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箴言第十八章拾穗

 

【箴十八1「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

         RV 加添了兩個字,使經文的含義彷彿是論及庸俗之不負責任:「使自己隔絕的尋求(他自己的)心願,並且惱恨一切真智慧」。但七十士譯本卻作「……尋求藉口」,所根據之希伯來經文與我們現行的有一個子音不同;既然同一個希伯來文片語在士師記十四4是指「找機會」,RSV 採用這個譯法似乎是正確的。Knox 譯作:「沒有一個人像那要與朋友決裂之人這麼快找藉口……。」——《丁道爾聖經注釋》

         「與眾寡合」:即離群獨居,我行我素。下半節或可譯作「對任何政策,都表忿恨」。本節的意思是:對社會懷有敵意的人,事事總持相反意見。──《串珠聖經註釋》

         “與眾寡合”的人大多脾氣暴戾,很難接受忠告。有真智慧才能客觀判斷事物。──《啟導本箴言註釋》

         本節頗為難解,成為眾學者研討的對象。尤其是如何理解“與眾寡合”,有兩種相反的解釋:①為了使自己更加成熟,遠離所有屬世情欲的誘惑,執著地追求真智慧;②不顧公眾輿論與常識性的道義,剛愎自用地迷戀於私己的欲望而遠離真智慧。多數學者的見解是第二種解釋,本書亦然。 ──《聖經精讀本》

         ●「與眾寡合的」:SH 6504,基本意思是「分隔」。此處是分詞型態,意義應該是「離群索居的人」。

         ●「獨自尋求心願」:「尋求自己渴望的」。

         ●「惱恨一切真智慧」:原文是「與一切的智慧爆發衝突」。

          18解釋分歧,不過大部份人認為這是指有一種離群索居的人,他們自己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是拒絕公共認同的大智慧。我們周遭難免出現這類人,對這些人的想法應該不陌生才對。──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21~2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愚昧人驕傲不聽:

     o 「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1),可譯為「孤僻的人只顧自己的心願,他鄙視一切健全的知識」(和合本修訂版)。愚昧人孤芳自賞,結果是自我孤立,成了一個驕傲閉塞、自我滿足的孤僻人。他「惱恨一切真智慧」,是因為「真智慧」會證明他的愚昧。「真智慧 תּוּשִׁיָּה/tü·she·’」(7;三21;十八1),又被譯為「真知識」(14),原文的意思是「良好的、有效的智慧」。「真智慧」不是自命清高、離群索居,也不會性格怪癖、難以相處,而是「柔和謙卑」(太十一29)、平易近人,能與「弟兄和睦同居」,成為神給眾人的祝福。

     o 「與眾寡合的」愚昧人並非不與人說話,而是說話時「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2),結果「顯露」的不是聰明、而是愚昧。愚昧人封閉思想、卻大張嘴巴,自說自話、卻充耳不聽,所以既不能聆聽別人的意見或需要,也不能從別人學到「真智慧」,結果成了一個「與眾寡合」、又喋喋不休的人。這個世界最大的麻煩之一,就是愚昧人總是那麼自信;越是無知的人,就越容易自命不凡。──《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91~9節是一個交錯對稱的單元,主題是愚昧人破壞「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

o A. 愚昧人驕傲不聽(1~2)

o  B. 愚昧人言語無益(3~4)

o   C. 愚昧人無判斷力(5)

o  B1. 愚昧人開啟爭端(6~7)

o A1. 愚昧人愛聽流言(8~9)──《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211~21節整體交錯對稱:

o A. 愚昧人破壞弟兄和睦同居(1~9)

o  B. 愚昧人和智慧人的不同(10~11)

o A1. 智慧人使弟兄和睦同居(12~21)──《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24本章主要談論了與他人交往時的友情、平易近人等在社會生活中所當具備的德性,特別警告了分派結黨、利己主義、濫交朋友、勸勉人當依靠耶和華成就和睦。──《聖經精讀本》

 

【箴十八2「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

 RSV  Moffatt 的譯法之間,展現出第二行雙重的含義。RSV(和合本)譯作只喜愛顯露心意;Moffatt 則是譯作「只喜愛展現他的本相」。這個動詞以這種形式出現在別的地方,就只有創世記九21,暗示出端莊本身受到冒犯。——《丁道爾聖經注釋》

         愚昧人不願意學習,只想誇耀他個人的見解。──《箴言雷氏研讀本》

         「顯露心意」:只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串珠聖經註釋》

         ●「明哲」:「明白事理」。

          18這種人跟 18描述的人相去不遠。他雖然沒有離群索居,但是只看重自己的想法與喜好。這樣的人也是聽不下別人的意見,不可能有什麼改變。──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3「惡人來,藐視隨來;羞恥到,辱駡同到。」

