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二十三章拾穗

 

【代下二十三1「第七年,耶何耶大奋勇自强,将百夫长耶罗罕的儿子亚撒利雅,约哈难的儿子以实玛利,俄备得的儿子亚撒利雅,亚大雅的儿子玛西雅,细基利的儿子以利沙法召来,与他们立约。」

                  “耶何耶大”。大祭司。――《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本章和24章与《王下》1112两章记的都是约阿施作王的事,可以互参。约阿施在位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犹大国的大卫王室从被灭边缘为神拯救过来,大祭司耶何耶大率众拥立六岁大的约阿施为王,众民欢乐,因大卫一脉得以继续(23)2,约阿施在耶何耶大的辅佐下,全民敬拜耶和华,国运兴隆(二十四1~16)3,耶何耶大死,约阿施一反旧日施政方针,招来刑罚。亚兰人劫掠犹大,攻占耶京,掳去财物。不久,约阿施也病重而死(二十四17~27)

             大祭司成了王朝的保护人和王政的辅佐人,对回归重建家园而又无王治理的以色列民来说,祭司和利未人地位相当重要。――《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何耶大所发起的政变有军官的支持。――《串珠圣经注释》

                  耶何耶大:是当时的祭司(8节;王下127),约示巴的丈夫(2211)。他反对亚他利雅滥杀无辜,崇拜偶像,并谋划发动起义恢复王位。祭司参政的例子除了统一王国时代的亚比亚他和撒督之后这是第一次,显示了犹大祭司的政治性。 ――《圣经精读本》

                  「耶何耶大」(1)是圣经中唯一娶了大卫家的公主为妻的祭司,活了一百三十岁,死后「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二十四16)。──《圣经综合解读》

                  1节中的五位以色列人都是「百夫长」(1),他们是先王的护卫官,首先确认约阿施是先王的后裔,然后就「从犹大各城里招聚利未人和以色列的众族长」(2),拥立大卫的后裔为王。──《圣经综合解读》

                  ●「耶何耶大」:字义是「耶和华知晓」。

                  ●「奋勇自强」:SH 2388,「奋勇自强」、「使出力量」。

                  ●「耶罗罕」:字义是「表示怜悯」。

                  ●「亚撒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帮助」。

                  ●「约哈难」:字义是「耶和华已施恩典」。

                  ●「以实玛利」:字义是「神会听见」。

                  ●「俄备得」:字义是「服」。

                  ●「亚大雅」:字义是「耶和华已荣耀了祂自己」。

                  ●「玛西雅」:字义是「耶和华所作的」。

                  ●「细基利」:字义是「值得纪念的」。

                  ●「以利沙法」:字义是「我的神已经审判」。

                  ◎此处列出五个人的名字,列王纪仅说「打发人叫迦利人和护卫兵的众百夫长」 王下 11。――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3 祭司的政治势力】古代近东很多地方的祭司,都具有相当大的政治势力。他们拥有土地和奉献给庙宇的独立资产,并且在感情上控制民心。虽然对以色列来说,先知制度的权力比祭司更加明显,祭司在政治上很可能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约示巴是上一任统治者约兰王的女儿,换言之,耶何耶大与王族有姻亲关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15耶何耶大替约阿施夺回王位:首先他召聚通国领袖,使他们在圣殿中与年纪只有七岁的约阿施立约,奉约阿施为王,又使祭司和利未人保护幼王。亚她利雅发觉这计谋之后,不久即被士兵所杀,约阿施终于顺利登位。――《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三1~21约阿施复得王位:本章所载,参王下114~20――《串珠圣经注释》

