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零四篇拾穗

 

【詩一百零四篇題註】

         在這首讚美詩裏——是與創世記第一章平行的詩體經文——詩人描繪“耶和華”(耶威;參看創二4的腳註)為創造諸天(1~4)與大地(5~9)的創造主,祂使大地順應所有活物的需要(10~23),祂對萬物有統治權(24~32),而且祂配得我們的讚美(33~35)。――《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讚美神創造大功的詩,用詩的形式歌唱《創世記》一章所記的事。詩人瞻望穹蒼,環觀陸地與海洋,萬象羅列眼底,向造物主歡呼,稱頌祂的全能和智慧,且要一生歌唱不息。

全詩以稱頌開始,讚美神的威嚴華麗(1~4)。然後描寫天地的創造和神的供應(5~18),以及神如何管理宇宙(19~23),控馭海和其中的一切,還有生和死(24~30),而以更多的讚美結束(31~35)。――《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讚美詩。――《串珠聖經註釋》

         造物主的智慧遍滿全地。歌頌創造天地的耶和華,與創世紀第1章的內容相得益彰,詩人描繪神所造的大自然如同一幅美麗的畫面。因詩的首尾與103篇一致,推測也是大衛之作。詩人沒有按照創造順序進行記錄,而是藉著觀察大自然默想神的作為,有感而發。根據內容分為7個詩段:①神的尊榮威嚴(1~4);②神造陸地與大海(5~9);③供給人和獸(10~18);④造設日夜(19~24);⑤治理海中的動物(2526);⑥掌管生命(27~30);⑦許願讚美神(31~35) ――《聖經精讀本》

         這首詩始於讚美,也以讚美結束。詩人默想神廣大驚人的創造聖工,不得不發出驚歎與稱頌。 ――《聖經精讀本》

         本篇與一百零三篇原文都用「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作為開始和結束(135節;一百零四122)。一百零三篇是稱頌神的恩惠,本篇是稱頌神的創造,以詩歌的形式讚美創世記第一章所記神的創造大工。──《聖經綜合解讀》

         從一百零三篇一直到一百零七篇都是稱頌神。重生得救的人最喜樂的事,就是能稱神為「我的神」(1)。稱頌神是人所能作最高尚的事,人稱頌神,乃是因為他們心中因著神的恩惠而得著滿足,滿足了的心就自然湧出讚美和感謝。──《聖經綜合解讀》

         ◎這首詩七十士譯本的標題說是大衛所著,不過馬索拉經文並無標題。

         ◎本詩與 103 是「對詩」,兩首都是讚美詩,都用「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來包夾內容。 103 的主題是:「神是美善的」。 104 主題是「神是偉大的」。

         ◎本詩的順序是依據  1 的記載:第一日  13~5 1042 ,第二日  16~8 1042~4 ,第三日  19~10 1045~9  111~13 10414~17 ,第四日  114~19 10419~23 ,第五日  120~23 10425~26 ,第六日  124~28 10421~24  129~31 10427~28 

         ◎許多學者注意到本詩與埃及西元前十四世紀的太陽頌詩有許多相似的描寫手法,不過整個神學思想卻有天壤之別。──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四1~35 《亞頓讚美詩》的比較】主前十四世紀埃及王亞肯亞頓的一篇著名作品,和詩篇一○四篇,主要在措詞和內容上,有好幾個相似之處。這首讚美詩所讚美的是太陽神亞頓,因為他看顧萬有。類似的主題和類比,在其他讚美太陽神的詩歌中也可以找得到。詩人一旦決定以太陽作為這首讚美耶和華之詩歌的題材,對應之處的出現便變得無可避免。崇拜日頭是以色列人被擄前之混合宗教的特點之一(見:王下二十三11;結八16的注釋),並且文學中採用太陽為主題(在文學和圖像上),也是有案可稽的作法(舊約例證,見:詩八十四11;哈三4;瑪四2)。但無論如何,這篇詩所表達的信仰完全沒有和混合宗教共通之處。只有在使用太陽的用語時,才帶出了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1「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耶和華我的神啊,你為至大。你以尊榮威嚴為衣服,」

         “尊榮威嚴”是詩人立在天地之間,環觀神創造的萬物所得的總印象。他看藍天碧海,星宿和山河,有若披在神身上的華美威嚴衣服(看一〇二26)。――《啟導本詩篇註釋》

         1  引言:詩人勉勵自己讚美神。

           1~30  讚美的原因。――《串珠聖經註釋》

         「心」(1)原文是「靈魂、生命」。「我的心」(135)首尾呼應,表明「心」是神最喜愛的樂器,神喜悅祂所揀選的人「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3),因著裡面的生命而結出外面讚美的果子:「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贊為祭獻給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來十三15)──《聖經綜合解讀》