         「邪惡」(RSV)的希伯來文子音似乎是比惡人(和合、AVRV)可取的讀法。這裏用三個詞語來表達羞辱,三重地強調了罪惡的這個必然結果(正好與榮耀相反;後者乃是聖潔的必然結果:賽六3;羅八30);聖經其他地方顯示出它乃是罪惡最先的(創三7)與最後的(但十二2)結果之一。——《丁道爾聖經注釋》

         藐視、羞恥、辱駡是惡人的三個同伴。──《箴言雷氏研讀本》

         惡人來,藐視隨來: 可將“惡人”視為藐視的主體。惡人驕傲而頑梗,反而逼迫和藐視追求真理的義人。──《聖經精讀本》

 

【箴十八3~43~4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愚昧人言語無益:

         「惡人來,藐視隨來;羞恥到,辱駡同到」(3),可譯為「邪惡來,藐視跟著來;羞恥到,辱駡同時到」。愚昧人缺乏自制、喋喋不休,言語裡「顯露」的都是「邪惡」、「藐視」、「羞恥」和「辱駡」,只有宣洩毀壞,不能造就別人,叫人無法忍受。讓「惡人」閉嘴是不禮貌的,讓他繼續卻是殘忍的,所以「惡人」最終會成為「與眾寡合的」(1)人。──《聖經綜合解讀》

         「深 עָמֹק/ä·moke’」(4a)這個詞,原文大都是用來形容負面的事,如:大麻風病「深于皮」(利十三4),惡人的「心思是深的」(詩篇六十四6),「淫婦的口為深坑」(二十二14)。「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4a),形容愚昧人的言語隱晦,貌似深不可測,其實對人毫無裨益。真智慧在該說話的時候,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話語就像「湧流的河水」(4b),清清楚楚、坦坦蕩蕩,才有益於「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凡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人,都是故作高深的愚昧人。──《聖經綜合解讀》──《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4「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智慧的泉源好像湧流的河水。」

         與二十5比較,暗示出深水乃是代表隱匿:「因為言語──就像自然──局部顯露,局部隱藏在靈魂裏面。」64若是如此,這則箴言與我們人類不情願或不能夠以真智慧、新鮮的率直與澄澈來現出原形正好相反。——《丁道爾聖經注釋》

         “深水”。即模糊、難解、隱藏(比較二○5)。“湧流的河水”。即清澈的。雖然有些人的話語是模糊難解的,但另一些人的話卻是智慧的泉源,能傳達清楚的真理。──《箴言雷氏研讀本》

         按下半節意思,「人口中的言語」可指哲人的言語。──《串珠聖經註釋》

         “深水”深藏不露,平常人說話,半吞半吐,無法讓人瞭解;智慧人卻能清楚表達自己(看二十5)。──《啟導本箴言註釋》

         愚昧人的「言語如同深水」(4a),實際上並沒有正常的判斷力,只會「偏袒惡人的情面」、「審判時使義人受屈」。真智慧是認識到,一次不公的判決,比十次不法的行為更能破壞「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因為不法的行為弄髒的只是水流,而不公的判決污染的卻是水源。因此,對一個人的偏袒,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為受屈的人鳴冤,就是對自己的仁慈。──《聖經綜合解讀》

         ●「深水」:表示「隱匿」、「隱晦」。

          18有兩種解釋法,第一種是認為人的言語可以是「深水」、「智慧的泉源」與「湧流的河水」。第二種認為人的言語隱晦而深不可測,但是智慧的語言卻如湧流的河水滋潤人心。──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5「瞻徇惡人的情面,偏斷義人的案件,都為不善。」

         這是箴言所責備的,但公正無私是否很難在現世中找到呢?不信的人這樣行,不會引為話柄;但屬主的人,可否這樣行呢?——《新舊約輔讀》

         “瞻徇”的意思是“看外表”,這句話的意思是被惡人的外表、家勢、財富所逼,而作出錯誤的判斷。人因看不清真正的價值,很有可能根據外表進行判斷,但鑒察人心的神,則決不以外表取人(撒上167;羅211;加26) ──《聖經精讀本》

         本節可譯為「偏袒惡人的情面,是不好的。審判時使義人受屈,也是不善」(和合本修訂版),主題是愚昧人無判斷力。──《聖經綜合解讀》

         ●「瞻徇惡人的情面」:原文是「高舉惡人的臉」。──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6「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

    「進入」(AVRV):希伯來文可以讀作動詞,也就是「帶給()」,七十士譯本即如此譯。Moffatt 表達得很好:「愚昧人的談論使他陷入麻煩」(即爭端)——《丁道爾聖經注釋》

 

