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十八篇拾穗 【詩十八篇題註】這篇詩幾乎是撒母耳記下22章的複寫,可能是寫於大衛晚年的安定時期,他讚美神榮耀的作為,也讚美神經常賜福予他。――《靈修版聖經註釋》 本詩與撒下二十二章幾乎相同,可能寫於大衛的國度鞏固之後。本詩的長度在詩篇裡居第四。── 詩篇綜合解讀 ◎本詩也出現於 撒下 22 ,幾乎完全一致,寫作時間應該是掃羅已死,附近的外族敵人已經臣服,大衛王位堅立後。──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1】「耶和華我的力量阿,我愛你!」 在這首勝利之歌裏,大衛講述耶和華對他的意義(1~3節),複述神的拯救(4~19節),論述該拯救的基礎(20~30節),再次複述那勝利(31~48節),並重新立志繼續讚美神(49,50節)。這首詩歌的長度在詩篇裏位居第四,而且也可見於撒母耳記下第二十二章;它寫成於掃羅逝世和大衛國度得以鞏固之後。因此,它是紀念大衛總體的得救和得以脫離仇敵,而不是某一次的勝利。“耶和華的僕人”(在標題部分)。參看詩篇第三十六篇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本詩也見於《撒下》二十二章,幾乎全同,大概寫于掃羅已死,大衛王位堅立之後,是君王戰勝歸來,詩人所作的感恩之詩,由君王或其代表在典禮中宣讀。傳統認為是大衛的作品。題注中“耶和華的僕人”為大衛受膏為王的稱號(參撒下三18;七5,8)。 本詩包括引言(1~3節),經歷的苦難(4~6節),神的拯救(7~19節)和公義(20~30節),如何幫助祂的僕人戰勝仇敵(31~45節),以讚美神作結(46~50節)。――《啟導本詩篇註釋》 《撒下》二十二章無此句,“我愛你”有“我要高舉你”的意思,表示詩人火熱愛神的心。――《啟導本詩篇註釋》 讚美最後的勝利。這首氣勢磅礴的感恩詩,內容及寫作背景,與撒下22章極為相似。這首詩篇幅較長、結構細緻、充滿激情。有學者主張,最後第50節談論的君王不是大衛,是其後裔之一。但考慮詩的特徵,如表達直接、充滿活力,應理解是論及大衛。描寫步兵戰役的29,33節支持這種解釋。大衛以後的君王大都使用所羅門進口的戰車作戰,戰場上使用步兵更適於大衛(王上22:34;王下9:21)。眾所周知,舊約人物大衛、麥基洗德、摩西、約書亞都預表彌賽亞的救贖事工,尤其神對大衛王權的認可與保護,被認為是基督王權的預表。對君王得勝的讚美,自然是耶穌勝利和王權的確保。很多詩人表達身處患難,向神懇求、呼籲卻沒有被惡勢力完全打敗的痛苦,及對勝利的懷疑。詩人體驗過神保守聖徒得勝,這過去是事實,也盼望和相信將來必成事實。這首詩與整個詩篇風格一脈相承,結構上首先闡明勝利的根源——神與自己的關係(1~3節);接著描繪神救贖事工的雄偉(4~19節);陳明詩人為順服神的旨意,所付出的辛勤、誠實的努力(20~30節);滿懷得勝的感慨,稱頌神,宣告仇敵的滅亡(31~48節);最後以告白結束:聖徒的得勝不是暫時的,乃是永恆的(49,50節)。 ――《聖經精讀本》 愛一字極不尋常,衝動而滿了情感。在其他地方只以加強語的形式出現,通常是表達強者對弱者的憐憫之愛。」。──《丁道爾聖經註釋》 神是我們人生的「力量」(1節),這「力量」使我們在一切環境際遇中都能愛神、讚美神、求告神,「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詩篇綜合解讀 ●我的「力量」:SH 2391,「力量」,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我「愛」你:SH 7355,「愛」、「有憐憫」,「通常是指上對下的愛」。此處用來表達對神的愛,並不常見。──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1~2】引言:詩人表示他愛慕神,因神是他的保護者;詩人用了八個名詞描寫他所愛的耶和華。――《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1~3】宣言式的稱頌。詩人在第1節表白對神的渴慕,第2節述說神是守護者,第3節闡明神救贖的實在性,及讚美神的責任。這段頌贊多次使用第一人稱“我”,形象描繪在主格、所有格、目的格等所有關係中,神與作者親密的關係。 ――《聖經精讀本》 大衛用來稱頌神的十個詞(1~2節),都是他在曠野躲避掃羅的經歷,是他被追趕的人生裡結出的生命的果子。「岩石」、「山寨」、「磐石」、「盾牌」、「高臺」都是保護的象徵;「救主」有「避難所」的意思;「角」是力量的象徵。大衛在一個又一個的難處當中不斷經歷神、認識神,同樣,我們在人生曠野中的經歷,也能把「神」從一個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變成「我所投靠」(2節)的「活神」(46節)。我們在曠野中的經歷越多,對神是「我的力量」就體會得越深(1節),就越能看神是「當讚美的」(3節),越有信心去「求告」(3節)祂。──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2】「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留意這裏有多個保護的象徵。“角”。能力的象徵。參看撒母耳記下二十二章3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岩石”、“山寨”、“磐石”、“盾牌”、“高臺”象徵保障和庇護。“救主”有“避難所”的意思。“角”代表力量,動物以角為武器。――《啟導本詩篇註釋》 「拯救我的角」:角在舊約常比喻力量。――《串珠聖經註釋》 「巖石,或懸崖絕壁(sela`),在該處他曾意外地從掃羅手中脫險(撒上二十三25~28);山寨……;『野山羊出沒的磐石』……乃是那位自始至終作他真避難所之神的象徵……」(克巴確克)。──《丁道爾聖經註釋》 ●「巖石」:SH 5553,「巖石」、「山崖」。 ●「山寨」:SH 4686,「要塞」、「堡壘」。 ●「救主」:SH 6403+SH 410,「解救的神」、「使之逃脫的神」。 ●「磐石」:SH 6697,「岩石」、「峭壁」。 ●「盾牌」:SH 4043,「防衛物」、「盾牌」。 ●「拯救我的角」:SH 7161+SH 3468,「拯救的角」、「安全的角」。「角」是「力量的象徵」。 ●「高臺」:SH 4869,「避難所」、「穩固的高處」。 ◎此處作者用了十個名詞來描述神:「力量」、「巖石」、「山寨」、「救主」、「神」、「磐石」、「我所投靠的」、「我的盾牌」、「拯救我的角」、「高臺」。這些用來比擬神的事物多半與大衛在曠野躲避掃羅的經歷相關。這些名詞多半有「保護」的意思。