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三十二篇拾穗 【诗三十一篇题注】「大卫的训诲诗。」 本诗是七篇「悔罪诗」之一(第六、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百零二、一百三十、一百四十三篇),也是一首充满感恩的见证诗。在第五十一篇里,大卫认罪悔改(撒上十二)、得了赦免以后,可能接着写了三十二篇,欢呼因着认罪而得着的赦免之福。──《圣经综合解读》 「训诲诗」原文的意思是「沉思的诗」,指教导和勉励的诗。──《圣经综合解读》 ◎ 罗 4:6 保罗引用这一篇诗篇时,认为这一篇的作者是大卫。──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篇诗题 训诲诗是用来教训人的诗吗?】“训悔诗”是个术语,也许是说诗的目的在于使人得智慧或精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或成功机会。――《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三十二1】「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这首赦免的诗篇可能是诗篇第五十一篇的续集;在诗篇第五十一篇里,大卫承认他与拔示巴所犯的罪。他在这里却描述那随责罚与认罪而来之赦免的祝福(1~5节),其后鼓励别人要寻求耶和华的拯救,而不是固执地拒绝跟随祂(6~10节),最后劝勉他们在耶和华里欢欣喜乐(11节)。“训诲诗”。希伯来文是Maschil,大概指默想或教诲的诗歌。――《诗篇雷氏研读本》 “有福的”。多么快乐。参看第一篇1至3节的脚注。――《诗篇雷氏研读本》 传统将本诗列入七篇“悔罪诗”中(六,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〇二,一三〇,一四三篇。参六篇题解),但从内容看也是一首感恩的见证诗,是信守神的法则、虔诚认罪的人,得蒙赦免后喜乐满怀的献诗。全诗出以对话形式。1至2节为诗人向会众讲述罪得赦免之人的福气;3至7节,诗人向神诉说旧日犯罪、认罪和获得赦罪的经历;8至10节为会中祭司说出神的话,应许引导他,只要顺服,不再蹈覆辙。全诗再以诗人的劝勉作结。 题注中的“训诲诗”指出诗含有教导人正直为善的意思。――《启导本诗篇注释》 罪得赦免的幸福。世人都是罪人,惟有蒙神赦免,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诗人根据自己的体验表白罪得赦免后的福乐,劝勉后人享受与主同行的幸福。悔改意味人告白自己的罪、蒙神饶恕,恢复神人关系,开始新生活<路13:1~9,关于悔改>。人由神所造,离开神就无法有纯全的生活。罪破坏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神应许要赦免人的罪(西3:13),这是保障人借着悔改恢复生命的坐标及前进的方向。本诗与诗51篇有直接关联,大卫以卑鄙手法得到乌利亚之妻拔示巴,后来悔改、罪得赦免后,感受到的喜乐。诗的内容可分为:①得蒙赦免的喜乐宣告(1,2节);②悔改之前的煎熬,承认罪及蒙赦免(3~5节);③根据亲身体验的劝勉(6~10);④劝勉众人都要赞美神(11节)。 ――《圣经精读本》 「快乐」为这些祝福语(见诗一1的注释)较恰当的开头,比有福更能表达出神采飞扬的模样。赎罪的观念不宜只用一种比喻说明,恐怕应用失当,所以第一节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图画:举起或移开(赦免),和掩住不见(遮盖)。前者可修正一项错误观念,即以为「遮盖」之意,是将还存在、未解决的事藏起来(这动词在第5a节便有此含义:「隐瞒」)。──《丁道尔圣经注释》 「遮盖」(1节)的工作只有神去做才是有福的。神的「遮盖」不是忽略、遮掩,而是因为人认罪悔改,所以「赦免其过」(1节)、「不算为有罪」(2节)。大卫想靠自己「遮掩」他与拔示巴所犯的奸淫罪,结果却在罪中陷得越来越深,由奸淫竟然变成了谋杀(撒上十一)。因此,「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十八13)。──《圣经综合解读》 ●「有福的」:SH 8355,「幸福」、「福气」。是本诗的第一个字。──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1~2】引言:诗人先指出一个罪得赦免的人何等有福,他的生命也最有意义。诗人便曾亲身经历过这种被赦罪的福气。――《串珠圣经注释》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不算为有罪的: 三次重复同样内容,是希伯来式表达完全的方式之一。前两次表明出于神主观之爱的宽恕;第三次表现神根据客观公义之律的赦罪。 ――《圣经精读本》 【诗三十二1~2,5】诗人把邪恶形容为“过”(反叛)、“罪”(射不中靶而错失目标)和“有罪”(行为不当)。神处理罪的方法是:“赦免”、“遮盖”和“不算为有罪”。 ――《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三十二2】「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这里不再用比喻,而是教导我们得蒙称义与实践真理之事。罗马书四6~8引用此节,指出算此一重要字的含义为:若神视我们为义人,这乃是祂所赐给我们的礼物,与我们所应当得的无关;该章其余部分,是运用创世记十五6所使用的同一个字,藉其上下文来教导我们:这份礼物惟独用信心来接受。本节的末了既强调真诚(译注:指和合本的「心里没有诡诈」),就摒除了我们可以「继续犯罪,使恩典显多」的观念。──《丁道尔圣经注释》 「心里没有诡诈」(2节),意思是诚实面对自己,真实地在神面前认罪悔改。──《圣经综合解读》 ●「诡诈」:SH 7423,「欺骗」、「诡诈」。──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3】「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 “骨头”是身体枯朽后剩下的部分。“骨头枯干”极言人生已陷绝境。――《启导本诗篇注释》 罪是人心中的重担和毒素,当我们不肯认罪的时候,身、心、灵都无法得着安息。大卫与拔示巴犯罪以后的一年中「闭口不认罪」(3节),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却无法摆脱挣扎和痛苦,「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3节)。──《圣经综合解读》 【诗三十二3~4】大卫“闭口不认罪”(没有马上承认自己的罪)的时候,神便在身体和情感上惩罚他。“精液”。生命力。――《诗篇雷氏研读本》 ◎ 32:3~4 说明自己不认罪的时候,身心都无法获得安舒健全。──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3~5】诗人曾因犯罪感到被压,不堪负荷,故向神认罪,并得到宽恕。――《串珠圣经注释》 人与人闹别扭时,身心也可能发生如此剧烈的不安──却仍执拗不改。大卫身心的反应或许异常激烈,但像他一般顽固的人却比比皆是。然而,下台阶之后放轻松的心,以及迎面而来的恩惠(5节),使所付的代价显得微不足道。这几节经文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哥林多前书十一30所提到的悲剧,因着基督徒不肯顺服,他里面便产生压迫感;就和这里描述的一样;这就是神审判的运作过程?──《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三十二4】「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 神的刑罚在他身上,沉重异常。他像草木在夏天的炽热中水分消尽而枯萎。“精液”亦作“精力”,原文有“水分”之意。――《启导本诗篇注释》 「精液」:原是「湿气」。 他的精力完全消失,像湿气在炎夏全被蒸发。――《串珠圣经注释》 如同夏天的干旱: 因太阳曝晒,干涸的巴勒斯坦旷野,比喻不肯悔改之人的灵魂。 ――《圣经精读本》 虽然人的肉体本性都是不肯认罪的,但把自己交托在神「手」(4节)中的人却与世人不同。神的「手」托着我们,能让我们安稳;神的「手」压在我们身上,能让我们知罪。「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十二6)。──《圣经综合解读》 「精液」(4节)指精力。──《圣经综合解读》 ●「精液」:SH 3955,「汁液」,「精力」的意思。──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5】「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细拉」 他认罪,神便饶恕(约壹一9)。――《诗篇雷氏研读本》 不隐瞒: 如1节所说,惟有神能遮掩人的罪过,应当向神坦露一切(约壹1:9)。 ――《圣经精读本》 神是全知的,祂早就知道我们的一切。没有什么人可以在神面前「隐瞒」自己的罪。因此,认罪不是告诉神我们做了什么,乃是不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真实地承认这些事是需要求神赦免的罪恶。人若对自己的罪已经没有感觉,甚至不以罪为罪,主的宝血就决不能「遮盖」(1节)我们。──《圣经综合解读》 经过一年的逃避,大卫终于逃不过神的追赶,向神陈明了自己的罪。他不再掩饰、不再轻描淡写、也不再寻找借口,而是承认「我的罪、我的恶、我的过犯、我的罪恶」。