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箴言第二十三章拾穗

 

【箴二十三1「你若與官長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

         「誰」:可作「什麽東西」(即食物),但這裡應指「誰人」。──《串珠聖經註釋》

         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 身份卑微的人得到大官顯貴的邀請,無疑是件很榮幸的事情。但若參照第3節,本節所擺設的筵席,似乎是陰謀詭計的幌子。因此,本節在教導我們,不可被單純的好意所驅使,而涉足愚蒙之事。 ──《聖經精讀本》

         「你若與官長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1),指不要因為受到重視就沾沾自喜,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地位。──《聖經綜合解讀》

         ●與「官長」坐席:「統治者」。──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3他是多麼受束縛而被逗惹著啊!甚至在他的慶功宴上也是如此!〔阿曼尼摩比(見導論:「a 結構與作者」第五段,原書第19)在他書上第二十三章勸人「假意咀嚼」73。〕——《丁道爾聖經注釋》

         人在長官面前必須十分謹慎,因為他的款待可能會有隱藏的動機。“拿刀放在喉嚨上”。即無論如何也要抑制自己的貪慾。在熱情款待背後可能是不懷好意的。──《箴言雷氏研讀本》

         本段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1 當注意飲食儀態, 2 須提防設筵者的虛偽;前者較為合理。──《串珠聖經註釋》

         警告人勿貪美食,要有自製(6),慎防落入圈套。“拿刀放在喉嚨上”指約束自己。──《啟導本箴言註釋》

         1~3節是第7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自高自大、得意忘形,而是不亢不卑,「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三22~23)。我們若是在別人之上,應當注意把別人當人:「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十七5);我們若是在別人之下,應當注意把自己當人,「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二十二2)──《聖經綜合解讀》

          231~3 是指統治者可能會利用宴席來引誘人支持他的統治或意圖,如果被食物誘惑,恐怕下場堪慮。──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231~3 意思是去參加有權勢的人的宴席,不可貪吃。或者,有學者認為此處是要人不要自不量力去擠身上流社會,這樣的看法也頗有道理。不管如何,這種「鴻門宴」,還是小心為妙。──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88節一共三句話,教導人勿不惜一切求取知名度,高攀社會地位高的人。──《啟導本箴言註釋》

          231~8 總共包含三個「不可」,都是要人禁戒「貪心」。──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25要遠離貪婪: 警告人不可陷入惡人的詭計,而追求屬世的錢財。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三2「你若是貪食的,就當拿刀放在喉嚨上。」

         「拿刀放在喉嚨上」:即節制飲食。──《串珠聖經註釋》

         「拿刀放在喉嚨上」(2b),比喻控制自己的食欲。──《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3「不可貪戀他的美食,因為是哄人的食物。」

         「哄人的食物」:指美食容易叫人失儀。──《串珠聖經註釋》

         「哄人的食物」(3b),指上司的筵席並非單純為了喂飽人,也可能是為了測試下屬的品格,所以應當謹慎。有權柄的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的傲慢;居高位的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的自高。──《聖經綜合解讀》

         ●「哄人的食物」:「騙人的食物」。──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4「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

         「不要勞碌求富」:不要拚命求富,以致疲乏。──《串珠聖經註釋》

         聰明: 意指不包括信仰和道德情感的普遍識別能力。過於關心錢財,只會使商業頭腦更加發達,卻會對高尚而有意義的事越來越怠慢(41314) ──《聖經精讀本》

         「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4),可譯為「不要勞碌求富,要有聰明來節制」(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財富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4),但「勞碌求富」卻會使人身心疲乏、與神疏遠,所以「要有聰明來節制」。節制可以使人的喜樂增加、享受加倍,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加五23)。真智慧的首要任務就是拒絕肉體、抵制天性的衝動;任何能釋放我們的天性,卻不能讓我們有所節制的事物,最終都是禍害。──《聖經綜合解讀》

         ●「休仗自己的聰明」:原文應該是「要靠聰明來加以節制」、「要靠明智來克制」。──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4~5財富就是像社會聲望一樣無從捉摸(5a節應該譯成像 RSV 一樣(參,RV 邊註):「當你的眼目為之一亮,它已經消失了」);參路加福音十二20;提摩太前書六7~10。也參阿曼尼摩比七15

「它們已經像鵝一樣長了翅膀 展翅飛向天際。」74類似的話也可見於尼普爾:「財產乃是飛翔的麻雀,找不到地方可以著陸。」75——《丁道爾聖經注釋》

         “聰明”。即能以至富的見識或洞察力。這裏警告人不要貪圖財富。──《箴言雷氏研讀本》

         毋作錢財的奴隸。──《串珠聖經註釋》

         勸人勿致力求富,作錢財的奴隸。──《啟導本箴言註釋》

         4~5節是第8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倚靠神去追求錢財、事業和成功,而是倚靠神脫離錢財的捆綁。因為「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路十六13)。錢財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僕人,但卻一定是最壞的主人。──《聖經綜合解讀》

          234~5 是說不要為了求富裕而過勞,要賺適量的錢就好。要用理性來節制賺錢的欲望。這對今日以勤勞稱著的華人,真是重要的提醒,多少人為了工作廢寢忘食,也失去了家庭生活。──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5「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