──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 本節次序還是現在神救人的次序,即“求告”、“讚美”、“被救”、有信心的禱告,其中含著讚美,結果就是得救。魔鬼所怕的,就是信徒的讚美。── 包忠傑《詩篇註解》 【詩十八3~6】複述困難:詩人曾遭遇危險,臨近死亡的邊緣,故向神呼求。――《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4】「曾有死亡的繩索纏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 “死亡的繩索”在《撒下》作“死亡的波浪”,大概指極大的痛苦與憂傷。“匪類的急流”亦作“毀滅的急流”。死亡有若波浪和湍急。與敵人作戰,時刻有死亡的危險。――《啟導本詩篇註釋》 死亡的繩索……匪類的急流: 用隱喻表現敵對聖徒的撒但勢力。雖然惡勢力威脅聖徒,如四面楚歌,但“因主與我同在”(23:4),聖徒仍安然居住。 ――《聖經精讀本》 這幅圖畫的巨大景觀,與詩人之渺小形成強烈的對比;為了營救他,神帶著最恐怖的武器,親自與死亡和陰間(4、5節)爭戰。──《丁道爾聖經註釋》 「匪類」(4節)的意思是「沒用的、卑鄙的小人、毀滅」,更可譯為「毀滅」(英文ESV譯本)。── 詩篇綜合解讀 ●「匪類」:SH 1100,「沒用的」、「卑鄙的小人」、「毀滅」,一般認為此處的意思是「毀滅」而非「匪類」。 ●「急流」:SH 5158,「水流」、「河谷」。──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 死亡的繩索】古代近東的獵人普遍使用圈套式的陷阱。這象喻將死亡或陰間形容為獵戶。對古代近東很多文化來說,陰間──即死亡的居所──是個十分真實的所在,死人在此只能空虛地存在,吃泥食塵,期盼子孫照顧他們的需要。陰間還有守衛閘門將死者拘禁于內,因此被稱為「無法返回之地」。這形容錄於主前第二千年紀的亞喀得史詩《伊施他爾下陰間》。雖然舊約沒有詳細地描述,希伯來人對於墳墓的看法顯然和他們沒有什麼分別。──《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4~6】4~6節是大衛在難處中的禱告。神允許祂的百姓落在「急難中」,是要我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經歷祂是一位「活神」(46節)。然而我們卻常常不知道自己陷在各種「繩索」、「網羅」中,或者「在急難中」也不知道「求告耶和華」,而是求告勢力、求告人,結果是白白受苦。因此,我們在「急難中」要記得:「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賽三十18)。── 詩篇綜合解讀 ◎ 18:4~6 是描述作者遭遇嚴重的生命威脅,向神呼求。──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19】神的救贖。詩人從宇宙性的層面理解神對自己的救恩。從神對聖徒救贖的角度看,是神對罪惡勢力的宇宙性懲罰。神的救贖同時顯明對聖徒的細膩愛護與關懷。用擬人法表現神的動作,使人感到親密和依賴感
。 ――《聖經精讀本》 ◎這一段是以神於西奈山顯現 出 19:16~20 24:9~11 為背景。──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5】「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 「死亡的繩索」(4節)、「陰間的繩索」(5節)和「死亡的網羅」(5節),都是把死亡和陰間比作獵人。──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6】「我在急難中救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從希伯來文時態看來,本節的下半似乎是大衛的祈禱:「……願祂聽聞……,願我的呼求進入祂的耳中。」下一節緊接著是神戲劇化的回應。──《丁道爾聖經註釋》 ●「殿」:應該是指神在天上的居所,而非指「聖殿」。──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6~9】入了他的耳中……親自降臨: 神必不撇下我們,他
:①總是關注我們,保護我們如眼中的瞳人;②垂聽我們的禱告;③為拯救我們從天降臨。神有拯救能力,也有拯救的慈愛。與立志行善卻無力可行,或有力卻無心行善的人不同,神信實地成就救贖的恩約。 ――《聖經精讀本》 【詩十八6~19】6~19節是一幅壯觀的拯救場面,神大動干戈,親自爭戰,這場聲勢浩大的爭戰的目的,竟然是為了一個渺小、不配的人!雖然詩人是用詩的語言來回顧他的一生經歷的救贖,但創造宇宙萬有的神親自為我們被釘十字架,難道不比這幅爭戰的場面更加難以想像嗎?神的恩典是如此之大,我們對神的虧欠實在太多。──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7】「那時,因他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山的根基也震動搖撼。」 此處對神顯現的描述,令人憶起紅海邊的拯救,有雲柱、火柱,海水分開(參15節);也像西乃山的光景,當神「在火中降於山上」,便有「煙氣上騰……遍山大大震動」(出十九18)。這裏對神的形像並未加以描述;我們所看見的,只像約伯所說,是「神工作的些微」(伯二十六14)。有些註釋家認為,這一段反映出以宗教儀式重演出埃及與西乃之約,在崇拜之人眼前演出,在儀式中,君王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161。然而,這只不過出於推測,從此類經文中假設當年有這些儀式,我們不必在起初的事件和大衛的感受之間,硬插入這種假設。──《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7~15】有關這種神的顯現,參看撒母耳記下二十二章7至19節的腳註。“擾亂”。混亂,潰敗。――《詩篇雷氏研讀本》 ◎ 18:7~12 描述神對作者呼求的反應是震怒,並親自出動。──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7~19】複述耶和華的顯現和拯救:神聽了詩人的祈禱,就出來干預、搭救他。這裡描述神顯現的詞句,叫人想起神在西乃山顯現的情景(包括地震、暴風、閃電、雷轟等自然現象)。