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五十九篇拾穗 【詩五十九篇題註】「掃羅打發人窺探大衛的房屋,要殺他。那時,大衛作這金詩,交與伶長。調用休要毀壞。」 大衛在這首詛咒詩裏(參看簡介)祈求神的幫助(1~5節),描述他危險的處境(6~10節),求神審判他的仇敵(11~15節),並把讚美歸給神(16,17節)。“休要毀壞”。參看詩篇第五十七篇的腳註。“金詩”。參看詩篇第十六篇的腳註。關於本詩的歷史背景,參看撒母耳記上十九章11、12節。――《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求告之詩,禱告的人受到仇敵的攻擊,求神拯救。寫詩背景見題注,為大衛所作,後來經過修訂,成為一篇為國祈禱的詩。詩人用夜來描寫仇敵的危險和譭謗(6,14節),用清晨比喻神的拯救(16節)。 全詩分為兩部分(1~9;10~17節)。第一部分主要為求告,第二部分主要求告,第二部分主要為感謝,兩部分都幾乎用相同的副歌結束(9;17節),在副歌之前同樣有一段描寫仇敵的話(6,14節)。――《啟導本詩篇註釋》 被惡人追趕的大衛。本詩是大衛受掃羅逼迫時所寫的早期作品,背景是大衛因掃羅所派的刺客危在旦夕,得到妻子米甲的幫助,從窗戶中逃走(撒上19:11~17)。詩中穿插詩人的禱告、呼求,結構並不嚴謹,有人據此認為是無名詩人的短詩。然而,這種看法並非嚴謹。最合情理的解釋:處於危在旦夕的情勢,大衛無暇抒情、無法合乎邏輯地表達心境。由:①呼求神施行拯救(1~5節);②描述惡人的行徑(6,7節);③請求神審判惡人(8~15節);④稱頌神(16,17節)等部分構成。 ――《聖經精讀本》 ◎這一篇背景是 撒上 19:11~18 所記載的事件。──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我的神啊,求你救我脫離仇敵,把我安置在高處,得脫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人;」 仇敵: 掃羅所差殺大衛的人。此外,大衛的仇敵遍佈國內外,他們背後隱藏著撒但的勢力,欲滅絕神的百姓。把我安置在高處: 意指“將我置於仇敵之上”。若被神高舉,仇敵豈敢攻擊他? ――《聖經精讀本》 保護一字(1節,和合:高處),與其意思相近的「高臺」(9、16、17節)一字,都有位置很高,無法碰到的觀念:因此 NEB譯作「作我力量的高塔」。相對而言,大衛的家並無保障,而是陷阱,死路一條,這是他的發現(撒上十九12)。參,箴言十八10、11,亦是用比較的筆法說到避難所。──《丁道爾聖經註釋》 在仇敵面前,我們如果只是求神消滅仇敵,還會有新的仇敵出現;但大衛卻是求神「把我安置在高處」(1節),讓一切仇敵都夠不著他。同樣,如果我們只是求神挪走礁石,後面還會有新的礁石;但如果神提高了我們生命的水位,後面的礁石就不再會成為我們的難處。──《聖經綜合解讀》 ●「安置在高處」:SH 7682,「安穩地置在高處」。──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7】祈求的內容和基礎:詩人「開門見山」的求神救他脫離仇敵,因他沒有犯過罪,不應受他們迫害(3下)。詩人在3節上和6~7節描寫敵人的惡毒,藉此暗示他的苦況。這些敵人不停尋找可以謀害的物件,猶如饑餓的野狗晚上到處覓食。這情景叫人想起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九2】「求你救我脫離作孽的人和喜愛流人血的人。」 喜愛流人血的人: 這些人殘忍到專以害人為樂的地步。事實上,殘忍是墮落人的本性,人之間的區別只是程度的不同。人多數喜歡批評,多於讚揚。 ――《聖經精讀本》 聖經拒絕將人類的爭鬥貶抑為利害的衝突。如果這是第1節給人的印象,本節則更往前一步,探究那些以狂暴作孽為生活方式之人的心態。後來別人亦指責大衛是這樣的人(撒下十六7、8),然而他領受責備的態度,卻立刻否定了這項指控。──《丁道爾聖經註釋》 本篇的背景是掃羅因妒忌而追殺合神心意的大衛(撒上十九11~12)。神允許「作孽的人和喜愛流人血的人」(2節)追趕祂的受膏者,正是要在大衛的身上做拆毀和建立的工作:一面破碎舊人、一面造就新人。──《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九3】「因為他們埋伏,要害我的命。有能力的人聚集來攻擊我。耶和華啊,這不是為我的過犯,也不是為我的罪愆。」 埋伏: 大衛在房間,掃羅的使者埋伏在外,等待黎明到來(撒上19:11)。 ――《聖經精讀本》 掃羅派人埋伏在大衛的房屋周圍,「要等到天亮殺他」(撒上十九11)。而大衛在遭遇這樣的難處的時候,首先卻是省察自己,看自己裡面有沒有「過犯、罪愆」(3節),這就是合神心意的人。──《聖經綜合解讀》 ●「他們埋伏」:原文是「看哪,他們埋伏」。 ●「我的命」:SH 5315,「肉體」、「生命」。──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3~4】從本篇與這故事看來,這裏無辜的申辯可以幫助我們明白其他經文,因有些經文看來似乎太誇張,將這類辯白絕對化。不過對於遭受不平待遇的問題,福音書提供了新的角度,見彼得前書二18以下的說明。──《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九4】「我雖然無過,他們預備整齊,跑來攻擊我。求你興起鑒察,幫助我。」 我雖然無過: 表白自己的純潔是大衛早期作品的特徵,與後期告白“我是在罪孽裡生的”(詩51:5)形成鮮明對比。大衛在這裡並非主張自己全然無罪,乃在陳明眼前的試煉並非因自己的過犯而來。 ――《聖經精讀本》 大衛被追殺,是因為掃羅的嫉妒,也是因為神要借著難處來造就大衛。所以神必然一路與他同在,「鑒察」(4節)他,「幫助」(4節)他;不是「幫助」他挪去難處,而是「幫助」他從難處中學到功課,成為合神心意的王。──《聖經綜合解讀》 ●興起鑒察,「幫助」:SH 7125,「會見」、「遭遇」,「有計劃的相遇」。各譯本都是取「幫助」的意義。──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5】「萬軍之神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求你興起,懲治萬邦,不要憐憫行詭詐的惡人。細拉」 詩人求神懲治“萬邦”,可見以色列此刻受到列國的攻擊,君王用此詩為國家祈禱。――《啟導本詩篇註釋》 懲治萬邦: “萬邦”指以色列眾仇敵。大衛籲求神懲罰危害自己的仇敵,進一步呼求神懲治民族的仇敵、敵擋神的萬邦。 ――《聖經精讀本》 大衛已經作王,他將第4b節個人的禱告,應用於更大的場合中。不過,他在年輕時已能夠這樣禱告,從撒母耳記上十七45、46,他對歌利亞所說的話範圍之廣,便可以看出。──《丁道爾聖經註釋》 ◎ 59:5 顯示此時大衛應該已經作王,所以由自己無辜被逼迫的狀況聯想到以色列國無辜被外國欺負的狀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6】「他們晚上轉回,叫號如狗,圍城繞行。」 將圍繞的敵人比作夜間在廢物堆中覓食的野狗,又饞又髒。――《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裏的輕視,很可能是大衛半夜遭埋伏者包圍時,受激而起的反應(撒上十九11)。真是找爛東西吃的好時間!約伯記二十四13~17也有類似的主題,他嘲笑謀殺者、淫蕩者,就像這裏的人一樣,他們可恥的日子也是從晚上開始。──《丁道爾聖經註釋》 大衛把埋伏攻擊他的仇敵(撒上十九11)比作饑餓的野狗,夜間想到城裡搜尋食物。──《聖經綜合解讀》 ●「叫號」如狗:SH 1993,「咆哮」、「吼叫」。──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 59:6 是把敵人比喻為覓食的野狗。 【詩五十九6~7】記述惡人的特點。他們如狗一般污穢、兇殘(腓3:2),如覓食的犬類嘶吼。他們口吐惡言,絲毫不懼怕神。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九7】「他們口中噴吐惡言,嘴裡有刀。他們說:“有誰聽見?”」 敵人咒駡、說謊,兇狠如利刃。“有誰聽見”是說敵人不相信真有神會懲罰他們。――《啟導本詩篇註釋》 「口中噴吐惡言」:描述狗狂吠的情形。 「有誰聽見」:這些敵人驕傲自恃,不怕神的刑罰。――《串珠聖經註釋》 咆哮(和合:噴吐)相當不適宜。字根的意思為冒泡沫上來,或噴出去;因此就狗而言,JB譯為「看牠們口裏流涎的模樣」,就人而言,NEB則譯為「從他們口中吐出一連串胡言亂語」。參,箴言十五2、28的用法。但「胡言亂語」太過溫和;第二行(直譯:「嘴裏有刀」)暗示為破壞性的話;第三行則明顯明為褻瀆。──《丁道爾聖經註釋》 不敬畏神的人,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太十二34),所以自然就會「噴吐惡言,嘴裡有刀」(7節),還以為「有誰聽見」?