         錢財是短暫和飄忽的。當你依賴它的時候,它忽然就不見了。──《箴言雷氏研讀本》

         如鷹向天飛去: 以生動的直喻指出了錢財的無常性。人們常用飛鷹比喻迅捷的動作(撒下123)。越是對錢財有所期待的人,越容易失去錢財,並越易陷入空虛。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人必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囑託我們當為日用的飲食而知足(提前67~10) ──《聖經精讀本》

         「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5),可譯為「你定睛在財富,它就消失,因為它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你定睛在財富,它就消失」;但人若不覬覦錢財,而是「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二十二4)。因此,一門心思「勞碌求富」的人,乃是緣木求魚;就是賺到了財富,也無福享受。──《聖經綜合解讀》

         ●「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原文直譯是「你定睛在它,它就消失」。──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6「不要吃惡眼人的飯,也不要貪他的美味。」

         “惡眼”。自私的動機。──《箴言雷氏研讀本》

         惡眼人: 與“眼目慈善的人”相反(229)。“眼睛是心靈之窗”,眼睛會流露出人的所思所想。229的“眼目慈善的人”,指胸懷寬廣的人,本節的“惡眼人”則指“吝嗇”的人。 ──《聖經精讀本》

         ●「惡眼」人:原文是「邪惡的眼睛」,這是成語,意思是「吝嗇」。──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6~8對於那些不情願的人,他有非常熟練的技巧得到好的待遇,但結果卻只能使別人在暗中討厭他。一個吝嗇的主人(惡眼,和合、AVRV;參,二十二9;太二十15)在內心裏計算(7a)每一盤食物,會使人胃口盡失(8節,參,阿曼尼摩比十一476)(「計算」,7a節,RV;這是一個罕用字,這種譯法有現代希伯來文支持,而且現在更由烏加列文得到證實。77)——《丁道爾聖經注釋》

         智慧的導師警告人不要接受沒有誠意之主人的好意。──《箴言雷氏研讀本》

         不與守財奴為友。──《串珠聖經註釋》

         諄勸勿與吝嗇人交往,他雖有錢,但言不由衷。“心卻與你相背”指口裡請你吃,心裡盤算著你吃了他多少錢。“吐出來”是說看見吝嗇人的態度心中作嘔。──《啟導本箴言註釋》

         6~8節是第9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惡眼人」(6),意思是吝嗇的人,也被譯為「守財奴」(和合本修訂版)、「小氣鬼」(英文ESV譯本)。一個吝嗇的人請客,口裡說得再好聽、心裡也是不情願(7);因此,客人所吃的食物和所說的美言都是徒然的(8),並不能帶來任何造就。──《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有人捧場就感謝主,而是忽略人的稱讚、「也不要貪他的美味」(6b)。因為人可以偽善到一個地步,今天高呼「和散那」(太二十一9)的時候,心裡滿了崇高和真誠,連自己都被感動了;但明天就會高喊「把祂釘十字架」(太二十七23)。我們如果愛聽人的肯定和鼓勵,就是「吃惡眼人的飯、貪他的美味」(6),最後「你所吃的那點食物必吐出來;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8)──《聖經綜合解讀》

          236~8 很清楚,有的人就是吝嗇自私,吃他的食物以後恐怕要用更多的付出來還,自己吃食物時說的感謝話也白費了。不如一開始就乾脆不要吃算了。──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7「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他雖對你說,“請吃,請喝”,他的心卻與你相背。」

         「他的心卻與你相背」:他言不由衷,說話虛謊。──《串珠聖經註釋》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這樣: “心”在這裡是指“思考能力”。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由思考的廣度與深度來決定。這裡的“思考”,超越了一般的理性思考,是指合乎神且無愧於良心的真實想法。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三8「你所吃的那點食物必吐出來,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

         “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即你的稱讚恭維也會白費。──《箴言雷氏研讀本》

         指守財奴露出真面孔。──《串珠聖經註釋》

         ●「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意思應該是指「吃美食時感謝主人的話」。──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9「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

         「在……聽得見的地方」(RVRSV):毋寧譯作「在……耳中」(AV);這是直接講話,而不是無意中聽到的。見分題研究:「Ⅱ 愚昧人」第1點,原書第37~39頁。——《丁道爾聖經注釋》

         勿把智慧浪費在愚昧人身上。──《啟導本箴言註釋》

         9節是第10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9a),表明我們在說話之前,應當先對人有一個屬靈的評估,然後才能說出合宜的話。智慧人通常很容易理解愚昧人的愚昧,因為自己過去也曾愚昧過;但愚昧人卻無法理解智慧人的智慧,因為智慧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力。因此,和愚昧人認真談論智慧只是白費時間,「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9b);而「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駡;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污」(7),因為偏執就是愚昧人的憤怒。智慧人若和愚昧人爭論智慧,就是在愚昧的泥坑裡摔跤,最後雙方都沾一身泥;只需要指出他的愚昧,「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二十六5)──《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為主做工就不必節制,而是凡事都順從聖靈的引導。「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後四2),並非不分對象、不看場合、不講時機。我們若在還沒被聖靈開啟的愚昧人身上浪費太多時間,其實是倚靠自己,而不是「倚靠耶和華」。智慧人若不能節制地使用智慧,也是一種愚昧,正如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所說的:「如果你向每只吠叫的狗都停下來扔石頭,你就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You will never reach your destination if you stop and throw stones at every dog that barks.──《聖經綜合解讀》

