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零一篇拾穗

 

【詩一百零一篇題註】「大衛的詩。」

         大衛王給自己(1~4)及其政府(5~8)之道德標準的宣言,但要等到彌賽亞在將來的國度裏才得以完全實行出來。――《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君王詩,王保證秉公義治理國家,並宣佈作王的守則與方針,謹守與神所立的約。此詩如為大衛所作,當為供他自己或他兒子所羅門登基之用(看王上二2~4)。詩中答應的為君之道,只有耶穌這位大衛的子孫才完全做到。全詩分兩部分,前半(1~4)講為王的行為準則,後半(5~8)講施政的原則。

有的學者把本篇以迄一一〇篇稱之為“詩篇中的詩篇”,或“小詩篇”,因為《詩篇》所用形式和主題大部分可在這十篇中找到,包括世界的創造、神與以色列先祖的立約、出埃及進迦南、被擄和歸回,以及神的受膏者的最後的勝利和祂永遠為王等信息。從結構上來說,本篇為引言,一一〇篇為結論。其間八篇的主題首尾呼應。一〇二和一〇九篇都是個人的求告詩,在急難的日子,求神垂聽祈禱。一〇三和一〇八篇為讚美之詩,頌贊神的慈愛。一〇四和一〇七篇歌頌神的創造大功和祂在人中間奇妙的作為。一〇五和一〇六篇述說神在以色列人中所成就的大事和神的忠信。――《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有關君王的詩。――《串珠聖經註釋》

         這首詩是大衛之作,談論其政治哲學,是作為神政王國的君王,如何治世的君王詩。大衛不是作為至高的君王,乃是作為懇切祈求神慈愛與公平的謙卑聖徒。大衛的偉大在於他身居高位卻如此卑微,在神面前努力按神的旨意施行統治,表現神政王國、以色列理想君王的形象。根據內容展開分成以下三部分:①切慕神的恩典(12);②決心過聖潔的生活(34);③決志要以公義治理國家(5~8) ――《聖經精讀本》

         本篇是一篇「君王詩」,啟示了神對王的心意:1~4節是王的價值標準,5~8節是王的執政原則。每個得勝的信徒都要與基督「一同作王」(提後二12;啟二十6),因此,本篇也是每個信徒當操練的生活準則。──《聖經綜合解讀》

         這首「君王詩」首先稱頌神的名,「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羅十三1),所以君王有責任彰顯神的性情和旨意。──《聖經綜合解讀》

                  ◎許多人把 101  110 稱為「詩篇中的詩篇」,或者是「小詩篇」。因為詩篇中的形式與主題在這一段中大部分可以找到。從結構上來說,本篇  101 為引言,  110 為結論。其間八篇的主題首尾呼應。  102   109 是個人的求告詩,在急難的日子,求神垂聽祈禱。  103   108 為讚美之詩,頌贊神的慈愛。  104   107 歌頌神的創造大功和祂在人中間奇妙的作為。  105   106 述說神在以色列人中所成就的大事和神的忠信。

                  ◎這一篇被稱為是「統治者的詩篇」,因為這首詩關注的是官員、君王等管理者應當有的行為。

                    101 是一篇君王詩。這位本身似是王的詩人應許在他的地上推廣公正,起誓除去宮殿中的惡人,保證秉公義治理國家,並宣佈作王的守則與方針,謹守與神所立的約。

                    101 全詩分兩部分,前半1011~4 )講為王的行為準則,後半1015~8 )講施政的原則。──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1我要歌唱慈愛和公平;耶和華啊,我要向你歌頌。

         我要歌唱慈愛和公平: 慈愛與公平代表神的屬性。大衛在代神施政時,欲從神尋得統治原理的核心。慈愛與公平協調平衡,才能實現最理想的統治。 ――《聖經精讀本》

         忠誠(和合:慈愛)和公平界定了君王的主要職守,因為忠誠(希伯來文h]esed[)令人想到聖約,這約首先將王和百零姓與神聯合,再使他們彼此聯合;公平則為統治者對百零姓的首要責任(正如彼前二14所言:「罰惡賞善」)。這兩項根本要事,一項主要是神和人的「垂直關係」,另一項主要是人與同胞間的「水準關係」,倘若處置得當,其他祝福必會接踵而來。試揣摩今日各個政治家會如何改寫此節,或許會帶給我們許多亮光。──《丁道爾聖經註釋》