【箴十八6~76~7節是一對交錯對稱的平行句,主題是愚昧人開啟爭端:

o A. 愚昧人張嘴啟爭端(6a)

o  B. 愚昧人開口招鞭打(6b)

o  B1. 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7a)

o A1. 愚昧人的嘴是自設網羅(7b)──《聖經綜合解讀》

         「愚昧人張嘴啟爭端」(6a),胡言亂語激化矛盾,給家庭和社會都會帶來紛爭。所以「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7b),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會傷害自己。凡是「張嘴啟爭端」的,都是會破壞「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 愚昧人。──《聖經綜合解讀》

         愚昧人「開口招鞭打」(6b),是因為「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7a),暴露了自己的愚昧無知,一個多嘴多舌的聰明人,還不如一個懂得閉口的愚昧人。因此,真智慧是認識自己的有限和無知,「弟兄和睦同居」應當從少說話開始:「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十七28)──《聖經綜合解讀》

          186都是說明亂說話會自己招致災禍。──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7「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

  愚昧人說話時暴露了自己的愚昧和罪孽。他的口給他帶來懲罰。──《SDA聖經注釋》

 

【箴十八8「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

     美食(和合、RSV)可能是比 AV 之「傷口」更有可能的譯法;現代學者都同意這個字是來自動詞「狼吞虎嚥」。見分題研究:「Ⅰ 言語的力量」第1點,原書第45頁。這則箴言完全一模一樣地重複出現在二十六22——《丁道爾聖經注釋》

         聽別人的閒話就好象吃美食一樣,能給你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使你存記在“深入的心腹”裏。──《箴言雷氏研讀本》

         人喜聽是非,視之如珍饈美味,並收藏於心底裡。──《串珠聖經註釋》

         ●「傳舌人」:「背後中傷者」。

         ●「美食」:SH 3859,原文字根的意思是「狼吞虎嚥」,此處的意思應該是「珍饈美味」。

          18的意思是大家都很喜歡聽這種「背後中傷人的話」。──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8~98~9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愚昧人愛聽流言:

         「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8a),對於臭味相投的人來說,可以「深入人的心腹」(8b),是敗壞人內心的捷徑。但「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人若愛聽「傳舌人的話語」,也顯露了自己內心的敗壞。因為有什麼樣的內心,就愛聽什麼樣的話語:「行惡的,留心聽奸詐之言;說謊的,側耳聽邪惡之語」(十七4)──《聖經綜合解讀》

         「做工懈怠的,與浪費人為弟兄」(9),可譯為「做工懈怠的,是破壞者的兄弟」(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本節原文以「甚至、也 גַּם/gam」開始,代表對前一節的進一步說明,被動的懶人所造成的毀壞尚且與盜賊一樣,何況主動的「傳舌人」對「弟兄和睦同居」的破壞呢?──《聖經綜合解讀》

         末世信徒生活在一個自媒體的世代,各種真假難辨的信息充斥網路。真智慧是不可「做工懈怠」,未經核實就信手轉發,結果成了「破壞者的兄弟」;明明是在「傳舌」,還以為是在傳福音;明明是在破壞真理,還以為是在建造教會。內心會敗壞言語,言語也會敗壞內心;今天,敗壞言語是世界敗壞人內心的捷徑。──《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9「作工懈怠的,與浪費人為弟兄。」

     浪費人(和合、AV)的意思是指毀壞的人,而不是浪費時間的人。「賢哲教導說,懶惰不作工之人與毀壞之人乃是近親」(歐特裡);參二十八24。見分題研究:「Ⅰ 懶惰人的性格」,原書第40~41頁。——《丁道爾聖經注釋》

         “浪費人”。破壞者。──《箴言雷氏研讀本》

         有工作在手上拖延不做,等於破壞工作。──《啟導本箴言註釋》

         ●做工「懈怠」:「放鬆」、「懶惰」。

         ●「浪費人」為弟兄:「敗壞人」、「滅亡者」。──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0「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義人奔入,便得安穩。」

         這裏“耶和華的名”代表耶和華自己。祂是義人的保護者。“得安穩”。直譯作:被舉起超越危險之上。──《箴言雷氏研讀本》

         「耶和華的名」:代表耶和華神自己。──《串珠聖經註釋》

         耶和華的名: 這句話隱含著“我們從啟示得知的神”之意,意指除了神對自己的啟示之外,人對神一無所知。我們可以通過聖經,認識這位元創造天地、揀選並指引以色列人的神。尤其是道成肉身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更加栩栩如生地啟示了神的形象與旨意(149;羅120;西29) ──《聖經精讀本》