         ●「心」:SH 5315,「生命」。

         ●「你以尊榮威嚴為衣服」:原文是「你穿著尊榮和威嚴」。──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4造物主的威容。藉著天體結構,描繪耶和華的威容。他是諸天之主,在其中立定寶座(10319)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四1~9耶和華的創造:這威嚴尊榮的耶和華創造了萬物,也供應人和動物一切的需要。「創造」顯明神的能力和慈愛,反映出祂的智慧。――《串珠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2「披上亮光,如披外袍,鋪張穹蒼,如鋪幔子,」

         詩人繼續用衣服比喻創造的過程,先造穹蒼如賬幕覆蓋大地;又造亮光,如外袍披在自己身上(創一1~3)。――《啟導本詩篇註釋》

         「穹蒼」:天空;詩人把天空比喻為一圓頂,覆蓋地面。――《串珠聖經註釋》

         亮光: 神在第一日創造,象徵真理與救恩。神居住在此光中,對置身黑暗的人說“要有光”(13;約145) ――《聖經精讀本》

         2~4節是描述神在第一日(2節;創一3~5)和第二日(3~4節;創一6~8)創造光和天。──《聖經綜合解讀》

         ●披上「亮光」:SH 2166,「光明」、「光」。

         ●「穹蒼」:SH 8064,「天」、「天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四2 披上亮光】埃及人崇拜亞頓時,日輪本身被視作神祇。因此披上亮光的象喻對於亞頓崇拜來說十分合適,但於其他太陽神卻不符合。無論怎樣,這句話在《亞頓讚美詩》中沒有出現。亞喀得文獻描述有些天象神祇披天為衣,但所指的其實是雲。另一個段落可能更加貼切:一位神祇以光輝為衣,給瑪爾杜克穿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3「在水中立樓閣的棟樑,用雲彩為車輦,藉著風的翅膀而行,」

         「在水中立樓閣」:猶太人認為宇宙像一幢房子,下屋是陰間,中屋是地面,地面上有穹蒼,而穹蒼以上就是諸水,也是耶和華的居所,故詩人描述耶和華在水中(諸水)立樓閣。

          「車輦」:戰車;推動戰車(雲彩)的乃是風。――《串珠聖經註釋》

         在水中……棟樑: “水”指空氣以上的水(17)。詩意地表達神在雲端造其朱閣,並居住於此的希伯來思想。用雲彩為車輦: 婉轉地形容神的運行,表現神的超越性(1810) ――《聖經精讀本》

         譯為樓閣的字,在第13節譯為「你高處的居所」(和合本:「樓閣」;參,摩九6一相似的字),因它含有高的概念,就像東方建築的屋頂下之閣樓(王下四10)。「空氣以上的水」,或雲彩,已是高得難以思想,但此處將它描繪成神居所的基層,而這個空靈的支柱,已足夠支撐他那漂浮輕盈的宮殿。這是詩的意象,那飛行的車輦亦然,兩者並不衝突,就好像我們知道「天與天上的天尚不足容納神」,但同時又有把握神是住在錫安。為要表達神和我們所熟知之世界、宇宙及我們自己的關係,這類語言有其必要。──《丁道爾聖經註釋》