――《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8】「從他鼻孔冒煙上騰,從他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 這些形容詞都在描寫審判,但審判乃是朝向罪惡的權勢,所以對受欺壓者而言,就成了拯救。煙,就如以賽亞書六4,象徵聖潔對罪惡的反應;在希伯來文,鼻孔是代表發怒的器官。發火焚燒與申命記四24的惹神「嫉恨」,或不能忍受,是同義詞;炭,在以西結書十2,天使從神如戰車般的寶座中取出,撒落在那將滅亡的城中。因此,這裏所描述的是風暴逼近,昏天黑地,終於狂風大作。──《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8 鼻孔冒煙、口中發火】古代近東所有其他地方都沒有使用這個象喻。《埃努瑪埃利什》史詩的例證最為接近:瑪爾杜克被形容為嘴唇移動時有火噴出。耶和華雖然不能以任何形像表達(無論是否動物都在遭禁之列),詩意地使用動物的象喻,以求突出祂的某些屬性,卻是可以的(何十三7的獅豹;賽三十一5的飛禽;哀三10的熊;民二十四8的野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9】「他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他腳下」 NEB所譯,「祂將天空掃在一旁」,需要稍微改動一個母音」162,此譯文雖然吸引人,但有欠公允。衪使天下垂,比較起來則是生動的序曲,為以下戰車從天而降,橫掃萬軍之勢鋪路。──《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9 黑雲在他腳下】譯作「黑雲」的字眼亦出現在烏加列的《巴力與亞拿特史詩》中。神祇巴力被形容為「駕雲者」,其「嗓音」是雷電的聲威。──《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10】「他坐著基路伯飛行。他藉著風的翅膀快飛。」 關於“基路伯”,參看以西結書一章5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基路伯”是神面前服役的天使。《以西結書》一章描寫基路伯為駕神寶座之車的天使。本節中的“基路伯”與“風的翅膀”對照,可作“雲的車輦”解(看一〇四3)。――《啟導本詩篇註釋》 「䣝嶋篐」:在此處比喻雲彩(與下半節的「風的翅膀」相應);詩人在別處描寫耶和華在雲彩上飛行(68:4),雲彩是耶和華的馬車(104:3)。――《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10 基路伯的種種,你認識了多少?】基路伯是屬天的受造物,可能是一類有尊貴身分的天使。他們的工作之一就是作一個護衛者,這些“基路伯”守衛著生命樹(參創3:24)和至聖所(參出26:31~33)的入口,他們的像成了約櫃的一部分(參出25:18~22),他們也被描述為托著神寶座的(參結1)。――《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十八10 坐著基路伯飛行】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圖像中,神明經常被描繪為站在野獸(往往是公牛)的背上。來自馬珥塔亞(Maltaya)的某個亞述浮雕,刻畫七個神祇分別站在不同的野獸背上。最可圈可點的亞述浮雕,描繪全副武裝的風暴之神騎在一隻複合性活物背上,這活物有獅子的身體、鷹的翅膀、公牛的頭。舊約形容耶和華在聖殿至聖所的基路伯之上立定寶座(見:撒上四3~4)。而在以西結的寶座異象中(一章、十章),耶和華則是乘坐著複合性活物所擔負的流動寶座車輦。──《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11】「他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雲為他四圍的行宮。」 神藉萬物彰顯祂的全能和榮耀。但因人的肉眼未見過神,所以說“祂以黑暗為藏身之處”。――《啟導本詩篇註釋》 ……黑暗……厚雲……光輝……。以西結書一4以下,同樣以這種方式將暴風雨和靈界活物寫在一起,在那裏,伺候神的「活物」,即䣝嶋篐163,是由雲彩為前導。這些活物出現的情境,乃是要強調神不可侵犯的聖潔:他們把守生命樹(創三24),護衛至聖所(出二十六31、33)和施恩座(出二十五18~22),也扛抬神所乘坐像戰車的審判寶座(結一22以下,十1以下)。──《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12】「因他面前的光輝,他的厚雲行過,便有冰雹火炭。」 ●「他的厚雲行過便有冰雹火炭」:「冰雹和火炭穿透祂的厚雲」。──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12~15 神聖戰士的武器】耶和華所射的箭一般被認為是閃電的霹靂。神聖戰士的主題描述己方的神祇與敵方的神祇作戰,把他擊敗。亞述視匿甲為戰王,伊施他爾為戰爭女神。後者作戰時如雨般把火降下。迦南的巴力和巴比倫的瑪爾杜克都是神聖戰士。 雷轟閃電被視為神明臨在的正常現象,發生的背景往往是戰爭。從蘇美《因南娜的頌詞》,赫人風暴之神的故事,到亞喀得和烏加列神話,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聲中審判仇敵。圖畫中的巴力是手拿一束霹靂。赫人和亞述君王都襲用了雷聲的用語,將自己形容為神明的器皿,雷暴般攻打叛盟和攔阻他們擴張帝國的人。──《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13】「耶和華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便有冰雹火炭。」 “ 至高者”。伊利伊約( E lElyon),強調神的力量和能力。參看創世記十四章18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在天上」:原文或作「從天上」(參撒下22:14)。――《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13~14】雷聲常常用來描寫神的聲音(參二十九3;一〇四7;約十二28~29),“閃電”如箭,擾亂驅散敵人(參七十七17)。――《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十八13~15】審判惡人的神。驚天動地的畫面指神對惡人的懲罰。可以聯想,世上橫行霸道、積累惡行之徒,將來會得到神何等的懲罰,我們當從中吸取教訓(10:4;11:4)。 ――《聖經精讀本》 ◎ 18:13~19 描述神攻擊恨作者的人,拯救作者。