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五十五篇拾穗

 

【詩五十五篇題註】「大衛的訓誨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

         由於遭到親密朋友的出賣(1213),大衛在痛苦(想到自己;1~8)、忿怒(想到敵人;9~15)和信心(想到神;16~23)之中禱告。――《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個人求告詩,詩人一方面受到惡人的壓迫(3~5),一方面又為舊日密友所欺騙(12~1420~21)。他本想逃離故土(6~8),後來決定尋求神,認定神為他唯一的倚靠(16~1922~23)。――《啟導本詩篇註釋》

         遭受背叛的痛苦。本詩屬悲歎詩,悲歎詩可分為個人和民族的。吟唱信仰生活喜怒哀樂的詩篇,悲歎詩佔有最高的比例,這點頗引人深思。悲歎詩共有五個要素,有些詩具備全部,有些詩由其中幾項要素組成。本詩排列不是井然有序,但具備全部要素:①對眼前痛苦的歎息與呼告;②求神審判仇敵;③表明自己無辜,呼求神立刻施行拯救;④許願悔改得救之後獻身於神;⑤救恩尚未成就,但相信必得成就,獻上感謝與稱頌。五種要素在每首悲歎詩中並非按序排列。根據每首詩的背景,強調點有所不同。總之,當銘記詩篇作者即使身處逆境,也未全然絕望。他們藉著禱告呼求神,並且相信求告必得成就,從未失去感謝稱頌神的心志。今日的聖徒,面對痛苦,也可藉著吟頌悲歎詩,重新獲得由信仰覺醒而來的希望與動機。本詩是大衛在老年,遭到兒子押沙龍與軍師亞希多弗的背叛,在亡命的羞辱中所寫。 ――《聖經精讀本》

         本篇的背景可能是大衛的兒子押沙龍叛亂時期,大衛的朋友亞希多弗和押沙龍一同起來反對他(撒下十五12~31)──《聖經綜合解讀》

                  ◎大部分學者認為這一篇是寫在押撒龍叛變,亞希多弗倒戈背叛大衛的背景下 撒下 1620~174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神啊,求你留心聽我的禱告,不要隱藏不聽我的懇求。」

         當人在地上無路可走的時候,神的百姓還有一個敞開的天門;當人在世上絕望痛苦的時候,神的百姓還可以向神呼求。神必然會「留心聽我的禱告」(1),因為「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八38),只有人自己的不信才會阻擋我們回到祂面前。──《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五1~2首段的禱文:詩人求神垂聽禱告,不要躲開不理會他。――《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2「求你側耳聽我,應允我。我哀歎不安,發聲唉哼,」

         “我哀嘆不安,發聲唉哼”。更可作:我哀嘆不安,而且心煩意亂。――《詩篇雷氏研讀本》

         我哀歎不安,發聲唉哼: 詩人的心因惡人的欺壓充滿不安與愁煩,不得安息。聖徒亦會因世界的阻撓陷入憂愁。但這樣的時候,聖徒有特權到神施恩座前,求神伸冤。 ――《聖經精讀本》

                  ●「哀歎」不安:SH 7879,「焦慮」、「苦惱」。

                  ●哀歎「不安」:SH 7300,「顯出焦躁不安」。

                  ●「發聲唉哼」:SH 1949,「抱怨」、「顯出不安」。──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3「都因仇敵的聲音,惡人的欺壓,因為他們將罪孽加在我身上,發怒氣逼迫我。」

         「惡人的欺壓」:可作「惡人的吵鬧」。

          「因為 ...... 逼迫我」:可作「因為他們把災難加在我身上,在烈怒中迫害我」。――《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提出哀歎懇求的緣由。“仇敵”指押沙龍與追隨者,也指專門逼迫、攻擊聖徒的黑暗勢力。 ――《聖經精讀本》

         當我們聽見「仇敵的聲音」(3)的時候,不必回答、爭辯,最好的方法就是向神呼求。因為神允許「惡人的欺壓」(3)臨到我們,是要讓我們學會把自己「重擔卸給耶和華」(22),也讓我們明白神做事的法則是:「人的忿怒要成全禰的榮美;人的餘怒,禰要禁止」(詩七十六10)──《聖經綜合解讀》