         「在水中立樓閣的棟樑」(3),可能是形容天上的雲彩。──《聖經綜合解讀》

         ●「樓閣」:SH 5944,「閣樓」、「蓋在屋頂上的房間」。

         ◎當時人的宇宙觀認為天上有一個堅硬的頂蓋,頂蓋就是穹蒼,穹蒼上有水,神可以控制天上的水要降下多少來。

         ●「立....棟梁」:SH 7136,「安置樑木」、「架樑」。

         ●「車輦」:SH 7398,「戰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四3 樓閣的棟樑】初民相信天有幾層,並且以為每層都各有地板、牆壁、屋頂(見:出二十四10的注釋)。按照美索不達米亞文獻(《埃努瑪埃利什》史詩),瑪爾杜克擊敗查馬特,建立宇宙時,用查馬特屍身的一半造成了天上的水。這水是至高的一層天,稱為亞奴天(亞奴是古代的主神,在恩裡勒和瑪爾杜克之前)。本節所用的若是這個象喻,耶和華就是被形容為住在至高的天上,棟樑就是祂內殿上層屋頂的梁木。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中,主神瑪爾杜克的內殿位於中層天,但對亞奴在至高天上居所的形容,亦同樣假設內殿的存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四3 宇宙為殿】詩人描述天上有多層或多室的聖所或宮殿,嘗試表達神完全掌管萬有的概念(見:詩七十八69;賽六十六1)。從聖經或古代近東的角度看,宇宙是個廟宇或聖殿,而廟宇或聖殿則是宇宙的縮影。因此宇宙亦可以和廟宇或聖殿一樣,用建築的用語形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四3 雲彩為車輦】神威風凜凜地乘駕雲車橫行天際,是個十分常見的意象(詩六十八4;耶四13)。這一類有關神在風暴中顯現的描述,可見于形容烏加列神祇巴力的文獻。《阿赫特史詩》和《巴力與亞拿特》迴圈故事,都把巴力形容為「駕雲者」。巴力的屬性、指揮風暴之能、發出閃電,和以神聖戰士身分沖入戰場的描述,甚至出現在埃及的亞馬拿文獻中。耶和華作為創造者、豐饒的賜與者,和神聖戰士的特點,與這些早期的史詩都有很多共同之處。耶和華向以色列自我顯示為惟一神聖權力的方法之一,是襲用其他古代近東神祇的稱號和能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3~4詩人想像中神的居所,建在穹蒼之上的水中。祂從那裡降雨(13),穹蒼之下是地面,地的下面是陰間。“樓閣”為一間屋的上層。這是古代希伯來人對宇宙架構的看法。“雲彩為車輦”、“風的翅膀”,指自然界的一切都聽神的差遣。“火焰”:暴風雨中的閃電,和雲、風,都是神的僕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一百零四4「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

         有關叫天使作“僕役”的原因,參看希伯來書一章7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神使用“風”和“火焰”。神直接命令並掌管風火,可以得到以下教訓:①神統管所有自然法則 ;②一切自然現象皆不是出於偶然;③神有時借自然現象表達震怒或救恩(922~251021~231421);④藉著洪水、乾旱等災難,察尋神的旨意並順服。 ――《聖經精讀本》

         RSV及大多數新譯本,都認為這一節是繼續稱頌大自然為神的器皿。但七十士譯本卻將本句從另一角度來看,超越自然現象,而視之為天上的使者:「祂造祂的使者(或天使)成風,造祂的僕役為火焰」。這與希伯來文字的順序配合得較好,希伯來書一7也按此意引用。布理格註道:「既然這裏想像神就在大自然中,以亮光為衣,在天空鋪帳幕……;因此祂的天使……也以風與閃電為其形狀。」這並不是說,他們一直是此形狀;見十八10,並請參考向以西結顯現時,伴隨著的暴風與閃電之火(結一4以下,十15)。希伯來書一78的論點為:天使可以用這些較卑微的名稱來稱呼,但聖子卻被尊稱為神。──《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四4 風、火為使者】《埃努瑪埃利什》史詩和《安朱的故事》(Tale of Anzu)都形容風傳播英雄神祇戰勝混沌怪獸的消息。前者描述北風吹來查馬特的血,作為她死亡的信息。後者則記載安朱被打敗之後,風把他的羽毛吹到恩裡勒神那裡。火焰可以是指神忿怒的破壞能力(其實風也有此威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5「將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動搖。」

         並非指字面的地永不動搖,乃是用詩的語言歌頌神的創造事工極其完美。――《聖經精讀本》

         ◎當時人的宇宙觀認為大地是建立在一些穩固的支柱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5~7神又造大地,根基穩固。“深水”覆蓋全地(創一2),神將水分開,使水聚在一處,陸地露出。――《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一百零四5~9此段是默想創世記第一章的第三天,那裏平靜地陳述:水聚到一處,讓乾地露出來;而本段則以萬鈞之筆作慷慨激昂的描繪,同時又強調造物主的控制,及其「不改變的命令」。第6節杜絕了一切以為深水會威脅神權柄(異教神話的說法)的念頭。是神用這罩篷遮蓋地。第79節,以生花妙筆描繪大陸的昇起、海洋深淵的形成,而第8節則以較嚴肅的筆法陳述。這種戲劇化的文筆,我們現今仍然需要,特別因為時下所接受的觀點,是機械式的宇宙觀,不承認造物主。

  所以,這一段所強調的兩個要點,一為造物主是有位格的神(這亦是全詩的主題),另一則為祂的創造有美好的秩序。這個世界雖然不是永恆的(參一百零二26),卻保證是可靠、有計劃、經週密設計的(589),我們在其中可以歡喜。──《丁道爾聖經註釋》

         5~9節是描述神在第三日分開陸地和海洋(創一9~10),確定大地的界限。──《聖經綜合解讀》

          1045~9 描述  19~10 第三天中地的創造。──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6「你用深水遮蓋地面,猶如衣裳,諸水高過山嶺。」

