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二十七章拾穗

 

【代下二十七1「约坦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他母亲名叫耶路沙,是撒督的女儿。」

         《王下》记约坦王着墨不多(十五32~38),本章在《王下》基础上增记了一些土木方面的兴建,包括为圣殿造上门,加强耶城的防御(3),建筑新城和营寨。但将亚兰(叙利亚)王进攻犹大的事(王下十五37)留到亚哈斯作王时始予记叙。本章用“行正道”、“日渐强盛“概括了约坦王十六年的政绩。他的一生不象以前几位王先善后恶,而是一直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特别是不擅闯圣所(2)。可惜的是百姓仍在邱坛献祭,未能完全向善(2节下半;王下十五35)。因此,全面看来,政绩仍是平平。

    约坦在位十六年(主前750~735)包括与乌西雅共同当政的十年(主前750~740年,不过后者患痳疯,可能完全不理政事),和最后与亚哈斯共同治理的三年在内(主前735~732)――《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坦的母亲是祭司撒督的女儿。――《串珠圣经注释》

         约坦正式「作王十六年」(1),但在乌西雅长了大麻风之后,已经与父亲共同执政了一段时间(二十六21),所以总共在位「二十年」(王下十五30)。他晚年可能还与儿子亚哈斯共同执政三年(二十八5;王下十五37;十六5)。先知弥迦从约坦年间开始在南国事奉(弥一1),而先知以赛亚在约坦年间一直在南国事奉(赛一1)──《圣经综合解读》

         ●「约坦」:字义是「耶和华是完美的」。

         ◎大部分学者认为约坦与乌西雅共同执政10年,然后自己单独执政6年,最后与亚哈斯共同执政4年。

         ●「耶路沙」:字义是「霸占者」。

         ●「撒督」:字义是「公义」。身份不详,有人认为他是祭司,所以其女儿耶路沙的出身也就不多加说明。不过这指是一种臆测。──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七1 年代小注】约坦于主前七五○年至七三二年在位,大概与父亲乌西雅共同执政十年,与儿子亚哈斯共同执政三年。约坦统治的经外证据包括克莱费遗址出土的印章戒指,戒上刻有他的名字和一只有角的公绵羊。此外,亚哈斯王玺的印文上也刻了他的名字。——《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七1~9约坦事迹:约坦王是连续第四位合神心意的君王,在神的祝福下,他继续进行防御敌人的工程,又克制亚扪。――《串珠圣经注释》

         约坦的善政:本章简略地记述了继乌西雅登位的犹大的第11代王约坦的统治。除了没有废除邱坛之外(王下1535),约坦基本上推行了善政(26)。他大规模地进行土木工程(4),并讨伐亚扪(5)使其上贡品。但与此不同的是,百姓却依旧犯罪行恶,崇拜偶像(2节;王下1535)。他们并不关心君王在信仰上的表率作用,也不聆听弥迦、何西亚等先知的忠告。他们之所以在约坦的良好的信仰人格和善政的引导下,依然走邪恶的道路,是因为:①犹大的偶像崇拜根深蒂固,已到了无法根除的地步;②在信仰方面约坦没能果断地引导百姓。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七2「约坦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乌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百姓还行邪僻的事。」

         「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指他没有再犯父王的过失(2616)

          「百姓还行邪僻的事」:指百姓仍在邱坛献祭烧香(见王下1535),或指道德上出现问题(参赛25~11 15 21~2)――《串珠圣经注释》

         列王记对百姓腐败堕落的情况描述得更为详细,即“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没有废除百姓堕落和偶像崇拜的温床,不能不说是约坦的过失。 ――《圣经精读本》

         「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2),指约坦没有像他父亲越过神的界线(二十六16)──《圣经综合解读》

         虽然约坦守住了自己的地位,但百姓却还在离弃神;虽然约坦敬虔,但「邱坛」已经深入人心,所以「百姓还行邪僻的事」(2节;王下十五35),破口越来越大,最终无法逃脱神的管教。所以神在乌西雅去世、约坦登基的那年,差派先知以赛亚宣告百姓的结局(赛六9~13)──《圣经综合解读》

         ◎「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实际的意义可能是批评,也可能是说明约坦完全不冒犯祭司的职权。因为实际上除了祭司与利未人以外,一般人是不能进入圣殿内部的。此处可能不是批评的意思,而是要补充说明约坦不像乌西雅去冒犯祭司职权。

         ●「邪僻的事」:SH 7843,「邪路」、「腐败」。原文是复数型态。

         ◎「百姓还行邪僻的事」:可能指百姓仍在邱坛献祭烧香王下 1535 ,或者有其他的恶行。──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七3「约坦建立耶和华殿的上门,在俄斐勒城上多有建造,」