         「慈愛」(1)可譯為「不變的愛」(英文ESV譯本),是盟約中的用語,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聖約的「不變的愛」。「歌唱慈愛和公平」(1),代表君王最主要的兩樣職責:歌唱「慈愛」,表明仰望、遵守與神所立的聖約;而歌唱「公平」,表明照著神的心意「向眾民秉公行義」(撒下八15)──《聖經綜合解讀》

                  ●「慈愛」:SH 2617,「履約的忠誠」、「慈愛」。有學者認為可能類似新約agape愛的概念。

                   1011 提到一次神的名字,這首詩僅提到神的名字兩次,但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君權」或「統治權」是根源於神,而非統治者或被統治者。因此統治者的統治必須與上帝的特質匹配。──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1~4君王應有的品性:他要追求慈愛和公平(1),要學習行完全的道,渴求神的援助和同在(2),更要遠離惡事,不與壞人來往(3~4)――《串珠聖經註釋》

           1011~4 詩人提到君王應有的品性:要追求慈愛和公平 1011 ),要學習行完全的道,渴求神的援助和同在 1012 ),更要遠離惡事,不與壞人來往( 1013~4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2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你幾時到我這裡來呢?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在我家中”。敬虔應該從這裏開始,可是大衛卻諷刺地在家裏與拔示巴犯罪,破壞了他敬虔的生活(撒下一一)。――《詩篇雷氏研讀本》

         “家中”指王宮(7),為君王所居,也是施政的中心。――《啟導本詩篇註釋》

         若沒有神的幫助,決不能達到完美的統治。詩人認識這一事實,首先求神的幫助。 ――《聖經精讀本》

         接下來繼續強調的,仍是積極的一面,主題為完全。無瑕疵和正直(和合本皆譯為完全)都包含這基本概念,就好像一件腐蝕不侵、妥協不成的事。你幾時……之插句,透露出這是一場長期而寂寞的掙紮,亦反映出個人熾熱的信心。在我家中一語,可惜卻成了諷刺。大衛可以看出,敬虔的生活應當從這裏開始,但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此,結果其毒傷到全國。──《丁道爾聖經註釋》

         「完全的道」(2),原文是「完整的道路」,意思是行為無可指責。──《聖經綜合解讀》

         「完全的心」(2),原文是「完整的心」,意思是心思單純正直。──《聖經綜合解讀》

         「行在我家中」(2),並非指家庭,而是指王宮(7),也就是君王治理國家的地方。──《聖經綜合解讀》

         合神心意的君王應當「存完全的心」(2)治理國家。但人都因肉體軟弱,「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因此,我們當求主「到我這裡來」(2),長住在我們的心裡,才能知行合一,「用智慧行完全的道」(2)──《聖經綜合解讀》

                  ●「用智慧行」:SH 7919,「謹慎而行」、「智慧行事」、「考慮」、「慎思」、「留意」。

                  ●「完全的」道:SH 8549,「健全的」、「完整的」。

                  ●「完全的」心:SH 8537,「完整」、「單純」、「正直不阿」。──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3邪僻的事,我都不擺在我眼前;悖逆人所作的事,我甚恨惡,不容沾在我身上。

         「邪僻的事」(3),原文是「邪惡、沒有價值的事」。──《聖經綜合解讀》

         試探常常是從眼入心,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試探,不要讓試探「擺在我眼前」(3)。若已經陷入試探,必須求主救我們脫離試探,「不容沾在我身上」(3)。許多信徒跌倒、軟弱,是因為他們心裡並不「恨惡」(3)罪,所以仍舊與罪藕斷絲連,常常給自己找出各種理由去「看」、去「沾」。──《聖經綜合解讀》