         不是指挪亞時期的洪水,而是神創造的第三天(創一910)。――《詩篇雷氏研讀本》

         猶如衣裳: 指水覆蓋地面。高過山嶺: 指水淹沒山嶺。詩人描繪神創造事工的第三日(1910),指水完全覆蓋地面的狀態。 ――《聖經精讀本》

         ●「深水」:SH 8415,「深淵」、「原始海洋」、「海」。──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四6~9記述陸地和海洋造成的經過(19~10)――《串珠聖經註釋》

         ◎以色列附近的神話視海洋(深水)為可與神匹敵的勢力,但此處顯出神能夠控制海洋,讓海水停留在神命定的地方。──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四6~9 大水混沌】本段所指的不是洪水,而是最初創世時,旱地出現,所有的水各歸所定之位元的記載。把原始海洋以擬人化出現的混沌勢力擊敗,是古代近東宇宙觀最大的共通點(在烏加列文獻中巴力擊敗海神雅姆,在《埃努瑪埃利什》史詩中瑪爾杜克擊敗查馬特)。──《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7「你的斥責一發,水便奔逃;你的雷聲一發,水便奔流。」

         ●「奔流」:SH 2648,「匆促離開」、「緊急離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7~8水因地球的引力急劇上下流動。這引力來自神的命令。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四8「諸山升上,諸谷沉下,歸你為它所安定之地。」

 

【詩一百零四9「你定了界限,使水不能過去,不再轉回遮蓋地面。」

         “定了界限”以至海不會泛濫到地上。――《詩篇雷氏研讀本》

         因地心力法則,形成海的界線。雖然挪亞時代的大洪水毀壞了此界限,但直到如今,神都持守他的約——不會再發生這等事(911) ――《聖經精讀本》

 

【詩一○四9 為水定界限】瑪爾杜克擊敗查馬特之後創造諸海,並安置衛兵攔阻大水。巴比倫的《阿特拉哈西斯史詩》描述神祇伊亞(=恩基)擁有海的門閂。其他文獻則提到海的鎖。諸神系統元首的主要責任之一是約束海洋,以求制止混沌,使秩序得勝。《甯努他和阿紮格的神話》(Myth of Ninurta and Azag)是反映這主題之文學的最早例證之一。寧努他建築了一堵石牆來圍阻大水。──《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10「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流在山間,」

  本節採用了詩歌細膩的手法,強調創造主慈愛的眷顧。 ――《SDA聖經注釋》

 

【詩一百零四10~12藉著大自然彰顯神的慈愛。詩人描繪神藉潺潺流淌的溪水帶給野地走獸及飛鳥生機與喜樂。但此水不能解除人的饑渴,惟有永恆的生命之水——耶穌基督,才能滿足一切饑渴(41314737~39)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四10~13本段跨出莊嚴創造故事的進展,而去觀察令萬物豐足的大地,就是因洋海與陸地分開,所得的結果。雖然地不再沉於水下,卻也沒有變成沙漠,反而成為許多有益河川流經之處,各種活物在那兒適得其所,不需要人類照料。野地的走獸代表非家畜類的動物(參,創二20,這字與「牲畜」不同);野驢是著名獨來獨往的活物(創十六12;伯三十九5~8),飛鳥也是如此;主耶穌也藉飛鳥來說明神無微不至的眷顧,而且作了更進一步的應用(太六26)。──《丁道爾聖經註釋》

         ◎此處是提及混沌的大水被神治理成直接或間接孕育生命的因素,不論是直接解渴,或者是使用植物,都讓土地豐富。──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0~18詩人再述說第第三道第六天的創造。地上佈滿各類生物,山谷湧出泉水,飛禽走獸有水喝;天空降下雨,田野得到滋潤。樹木、花、鳥、羊群散佈其間,美麗樂園生活。――《啟導本詩篇註釋》

         耶和華的供應:祂用泉水讓走獸可以解渴,又藉雨水滋潤大地,讓地上生出五穀蔬菜,以供人和家畜食用。 栽種大樹,使雀鳥在其上搭窩,也為其他動物預備藏身之處。――《串珠聖經註釋》

         10~18節是描述神在第三日使地上生長青草、菜蔬和樹木,為地上的活物預備生存環境(創一11~13)──《聖經綜合解讀》

         在神的管理之下,「混沌」(創一2)的水變為祝福的水,使一切生命都能得著滋潤(10~13)。「從樓閣中澆灌山嶺」(13),形容神降雨澆灌大地。──《聖經綜合解讀》

         神不是只滿足人的基本需求,而是慷慨地提供酒、油與糧食,滿足人各方面的需要(14~15)。連人加工、使用大地物產的技術,也是神的恩賜。「酒」(15)指葡萄酒。「油」(15)指橄欖油。──《聖經綜合解讀》