敬畏神的人卻知道,「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36),所以當留意自己的口舌,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四29)。──《聖經綜合解讀》 ●「噴吐」:SH 5042,「噴出」。 ●「他們說:有誰聽見」:SH 4310+SH 8085,「誰聽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8】「但你耶和華必笑話他們,你要嗤笑萬邦。」 詩篇三次形容“神發笑”(2:4;37:13;59:8),但都不是因歡喜發笑,乃是嘲笑惡人虛妄的圖謀。 ――《聖經精讀本》 神的大嗤笑,參二4~6,及箴言一24以下智慧的嘲笑。不過這幅圖畫必須以祂的憂愁(創六6;路十九41以下)來平衡,而這也是審判將臨的信號。──《丁道爾聖經註釋》 大衛每次在急難中,不單看見惡人,更看見了神,這是他脫離環境的秘訣。──《聖經綜合解讀》 ●「嗤笑」萬邦:SH 3932,「嘲笑」、「譏笑」。──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8~10】祈求的基礎:神是詩人的力量和高臺,而且愛護他,必會叫他親見敵人遭報。――《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九9】「我的力量啊,我必仰望你,因為神是我的高臺。」 「我的力量」:與3節那些「有能力的敵人」相對;有能力的敵人絕不能與那最有力的耶和華相比。――《串珠聖經註釋》 神是我的高臺: 意指“神是我的山寨”,意味著仇敵不能來害我。 ――《聖經精讀本》 「高臺」(9節)原文是「堡壘」。人間的高樓不能使大衛脫離仇敵的攻擊,他只好「從窗戶裡縋下去」逃命(撒上十九12)。只有「神是我的高臺」(9節),所以我們當求神「把我安置在高處」(1節),藏在基督裡面,才能脫離一切地上的難處。──《聖經綜合解讀》 ●「高臺」:SH 4869,「避難所」、「穩固的高處」。 ◎ 59:9 說詩人的力量是神,對比於 59:7 ,仇敵的力量在他們的言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9~10】這兩節慶賀轉機的出現,第17節將其節錄,作為本詩的結尾。不過希伯來經文在這兩處,有盼望與實現的區分。此處為:「我的力量(或堡壘)阿,我必等候𣿫」(9節),而後面則為:「……要歌頌𣿫」(17節);同樣,第10節是未來式,而第16a節則是過去式。──《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九10】「我的神要以慈愛迎接我。神要叫我看見我仇敵遭報。」 我的神……迎接我: 大衛所經歷的無數苦難,神從未收回對他的慈愛。即使聖徒身處危難試煉,只要記得神極大的看顧,就能勝過試煉。苦難是經歷神慈愛的最佳訓練途徑(119:71)。 ――《聖經精讀本》 迎接一字極其生動:它是根據在某人「面前」的觀念而來,通常用於形容向某人迎面而去,正如二十一3那優美的句子(見該處註解)。可是它也可以指到某人前面去引路,如六十八25;因此 AV、RV譯為「在前」,而 NEB意譯為「為我的錦標」。這兩種意思均可成立;最重要的乃是,大衛所注目的是神,而不是仇敵。──《丁道爾聖經註釋》 「看見我仇敵遭報」(10節)原文是「看見我仇敵」。──《聖經綜合解讀》 ●「慈愛」:SH 2617,「慈愛」、「立約的忠誠」。 ●「迎接」:SH 6923,「來會面」、「遇見」。 ●「見我仇敵遭報」:原文僅是「看見仇敵」。「遭報應」是大多數譯本加上解釋「看見」的譯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1】「不要殺他們,恐怕我的民忘記。主啊,你是我們的盾牌,求你用你的能力使他們四散,且降為卑。」 大衛求神懲罰惡人,以至百姓知道犯罪的嚴重,尤其是言語上的犯罪(12節)。他求神把他們分散,而不是殺死。――《詩篇雷氏研讀本》 “四散”是說使敵人象流浪者一樣,無處可以棲身。這樣,才可以作公義的神一定刑罰惡人活生生的證據,叫他們不敢再強嘴。――《啟導本詩篇註釋》 本節上半的意思是:詩人求神不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一次把敵人殺死,而是以「文火慢煎」的方式讓他們受折磨,好叫詩人的同胞有所警惕,不把敵人的滅亡視為偶然。――《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在生命受到危脅之時,未曾忘記教訓以色列百姓。