当他这样彻底认罪的时候,神的「赦免」立刻临到,他心里的重担也立刻得着了释放,顿时感到无比舒畅!──《圣经综合解读》 ●「陈明」:SH 3045,「使知道」、「宣告」。──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6】「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大水泛滥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 「大水泛溢」:象征最厉害的灾祸,甚至有灭顶死亡的危险。――《串珠圣经注释》 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 “时候”不是指神的空暇,是指人的灵魂有所准备的时机。神一直在敞开胸怀等候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的灵魂诚实,机会便会到来。 ――《圣经精读本》 大多数现代译本,将第6b节作了修改,译为在痛苦之时(at a time of distress),如此一来,与前一段的衔接就模糊了。希伯来经文(有七十士译本、武加大译本等支持)为「在寻找之时」,亦即「在你可能被找出来之时」(和合本、AV、RV),就像以赛亚书五十五6,那里也是提到,要趁还有机会的时候,离弃罪恶归向神。那儿强调的是施恩之日,但这儿则强调危险之日,所用的词汇,与查理.韦斯利受感动所写的圣诗相近:「可畏暴雨夹狂风, 波涛滚滚势汹汹; 恳求主将我隐藏……」这里所提修改的努力,所欲除去的困难,主要是在提到大水之前有一连接词 raq,这词通常的意思是「惟独」或「然而」。但是在有些地方,它有「必定」的意思,最明显之处为申命记四6,而这意思在此处很合适(参,AV、RV)。所以本节可以译为「……在𣿫可寻找的时候祷告𣿫。当大水泛滥的时候,必定不会淹到他那里。」──《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三十二6~7】能赦免人过犯的神是可以信赖的神,应趁可寻见的时候寻找祂,把自己交托。“大水泛滥”指恶劣环境迫人,但信靠神的人却有乐歌环绕。――《启导本诗篇注释》 诗人接着指出他蒙恩后的感想:无论属神的人遇到甚么困难,都应向神祈求,神必会拯救。――《串珠圣经注释》 「虔诚人」(6节)不是不犯罪的人,而是犯了罪以后知道寻求神的人。「凡虔诚人都当趁祢可寻找的时候祷告祢」(6节),趁神还给我们机会的时候,赶紧认罪。一旦我们向神认罪悔改,神不只是赦免我们,更从审判者变成苦难中的「藏身之处」(7节)。外面虽有狂风,神却在隐密处「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7节)不配的我们,这是何等的有福!许多人没趁圣灵感动的时候赶快认罪悔改,求神赦免,以后心就变硬了,就再没有求赦免的心志。这样的人是自己关了神赦免的门。──《圣经综合解读》 ◎ 32:6~7 意思是要趁神还留机会的时候,趁早认罪,当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就可以来得及躲避,因为神是祂子民的保护。──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7】「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细拉」 四面环绕: 指“围绕笼罩”,意味因神的保守,颂赞自然溢出,人被喜乐之歌包围。 ――《圣经精读本》 大卫第一个反应,是与人分享他的发现(6节)。现在他再度转向神,而这时他似乎察觉,周围有一群兴高采烈的敬拜者围着他──因为不需要像 RSV小字的作法,把得救的欢呼(或大声欢唱,和合:乐歌)删除:在希伯来经文中,这字放得很妥当。──《丁道尔圣经注释》 「得救的乐歌」原文是「得救的欢呼」。人若没有真实地认识和承认自己的罪恶,就不会有真实的认罪悔改,也就不能体会赦免之恩的宝贵、喜乐与释放,所以不能发出「得救的欢呼」。我们传福音若不能「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就只是空洞的说教,而不是真实打动人心的好消息。──《圣经综合解读》 ●「保佑」:SH 5341,「保护」、「保守」。 ●「得救的乐歌」:原文是「得救的欢呼」。──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8】「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诫你。」 这是耶和华对大卫的回答,透过他也向我们说话,因为第9节的命令乃是复数。此处要求当有受教的心,既然这是从神而来的话,就使得第1~5节的功课,更积极地铭刻在人心中。若罪得赦免是件美事,团契相交就更美;若已经尝过神的手在我们身上沉重(4节),就应当懂得欣赏祂的轻抚,并寻求这样的经历。