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七十七篇拾穗 【詩七十七篇題註】「亞薩的詩,照耶杜頓的作法,交與伶長。」 在這首哀歌裏,我們看見詩人呼求神的幫助(1~10節),以及歷史事蹟給他的安慰(11~20節)。“耶杜頓”。參看詩篇第三十九篇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引言:詩人要向神祈禱,向神「發聲」(暗示他的悲痛)。――《串珠聖經註釋》 這是一首個人的求告詩,作者在極大的痛苦中(1~9節),因回想神過去(特別是摩西時代)的作為而得到安慰(10~20節)。――《啟導本詩篇註釋》 來自苦難的領悟。標題中“耶杜頓”意味“根據樂師所譜的曲”(代上16:41)。詩人因長期遭患難,靈魂極度疲憊,感到深深不安與愁煩中呼求神,同時藉著紀念神在古時向以色列所施的大恩,重新獲得撫慰的盼望。結構上分為兩部分:①詩人在漫長的患難中,懷疑神的恩典,痛苦的呐喊(1~9節);②詩人迫切呼求神之後,紀念神所施恩典,滿懷盼望的頌贊神(10~20節)。詩人即使身陷不能承受的患難,也依然靠信心仰望神的恩典。 ――《聖經精讀本》 「亞薩」(1節)可能是大衛的詩班領袖之一亞薩(代上十六5)的後裔,也可能是用他的名字起名的詩班。──《聖經綜合解讀》 神是救贖我們的至近的親屬(15節),因此,當我們向神「發聲呼求」(1節)的時候,「祂必留心聽我」(1節)。詩人在極大的痛苦中(1~9節),因數算神過去的作為而得著安慰(10~20節)。本篇可能是被擄巴比倫或哈巴谷時代所寫的(哈三8~15)。──《聖經綜合解讀》 ◎ 77:15 的「雅各」與「約瑟」,暗示本詩是南北分立以後的作品。這首詩可能是描述君王或心懷家國之人的心境。 ◎許多人注意到本詩的前半段出現許多「我」,到了後半段卻轉為客觀的描述。這也帶來了詩人由苦境中走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我要向神發聲呼求;我向神發聲,他必留心聽我。」 發聲呼求: 表露屬靈的苦惱。當然,神完全清楚聖徒所需(太6:8),只是神希望聖徒以真實懇切的心態尋求神。 ――《聖經精讀本》 如果我們以為向神呼喊發聲……,祂會聽見我(和合本:祂必聽我),顯得甚為幼稚,那鑒察人心的神卻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耶穌自己曾「大聲哀哭,流淚禱告……,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來五7)。──《丁道爾聖經註釋》 ●「留心聽」:SH 2388,「留心聽」、「側耳聽」。──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9】患難中的祈禱。表明詩人所遇患難的嚴重性,體現詩人在患難中所獻禱告的特點:第一,傾注全心禱告(1,2節);第二,懷著受傷的心靈祈禱(3,4節);第三,切切尋求神的恩典(5~9節)。 ――《聖經精讀本》 1~10節滿了「我」(10節),因此詩人「煩躁不安、沉吟悲傷、心便發昏」(3節);11~20節卻滿了「禰」,當詩人把眼光從自己和環境轉移到神身上的時候,就從困苦的環境中走了出來。──《聖經綜合解讀》 【詩七十七2】「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的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我的心不肯受安慰」:形容詩人的悲痛;對他來說,只有神的安慰才是真正的慰藉。――《串珠聖經註釋》 本節的動詞時態可能應譯為過去式,以顯示這場苦難持續良久,亦可顯示禱告的持續不斷。最後一行回應了雅各為約瑟的傷心,不肯受安慰(創三十七35),更透露出其固執不變的心態。愛不會輕易接受分手,同理,受苦之人對神的沈默也不輕易接納。──《丁道爾聖經註釋》 「舉手禱告」(2節)原文是「舉手」,用來形容把一盆水舉到胸前、再倒出去的動作,在這裡比喻把手放在胸前禱告。──《聖經綜合解讀》 ●「舉手禱告」:原文並沒有「禱告」,只是「舉手」,但實際意義就是「舉手禱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2~10】詩人的苦況:他本人並沒有遭受病痛或敵人的迫害,乃是為國家的患難而憂心如焚。他可能是一位君王。――《串珠聖經註釋》 「我的心不肯受安慰」(2節),是引用雅各為約瑟傷心,「不肯受安慰」(創三十七35)的典故。