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三十七篇拾穗 【詩一百三十七篇題註】 在這首被擄之歌中,詩人為了作俘虜之猶太人的苦況而哀哭(1~4節),表達了他對耶路撒冷的愛慕(5,6節),並咒詛以色列的仇敵(7~9節)。――《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首短詩很難分類,若把重點放在開頭四節,可以稱之為團體求告詩,作者被囚巴比倫或獲釋後,回想當年耶城淪陷(主前587年),自己和同胞被擄情景及異國困苦生活,不覺悲從中來,益增對錫安的熱愛。作者可能為聖殿樂師(2節)。 “河”為多數,當指幼發拉底、底格裡斯等河及其支流。――《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團體的祈禱詩。1~4 詩人同胞的苦況:他們被擄到巴比倫,一想起故鄉便已禁不住要哭了,但俘擄他們的外邦人還要戲笑和折磨他們。5~6 祈求的基礎:詩人表示他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就是耶和華所揀選的耶路撒冷。7~9 祈求的內容:詩人求神嚴厲懲罰以東人(幫兇)和巴比倫人(禍首)。――《串珠聖經註釋》 巴比倫被擄之歌: 本詩常被歸為咒詛詩,然而,其整體內容實際上卻屬於悲歎詩。匿名的詩人回顧著當年的俘虜生活,傾訴著無限悲苦悔恨之情。整首詩中對悲痛而淒涼之情感的描述,表明了詩人親身經歷了巴比倫被擄生活(1,2節)。據結尾部分對巴比倫的咒詛(8,9節)來看,似乎是在巴比倫即將滅亡的俘虜生活末期所寫的。起始部分飽含悲痛的場面與結尾部分強烈的咒詛等極端情結的流露,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靈,以色列的這場悲劇喚起了今日聖徒的警覺。這首詩可分為兩部分:①巴比倫河岸的悲愁(1~6節);②對巴比倫的咒詛(7~9節)。 ――《聖經精讀本》 ◎這一篇詩歌放在這裡,位於慶祝、感恩用的詩歌群之中,似乎是表達:即使在歡樂之中,也不應忘記「過去的教訓與痛苦」。──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1】「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巴比倫的河”。幼發拉底河及其支流迦巴魯河(結一1),及一帶無數的河道。――《詩篇雷氏研讀本》 我們曾在巴比倫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這一場面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詩人悲痛的心境。詩人暫時避開俘虜生活中的監視,尋找一處寂靜之地,回顧著在神的慈愛下飽享快樂的往日而揮灑著悲痛之淚。那敬虔地敬拜神的一幕幕美好回憶,如今反而給詩人帶來了無限傷感。 ――《聖經精讀本》 本詩被稱為“囚虜之歌”是很合適的。她描寫在被擄之地的以色列人。他們的詩人沉默了,而囚擄他們的人則嘲弄他們,要他們彈琴唱錫安之歌。俘虜們的心情是沉重的。本詩哀婉的語調始終引起讀者對困苦灰心之人的同情。 「巴比倫的河」(1節),包括巴比倫的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及其支流(結一1;但八2)。此時聖殿、聖城都已被毀,百姓被擄到巴比倫,追想錫安,傾訴無限的悲苦和悔恨。在一百三十五和一百三十六這兩篇讚美的詩歌之後,突然出現了這篇悲歌,特別提醒我們:即使在歡樂之中,也不應忘記過去失敗的教訓與犯罪後果的痛苦。──《聖經綜合解讀》 ◎「巴比倫的河邊」:指的應該就是幼發拉底河以及其支流。猶大地區主要是山地、丘陵,大河與支流遍佈的環境,被擄的人並不熟悉。 ●「坐下」:SH 3427,可能是指「坐下」或「居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1~3】這一幕是親身經歷之人的感受,寫來生動異常。巴比倫的河包括一系列運河,通過大平原,對住慣猶大地,見慣丘陵山谷之人而言,這景觀十分陌生。至於琴與唱歌的命令,在尼尼微城西拿基立(位於亞述境內)之宮中,找到一幅圖,所畫的情景與此相當類似:三個戰犯在彈琴,旁邊跟著走的是一名武裝士兵。 苦待我們的人(3節,和合:擄掠我們的),這字只出現過這一次,但很可能是這個意思;此譯法比其他的建議或修改的看法更好。──《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卅七2】「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2節),表示決心抗拒仇敵的命令、拒絕為他們奏樂。「柳樹」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非常普遍的幼發拉底楊樹(Euphrates Poplar)、即胡楊樹。──《聖經綜合解讀》 ●「柳樹」:SH 6155,「楊樹」。──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三七2 柳樹】這種樹(NIV:「楊樹」)是楊柳一類的樹木,最宜在溪河旁邊生長(如:巴比倫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本區是枝幹低垂的幼發拉底楊柳(Euphrates