          23是說不要把好話說給愚昧人聽,反正他也聽不下去,還要藐視你的言語。──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0「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

         “古時的地界”。即邊界的標識物。參看申命記十九章14節的腳註。──《箴言雷氏研讀本》

         「古時的地界」:或作「寡婦的地界」,與下半節同義。──《串珠聖經註釋》

         不但不可挪移自己的地界(二十二28),也不可挪移鄰舍的地界(申十九14)。「挪移古時的地界」(10a)和「侵入孤兒的田地」(10b)一樣,都是指挪移鄰舍的地界、侵害別人的產業。──《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10 孤兒的田地】以色列律法有一個概括性的訓誡:不可占貧窮無助之人如孤兒寡婦的便宜(出二十二22;申二十七19)。但這種惡事依然發生。例如:彌迦書二2譴責侵佔田地,詐取以色列同胞產業的惡人。中亞述法律十分關注戰俘或其遺孀的家眷。這些人可以向政府申請供給。──《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箴二十三10~11孤兒的支持者】參二十二28與二十二2223。救贖主是 go{~e{l,原是指至近的親屬,是要在他的親友陷入困境時助一臂之力(如:利二十五25;得三12~13,四1)或被謀殺時為他報仇(民三十五19)的。這詞語也用在神的身上,如:創世記四十八16;出埃及記六6;約伯記十九25;在以賽亞書四十一至六十三章中也有許多次。——《丁道爾聖經注釋》

         智慧的導師警告人不要剝削沒有防衛能力的窮人。──《箴言雷氏研讀本》

         “古時的地界”亦作“寡婦的地界”。神保護孤兒寡婦,不可欺壓他們。律法規定窮苦的至親賣了地,有責任替他贖回(利二十五25)。“救贖主”指神。祂是孤兒寡婦的伸冤者(詩六十八5)。──《啟導本箴言註釋》

         10~11節是第11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2310~11 重複 2228 的警告,可見作者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今天我們的「地界」可能沒有這麼重要(不過有些地區地界還是非常重要),但是困苦人每天的工資、補助等等基本權益,我們還是要尊重,不可剝削他們。──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1「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他必向你為他們辨屈。」

         “救贖主”。直譯作:至近的親屬;即能保護家族利益的人。參看利未記二十五章2528節和路得記三章9節的腳註。這用詞可能指神(參看創四八1516;出六6;伯一九25~27的腳註。)──《箴言雷氏研讀本》

         「救贖主」可解作耶和華(685)或贖業至親。(參利2525~28 41~6)──《串珠聖經註釋》

         救贖主: 意指“贖回產業的人”,他贖回被賣到旁人手中的土地(2526;得44)。這句話也曾用來指從患難中施行拯救的神(4816;伯1925;詩1914),以賽亞先後13次使用了此詞,出色地說明了“救贖主”神的概念(411444649266316) ──《聖經精讀本》

         「救贖主」(11a)的原文是「至近的親屬」,即有權贖回親屬產業的人(利二十五25~28),這詞也用來指施行拯救的神(詩十九14;賽四十一14;耶五十34)──《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以為神只是我們的「救贖主」,而是相信神也是別人的「救贖主」。神為我們「辨屈」(11b),也為別人「辨屈」。因此,人應當「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才能放心地「倚靠耶和華」、把祂當作自己的「救贖主」。──《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12「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

         智慧須努力去尋求才可得到。──《啟導本箴言註釋》

         「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12),是勸勉年輕人像自己一樣,也成為一位有智慧管教下一代的人。「知識」原文的意思是「知識、洞察力、智慧」。──《聖經綜合解讀》

          2312 直譯是「要使訓誨進入你的心,使知識的言語進入你的耳」。──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2~16嚴格的智慧學校】敬畏神的智慧並不是輕易就可獲得的(12節;參23),也不是輕鬆傳授的(1314):第12a節所用的字 mu^sa{r(管教、訓練),與第13a節所用的相同。活潑的第13b節可以有兩種方式來解釋,第14節強調其中第二個:孩子不僅可以忍受杖打,且必因著它而存活(參,《阿希家》,XIIXIII78)。但是,父母的決心如果是重要的,孩童自己的抉擇也很要緊(1516),第15b16a節可識別出來之溫馨感覺也是如此。(親自呼籲的語調乃是這整個段落的特點,使它與第一至九章有密切的關係。)這個呼籲與第22~25節,將一個人對智慧的關注與他對自己所最愛之人的關注結合在一起,它並不是私人的追求。

  「韁繩」(16節,AVRV)乃是指腎臟(和合:心腸),指出內部器官的名字,乃是表達深邃的情緒(參英文所說:「在我骨中」、「在我心中最深之處」等)——《丁道爾聖經注釋》

         12~14節是第12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12~二十四2二十三12~二十四2是第二個單元8條忠告,原文每一條忠告裡都有「心 לֵב/lav」或「聽 שָׁמַע/shä·mah’」(1922)──《聖經綜合解讀》