         “上门”。在圣殿的北面。“俄斐勒城”。圣殿南部,也是大卫旧城的一部分。――《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耶和华殿的上门」:指圣殿的北门。

          「俄斐勒城」:应作「俄斐勒山坡」,是圣殿山南面的山坡。――《串珠圣经注释》

         俄斐勒城:俄斐勒是古代耶路撒冷的一个地名,位于大卫城的东北部。后来的犹大王想把这里建造为要塞。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殿的上门」(3)可能是圣殿东北的「便雅悯门」(亚十四10;结九2)。在南国被掳之前,不喜欢耶利米预言的祭司「用耶和华殿里便雅悯高门内的枷,将他枷在那里」(耶二十2)──《圣经综合解读》

         「俄斐勒城」(3)是圣殿山南面的山坡。──《圣经综合解读》

         ◎「上门」:可能是指圣殿东北的便雅悯门  1410 ,或便雅悯高门  202 。事实上 代下 272 记载约坦不进入圣殿,但他还是注意到并积极去满足圣殿的需要。

         ●「俄斐勒」城:字义是「小山」、「丘陵」,此处指耶路撒冷东南面的一座小山。──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七3 耶和华殿的上门】所罗门以后之圣殿建筑史的现存资料甚少。圣殿的上门是殿院北面的进口。先知耶利米被囚之处的便雅悯高门(耶二十2),可能亦即是本节的上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七3 俄斐勒】按学者考证,俄斐勒山是圣殿山和称为大卫城的南面山脊之间的一段地方。它显然建有围绕圣殿/王宫复合建筑的防御设施。部分学者相信有一座卫楼建筑于此,名字就叫做「俄斐勒」。——《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七3~6这里所记的建造、战事的胜利、异族的进贡,都是兴盛的现象,说明神因约坦行正道而厚赐百福。看十一5注。

    “俄婓勒城上“指耶城北部俄婓勒山冈上的城墙,位于圣殿所在的山的南坡。――《启导本圣经注释》

         蒙神祝福:作者先列举事实证明约坦的统治蒙神赐福,然后他解释这是约坦敬畏神的赏赐。――《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七4「又在犹大山地建造城邑,在树林中建筑营寨和高楼。」

         营寨:指能够抵挡任何进攻的坚固的要塞(撒下1111;代上1116),“高楼”指用于观察敌情的高塔(147269;士89)。建造这些工程的目的是为了阻挡当时在北部地区扩张势力的亚述、以色列和亚兰的侵略(王下1537) ――《圣经精读本》

         ●俄斐勒「城」:SH 2346,「墙」。

         ◎「树林」:应该是泛指犹大的森林地区。

         ◎「营寨和高楼」;「要塞和瞭望台」。──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七4 营寨】约坦继承父业,在犹大山地大兴土木,建筑城堡,大概是作为守御侵略的防线。他不但在树林中建筑营寨,更有可能参与植林计划。考古挖掘至今仍未发现肯定与约坦有关的防御设施。然而新亚述帝国正是在他在位年间,在提革拉毘列色三世领导之下逐渐成形。对于国防的重视无疑是与日增的威胁有关。——《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七5「约坦与亚扪人的王打仗胜了他们,当年他们进贡银一百他连得,小麦一万歌珥,大麦一万歌珥;第二年、第三年也是这样。」

         银子约等于十二万安士(3.75吨或3.4公吨)。“一万歌珥”等于六万蒲式耳(2200千升)。耶和华成就祂在第二十五章9节的应许!――《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约坦出兵征讨亚扪,大概是因亚扪在乌西雅驾崩后反叛犹大,不再进贡。

          「第三年,也是这样」:亚扪只有短短几年称臣;可能在约坦末年,北国与亚兰联军南下侵犯犹大的时候(参王下1537),亚们趁机反叛。――《串珠圣经注释》

         一歌珥约220升,是一头驴子能驮的重量。「一万歌珥」(5)折合220万升。──《圣经综合解读》

         亚扪曾向乌西雅进贡(二十六8),约坦登基后,亚扪可能想摆脱犹大的控制,结果被约坦打败(5)。「第三年也是这样」(5),可能指亚扪只有短短几年称臣;约坦末年,北国与亚兰联军侵犯犹大的时候(王下十五37),亚们趁机反叛。──《圣经综合解读》