poplar)的原產地。有關琴的資料,可參看三十三篇2節的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卅七2~3】俘虜他們的巴比倫人羞辱他們,要他們唱“錫安歌”,以色列人卻在痛苦中把“琴”掛在樹上。――《詩篇雷氏研讀本》 把琴掛在柳樹上,比喻歡樂的歌止息。詩人為巴比倫人苦待心中悲苦,琴瑟只能奏出悲音(伯三十31)。――《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一百卅七2~4】外邦人的譏誚與嘲諷: 令詩人更加痛苦的是來自外邦人的譏誚與嘲諷。他們要求詩人唱詩為他們的宴席助興,原是獻給神的聖潔而嚴肅的讚美如今卻淪為外邦人的玩物。詩人在此處斷然決志,必不從他們而唱詩歌。即使是飽嘗亡國之恨與羞辱,卻依舊燃燒著對耶和華的誠摯渴望與激情的詩人,給我們的信仰帶來嶄新的衝擊。 ――《聖經精讀本》 ◎ 137:2~3 的意思是巴比倫人要求猶大俘虜為他們唱歌娛樂他們。,但是這些猶大俘虜不願意,因此把琴掛在柳樹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3】「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 “搶奪我們的”。使我們痛苦的人。――《詩篇雷氏研讀本》 「搶奪我們的」:或作「折磨我們的」。――《串珠聖經註釋》 「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3節),指戰勝者命令戰俘為自己唱歌奏樂,炫耀自己的得勝。──《聖經綜合解讀》 「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3節),這既是嘲諷神的百姓,也是羞辱神的名。「錫安」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後來被用來代稱耶路撒冷城。詩篇第四十六、四十八、七十六、八十四、八十七、一百二十二篇的主題都是頌贊聖城耶路撒冷,所以被稱為「錫安歌」(3節)。──《聖經綜合解讀》 「錫安歌」(3節)都是頌贊神的「耶和華的歌」(4節),神的百姓不可把任何歸給神的事物服務於其他目的。因此,過去的歌唱可以榮耀神,此時的沉默也可以榮耀神。──《聖經綜合解讀》 ●「擄掠我們的」:SH 7617,「擄掠者」。 ●「搶奪我們的」:SH 8437,「他們糟蹋我們」。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作樂」:SH 8057,「歡樂」、「快樂」、「喜樂」。──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4】「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 137:4 說明猶大人為何沒辦法唱錫安歌,因為錫安的歌都是頌讚神的,因此巴比倫人要求猶大人唱,其實是一種嘲諷舉動。──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4~6】第2節的動作,已經暗示其決心,不願意讓錫安的歌,和其聲望受到嘲笑。第4節的問題:我們怎麼(和合:怎能)……唱耶和華的歌呢?很可能帶出失敗主義的回答,否定了以色列的希望。然而,第5、6節顯示,這乃是由赤膽忠心者所提出的,周圍的災難只能使他的心意更顯堅定。──《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一段用一種發誓賭咒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耶路撒冷的記念與看重。──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的右手枯萎(不能彈琴)。――《串珠聖經註釋》 ●「忘記技巧」:SH 7911,「忘記」、「停止關心」。也有學者認為此字是「枯萎SH 3584」的抄寫錯誤。──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5~6】“右手忘記技巧”(每個以色列人必須學一技之長)、“舌頭貼於上膛”是說不彈琴、不唱歌,因為不能忘記神和耶路撒冷,在異邦強顏歡笑。――《啟導本詩篇註釋》 又可譯為以下的譯文“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我的右手將會枯乾。我若遺忘你,我若有比你更喜愛的,我的舌頭將貼於上膛”。這是意指若詩人不紀念神,為了取悅外邦人而唱詩或演奏就會受到咒詛。 ――《聖經精讀本》 人若一邊敬拜歌唱,一邊「忘記」(5節)神、「不紀念」(6節)神,再好的技巧也毫無意義。當我們用詩歌敬拜讚美神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們是陶醉於音樂、歌聲、氣氛、感覺,還是看神自己「過於我所最喜樂的」(6節)呢?──《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卅七6】「我若不紀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不看…… 過於…… ” 。不高舉。――《詩篇雷氏研讀本》 「我的舌頭貼於上膛」:舌頭貼在上顎,僵硬不會發聲(不能唱歌)。――《串珠聖經註釋》 ●不「看」:SH 5927,「高舉」。 ◎「舌頭貼於上膛」:無法發聲,因此不能唱歌或講話。