       2312~242這段箴言中「我兒」 23151926 、「父親」 23222425  「母親」 232225 出現多次,內容也相當個人化。──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3「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不至於死」:不會因沒有受管教而犯罪以至於死。──《串珠聖經註釋》

         「用杖打他」(13b),意思是「管教孩童」(13a)──《聖經綜合解讀》

         「他必不至於死」(13b),指正常的管教並不會責打過度,也不會讓孩子「失了志氣」(西三21),反而能「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14b)。「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耶十七9),孩子若不管教,結局必然滅亡,寵孩子的人才是真殘忍(十三24)──《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一昧地安慰、包容、鼓勵孩子,相信神會負責讓孩子變好;而是倚靠神的智慧「管教孩童」,盡自己的本分「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申六7),與神同工、把結果交托給神。這樣「管教孩童」的動機是愛心,目的是讓孩子能「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二十二4)。如果「用杖打他」只是為了宣洩怒氣,對「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沒有益處,就成了「惹兒女的氣」(西三21),起不到管教的作用。──《聖經綜合解讀》

         ●「必不至於死」:原文是「不死」,實際的意義就是指「打小孩不會把小孩打死」,引申的意義是「不打小孩,小孩自己會死」。權衡得失,還是處罰小孩比較妥當。──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3~14 管教孩童】管教孩童──包括體罰在內──被形容為明智之舉,並且對於兒童的福利十分重要。亞蘭語的阿希卡爾箴言與本段幾乎句句相同:「不可不杖責兒子,不然你便不能拯救他。我兒啊!我打你,你必不至於死。但我若容讓你任意胡為,〔你必不能存活〕。」──《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智慧的導師警告人不要忽視孩童的管教。──《箴言雷氏研讀本》

         要子女得到智慧須力加管教。用杖管教,子女不但不至於死,反可因為受過管教不犯罪,得到生命。──《啟導本箴言註釋》

         「杖」代表紀律和懲罰,是管教的措施(十三24;二十二15;二十三1314;二十九15)。有些人根據「禰的杖,禰的竿,都安慰我」(詩二十三4)使用了同一個「杖」字,認為「杖」是用來安慰羊、引導羊的,所以把「用杖打兒子」解釋成用安慰和鼓勵的話語來正面管教孩子。但是,「杖 שֵׁבֶט/sha’·vet」的原文泛指各種棍子,除了牧羊人的「杖」(利二十七32),還包括打破列國的鐵「杖」(詩二9)、打人的「棍子」(出二十一20;撒下二十三21;代上十一23;賽十24)、神責罰人的「杖」(伯九34;詩八十九32)、代表怒氣的「杖」(詩一百二十五3;賽十5)。「亞述人必因耶和華的聲音驚惶;耶和華必用杖擊打他」(賽三十31),並不是用安慰的話語對亞述進行正面管教(賽三十32)。在《箴言》中,「刑杖」(13;二十六3)和「逞怒的杖」(二十二8)也是同一個詞,「用杖打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管教必須採取紀律和懲罰措施。──《聖經綜合解讀》

          2313~14 意思是「要管教小孩,可讓小孩避免因為犯罪而死」。這糾正了許多人因為「不忍心」而不管教小孩的錯誤。當然也不是說我們因此就可以「隨意處罰小孩」,此處的重點是「不能不管教小孩」。──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4「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管教可使孩童避免過早的死亡。──《箴言雷氏研讀本》

 

【箴二十三15「我兒,你心若存智慧,我的心也甚歡喜。」

         ●「我的心也甚歡喜」:原文是「我的心就歡喜,我也歡喜」。──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5~16兒女不可只消極受管教,且應積極選擇智慧的道路。──《啟導本箴言註釋》

         心: 意指人格的內在層面。嘴: 指人格的外在層面,這是通過言行所表現出來的。“心”與“嘴”意味著全人。此兩節經文表明了子女純全正直的人品,將成為父母真正的喜樂。 ──《聖經精讀本》

         15~16節是第13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當孩子愚昧的時候,「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二十二15b);當孩子有智慧的時候,就可以用正面的引導來鼓勵他們。15~16節就是正面引導的智慧。──《聖經綜合解讀》

         父母的快樂,是讓孩子長進的最好動力,也是使兒女墮落的最壞助力。父母最普遍的愚昧,是想讓兒女使自己快樂,嘴裡說是為他們好,實際上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或抱負。而父母最有智慧的正面引導,則是讓孩子討神喜悅,他們「心若存智慧」(15a)、「嘴若說正直話」(16a),就能讓神歡喜,也能讓父母快樂。父母若凡事「以神為樂」(羅五11),才能成為神的喜樂在家中的顯明,好讓孩子實際地學習什麼是討神喜悅。父母若是體貼肉體、以自己為樂,孩子每天操練的只是貓捉老鼠、陽奉陰違,最後把虛偽和詭詐養成了習慣,越來越不敬畏神,也越來越沒有智慧。──《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只靠神用杖管教孩子(13b),而是也靠神正面引導兒女,讓他們知道父母的「歡喜」(15b)和神的「喜悅」(撒上十五22;代上二十九17)是一致的,懂得怎麼讓父母「快樂」(16b)、行神「所喜悅」(十一120;十二22;十六7)的。父母讓兒女快樂、兒女讓父母快樂,這才是健全的屬靈家庭。人的墮落從家庭開始(創三612;四8),末日仇敵對教會的攻擊也從家庭開始(提後三2);今天,健全的家庭越來越少,大量的兒女沒有父親,不知道怎樣使父母快樂,成為許多國家屬靈危機的根源。──《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16「你的嘴若說正直話,我的心腸也必快樂。」