                  耶何耶大的革命与宗教改革:本章记录了大卫家族的复权革命。事件的大致顺序如下。为起义作准备(1~11)→亚他利雅被杀(12~15)→耶何耶大确立王权和恢复祭祀(16~21)(王下114~21)。通过本章,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①恶人的悲惨结局(21):历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恶人最终受到报应。如法老的军队被淹死(1423~31),扫罗和加略人犹大自杀(撒上311~6;太273~5),耶洗别则更凄惨,她的尸体被狗吃掉(王上223738;王下930以下)等。本文中的亚他利雅也不例外。她不仅残杀无辜的王室后代,篡夺了王位(2210~12),而且为了巩固政权,施行暴力,更是为了得到崇拜巴力的国家的支持,迷惑百姓,继续助长偶像崇拜。其结果死在百姓的乱刀之下(21)。可见,神不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6212;箴2412;罗26;提后414),而且“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347)。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恶人称霸,义人受苦的事情常有发生,但信徒应当坚信到了末日神必审判,至终不会失望(710;罗289);②神是不可战胜的:如果亚他利雅杀绝了包括约阿施在内的所有的王室成员,那么神与大卫的约(撒下71216;王上24612825)和弥赛亚要从大卫家族诞生的应许(718;赛111)就不能成就了。但神通过约示巴救出了约阿施(2211),并通过耶何耶大立约阿施为王(120),从而遵行了自己的约。同样,耶稣基督也受到了撒但的试探(41~11)和希律王的威胁(213~18),但在神的保守下最终完成了他的救赎的使命。――《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三2「他们走遍犹大,从犹大各城里招聚利未人和以色列的众族长到耶路撒冷来。」

                  ◎一般认为 23是耶何耶大利用一个全民聚集的重要节日来执行约阿施的加 冕典礼。――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3「会众在神殿里与王立约。耶何耶大对他们说:“看哪,王的儿子必当作王,正如耶和华指着大卫子孙所应许的话”;」

                  亚她利雅已经窃取了国位(二十二12),圣殿已被损毁(二十四7)。大卫的后裔在哪里呢?国度的前途在哪里呢?神的应许又在哪里呢?在人的眼中,这些都看不见了。但在国度走入黑暗的时候,在君王离弃神的时候,在教会灵性低落的时候,神始终知晓,祂也总能兴起合用的器皿,把国度和圣殿的旨意带回到正轨上。──《圣经综合解读》

                  ●「王的儿子必当作王」:直译是「王的儿子作王统治」。

                   23耶何耶大提出的理由是:「血统」与「神的预言」,让人无法反驳。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4「又说:“你们当这样行:祭司和利未人凡安息日进班的,三分之一要把守各门,」

         本书作者与列王纪作者在记述整件事之时,采了不同观点,导致记载上的差异:前者显然着重圣职人员的参与,因为政变是在圣殿发生;后者的着眼点则在军人的参与。综合来说,圣职人员与军人在是次政变中都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串珠圣经注释》

                  凡安息日进班的:王下114记录为“迦利人和护卫兵的众百夫长”。结合本节可推断,他们兵分三路,各守王宫、苏珥门以及护卫兵院的后门,协助耶何耶大的起义。 ――《圣经精读本》

                  ●「进班」:「值班」。

                   234~7 基本上就是要保护新王的安全,以免被亚她利雅的党羽杀害。「保护 圣殿」,就是保护圣殿中的新王。――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5「三分之一要在王宫,三分之一要在基址门;众百姓要在耶和华殿的院内。」

                                  「王宫」:应作圣殿,见王下115~6注。――《串珠圣经注释》

         ●「基址」门:SH 3247,「根基」、「底部」。「基址门」在 王下 11 「苏珥门」,应该是同一个门的两个名字。

                  ◎由列王纪上下文中看出来,禁卫军分成几班轮值(有可能总共五队,三队值 班,两队休息,总共五个百夫长管理),但是全部被叫过来加班,而且登基仪式应 该就在接着的安息日。历代志下的记载中,参与保护约阿施的人,还包括利未人与 犹大首领。当然军队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6「除了祭司和供职的利未人之外,不准别人进耶和华的殿;惟独他们可以进去,因为他们圣洁。众百姓要遵守耶和华所吩咐的。」

                  「耶和华的殿」:指圣所。――《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三7「利未人要手中各拿兵器,四围护卫王;凡擅入殿宇的,必当治死。王出入的时候,你们当跟随他。”

                  「利未人 ...... 兵器」:这是利未人的另一荣誉(参王下118)――《串珠圣经注释》

                  当时的王室卫队可能分成五队轮值,平时两队,安息日三队。耶何耶大特意把登基仪式安排在安息日,并且「不许他们下班」(8),这样,五队护卫兵当天全部在场,既把守了王宫(5),也护卫了圣殿和新王(6~7)。──《圣经综合解读》

