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十四篇拾穗 【詩一百十四篇題註】 這首短詩記念神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的大能作為,劃分如下:複述事件(1~4節),審問(人格化的)眾水和群山(5,6節),勸大地在耶和華這些奇妙作為之前要顫抖(7,8節)。 在逾越節提醒神的子民,神在他們出“埃及”時所行的神蹟奇事,這首詩篇尤其適合。――《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讚美神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詩。前半(1~4節)追憶當年神施行的拯救,後半(5~8節)頌贊神的大能。 這是一篇讚美詩:本篇稱頌大能的神如何揀選以列人,領他們離開埃及,又施行神跡搭救他們。――《串珠聖經註釋》 紀念神拯救以色列。本詩的作者及寫作背景沒有確切記錄。似乎是為使從巴比倫被擄歸回的以色列,確信神施恩拯救的大恩、有自信和勇氣面對新生活而寫。是整卷詩篇中抒情性最濃郁的一首,從頭至尾採用對偶句的形式,具備外在統一及協調美感。根據內容分為三個詩段:①以色列從為奴狀態得到釋放(1,2節);②自然界有所畏懼(3~6節);③神行奇事(7,8節)。 ――《聖經精讀本》 一百一十三篇至一百一十八篇被稱為「哈利路詩篇」(Hallel Psalms),也稱為「埃及讚美詩 Egyptian Hallel」。新約時代的猶太人在吃逾越節筵席時要唱頌「哈利路詩篇」。主耶穌和門徒吃完最後的晚餐,「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可十四26;太二十六30),所唱的就是這些詩篇。──《聖經綜合解讀》 ◎上一篇問「誰像耶和華」?這一篇問「自然界為何出現神蹟」? ◎ 113:9 的「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可能是 114 的開頭。──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十四1】「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 “說異言之民”指埃及人。“異言”:外國話。――《啟導本詩篇註釋》 「說異言之民」:指敵視選民的埃及人。――《串珠聖經註釋》 雅各家: 與115篇的“以色列”、“亞倫家”具同樣意思(115:9~11)。 ――《聖經精讀本》 「說異言之民」(1節),指埃及人。以色列人在他們當中居住了四百年,也沒有融入埃及社會(創四十六34)。在教會的歷史上,不斷有人以福音、愛心的名義迎合世界,把教會從「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變成服務社區的慈善機構或福利組織,但結果都是徒勞的。因為「僕人不能大於主人」(約十五20),世界既然拒絕基督,必然也會逼迫基督的教會。只要以色列還是選民,埃及就永遠都是「說異言之民」。──《聖經綜合解讀》 以色列人只有「離開說異言之民」(1節),才能歸神「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在外邦人中成為神榮耀的見證。今天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二1)的信徒,也只有「離開說異言之民」,才能歸神作「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在全地成為主耶穌基督的見證(徒一8)。因此,教會不必擔心因為「離開說異言之民」而被世界拒絕,只要站住分別為聖的地位,主自己會負責「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聖經綜合解讀》 ●「說異言」:SH 3937,「說話模糊不清,
聽不懂」,引申為「說外國語言」。──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十四 1~2】第1、2節之間,顯明地位急遽的轉變。這一群寄居異地的人,因著周圍的異言而形孤立,但此處不再看他們與人的關係,乃是看他們與神的關係。他們身具神子民與神國度之尊,是神的聖潔與治理的象徵,雖然他們的本性配不上這樣的呼召(他們的繼承人──教會──何嘗不然!)。──《丁道爾聖經註釋》 1~2節顯明以色列人地位的急劇轉變,他們從一群寄居他鄉、與周圍關係格格不入的飄流者,突然變成有神同在、蒙神治理的百姓。但詭詐的「雅各」(1節)的後代並不配得這樣的恩召,所以詩人不禁要用最美麗、生動的語言來稱頌神,並且不住地提醒百姓。今天的教會又何嘗不是這樣蒙恩的罪人呢?但又有多少人真能常存感恩的心呢?──《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十四2】「那時猶大為主的聖所,以色列為他所治理的國度。」 ●「所治理的國度」:SH 4475,「統治」、「管轄」、「領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一四2 猶大為主的聖所】這句話反映「以殿為國」的意象。正如王的寶座設在宮中,神的寶座也是在聖殿之中。神和君王各自在他們的寶座上面治理全國。這概念可以上溯到最早的歷史時期,廟宇是最早期的國家行政中心。如此,本節上下兩半顯然是對句,「聖所」就是「他所治理的國度」的核心。──《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十四3】「滄海看見就奔逃,約旦河也倒流。」 詩人用“奔逃”與“倒流”來形容紅海和約但河分開,讓以色列人過去(出十四章;書三章)。――《啟導本詩篇註釋》 「滄海 ...... 倒流」:是指紅海分開(出14章)和約但河倒流(書3章)的事實。――《串珠聖經註釋》 滄海(紅海)……約但河: 是以色列在出埃及的旅程中,必須越過的障礙。以色列只有渡過紅海,才能逃過埃及的追擊;只有渡過約但河,才能進入應許之地<民33:5~49,迦南>。阻擋他們去路的兩個障礙,都藉神的看顧護理得以清除,證明神自始至終都掌管以色列出埃及的旅途。 ――《聖經精讀本》 「滄海看見就奔逃」(3節),指神領百姓出埃及時,使紅海分開(出十四21)。「約旦河也倒流」(3節),指神領百姓進迦南時,使約旦河斷流(書三15~16)。這兩個神跡分別代表曠野飄流四十年的開頭和結尾。