──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14】「他射出箭來使仇敵四散;多多發出閃電,使他們擾亂。」 【詩十八15】「耶和華阿,你的斥責一發,你鼻孔的氣一出,海底就出現,大地的根基也顯露。”」 【詩十八16】「他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 人常將危機比作洶湧的波濤、暴風襲擊的海上漆黑之夜。對生活在陸地的人來說,大海象徵恐懼與痛苦,夜晚意味死亡與斷絕。詩人宣稱神從大水中救出自己,意味詩人從毫無希望、完全絕望的境況中獲救。 ――《聖經精讀本》 當他還作罪人的時候,神曾伸手把他從罪惡的“大水中”將他拉上來。── 包忠傑《詩篇註解》 「祂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16節),是每一個真實經歷救恩的人的真實體會。對於一個在大水中快要淹死的人,當有一隻手抓住他的時候,怎麼會拒絕這樣的救恩呢?人若對「從高天伸手抓住我」(16節)的那只手評頭論足、甚至乾脆拒絕,都是因為還沒有認識到自己亟需拯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正走在「死亡之路」上(箴十四12)。──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16 大水】巴比倫神祇瑪爾杜克使人復原時,這人的讚美形容神祇把他從胡布林河(Hubur River)中拉上來。這是冥界門前流過的河,從這河中拉上來就是在最後關頭得救免死的意思。這象喻後來在希臘神話中成為著名的冥河(River Styx),又進一步在基督教文學《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中,以流在黃金城前之死亡河的姿態出現。──《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16~36】神救贖的計畫,是要領我們「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六1): 1.「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16節),救我們脫離死亡。 2.「領我到寬闊之處」(19節),脫離罪惡、世界和肉體的轄制。 3.「使我在高處安穩」(33節),「能以爭戰」(34節)。 4.「禰的溫和使我為大」(35節),讓我們因著基督生命裡的柔和、謙卑,「腳下的地步寬闊」(36節),不致「滑跌」(36節),將來能「與基督一同作王」(啟二十4)。──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17】「他救我脫離我的勁敵和那些恨我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強盛。」 勁敵和那些恨我的人: 想殺害大衛的掃羅(撒上19:11~17;20:33)、想篡位的押沙龍(撒下15:1~12)。也象徵像吼叫的獅子,到處尋找吞吃聖徒的邪惡勢力。 ――《聖經精讀本》 ●「勁敵」:「強壯的敵人」、「有能力的敵人」。──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18】「我遭遇災難的日子,他們來攻擊我。但耶和華是我的倚靠。」 【詩十八19】「他又領我到寬闊之處,他救拔我,因他喜說我。”」 苦難將人逼處一隅,陷在水深火熱中(16節);拯救予人自由,有若進到“寬闊之處”。――《啟導本詩篇註釋》 「領我到寬闊之處」:形容詩人再不必逃避敵人的攻擊,猶如到了安身之地。――《串珠聖經註釋》 主從罪惡的轄制,魔鬼的兇惡,惡人的厲害,把他們抓住,將他們拉上來,若不是主抓住他們,他們還有指望麼?救恩最希奇不過的,就是神喜悅我們。信徒在各樣磨難中,能得到最大快活,就是知道神喜悅他。── 包忠傑《詩篇註解》 神「救拔」(19節)我們,不只是領我們出埃及,更要帶我們進迦南;不但「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16節),「又領我到寬闊之處」(19節),讓我們脫離罪惡、世界和肉體的轄制,在基督裡得著真正的自由。── 詩篇綜合解讀 ●「救拔」我:SH 2502,「解救」、「拯救」。──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20】「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 “手中的清潔”指行為正直。――《啟導本詩篇註釋》 ●「報答」:SH 1580,「回報」。 ●「賞賜」:SH 7725,「回報」。──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20~23】大衛陳明自己的純潔。適用于大衛預表的永恆之君——耶穌,顯出耶穌作為彌賽亞的完全性。 ――《聖經精讀本》 從20~24節可以看出,本詩是寫在大衛與拔示巴通姦犯罪之前,所以還有「手中的清潔」。然而人的「公義」和「手中的清潔」都是暫時的,時間久了,罪人的本性就必然會顯露,只能仰望神的救恩。──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20~30】獻上感謝:詩人因著神按 守約的慈愛拯救了他而發出讚美;神是公義和守信的,既然詩人忠心於神,神就在他危難時施行拯救。――《串珠聖經註釋》 救恩的根源。這段詩分為二部分,前半部是詩人的良心宣言(20~23節),表白為順服神的旨意傾盡全力