                  虽然亚她利雅已经统治了六年(二十二12),但即使在黑暗的日子里,神不但保留、也坚固了祭司耶何耶大和这一帮与他同心的人,用逼迫的环境筛出真正忠心跟随祂的百姓。──《圣经综合解读》

                  ●「四围护卫」:SH 5362,「环绕」。

                  ●「当跟随」他:「当靠近」。――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8「利未人和犹大众人都照着祭司耶何耶大一切所吩咐的去行,各带所管安息日进班出班的人来,因为祭司耶何耶大不许他们下班。」

                  「犹大众人」:作者喜欢提到全体百姓对王的支持,以强调大卫王朝受欢迎的程度。(比较王下119的「众百夫长」)――《串珠圣经注释》

                  都照着祭司耶何耶大一切所吩咐的去行:信仰虔诚的利未人和犹大的群众遵照耶何耶大的命令行事,辅佐约阿施即位。他们保护君王,控制圣殿的出入(67),忠于耶何耶大的指挥,配合了耶何耶大的起义。根据王下119的记录,百夫长也领兵参加了起义,而且护卫兵也听从耶何耶大的指挥,可见祭司耶何耶大有很高的威望,同时说明当时亚他利雅已失去了民心。 ――《圣经精读本》

 

【代下二十三9「祭司耶何耶大便将神殿里所藏大卫王的枪、盾牌、挡牌交给百夫长,」

                  「大卫王的枪、盾牌、挡牌」:见代上187~11――《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王的枪」(9)可能是大卫本人用过的枪,代表大卫王的权柄,而不是当作兵器来使用。众百夫长高举神的受膏者大卫王的武器,恢复神所应许的大卫的「国位」(撒下七16),大大鼓舞了士气。──《圣经综合解读》

                  ●「大卫王的枪和盾牌」: 撒下 8记载大卫由哈大底谢臣仆手中夺取金盾 牌, 王上 1425~28记载罗波安制造铜盾牌来替代金盾牌。此处「枪」是复数 王上 1110 是单数型态。――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9 藏在殿中的兵器】这些兵器储藏在什么地方不能肯定,因为圣经没有提及殿中有军火库。这些可能是供君王游行的礼仪用兵器,在此展示。原为战利品或贡物的重要兵器,可能亦包括在内。希伯来原文中用来形容这些兵器的是罕见的字眼。新国际本译作「小盾牌」(和合本:「挡牌」)之字眼的意思久已湮没,现代学者相信这是借自亚兰文的术语,意指弓匣。礼仪用的弓匣亦在后期波斯浮雕中出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0「又分派众民手中各拿兵器,在坛和殿那里,从殿右直到殿左,站在王子的四围;」

                  「众民」:见8(比较王下1111「护卫长」)――《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三10 圣殿的地理概况】王宫的守卫显然是围绕王宫站岗,并且保护王宫前往圣殿的通路。按照列王纪上的描述,所罗门的圣殿似乎是王宫复合建筑的一部分。这个时代圣殿场地和王宫复合建筑的设计,现今所知极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1「于是领王子出来,给他戴上冠冕,将律法书交给他,立他作王。耶何耶大和众子膏他,众人说:“愿王万岁!”」

                  “律法书”。大概是一本律法的抄本。――《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律法书」(11)原文是「见证」,可能就是神吩咐以色列王登基时当抄录的「律法书」(申十七18~20)。约阿施接受「律法书」,象征接受神的管理,表明神在百姓中恢复了自己的见证。──《圣经综合解读》