雅各是因著對約瑟的愛,所以「不肯受安慰」。詩人也是因著對神的愛,所以不肯接受神向他沉默的現實(7~9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七十七3】「我想念神,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 “煩躁不安”。由第7至9節的問題引起的。――《詩篇雷氏研讀本》 「沉吟悲傷」:原為「沈思默想」。――《串珠聖經註釋》 煩躁不安: 詩人的不安不是屬世的憂愁,乃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結出悔改的果子(林後7:10)。 ――《聖經精讀本》 我想念直譯為「我回憶」──這字在全詩中扮演重要角色。──《丁道爾聖經註釋》 ●「想念」:SH 2142,「記得」、「回想」。 ●「煩躁不安」:SH 1993,「吼叫」、「咆哮」、「騷動」。 ●「沉吟悲傷」:SH 7878,「冥想」、「沉思」。 ●「發昏」:SH 5848,「昏厥」、「暈倒」。──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3~6】詩人回想神往昔的恩典,和現在的境遇比較,不明白何以會如此,以致夜不成寐。――《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七十七4】「你叫我不能閉眼;我煩亂不安,甚至不能說話。」 「不能閉眼」:不能入睡。――《串珠聖經註釋》 現在作者進一步坦露他的痛苦,首先描述癥候:無法入睡、煩亂不安;不過最主要是陳明根本原因:懷疑的心態。──《丁道爾聖經註釋》 ●「你叫我不能閉眼」:「你抓住我的眼皮」。 ●「煩亂不安」:SH 6470,「心煩意亂」。 ◎ 77:4 更進一步的描述作者心情煩亂無法入睡的狀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5】「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指詩人因蒙恩而喜樂的日子。詩人回顧歡喜的往日,為現在的悲慘狀況痛心不已,同時尋求神的旨意。 ――《聖經精讀本》 詩人在煩躁失眠的時候,就「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5節),思想自古以來就攪擾神的百姓的一個問題:難道自己所面臨的難處,是因為神改變了嗎(7~9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七十七5~6】古譯本作「我追想古時之日,想起上古之年。我夜間捫心自問,深究省察我的靈魂」。――《串珠聖經註釋》 大部分現代譯本都按照古譯本,把第6節的我想起移到第5節,又接受一些其他無傷大雅的小變動。但是現有的希伯來經文確有其特色,很可能是原作者的意思。RV譯為:「我想到古時之日,上古之年。我憶起我夜間的歌曲,我與自己的心對話:我的靈也殷殷省察。」 最後一行其實可譯為:「祂也鑒察我的靈」,這就帶出此番自我對話的另一面狀況;但是緊接而來的連串問題,與一般的翻譯配合得較自然。「我的歌曲」可能不像四十二8「黑夜」的「歌頌」,而是在晚上想起快樂時光的歌唱情景──如此,對比顯得更為強烈,而思家之情則加倍濃鬱。──《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七十七6】「我想起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裡也仔細省察。」 我夜間的歌曲: 指詩人在亨通時吟頌的感恩之歌。在患難的日子,聖徒當回憶往日經歷的神之恩典,重新吟唱當年的詩歌,一步步克服困難。 ――《聖經精讀本》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6節),也可譯為「夜間我想起我的歌曲」,意思可能是「我在夜間想起當年的歌曲」。──《聖經綜合解讀》 「捫心自問」(6節),直譯是「我的心沉思」。「我心裡也仔細省察」(6節),直譯是「我靈也仔細省察」。──《聖經綜合解讀》 ●「歌曲」:SH 5058,「音樂」、「歌曲」、「譏笑歌曲的素材」。 ●「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直譯是「夜間我想起(嘲弄)我的歌曲」。 ●「捫心自問」:直譯是「我的心沉思」。 ●我「心裡」也仔細省察:SH 7307,「靈」。──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7】「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詩七十七7~9】詩人默想屬靈真理。詩人在患難中產生懷疑,但藉著此番默想,逐漸接近真理之光。看似詩人懷疑神的舉動,實際是為探索真理而掙扎。 ――《聖經精讀本》 向神坦承自己的懷疑是有用的,這裡便是最佳例證。第7節的疑慮比較空泛,第8、9節講得更清楚些,其中的矛盾因此浮現出來,以至找到答案的可能大增。既然慈愛是祂的約中所應承的,便不可能消逝,而祂的應許也必不落空。永遠與世世二詞,又強化了這點。若問:「難道神忘記……?」答案更是只有一個。最後一個問題(9b節)則較令人不安,因為神的怒氣只會對罪而發,而惟有不肯悔改,會使祂忿怒難消。不過,倘若這是現況,則應當不成為問題,乃成為挑戰。──《丁道爾聖經註釋》 當神好像向我們沉默的時候,其實是要讓我們安靜下來「捫心自問」,用靈來「仔細省察」,靜聽神回答祂的群羊(約十27): 1.「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7節)?神的回答是:「神棄絕了祂的百姓嗎?斷乎沒有」(羅十一1)! 2.「難道祂的慈愛永遠窮盡,祂的應許世世廢棄嗎」(8節)?神的回答是:「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祂的人,從亙古到永遠;祂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一百零三17)。 3.「難道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嗎」(9節)?神的回答是:「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三十四6)。──《聖經綜合解讀》 ◎ 77:7~9 描述作者的痛苦處境讓他懷疑神是否要廢棄祂與作者的關係(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8】「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他的應許世世廢棄嗎?」 ●「窮盡」:SH 6566,「終止」、「結束」。 ●「廢棄」:SH 1584,「終止」、「結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9】「難道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嗎?”細拉」 【詩七十七10】「我便說,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 “至高者顯出右手的年代”指神在以色列人中不斷顯祂權能的年代。“懦弱”亦作“弱點”。全節可譯為“我便說,這是我的弱點(或憂傷),以為至高者的權能有了改變”。――《啟導本詩篇註釋》 可譯作「我便說:最叫我痛心的,就是至高者的右手竟然改變了」。――《串珠聖經註釋》 是我的懦弱: 坦率告白看穿人的本質。人可藉著這樣的告白到神面前(約壹1:8)。 ――《聖經精讀本》 本節乃是轉捩點(正如細拉所示)。然而本節的兩個鑰字可作不同的解釋,所以翻譯的良莠,就要看是否能與它所引介的段落相配。那一段(10~20節)是崇拜的高潮,拯救的神蹟歷歷在目。 由此觀之,RSV及大多現代譯本的譯文便不足取,因為其語氣為痛苦地感嘆:神竟失去了勇力TEV尤明顯:「令我最難過的是……」)。較早的譯本語氣則較公允,不過加了一個動詞「我要追念」(以銜接下一節,那裡此字出現兩次)。故 PBV譯為:「我便說,這是我自己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右手的年代。」因此,這一節便成為兩段之間強有力的樞軸,而它的形式所以較不暢順,部分原因可能由於要與第5b節對應(那行也沒有動詞),將它提昇到更高的層次──好像在說,「上古之年嗎?」「即祂右手之年!」如此一來,前面的回想令人手軟心疲,但此刻卻叫人精神振奮。神的右手絕不會失敗,它將過去與現在相連,滿了應許。──《丁道爾聖經註釋》 ●我的「懦弱」:SH 2470,「軟弱」、「疾病」。 ●「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直譯是「至高者的右手(指權能)有所改變」。 ◎ 77:10 是整首詩的轉捩點,但難以解釋。可能的意義是「我居然覺得至高者的權能有所改變,這是我的軟弱之處」。──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0~20】稱頌神的性情。詩人終於因發現真理——神偉大的性情而高歌頌贊神。與前面對神的懷疑形成鮮明對比。詩人發現神的性情為聖潔(13節)、恩慈(15,20節)、獨一(14節)、全能(14,17,18節)。詩人藉著懇切禱告獲得真正的真理,信仰得到堅固,堅如磐石,可勝過任何患難。 ――《聖經精讀本》 10~13節是全詩的轉捩點,是從「我」(10節)到「禰」(11節)的過渡。當詩人承認自己的「懦弱」(10節)、「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10節)的時候,聖靈就把他的眼目從自己轉向了神(10~15節)。同樣,當我們在屬靈的黑夜裡,與其向內觀看、沉溺在自我的問題裡(6~9節),不如向上仰望、讓聖靈把我們從「煩亂不安」(4節)中領出來。──《聖經綜合解讀》 【詩七十七11】「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紀念你古時的奇事;」 ● 77:11 「提說」、「記念」:原文都是SH 2142、「憶起」、「提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1~12】我要回想(和合:我要題說),嚴謹的譯法應為「我要題說」;即要公開講論這些作為(第七十八篇冗長的論述,為其一例),而第11b、12節則講到要私下默想這些事──兩者可以互補。奇事出現在這裡及第14節,那裡「奇妙的作為」是從此字根衍生的字。──《丁道爾聖經註釋》 ◎ 77:11~15 是作者去回想神過去的作為,特別是神拯救以色列人的事情,就由原來的煩躁中走出來了。我們是否也常常數算神的恩典?既然神是「不改變的」,過去施恩的主,今日為何不值得我們相信、等候呢?──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1~20】祈求的基礎:詩人回想神過去所行的奇事和神的威榮,就再一次得到安慰,放心倚靠這位大能的神。――《串珠聖經註釋》 【詩七十七12】「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 默念: 是詩人信仰的決斷。詩人斷然決志忘記背後,從今以後,無論身處何方,惟仰望神的恩典。 ――《聖經精讀本》 「我也要思想禰的經營」(12節),直譯是「我也要思想禰所有的工作」(英文ESV、NSAB譯本)。我們都是神的「工作」(弗二10),在神的兒女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偶然的。──《聖經綜合解讀》 ●「你的經營」:「你所有的作為」。 ●「默念」:SH 7878,「沉思」、「研究」。 ●「作為」是潔淨:SH 1870,「道路」、「做事方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3】「神啊,你的作為是潔淨的,有何神大如神呢?」 參《出埃及記》十五11。――《啟導本詩篇註釋》 由於耶和華是聖潔完美(「潔淨」)的,故此,沒有神可以和相比。――《串珠聖經註釋》 你的作為: 在患難中神所行的事,神對犯罪的人所施的救贖(林前1:18)。與藉著耶穌基督成就的“十字架道路”一脈相通(林前1:18)。 ――《聖經精讀本》 「禰的作為是潔淨的」(13節),直譯是「禰的道路、方法是潔淨的」(英文ESV、NSAB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有何神大如神呢」(13節),是引用摩西之歌「眾神之中誰能像禰」(出十五11)。13~14節都是回應摩西在紅海邊的勝利之歌(出十五11、14)。──《聖經綜合解讀》 ●作為是「潔淨」:SH 6944,「神聖」、「分別」。──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3~14】有些譯本作:「你的道……在聖殿中」(AV、RV;參七十士譯本等;和合:你的作為是潔淨的),這譯本雖能與第19節「你的道在海中」遙相呼應,但我們幾乎可確定,真正的意思(直譯)為「你的作為在聖潔中」,因為這句話回應了紅海邊的勝利之歌(「至聖至榮」,出十五11),而接下去的幾句則首先回應了該歌的問題:「眾神之中誰能像你?」,接著回應其形容句:「施行奇事」(即14a節),最後回應它所描述這些事對「外邦人」的影響(14b節;出十五14)。