         不只是人,無數的動植物都蒙神的供應(16~18),欣欣向榮、各得其所。「沙番」(18)可能指岩獾(箴三十26)──《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零四11「使野地的走獸有水喝,野驢得解其渴。」

         「野驢」:代表家畜以外的走獸。――《串珠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12「天上的飛鳥在水旁住宿,在樹枝上啼叫。」

 

【詩一百零四13「他從樓閣中澆灌山嶺,因他作為的功效,地就豐足。」

         雖然水不會流向山頂,神卻降雨使全地都獲豐收。――《聖經精讀本》

         ●作為的「功效」:SH 6529,「果實」。

         ●「豐足」:SH 7646,「飽足」、「滿足」。──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4「他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使人從地裡能得食物,」

         神按需賜給動物青草,賜給人菜蔬。神鑒察每個人的心懷意念,供給所有聖徒所需之物。 ――《聖經精讀本》

         ●草「生長」:SH 6779,「成長」、「發芽」。

         ●給「六畜」:SH 9299,「野獸」、「牲畜」、「動物」。

         ●「供給....用」:SH 5656,「勞動」、「服侍」。──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4~18創世記第一章的第三日,繼續提到大地的活地毯──菜蔬與樹木。本詩將其發揮,從上段的野獸轉到這裏的家畜(14a)、可種的植物與果樹;既然酒、油(得自橄欖樹)、糧都需要人工技術製成,而人的技術也同樣是造物主的恩賜,顯然神在造人時已將這些智慧存入其腦中,使他們能將大地的產物加工利用。接著,話題轉到森林中的巨木(1617),由此又回到家的主題,描述各式各樣活物的藏身之處。所列舉的名字,使全景更顯活潑:鶴的巢很大,雀鳥的窩則小的多;野山羊在高山峭壁上來去自如,若黑影掠過;獾是錯的,應該是「沙番」,為很小而羞怯、以岩石為家的動物(參,箴三十26)。這個地球有無數種生物,而它全都供養;對現代讀者而言,想起人類的吝嗇,實在是何等強烈的對比。──《丁道爾聖經註釋》

          10414~15 顯出神並非僅滿足人基本的需求,而是慷慨的提供酒、油與糧食滿足人各方面的需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5「又得酒能悅人心,得油能潤人面,得糧能養人心。」

         “油”。橄欖油。――《詩篇雷氏研讀本》

         「油」:橄欖油可滋潤皮膚。――《串珠聖經註釋》

         神充充滿滿賜下生活所需的一切。饑荒與貧乏是罪帶來的後果,卻不為神所喜悅。如今,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在饑寒交迫中煎熬。然而,最嚴重的是因聽不到耶和華的話語而有的饑渴(811) ――《聖經精讀本》

         ●酒能「悅」人心:SH 8055,「使歡喜」、「使快樂」。

         ●悅人「心」,養人「心」:SH 3824,「心」、「靈魂」。──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6「佳美的樹木,就是黎巴嫩的香柏樹,是耶和華所栽種的,都滿了汁漿。」

         在舊約時代,黎巴嫩的山地為香柏木的主要產地。詩人用最佳美的香柏樹來描寫地上樹木茂盛的情況。――《啟導本詩篇註釋》

         「滿了汁漿」:獲得雨水的滋養。――《串珠聖經註釋》

         ●「佳美的樹木」:原文作「雅威的樹木」。不過實際的意義應該也是指「非常高大的樹木」。

         ●「滿了汁漿」:SH 7646,「滿意」、「飽足」、「滿足」。──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6~17將神對百姓的慈愛恩典,比作使草木生長的甘霖。 ――《聖經精讀本》

          10416~18 提及野生動植物也蒙神照顧,欣欣向榮、各得其所。──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7「雀鳥在其上搭窩。至於鸛,松樹是它的房屋。」

 

【詩一百零四18「高山為野山羊的住所,岩石為沙番的藏處。」

         “沙番”。石獾。――《詩篇雷氏研讀本》

         「沙番」:石獾。――《串珠聖經註釋》

         地形的高低為不同動物提供了生存環境。神賜給動物智慧,使它們根據自己的特徵利用環境。――《聖經精讀本》

         ●「沙番」:SH 8227,「石獾」。──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19「你安置月亮為定節令,日頭自知沉落。」

         古代以色列使用太陽曆,月主節令,日主晝夜。逾越節在第1月的滿月時刻,其他節令大都以逾越節為中心計算(114;出126) ――《聖經精讀本》

 