                  ●「欺壓」:SH 6125,「壓迫」、「壓力」。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發怒氣逼迫我」:SH 6399+SH 7852,「發怒氣敵對我」。──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3~14詩人的苦況:詩人處境危險,備受惡人迫害,連知己朋友也倒戈相向,叫他十分痛心(3~5 9~14)。他飽嘗迫害,希望變成一隻翱翔的鴿子,飛到緲無人煙的曠野去安歇(6~8)――《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4「我心在我裡面甚是疼痛,死的驚惶臨到我身。」

         「死的驚惶」:因害怕死亡而產生的恐懼。――《串珠聖經註釋》

         我心……甚是疼痛: 詩人內心的痛苦因恐懼達到極限,痛苦滲透到靈魂深處。 ――《聖經精讀本》

                  ●「甚是疼痛」:SH 2342,「生產之痛」、「被使之痛苦扭動」。──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4~5心中的痛苦比身體的痛苦來得難受,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所受的苦乃是心中的苦,這也就是義者承擔我們一切罪孽的苦(賽五十三11)。正如林後五章廿一節說的:“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誰能知道那義者主耶穌為我們的罪受了極大的痛苦呢?思想這兩節經文便可知道。── 包忠傑《詩篇註解》

 

【詩五十五4~8惡人的欺壓。記述詩人內心的痛苦。他的心充滿傷痛(4)、恐懼、戰兢、驚恐(5),想盡一切辦法躲到避難所(67),脫離狂風暴雨(8)6節尤為抒情地描繪詩人渴望躲避痛苦的心境。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五5「恐懼戰兢歸到我身,驚恐漫過了我。」

         親人、密友的背叛,是因為大衛的犯罪所招致神的管教(撒下十六11~12),所以大衛心中的「恐懼戰兢」(5)比身體的痛苦更加難受。──《聖經綜合解讀》

                  ●「驚恐」:SH 6427,「發抖」、「戰慄」。聖經中僅出現四次。──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6「我說:“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

         本節交錯著抒情的優美與詩人的恐懼。面對死亡的威脅,在痛苦的詩人眼中,自由翱翔的鴿子如此幸福。鴿子飛不高,但能迅速尋到藏身處。詩人懷著強烈的激情,詩意地刻畫翱翔碧空的翅膀。 ――《聖經精讀本》

    RSV不顧流行看法的影響,而保存了希伯來文的原意,譯為像鴿子(而非「鴿子的」),這是正確的。──《丁道爾聖經註釋》

         當我們面對巨大的壓力和難處的時候,難免都會盼望「有翅膀像鴿子」(6),一走了之。但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不管躲到那裡,煩惱總會與我們如影隨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22),祂必叫我們如鷹展翅上騰,在祂裡面真正「得享安息」(6)──《聖經綜合解讀》

                  ●「得享安息」:SH 7931,「居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6~8詩人巴不得能有鴿子般的強勁翅膀,可以遠遠飛到與世無爭的安靜土,遠離惡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556~8 說明了大家遭遇壓力時的反應:想要逃避。──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7「我必遠遊,宿在曠野。細拉」

         「宿在曠野」:詩人認為宿於離人群的荒野,可使他過著平安寧靜的生活(參耶92)――《串珠聖經註釋》

         曠野: 是受逼迫與欺壓之人的藏身處(92) ――《聖經精讀本》

                  ●「遠遊」:SH 7368+SH 5074,「遠離逃避」、「遠走高飛」。──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8「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脫離狂風暴雨。”」

         詩人渴望安息,而不是勝利。蒙神眷顧者常常期許能走出喧囂的世界,進入神所賜超越的安息。 ――《聖經精讀本》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8),既是指大衛離開耶路撒冷,逃往猶大的曠野(7);也是指他逃到神裡面,心思「脫離狂風暴雨」(8)。當我們遇到難處的時候,應該借著禱告「速速逃到避所」,只有在基督裡面才能脫離眼見環境中的「狂風暴雨」。──《聖經綜合解讀》

                  ●「避所」:SH 4655,「逃跑」、「供躲避的地方」。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9「主啊,求你吞滅他們,變亂他們的舌頭,因為我在城中見了強暴爭競的事。」

         “吞滅”。更可作:變混亂。意思是:願這樣的混亂和象巴別塔的變亂口音,發生在我的仇敵身上。參看創世記十一章79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變亂他們的舌頭”:象當日變亂建巴別塔的人的口音一樣,使惡人的計謀不得逞。――《啟導本詩篇註釋》