從上下文看,此處聖潔一字,是指可畏懼的一面,表達出這位神「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既如敵人般可畏,又如朋友般可榮。──《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七十七14】「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 ●「奇事」:SH 6382,「神對百姓施行的超凡,、難以了解的作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5】「你曾用你的膀臂贖了你的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細拉」 “雅各和約瑟的子孫”指全以色列人。約瑟曾升高至長子的地位(創四十八5),故詩人用來代表他那一代的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統指全部選民。――《串珠聖經註釋》 其實神比朋友更親。與列邦(14節)比較之下,這些人乃是你的民,就是曾與神立約,因此成為祂親人的人。贖字的一般含義正是如此,因為買贖者(go{~e{l)通常就是最近的親屬,在一個人走投無路時,這位親屬必須將他贖回。而脫離埃及豈非正與此相符? 以雅各和約瑟作為出埃及之民的祖先,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曾強調,自己最終的安息所不是埃及,乃是那應許之地(創四十七29以下,五十24、25)。──《丁道爾聖經註釋》 「雅各和約瑟的子孫」(15節),指全體以色列人。聖經裡只有此處用「雅各和約瑟」代表以色列人的祖先,既呼應了「我的心不肯受安慰」(2節)的典故,也是因為「雅各和約瑟」都吩咐子孫離開埃及,回到神所應許的安息之地(創四十七29~30;五十24~25)。──《聖經綜合解讀》 【詩七十七16】「神啊,諸水見你,一見就都驚惶,深淵也都戰抖。」 「諸水」:指紅海(蘆葦海)。――《串珠聖經註釋》 諸水見你: 優美地描繪“紅海的水”,仿佛它具有知覺力。是希伯來文學擬人化表達方式。 ――《聖經精讀本》 當以色列人經過紅海的時候,「諸水」所「看見」並「驚惶」(16節)的,不是百姓,而是在百姓中間行走的神。因此,我們不要自以為剛強,因為「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 (羅七18);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約壹四4)。──《聖經綜合解讀》 ◎ 77:16 引用迦南創造神話的背景,深淵、大海都是混亂的根源,而神打敗混亂,建立出世界。──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6 過紅海,對以色列人是很重要的事。看,舊約中多次提到……】這段說的是分開紅海的神蹟。舊約中多次提到這偉大事件(參出14:21~22;書24:6;尼9:9;詩74:13;106:9;136:13~15)。這個故事世代相傳,提醒以色列人關於神的權柄,保護和慈愛。──《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七十七16~19】這是神領以色列人過紅海的描寫。“諸水”、“海”、“大水”都指紅海(看出十四章及書前<參考資料>有關紅海的解釋)。“雷聲”和“大地戰抖”(地震)象徵神的威嚴。――《啟導本詩篇註釋》 回顧當年出埃及時神所行的奇跡。詩人用詩的語言,描述當年以色列出埃及、過紅海時所發生的驚人奇跡。表明神的救恩全然出於恩典,為那些心存抱怨、不滿、灰心喪志的聖徒敲響警鐘。 ――《聖經精讀本》 當詩人默想紅海與西乃山的事件時,那番地動天搖的景象彷彿活現在他眼前,於是他將所見的描述出來。如此,不僅他的問題煙消雲散,而若我們認為世界是由自動的規律控制,造物主不再現身,讀到這裡,觀念也被修正。詩體比較自由,所以就如一一四3以下,這裡也將當時光景高潮化、位格化,形容水不但澎湃,而且在劇痛(即16節驚惶的字面意思),閃電與雷轟則為神的火箭(17節),也可能為呼嘯的戰車之輪(18節譯為旋風的字,常有此意;參NEB小字,及如賽五28;耶四十七3;結十2)。