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五十一篇拾穗

 

【詩五十一篇題註】「大衛與拔示巴同室以後,先知拿單來見他。他作這詩,交與伶長。」

         大衛在這篇懺悔詩裏(參看詩六的腳註)求神赦罪和潔淨(12),承認自己的過錯(3~6),祈求饒恕和復興(7~12),決意讚美神(13~17),並求神繼續把繁榮賜給耶路撒冷(1819)。本詩篇詳述大衛承認他與拔示巴所犯的罪(撒下一一;一二;尤其留意一二13)。――《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詩篇》中最感人的一首求告詩,屬七首“悔罪詩”之一(看第6篇題解)。詩首題注中說明為大衛所作,背景見《撒下》十一,十二章:一個犯罪痛悔的人,求神寬恕、潔淨。本詩是對第五十篇神的責備的好回應(比對16節與五十8~15)

全詩以悔罪祈禱開始(1~2),然後是認罪(3~5),繼之懇求潔淨和復興(6~12)、感恩和誓願(13~17),最後為全耶路撒冷祈求,因為王的禍福和神的聖城(錫安)不可分(看二6)。――《啟導本詩篇註釋》

         大衛的懺悔詩。恐怕沒有別詩比這首更加淒慘、痛心。如標題所記,大衛與拔示巴通姦後,為了遮蔽罪行,將她的丈夫烏利亞派到危險的戰場,使其喪命。神派先知拿單責備大衛。本詩正是以此事為寫作背景(撒下1112)。大衛聽到先知嚴曆的斥責,內心深處感到憂傷、痛悔,謙卑的態度是大衛最偉大之處。掃羅卻與大衛相反,他並未真正悔改,因此神廢棄他的王位(撒上131~14151~35)。本詩的教訓:①承認自己的過犯;②卑劣的惡行,只要真正痛悔,就會得到赦免。 ――《聖經精讀本》

         本篇是大衛與拔示巴犯罪之後(撒下十一1~27),向神誠懇認罪的禱告。大衛因為試圖隱藏自己的罪,失去神的同在長達一年之久(11),在罪的折磨裡苦苦掙扎。因此,當神借著先知拿單光照他的時候(撒下十二1~12),他就不再掩蓋,而是立刻認罪悔改(撒下十二13),而且「交與伶長」(1),在眾人面前公開坦白。本詩是七篇「悔罪詩」之一(第六、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百零二、一百三十、一百四十三篇),是其中最動情的一篇。──《聖經綜合解讀》

                  ◎這一篇是七篇懺悔詩中的一篇,這七篇是 6 32 38 51 102 130 143 。且許多人認為這是這七篇中最偉大的一篇。

                  ◎此處的事蹟,記載於 撒下 111~1223 

                  ●「拔示巴」:字義是「誓約之女」。

                  ●「同室」:SH 9355,「進入」、「同房」。

                  ●「拿單」:字義是「賜予者」。──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大衛因自己的不配而祈求神的“慈愛”(基於約的愛;參看何二19的腳註)和“憐恤”(同情)。――《詩篇雷氏研讀本》

         「過犯」:指「背叛」。――《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祈求: ①神的憐憫;②神塗抹自己的罪。――《聖經精讀本》

         開頭的懇求,憐恤一語,是絲毫沒有資格得恩情之人所說的話,但慈愛則是立約用語。大衛儘管不配,卻知道自己仍屬於神;參,浪子的似乎矛盾之言:「父親,……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第二個說到慈悲的字,是一個動感情的字,用在如創世記四十三30,約瑟的「心」,或內在最深處的愛弟之情;大衛用這字更加靠近神,向祂的溫柔情懷發出呼籲。這與新約描繪深情的「動了慈心」相近。

         饒恕所需要的,不只是心軟而已。罪的指控記錄仍在,而所帶來的汙穢依然黏附著。塗抹的懇求,意思是「擦去」,像從一本書中刪除(參,出三十二32;民五23)。從福音我們才明白,要除去「攻擊我們……的字據」(參,西二14),需要付多大的代價。──《丁道爾聖經註釋》

         一個真心認罪悔改的人,因為認識到罪的可怕和自己的不配,所以不敢求神按著公義來審判自己。但在罪中的大衛仍然知道自己是屬神的,所以能緊緊抓住神「豐盛的慈悲」(1),求神按祂的「慈愛憐恤我」(1)。主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12),我們若將來要神按慈愛憐恤我們,現在就要以慈愛憐恤別人、以公義要求自己,而不是以公義要求別人、以慈愛憐恤自己。──《聖經綜合解讀》

         「塗抹我的過犯」(1),不是指忘了罪、忽視罪,而是指不再控告定罪。正如神赦免了新約信徒的一切過犯,「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它撤去,釘在十字架上」(西二14)──《聖經綜合解讀》

                  ●「慈愛」:SH 2617,「履約的忠誠」、「慈愛」。此字比較強調發出慈愛的本體之良善特質,通常用在神身上(一般人比較不容易做到)

                  ●豐盛的「慈悲」:SH 7356,「憐憫」。

                  ●「塗抹」:SH 4229,「擦去」、「擦掉」。──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2詩人用“塗抹”、“洗除”和“潔除”來傳達他渴望罪孽得蒙赦免。深深浸染在他身上的“過犯”、“罪孽”和“罪”使他與神隔開,只有神可以除去,恢復他與神的親密交通。“過犯”是對律例的破壞;“罪孽“指故意偏離正道;“罪”是選擇錯誤,習以為常。雖然三個字在含義上有幾許不同,詩人用它們無非強調他的罪孽深重,而非說他犯了不同的罪。――《啟導本詩篇註釋》