         “心腸”。直譯作:腎臟;即情緒的所在。──《箴言雷氏研讀本》

         ●我的「心腸」:SH 3629,「腎」,當時的人認為這是情感的所在處。──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7「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終日敬畏耶和華,」

 

【箴二十三17~18可羡慕的罪人?】二十四119與詩篇三十七18等,顯露出羨慕與憤慨是同時並存的,因而形成了嫉妒,是由於不恰當之專注於自己和現在而產生的。矯治的方式是仰望神(17b),並且向前瞻望(18節,也見二十四1註釋)。「未來」(18a節,RSV)比和合、AV、或 RV 的至終更好,見五4註釋。——《丁道爾聖經注釋》

         勿羡慕罪人,因他們眼前的興旺而眼紅(二十四1)。應向上看:敬畏神;向前看:得著神的獎賞(詩三十七37~40)。──《啟導本箴言註釋》

         17~18節是第14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神允許世上存在罪惡和不義,是為了成就祂的救贖計畫,但卻不是為了縱容犯罪:「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十六4)。因此,我們不必「嫉妒罪人」(17a),「嫉妒惡人」(二十四1),而要在靈裡「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詩七十三17)──《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惡人遭報時才敬畏神,而是「終日敬畏耶和華」(17b),不為惡人暫時興旺而羡慕嫉妒。因為相信神管理一切,敬畏神的人「至終必有善報」(18a),必能得著豐盛的生命(羅五5;雅五11)──《聖經綜合解讀》

          2317~18 意思是希望晚輩不要嫉妒罪人,要敬畏神。因為目前的狀況不是永恆,至少末日神會執行公義。──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8「因為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至斷絕。」

         “至終”。更可作:將來。不要因目前的問題而過度煩擾,要正確地展望將來,這能幫助你愉快地面對今天。──《箴言雷氏研讀本》

         至終必有善報: 有些學者譯為“你必有美好的將來”。“將來”是指應許給神子民之榮耀的盼望之日(2911) ──《聖經精讀本》

         ●「至終必有善報」:原文應該是「必有結局」。「結局」是單數型態,可能顯示當時有「末日」的概念或指兒子的「死亡」。依上下文看起來,指「末日」似乎比較可能,因為這個「結局」不像後面的「指望」有「你的指望」來特指「兒子的希望」。

         ●「你的指望也不致斷絕」:「你的希望也不被剪除」。──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9「我兒,你當聽,當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

         ●「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原文是「當引導你的心走在正路上」。──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19~21從狂歡到喧鬧】如果基督的敵人想要以這段聖經為彈藥,來加強他們的攻擊(太十一19),他們只能使它成為更荒唐無稽的。這個浪蕩子是何等的虛擲人生(29~35),他們真正的敵人又是多麼可怕!——《丁道爾聖經注釋》

         貪和懶的結果必致貧窮,不可與遊手好閒的人交往。──《啟導本箴言註釋》

 

【箴二十三20「好飲酒的,好吃肉的,不要與他們來往。」

         “好喫肉的”。即貪食的。──《箴言雷氏研讀本》

         通常只有在節日或喜慶日子,百姓才開懷暢飲和吃肉;這裡顯示好酒貪食者過著奢靡的生活。──《串珠聖經註釋》

         除了本節之外,本書還在29~35節;201314~7等多處談論了飲酒問題。綜合上述幾段經文,也可以大致把握整本聖經對此問題的看法。這幾處經文,根據視角的不同,既可以理解為節制,也可以理解成禁酒。只是,聖經多次警告了酒所帶來的弊端,也強調了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有必要遠離酒水(3145)。聖徒與其爭論當不當喝酒,不如紀念使徒保羅“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1421)的教導,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應智慧地處理飲酒問題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三20~21警告不要和懶惰人為伍。──《串珠聖經註釋》

         20~21節是第15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好飲酒的,好吃肉的」(20a),代表體貼肉體、生活放蕩的人。人的肉體最容易被肉體吸引,一個壞朋友的影響可以抵消十個好老師。人若與「好酒貪食」(21a)的人來往,很容易跟隨他們揮霍懶惰、沒有節制,使自己「必至貧窮」(21a)──《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相信聖靈必會帶領,所以放心地隨便交友;而是盡本分「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19b),免得誤交損友、偏離正道,白白浪費了恩典,在物質和靈命上都「必至貧窮」。朋友既可以成為行善的謀士,也可以成為作惡的助手。人生最重要的三大智慧,就是敬畏耶和華(7)、不交壞朋友(10;四14)、別娶也別做愚妄婦人(十二4;十四1)──《聖經綜合解讀》

          2320~21 意思是希望晚輩不要跟好吃懶做的人交往(當然自己也不要好吃懶做),因為這樣的習性會導致貧窮。──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1「因為好酒貪食的,必至貧窮,好睡覺的,必穿破爛衣服。」