         「吞滅他們」:原文作「混淆」。

          上半節可譯作「主啊!求你澈底擾亂他們的言語」。――《串珠聖經註釋》

         變亂他們的舌頭: 人類試圖背逆神,自建巴別塔(111~9)。神變亂天下人的語言,粉碎其邪惡圖謀。大衛懇求神像當年一樣,變亂惡人的舌頭,使其如一盤散沙。 ――《聖經精讀本》

         「變亂他們的舌頭」(9),指象當日變亂建巴別塔的人的口音一樣(創十一9),使惡人的計謀不得逞。──《聖經綜合解讀》

                  ●「變亂他們的舌頭」:SH 6385+SH 3956,「言語分歧」或「意見分歧」。

                  ◎「變亂他們的舌頭」:可能背景是  111~9 的「巴別塔事件」。──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9~11若社會秩序破壞,良善的百姓必感到苦不堪言,而對大衛王則構成直接的挑戰。他的祈禱很有眼光,讓我們學到一課:他想起神如何對付巴別(9a)那狂傲之城,就是將邪惡的分歧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當足智多謀的亞希多弗作了押沙龍的謀士時,他也作了類似的禱告(撒下十五31)。本段進一步將大衛個人的試煉轉為他對公眾事務的關懷。這是神的城,其城牆應當成為祂子民的保障(四十八12以下),不是背叛者與恐怖分子遊行之地(10),其街市(11)應當無懈可擊(一四四14)。這個禱告根基很穩固。──《丁道爾聖經註釋》

                   559~11 用一個新的角度來描述詩人遇到的挑戰:整個城市充滿邪惡。

 

【詩五十五9~15大衛內、外的痛苦。大衛的痛苦源於充滿神恩典與治理的城中,現今充斥強暴與罪孽。大衛最信賴的臣僕也加入惡人之列,更令大衛感到淒然。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五10「他們在城牆上晝夜繞行,在城內也有罪孽和奸惡。」

         「晝夜 行」:描寫敵人晝夜準備作惡的情形。――《串珠聖經註釋》

         他們在城牆上晝夜繞行: 意指全城住滿惡人。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五10~11作為君王,大衛尤其擔心耶路撒冷城已經成為叛軍和恐怖分子的閱兵場。――《詩篇雷氏研讀本》

         “他們”指惡人,晝夜不息思想詭計,象城牆上巡更的人那樣警覺。也有人說,“他們”是9節所說的“強暴爭競的事”,此城完全為罪惡所控制。――《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五十五11「邪惡在其中,欺壓和詭詐不離街市。」

         「邪惡」:原指毀壞。

          「街市」:在此處或許是司法的裁判署。――《串珠聖經註釋》

                  ●「邪惡」在其中:SH 1942,「毀滅」、「大災害」。

                  ●「街市」:SH 7339,「寬闊或開放的空間」、「廣場」。──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2「原來不是仇敵辱駡我,若是仇敵,還可忍耐;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

 

【詩五十五12~14“不料是你”:敵人的淩辱和欺壓尚可忍,但辱駡他和背棄他的反而是知己朋友,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神的殿中同行”指一同進殿朝拜。――《啟導本詩篇註釋》

         友人的背叛。被仇敵趕逐尚可理解,大衛久經仇敵追殺。而今遭到曾經同甘共苦的良友的追逼,詩人痛心地領悟惟有神才值得投靠。 ――《聖經精讀本》

         背叛大衛的不是外面的「仇敵」(12),而是他「知已的朋友」和屬靈的同伴亞希多弗(13),所以使大衛更加覺得痛苦。當我們犯罪的時候,神也常常興起我們周圍的親人、朋友來對付我們,才能把我們的肉體對付得更加徹底。──《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五13「不料是你,你原與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已的朋友。」

         “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我們不能確定這個叛國賊是誰,雖然第2021節描述了他的行為。――《詩篇雷氏研讀本》

         「與我平等」:指同僚,具有相等的地位或價值。――《串珠聖經註釋》

         應注意的是此處的描寫。與我平等,JB譯得更精確,「我的袍澤」;參 NEB「我親如手足的人」。但大衛沒有注意到,他在這段感人話語中所描繪的,與他對烏利亞的出賣如出一轍,因烏利亞乃是他最忠堅的朋友之一(撒下二十三39)。──《丁道爾聖經註釋》