;後半部是詩人的信仰告白(24~30節),堅信神必施行公義、分別善惡、賞善懲惡。 ――《聖經精讀本》 我們若「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21節),雖然肉體還有軟弱,但我們的神卻能點亮我們生命的「燈」(28節),背負著我們沖入面前的「敵軍」(29節)、跳過生命中的「牆垣」(29節),進可攻破仇敵,退可逃離試探。因為「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們的盾牌」(30節)。──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21】「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 【詩十八22】「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丟棄。」 典章(或「審判」)與律法這兩個詞,在申命記中常一起出現,是對神的律法最通用的摘要說法,因為其內容一方面論到人與人的關係,一方面論到人與神的關係。參,如:出埃及記二十一1以下;利未記三17。這句相當專業的話,透露出大衛對律法書很熟悉(亦見31節的註釋),十九7以下也支持這種看法。韋瑟指出,律法的背後乃是神的約;因此這裏的聲明,是呼求神「對約守信」,而非重在實行律法。──《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23】「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遠離我的罪孽。」 保守: 表明自覺、積極遵守律法。信仰生活應當如此積極。 ――《聖經精讀本》 只有基督才是真正的「完全人」(23節),但神也照著大衛的程度,看他向著神的心是完全的。──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24】「所以耶和華按我的公義,按我在他眼前手中的清潔償還我」 本節基本上是第20節的重複。── SDA聖經注釋 【詩十八24~30】使信心剛強。這段詩體現三種信念(belief):①確信神必施行公義審判,賞善罰惡(約5:29;羅2:6~8;彼前4:19);②堅信神必保守義人(34:19,20);③雖有軟弱,要向神持守純潔的信仰(27:1;番3:12,13)。 ――《聖經精讀本》 【詩十八25】「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神以慈愛待人,忠心於神的人應如何度聖潔生活以報答神的慈愛。這裡的“慈愛”、“完全”、“清潔”,並非說人已有這些長處,而是強調人應努力達到的目標。――《啟導本詩篇註釋》 忠誠(h]a{si^d[,和合:慈愛)一字,也成為這觀點的標誌。這個字與「慈愛」(h]esed[)有關,那是指立約雙方所承諾的愛,在詩篇中,成為神僕人們標準的用字。RSV對這字的其他譯法有:敬虔人(godly,如:十六10,和合「聖者」)、「聖徒」(saints,如:三十4,和合「聖民」),及「忠信人」(faithful,如五十5,「就是那些用祭物與我立約的人」一語,作了更詳細的定義;和合本作「聖民」)。一四五17與耶利米書三12用此字來形容神自己,該處也可譯作「忠實」或「忠誠」,就像這裏一樣。──《丁道爾聖經註釋》 ●「慈愛的」人:SH 2623,「敬虔的」。 ●「慈愛」:SH 2616,「仁慈」、「和善」。──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25~27】神對待人的法則(25~27節),是「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太七2),「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12)。同樣,我們願意神怎樣待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對待神的話語。──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26】「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 對於“乖僻”的人,神顯出他們的“彎曲”;那就是說,對於那些目的與祂相矛盾的人,祂也用同樣的態度待他們。――《詩篇雷氏研讀本》 第一句話,NEB譯為「對野蠻的人……」,這是根據雙重的揣測,將原本的直截了當、十分可靠的經文,無緣無故地作了修改。顯你自己為荒謬(perverse)(NEB作 tortuous,「曲折」;和合:你以彎曲),這個動詞是扭曲(crooked,和合:乖僻)一觀念的延伸,意指扭打、摔角,就是拿弗他利之名所紀念的事(創三十8)。這個原則可從神用拉班來教訓雅各看出;而最佳的例子,恐怕是祂對付偏行己路的巴蘭之手法。──《丁道爾聖經註釋》 ●「乖僻的」人:SH 6141,「扭曲的」。 ●「彎曲」:SH 6617,「扭曲」。──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27】「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 困苦的百姓: 可譯為“困苦人”(10:2)、“受苦的人”(22:24)、“窮乏人”(35:10)。“困苦的百姓”相當於八福中“虛心的人”。 ――《聖經精讀本》 因此,「困苦(或譯:卑微)的百姓」(NEB、和合本)較能表達希伯來文`a{ni^的意思,比謙卑的人更貼切,因為大衛主要是講環境,而不是論品德。這些人是不健全制度下的受害者,在詩篇中常常出現,不只是「卑微」(本節),更好的翻譯是「貧窮人」(如十2,和合「困苦人」),「受苦之人」(二十二24)、「軟弱的人」(三十五10,和合:「困苦人」),和「貧乏人」(六十八10,和合「困苦人」)。這些人相當於八福中最首先提到的「虛心的人」,就是明知自己有需要的人。另一個接近的字,`a{na{w,譯法也大致相同;但它既然另有含義,在八福中就相當於第三福所提到的「溫柔的人」(見二十五9的註釋;參,三十七11),他們是拒絕講求自己權利的人。民數記十二3用這個字形容摩西。──《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28】「你必點著我的燈;耶和華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 “光”是生命和興盛的象徵。“黑暗”則代表死亡和災禍。神是光,能點燃人生命的燈,去照亮黑暗。――《啟導本詩篇註釋》 「燈」在希伯來文學中經常用來比喻生命和繁榮。──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28 你必點著我的燈】燈在以色列經常用作象徵生命和繁榮的譬喻。它在墓中安放也是這個意思。「他的燈」在聖經中經常是生命的象徵。永恆的火焰是持久和紀念的象徵,同樣大衛的後代在耶路撒冷執政,也是神對大衛王朝應許的實據(撒下七8~16)。這字在烏加列語和亞喀得語的類似用法,則與統治的永恆性和神明的臨在有關。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被形容為人類之光。一個舊巴比倫的慣用語,將家庭無後形容為火盆熄滅。按照另一個解釋,古代近東的迷信想法認為到處都有邪靈潛伏,而邪靈最喜愛的是幽暗之處。神明彰顯保護的象徵性方法之一,是不斷賜與光亮。來自烏加列的文獻之中「神明的燈」一類的措詞,就反映了這個觀念。迦南神祇薩帕什(Sapash)就有「神燈」作為屬性。在美索不達米亞,拉馬什圖是特別令人驚懼的邪靈。神祇努什庫(Nushku)以火為代表,他燃亮的燈能使人所懼怕的邪靈不敢接近。詩人在此所指的,可能是為他燃點的燈。耶和華是詩人身旁的燈,避除一切危險。──《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29】「我藉著你沖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 借剛勇無比的壯士,在激烈的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英姿,比喻聖徒信靠神,剛強壯膽、勇往直前的生活。詩人勸勉