         ●「堅固臺」:原文是「有力量的塔」,指的是「堡壘」、「碉堡」。──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0~11義人倚靠的是神的名,富人則倚靠他的財富。兩者所倚靠的不同,但均以之作為安身立命的保障。基督徒斷言以倚靠神為上選,但骨子裏,試想我們有否以錢財為可靠,所尋找的是財富,而非尋找神自己呢?「耶和華的名」是指著神自己而言的。——《新舊約輔讀》

       世人的看法是眼見為憑,但是那必須倚靠「他的想像力」(11c節,AVRVRSV 邊註)來感覺安穩的乃是富人,而不是屬神的人(10)

  在第l0b節,安穩的意思是「安全地置身在危難之上」;類似的詞語也用在二十九25——《丁道爾聖經注釋》

         10~11節是一對平行句,呼應第9節原文的最後一個字「破壞者」(9b和合本修訂版),談論兩種防禦「破壞者」的方法。又以「高牆」(11)呼應第12節「驕傲」(12b)的原文「高舉」,承上啟下,把話題從愚昧人(1~9)過渡到智慧人(12~21)

         「耶和華的名」(10),代表神自己。真智慧是憑信心把看不見的神當作自己的「堅固台」(10a),「義人奔入便得安穩」(10b),裡外都得平安。──《聖經綜合解讀》

         「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11a),但這只是愚昧人驕傲的想像,是「在他心想,猶如高牆」(11b)。因為看得見的「財物」只是虛假的「堅城」,既不能阻擋外面的「破壞者」,也無法防備裡面那些「做工懈怠的」(9a)。真智慧是認識到:沒有錢固然悲哀,但是錢太多可能更悲哀;因為那些認為金錢能換來一切的人,很可能會用一切來換取金錢。──《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1「富足人的財物是他的堅城,在他心想,猶如高牆。」

         “富足人”幻想他的財富能保護他。“心想”。幻想。──《箴言雷氏研讀本》

         看十15注。富人誤以財物如高端可恃,須知神可傾倒高牆(賽二十五12)。──《啟導本箴言註釋》

         ●「在他心想」:SH 4906,「想像」、「幻想」,此字也被用來指「偶像」,可知這是指著「不真實的想像」。

          1811 前半與 1015 完全相同。 1810~11 意義是神才是真的「靠山」、「保護者」,義人可以依賴神。有錢人常常以為財富可以保護他自己,但是那只是他的幻想。──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2「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1533 1618 也有與 1812 相似的經文。──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2~1312~13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智慧人謙卑聆聽,對比愚昧人驕傲不聽(1~2)

     o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12a),原文直譯是「破碎之先,人心高舉」。驕傲的人總是諱疾忌醫,因此必然會病入膏肓;驕傲來自肉體的自我高舉,因此必然會被神破碎。而真智慧是甘心接受十字架的破碎和對付。只有經歷過破碎的人,才有可能否定肉體、柔和謙卑,以致合神使用,所以「尊榮以前,必有謙卑」(12b)

     o 「未曾聽完先回答的」(13a),就是「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2)的驕傲人。他們聽而不聞,心中只想著怎樣顯擺自己,結果顯露的都是「他的愚昧和羞辱」(13b)。真智慧是謙卑聆聽,「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應當從不急著說話開始。我們關愛人,首先應該以耐心聆聽、以愛心理解,才能互相擔當「各人的重擔」(加六2),而不是急著批評說教、表達意見。──《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2~2112~21節是一個交錯對稱的單元,與1~9節前後對比,主題是智慧人使「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

o A. 智慧人謙卑聆聽(12~13)

o  B. 智慧人話語有益(14~15)

o   C. 智慧人有判斷力(16~17)

o  B1. 智慧人止息爭競(18~19)

o A1. 智慧人愛聽善言(20~21)──《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3「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

         這是自尊自大一個特別的網羅,第2(見該處註釋)對此作了一個尖銳的註解,第17節則是進一步的考量。——《丁道爾聖經注釋》

         未曾聽完先回答的: 聆聽是進行對話的必備因素。談話時打斷對方,是由只想堅持自己的偏見所致。即使自己的看法完全正確,也應充分尊重對方並傾聽對方。若不如此,則將傷害對方的感情,以後無法再進行對話。他勒目中記錄著有關這方面的深刻教訓。“若用秤量重量,最輕的是莊稼面兒 ;比莊稼面兒更輕的是依靠仗人之輩 ;比依靠仗人之輩更輕的是未曾聽完就先回答的”。 ──《聖經精讀本》

          1813 是說急躁回話是一種愚昧的行為。──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4「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

         外在資源短缺,生活艱難;內在資源缺少,就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說得好:在為彼此禱告時,我們應該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五23所提到的次序。參十二25,十五13——《丁道爾聖經注釋》