                  ●「與我平等」:SH 6187,「次序」、「序列」。「與我同樣層次」。

                  ●「我知己的朋友」:SH 3045,此字是「由經驗中領悟」的意思。甚至用來描述夫妻間的「同房」。此處是指「非常熟悉的朋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4「我們素常彼此談論,以為甘甜,我們與群眾在神的殿中同行。」

         大衛與他的朋友曾有親密的相交,並且一起敬拜神。――《詩篇雷氏研讀本》

         可意譯為「我們素常甜蜜的彼此交通,一起同心在神的殿敬拜」。這些惡人(包括他的密友),是令他感到痛苦的原因。――《串珠聖經註釋》

         我們……談論: 意味私交親密。大衛回想與亞希多弗共度的日子,陷入更深的憂傷。 ――《聖經精讀本》

         「與群眾在神的殿中同行」(14),指他們曾經一起在耶和華的節期敬拜神,是屬靈的同伴。──《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五14 神殿中的群眾】以色列人所得的指令是每年參加朝聖節期,將祭物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見:出二十三17;申十六16的注釋)。大群百姓或密友同行的宗教之旅(七十士譯本用 en homonoia「團結」一詞翻譯本節),能夠形成緊密的團契,彰顯他們忠於盟約。與他同行朝聖的人當中竟然有人出賣他,顯然令詩人極度痛苦。──《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五15「願死亡忽然臨到他們,願他們活活地下入陰間;因為他們的住處,他們的心中,都是邪惡。」

         “願他們活活的下入陰間”。即願神的審判是即時的和令人吃驚的(正如可拉的審判;民一六30~32);不是為了個人的恩怨,而是因為那人叛逆神所揀選的領袖。――《詩篇雷氏研讀本》

         祈求的內容:詩人求神消滅這些仇人。

          「活活的下入陰門」:地面裂開,把他們活埋(參民1631)――《串珠聖經註釋》

         願他們活活地下入陰間: 以色列在曠野漂流時,反對摩西作領袖的可拉一党,曾活活墜落陰間(161~35)。詩人祈求神降同樣災禍于謀反的惡人。祈求神殲滅敵對神的邪惡勢力。 ――《聖經精讀本》

         請注意這突來的呼聲是用複數。大衛對個人的背叛主要的反應是悲痛(12~14),然而對叛逆集團向他權柄的威脅,則發烈怒 ── 而其中必包括那位帶頭的人;這乃是他一貫的模式。願他們活活下入陰間,顯然是回應民數記十六30,當日摩西求神以此為證,顯明與他作對的叛徒,就等於在抗拒神。

  在細節方面,l5a節對子音經文最簡單的譯法為「願毀滅(y#s%i^mo^t[)臨到他們!」,但傳統所加的母音將其改為「願死亡欺騙他們」 ── 即,趁他們不察覺時臨到他們。從全句的其他部分來看,其差異還不算大。本節最末了,RSV AV的不同是由於:(1)有兩個字根,形式相同但意思相異,RSV認為是「驚恐」,AV認為是「住處」(和合本同)(2)RSV猜測,「他們中間」(和合:他們的心中)的子音應當移位,讀成他們的墳墓。但古譯本並不支持此猜測。──《丁道爾聖經註釋》

         「活活地下入陰間」(15),指像可拉一黨(民十六31~33)一樣突然被地開口吞了下去。──《聖經綜合解讀》

         雖然大衛知道自己正在受神的管教,但他仍然呼求神公義的審判。因為他知道,這些人對付他,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恩怨。「他們的心中,都是邪惡」(15),要用人意所立的王代替神的受膏者,破壞神救恩的計畫。──《聖經綜合解讀》

                  ◎「活活地下入陰間」:背景是  1630~35 的「可拉黨」事件。──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5 活活的下入陰間】敵人早逝是詩人祈求的審判。他們要和利未人可拉及其同黨(民十六31~35)一樣,被地開口吞了下去,沒有機會繼續作惡。「忽然」一語的對偶澄清他們「活活的」下入陰間並非不會死亡。詩人所求的是他們猝然倒斃。死亡好像一個打開的口,出其不意的吞吃人的形像,亦可見于烏加列的《巴力史詩》。陰間之神摩特被形容為「吸引野牛的水池」,「伸出兩手隨意吃食」。──《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五16「至於我,我要求告神;耶和華必拯救我。」