         首段的禱文:詩人求神憐憫,洗除他的罪汙。――《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一1~2 除罪的機制】從古代近東的角度看,問題不是罪需要除去,而是神明需要安撫。人只是在遇上他認為是遭神明懲罰的處境時,才知道自己犯了罪。消除神明怒火遂成為這人的目標(神的發怒是有理無理都沒有關係)。他們祈求除罪(「除衣服一樣脫去我的不端行為」)的意思,是希望神明能夠無視於他們的罪行,收回怒火,恢復對他們的恩寵。抱著這種態度對待神明,儀式的用意就只是淨化人和平息神明怒火了。儀式沒有除罪的作用,只是容許人盼望神明會饒恕他的罪。在以色列而言,正確的想法不是罪永被消除,而是祭禮洗淨了神的臨在因罪而受到的褻瀆(見:利一4的注釋,有關「贖罪」的討論)。這些儀式為赦免鋪路(見:利四13~32的注釋)。但這篇詩所討論的不是獻祭的方法(16)。只有神施恩典,罪惡才能從案卷中消除。懺悔者只能請求,不能要求罪惡得赦,是不言而喻的一點(見:詩三十二10)。所求的是神施憐憫,其根據是祈求者的信靠和神對以色列的立約應許。神若施恩寵,罪就能夠好像蒲草紙卷被刮淨,或泥版被洗淨(見:民五23)或打碎一般,「塗抹」淨盡。這個象喻也在巴比倫的禮儀文獻中出現:王可以下令「打碎我罪孽的泥版」,從而取消債務、罪狀,或予以緩刑。同樣,按照漢摩拉比法典,打碎以楔形文字寫成之泥版合同,就能取消購買軍人土地的非法交易。在美索不達米亞文學中都有泥版記載惡行(書爾普 文獻)和善舉的例證。──《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1~6告白與懇求。反映大衛欲得赦免的迫切心境,惟有靠神的仁愛與慈悲,詩人才能到神面前。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一2「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

         「罪孽」:指「故意偏離」。

          「罪」:「指不中的」,做錯事。――《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並不是求神免去對他的懲戒,而是求神除去自己的罪。大衛最懼怕的不是現實中的任何痛苦,乃是自己與神的關係破裂。人一般不畏懼罪,只怕所受的懲罰。大衛卻極其懼怕因罪而失去神的同在。 ――《聖經精讀本》

          “洗除淨盡”用了一個通常與洗衣有關的字,彷彿大衛將自己比作一件很髒的衣服,需要洗了又洗。這裏仍是在想,罪使他不配到神面前,也不配站在神的百姓之前(參,利未記十五章有力的實例)。──《丁道爾聖經註釋》

         罪不單沾染了人的外面,還污穢了人的心靈。世人所怕的只是罪的刑罰、罪的惡名,而真心認罪悔改的人所怕的,卻是罪本身的污穢。所以大衛不是求神免去罪的刑罰、除掉罪的惡名,而是求神「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2),徹底除掉罪的本身,重新成為聖潔無罪的人。──《聖經綜合解讀》

                  ●「洗除淨盡」:SH 7235+SH 3526,「多多洗滌」之意。

                  ●「潔除」:SH 2891,「清潔」、「潔淨」。

                  ◎大衛聽了從拿單而來神的責備後,心生懊悔,於是切求神的赦免。──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3「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大衛從犯罪至認錯,約過了一年的時間。――《詩篇雷氏研讀本》

         我知道我的過犯: 並非指知識上的理解,乃是指全人的領悟。 ――《聖經精讀本》

         「知道」(3)原文的意思是「認識、體驗」,「知道我的過犯」(3)不只是頭腦上的知道,而是親身經歷、認識了罪的可怕。人生所有的東西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自己的罪如影隨形,縱然死不認罪,罪還是「常在我面前」(3),一直跟進墳墓,將來審判的時候都要一一供出來。但如果我們在主前認罪悔改,祂必「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七19),永不再見,這是何等的輕鬆自由!因此,不信主的人以為常常認罪會背負重擔、活得壓抑,真信主的人卻知道常常認罪乃是卸下重擔、得著釋放。──《聖經綜合解讀》

                  ●我「知道」我的過犯:SH 3045,「認識」、「體驗」,此字強調「親身經歷」。──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3 知道我的過犯】在古代近東文化中,人對於自己如何得罪了神明,通常會大惑不解。造成這種無知的因素有好幾個。首先,古代近東的神祇並沒有提供具長期不變,足以作為準則的自我啟示。其次,多神主義構成一個問題,就是取悅一個神祇的事,可能會冒犯另一神祇。其三,神祇素來沒有日日如一的習慣,要知道自己和神祇關係如何並不容易。最後,沒有執行對它一無所知的禮儀,也會獲罪。因此,譬如在巴比倫的懺悔文學(「希古」禱文)中,懺悔者有時會一古腦兒負起所有的罪責,希望因此誤中得罪了神明之處。但有時在列出罪行時,懺悔者又會肯定承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赫人《穆希利的禱告》(Prayer of Mursilis)說,認罪是人與其主和好的一步。以色列律法清明,因此所犯的罪易於辨明。──《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3~6祈求的基礎:詩人願意在神面前坦承己罪,而神也喜歡人出自內心的誠實(6);故此,他求神寬恕他一切的罪。――《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一4「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雖然大衛所犯的罪牽涉其它人,但他認為所犯的罪主要是得罪神。――《詩篇雷氏研讀本》