         约坦忠于职守,巩固国防,防备侵略(3~4),打败了亚扪人(5)。在他执政期间,「亚述王普勒」(王下十五19)、即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王下十五29Tiglath~Pileser III,主前745~727年在位)在亚述内战后登基,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创建了亚述第一支专业常备军,重新开始对外扩张,使新亚述王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主前743~740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发动第一次西征,入侵包括亚兰、以色列在内的地中海东岸黎凡特地区(Levant),企图控制该地区的商道。黎凡特诸王在东方乌拉尔图王国(Urartu Kingdom)的支持下竭力抵抗,但最后大都被制服,以色列王米拿现也开始向亚述进贡(王下十五19)。以色列王比加登基以后(王下十五27),联合亚兰王利汛抵抗亚述。主前738~735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在东方打败了制衡亚述最主要的敌人乌拉尔图王国(Urartu Kingdom),西方的黎凡特诸王失去了重要盟友。主前733~732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了大马士革王国,杀了亚兰王利汛(王下十六9);然后攻击以色列,处死以色列王比加,扶持亲亚述的何细亚统治以色列(王下十五30)。在这次西征中,亚述摧毁了夏琐、米吉多等设防城,把以色列北部和东部吞并为亚述行省,把百姓掳到遥远的幼发拉底河(王下十五29)。这是北国以色列的第一次被掳。──《圣经综合解读》

         ●「一百他连得」:约3400公斤。

         ●「一万歌珥」:2200000公升。一歌珥的重量是一头驴子能驮负的重量。

          代下 268 说明亚扪人向乌西雅进贡,此处应该是想摆脱犹大的控制才发动战争。──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七5 亚扪人】亚扪人住在摩押人北面,雅博河附近的地区。亚述记录称他们为在贝宁曼努地居住的比特亚扪人。约坦执政末年时亚扪王名叫沙里布(Sharib)。现存并没有亚扪或亚述记录,能够为亚扪人在主前七三三年以前的历史提供亮光。亚扪人曾经向乌西雅朝贡,但显然试图摆脱犹大的控制,所以才需要武力镇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七5 贡品的数额】亚扪人所缴纳的贡品数量极多,足以和希西家年间亚述人向犹大所出的条件(王下十八14~17)相提并论。一百他连得银子超过三吨,小麦、大麦各一万歌珥,约等于每样谷物六万五千蒲式耳(见二10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七5  约坦因行正道,而蒙神祝福……】约坦所得到的贡物,等于3430公斤白银,大麦与小麦各220万公升。──《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七6「约坦在耶和华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渐强盛。」

         行正道:历代志的作者评价列王的标准就是“大卫的信仰”(281)。本节所讲的“正道”即是大卫顺从神的道,指约坦的善政。 ――《圣经精读本》

         约坦执政期间,南国犹大面临亚述的压力,北国以色列则走马灯似地换了米拿现(王下十五17)、比加辖(王下十五23)、比加(王下十五27)、何细阿(王下十五30)四个王,亚述攻取以色列的北方、掳走百姓(王下十五29)。他又目睹父亲因心高气傲而患上大麻风(二十六19),因此,不敢再骄傲(2),而是「在耶和华——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渐强盛」(6),与陷入混乱、濒临灭亡的北国形成鲜明对比。──《圣经综合解读》

         与乌西雅相比,约坦似乎政绩平平,《历代志》也没有很多的篇幅记叙他的事迹。但在神面前,什么样的「盖棺定论」能比「在耶和华——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渐强盛」(6)的评语更好呢?我们的一生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最终都会被人遗忘;唯一能在永恒里被纪念的,就是在神面前行正道。──《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七7「约坦其余的事和一切争战,并他的行为,都写在以色列和犹大列王记上。」

 

【代下二十七8「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

 

【代下二十七9「约坦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里。他儿子亚哈斯接续他作王。」

         约坦的父亲乌西雅大体上是一个敬虔的好王(二十六4),而约坦比父亲更加敬虔(2),却仍然不能改变「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赛六10)的属灵光景。正如洁净之物不能使人成圣,而污秽之物却能使人污秽(该二12~13);君王的邪恶也会引发人里面的邪恶,但君王的敬虔却不能让人变得敬虔。无论君王的属灵光景如何,最终有圣殿的南国和没有圣殿的北国一样,都无法摆脱越来越败坏、最后亡国被掳的命运。这些起起伏伏的历史让我们看见,国度和圣殿的计划并不能倚靠人的敬虔来维持,唯一能够成就神应许的,只能是神自己。──《圣经综合解读》

         ●「亚哈斯」:字义是「他已掌握」。──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27)

1 273~6指出约坦的建树、胜利与神的赏赐有关。试数算一下神对你和四周的人所赐的恩典。

 2 试列出亚哈斯的错误与挫折。这给你什么启迪?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