         仇敵迫使神的僕人去祈禱,就等於不自量力,註定必敗無疑。──《丁道爾聖經註釋》

                   5516 暗示詩人一天分別在晚上、早晨與中午禱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6~19祈求的基礎:因為詩人全心信靠神,而且這些惡人不肯悔改,應受神的懲罰,故詩人知道神必應允他的祈求。――《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17「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他也必聽我的聲音。」

         先提“晚上”,後提“早晨、晌午”,乃依當日以色列人計算一天的方法,從頭天日落開始。詩人一天三次祈求神(但六10)。――《啟導本詩篇註釋》

         「晚上、早晨」猶太人以晚上為一日的起點,故先說晚上,再提早晨。――《串珠聖經註釋》

         晚上、早晨、晌午: 敬虔以色列人習慣一天祈禱三次(610)。本句亦意味“整日”。他也必聽我的聲音: 不住禱告,必蒙應允(181~8) ――《聖經精讀本》

         詩篇一一九164的「一天七次」顯然是取一圓滿的數字作代表,這裏所提的三段時間,看來卻是固定模式,大衛在危機期間定意如此行。從但以理開始(但六10),有人受感而沿用這類有規律的對策,來抗拒世界的壓力。NEB所譯「我懷抱我的苦楚」(和合:「哀聲悲嘆」)顯得過分沮喪失志;這個字基本的意思是「我默想」(參,如:七十七612),需視上下文來加以潤飾,而此處應當包括信心的禱告(1617a)。──《丁道爾聖經註釋》

         「晚上、早晨、晌午」(17),指一天三次固定的禱告(但六10),以色列人的一天是從前一天日落開始。──《聖經綜合解讀》

                  ●「晌午」:SH 6672,「正午」、「中午」。──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8「他救贖我命脫離攻擊我的人,使我得享平安,因為與我相爭的人甚多。」

          戰爭(和合:「攻擊我的人」)是一很少見的字,不過因它在第21節再度出現(「爭戰」)NEB將它修改為「他們圍攻我」的作法,似無必要。──《丁道爾聖經註釋》

                  ●「攻擊我的人」:SH 7128,「戰事」、「戰爭」。──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19「那沒有更變,不敬畏神的人,從太古常存的神必聽見而苦待他。」

         本節可譯為“那從太苦就坐著為王的神必使他們受苦,因為他們頑固不改,不敬畏神”。――《啟導本詩篇註釋》

         意譯是「那從太古就作王的神必聽我,使他們受害,因他們不肯改過,又不敬畏神」。――《串珠聖經註釋》

         因為他們不遵守任何律法(和合:沒有變更)的翻譯,是從直譯為「沒有改變的人」(參,AVRVRSV小字)輾轉推演而來,將「改變(交換)」解釋為「尊重彼此的責任」( K~B)。這或許有可能,但是「改變」一字的基本意思並非模糊不清,這樣解釋過於牽強。按直譯來看,這些人若非已在罪中定型,就是財物豐厚,根本不去考慮神。參耶利米書四十八11所描寫摩押的自滿:「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裏。」──《丁道爾聖經註釋》

         「不敬畏神的人」(19)硬了心腸,「沒有更變」(19)。而神更是「從太古常存」(19),永不改變,大衛可以怎樣從神那裡得著拯救,我們也可以有同樣的盼望。──《聖經綜合解讀》

                  ●「沒有更變」:SH 3699+SH 2487,「不改變」、「不肯改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20「他背了約,伸手攻擊與他和好的人。」

         “他”指詩人的同伴。“與他和好的人”亦作“他們的朋友”或“他的盟友”。“約”指朋友間的盟誓與諾言。――《啟導本詩篇註釋》

         他: 解釋有分歧,但可視為邪惡之眾。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五20~21詩人的苦況:他再次描寫那位不忠信的友人,藉此強調他的痛苦,這知己原來是一個口是心非、口蜜腹劍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這種背信的惡劣,是不守自己明言的承諾:不僅背棄朋友,還背後暗刺曾起誓的盟友。約的神聖,可由背了一字看出,此字意味褻瀆神聖之物。結盟之時必曾求神為見證。──《丁道爾聖經註釋》