義人在窮途末路也不應受挫,應盡職教訓百姓。 ――《聖經精讀本》 恐怕我的民忘記是聖經很典型的實話;這是申命記最關切的事之一(如:八11以下),又是詩篇七十八、一○六篇的歷史詩所注重的。神的子民既然容易鬆懈、走偏,祂就利用仇敵來完成幾種角色:作棍責打(賽十5、6),作忠誠的試驗(士二22),作鍛鍊用(士三2),而在本段則作為實物教學。從第\cs1613節看來,不要殺他們並非絕對如此:這裏只是求審判逐漸施展,直到最痛苦的結局。我們不必將本句讀為問句(「難道你不消滅他們嗎?」),像 NEB;將「不」字除去,如 JB,亦無憑證。舊約經常用一個絕不改變的狀況來解釋另一種情形,針對那種情形,我們應該加上限定子句(如:出二十4、5要從如:民二十一8;王下十八4b來看)。 本節其餘部分(連同六十八1)顯然是英國國歌中一句引起爭議的歌詞之靈感的來源:「使她的仇敵四散,叫他們跌倒」。這裏「流離四散」此譯為搖搖欲墜好(和合:四散);此字根在第15a節再度出現,而大衛本人也將嘗到這羞辱(撒下十五20)。──《丁道爾聖經註釋》 人常常有難處時抓緊神,難處一挪走就忘記神。但大衛知道懲罰惡人不是神的目的,造就百姓才是神的目的。所以大衛願意在難處中得著神更大的造就,求神暫時「不要殺他們,恐怕我的民忘記」(11節),只是「使他們四散,且降為卑」(11節),等自己學到功課以後,再除去仇敵。──《聖經綜合解讀》 ●「四散」:SH 5128,「使飄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1~13】詩人求神不要把敵人消滅得太快,應該一步一步刑罰,讓以色列人看見神的拯救。不過,他求神別放過敵人,除惡務盡。――《啟導本詩篇註釋》 祈求的內容:詩人再次求神消滅敵人。――《串珠聖經註釋》 ◎ 59:11~13 詩人禱告讓敵人的失敗是公開的,好讓別人可以看到說謊者明確的結局。並且這樣的禱告並非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宣揚神的榮耀。──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2】「因他們口中的罪和嘴裡的言語,並咒駡虛謊的話,願他們在驕傲之中被纏住了。」 惡人的言語總是充滿咒詛、虛假。但他們對義人的詛咒必不成就,神反會懲罰他們。在驕傲之中: 抬高自己是神恨惡的大罪。驕傲能使坐在榮耀之座的人馬上跌倒。詩中惡人吐露驕傲之言,然而,未曾表露的內心驕傲,也是可怕的惡念(箴16:18;賽14:12~15;但4:30~33)。 ――《聖經精讀本》 士師記第九章示劍人的故事,是一個社團因驕傲……咒罵、虛謊而自尋毀滅的典型例子。這些罪無一不為社會帶來致命的傷害,也必然招來懲罰;不過,驕傲亦等於直接向神挑戰。──《丁道爾聖經註釋》 實際上,不必等到神發怒,人「口中的罪和嘴裡的言語」(12節)必然會害死自己,人的「驕傲」(12節)必會象捕獸的網纏住自己。──《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九13】「求你發怒,使他們消滅,以致歸於無有,叫他們知道神在雅各中間掌權,直到地極。細拉」 “雅各”指以色列(看二十1注)。――《啟導本詩篇註釋》 神在雅各中間掌權: “雅各”指蒙神揀選的百姓以色列,也包含新約教會。創造全地並推動歷史車輪的神,至今依然在他揀選的聖徒中運行並掌權。叫他們知道……直到地極: 全地都當知道神在治理全地。 ――《聖經精讀本》 撒母耳記上十七46b,大衛對歌利亞所講那番偉大的話,與第13b節很類似,由此可見,最後的子句應該與知道相聯,而非與掌權相聯。真神僕的特色之一,就是渴望看見神為人所認識(參,王上十八36;約十二27、28);或許大衛最初唱這首詩時,意思為「神──而非掃羅」(柏容),然而後來他將範疇擴大,意思變為「神──而非大衛」,因為他是在求神從天上直接幹預。──《丁道爾聖經註釋》 這就像出埃及的時候,當世人都聽見了神的名、神的百姓在難處中學足了功課以後(出九16),神必然消滅還硬著頸項抵擋神的人,「使他們消滅,以致歸於無有」(13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九14】「到了晚上,任憑他們轉回,任憑他們叫號如狗,圍城繞行。」 看6節注。詩人再用“狗”來比喻敵人。神垂聽呼求,使敵人不得逞,只有叫號挨餓的份。――《啟導本詩篇註釋》 與6節相同,但6節描述惡人充滿惡意的行為,本節描繪遭到神審判,惡人採取的行為。 ――《聖經精讀本》 「任憑他們轉回;任憑他們叫號如狗」(14節)原文是「他們轉回;他們叫號如狗」。──《聖經綜合解讀》 ●「任憑他們轉回」:原文無「任憑」,僅有「他們轉回」。 ●「任憑他們叫號」:原文無「任憑」,僅有「他們叫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4~15】本處疊句第二次出現時,因著大衛得勝的把握,已經有所改變。潛伏的人又回來了,可是如今他們的狂傲氣勢何在?參第7與15節的比較。叫號一字的翻譯較不確定,這個字曾用來形容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怨言」──可說是「哀聲怨嘆」,在此也很配合文意。古譯本如此認為;不過若按希伯來文母音,則意思變為「他們待了一整夜」,有些註釋家偏好此解。不過,叫號的翻譯可令人憶起沙漠中飢餓的叛徒,似乎是這些子音的正確讀法,何況以下緊跟著的,是一生動的對比,更使這譯法顯得牢靠。──《丁道爾聖經註釋》 ◎ 59:14~15 說明那些惡人雖然一直努力,但只能被隔絕在城外(避難所之外)。 59:16~17 作者卻可以安然歌頌神的恩典。──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4~17】結語:詩人重述敵人像餓狗一樣伺機陷害他,如果不成功,便會如狗狂吠;但他深信神必會救援,故以讚美作為本詩的結尾。――《串珠聖經註釋》 雖然仇敵一直在努力,但只能被隔絕在神的「高臺」(16節)和「避難所」(16節)之外(14~15節)。雖然環境裡還是終夜狗叫,但藏身在神裡面的人已經得勝,可以安然歌頌神的恩典(16~17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九15】「他們必走來走去,尋找食物;若不得飽,就終夜在外。」 「終夜在外」:可作「咆哮不停」。――《串珠聖經註釋》 敘述惡人悲劇性的結局。他們在饑餓中,飽受不安與痛苦的折磨,傾盡全力也是枉然,只能在黑暗中尋找食物。 ――《聖經精讀本》 ●「走來走去」:SH 5128,「使飄流」。 ●「就終夜在外」:SH 3885,原文有「過夜」、「停留」與「發牢騷」、「抱怨」兩個意思,詩人可能兩個意思都用。──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九16】「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因為你作過我的高臺,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 詩人以清晨的曙光象徵神的拯救。他歡欣歌唱。――《啟導本詩篇註釋》 早晨要高唱: 追尋大衛的惡人欲在早晨殺害他,但到了早晨,大衛卻得以高歌讚美神。因神親自作他的避難所,護衛他,使他安然逃出仇敵之手。雖然是米甲從窗戶縋下大衛,然而神在這一切事中與他同在。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九16~17】再次提到神是他的力量,與9節互相呼應。――《串珠聖經註釋》 與惡人的悲慘結局比較,高聲頌贊神的慈愛,賜給自己榮耀的勝利。 ――《聖經精讀本》 在可畏景象的疊句首次出現(6、7節)之後,強烈的對照登場:「但𣿫耶和華……」(8節)。它第二次出現時,同樣有鮮明的前後之比,先強調「至於他們」(15節),再強調「但我……」(16節);接著則是進一步的對比,一方為受挫的埋怨,另一方則為興奮的歡唱。這動作以三個不同的字來表達,不妨譯為「我要歌唱……我要呼喊……(16節);我要吟一篇詩」(17節)。──《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九17】「我的力量啊,我要歌頌你,因為神是我的高臺,是賜恩與我的神。」 正如前面幽暗的疊句第二次已有所改變(6~7、14~15節),信靠的疊句亦然。第9節的主題是忍耐等候:「我必仰望𣿫」(見該處註釋)。如今大衛是以感恩的心回顧,因禱告已蒙應允(16b節),所以「我必仰望」變成「我要歌頌」,或(NEB)「我要向𣿫吟一篇詩」。而他不再需要繼續對應第10節的部分,即以「愛我的神」(JB)開頭的那句話。──《丁道爾聖經註釋》 【思想問題(第59篇)】 1 作者備受敵人的攻擊時,不忘記神那方面的屬性?參10, 13節。這給我們什麽提醒? 2 作者求神不要迅速地將仇敵滅絕,而是把刑罰漸漸加在他們身上,以此警惕 子民(11)。神今日未有將惡人立刻除掉,是否也有這目的? 3 作者常用什麽詞句來稱呼和描述神?參9, 17節。人遭遇患難時,如何才會體驗到神的同在呢?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