【詩一○四19 月亮定節令】太陽晨升晚落所標明的是每日的長短,月亮盈虧所標明的則是月分,而月分又與季節有關。到了主前第一千年紀初期,古人已經熟知太陽的週期(365日強)和月亮的週期(354日強)之間的分別。他們亦愈加清楚藉星宿升降的次序所定的曆法。月亮則是決定月分節令的主要因素,但每三年必須加閏一個月,以求與太陽週期配合。若是純用陰曆計算曆法,月分所標明的節期就會逐漸偏離這些節期所代表的開耕收割時令(後者當然是由太陽週期所決定的)。──《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19~30耶和華的管理:一切都在神掌管之中, 劃分了日夜,野獸可趁黑夜出來覓取食物,而人卻在白日工作。就連海洋都要聽從神的命令,海裡的活物也是祂所安排的。詩人更指出所有的動物都要依賴神才可生存(27):祂賜食物,它們就飽足,祂掩面不看,它們就驚惶。――《串珠聖經註釋》

         19~23節是描述神在第四日創造天上的光體(創一14~19),「管理晝夜,分別明暗」(創一18)──《聖經綜合解讀》

         黑夜是神讓人休息的時候,但卻給百獸尋食的機會(20~21);白天是神讓百獸休息的時候,但卻是讓人工作的時間(22~23)。人和百獸各按其時、和睦共存。──《聖經綜合解讀》

          10419~23 說明日月不是神明,而是神用來「標記時間」的。夜間是動物活動的時間,日間則是人的活動時間。──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0「你造黑暗為夜,林中的百獸就都爬出來。」

         ●「百獸」:「所有的動物」。──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0~23獅子乃百獸之王,代表百獸在夜間的活動;人為萬物之靈,白天工作,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啟導本詩篇註釋》

         人的活動範圍。神將白晝賜給人,作為活動時間,將黑夜賜給百獸。人類科技的發達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時間,按神創造的規律生活最有利於健康。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四21「少壯獅子吼叫,要抓食,向神尋求食物。」

 

【詩一百零四22「日頭一出,獸便躲避,臥在洞裡。」

         百獸之王獅子,也只能順服所定之時。實證主義與合理主義的思考盲點,在於否認這種自然法則的根本動因就是神。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四23「人出去作工,勞碌直到晚上。」

 

【詩一百零四24「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

         「遍地滿了你的豐富」:遍地充滿了神所造之物。――《串珠聖經註釋》

         詩人默想整個自然界的生命動態與法則,讚歎敬拜創造這一切的神。就像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為作者喝彩一樣,看到自然的奇妙,讚美神是所有人當盡的義務。 ――《聖經精讀本》

    此處暫停下來,思想並敬拜。因此,我們不致把本詩視為目錄詩,也不致由於生物界駭人的繁衍力而生誤會。懷疑論者認為,這眾多的生物並無意義,但詩人教導我們,這乃是透露造物主的豐富,以及祂思維的廣闊、準確。同時,既然一切都是出於祂的智慧,宇宙便是一體的;他不但刺激我們欣賞,也邀請我們去探索(正如詩一一一2的觀察)。──《丁道爾聖經註釋》

         24~26節是描述神在神第五日、六日創造水中和地上的動物(創一20~31)──《聖經綜合解讀》

         ●你的「豐富」:SH 7075,「生物」。──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5「那裡有海,又大又廣,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大小活物都有。」

 

【詩一百零四25~26詩人的關心從陸地移到大海。 ――《聖經精讀本》

         本詩在前面已經越過創世記的順序,談到飛鳥、野獸和人,現在則又回到第五天的創造:「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創一21)。第五天所造有翅膀的生物,前面已經提過;而就像前面的筆法一樣,本詩又把目前的景象搬到我們眼前,指出船已將海洋從攔阻化為大道。至於裡外雅堂(和合:鱷魚),這個名字原可能有惡魔之意(見七十四13~15的註釋),但此處不過是指一種龐大、好動的活物,其存在只為榮耀它的創造者,並讓它開心。──《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26「那裡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鱷魚游泳在其中。」

         “鱷魚”。這裏指一種海怪。關於其它的用法,參看約伯記三章8節和四十一章1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鱷魚”亦作“拉哈伯”。神話中的海怪,在詩人筆下有若可愛小動物,嬉水大洋中。――《啟導本詩篇註釋》

         那裡有船行走: 大海載浮巨大的船舶,令人驚歎不已。大海浩翰如此,何況創造大海之神的威能! ――《聖經精讀本》

         「鱷魚」(26)原文是「利維坦 Leviathan」,是傳說中的海中巨獸,可能是一種恐龍。──《聖經綜合解讀》

         ●「鱷魚」:SH 3882,「海怪」、「龍」。指神話中的混亂海怪。

         ●「游泳」:SH 7832,「玩耍」、「彈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7「這都仰望你按時給它食物。」