:不要因眼前的敵軍與牆垣受挫,應當靠神克服、得勝。詩人能豪邁地奔跑,因他仰賴神(賽41:10)。 ――《聖經精讀本》 這些功勳可與撒母耳記下二十三8以下的「勇士」相較。但擊潰和軍隊(和合「衝入」和「敵軍」)也可能譯為「跑過」和「河岸」(參,希伯來文詩篇六十五11/10,EV),如 NEB的譯法。至於本節對大衛為作者的支持,請參閱本篇開頭的註釋。──《丁道爾聖經註釋》 第29、33節是本詩作者是大衛的內證,因為他是步行作戰,而從所羅門王開始大量引入戰車(王上四26;二十二34;王下九21)。── 詩篇綜合解讀 ●「牆垣」:「牆壁」。 ◎ 18:29 意思是作者靠着神進可以攻破敵軍,退也可以逃離敵人的圍捕。而且 18:29,33 暗示作者是徒步作戰,應該是大衛時期的主要戰爭方式,所羅門以後就大量引進戰車了。」,不過在大衛初期,他可能會有這樣的自覺,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種箴言式的表達方式。我們由大衛的事蹟看起來,「信靠神的態 度」反倒是一個人是否蒙恩的關鍵。──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0】「至於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華的話是煉淨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 他的道: 指示人生的本質與當行的道路。詩人稱神為“盾牌”,表明神實踐性的一面。神賜給我們煉淨的話語,成為我們完全的盾牌。惟有從神得著話語和盾牌,才是真聖徒。 ――《聖經精讀本》 開頭語,這位神(和合:「祂是神」),在32節也有回應(參 JB),而 RSV的譯法,「祂的道是完全的」,若按回應句譯(直譯)更佳:「祂使我行為完全」。完全(ta{mi^m),在形容神的作為時,其含義顯然比在形容人時更為豐富,但是祂毫無瑕疵的智慧、愛與能力,會輝映在人相對性健全的思想、動機和成就上(這裏特別是指成就),這是祂作成在祂僕人身上的。然而,大衛在勳業達高峰的初期之後,豈不是失落了向這一原動力的追求(參,腓三12以下),而停頓下來,落在ta{mi^m的軟弱之意義──「安全」──的狀態中(參32節,RSV)?──《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31】「除了耶和華,誰是神呢?除了我們的神,誰是磐石呢?」 似乎引用摩西最後教訓中的話(申32:4,31),以“磐石”稱呼神,表露對獨一真神耶和華的堅定信仰。 ――《聖經精讀本》 對獨一神的信心,以及磐石(s]u^r;參2、46節)一字的反覆使用,暗示大衛寫此詩時,一部分的靈感是來自摩西之歌。摩西的話:「祂是磐石,祂的作為完全」,可與第30節相較,而「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申三十二4、31)一語,也可與31節相較。亦見以下47節的註釋。──《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31~36】這一段說明勝利的設備是什麼。既有這些設備就必得勝。大衛從多次的作戰中,得了寶貴的經驗。在這一切中,神作他的力量,導師,元帥。我們今日與惡魔戰鬥,若有這樣的設備,就必同樣的得著美滿的勝利。請注意以下各點的設備:承認神為惟一的神;靠他得力量,“以力量束我的腰;行為要端正,使我行為完全;要殷勤。不可懶惰。“他使我的腳決如母鹿”;要站高地,“使我在高處安穩”;在神的學校中學習,“他教導我的手能以爭戰”;以神的恩惠作保護,“你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貼近主的身邊,一有危險,主必扶持,“你的右手扶持我”;神在耶穌基督裡降卑到人的地步,便使我們高舉了。“你的溫和使我為大”;要站寬大的根據地。“你使我腳下的地步寬闊。”── 包忠傑《詩篇註解》 【詩十八31~48】為得勝感謝、稱頌。正義的力量終於戰勝罪惡勢力,輕快、豪放的詩情,使人聯想因進攻、追擊帶來的興奮、激動。同樣描述神的拯救行動,4~19節顯得莊重威嚴,此段營造輕鬆明快的氣氛。這氣氛與撒下8章的戰鬥場面非常吻合。 ――《聖經精讀本》 ◎我們能夠看穿自己的成功背後,有神之手的扶持嗎?還是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應得的,都是理所當然的?──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2】「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為完全的,他是神。」 【詩十八33】「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處安穩。」 ●「腳快如母鹿的蹄」:原文沒有「快」,而是「腳像母鹿的蹄」。 ●「母鹿」:當時巴勒斯坦有數目龐大的伊朗鹿。這種鹿平常無人馴養,依照考古證據,顯示當時的人很少吃這種動物的肉。這種鹿,是古代幾個品種之鹿的其中一種。這字經常與努比亞野山羊(Nubian ibex)、山區野羊(mountain sheep)、瞪羚(gazelle)等動物相提並論。這些動物都以能穩固的走在山區的崎嶇險地著名。──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3 母鹿的蹄】本節所指的,是古代近東幾個品種之鹿的其中一種。這字經常與努比亞野山羊(Nubian ibex)、山區野羊(mountain sheep)、瞪羚(gazelle)等山羊屬的動物相提並論。這些動物都以在崎嶇險地步履穩健著稱。遠古的蘇美文學(如:《杜穆齊的夢》〔Dumuzi's