──《聖經綜合解讀》 ●「奔逃」:SH 5127,「逃跑」、「逃離」。 ●「倒流」:SH 5437+SH 2688,「繞行到後面」。 ◎ 114:3 的背景是 出 14 過紅海的事蹟與 書 3 過約旦河的事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十四3~4】出埃及記與約書亞記陳述了以色列人所經歷的大奇事──追兵的驚恐慌亂,岸邊的勝利歡慶,西乃的恐懼戰兢,最後過約但河的「急速」、「敬畏」(書四10c、14)。但本詩則完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以宏偉亮麗的文筆,描繪造物主與祂地上的宮廷駕到,受造物競相疾走,興奮難抑:洋海與河流彷彿在下拜,讓祂通過;大山與小丘不再冷漠持重,禁不住歡欣鼓舞。──《丁道爾聖經註釋》 3~4節用詩的語言來描寫出埃及、進迦南時的神跡奇事。在這兩句詩中,受造之物似乎有了生命,在神的榮耀面前歡欣鼓舞;而世人的悖逆和抵擋,在神的主權面前完全不值一提。──《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十四3~7】詩人用擬人法描繪出埃及時所發生的諸般神跡,生動有趣地刻畫各種場面。詩人卓越的表現力,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當年事件的發生地。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十四4】「大山踴躍如山羊,小山跳舞如山羊。」 又用“踴躍”和“跳舞”來描寫神降臨時地震的情景(出十九18)。――《啟導本詩篇註釋》 「大山踴躍」:暗示西乃山因神的降臨而震動(出19:18)。――《串珠聖經註釋》 「大山踴躍」(4節)、「小山跳舞」(4節),形容神降臨西奈山時發生的地震(出十九18)。──《聖經綜合解讀》 ◎ 114:4 描述地震的狀況。背景應該是神在西奈山的顯現出 19:18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一四4 大山踴躍】在描述巴力建築宮殿的烏加列神話中,巴力在登基之前發聲如雷,地的高處因而跳躍或震動。同樣,一首讚美瑪爾杜克的詩歌也說他聲音如雷,使地震動。譯作「踴躍」的希伯來語動詞不時有人以為是嬉戲、跳躍一類的動作,但較有可能是指整群羊走路時上下波動的情景(見:撒下六\cs1614~21的注釋)。用這字來描述地震時地面的起伏最是合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十四5】「滄海啊,你為何奔逃?約旦哪,你為何倒流?」 【詩一百十四5~6】詩人直接質問“滄海”和“大山”,使它們不得不承認創造主的能力。――《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陣「急速」之後,帶出另一個高潮,炫耀耶和華大大高過祂的世界。這問話帶有以利亞取笑巴力無能的味道,也是神來之筆,預備讀者面對以下驟變的氣氛。──《丁道爾聖經註釋》 5~6節用疑問句來提醒百姓思想,神跡奇事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聖經綜合解讀》 ◎ 114:5~6 用疑問句來修辭,讓讀者思想神蹟奇事發生的原因。 ◎ 114:7 指明神是背後的理由。──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十四6】「大山哪,你為何踴躍如公羊?小山哪,你為何跳舞如羊羔?」 【詩一百十四7】「大地啊,你因見主的面,就是雅各神的面,便要震動。」 7~節指出:神跡奇事背後的唯一原因是神,目的不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或需要,而是為了成就神的救贖計畫。──《聖經綜合解讀》 「雅各神」(7節),這句話讓讀者想起雅各詭詐的本相,顯明神乃是樂意拯救不配之人的神。──《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十四7~8】神不只是昨天的神(5~6節),祂現在仍與我們同在,大地和所有的造物見祂仍要震動。祂繼續照顧信祂之人,出曠野得甘泉。――《啟導本詩篇註釋》 震動吧,大地阿──在會見神時,你最好如此!「從祂面前」(正如約翰後來所見,在那白色大寶座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十四8】「他叫磐石變為水池,叫堅石變為泉源。」 「磐石變為水池」:神兩次叫磐石出水供選民飲用。(出17:5; 民20:8)――《串珠聖經註釋》 「磐石變為水池、堅石變為泉源」(8節),指神在利非訂和加低斯兩次叫磐石出水(出十七5;民二十8),供應發怨言的百姓。這兩個神跡表面上解決了水的問題,但目的並不是為了人的需要,而是為了讓人更認識神。──《聖經綜合解讀》 當百姓還在埃及為奴的時候,並不能拯救自己,神也不能住在他們中間。只有神主動施行神跡奇事,領「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離開說異言之民」(1節),歸在祂的名下(出十九4),神才能住在他們中間,使猶大成為「主的聖所」(2節);神的旨意才能自由地運行,使以色列成為「祂所治理的國度」(2節)。──《聖經綜合解讀》 神過去如何,今日也如何。今天,信徒也無法倚靠自己脫離世界,唯有神「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出十九4),我們才能從世界分別出來、成為「聖靈的殿」(林前六19),教會才能成為「祂所治理的國度」(2節)。而那些從前不信之人能憑藉信心接受基督,證明信心乃是超自然的神跡和恩賜,正如主耶穌所說的:「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7)。──《聖經綜合解讀》 ◎ 114:8 用 出 17:1~7 民 20:1~11 的背景來頌讚神有能力行神蹟,改變自然界的定律滿足祂選民的需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114篇)】 以色列讚美神的時候,屢屢提及過去神引領他們祖先出埃及一事。我們是否也應常頌揚主的救恩? 我們有否感謝神早年差派宣教士來傳福音給我們的祖先?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