         “憂傷”即破碎。──《箴言雷氏研讀本》

         堅強的意志,能幫助人忍受肉身的痛楚;心靈頹喪或意志消沈,則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近代科學也同樣指出心理對生理的影響。──《串珠聖經註釋》

         看十五13;十七22注。心靈憂傷、意志軟弱,身體也受影響。──《啟導本箴言註釋》

         ●心靈「憂傷」:SH 5218,「受打擊的」。

          814 「心」能忍耐與「心靈」憂傷,都是同一個字:SH 7307,意義是「氣息」、「靈」。──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4~1514~15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智慧人話語有益,對比愚昧人言語無益(3~4)──《聖經綜合解讀》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14a),健康的心靈能幫助人勝過疾病;但受傷的心靈卻會加重病情,所以「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14b)

         「聰明人的心得知識;智慧人的耳求知識」(15),「知識」原文的意思是「知識、洞察力、智慧」,與「分別善惡」(創二917)的「分別」是同一個詞,在聖經中也被譯為「知道」(伯十7)、「認識」(賽五十三11)、「明白」(賽五十八2)。「知識」包括兩個要素:首先是知道一件事、或者知道去哪裡找;其次是懂得如何分辨。這種「知識」可以使心靈喜悅,「因為智慧要進入你的心,知識要使你內心歡愉」(10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

         「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的真智慧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關心人心靈的健康。而恢復心靈的健康不是倚靠膚淺的安慰和空洞的鼓勵,而是讓人的「心得知識」、充滿智慧的判斷力,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5「聰明人的心得知識,智慧人的耳求知識。」

         知識……知識,這種重複的目的是要加強語氣,而著重點不是在於陳腐之言,而是在於這種相對──知道得最多之人,就最知道他們自己所知的何等少。見哥林多前書八2;腓立比書三10起。——《丁道爾聖經注釋》

 

【箴十八16「人的禮物為他開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

    禮物(matta{n)是比十七823那個字(s%o{h]ad)更為中性的字眼。它的危險在二十一14(見該處註釋)暗示了,而且在十五27指出來(見該處註釋);但它也可能只是天真無過的禮貌或和平提議,就像在撒母耳記上十七18送給將軍的禮物(minh]ah),或送給以掃或約瑟(創三十二20,四十三11)的禮物一樣。——《丁道爾聖經注釋》

         “禮物”。這是一個比“賄賂”較中性的用詞;這種饋送純粹出於禮貌。正當地表達好意能使人的道路更暢順(比較撒上一七18)──《箴言雷氏研讀本》

         送禮物可以開路,但好壞全看動機。送禮可以是出乎愛心與尊敬,也可以是一種賄賂(十七8)。二十一14把禮物和賄賂同提,但“暗中送的禮物”也不是好事。可見二者間不同極微,應小心處理。十五27是個好警告。──《啟導本箴言註釋》

         有些學者將“禮物”解釋為“賄賂”,認為本節描繪了為功成名就而阿諛奉承的人(178)。但這種解釋得不到原文的有力支持。因此,不如按著字面意義,將“禮物”理解成尊敬與善意的表現(撒上1027;太211)。聖徒均得到了福音這一神的貴重禮物(515;弗228)。因此,不惜一切地要與其他人共同分享這禮物。 ──《聖經精讀本》

         ●「禮物」:SH 4976,意義是「禮物」、「贈品」,是中性的字,不一定是負面的「賄賂」。

         ●「開路」:「變寬」、「變大」。

         ●「高位的人」: 原文是「大」,意義是「大人物」。

         ◎比起對賄賂的譴責 1527  1816 並沒有責備送禮物這件事。反倒說明送禮的功效可以讓人有機會接觸大人物。──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6~1716~17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智慧人有判斷力,對比愚昧人無判斷力(5)

         「人的禮物為他開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16),但「高位的人」若是有智慧,就是「到高位的人面前」也無益,因為很快就會「察出實情」(17b)──《聖經綜合解讀》

         愚昧不但「瞻徇惡人的情面,偏斷義人的案件」(5),而且「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17a),就會輕易下結論。真智慧是兼聽則明,等「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17b),才可能真正實現。教會中從事關愛的同工,首先要具備這種判斷力,不要先聽誰訴苦、就為誰流淚,結果卻妨礙了「弟兄和睦同居」(詩一百三十三1)──《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7「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

         RSV 的譯法比古老的譯本更為清楚: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細查他。這是本章中第三度對急促形成的見解提出警告(213)——《丁道爾聖經注釋》

