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十二篇拾穗

 

【詩十二題注】「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第八。」

 

【詩十二1耶和華阿,求你幫助,因虔誠人斷絕了,世人中間的忠信人沒有了。」

         邪惡的氣勢洶洶,使大衛以為地上再沒有義人了。――《詩篇雷氏研讀本》

         在這首哀悼詩篇裏,大衛把惡人邪惡之話語所引起的煩惱(1~5),跟他所信靠的耶和華真實的言語(6~8)作一對比。“調用第八”。參看詩篇第六篇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本篇屬個人求告的詩,在沒有可信賴的人和全是說謊欺騙的環境中,向神祈求幫助。有些學者認為是掃羅晚年時代詩人的作品。由於內容與《以賽亞書》三十三7~12類似,而社會背景又與其他先知書相若(例如何四章、彌七章),可確定寫于列王時代。作者不詳。全詩以呼求拯救開始,描寫詩人所處社會環境(1~4),然後是耶和華的曉諭,說祂會替困苦人伸冤(5)。最後是確認神在任何環境中都保護受苦的人(6~8)。――《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祈禱詩。――《串珠聖經註釋》

         虔誠人的歎息。比較其他悲歎詩,本詩流露出更濃厚的緊張情緒。其他詩大都以得勝的確信與稱頌結尾,惟獨本詩指出惡人到處遊行,至終未解除緊張。其他悲歎詩的危機主要是惡人直接威脅到生命與安全,本詩的危機是,仇敵虛妄的嘴唇和舌頭所發的虛假言詞,對個人、社會都非常有害。虛假言語不僅破壞人際關係,也瓦解社會。 ――《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一開始,彷彿這位屬神的人抬頭一看,發現他自己四面被包圍,而盟友都離開了。換作別人,若只剩自己孤零一個,也許會考慮改變立場,但大衛卻發出求救信號。他不會撤退。──《丁道爾聖經註釋》

         在這裏虔誠一詞,希伯來文是hasid,意思是立約的子民中一個成員,他尋求去反映,向神回報hasid,就是祂曾向祂的百姓所顯示的。因此,虔誠人與忠信人是相似的。。──《每日研經叢書》

         本篇的主題是論言語,我們在其中聽到了神百姓的祈求(1)、世人的誇口(2~4)和神的宣告(5)。世人因為向神失去了「虔誠」,所以對人就沒有了「忠信」;因為對與神的立約不忠誠,所以對與人的言語也充滿謊言。掃羅追殺大衛的時候,已經沒有一點敬畏神的心,甚至「吩咐左右的侍衛說:你們去殺耶和華的祭司,因為他們幫助大衛」(撒上二十二17)──《聖經綜合解讀》

                  ●「忠信人」:SH 5399,「忠心的人」。

                  ●「沒有了」:SH 6461,「消失」、「不見」。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1~4祈求的內容:詩人求神剷除那些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惡人。――《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二2「人人向鄰舍說謊;他們說話,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

         心口不一: 指人格分裂,不能達到純潔一致。心口不一導致表裡不同、言行不一致、背叛和變質。這些人不能信賴(18)。我們只能事奉一個主人(624) ――《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這裏列出空話、好聽的話、心口不一的話。這裏的說謊,更準確的譯法為「空談」,這個詞包括虛謊在內,但也涵蓋不真誠、不負責任的話,這類話語使得人類的交談變成低廉、腐化。嘴唇油滑,直譯為「平滑」:它會帶來舒服的感覺,使人愈發想聽(因為不能缺少它的安慰),結果卻更能令人致命,以色列後期的歷史便是明證(賽三十10;約五44)。心口不一(直譯:「一顆心、又一顆心」)有力地指出心口不合之言的來源,為「雙重心思」──因為欺騙者會成為自己的受害者,他的性格沒有真理來統一。──《丁道爾聖經註釋》

                  ●「心口不一」:SH 3820+SH 3820+SH 1696,直譯是「心心講論」。實際的意思是「兩樣的心說話」。──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2~4惡人的言語用來操縱人而不是傳達信息,在這裏被描述為空話(“說謊”)、油腔滑調(“油滑”)、“心口不一”和誇大的話(4)。――《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十二3「凡油滑的嘴唇和誇大的舌頭,耶和華必要剪除。」

         誇大的舌頭: 人身上最可能被罪所轄制的肢體就是舌頭。使徒雅各也強調不潔的嘴唇對靈魂的損害(32~6) ――《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驕傲人誇口,不想有神聽他一切的話,有神將來審判他。主耶穌會說,“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馬太十二36)。人說不當說的話是有限制的,不久神將人的生命抽回,立時那油滑的舌頭,就不再言了。── 包忠傑《詩篇註解》