這是神在自然界之上的寫照。即使道成了肉身,風浪仍舊聽祂的命令,海也成為祂的道路。──《丁道爾聖經註釋》 16~19節是追想神領祂百姓過紅海的大能。「諸水」(16節)、「海」(19節)、「大水」(19節)都指紅海。「箭」(17節)指閃電。──《聖經綜合解讀》 ◎ 77:16~19 的用詞與 哈 3:10~12 近似。──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6~20】描述神在拯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所彰顯的能力。參看第六十六篇6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七十七17】「雲中倒出水來,天空發出響聲,你的箭也飛行四方。」 ●你的「箭」:SH 2687,「碎石」,聖經中僅出現三次,不過此字與「箭」字根相似(源自 SH 2686),此處應該就是「箭」的意思。此處實際的意義應該就是「閃電」。 ●「飛行四方」:SH 1980,「來來去去」。──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7~18】描述神顯現時(在西乃山)所產生自然現象的變化。――《串珠聖經註釋》 ◎ 77:17~18 描述神的權能顯示在降雨、打雷、地震這些自然現象中。──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18】「你的雷聲在旋風中,電光照亮世界,大地戰抖震動。」 【詩七十七19】「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蹤無人知道。」 重述神帶領選民過紅海的經歷,雖然選民不能知道這位神的蹤影,但神對他們的眷顧卻是無可置疑的。――《串珠聖經註釋》 你的腳蹤無人知道: 神拯救以色列後,平復紅海,任何人都不能知曉其中的奧秘。 ――《聖經精讀本》 「禰的道在海中;禰的路在大水中」(19節),是形容神在不可能之中,帶領百姓過紅海時「下海中走幹地」(出十四22)。──《聖經綜合解讀》 「禰的腳蹤無人知道」(19節),是形容神平復紅海之後,任何人都不能知道祂是怎樣做成這件不可能的神跡的。──《聖經綜合解讀》 ◎ 77:19 說明神的心意無人知曉、無法預測。但 77:20 卻描述這樣能力浩大、難以預測的神,卻曾經牧養以色列人。因此擔心國家命運的人大可放心,因為神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七十七20】「你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 引導你的百姓: 這是神行紅海奇跡的目的,為引領如羊群般軟弱的教會及聖徒,神有時會施行奇跡。 ――《聖經精讀本》 本節好像從高潮滑落下來,但卻是深思熟慮的安排。能力的展示是途徑,而非目的(正如以利亞所發現的);神最關注的,其實是祂的羊群。這個詞沒有褒揚的意味,不過倒充滿了安全感,再加上摩西和亞倫,屬人的領袖在帶領,使本篇的結論解開了詩人所遇小麻煩的困擾,同時也為以色列的天路歷程立下一個里程碑,聲明這一路亦如其起頭一樣,不斷有驚險奇景出現。──《丁道爾聖經註釋》 神是「永不改變」(一百零二27)的神,祂永遠是我們的牧者。神過去帶領百姓在不可能中走過紅海,今天也會在不可能中向我們施行慈愛和恩典(7~9節);祂過去「借摩西和亞倫的手」(20節)引導自己的百姓,今天也照樣差派自己的獨生子做我們的「好牧人」(約十11),「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神的「腳蹤無人知道」(19節),祂救贖的恩典、大能和作為,遠遠超出了人的智慧所能理解的。一旦認識了這一點,詩人就不再因思慮過渡而輾轉難眠,而是安息在神的引導之中。──《聖經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第77篇)】 1 詩人為國患而憂心,這表現與他對神的信心有什麽關係?參7~10節。國民應有愛國之心,基督徒又應如何愛神的國度?參太6:33。 2 詩人如何從困惑、信心搖動的境況中得到安慰?他這方法可否幫助我們面對類似的困惑呢? 3 由於詩人看見過往的作為便發出19節的總結,並在信心上跨進了一步。這是否表示信心有時需要超越理性的限制呢?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