         惟獨得罪了你: 並不是說大衛未曾得罪過人。大衛固然因罪傷害到人,但在此之前,首先在大而可畏的神面前犯罪。約瑟面對波提乏妻子的誘惑,就說“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399),大衛的心意也是如此。 ――《聖經精讀本》

         他的罪乃是背叛之罪。「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這句話似乎會使人誤以為,姦淫與謀殺並不是個人的過錯。但這乃是聖經一語道出核心問題的典型模式。罪可以是得罪自己(林前六18)與得罪鄰舍;但其本質總是輕慢神,正如古時約瑟所見(創三十九9)。我們的身體並不是自己的,我們的鄰舍乃是按神的形像所造。請注意這裏與撒母耳記下十一章的強烈對比,那裏大衛完全以自己為中心,他只有一個問題:「如何才能使罪不露痕跡?」現在他則問:「我怎能如此對待神?」

  他完全接受神的定罪(4b),新約中可與此比擬的是那悔改的強盜(路二十三41),羅馬書三4也引用七十士譯本的本節(「你被人議論的時候」)。該翻譯以最強的語氣所刻劃的要點,與這裏希伯來文的意思是一致的(如:RSV):即使我們有權這樣做,也不會找出神對罪人的審判有任何差錯。──《丁道爾聖經註釋》

         「我向禰犯罪,惟獨得罪了禰」(4)直譯是「我向禰、惟獨向禰,犯了罪」(英文ESV譯本)──《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在受到拿單的譴責以後說:「我得罪耶和華了」(撒下十二13),並不是說他沒有得罪烏利亞和拔士巴,而是說所有的罪首先就是「得罪神」(創三十九9)。「罪 חָטָא」的原文在本篇出現了七次(23457913),意思是「偏離了目標,未在正確和負責的道路上」,表明罪的本質就是沒有達到神造人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人犯罪都是向神犯罪、在神眼前行惡(4)──《聖經綜合解讀》

                  ●「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原文直譯是「我向你,惟獨你,犯了罪」。這個「罪」是SH 2398,「未達到目標或未在正確及責任的路徑上」。因此才說這是「惟獨向神犯罪」。對於烏利亞等人來說,大衛是行惡SH 7451

                  ●「清正」:SH 2135,「清潔」、「純淨」。

                   514 清楚的說明罪惡的本質,除了得罪其他人之外,更是得罪造物者。──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4認罪問:詩篇五十一篇四節的「惟獨得罪了你」,何解?

       答:這篇詩是大却認他與拔示巴所犯的奸淫罪。雖然,他得罪了烏利亞;雖然他也得罪了拔示巴;然而,因為他在神前懊悔之深:他想到他如何傷神的心,和虧神的榮耀,就深自憂傷痛悔,以為他所得罪的就是神。可惜現在的信徒,已多自怨,無此憂傷的靈了!犯罪後,若不痛哭的,恐怕還要再犯。―― 倪柝聲《聖經問答》

 

【詩五十一4 惟獨得罪了神】大衛如果認定他所得罪的惟獨是耶和華,被他排除的又是誰呢?拔示巴和烏利亞無疑都被他傷害了。十分重要的一點是:按照上文下理,問題在於審判和執行判決之權誰屬(4節下半)。在以色列,被謀殺者的家人有報血仇的權利,並且政治上的敵人亦無懼於自視為神正直審判之手,懲罰犯罪的君王。大衛這句話可能是規限認錯的範圍,以致只有耶和華才有刑罰他的權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4~5詩人承認所犯為特別得罪神的罪;而先知拿單的責備公正(撒下十二7~12)。他不能說所犯的罪只是生命中的一次錯失,其實他本來就是罪人,從有生命的頃刻已有了罪(看創八21;參伯十四4;二十五4~6)。――《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五十一5「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生”即出生。生產或懷孕本身不是罪,而是從懷孕那一刻開始,人便有罪的本性。――《詩篇雷氏研讀本》

         本節重點不在闡釋原罪的教義,乃是強調人人都會犯罪,一出生就與罪拉上了關係(583);因此,詩人證實他是常在罪中。――《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追溯罪的根源,發現早在出生之前,他已在罪中,罪已滲透到骨髓。這使大衛歎息、憂傷(1722~24) ――《聖經精讀本》

         大衛對於所犯之罪有了新的看法,即他是專為自己而違抗神,如此一來,他對自己產生了新的自我認識。他發現,這次的罪行並非偶爾的例外,乃是顯出他的本性;是他一貫彎曲心思的最極端表現,也透露出他原是出生於行惡的族類。同樣,以賽亞在看清自己的過失時,對他的同胞也有如此的看法(賽六5)。當然,大衛並非特別在此控訴他的母親,也不是反對懷孕的過程。他亦非在為自己找藉口。他所面對的,乃是事實最終極的真相:即他的罪是自己所犯(13節用了五次我的),無可推諉(4);但最糟的是,這些乃是他生命的質素(5)。──《丁道爾聖經註釋》