         在作出判斷之前先聆聽雙方的陳述總是明智的。──《箴言雷氏研讀本》

         人不能只聽一面之詞;法庭上的審訊必須聆聽控辯雙方的申訴。──《串珠聖經註釋》

         聽話應聽雙方,不可先入為主。──《啟導本箴言註釋》

         古往今來,每逢訴訟,原告與被告總要盡力使陳述有利於自己。為了使被告受到重刑,原告與檢察官細細羅列各樣罪項,但相當一部分內容因被告與律師的陳述而有所緩和和修正。在日常生活中,誣陷和判斷別人的話也不能照單全收。撒但站在控告聖徒之罪的原告席(1210),但基督則是聖徒的代言人,擔當了律師的作用。基督是罪人的中保和代言人,也是背負罪人之罪的大祭司。 ──《聖經精讀本》

         ●先「訴情由的」:SH 7379,意義是「法律上的爭訟」、「爭論」。

         ●「察出實情」:「發現」、「查明」。──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8「掣簽能止息爭競,也能解散強勝的人。」

         與這一則箴言所暗示之忠告同義的說法是:當利益或意見衝突時,要尋求神的引導,也要欣然接受它。論掣籤,見十六33註釋。——《丁道爾聖經注釋》

         借“掣籤”來作決定,能分開敵對的雙方,使和諧得到恢復。──《箴言雷氏研讀本》

         如果查不出實情,惟有用抽籤的方法來解決 ── 當時的人相信神會藉簽顯出 的旨意(參亞幹的故事)。──《串珠聖經註釋》

         “強勝的人”指敵意甚強的兩造。人與人間引起糾紛易,要排解則甚難,須靠抽籤來解決。19節可作本節的解釋。──《啟導本箴言註釋》

         每當以色列人遇到重大事件,或不能靠人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會掣簽。因為他們相信神掌管掣簽,故沒有絲毫疑惑或者不滿,接受這是最後的判決。若一個社會想要健全地發展,司法判決就當依從公義。 ──《聖經精讀本》

         ●「解散」:「分隔」、「隔開」。

         ●「強勝的人」:「強而有力的人」。

          1818 意思是司法制度有其極限。遇到沒辦法解決的爭端,直接訴諸神,用抽籤決定也是個良方。這一節在今日的社會不一定有用,因為以色列的文化中,抽籤等於是交給神來裁決,我們的社會中抽籤等於是交給運氣來裁決,恐怕沒人會服氣。──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18 藉掣簽解決爭執】有關以掣簽為斷定真相之方法的討論,可參看:撒母耳記上十四40~43;約書亞記七14~18的注釋。掣簽一方面能夠在需要隨機之抉擇時提供答案(與現代人藉抽麥稈簽或擲硬幣作決定的作法相同),但另一方面,他們卻相信答案受神的控制(見十六33)。──《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箴十八18~1918~19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智慧人止息爭競,對比愚昧人開啟爭端(6~7)18節用「止息爭競」和6節的「啟爭端」前後呼應。──《聖經綜合解讀》

         「掣簽能止息爭競,也能解散強勝的人」(18),可譯為「掣簽能止息紛爭,也能化解雙方激烈的爭辯」(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當人的爭辯並不涉及真理原則時,「掣簽」是一種非常智慧的「止息爭競」方法,也就是雙方都不堅持自己,而是放下主權,交托給神定奪(十六33),實際地操練「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2~3)──《聖經綜合解讀》

         「弟兄結怨,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19),可譯為「被冒犯的弟兄強如難以攻下的堅城;紛爭如同城堡的門閂」(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弟兄之間的紛爭,通常並不涉及真理原則,只是涉及各人的利益,所以各有各的理、誰也說不說贏誰。因為「紛爭如同城堡的門閂」,關閉了人心。對於屬世的人來說,共同的弱點和缺陷比講道理更有助於人與人之間達成和解。而對於神的百姓來說,真智慧不是繼續講理、強攻別人的「堅固城」,而是用「掣簽」的方法「止息爭競」;每個人只有先主動停止自己肉體的活動,才有可能在弟兄之間恢復和平與合一。──《聖經綜合解讀》

         世界的權術是挑起爭端,激動一群人與另一群人相爭,利用人的仇恨、恐懼和嫉妒漁翁得利。但真智慧卻是「止息爭競」,不求自己的好處,但求弟兄的益處,因為這是神所喜悅的。──《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19「弟兄結怨,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

         AVRV 的斜體字與和合本字旁的小點,顯示出原文是多麼簡潔。RSV 有部分是根據七十士譯本,但預先假定第一行的四個希伯來字有兩個改變。從第二行看來,AVRV 的譯法似乎是正確的,如此理解這則箴言,是針對不可見、不友善的牆垣的力量提出強而有力的警告,這種牆垣是多麼容易就樹立起來,卻又是多麼難以拆毀。——《丁道爾聖經注釋》