──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7】「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啊,求你紀念這仇。」 有關以東人犯罪得罪以色列人的詳情,參看俄巴底亞書11至14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以東人為以掃的後裔,在耶城被圍攻的黑暗時刻,以東人幸災樂禍,趁火搶劫(參俄11~14節)。詩人求神懲罰以東人和擄掠耶城的巴比倫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直拆到根基」:夷為平地。――《串珠聖經註釋》 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 指B.C.586年左右,南猶大王國因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攻擊而滅亡,其百姓被擄去為奴的一天(王下25:1~21)。詩人祈求神紀念他們所遭遇的患難並為他們報仇。 ――《聖經精讀本》 「以東人」(7節)是以色列人的近親,是以色列的祖先雅各的孿生哥哥以掃的後代,代表人的肉體。但在耶路撒冷被圍攻的時候,以東人卻幸災樂禍,趁火打劫(俄一11~14),成為巴比倫人的幫兇。當我們受到外面的環境逼迫時,裡面的肉體也會起來拆毀我們的信心——「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7節)。而神對付肉體的原則,就是「你怎樣行,祂也必照樣向你行;你的報應必歸到你頭上」(俄一15)——肉體要「拆毀」神的建造,神就用十字架去「拆毀」肉體。──《聖經綜合解讀》 雖然以東人和巴比倫人都是神用來管教自己百姓的工具,但神絕不放過他們殘忍的暴行。所以神譴責他們說:「我向我的百姓發怒,使我的產業被褻瀆,將他們交在你手中,你毫不憐憫他們,把極重的軛加在老年人身上」(賽四十七6),又宣告:「我甚惱怒那安逸的列國,因我從前稍微惱怒我民,他們就加害過分」(亞一15)。──《聖經綜合解讀》 ●「遭難的日子」:原文僅有「的日子」,「遭難」是根據上下文推演補充的。 ●「拆毀」:SH 6168,「因倒空而露出」、「夷為平地」。連續兩個字用以加強語氣。 ●「記念這仇」:原文僅有「記念」,沒有「這仇」。──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三七7 以東人的行為】俄巴底亞書的主題是向以東針對猶大的罪行提出控訴。這個位於死海東面和南面的國家和以色列的傳統關係十分複雜,與兩國的傳統創建者雅各和以掃的關係一般。以東有時是友國盟邦(申二2~6;王下三9),有時則是致命性的仇敵(民二十14~21;摩一11~15)。在新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帝國時代(主前734~586年),以東淪為藩屬。俄巴底亞和先知非難以東之處,大抵是因為主前五八七至五八六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毀滅耶路撒冷,擄去其百姓時,這國從旁協助。可惜歷史記載並沒有清楚說明以東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卅七7~9】這一段首先令人注意的,是其法庭的背景,由記念這仇一語可以看出,這種語氣「起源於古代以色列的法律用詞中」。第7節將控告以東的證據放在神──審判者──面前(這種咒詛的事實,在俄10~14節𥱥述得更完全)。接著,被告變成巴比倫,即最主要的元兇(8、9節)。雖然這裡只是怨氣的爆發,並不是向法官直接的申告,對於巴比倫所行的惡,也只約略地透露了一些,但從其含義來看,這是繼續第7節,在神的法庭中所說的話。第8節下半的請求,也肯定了這樣的推理,因為報復的原則只適用於法律,絕不是個人的決定(參,如:申十九19以下,及箴二十四29)。第8節的話符合神一般性的承諾:「伸冤在我」,而我們還可以參照耶利米書五十一56,神對巴比倫特別的審判。其實後者似乎是本節(8節)的依據,因為耶利米書中三個主要的字,與一三七8的三個動詞都有關,這不太可能是出於偶然。因此本篇不僅是向當時情況的反應,也是向經文的回應。 當時發生的事件,由第9節可以看出,那正是你待我們(8c節)之事的反照。「拿……嬰孩摔在磐石上」,是在外邦得勝後常有的作法,很多證據可以證實,巴比倫在攻陷耶路撒冷後,更是毫無自我約束的心態(王下二十五7;哀五11、12)。若要問,行這惡的人當得什麼報應?冷靜的答覆應當是「按他們加給別人痛苦的程度來回報」,姑不論實際上應對他們怎麼作,或由誰來執行等問題。至於這類問題,新約的答覆是,至終是神「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並且清楚說明,神的忿怒只會臨到「剛硬不悔改的心」(羅二5、6)。 我們感覺,倘若這位詩人情緒平穩下來,他或許會說這類的話。可是此處並非如此,這篇詩是他在情緒白熱化時所寫的。對於這樣的經文,我們建議讀者可有以下三種反應。第一,從其中過濾出真正的要點,正如神向約伯和耶利米所行的。第二,去感覺其強度。這樣鮮血淋漓的傷口放在我們面前,不容許我們以平滑的答案回覆殘酷的事實。若企圖將本篇的見證從舊約中刪除,就會傷及它啟示的價值,因從本篇可以透視人的內心,以及為何需要十字架才能完成我們的救恩。第三,我們的回應也是承認,經過十字架之後,我們的呼召是為和好來祈禱,而非求神來審判。 