         亞當裡的舊人都是「在罪孽裡生的」(5),在母腹裡就有了罪性,所以生來就有犯罪的傾向,因此更需要求神憐憫、更需要仰望神的救恩,成為在基督裡新造的人。──《聖經綜合解讀》

                   515 ,有學者認為生產本身就是一種不潔  1225 1518 ,不過此處的意思應該是大衛認為自己的生活的環境充滿罪惡,自己也容易沾染罪惡。以致每個活人,在神眼中都是有罪的。 821  144 1514~16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5 在罪孽裡出生或受孕】對神說話時,懺悔者對比神的完美和人軟弱的本性,是常有之事(見:伯四17;詩一三○3;耶十七9)。主前十九世紀埃及一個以亞孟神為物件的祈禱就提出了相同的要點:人類犯錯是「正常」的事,正如對神明來說,施憐憫也是「正常」一樣。值得強調的一點,是本節不認為受孕之舉是有罪的。與性有關的行為如:性交、懷孕、生產等,都能夠使人在禮儀上不潔(見:利十五16~33),但在婚姻關係之內的行為卻從來沒有被指為有罪。約伯記十五14;以賽亞書六5等話不過是說與神的絕對聖潔相比,人類的本性都是不潔的。部分解經家雖然極力以本節支持「原罪」的教義,視這句話為懺悔者概括性認罪的一部分,似乎是更合理的詮釋。美索不達米亞的咒語文學亦表達了無人無罪──世上所有人都犯了罪的觀點。埃及《阿曼尼摩比的教訓》亦勸誡人承認作為人的罪性:「不要說:『我沒有過錯。』」以色列人亦會贊同這個神學觀點,因為他們也承認犯罪傾向是人所共有的。但他們卻沒有更進一步,達到基督教神學認為亞當的罪歸與全人類的地步。──《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6「你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這裏開始的攀昇,起點極為不利,即神所要的(6a)與大衛剛承認的罪之間的鴻溝。神所看重的乃是動機:祂喜愛誠實,因此祂不會為人缺乏智慧感到痛心,乃是要教導(和合:使我得)……智慧。第6b(直譯「𣿫將教導我……」)──《丁道爾聖經註釋》

                  ●內裡「誠實」:SH 5711,「忠實」、「確實」、「可靠」。

                  ●「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原文是「在隱密處你使我認識智慧」。此處的「認識」一樣是SH 3045──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6 神的要求在人內心】按照上一節生產的意象,以及約伯記三十八36類似的話,達格利什(E. Dalglish)將本節解作在母腹(母親的「隱密處」)之中獲取知識,似乎是正確的詮釋。懺悔者承認不能推說不知者無罪來開脫。他在母腹之中已經知道何謂正當的行為,但卻沒有遵行所知的律法(3)。埃及的《亞頓讚美詩》也有關於出生前學習的類似意象。作者一再讚美神祇,因為即使在母腹之中,他也供應人類存活的一切所需。埃及宗教思想充滿了將「瑪阿特」(真理)內在化的教訓,來抗衡人類本性中的悖逆傾向。「瑪阿特」被形容為供人類維生的餅(如:哈蘇雪王后的王室年表)。──《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7「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牛膝草”。參看出埃及記十二章22節的腳註。牛膝草用來潔淨患麻風者的房子(利一四49),以及潔淨因觸及屍體而汙穢的人(民一九1819)。――《詩篇雷氏研讀本》

         “牛膝草”為潔淨的象徵。祭司在儀式中用牛膝草蘸血灑向不潔的人,以取得禮儀上的潔淨(利十四章;民十九6)。詩人用此比喻說明人裡頭的罪只有神能洗淨,洗得比雪更白,成為新造的人(10)。――《啟導本詩篇註釋》

         「牛膝草」:原本在逾越節用來把血灑在門上,日後卻用來蘸血灑向麻瘋病者和其他不潔的人,成了潔淨的象徵。――《串珠聖經註釋》

         牛膝草: 舊約時代,人用牛膝草潔淨因觸摸屍體而不潔淨的人或麻瘋病人(14467;民1916~19)。使用牛膝草,必伴隨灑血的儀式,血象征耶穌基督的代贖之血。 ――《聖經精讀本》

         將用牛膝草潔淨我是引用大痲瘋的例子,以一束牛膝草來沾祭牲的血,在其上灑七次來潔淨(利十四67);不過也可能是指因觸摸死屍而需經過的潔淨之體(民十九16~19)。無論是哪種情形,最後都是直接宣告「潔淨了」──大衛以第一人稱來領受這應許。他也從這類禮儀知道潔淨這一特殊的字,其最接近的意思即為「與罪隔開」(利十四49;民十九19),接著他刻劃儀式中的最後一個步驟,即洗衣服、洗身體。但那動人的形容,比雪更白,卻是他的傑作:醒悟到神處理事情絕不馬虎。參以賽亞書一18。──《丁道爾聖經註釋》