         “堅寨的門閂”。即友好關係的障礙。──《箴言雷氏研讀本》

         「堅寨的門閂」:表示攻不進去。──《串珠聖經註釋》

         1718節一樣,本節也反映了法庭的狀況。發生嚴重的爭執以後來到法庭的人,很難主動相互和解。但耶穌則勸勉,即使事情到了這種地步也當努力和好(1258)。我們原是與神為仇敵,耶穌為了使我們與神和好,親自代我們受了刑罰(216),並賜給我們勸人與神和好的職分(59;林後518)。聖徒互相定罪而站在世界的法庭,是令人羞愧的事情。聖徒要將審判世界之神的律法,銘記在心(林前612) ──《聖經精讀本》

         ●弟兄「結怨」:SH 6586,意義是「遭背叛」。

          1819 不容易翻譯,基本上有兩種譯法,一種是類似「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另一種就是「兄弟結怨,很難排解」。兩種都有不少譯本支持。──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20「人口中所結的果子,必充滿肚腹;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飽足。」

         人須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並擔當後果。21節是個好解釋。──《啟導本箴言註釋》

 

【箴十八20~21你的話必捉住你】這組箴言的第二部分是針對饒舌提出的警告,給第一部分帶來嚴肅的含義。這兩部分都勸人要小心,因為飽足(20)的意思也可以是「吃得過多而膩了」:其意義無論是好是壞,都取決於留心的程度。Moffatt 將第20節意譯得相當好,但只有一面的:「一個人必須為他的言論負責,接受他言語的果子」。歐特裡(Oesterley)則引用阿希家才氣縱橫的言論:「我兒!要使你的口舌發出甜美的音調,使你的嘴一張開就發出香氣,因為小狗擺尾,給牠帶來食物,口吠卻給牠招來毆打。」——《丁道爾聖經注釋》

         人的舌頭能為他帶來滿足、生命或死亡。那些傾向使用舌頭的人必須接受言語所帶來的後果。──《箴言雷氏研讀本》

         20~21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智慧人愛聽善言,對比愚昧人愛聽流言(8~9)20節和8節用「肚腹」前後呼應。──《聖經綜合解讀》

         「人口中所結的果子,必充滿肚腹」(20a),人所說的話會影響別人,也影響自己。「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飽足」(20b),表明人說什麼話,是因為自己就愛聽什麼;智慧人愛聽善言,所以說善言能使自己滿足;愚昧人愛聽惡語,所以「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8)──《聖經綜合解讀》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21a),智慧人的話語能帶來和平和生命,愚昧人的話語會製造紛爭和死亡。真智慧是知道人必承受自己的言語所帶來的後果,因為屬靈的原則是:「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21b)。喜愛說智慧話語的,就能品嘗生命的果子;喜愛說愚昧話語的,必吃死亡的果子;喜歡在弟兄之間製造紛爭的,也要吃審判的果子。──《聖經綜合解讀》

          1820~21 是說人必然要承擔言語所帶來的後果。──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21「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

         ●「喜愛它的」,應該是「喜愛舌頭或舌頭權勢的」。──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22「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

         字的次序(尤其是希伯來文的)與八35類似得令人驚奇,暗示出除了智慧以外,神所賜最好的福乃是一個賢妻。三十一10也作了類似的比擬,將賢妻的價值置於珠寶之上,像智慧的價值一樣(11)。這裏暗示,卻在如十九1314等處明白訴說了:這並非指著每一個妻子說,其對比見於十四1,二十一9!好處(直譯為「好」)更好的譯法是「恩惠」。——《丁道爾聖經注釋》

         神曾說那人獨居不好(218)。保羅雖靠恩賜而一生未婚,但也將新郎與新娘的關係比作基督與教會的關係,認為婚姻是神聖的(522~32)。婚姻並非只是兩個人之間的契約,內中有神的護理,因此不可隨便離婚(196)。為了真正得著婚姻中的祝福,就當彼此信賴與奉獻,最重要的是在相信神的信心中達到合一<林前725~38,基督徒的婚姻觀> ──《聖經精讀本》

         ●「得著賢妻的」:原文是「找到妻子的」、「得著妻子的」。沒有「賢」字。

          1822 肯定婚姻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是神的恩典。──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22~十九8十八22的「得著好處」與十九8的「尋得好處」原文相同,首尾呼應,把十八22~十九8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單元,總結了人生最重要的三大智慧:敬畏耶和華(7)、不交壞朋友(10;四14)、別娶也別做愚妄婦人(十二4;十四1)

o A. 得著賢妻、得著好處(十八22)

o  B財富妨礙友情(十八23~24)

o   C. 擇友的禁忌(十九1~5)

o  B1. 財富妨礙友情(十九6~7)

o A1. 得著智慧,必得好處(十九8)──《聖經綜合解讀》

         「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22a),因為「才德的婦人是丈夫的冠冕」(十二4),「智慧婦人建立家室」(十四1),能使人一生蒙福,實在是「耶和華的恩惠」(22b;十九14)。而娶了惡妻的,「貽羞的婦人如同朽爛在她丈夫的骨中」(十二4),「愚妄婦人親手拆毀」(十四1)家庭,能毀掉人的一生,這是離棄神的人自食其果。因此,真智慧不是按照世人的方法去找妻子,而是「敬畏耶和華」(7),接受神所賜的恩典。22節原文的句式與八35幾乎相同,暗示「得著好處」,就是「尋得生命」(35)──《聖經綜合解讀》