                  ●「律法书」:原文是「见证书」。大概是  1718~20 所记载的「律法书」。

                  ◎此处记录着犹大王标准的加冕典礼,护卫兵手中的兵器,大概除了当作武器 以外,也是一种「礼仪」的元素。――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1 律法书】这似乎是制定某种宪法或规章的档。它可能是详述百姓臣服于君王,君王则臣服于主。在埃及的登基仪式中,妥得神要作出宣告,表示诸神正式认可王位的继承。君王、臣民、神明彼此立约的主题,亦可见于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的赫人年表,和主前第一千年纪中期的亚述藩属效忠誓言。亚述档案曾经记录亚述王以撒哈顿与亚述百姓订立有约束力的盟约,要他们忠于继承人亚述巴尼帕。圣经之独特处,在于它说有一份具体的文件要交在君王的手上,这一点是其他经外史料没有提及的。——《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1 膏立】这里所执行的都是以色列和犹大君王登基仪式的惯常步骤。首先吹响羊角,表示百姓承认并臣服新王。「愿王万岁」这句话出现在圣经历史书好几处地方,和「登基诗篇」(诗四十七,九十三,九十六,九十七,九十九)。这句话是在君王即位之后使用的。膏立君王也是象征性的动作,表示耶和华对王的恩宠。有关膏立的进一步讨论,可参看:撒母耳记上十六1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2「亚他利雅听见民奔走赞美王的声音,就到民那里,进耶和华的殿,」

                  王宫就在圣殿的隔壁,所以亚她利雅很容易就「听见民奔走赞美王的声音」(12)。──《圣经综合解读》

                  ●「奔走」:SH 7323,「奔跑」。――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3「看见王站在殿门的柱旁,百夫长和吹号的人侍立在王左右,国民都欢乐吹号,又有歌唱的,用各样的乐器领人歌唱赞美;亚他利雅就撕裂衣服,喊叫说:“反了!反了!”

         本章记载歌唱的利未人领人赞美神,为《王下》记事中所无。本书特别看重音乐侍奉(参代上六31~48及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王站在殿门的柱旁:(王下1114) 亚他利雅……喊叫说“反了!反了!”:亚他利雅见约阿施登位,便大声喊叫。历史学家说亚他利雅率领护卫兵前往圣殿,但被起义军阻拦,便自己一个人进了圣殿。总之,圣殿内没有她的支持者。当她明白起义的事实之后悲愤不已,便撕裂衣服绝望地呼喊。她的这一喊叫并不是向圣殿外的护卫兵求救,而是对突如其来的事态本能的反应。 ――《圣经精读本》

                  「殿门的柱旁」(13)原文是单数,指圣殿门口的两根铜柱雅斤或波阿斯旁(王上七21)。──《圣经综合解读》

                  ●「柱」旁:原文是单数型态,可能指的就是圣殿的两根铜柱雅斤、波阿斯之 一。

                  ●「百夫长和吹号的人」:原文是「百夫长(带着)号角」。

                  ●「国中的众民欢乐吹号」:原文直译是「国中的众百姓都欢乐吹号」。

                  ●「反了」:「同谋背叛」、「阴谋」。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3 王的柱子】这可能是圣殿入口的两根柱子──雅斤和波阿斯──其中之一(见:王上七15~22的注释)。以西结形容圣殿「门廊」的「门框」有供王站立之处(结四十六2)。王可能站在专用的平台之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4「祭司耶何耶大带管辖军兵的百夫长出来,吩咐他们说:“将她赶到班外,凡跟随她的必用刀杀死!”因为祭司说:“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

                  “将她赶到班外”。即把亚他利雅从两行士兵中间押出圣殿,任何意图拯救她的人都要被杀。――《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班」:即「班次」,见王下118注。――《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祭司说,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耶何耶大并没有打算在圣殿里处死亚他利雅,因为神圣的圣殿不能被偶像崇拜者和杀人犯的血玷污。因此耶何耶大先将她赶出圣殿,之后在王宫的马门口处死了她(15)。可见,尽管在起义的紧要关头,耶何耶大仍没有为了起义而触犯律法。他的这种行为教训我们,今天的教会和信徒在事奉神的过程中,无论其目的或是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圣经的真理。 ――《圣经精读本》

                  耶户铲除北国亚哈家的势力,是执行神的审判,所以自称「看我为耶和华怎样热心」(王下十16);但他行事却不择手段,「用诡计要杀尽拜巴力的人」(王下十19)。耶何耶大铲除南国亚哈家的余孽亚她利雅,也是执行神的审判;但他却头脑清醒、谨守地位,没有用自己的热心来取代神的律法,所以在得胜时也注意不可让神的殿被玷污,吩咐「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14)。──《圣经综合解读》