         ●「好睡覺的」:SH 5124,聖經中僅出現一次,意思是「昏昏欲睡」、「懶洋洋」。──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1 好酒貪食】埃及智慧文學經常譴責暴飲暴食。與本節最為接近的命令記于《因辛埃蒲草紙》:「不要作貪吃的人,免得你成為貧窮的同伴。」──《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箴二十三22「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

         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 猶太人或東方人,一般都孝敬老人。其中一例就是,他勒目記錄說,真正配進天國的是孝敬老人的人。對以色列人來說,老人不僅有經驗,也是傳授傳統的人(327),讚譽白髮是榮耀的冠冕(1631)。在這混亂的時代,聖徒當回到聖經的教導,對老人進行特別的看顧和照料,在不信的人面前,作出好榜樣(提前54) ──《聖經精讀本》

         ●「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原文是「不可因你母親年老而輕看她」。原文有SH 3588,指出兒子的藐視是因為母親年老。──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2~25家庭關係】這段的重點是作智慧人,使父母快樂。父母的心,常繫於兒女的身上,這是不爭的事實。神為家庭設立秩序,為子女的當尊敬父母,不可藐視他們。23節好像與孝親沒有甚麼關係,但實質上,這節經文可看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就是要得充足的智慧。盼望為子女的,尊敬父母;作父母的,盡力養育子女,使他們的生活榮神益人。——《新舊約輔讀》

 

【箴二十三22~25引以為榮的兒子】這裏包含了第五條誡命的實際內容,直接的(22)與間接的(23~25)。也見第12~16節,並分題研究:「Ⅱ 父母與兒女」。——《丁道爾聖經注釋》

         子女大了常常看不起含辛茹苦養大他們的父母,特別是看見父母知識水準低,羞在人前提起。這樣決不能讓父母快樂。應緊記“當孝敬父母”的誡命。這是真理,也是得智慧之途。──《啟導本箴言註釋》

         22~25節是第16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敬畏神的人,必然也是孝敬父母的人,所以「當孝敬父母」(出二十12)被神排在人與神關係的前四誡之後,成為人與人關係的第一誡。「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22),正如孔子所雲,有事讓兒女代勞、有飯讓父母先吃,這還不算是孝敬;孝敬父母最難的是「色難」(《論語·為政》),也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心裡快樂。──《聖經綜合解讀》

         「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23),比喻凡事討神喜悅、把真理和智慧看得最重要,這樣才能使父母真正快樂。孝敬父母,不但要對父母和顏悅色,還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25),也就是做兒女的為人正直、又有智慧(15~16節、24~25)。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能在神面前因你而快樂。──《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具體地教導兒女「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好讓兒女經歷神的祝福。因為神應許:「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二十12)──《聖經綜合解讀》

          2322~25 意思是要晚輩遵循智慧、真理,讓父母快樂。與 2315~16 意義相近。──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3「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

 

【箴二十三24「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

 

【箴二十三25「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二十三26「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

         「喜悅」:或作「謹守」。──《串珠聖經註釋》

         要將你的心歸我: 用擬人手法表現了智慧,勸勉人不可將力量和眷愛放在屬世的虛妄之事上,乃要一心追求能夠帶來真飽足與生命的智慧,要遵從智慧。 ──《聖經精讀本》

         「要將你的心歸我」(26a),指心要謹記智慧的教誨。「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26),指眼目要謹守神的正道。──《聖經綜合解讀》

         ●「喜悅」我的道路:原文依照讀型寫型的不同,可以解釋成「喜悅」或「謹守」。近代的翻譯者都採「謹守」這個譯法。──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當所羅門回到他對於淫亂的一再警告時,智慧似乎又開口說話了(27節;參箴5362475)──《SDA聖經注釋》

 

【箴二十三26~28妓女的魔掌】26節以格外認真的態度引入第2728節。在第26b節,譯本在「留心」(AVRSV;希伯來文子音為 t~s]~r~n)與喜悅(和合、RVt~r~s]~n)之間猶疑不定。希伯來文子音經文是後一個讀法,卻出奇地缺少一個介系詞。馬所拉經文與所有古代譯本似乎是正確的,它們把這詞讀作前者,這樣就不需要介系詞。

  不貞可能是浪漫的,但這裏卻忠實地提出了實際的難處:束縛(27節:無人援手就不得逃脫)、殘忍無情(28a)、在社會上身敗名裂(28b)——《丁道爾聖經注釋》

         勿為無德行的女人所引誘。燈紅酒綠看似豔福,事實上是難自拔的深坑。──《啟導本箴言註釋》

         26~28節是第17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相信聖靈必會「救我們脫離兇惡」(太六13),所以放心大膽地主動靠近試探;而是首先把自己的「心」和「眼」交給神,才能求神「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太六13)──《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27「妓女是深坑;外女是窄阱。」

         受妓女或淫婦引誘的人,都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結局。──《箴言雷氏研讀本》

         「深坑」:捕捉野生動物的陷阱。「窄阱」:難以逃脫的陷阱。──《串珠聖經註釋》

         「深坑」(27),指捕捉動物的陷阱。「窄阱」(27)很難取水,無法解渴。──《聖經綜合解讀》

         ●「妓女」:SH 2181,「作妓女」、「行淫」。

         ●「外女」:SH 5237,「外邦婦女」、「妓女」。意義與前面的「妓女」一樣。

         ●「深坑」與「窄阱」意義相近,都是指難以逃脫的陷阱。 2214也提及淫婦的「口」是深坑,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雙關語,「口」與「陰道」都是難以逃脫的陷阱。