AV的译文很出名:「我要以眼目引导你」,意指我们对祂目光的回应,但这译法不正确,不过在诗篇一二三2的确有类似的思想,仆人专心看主人手动作的信号。此处的重点则为神高度警觉与亲密的看顾,……定晴在你身上;我们当有的回应记在第9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虽然我们对许多事情还不明白,但藏身在神里面的人,有神亲自作我们的良师,让我们知道「当行的路」(8节)。──《圣经综合解读》 ◎ 32:8 是诗人转达神的命令。我们常以为只有新约的圣灵会劝戒、教导信徒。但此处说明神也要教导、指示、劝戒祂的子民。──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8~9】诗人且复述神赦免他时所说的话:神应许引导他,只要他顺服和听教。――《串珠圣经注释》 8~9节是神对大卫的教导。──《圣经综合解读》 【诗三十二8~10】说话的人是大卫,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别人。――《诗篇雷氏研读本》 【诗三十二9】「你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驯服。」 “骡马”因为无知,所以须用嚼环等来管住。――《启导本诗篇注释》 无知的骡马: 人不能像牲畜那样,被强制、牵来牵去,人有神的形像(创5:1),当主动到公义、慈爱的神面前。 ――《圣经精读本》 这幅生动的图画,以对比的方式将第8节所强调的听话合作刻划出来,这是神用心良苦,想从我们得着的反应(参约十五15);因为至于骡马,无论用什么方法对待,总不可能用劝戒来带领,要带动它,一定要施加压力。耶利米书八6用马来形容桀骜不驯,比著名的迷羊之喻有力:「他们各人转奔己路,如马直闯战场。」不过,第9节第三句的真正用意甚难捉摸。直译为「不接近你」,有人以为是指「(否则)他们就不会接近……」(RV),也有人以为是指「以致他们不接近」(RV小字)。前者比较容易了解,不过 RSV所译否则它就不能由你掌握,是否算按照此意的正确译法,甚为可疑。──《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都有不肯顺服圣灵带领的时候,对于没有重生得救的假信徒,神会任凭他们像「无知的骡马」(9节)冲下悬崖而死亡;而对于有重生生命的真信徒,神「必用嚼环辔头勒住它」(9节),兴起环境来管教他、挽回他。──《圣经综合解读》 ◎ 32:9~11 是要读者避免违背神的教导,以致多受痛苦,能够顺服神的,反倒能够享受欢喜快乐。──
蔡哲民等《诗篇研经资料》 【诗三十二10】「恶人必多受苦楚,惟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 所用的环绕一字,与第7节的动词「环绕」相同(参NEB,'enfold'……'enfolds')。──《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三十二10~11】劝勉旁观者倚靠神:好被神的慈爱包围保护。――《串珠圣经注释》 【诗三十二11】「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应当欢呼。」 都当欢呼: 慈爱、赦免的神,使罪人得蒙赦免,得到永恒的幸福。圣徒应当脱去罪的重担、良心的痛苦及刑罚的恐惧,过着喜乐的生活(腓4:4),用新歌赞美神。 ――《圣经精读本》 要人欢呼,也与第7节的应许相呼应,即在敬拜中要将「得救的欢呼」表达出来(7节;见注释);诗人在患难之时,就已经凭信心期待这一刻。──《丁道尔圣经注释》 「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加六8),不肯认罪的人心里没有平安,「必多受苦楚」(19节)。但我们若以认罪开始,就必结出「快乐」、「欢呼」(11节)的果子。──《圣经综合解读》 本篇实在是罪人的福音。使徒保罗引用了1~2节(罗四7~8),指出「大卫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罗四6)。奥古斯丁临终前把本篇刻在卧室的墙上默想,然后写下一句名言:「知识的开端,始于认识自己是一个罪人 the beginning of knowledge is to know oneself to be a sinner」。──《圣经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第32篇)】 1 祷文的第一句话与下面所说的有什么关系? 2 「虔诚人」(6)是指没有犯过罪的人么?他的智慧在那里可见? 3 诗人的罪得蒙神赦免时,他有什么反应? 4 你是偏行已路、自以为是的「无知的骡马」,还是顺服听教,寻求神指引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