                  ●「赶出」班外:「带出去」。

                  ●「班」外:「列」、「排」。――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5「众兵就闪开,让她去;她走到王宫的马门,便在那里把她杀了。」

                  「王宫的马门」:参王下1116的「从马路上王宫去」。――《串珠圣经注释》

                  「马门」(15),指马匹出入王宫的地方。众人等到亚她利雅离开圣殿、进入王宫,才将她处死。──《圣经综合解读》

                  ●「马路上王宫」:直译是「马的入口的走道进到王宫」。

                  ●在那里「被杀」:实际上就是「被处死」。

                  ◎事实上王宫就在圣殿的隔壁,因此声音很容易传达过去。众人特别等亚她利 雅离开圣殿区进入王宫区域时,再将她处死。――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5 王宫的马门】马门是王宫的一门,并不是城的马门。后者可能是供骑马者从东面进城的通道(耶三十一40)。——《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6「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都要作耶和华的民。」

                  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除掉亚他利雅后,约阿施成了犹大的正式的君王,从而政治意义上的起义宣告结束。但在宗教意义上的起义尚未结束。因为,在亚他利雅的鼓动下兴起的巴力崇拜蔓延了犹大全地。因此耶何耶大首先更新了与神的约。本文说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但(王下1117)则说耶何耶大使王和百姓与耶和华立约。这说明耶何耶大作为神的祭司,与摩西一样起中保的作用。约的内容就是“作耶和华的民”。这与神通过摩西与以色列所立的约相同(195~8243~83410~28),是指“以色列要敬拜神,遵行律法,耶和华作以色列的神”。 ――《圣经精读本》

                  「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都要作耶和华的民」(16)。人与神的关系恢复了正常,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恢复正常;作王的人首先必须接受神的权柄,愿意「作耶和华的民」,才能为神作王,在神的百姓中间显出神的权柄。──《圣经综合解读》

                   2316 立约的内容圣经没有记载,不过可以想象就是全国要全心事奉神。因 此接着有消灭巴力崇拜的作为。――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6~21耶何耶大与王和众民立约:誓要忠于耶和华,并肃清崇邪风气,重整圣殿的敬拜。约阿施登基,通国一片欢乐。这样,犹大国暂不受北国崇邪的风气影响。――《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三17「于是众民都到巴力庙,拆毁了庙,打碎坛和像,又在坛前将巴力的祭司玛坦杀了。」

                  「巴力庙」(17)和「巴力的祭司」(17)原文都是单数,可能指约兰、亚哈谢或亚她利雅统治期间,在耶路撒冷城中建立的巴力庙和设立的巴力祭司。──《圣经综合解读》

                  ●「像」:「偶像」。

                  ●「玛坦」:字义是「礼物」。

                  ◎由此处的记载看起来,耶路撒冷已经有了巴力庙,很可能是约兰、亚哈谢或 亚她利雅统治期间才建立的,因为看起来只有一个庙被毁、巴力祭司被杀,巴力信仰进入犹大应该只是刚刚起步。所以很有可能是亚她利雅统治期间才将巴力信仰引 入耶路撒冷。――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7 巴力庙被拆毁】本节(与王下十一18的对应经文)是惟一提到耶路撒冷之巴力庙的经文,因此只能臆测其位置。它可能是王宫一带的私人神庙。然而在耶路撒冷南面两哩的拉玛特拉黑珥,却挖掘到一座类似撒玛利亚王宫的巨型建筑物。其位置也是在城市的卫城之外,与撒玛利亚的巴力庙相同。百姓对于巴力庙被毁的反应,与几年前对耶户大肆整肃的反应性质相似。旧政权一切痕迹都被消除。在埃及新王国时代,杜得模斯三世试图灭尽哈苏雪在位的一切遗迹,而荷伦黑布(Horemheb)等王则着意消除亚顿诸王的痕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18「耶何耶大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是在祭司利未人手下。这祭司利未人是大卫分派在耶和华殿中、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给耶和华献燔祭,又按大卫所定的例,欢乐歌唱;」