         從大衛到今天已經過了三千多年,世人言語的特點卻還是「說謊」、「心口不一」(2)、「油滑」、「誇大」(3)。因為人內心的罪性沒有變,「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太十二34)──《聖經綜合解讀》

                  ●「誇大的舌頭」:「說誇大話的舌頭」。──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4「他們曾說:“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誰能作我們的主呢?”」

         「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可譯作「我們可用嘴唇行奇事,」或「我們的嘴唇就是我們的犁頭(象徵主人)」。故此,他覺得自己就是主宰,不需要神或他人作他們的主人。――《串珠聖經註釋》

         聖經並不低估誇大之辭的威力;神要親自令其沈默。雅各書三5也許是想到這裏第3下半節,舊約則從頭到尾有許多例子,可說明這個武器的威力:從伊甸園的蛇,到預言中那未來的逼迫者──他的「口……說誇大的話」(但七2025)。新約也談到這題目,如:彼得後書二章;啟示錄十三章。啟示錄中的獸會與一個假先知同盟(啟二十10),並非無故。──《丁道爾聖經註釋》

         不認識自己肉體的人,自以為「必能以舌頭得勝」,其實不過是用「最小的火」來「點著最大的樹林」(雅三5),不但敗壞人,也敗壞自己:「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雅三6)

         不認識自己肉體的人,自認為能作自己的「舌頭」和「嘴唇」的主,因此必要為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36)

         認識自己的肉體的人,知道「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雅三8)。只有這樣,他才能隨時警惕自己的口舌,讓聖靈來做自己口舌的主。──《聖經綜合解讀》

                  ◎「誰能作我們的主呢」:意思是「誰能管得了我們呢」?──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5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

         耶和華應許要拯救“困苦”和“貧窮”的人。――《詩篇雷氏研讀本》

         本節為神對待人祈求的答覆,是全詩的中心。由一位祭司朗誦,會眾唱和。――《啟導本詩篇註釋》

         耶和華的答允:這是祭司代神所發表的神諭:神要保護貧困者免受這種虛偽人的攻擊。――《串珠聖經註釋》

         本詩首次記錄神的直接應許(此外還有608195)。痛苦的呼求中夾插著救恩的應許,是從神而來的默示。神會審判每個人,也會提前賜給人應許。我們可以提前支取救恩,活在盼望中。詩人的呼求有明確的對象,不是沒有方向的沉痛悲鳴。所切慕的: 希伯來原文為“喘著粗氣”,生動表達詩人渴望穩妥的心。 ――《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是一非常簡潔的希伯來片語。切慕直譯作「噴氣」或「喘息」,可有敵視的意味[如:結二十一31(希伯來聖經36)],因此有 AVRV的譯法;但是若以渴慕來解釋其結構,比較簡單,RSVRV小字,及大部分現代譯本都採取此譯法。──《丁道爾聖經註釋》

         人以為「天高皇帝遠」,可以隨便亂說話。但神的回答是,祂不但顧念人仰望神而發出的「歎息」,也「必要剪除」那些「油滑的嘴唇和誇大的舌頭」(3):「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十二37) 

         神在等待祂的百姓陷入困境的深處,才宣告「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因為神要借著困境徹底顯明世人的敗壞的言語(2~4),好讓祂的百姓徹底棄絕敗壞的言語,因此更加渴慕神「純淨的言語」(6)──《聖經綜合解讀》

                  ●「切慕」:SH 6315,「吐氣」、「渴望」。

                   125 表明神要為人的冤屈與嘆息起來行事,介入人世間,改變人的處境。這跟我們以為的「天高皇帝遠」截然不同,聖經中的神是在乎人間的公平正義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6「耶和華的言語是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

         神的言語象煉淨的“銀子”那樣純淨和珍貴。――《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人將神的話和精煉的銀子相比,銀子為商品交換的重要媒介,也是古代的貴重金屬。神的話比銀子還精貴,完全可信。“七次”是完全圓美的意思。――《啟導本詩篇註釋》

         言語是純淨……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 對5節神應許的信仰告白。“純淨”包含正直性、無誤性、完全性、絕對性。“七次”不能從字面理解,希伯來人思維中,“七”象徵完全、聖潔,應從此角度理解本句。 ――《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應許」(和合:言語)直譯為「話語」,其概念不僅包括剛才的允諾(5),也包括第1~4節所論之人所說的截然不同之言。此處的對比為,紮實的財富對空洞的象徵(2a),準確的真理對諂媚、模稜兩可和誇大之言(2b~4)。泥爐(A furnace on the ground)是指泥土製的坩堝。有人反對說,譯為地(ground)的字,通常不是指以土地為材料,但達戶提出很好的辯證,並且指出,有時此處的介系詞(l#)有「從……而來」(from)或「以……製的」(of)的意思。──《丁道爾聖經註釋》