                  ●「牛膝草」:照傳統,這草是「墨角蘭」。葉子和枝幹有毛,能夠吸水,因此被用來作為灑水與血的用具。

                   517 「牛膝草」被用來進行宗教上的潔淨儀式 14  1918 ,因此此處指神潔淨詩人的污穢。──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7 牛膝草】這種學名稱為 Origanum syriacum(墨角蘭)的矮小灌木,生長在巴勒斯坦的多石之處。它的藍色紅色花朵和葉子具有芬芳氣味,因此被以為可供藥用。但牛膝草在聖經中,卻與潔淨之禮有關,利未記十四4~6潔淨長大痲瘋者的典禮就是一例。紅母牛的祭禮(民十九6),以及逾越節時以色列人在門框上抹血(出十二22),都有使用牛膝草的例證。──《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7 白=潔淨】正如以賽亞書一18,白色在聖經傳統中代表潔淨(和合本:「乾淨」)和喜樂。深的顏色,尤其是黑色,則用來象征服喪和哀悼──兩者都和不潔有關(見:詩三十五13;亞三3~5)。在某個亞述禱文中,王呼籲他的神「變白」他的心,使之從褻瀆的罪中得到解放。在亞喀得語中,動詞「使發亮」和「使之變白」是重迭的。在某個巴比倫法術文獻中,祈禱者所求的是他能以「變得純潔如天,淨化如地,明亮如中天」。──《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7~12祈求的內容:詩人詳盡地求神洗滌罪汙,叫他靈性再次復興起來。――《串珠聖經註釋》

         當信徒犯罪的時候,我們裡面的良知和「在我隱密處」(6)的聖靈就會同作見證控告我們(羅二15;約十六8),讓我們的身、心、靈都不得安寧,就像骨頭被壓傷(8)。我們擺脫這困境最徹底的辦法,不是在神、在人面前掩蓋、隱瞞,而是求神「使我得智慧」(6),「內裡誠實」(6)地將罪坦陳在神面前,求神來遮蓋、塗抹。因為「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祂必然會用基督的寶血來「塗抹我一切的罪孽」(9),「掩面不看我的罪」(9)。當神不再定罪我們、聖靈釋放了我們之後,我們就會成為世界上最「歡喜快樂」(8)的人。──《聖經綜合解讀》

 

【詩五十一8「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

         “壓傷的骨頭”。大衛因拿單的指控而完全崩潰(撒下一二1~14)。――《詩篇雷氏研讀本》

         “骨頭”可以指整個人(三十五10)。――《啟導本詩篇註釋》

         希伯來原文為「求你將使我聽見……」,大衛似乎是在描寫流亡者回到故園,受到盛大歡迎的場面,此處不需要以充滿我(RSV;參 JB)來取代。高潮的那句話,NEB將動詞歡喜快樂(gi^l)的基本意思,表達得很正確:「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跳舞(和合:踴躍)」。此處再度顯示,他不是只求得過且過的幫助。

         這節末,是一連串未來式,而非命令句。祈禱本(Prayer Book)所用柯弗戴爾(Coverdale)的翻譯,將它寫成肯定句,很合其意,但卻幾乎是惟一如此作的譯文。──《丁道爾聖經註釋》

                  ●「壓傷的」骨頭:SH 1794,「壓成碎片」、「壓垮」。

                  ●「踴躍」:SH 1523,「歡喜」、「歡欣」、「快樂」。──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9「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塗抹 ...... 罪孽」:求神把 面前那本記載詩人罪惡的簿子塗淨,不再留下記錄。――《串珠聖經註釋》

         本節為第1節的回應,將全詩的第一部分作了完結,其中所強調的主要是罪,以及其潔淨。下麵的重心則將轉移至救恩。──《丁道爾聖經註釋》

         「牛膝草」是潔淨的象徵。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第一個逾越節用牛膝草把血塗在門框門楣上(出十二22),保守一家人都得平安,後來祭司用牛膝草蘸血或除污穢水潔淨不潔的人(利十四4;民十九6)。神設立這儀式,預表主耶穌的寶血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賽一18)──《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雖然因知罪懊悔,情緒陷於低谷,仍能清楚看見事實的真相。

                   519 回應 511 求神赦免。──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0「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 人不能靠自己擁有清潔的心,惟有神才能為人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聖徒每日藉著與主相交使靈更新。世界會使聖徒的靈日益遲鈍。 ――《聖經精讀本》

         他用造一字,表明他所要的乃是神蹟。這字所代表的事惟有神能作;不過除了指瞬息間的動作外,它也可以指持續維繫的過程(參,創二3),這裏顯然亦有此意。

         心與靈二字表明他來到「生命之源」(箴四23),並將他的靈與神的靈相連。10b節的禱告,古譯本的翻譯較準確:「在我裏面更新正直(或,堅定)的靈」。這與第12節「仍得……」的意思相仿:是退後者悔改的祈求。──《丁道爾聖經註釋》

         大衛所求的不只是罪得赦免,更是求神「為我造清潔的心」(10)。一個真心認罪悔改的人,必然會厭惡自己的全然敗壞,因此渴慕「重新有正直的靈」(10),藏身在基督裡:「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所求的不只是內心平安,更是求神「不要丟棄我」(10)。他已經從掃羅被神丟棄的前車之鑒學到了功課(撒上十六14),因此最看重的不是神的賜福,而是神的同在。經過了一年罪中的掙扎,他更加渴慕與神恢復親密的交通。──《聖經綜合解讀》