                  历代志上第二十四、二十五章描述了这值班的安排。――《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耶何耶大派……:有人认为“殿的看守”是守护圣殿不受巴力崇拜玷污的人。但他们是大卫根据班次组织的“献燔祭,歌唱”的人,因此把他们视为监督圣殿上的敬拜和祭祀是否按照律法规定进行的监督者比较妥当。在亚他利雅统治时期,圣殿的敬拜和祭祀、歌唱等仪式或被废除,或变得腐败堕落。因此耶何耶大在约阿施登基的同时,确立了大卫所定(代上2327~32)的圣殿仪式秩序,从而恢复了圣殿原来的职能。 ――《圣经精读本》

                  圣殿本来应该是有人看守的,可能在亚她利雅执政期间被撤除,现在由祭司耶何耶大重新「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18)。──《圣经综合解读》

                   2318~19 耶何耶大似乎是重新恢复圣殿的敬拜、歌唱与看守。圣经没说明细 节,不过很可能这些工作在亚她利雅执政期间都已经停止了。

                  ●「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原文是「设立耶和华殿的官员(复数型态)」。 照说圣殿来本来应该有管理和协助的官员,应该是亚她利雅执政期间将之撤除的。 耶何耶大将之恢复。――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二十三18  耶何耶大对圣殿的敬拜礼仪有何贡献?】耶何耶大按照历代志上2425章所记,依大卫的原意,恢复圣殿的班次定例和敬拜事奉。──《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二十三19「且设立守门的把守耶和华殿的各门,无论为何事,不洁净的人都不准进去。」

 

【代下二十三19 守门的】守门者显然是御用的侍卫,负责把守君王惯常用来进出圣殿范围的通路(又见:王上十四28;王下十一19)。圣殿通往王宫的实际路径已不可考,它可能是在南面,位于圣殿山(Temple Mount)和大卫城之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20「又率领百夫长和贵胄,与民间的官长,并国中的众民,请王从耶和华殿下来,由上门进入王宫,立王坐在国位上。

                  在人看来,在亚她利雅统治的六年里,撒但肆虐一时,全靠少数热心为神的人力挽狂澜,才保存了大卫的后裔,「立王坐在国位上」(20)。我们不禁要问:「耶和华啊,祢为什么站在远处?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诗十1)。但实际上,这两章中几个人的名字,已经显明了这个事件背后的属灵真相:

         1.「亚哈谢」(二十二10)的意思是「耶和华掌握」。「亚哈谢的母亲亚她利雅见她儿子死了」(二十二10),也就是以为「神不再掌握了、不再理会祂的产业了」,才敢放肆地「起来剿灭王室」(二十二12),要替撒但铲除大卫的后裔。

         2.「亚她利雅」(12)的意思是「受耶和华的苦」,表明她的倒行逆施,正是神要让百姓尝到在真理上妥协的苦果,正如神借着先知耶户对约沙法的谴责:「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十九2)。神允许这一切发生,一面是要在南国彻底铲除亚哈家的后裔,一面也是要让百姓痛定思痛,激励他们在属灵的黑暗中悔改。

         3.「约示巴」(二十二11)的意思是「耶和华已经起誓」,表明神是信实的,祂「亲口应许,亲手成就」(15),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救赎计划因为撒但的破坏和人的失败而被拦阻。所以「约示巴」虽然是悖逆神的「约兰王的女儿」(二十二11),却大有信心地把大卫唯一的后裔约阿施隐藏了六年(二十二12)

         4.「约阿施」(二十二12)的意思是「神所赐下的」,他正是神在黑暗中赐给百姓的出路。约阿施虽然是亚她利雅的孙子,却被亚她利雅弃绝,并且欲杀之而后快。神保存了他的性命,从此他不再算为亚她利雅和亚哈的后裔,单单成为「神所赐下的」大卫的后裔。撒但以为神在审判亚哈家的时候,只能在投鼠忌器和玉石俱焚之间作选择,不料神却有第三种奇妙的救法。祂使用被亚哈家弃绝的约阿施,成为弥赛亚基督的祖先,这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一百一十八22;太二十一42;徒四11)。今天,神也让我们在「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弗二5),让我们能脱离首先的亚当属土的生命,在末后的亚当里得着属天的生命(林前十五45~49)