          2327~28 要晚輩遠離妓女。──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8「她埋伏好像強盜,她使人中多有奸詐的。」

         她使人中多有奸詐的: “奸詐”包含著“不順服”、“悖逆”等意。被淫婦所迷惑的人,自然會敵擋神,違背父母,在兄弟之間造成不和。聖徒雖然無法除盡這世上的不義,卻要儘量減少不義,這是聖徒的責任。所多瑪城因沒有10個義人而遭到毀滅,這應成為當今聖徒的寶貴教訓(1832) ──《聖經精讀本》

         「她使人中多有奸詐的」(28),可譯為「她使奸詐的人增多」(和合本修訂版),指淫婦引誘許多人離棄神、離棄父母、離棄正道。──《聖經綜合解讀》

         人被淫婦吸引,首先是「心」遠離了神,然後「眼」就看見了試探。人的「心」若想看什麼,「眼」就很容易看到;人的心中若想要什麼,就很容易把謊言信以為真。因此,人若要遠離試探,首先要把自己的「心」和「眼」轉向正確的方向。──《聖經綜合解讀》

         ●「人中多有奸詐的」:「使奸詐的人增多」。──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9「誰有禍患?誰有憂愁?誰有爭鬥?誰有哀歎(或作“怨言”)?誰無故受傷?誰眼目紅赤?」

         「眼目紅赤」:因飲酒而眼睛赤紅。──《串珠聖經註釋》

         ●眼目「紅赤」:SH 2448,聖經中僅出現於此,「眼睛因酒醉而沉滯」的意思。──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29~35酒】對酒鬼作了令人難以忘懷的論述:他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的情形(29),與他眼中所看見的情形(33~35)。他的想像力就跟他的雙腿一樣無法控制(34);如果他初次所受的誘惑有悲傷感(31),那麼他最後的虛張聲勢就更傷感了(35)——《丁道爾聖經注釋》

         酒醉酒醒好酒者的勸勉是箴言的一個主要信息。因為醉酒的人往往失去理智,容易犯罪而不自知。作者用問答開始他的講論(29~30),他對酒醉者經驗的描述、好酒者的心情、不能自製的表現,形容得栩栩如生,或許作者也曾經歷被酒精控制,但其作用只是叫人得短暫的忘我。我們有神作為保障、引領者,祂必會將我們所遭遇的困苦全然除去。擁有主裏的平安,根本不會再希求從麻醉中得來的片刻歡愉。——《新舊約輔讀》

         智慧的導師警告人不要醉酒的時候,說出一個酒徒的個案。──《箴言雷氏研讀本》

         描繪酗酒的人,藉此警惕讀者不可醉酒。──《串珠聖經註釋》

         勸戒勿飲酒。酗酒的人所得是禍患、憂愁、爭鬥、哀歎;失去的是健康,見到的是怪異荒誕,說的是胡言亂語。智者的忠告是:遠離酒,一眼都不要看它;因為酒在口中雖舒暢,進到身體裡頭,會象毒蛇把人咬死。──《啟導本箴言註釋》

         29~35節是第18條忠告。──《聖經綜合解讀》

          2329~35 要晚輩不要流連沉迷於飲酒。這一段寫實的描寫出人把心靈寄託在酒精時的狀況。當年沒有毒品,如果有毒品,可能作者也會用類似的文字來勸告大家不要陷入毒品。──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30「就是那流連飲酒,常去尋找調和酒的人。」

         “調和的酒”。混和了香料或其它藥物的酒。──《箴言雷氏研讀本》

         「流連飲酒」(30a)的誘惑和淫婦的誘惑一樣,都是看上去很美,結果卻很糟糕,會導致「禍患、憂愁、爭鬥、哀歎、受傷、眼目紅赤」(29)──《聖經綜合解讀》

         「調和酒」(30b),指加了香料、增加了口感的酒,可以更加吸引人,讓人不能自持、難以擺脫。末世的信徒生活在網路的時代,人本來就已經缺乏自律,而許多網路遊戲和社交媒體(Social Media Apps)卻比「調和酒」設計得更加精心,讓人在「信息繭房 Information Cocoons」裡坐井觀天,沉溺於「上癮、分心、孤立、極化和假新聞 addiction distraction isolation polarization fake news」,變得越來越愚昧。──《聖經綜合解讀》

         ●「調和酒」:將香料與蜂蜜調入酒中,增加美味的一種飲料。──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二十三30 調和酒】通常是攙水的葡萄酒加了蜜糖或胡椒造成「香料酒」之後,酒力可以更強。箴言二十1說沉溺於酒的是愚昧人。醉酒是違背智慧傳統的。例如希臘有舉行喝酒大會(symposium)的習慣。但卻調節飲用的分量,使人可以進行理智的對話,並且維持一定的氣氛,使參與者可以自由拋開顧慮,藉歌唱吟詩發揮天賦。請參看:傳道書九7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箴二十三31 酒發紅】紅色究竟是有某些令人著迷之處,使人更加沉迷於喝酒(這是基於七十士譯本的讀法),還是本段在翻譯上出了問題,並不清楚。這種酒具有閃爍或起泡的特性,可能表示它是某種酒力特強,但易於下嚥的佳釀(見:歌七9),但亦可能和烏加列《巴力史詩》的某個酒字有關。同樣埃及之《安尼的教訓》亦包括針對醉酒的警告,因為它會令人說話不小心,身體受傷,被朋友棄絕,失去知覺。──《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箴二十三31~32「酒發紅,在杯中閃爍,你不可觀看,雖然下嚥舒暢,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這裏警告人不要被酒的美麗和香味吸引。──《箴言雷氏研讀本》

