註釋》

         ●如強盜「速來」:原文只是「來到」,沒有「速」字。

         ●拿「兵器」:「盾牌」。──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 24)

   1 有人認為保障人權是先知信息的重點之一。(參賽123 523 528)24章有這方面的教導嗎?你怎樣盡信徒之責,保障人權呢?

   2 作者曾歸納說惡人所追求的乃是「吹來吹去的浮雲」(216)24章如何勉勵善人毋須羡慕嫉妒惡人呢(241)?信徒除了用低調消極的態度面對惡人之外,還有別的處理方法嗎?參羅1220~21

   3 今人崇尚物質擁有與享受,所以「分期付款」與「信用卡」的購買、置業方式十分流行,以致許多人入不敷出,或成了金錢的奴隸。你是否習染了這種風氣呢?27節給你什麽提醒?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