         「這」:指上文所提到的一切被造之物。――《串珠聖經註釋》

         所有被造物似乎在靠自己的力量與本能生活,其實是在靠神的恩典生存。 ――《聖經精讀本》

         ●「仰望」:SH 7663,「為....等候」、「期望」。──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7~30本節至30節描寫神所造的生物在祂的恩待下欣欣向榮。“使地面更換為新”指地上生生不息,冬去春來,新舊交迭,生機盎然。――《啟導本詩篇註釋》

         亞肯亞頓對太陽神的讚美太過分:「你昇起,他們便存活;你下沉,他們便死亡」,本段可能故意與它相對,陳明神維繫所有生物的嚴肅真理。這裡提出的觀點十分完整,指出其運作有可見與不可見的兩部分:從一個層面看,大自然按時會出產豐盛的食物,各種活物也有拾起來的能力(28a節,這裏大開研究之門);但在這一切背後,其實是神的能力在運作,托住了萬有。每種活動的氣,或靈,都倚靠祂的靈,或氣;第2930節所用的是同一個字(因此,這一點不但絕不意味,我們的錯誤中祂也有份,反倒加重了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所運用的都屬祂。參,但以理書五23:「你……卻沒有將榮耀歸與那手中有你氣息……的神。」)。──《丁道爾聖經註釋》

         27~30節是描述神「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一3)。神不只是創造,也維護、管理所有生物的存活,萬物的受造和生命都仰賴神的靈(29~30)──《聖經綜合解讀》

         ◎此處描述神不僅僅創造,也維護、管理這些生物的存活。──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8「你給它們,它們便拾起來;你張手,它們飽得美食。」

         ●「拾起來」:SH 3950,「拾取」、「搜集」。──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四28 張手】在以崇拜亞頓為題的埃及浮雕中,代表神祇的日輪被描繪成伸出無數手臂的樣子。每只手臂的末梢都有一手,象徵賜下祝福和恩寵。──《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28~29整個宇宙,惟有神才能掌管生命,魔鬼不能管制生命本身(26)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四29「你掩面,它們便驚惶;你收回它們的氣,它們就死亡,歸於塵土。」

         「掩面」:即不再施恩。

          「你收回它們的氣」:即停止他們的氣息,象徵收回生命。――《串珠聖經註釋》

         ●「掩」面:SH 5641,「遮掩」、「隱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29~30所有生物的“氣”都倚賴神的靈。――《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一百零四30「你發出你的靈,它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

         「你發出你的靈」:神向他們吹氣,生命就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你使地面更換為新」:神使地上的生物一代一代接連不息,大地因此充滿蓬勃朝氣。――《串珠聖經註釋》

         「使地面更換為新」(30),指地上冬去春來、生生不息,新舊交迭、生機盎然。──《聖經綜合解讀》

         ●「更換為新」:SH 2318,「更新」、「再次成為新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31「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

    世俗人可能會如此默念:「願地永遠長存!願人喜悅自己的成就!」然而本詩從頭至尾皆高舉神的名。──《丁道爾聖經註釋》

         神「喜悅自己所造的」(31),所以第七日「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二3)。神在安息日所做的事,就是以自己所造的為樂。──《聖經綜合解讀》

         ●「所造的」:SH 4639,「工作」、「工作成果」。──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31~35結語:詩人立志一生一世歌頌這位榮耀可畏的造物主。――《串珠聖經註釋》

         31~35節是人代表受造物向神獻上讚美。詩人目睹世界的奇妙,心中所想的不是「願地永遠長存!願人喜悅自己的成就」,而是「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31)。因為他知道一切受造之物都是出於神,目的是為了彰顯「神的榮耀」(十九1);因此,人若榮耀神、以神為樂,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永恆價值。──《聖經綜合解讀》

         ◎由於這個宇宙仰賴神的維持,因此詩人禱告希望神為自己的工作成果歡喜,也因此會樂意繼續維持這個宇宙。詩人自己也是神的工作成果,所以他要頌讚神、全人真誠的感謝神。有人膽敢讓神生氣的(罪人、惡人),最好快點消失(免得導致全世界因為神生氣一起受害)。神對這個世界好,所以我們要衷心頌讚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32「他看地,地便震動;他摸山,山就冒煙。」