         「酒發紅,在杯中閃爍」(31),眼睛是迎接誘惑的大門,「眼目的情欲」(約壹二16)是罪吸引人的第一步。「倚靠耶和華」(二十二19)不是倚靠自己那點可憐的意志力去抵擋誘惑,而是倚靠神「不可觀看」(31)。在網路的時代,信徒更應當注意遠離試探,提醒自己:「螢幕那邊有一千個人,他們的工作就是破壞我能維持的任何自律 Theres a thousand peop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creen whose job is to break down whatever responsibility I can maintain(Tristan Harris)──《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33「你眼必看見異怪的事(“異怪的事”或作“淫婦”),你心必發出乖謬的話。」

         「外女」(AVRV 邊註):不如譯作異怪的事(和合、RVRSV),就如第二行的平行句所指出的。一個人的見識與判斷都不再是可靠的了。──《丁道爾聖經註釋》

         你眼必看見異怪的事: 英譯欽定本譯成“你眼必看見淫婦”(Thine eyes shall behold strange women)。酒使人神情恍惚,因它刺激末梢神經,醉酒的人很容易陷入淫亂的情欲。就像淫婦象徵撒但的假權勢(172),酒也意味著假真理,而非基督的真理。人若深陷錯謬之中,他的靈魂就會走向死亡,因此更有必要將福音傳給他們。 ──《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三33~3533~35節描述醉酒者的醜態。「異怪的事」(33)原文也被譯為「淫婦」(16;五320;七5;二十二14),表明酒的誘惑和淫婦的誘惑一樣,起初看上去很美,結果卻很糟糕,「雖然下嚥舒暢,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32)。一切會使生命變得麻木的東西,都算不得享受。──《聖經綜合解讀》

         「倚靠耶和華」,不是在神的恩典中盡情享樂,結果在恩典中失落;而是「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林前六12)。自由就是不被捆綁,既不被人捆綁,也不被罪捆綁,更不能被肉體捆綁。人若被肉體捆綁,就會忘記自己的有限、做事沒有限度;人若隨心所欲、任性妄為,就像站在懸崖邊而不知道哪裡是邊緣一樣。這個世界的好和壞、善與惡,常常只是取決於是否適度:許多毒品只是使用過量的鎮痛劑,許多壞政策只是推行過度的好政策,許多壞主意只是走得太遠的好主意。智慧也「調和旨酒」(2)來款待人,但卻不會讓人「流連飲酒」、被酒轄制,而是讓人「以神為樂」(羅五11)。但過度飲酒卻會讓人醜態百出、使世界顛倒,並且宿醉之後更加空虛,以致不惜代價、不顧後果地「仍去尋酒」(35b)。今天那些令人上癮的網路遊戲和社交媒體比酒精、麻醉品和賭博更加隱蔽,但都是把工具當作目的、把多巴胺(Dopamine)當作快樂本身,結果永遠也達不到滿足的終點。人只有把心和眼交托給神,才能讓自己得蒙保守,因為在祂面前才有「滿足的喜樂」(詩十六11)。最好的東西是容易讓人滿足的東西,而不是只會讓人不滿足的東西。──《聖經綜合解讀》

 

【箴二十三34「你必像躺在海中,或像臥在桅杆上。」

         這裏描述一個醉酒的海員,他掉進海裏淹死了,或去睡在烏鴉的巢裏。──《箴言雷氏研讀本》

         「臥在桅杆」:醉酒者感覺浮蕩,如在海上。──《串珠聖經註釋》

         你必像躺在海中: “海中”的希伯來原文,是指“海的深處”(23),“躺”則意指淹沒。這句話是指酩酊大醉的人已失去知覺,甚至無法知道身體受了傷。──《聖經精讀本》

 

【箴二十三35「你必說:“人打我,我卻未受傷;人鞭打我,我竟不覺得。我幾時清醒,我仍去尋酒。”」

         人喝醉了可能會打架,但由於他不清醒,以至感覺不到打在他身上的拳頭。──《箴言雷氏研讀本》

         醉酒者與人打架,雖受傷而仍不覺痛楚。──《串珠聖經註釋》

 

【思想問題(23)

   1 智者除了規勸年青人學習社交禮儀之外(231~3),更教訓他們不要與那些人為伍?不要欺負那些人?參2310~11

   2 聖經十誡中,第六誡訓令以色列民孝順父母(2012 516)。究竟怎樣才算是孝順父母呢?參2322 24~25。在價值觀念瞬息萬變的今天,聆聽父母的訓誨是否仍有價值呢?

   3 奥古斯丁曾說:「醉酒的人是自掘墳墓」。23章提到醉酒對人有那幾方面的影響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