Dream〕)已經使用這象喻來形容步履迅速穩健。──《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34】「他教導我的手能以爭戰,甚至我的膀臂能開銅弓。」 “能開銅弓”比喻力大。――《啟導本詩篇註釋》 銅弓: 聯想主的戰士拉開一般人不能拉開的銅弓之英姿,更加信賴神的大能、威嚴,他懲罰可憎之徒。 ――《聖經精讀本》 銅弓顯然是木製的弓,鑲以銅來堅固之。──《丁道爾聖經註釋》 ●「銅弓」:意思是「強硬的弓」。──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4 銅弓】若果是真正的武器,這話就是指用青銅來裝飾的木弓,或青銅為鏃的箭。但另一方面,它可能只是詩意地形容戰士的硬弩之強。無論在亞述或是埃及,弓都是君王力量的象徵和神明的武器之一。作為後者,日輪可以繪畫成拉弓的形狀。由於這弓屬於太陽神,它也可以理解為銅弓。約在大衛時代的一個亞述浮雕,描繪太陽神亞述將一把相連碑文形容為華麗的弓,交到王的手上。──《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八35】「你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你的右手扶持我。你的溫和使我為大。」 “你的溫和”也可譯為“你的幫助”或“你的回答”。敵人向神呼求,神不應允(41節),但神作了大衛的盾牌,扶持他、幫助他、聽他的呼求,使他得勝,受人尊敬(47節)。――《啟導本詩篇註釋》 「你的溫和」:或作「你俯身」。 有學者將「溫和」譯作「答允」或「勝利」。――《串珠聖經註釋》 你的溫和使我為大: 意為“我靠著主的親切獲得成功”。在世上能否得享心靈平安,固然取決於神。遙遠的將來,主在審判台前是否以溫和待我們,也決定我們是蒙受永恆的祝福,還是無盡的咒詛(太25:31~46)。 ――《聖經精讀本》 希伯來經文「𣿫的溫和使我為大」(參,AV、RV、RSV小字,和合本同)這句話,自古以來就有好些人提出替換的講法。但是它所表明的真理非常深刻,惟一的問題只是,大衛當時能否有此透視力。這一點則非常主觀,而經文本身應當比懷疑的看法更為可取。希伯來的名詞與形容詞`a{na{w──即謙卑、溫柔──相近,就是以上第27節所討論的第二個字;一方面,在神溫和的作為下,神容許大衛得勝,另一方面,神所教導他的溫和,乃是他偉大的真正所在。──《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36】「你使我腳下的地步寬闊,我的腳未曾滑跌。”」 ●「腳」未曾滑跌:「腳踝」。──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7】「我要追趕我的仇敵,並要追上他們;不將他們滅絕,我總不歸回」 ●不將他們「滅絕」:「毀壞」、「根除」。──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37~38】描述已經發生的事,而不是指將來而說的。――《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37~42】說明怎樣得到完全的勝利。非完全徹底把仇敵打敗,總不鬆手的。信徒與惡魔必有這樣的決心。── 包忠傑《詩篇註解》 【詩十八37~45】讚美神是得勝的源泉。未完成時態,希伯來語中,未完成時態用以敘述將要發生的事情、或從現在延伸到未來的行為。意味殲滅仇敵的戰役始於現在,持續到未來。對當代讀者,這段文字或許看似粗糙,甚至顯得非常好戰,其實,這意味神從仇敵手中救出大衛,並使仇敵屈服在他面前。詩人相信神必毀滅所有仇敵,是基於神的應許(2篇),而不是出於自己的政治野心。神應許大衛必得勝利,背後蘊含的原則是藉著大衛實現公義。因此,大衛的成功並不是代表一個人的立世揚名,乃意味大衛被揀選,作神救贖事工的器皿。聖徒也當留心察看(10~14,22篇)及這段文字,論到暴虐、驕傲之人悲哀而無法挽回的滅亡,不至重蹈覆轍。 ――《聖經精讀本》 37~45節大部分動詞都是不完全式,在希伯來文裡代表未來的狀況,或連續的動作。這裡所展望的將來之事,只有當彌賽亞基督再來做萬王之王的時候,才能完全成就。── 詩篇綜合解讀 【詩十八38】「我要打傷他們,使他們不能起來,他們必倒在我的腳下。」 【詩十八39】「因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爭戰。你也使那起來攻擊我的,都服在我以下」 ●「束....腰」:「環繞」、「配備」。──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0】「你又使我的仇敵在我面前轉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 使……在我面前轉背逃跑: 象徵得勝的表達,描繪處死仇敵的場面(書10:24~26)。 ――《聖經精讀本》 【詩十八41】「他們呼求,卻無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華,他也不應允。」 就是呼求: 殘暴惡人至死的掙扎。他也不應允: 與義人陷於困境,呼求神,神必應允的事實形成鮮明對比(6節;40:1;65:2;66:19;145:19)。 ――《聖經精讀本》 【詩十八42】「我搗碎他們,如同風前的灰塵;倒出他們,如同街上的泥土。」 “風前的灰塵”和“街上的泥土”都是不屑一顧的東西,把它們“搗碎”和“倒出”,即擊敗敵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風前」:指被風吹散。 「倒出」:有古卷作「踐踏」(參撒下22:43)。――《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43】「你救我脫離百姓的爭競,立我作列國的元首,我素不認識的民必侍奉我。」 大衛不但平息了內戰( 撒下三1),神更使他成為許多民族的領袖(撒下八)。――《詩篇雷氏研讀本》 列國的元首: 亦指“外邦的領袖”(KJV)。真正敬畏神的人,不僅在基督徒團契有美名,也會受到非基督徒的尊敬與稱讚。 ――《聖經精讀本》 ●百姓的「爭競」:「爭辯」、「爭論」、「公然敵對」、「法律上的爭訟」。──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4】「他們一聽見我的名聲,就必順從我;外邦人要投降我。」 ●「投降」:SH 3584,「畏縮」。──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5】「外邦人要衰殘,戰戰兢兢地出他們的營寨。」 ●「衰殘」:SH 5034,「凋萎」、「枯萎」。──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6】「耶和華是活神。