         20~21節形容攻擊大衛的是一個口是心非、口蜜腹劍的人。──《聖經綜合解讀》

                   5519~21 描述詩人的對手是口蜜腹劍的人,基本上不敬畏上帝,所以即使指著神訂定和平的約,也能夠背棄而攻擊詩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21「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卻懷著爭戰;他的話比油柔和,其實是拔出來的刀。」

         “如奶油光滑”與“比油柔和”相對,都是指說討人歡喜的假話。“懷著爭戰”是說“志在戰爭”。――《啟導本詩篇註釋》

         他的口……光滑: 意味阿諛奉承的話聽來悅耳,但甜言蜜語多半帶來壞結果。 ――《聖經精讀本》

                  ●「如奶油光滑」:SH 4260,「似凝乳的」、「平滑的」,比喻「諂媚奉承的話」。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拔出來的刀」:SH 6609,「出鞘的劍」。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21 心口不一】某個亞喀得諺語也有提到這個不一致之處,指出嘴唇說友善話語的人,心中仍可充滿殺人的念頭。書爾普咒語系列提到一個言語率直,內心卻狡猾的人。──《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五22「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

         這是殿中祭司所說的話,叫詩人把掛慮卸給神,因為祂扶持求告祂名的人。“撫養”有支持的意思。――《啟導本詩篇註釋》

         可能是一位祭司對詩人所說的話。

          「你的重擔」:原文作「所加給你的分」。

          「撫養」:指支持和扶助,

          「動搖」:原文可能作「軛的橫杆」,代表重擔。

          末句可譯作「他不會長久將重軛加給義人」。――《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通過這件事,領悟到的偉大教訓。平安、不動搖的生活,秘訣在於將所有重擔卸給神,單單信靠神(1128~30) ――《聖經精讀本》

         重擔一字太狹窄;它是指你所遇到的事,所命定的遭遇(因此 NEB作「你的命運」),無論是什麼。所給的應許不是神要挑擔子,乃是祂將扶持你。這個動詞曾用來形容供養人的約瑟(創四十五11),以及一些保護者;最重要的,則是形容神在曠野對以色列人週到的照顧(尼九21)。──《丁道爾聖經註釋》

         本節可能是神借著一位祭司向大衛所傳達的安慰,也是神借著大衛的遭遇對曆世歷代神百姓的呼召。神一再提醒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太六34),「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五7)。只要我們把重擔卸給神,祂必會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聖經綜合解讀》

         千千萬萬的信徒因這節經文得了極大的安慰。孟德爾松在清唱劇《以利亞》中,以本節作為歌詞,譜寫了優美動聽的四重唱。──《聖經綜合解讀》

                  ●「重擔」:SH 3053,「份額」,聖經中僅出現於此。七十士譯本譯為「重擔」。

                  ●「撫養」:SH 3557,「支持」、「維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22~23結語:詩人重申他對神的信賴,相信惡人必要滅亡。――《串珠聖經註釋》

                   5522~23 重申對神主持公義的信心,相信神一定會伸張正義。──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五23「神啊,你必使惡人下入滅亡的坑;流人血、行詭詐的人必活不到半世,但我要倚靠你。」

         “活不到半世”:流人血的不得善終。――《啟導本詩篇註釋》

         「半世」:活不到原有一半的日子,即夭折。――《串珠聖經註釋》

         必活不到半世,大衛似乎只是以此語指這暴徒倚仗時勢的行徑,不過他並沒有忘記這是神才能定奪的,因全地都屬於祂。在其他地方,他的眼光更遠(如:十六1011,十七l3~15);但最重要的是,神完全掌管,而大衛已經作了他的抉擇。我是強調語,把對仇敵的注意一掃而空。事實上,參與其中的重要人物只有兩個,而非三個。「至於我,我要倚靠神。」──《丁道爾聖經註釋》

         「活不到半世」(23),意思是不能善終。神破壞了亞希多弗的計謀(撒下十七14),他絕望地自殺了(撒下十七23)。押沙龍陣亡了,猶大自縊了,迫害教會的尼祿死了,一切抵擋神的人都必滅亡,唯有倚靠神的人必不動搖。──《聖經綜合解讀》

                  ●「半世」:「一半的日子」。──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53~55)

 1 試找出詩人所受的迫害和仇敵的惡行。詩人根據什麽深信神會報應仇敵所行的惡?

 2 以牙還牙對嗎?參太1815~17 林前66~7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