                  ●「重新有」:SH 2318,「更新」、「修補」。

                  ●「正直」的靈:SH 3559,「穩固」、「堅定」。──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0 清潔的心】懺悔者承認自己自出生以來已經有罪之後,如今求神淨化他的心(在希伯來傳統中,心是理智的所在),惟有祂才有能力應允這要求。某個蘇美的悔改禱文也是向神明懇求憐憫,「將我所犯的罪」轉化為「良善」。這一點和《吾珥被毀悼詞》中的祈求相似,後者呼籲神祇南拿(Nanna)保證「它百姓每個邪惡的心,在你面前都變得潔淨!」重生和生命改變方向的概念,亦可見於以西結關於國家復興的默示。神在其中應許「賜給你們一個新心」(結三十六26)。──《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10~12詩人祈求得到一顆全新的清潔的心,一個正直的靈,只要神不丟棄他,不收回給了他的聖靈;神的救恩之樂可以複得,憂傷的靈可以快樂。

“聖靈”一詞在舊約中,除此處外,只見於《以賽亞書》六十三10~11,寓有神同在的意思。藉著這靈,神創造天地(一〇二25;創一2),降福祂的子民(賽四十四3),幫助祂所揀選的人作工(出三十一3;士三10);感動先知說預言(撒下二十三2),指示他們侍奉的方向(王上十八12;王下二16);給人新心和新靈,可以生活在祂的旨意中(結三十六26~27)。在新約時代,基督已應許屬祂的人,聖靈永遠與他們同在(約十四16;比較弗四30)。――《啟導本詩篇註釋》

                   5110~11 應該是大衛有掃羅被收回聖靈的前車之鑑撒上 1614 ,因此禱告神不要讓他落入掃羅的悲慘狀況中。──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1「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在舊約的制度下,“聖靈”主要關乎事奉,而不是救恩。參看士師記三章10節和羅馬書八章9節的腳註。大衛在這裏求神不要撤回他作以色列之受膏君王的事奉(比較掃羅;撒上一六1314)。――《詩篇雷氏研讀本》

         「聖靈」:這裡尤指神的同在。――《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之前,掃羅雖然被膏抹,卻仍被神離棄,這可能使大衛更加恐懼、戰兢。 ――《聖經精讀本》

         這裏害怕被驅逐的背景,應該是掃羅的例子,神的靈離開了他(撒上十六14)。這一節不只是在探討神保守人的神學,而是其實際,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九27,和我們的主在約翰福音十五6所言。聖字的意思,應當在於指出這個請求的重大;參撒母耳記上六20。──《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一11 從我收回你的聖靈】神的靈雖然多次在舊約中出現,只有在以賽亞書六十三10~14才將「聖靈」一語,解作與耶和華的臨在同義。收回臨在,或禁止不得再與神契通,是所能想像最嚴重的懲罰。在國家的層面上,這表示盟約關係的結束,整個民族遭毀滅(耶二十三39;參較:何一9中,何西阿第三個兒子名叫「非我民」)。在位君王是神的代表,神的聲音和臨在一旦與他斷絕關係,就是象徵他的王朝即將結束(見:撒上十六14,二十八6的注釋,有關掃羅處境的討論)。蘇美「對每一位神的祈禱」中,祈禱者也是祈求神祇「不要丟棄你的僕人」。意思大概是被丟棄就是因過錯而失去神祇的恩寵。──《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12「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樂意的靈」:指10節所提及的「正直的靈」,這靈幫助詩人歡喜快樂地遵行神旨意。――《串珠聖經註釋》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 聖徒在地上會因種種原因遭受苦難,然而,苦難本身並非是救恩的鑰匙。因為,天國的特徵之一是喜樂(1417) ――《聖經精讀本》

         10節為堅定(和合本作正直)的禱告,在這樣大的失敗之後,顯得很合適;然而為樂意的靈懇切祈求,或許會令我們吃驚,因我們覺得無關緊要。這個字的含義是熱誠、甘心,表現出來則為迫切、慨然。不過思想起來,這乃是神所用來消除試探的靈:就是積極以祂的旨意為樂(四十8),而大衛在平順時期幾乎喪失了這靈。──《丁道爾聖經註釋》

         許多人常常覺得神的旨意是重擔,因為神所喜悅的都是人的肉體不願意的,而人的肉體喜歡的卻又是神所不喜悅的。因此,我們當求神「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12),使我們能以神的心為心,歡喜快樂地遵行神的旨意、遠離試探。──《聖經綜合解讀》

                  ●救恩之「樂」:SH 8342,「喜樂」、「歡喜」。

                  ●「樂意的」靈:SH 5081,「慷慨的」、「樂意的」。

                  ●「扶持」我:SH 5564,「支持」、「扶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3「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罪人必歸順你。」

         「罪人必歸順你」:罪人必悔改,回頭歸向神。――《串珠聖經註釋》

         指教有過犯的人: 大衛得蒙赦免,最想作的事是將神的話語指教罪人。大衛因犯罪經歷了極大的痛苦,他有衝動將神的道指教眾人,使人不再經歷自己的痛苦。這提醒我們,從罪的轄制中得到釋放,有責任將神的話語傳給那些不信神的人或信心軟弱的人,使其離開罪人的道路。 ――《聖經精讀本》

    「哦,願我能教導……」,此處迫切的程度不亞於第12節,亦似乎該節的祈禱已蒙垂聽。請注意「歡愉之信心」與「能傳播之信心」之間的關係,以及「經歷復興」與「帶領別人認識其路」之間的關係。「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二十二32)。仍得(12)與歸順(13)為同一動詞的一部分。不過,其實本詩乃是對這祈求最紮實的回答,因為它向歷世歷代的罪人指出了歸回之路──否則他們會以為自己已完全迷失了。──《丁道爾聖經註釋》