                  ●「邪僻」的事:SH 1100,「不重要的」、「沒用的」、「具體的惡事」。

                  ●「邪僻的事,我都不擺在我眼前」:「無價值的我必不放在眼前」。

                  ●「悖逆人」:SH 7846 「反叛者」。這個字聖經僅出現兩次,另一次在  52 。這個原文字來自於SH 7750 這個字根,字根是「偏離正路」之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3~4大衛欲在神面前行事完全,斷然決定剷除罪孽。從罪得釋放的第一步,始於決志與罪爭戰,靠神大能的幫助得以完成。 ――《聖經精讀本》

         現在寫到要拒絕的事,還是以個人的行為來取捨。第3b節亦非例外,因為疏遠之人(和合:悖逆人)所作的事之譯文,不如「悖道者」(NEB)或「不忠誠的行為」(RV小字)接近原文。這裏的問題在肯定價值標準,而非選擇同僚(5節以下才談);所舉出的負面圖畫為偏離正路(參,提後二18),屈服於另一種勢力或其他的看法。倘若這種罪是由於軟弱不堅,第4節的彎曲則比較是故意的:心思與意志都已扭曲,以致恨惡真道正路。──《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一4彎曲的心思,我必遠離,一切的惡人,我不認識。

         “我不認識”亦作“我不沾染”。王決不沾惡人,不涉惡事。――《啟導本詩篇註釋》

         「我不認識」:我不參與,不同流合污。――《串珠聖經註釋》

         「認識」(4),意思是「透過實際經驗而深入瞭解」。──《聖經綜合解讀》

         「彎曲的心思」(4),指故意背離正道。世人把那些有「彎曲的心思」的人看作有辦法的聰明人,但神卻把他們看為「惡人」(4)。「濫交是敗壞善行」(林前十五3),要與神親密,就必須遠離惡人、惡事,不受他們敗壞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交友應當謹慎,成年人交友更應當謹慎,因為成年惡人的心思更加「彎曲」。──《聖經綜合解讀》

                  ●「彎曲的」心思:SH 6141,「扭曲的」、「乖僻的」。這個字聖經僅出現11次,用於箴言多處:惡人 225 ),惡言 88  191 ),惡念 1120  1720 ),惡行( 215  286 )

                  ●「認識」:SH 3045,「察覺並看出」、「由經驗中領悟」。 41 用此字來描述「同房」。此處應該是「透過實際經驗而深入了解」的意思。──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5在暗中讒謗他鄰居的,我必將他滅絕。眼目高傲、心裡驕縱的,我必不容他。

         在暗中讒謗他鄰居的: 指在暗地用讒毀絆倒對方的邪惡之輩。眼目高傲,心裡驕縱的: 不能盡忠服侍長官。大衛將讒謗與驕傲列為阻礙其統治的主要因素,因為這些品格能瓦解秩序與組織,弱化國家與行政力量。 ――《聖經精讀本》

                  ●「在暗中」:SH 5643 「隱密處」。這邊可能是指「私下秘密地」。

                  ●必不「容他」:SH 3201,「有能力去忍受」。

                  ●「驕縱的」:SH 7342,「廣闊的」、「寬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5~7人事原則。他遠離:①讒謗鄰居、心裡驕縱的人(5);②行詭詐的人(7);他看重:①誠實人(6);②行為完全的人(6) ――《聖經精讀本》

         5~7節顯示他任命官員的準則,以及他所厭惡的人:鑽營謀官、中傷對手(5a)、高抬身價(5b)、詭詐欺騙(7)。需要持定這種看法的,何止君王而已。而他的美好判斷源自他本身的品格。一方面他「不能」忍受自高自大(5節:這句否定比將不〔和合本:必不〕的譯法口氣更強,就像以賽亞書一13神的「不能」),另一方面,他竭誠歡迎那些對屬靈的事與他看法相同的人,就是像他一樣渴望(2a)行為無瑕疵(和合:完全)的人(6)。──《丁道爾聖經註釋》

         5~7節的結論。大衛欲完全殲滅罪惡勢力,預表耶穌基督打敗所有罪與死亡的權勢(林前1524;約壹38) ――《聖經精讀本》

         神國度的用人法則是「誠實」(6)和「行為完全」(6)。因為神的工作都是神自己成就的,祂看重與祂同工的人敬畏、順服的心,而不是出身、學歷或者才能。搬弄是非(5)、高傲驕縱(5)、詭詐說謊(7)的人即使才華橫溢,也不能作為教會的同工、成為結交的對象。──《聖經綜合解讀》