         23~24節是一對平行句,主題是財富妨礙友情:

     o 「富足人朋友最多」(十四20),因為許多人都想從「富足人」那裡得到幫助。但是,當這些人真正遇到難處的時候,卻發現「貧窮人說哀求的話;富足人用威嚇的話回答」(23)。因此,真智慧是不把「富足」當作是否值得結交的標準;財富並非永久的朋友,朋友卻是永久的財富。如果你想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結交,可以先請他幫一個忙,或者和他一起旅行。一次需要付出代價的經歷對一個人的瞭解,可以勝過一年的空談。

     o 「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24a),用錢來交朋友,等於沒有朋友。一個有錢有勢的人有很多朋友,只是代表他認識了許多人,但卻很難「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24b)。因此,真智慧是不依仗錢財來交朋友。

     o 人若「濫交朋友」,很容易被惡人引誘(10)、走向死亡之路(14),結果「自取敗壞」(24a)。因此,朋友貴乎其質、而不在其量,擇友必須遵循三大標準:說話誠實(十七7)、堅持原則(十七8)、寬容厚道(十七9),這樣才能「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彼此扶持、同行天路。主耶穌已經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約十五15)、最親的「弟兄」(來二11),因此真智慧是寧可沒有摯友,也不要「濫交朋友」,免得我們遠離了主耶穌這位最親密的朋友。──《聖經綜合解讀》

 

【箴十八23「貧窮人說哀求的話,富足人用威嚇的話回答。」

         這樣立場超然的報導,連同它明確缺少解釋,使讀者面對他所居住之世界的醜陋(參,十九467的諂媚與無情;與神的法則相反),並且提醒他要安靜地接受其痛苦與斬獲(參,雅一910,五67)。詳加解說的評價,見十九1——《丁道爾聖經注釋》

         這句箴言只是說出世界上醜陋的現實。──《箴言雷氏研讀本》

         ●富足人用「威嚇的」話回答:「強力的」、「猛烈的」。

          1823 的意思就是身上的財富多少,會影響自己言語的強硬程度。這個狀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經驗。──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箴十八24「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

         第一行照字面翻譯讀作:「交友廣闊之人()要被敗壞的」。動詞是使用具有雙關含義之希伯來文「結交朋友」(見於二十二24)。但 AV(必須顯出自己的友善) RSV(有些朋友是偽裝的朋友)的讀法是採取不同的字。RV 表達了希伯來經文最有可能的含義:「結交許多朋友的使自己毀滅」(參,和合本)。但希伯來文相當隱晦不明,有可能頭一個字(參,RSV)不是讀作「……之人」,而是「有」(子音的差異非常細微)65;也就是說,「有的朋友是為了(使一個人)毀滅的」。西底家王也受到這個警告(耶三十八22),卻是徒然。

  第二行強調了對比的情形,使用一個比較積極的字眼來指朋友,見分題研究:「b 好朋友」。——《丁道爾聖經注釋》

         或許更可作:有()多朋友的人將會粉碎。濫交朋友會帶來禍患,但一個真正的朋友卻始終不變地站在你的身邊。──《箴言雷氏研讀本》

         「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原指深交的好友,但可叫我們想起主耶穌的話 ── 「我稱你們為朋友」(1515)。──《串珠聖經註釋》

         慎選朋友,好朋友勝過親兄弟。──《啟導本箴言註釋》

         ●「濫交朋友的」:原文僅僅是「朋友多的人」。

         ●「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原文是「存在有朋友比弟兄更親密」。「朋友」是單數型態,但並非是強調「只有一個朋友」,而是要強調「有這種朋友」。

          1824 是說朋友眾多沒有好處,但是也有那種真正的好朋友,比兄弟還兄弟。言下之意就是要大家追求去結交真正的好朋友,不要去追求朋友的數量多。── 蔡哲民等《箴言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18)

   1 你認為「言語」對個人和他人有何影響呢?參4 8 21節。

   2 古時城台是百姓逃避戰禍的地方。耶和華的城台有什麽更進一步的保證呢?參10節。

   3 作者為何說:「賢妻 ...... 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呢?今人的婚姻為何往往不能達到理想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