         5.「耶何耶大」(1)的意思是「耶和华知晓」,表明神从高天鉴察这一切,也管理这一切。虽然亚她利雅窃取国位六年(二十二12),但神的眼目一刻都没有离开国度;神也不计较六年的等候,因为祂从永远看到永远、已经看自己的旨意必要成就。虽然百姓的属灵昏暗只配在亚她利雅的统治下受苦,但「耶和华却因自己与大卫所立的约,不肯灭大卫的家,照祂所应许的,永远赐灯光与大卫和他的子孙」(二十一7)。时候到了,神预备了人心,就让耶何耶大振臂一呼,让撒但的诡计彻底破产。今天,撒但也会利用一切难处和诱惑,将信徒与神的救恩隔断;但我们也可以放心,既然「耶和华知晓」一切,「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诗二十九10),那么,「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罗八31~39)?──《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二十三20 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况】圣殿山位于大卫城北端的最高点。王宫大概是圣殿复合建筑南面的近邻(可能与之相连)。紧接在其东南面的是汲沦溪谷,这谷把圣殿山和橄榄山分隔开来。大卫城的西南面是欣嫩子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二十三21「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众人已将亚他利雅用刀杀了。

                  「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21),表明百姓都顺服年幼的新王,没有人图谋不轨。因为让他们顺服的,不是那位坐在宝座上的七岁孩子,而是设立大卫宝座的神。──《圣经综合解读》

                  「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十三1)。神所命的权柄,一种是人所应得的,是出于神的管教,有什么样的百姓,就有什么样的王;一种是人所需要的,是出于神的怜悯,要从败坏中挽回百姓。亚她利雅是百姓所应得的,约阿施是百姓所需要的。──《圣经综合解读》

                  犹大还有许多敬畏神的百姓,他们可能在约兰王和亚哈谢在位的九年里,看到他们都「行以色列诸王的道,与亚哈家一样」(二十一6;二十二4),与亚她利雅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当亚她利雅「剿灭犹大王室」(二十二10)的时候,都保持沉默、独善其身。但是,神借着这六年中亚她利雅的倒行逆施,任凭巴力的势力越来越猖獗,让敬畏神的百姓深受其害、无法再继续沉默。当神预备好人心之后,年届百岁的祭司耶何耶大登高一呼,众人立刻顺服大卫的后裔,「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当罪恶在一些欧美基督教传统的国家里倒行逆施、猖獗一时的时候,许多信徒也甘愿做沉默的大多数,既不肯顺应公民本分积极投票、又不敢在罪恶面前作神话语的出口;以为自己是在独善其身,其实是舍不得「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启十八4),所以对罪恶一再妥协、让步、包容,最终同流合污,与所多玛一同被神毁灭(创十九28;启十一8)。信徒既然不肯作「世上的光」(太五14),神就会任凭亚她利雅掌权,让神的百姓落在黑暗里、深受其害,直到痛定思痛、置于死地而后生,转眼仰望那将要来的王——主耶稣基督。──《圣经综合解读》

                  ●「安静」:SH 8252,「平静」、「不受干扰的」。

                   2321 意思是政权转移时,虽然旧统治者亚她利雅被杀,但也没有造成流血 政变,众人都服膺新王的领导(虽然新王只有七岁)。显见犹大人还是觉得大卫后 裔才是正统的统治者。――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思想问题( 23)

1 耶何耶大深信神对大卫的应许必不落空(233),但这信念并没有使他静待神工作,他既抚养约阿施,又争取军方和民间领袖的合作,策动推翻亚她利雅的计谋。这对神的应许(主权)和人的责任(计划)二者的关系有何提示?

 2 在亚她利雅当权的黑暗年日中,你若是敬虔的犹太人,坚信神曾应许大卫的后裔永远作王(撒下716),你的心情会如何?当消息传出,原来王子约阿施仍在世并将登基时,你会作个怎样的祷告?

 3 耶何耶大顺利地把「真命天子」送上宝座,并在国中进行改革,他这样做为什么会使所有国民都欢乐、合城都安静(2321)?这和「万军之耶和华是治理以色列的神」(撒下726)有何关系?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