因此,本詩在聖經中的地位,好像一篇熱血沸騰的抗議,讓人無法忽視或壓抑;它不單抗議某種特殊的殘暴行為,而是抗議所有軟化人類罪惡的看法,無論是在應得的審判方面,或是罪的後遺症方面;而還有一點很重要,它指出:要讓仇恨、苦毒平息,神和人必須付出什麼代價。──《丁道爾聖經註釋》 7~9節是神的百姓向神提出控告,被告是以東人(7節)和巴比倫人(8~9節)。──《聖經綜合解讀》 ◎這一段是呼籲神執行公義,為猶大人報仇。 137:7 是報以東人的仇, 137:8~9 是報巴比倫人的仇。──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卅七8】「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 因常將國家比作女子,這裡詩人也描述巴比倫為女子(賽 47:1)。 ――《聖經精讀本》 「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8節),這是求神審判,因為神應許「伸冤報應在我」(申三十二35)。「報復」原文就是神所應許的「報應」(申七10;三十二41;賽六十五6;耶五十一56)。實際上,第8節是回應先知耶利米的預言:「這是行毀滅的臨到巴比倫。巴比倫的勇士被捉住,他們的弓折斷了;因為耶和華是施行報應的神,必定施行報應」(耶五十一56)。兩處經文中原文有三個動詞都相關:耶五十一56的第一個「報應 גְּמוּלָה/ghem·ü·lä’」是「待 גְּמוּל/ghem·ül’」(8節)的複數,第二個「報應 שָׁלַם/shä·lam’」就是「報復 שָׁלַם/shä·lam’」(8節),「行毀滅的 שָׁדַד/shä·dad’」(耶五十一56)就是「被滅的 שָׁדַד/shä·dad’」(8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卅七8~9】報仇法之嚴厲的條款要求巴比倫人承受他們對待耶路撒冷那樣的痛苦(包括殺孩童)。――《詩篇雷氏研讀本》 ◎ 137:8~9 兩節是平行的,照巴比倫人做在猶大人身上的事情報應巴比倫人的(等於扮演神審判工具的),是有福的。 137:9所描述的就是巴比倫人攻入耶路撒冷時,曾經拿猶大的嬰兒摔死在磐石上。亦即,與其說 137:9 是作者要求殘忍的回報惡行,不如說作者回想起城破時巴比倫人的暴行,內心痛苦不已,非要神施行公義、主持公道不可。──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三十七8~9 摔死嬰孩,太殘忍了吧……】巴比倫傲慢地攻擊了神和神的國,因此神毀滅了巴比倫及其百姓。瑪代人和波斯人在公元前539年毀滅了巴比倫。許多受壓迫的人都活著看見了勝利。詩人在向神呼求審判,所以這裡對嬰兒的詞句很殘酷," 就像你待我們的那樣報復你。"──《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卅七9】「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巴比倫人殘忍異常,圍城之戰中婦孺難逃被殺命運。詩人祈求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在古代戰事中常常會發生如此殘忍的瘋狂舉動。這一節詩是意指耶和華將會祝福使巴比倫嘗到戰爭之悲慘災殃者。――《聖經精讀本》 「拿……嬰孩摔在磐石上」(9節),是古代外邦人戰勝後常有的作法(王下八12;何十14;十三16;鴻三10)。這種暴行所當得的報應,就是按他們所加給別人的痛苦來回報他們,也就是「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8節),因為神的公義始終是「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二6)。神早已預言,當祂使用瑪代波斯來刑罰巴比倫時,「他們的嬰孩必在他們眼前摔碎」(賽十三16)。但巴比倫人卻置若罔聞,照樣殘暴對待神的百姓(王下二十五7;哀五11、12),所以神的忿怒必然臨到那些「剛硬不悔改的心」(羅二5)。──《聖經綜合解讀》 本詩就像一篇熱血沸騰的抗議,讓人無法回避或壓抑;它不但抗議人類的暴行,也抗議一切軟化罪惡的虛偽。許多人關心施害者的感受,卻責備受害者的悲憤(9節),只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嬰孩不曾被仇敵摔在磐石上。他們用不付代價的「愛」來淡化罪惡的後果,只是在回避罪的可怕和審判的必然。主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五44),是為他們的得救禱告,而不是為他們逃避審判禱告(啟六10)。罪是有代價的,要平息仇恨和苦毒,一定要有人付出死亡的工價——這代價不是由人來付,就是由神來付。而神對本篇的回應,就是讓祂的獨生子替我們來支付這個代價:「借著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著祂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西一20)。──《聖經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第137篇)】 詩人在異地流放,想到故國故都,不禁落淚痛哭。你對國家、民族有否理智上的承擔與感情上的投入?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