         謊言重複一萬遍(2~3),也不能變成真理。神的話語「安定在天,直到永遠」(一百一十九89),象煉淨的銀子一樣純淨可靠,絕對不會因著地上的文化、法律、潮流、風俗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我們可以永遠信靠祂,不隨從世俗的謊言。

         「七」代表完全。神允許祂的應許被所經歷的困境「煉過七次」,讓我們能不斷經歷神的信實,從而完全認識神應許的可靠,徹底棄絕謊言的渣滓。

         「泥爐」指「泥土做的坩堝」。──《聖經綜合解讀》

                  ●「泥爐」:SH 5948,「泥土做的坩堝」,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表示「非常純淨」的意思。──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6 泥爐】譯作爐子的希伯來語字眼在聖經中只出現一次。上文所提到的銀子,證明本節所指的是提煉金屬用的泥制坩堝。埃及壁畫中可以找得著坩堝,考古學家也挖掘到泥制的坩堝。──《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十二6~8祈求的基礎:詩人深信神應允祈求,因神的話語絕對可靠; 既然說要保護貧困者,就必會保護。雖然世人強調那些「毫無價值的事物」(這是「下流人」的原意),且到處都有惡人招搖,神仍會保護那些公義的貧苦人。――《串珠聖經註釋》

 

【詩十二7「耶和華阿,你必保護他們,你必保佑他們永遠脫離這世代的人。」

         保護他們: 隨從七十士譯本。希伯來原文不是“保護他們”,而是“履行那些”,“那些”指5節神所應許的話語(Sayings) ――《聖經精讀本──詩篇註解》

         保護我們(和合本作他們)是取自七十士譯本;希伯來文的代名詞是「他們」。若希伯來經文是正確的,這裏「他們」可能是指神的應許(6),亦即「保守他們」。第二個祈求,保佑我們(和合:他們)的讀法,希伯來文聖經和七十士譯本都相同。世代在此指「那一類人」(JB)或「那一圈人」(參十四5,二十四6;箴三十11~14,希伯來文)。──《丁道爾聖經註釋》

                  我們靠著自己無法「脫離這世代的人」,因為我們總是擺脫不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總是免不了隨從時代的風氣,總是忍不住要和別人攀比。雖然我們靠著自己做不到,但神卻定意要保佑我們「永遠脫離這世代的人」,借著萬事互相效力,讓我們成為浮在海上的救生艇,雖然浮在海面,卻不能讓水進入船艙,免得我們沉到海中失去救人的功用。──《聖經綜合解讀》

                   127 馬索拉經文是「他們....他們」,七十士譯本是「我們....我們」。──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十二8「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就有惡人到處遊行。」

         “到處遊行”。趾高氣揚地走路。――《詩篇雷氏研讀本》

         儘管惡人得勢,世尚恭維,義人在不信神的無恥之流環伺中有神保護,不為所害。――《啟導本詩篇註釋》

         下流有兩方面的意思:下賤(參,耶十五19,「下賤」與「寶貴」相對),及可恥的放縱(參,箴二十三20,「好吃肉的」;申二十一20)。一旦「無用、輕浮之人」(士九4AV)被人吹捧、抬舉,那些愛炫耀的惡人便立刻會抓住機會「耀武揚威」(NEB)──因為希伯來文第8節意指不是潛行,乃是公然昂首闊步。話語的爭戰不是小事;若在此軟弱,仇敵便會趁虛而入。──《丁道爾聖經註釋》

                  「下流人」原文是「無價值」。這世界的價值觀已經被罪扭曲,在永恆裡毫無價值的人、事、物,卻被世人看重、高舉,所以那些悖逆神、見不得光的「惡人」、「惡事」才會趾高氣揚地招搖過市,一時間成為社會追捧的潮流。──《聖經綜合解讀》

                  ●「下流人」:SH 2149,「無價值」。聖經中僅出現於此。

                   128 又回到人世間的無奈,人間的價值觀扭曲,無價值的人被世人看重,所以惡人就到處橫行,以致神的公義與遍地的惡人構成一個充滿張力的現實社會。──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11 12)

 1 世人認為「見義勇為」是好的品行,予以褒揚。基督徒更應不畏邪惡而秉公行義,這勇氣從何而來?參117

 2 惡人在言語上所犯的罪是否比行為上的罪為輕呢?參123。基督徒在言語上犯罪是否會比犯其他的罪容易被神赦免呢?參弗425 29 31~12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