         神能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因此,不是只有成功的經歷能見證神,失敗的經歷也能見證神、「指教有過犯的人」(13)。大衛經過失敗又重新站立起來,這樣的見證能幫助同樣軟弱的罪人回轉歸順神(13)──《聖經綜合解讀》

                  ●「指教」:SH 3925,「教導」。

                  ●「歸順」:SH 7725,「轉回」、「返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3~15禱告若蒙應允,許願必行的事。若神應允禱告,大衛許願行以下三件事:①將主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13);②讚美神(14);③傳揚神(15)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一13~17詩人許願要讚美神,讚美祂的赦免、潔淨和教導,使罪人可以回頭,重新歸向神。――《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五十一13~19結語:這結尾分為兩部分:

 A 13~17節裡詩人許願要獻上感恩祭和在大會中宣告神赦免他一切的罪;

 B 18~19節則求神建造耶路撒冷,讓祭物的供獻可以再次執行。――《串珠聖經註釋》

 

【詩五十一14「神啊,你是拯救我的神;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流人血的罪”。直譯是:流血;即因謀殺烏利亞而被判死刑。――《詩篇雷氏研讀本》

         “流人血的罪”指大衛殺害烏利亞的大罪(撒下十一14~15)。――《啟導本詩篇註釋》

         「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大衛求神拯救他脫離因犯了謀殺烏利亞(撒上1114~15)的死罪所帶來的滅亡。――《串珠聖經註釋》

         流人血的罪: 殺害烏利亞的罪。 ――《聖經精讀本》

         流人血的罪,希伯來文為「血」;因此可譯為「死」(RSV小字,JB)或「流血」(NEB)。不過,這些譯法似乎太過關心自己,與大衛的悔罪不太相稱。本該沒有一處顯示他想逃避犯罪的後果;他所憂心的乃是罪孽本身。甚至救……脫離的含義也太狹隘:其實他是想要稱頌神的「公義」(14c節,直譯),而神的義最終要完成的,就是使罪人稱義(6節以下)。──《丁道爾聖經註釋》

         世人沉溺于罪中之樂,只想脫離罪的刑罰。但真心認罪悔改的人卻知道罪的可怕,所以不是只求神救自己脫離罪的惡果,而是求神救自己「脫離流人血的罪」(14)。主耶穌來到地上,就是要徹底「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一21)──《聖經綜合解讀》

         「流人血的罪」,指大衛謀殺烏利亞的罪(撒下十一14~15)──《聖經綜合解讀》

                  ●「流人血的罪」:SH 1818,「血」。──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5「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求你使我嘴唇張開: 大衛因負疚感嘴唇緊閉,罪得赦免心得平安,會再次開口,盡情歌頌神。 ――《聖經精讀本》

         使我嘴唇張開的禱告,不是形式而已,乃是良心受責而羞於啟口之人的呼求。他渴望能再度以感恩的心暢然敬拜;而他相信,靠著神的恩典,他能做到。從整體來看,這個動人心弦的謙卑禱告,將這位敬拜者從認罪往前帶一步,進入讚美的境界。──《丁道爾聖經註釋》

         罪人得著了赦免,就會忍不住開口讚美神。不願意開口讚美神的人,常常是因為還沒有認識到罪的可怕,所以並沒有體會到救恩寶貴到讓自己不得不開口「傳揚讚美」(15)的地步。──《聖經綜合解讀》

  罪人獲得了赦免,良心得到了安撫,他忍不住要開口發出滔滔不絕的讚美(見詩403)── SDA聖經注釋

 

【詩五十一16「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

         並不意味神厭惡獻祭本身,只是若不以懇切的心獻祭,一切都是徒然。 ――《聖經精讀本》

 

【詩五十一16 不喜愛祭物】耶利米向他認為已經完全敗壞的耶路撒冷祭儀系統作出直接的攻擊(耶六20,七4,三十一31~35)。詩人和他一樣,表示如果沒有道德層面維持,獻牲畜為祭就沒有價值。埃及《梅裡卡雷的教誨》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正直之心的品格,比惡人的牛更蒙悅納。」他們贊同撒母耳(撒上十五22)和何西阿(何六6)的論證,相信神喜悅虔誠崇拜者的心靈和禱告,而非禮儀上的動作(見:撒上十五22;賽一16~17;耶七9的注釋)。巴比倫智慧文學也提到這一點,該文獻鼓勵信徒每日「藉獻祭、祈禱、合宜的燒香」表示崇敬,但最重要的卻是「心中熱切渴想」所事奉的神祇。──《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五十一16~17舊約說:「不是,而是」的方法,現在我們則會說:「這個比那個更好」(參,何六6),或「只有那個不夠,還要這個」。第1819節對獻祭的稱許,讓我們知道當初唱此詩篇的人,對這幾節的瞭解亦是如此。神不是在拒絕祂自己所定的獻祭制度,而這裏更不是說,我們可以自我贖罪。祂所強調的乃是,若沒有悔改的心,最上等的禮物祂都視為可憎。此處亦非單指贖罪(贖罪必須用另一生物的血方可:利十七11;來九22),而是指全面的敬拜;不是指象徵,而是指全人的參與,因為平安祭(祭物,16)表相交,燔祭表奉獻。在這一切禮儀中,神要求的是一顆明白的心,知道自己多麼不配,多麼虧欠。──《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五十一16~191617節談及蒙神喜悅的獻祭;1819節祈願耶路撒冷的繁榮。 ――《聖經精讀本》