 

【詩一百零一5~8君王施政的原則:他立志剷除惡人(5 7~8),只選召忠心和誠實的人作他的臣僕(6)――《串珠聖經註釋》

                  ◎此處提到詩人要在他的家、城與國中進行統治。──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6我眼要看國中的誠實人,叫他們與我同住。行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

         他必遠離群小,只親近行為完全的誠實人。“伺候”指協助朝政。――《啟導本詩篇註釋》

         行為完全的: 並非指人格上毫無瑕疵,乃是努力在神面前活的正直。 ――《聖經精讀本》

         「行為完全的」(6),與「行完全的道」(2)中的「完全」是同一個字,意思是行為無可指責。──《聖經綜合解讀》

         「與我同住、伺候我」(6)、「住在我家裡、立在我眼前」(7),意思都是做君王的臣僕、在朝廷中任職。──《聖經綜合解讀》

                  ●「誠實人」:SH 5399,「可靠的」、「忠心的」、「可信任的」。

                  ●行為「完全」的:SH 8549「完美的、完整的」。和 1012的「行完全的道」是同一個字,和「存完全的心」的「完全」不同。

                  ●「伺候」:SH 8334,「服事」、「供職」。──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一百零一6~7大衛決意要讓可靠、公義、誠實和正直的謀士在朝中侍奉。――《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一百零一7「行詭詐的,必不得住在我家裡;說謊話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

         行詭詐的: 指不追求完全之道,卻欲顯得完全的偽君子。 ――《聖經精讀本》

 

【詩一百零一8「我每日早晨,要滅絕國中所有的惡人,好把一切作孽的從耶和華的城裡剪除。」

         他每日要施行公正。――《詩篇雷氏研讀本》

         他保證去除國中一切惡人。“每日早晨”雖有每日早朝時的意思,但此處指保持“高度儆醒與有恆”(看番三5)。――《啟導本詩篇註釋》

         「每日早晨」:君王多在早上開庭裁判重要的案件。

          「耶和華的城」:耶路撒冷。――《串珠聖經註釋》

         最後一幅圖畫,描繪王正秉公行事(參,1)。每日早晨的畫面表明,他不是慢吞吞的法官,讓百零姓等得心焦、絕望;他乃是另一位摩西,必須由葉忒羅勸告,才不致「從早到晚」聽訟(出十八13以下)。這裏又有一個諷刺,在大衛晚年,押沙龍「得了以色列人的心」,因為每天早晨他都攔下眾人,假稱王不開庭(撒下十五1~6)。其實這很明顯是個謊言(為什麼押沙龍不等他們失望而返時,才攔住他們說話?),但那時眾人對大衛統治的早期熱情,已逐漸冷卻,所以可以聽進這樣的話。──《丁道爾聖經註釋》

         「每日早晨」(8),指每日早朝,代表持續、殷勤。「耶和華的城」(8),指耶路撒冷。──《聖經綜合解讀》

         君王若知道這是「耶和華的城」,自己當做「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路十二42),就會每日殷勤地從國中除去「所有的惡人」(8)和「一切作孽的」(8)。教會的牧師、長老若不按著神的旨意殷勤照管「神的家」(提前三15),將惡人「趕出去」(林前五213),反而體貼人情,以愛心和福音的名義包容罪惡,將來在神面前也無法交帳。而每個信徒也需要「每日早晨」醒自省:我們有沒有滅絕心中、家中所有的惡,遠離周圍的試探?──《聖經綜合解讀》

                   1018 清楚的說明統治者努力管理的背後原因:他知道這是「神之城」,所以他必須由城中除去罪惡。

                   1018 提到「每日早晨」,君王在早上開庭裁判重要的案件,可表明王不是慢吞吞的法官。讓百姓等得心焦絕望,有每日要施行公正的決心。──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101)

 1 本篇中的君王與今日的政客有什麽差異的地方?為什麽這位君王如此獨特?

 2 大衛對罪惡的憎厭與他分別為聖的心態給我們什麽榜樣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