         神的一個眼神或一次撫摸所發出的可畏力量都能搖動天地。――《詩篇雷氏研讀本》

         神大而可畏,遠超所造的萬物之上。祂只要看一眼,地便戰慄;摸一下,山就消溶。――《啟導本詩篇註釋》

         形象地描繪在神的護理之下,地殼變遷的過程。 ――《聖經精讀本》

    或許不僅在肯定神的威嚴而已,更要加強第31b節的禱告,即耶和華觀看祂所做的一切時,只有喜悅,沒有審判。──《丁道爾聖經註釋》

         古代中東人並沒有機會目睹火山現象,因為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附近都沒有活火山,只有愛琴海的聖托裡尼火山(Santorini)曾經在舊約時代爆發過。因此,「祂看地,地便震動;祂摸山,山就冒煙」(32),可能是指西奈山與以色列人立約時的情形(出十九18)──《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四32 古代近東的火山活動】古代近東的人知道火山現象的存在,但沒有什麼親眼目睹的機會。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都是河流文化,附近連山都寥寥可數,更遑論火山了。阿拉臘山是肥腴月彎的活火山之一(但有史以來未曾爆發過),除此以外,敘利亞還有幾個,土耳其的南緣又有好幾個。最重要的是,愛琴海有六個火山,並且至少有一個曾經在舊約時代爆發(主前1650年桑托裡尼火山〔Santorini)。──《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一百零四33「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神歌頌。」

 

【詩一百零四33~34詩人思想神所行的一切奇事,深深地讚美與稱謝行奇事、具無法測度智慧的神。詩人強烈確信,如此偉大的造物主必除去一切罪惡。 ――《聖經精讀本》

         這不但從第33節的歡樂語氣可以看出,第34b節對第31b節的回應,有意無意也透露了這一點:「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順帶一提,這語氣與創世記第一章的高潮也互相應和,就是說到人要按神的形像受造。在此之前,宇宙只能藉受造的樣式來榮耀,但人的反應則帶有感情:在地上惟有人能向神歌唱。第12節也提到啼唱,是快樂之聲,但這裏的詩歌有內容,是以神為中心,向祂而獻,討祂喜悅。──《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四33~35為本詩的結尾,是造物向神獻上的讚美。“默念”指33節以前的這篇讚美詩(看十九前)。詩人盼望世界永遠象它創造時那末美好,肅清一切玷污寰宇和大地的東西。――《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一百零四34「願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默念」:可指詩人所撰寫的詩歌,就是本篇。――《串珠聖經註釋》

         「默念」(34)原文是「沉思」,指心思專注在神的身上。「我要因耶和華歡喜」(34),原文是「我要在耶和華裡歡喜」。我們若專心「默念」神,不但能蒙神喜悅,自己心中也充滿了平安和喜樂。──《聖經綜合解讀》

         ●「默念」:SH 7879,「沉思」。──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四35「願罪人從世上消滅,願惡人歸於無有。我的心哪,要稱頌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詩人的心願是世上不再有惡人存留,即不再有邪惡罪孽污染神美麗的創造。――《串珠聖經註釋》

         這突如其來的一節則提醒我們,宇宙並不是一個大詩班,乃是一個戰場:雖然歌唱有時,但戰爭也有時。第3334節強調,人對神應有主動、熱情的反應,這裏則表明應當全然效忠:對祂的勝利堅信不移,並要使世界再完全歸屬於祂。

  因此,最後一句我的心哪,要稱頌耶和華,不僅回應了本詩的開端,且其重點不在稱頌現有的榮耀,更在前瞻未來神的榮耀完全彰顯之時。

讚美耶和華,希伯來文即「哈利路亞」。七十士譯本以此為下一篇的開頭,而非本篇的結尾。倘若真是如此(可能性很大),那麼一百零三至一百零六篇的結構皆為:最後一句與第一句完全相同。──《丁道爾聖經註釋》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35),原文就是「哈利路亞」,這是詩篇中第一次出現這句話。「哈利 הָלַל/hä·lal’」的意思是「讚美」,「路」是祈使語氣,「亞 יָהּ/yä」是「耶和華」的簡稱。──《聖經綜合解讀》

         當神創造的時候,祂「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但罪卻使「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羅八20)。因此,「願罪人從世上消滅!願惡人歸於無有」(35),正是從神的創造之工轉到祂的救贖之工。神的救贖計畫,就是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永義」(但九24),借著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弗二16)──《聖經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104)

 1 在這個科技一日千里的時代,為何世人對神的創造、供應和管理覺得不真實和遙遠呢?詩人對神的稱頌給你什麽提醒?

 2 本篇描述神對百獸的照顧(11~12 14 17~18 21 26~28),為何今日卻有許多鳥獸瀕臨滅絕?同樣,神既對人有如此周詳的看顧(15),為何世上竟有嚴重的饑荒,以致千萬人因而極度營養不良,甚至餓死呢?是神照顧不周嗎?

 3 神對祂的造物操有生死權嗎?參29~30節。若有人不幸早逝,我們可以質疑或批評神麽?詩人對神主權的強調給我們什麽榜樣呢?參33節。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