                   5116~17 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祭物與燔祭雖然重要但不足夠,還要加上破碎與懺悔的心。──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7「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神所喜歡的是憂傷謙卑的靈,患難時仰望祂,犯了罪能懺悔;這比甚麼祭物都令神歡喜(看五十7~15)。――《啟導本詩篇註釋》

         懇求神賜下恢復的恩典。大衛懇求8種恢復的恩典:①神的潔淨(7);②神使他恢復喜樂(8);③神塗抹他的罪(9);④神重造他的靈(10);⑤神的靈不要離開(11);⑥神使他重得救恩之樂(12);⑦神救他脫離流人血的罪(14);⑧神使他能稱頌神(15) ――《聖經精讀本》

         憂傷的靈……痛悔的心: 心靈憂傷,是接受福音的基本前提。 ――《聖經精讀本》

         按照律法,通姦和謀殺是不能用任何祭物來贖罪的(利二十10;二十四17),最合神心意的王(撒上十三14;徒十三22)大衛竟然把這兩樣大罪全犯了(撒下十一414~17)。但神卻沒有阻擋這樣可怕的事情發生,因為祂要借此顯明人的全然敗壞,甚至最合神心意的人也會故意犯罪;神也要借此顯明祂救恩的奇妙,即使最敗壞的人也有重生得救的盼望。──《聖經綜合解讀》

         實際上,人的罪無論大小,都「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所以「罪的工價」(羅六23)都是死:「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在神的救恩計畫裡,並沒有什麼祭物、事奉或功勞可以賄賂神、抵消罪。神所要的不是奉獻、也不是工作,而是人裡面得著對的生命、與神恢復對的關係。因此,「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17),人的罪無論大小,只要裡面有了「憂傷痛悔的心」(17),願意回轉歸向神,神「必不輕看」(17)──《聖經綜合解讀》

                  ●「憂傷的」靈:SH 7665,「粉碎」、「破碎」。

                  ●「憂傷痛悔的」心:SH 7665+SH 1794,其中SH 1794意思是「被壓碎」、「被打破」、「深深懺悔」。──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8「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建造……城牆”。鞏固國人的道德氣質,以至他們不會受到大衛之壞榜樣的感染。――《詩篇雷氏研讀本》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18),可能指保守神百姓的屬靈光景不受大衛壞榜樣的影響。──《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一旦認罪悔改,接下來就是求神「善待錫安」(18)。因為他裡面對了,外面所做的就對了。靈裡醒來的大衛立刻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所以求神不要讓自己的罪連累百姓。──《聖經綜合解讀》

                  ●「建造」:SH 1129,「建立」、「建造」、「重建」。原文時態是「未完成式」,表示是一種不斷進行的狀態。

                   5118 「耶路撒冷的城牆」一詞,導致許多學者認為本詩是被擄歸回以後的作品,或者至少 5118~19 這兩節是被擄以後增補的經文。不過「建造」是未完成式,因此也不一定是被擄歸回之後的作品,可能是禱告神一直保護耶路撒冷的用意。──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8~19詩人為錫安(耶路撒冷)祈求。城牆為保護之用,王的前途與城的前途有若唇齒,休戚與共。詩人不是不要獻祭,而是要人明白獻祭的真意義,獻得合乎神意。“公牛”為用在大祭中的牲畜。――《啟導本詩篇註釋》

         因本段內容發生急劇變化,有人說這不是大衛所寫,是由後人添加,或被擄巴比倫回歸後的共同體所寫的信仰告白。然而,最穩妥的看法,這是大衛在禱告、懺悔時,為耶路撒冷向神所獻的禱文。 ――《聖經精讀本》

         可想而知,這些話可能是大衛本人寫的,因為它是以實際的語氣來描繪錫安的靈性危機。但更有可能是在被擄與歸回之間,以色列人以大衛的懺悔作為他們自己的悔改,再加上這兩節,以表明他們的祈求。這裏與第1617節並不衝突,乃是加以解釋。對這祈求的榮耀回答,見尼希米記十二43,那時城牆已落成:「那日眾人獻大祭而歡樂‥…‥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丁道爾聖經註釋》

                   5118~19 的意思是神如果赦免君王的錯誤,保護耶路撒冷,以色列人會獻上各樣的祭物感謝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五十一19「那時,你必喜愛公義的祭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

         「全牲的燔祭」,表明獻為燔祭的祭牲必須全只放在壇上燒盡。

          「公牛」:昂貴的祭品。――《串珠聖經註釋》

         表明神喜悅人與神恢復關係,以清潔的心獻上感恩與稱頌的敬拜。 ――《聖經精讀本》

 

  【思想問題(51)

 1 大衛在本篇中承認犯了罪並為此痛悔。參4 17節。他與掃羅有何不同?參撒上159 15~16

 2 大衛犯的姦淫罪和殺人罪是直接加害於人(參撒下11),為何他說所犯的罪是「惟獨得罪了神」呢?今日世人所犯的各樣罪行與神有關麽?

 3 為什麽大衛切求神赦宥時,也祈求神善待耶路撒冷?這對罪的影響有何提示?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