願我的磐石被人稱頌,願救我的神被人尊崇」 耶和華是活神: 有些英譯本譯為祈願句:“願耶和華長壽”,這種譯法與原文意思不符。這句話不是對君王祝壽(王上1:25,39),乃是宣告神是活神的確信。對比“隨自己意旨行事”的神與“有口卻不能言”的偶像,“神是活神”的信仰更加突出(115:3~7)。――《聖經精讀本》 葛利紐和 JB所譯「耶和華萬歲!」,雖單純而吸引人,卻不正確。「耶和華是活著的」(和合:耶和華是活神)是一句斷言,而不是朝貢的話,如列王紀上一25、39(見希伯來文)。這個真理是最強烈的對比:耶和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而偶像「有口卻不能言」(一一五3、5);或許也顯示祂的生命永垂不朽,而巴力卻有興衰的循環。同時,耶和華既是「活著的」,祂無窮無盡的能力,便成了我的磐石無垠的穩定力。──《丁道爾聖經註釋》 「耶和華是活神」(46節)原文是「活著的耶和華」。雖然我們的肉眼不能見神,也沒有親眼看見主耶穌的復活,但是當我們經歷神的時候,就會體會到這是一位「活神」。── 詩篇綜合解讀 ●「耶和華是活神」:原文是「活著的耶和華」。──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6~50】結語:詩人再次稱謝神。――《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八47】「這位神就是那為我伸冤、使眾民服在我以下的。」 這位神: 指詩人敘述的、具有驚人能力的神,體現出信仰的明確性。聖徒應當清楚知曉施恩的神。 ――《聖經精讀本》 開頭的話,這位神,與第30節的強調語「至於神」,相互呼應(參32節)。若作者思想到摩西之歌(見以上31節的註釋),伸冤顯然是指神賜(和合本作為)給祂僕人去執行的,因為祂曾聲明:「伸冤報應在我」(申三十二35)。伸冤,惟有出於神的手,或是祂所託付的,才可算是對的(羅十二19,十三4)。──《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十八48】「你救我脫離仇敵,又把我舉起,高過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你救我脫離強暴的人」 【詩十八49】「耶和華阿,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謝你,歌頌你的名。」 保羅在說明基督不單為猶太人而來,也為外邦人而來時,一連引用了四個預言,第49節便為其首(羅十五8~12)。──《丁道爾聖經註釋》 「我要在外邦中稱謝禰,歌頌禰的名」(49節),就是把福音傳給外邦人。保羅引用49節證明彌賽亞基督也是為外邦人而來,「叫外邦人因祂的憐憫榮耀神」(羅十五9)。── 詩篇綜合解讀 ◎ 羅 15:8~12 引用 18:49 證明基督是外邦人的主。──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八49~50】保羅在這句話裏看見有關彌賽亞的暗示(羅一五9),因為當中有談論到王室家系的“受膏者”(希伯來文是彌賽亞)一詞,這家系在基督裏達到高峰。――《詩篇雷氏研讀本》 大衛感謝神膏立他為王,重申神與他立的約(撒下七8~16)。這也是本詩的基調。這裡說的話已在耶穌基督身上應驗,祂是大衛的子孫,要作萬國的君。保羅引用49節的話,說明神的救恩也給外邦人(羅十五9)。“受膏者”的希伯來文就是“彌賽亞”(約一41)。――《啟導本詩篇註釋》 49節大衛與外邦人一起敬拜讚美耶和華的威嚴,50節是高潮,盼望“主的受膏者”——“彌賽亞”。許多大衛家族的君王以50節作為對王權的擁護,其實,這節經文最適於大衛及大衛的“子孫”——基督。使徒保羅引用舊約經文,證明基督不僅為猶太人,也為外邦人來到世上,49節被第一個引用(羅15:8~12)。 ――《聖經精讀本》 【詩十八50】「耶和華賜極大的救恩給他所立的王,施慈愛給他的受膏者,就是給大衛和他的後裔,直到永遠。」 大衛所想的,很可能只是耶和華的威名遠播,但這番話全面的意義,卻刻劃出耶和華的受膏者,即彌賽亞,將來要在外邦中……即與外邦的敬拜者一同……讚美神。雖然每一位大衛家的王,都可以用本詩來指自己,但它特別應屬於大衛王,因這原是他的見證,又應屬於基督,因祂是那完美的「後裔」(此處是單數的集合名詞),正如祂也是亞伯拉罕獨特的後裔(加三16)。──《丁道爾聖經註釋》 「受膏者 מָשַׁח」原文就是「彌賽亞 Messiah」(約一41)。大衛的後裔作王「直到永遠」,最後將在彌賽亞基督身上成就。──
詩篇綜合解讀 ●施「慈愛」:SH 2617,「履約的忠誠」、「慈愛」。此字比較強調發出慈愛的本體之良善特質,通常用在神身上(一般人比較不容易做到)。 ●「受膏者」:SH 4899,「受膏抹的」、「彌賽亞」。──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18篇)】 1 詩人愛神,因他感到神的愛,經歷過 的恩典。你經歷過神的恩典嗎?你是否愛祂呢? 2 詩人用來描寫神的名詞(2),是發自他的經歷與認識。試從你對神的經歷和認識用八個名詞去描寫神。 3 詩人複述他在死亡邊緣向神禱告蒙神搭救的經歷,並為此感恩。試述一些你蒙神應允的禱告並為此向神獻上感謝。 4 敵人雖強勁勇猛,但神仍然聽到詩人弱小的聲音並拯救他。(16~19)你想你生命中會否遭遇極大的困難以致神不能幫助呢? 5 大衛重申神聽他禱告的原因是什麽呢?參20~24節; 4:3; 17:4~6。罪人那一方面的禱告神也會聽?參路18:9~14; 約一1:9。 6 大衛如何保守自己在神眼前行為公義,手中清潔呢?神的兒女既因主耶穌的救贖在神面前被稱為義,是否也要像大衛那樣保守自己呢? 7 25節裡「慈愛的人」指以愛回應神厚愛的人;「完全的」是指一心忠於神的正直人。人若如此慈愛和完全,神會否撇棄他呢? 8 「燈」(20)除了指生命、福樂外,對於作王(43)的大衛意義更深一層,他的燈便是「以色列的燈」(參撒下21:17)。大衛指出點燈者是神,你認為他說得對麽?參28~29節。若你身在高位,你的「光」從何而來? 9 在人際關係疏離、功利主義充斥的社會,我們若說神是可投靠的(參30),對神便應有什麽表現呢?參31~32節。對人又如何?參路10:29~37。 10 「你的溫和使我為大」(35)指神保護、扶持大衛,使他贏得眾民的愛戴(參43)。當別人稱讚或欣賞你的時候,你會沾沾自喜抑或認定你的好處是神所賜的呢?你有否將榮耀歸給神? 11 37~45節所描述的戰爭乃是聖戰,神的治權透過以色列彰顯出來(參二)。基督徒也要打「聖戰」(見弗6:12),可否從大衛擊打敵人的精神與表現學到一些面對爭戰應有的態度?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