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十三章注解 【代下十三1】「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雅登基作犹大王,」 本章记亚比雅(王上作“亚比央“)的事,不仅比《王上》十五1~8长,而且有褒无贬,不象《列王纪》把他记为一个恶王,神只是为了大卫的缘故,才让国位由他儿子继承。《历代志》在这里记下亚比雅与北国耶罗波安王间的一次战役,得神之助大获全胜。他战斗前那篇呼吁和平的演说,是相当有价值的文献(5~12节),《历代志》所要传讲的信息大都在里头。――《启导本圣经注释》 亚比雅: 于B.C.913登基,是犹大的第二代君王。根据列王纪的记载,他追随他父亲罗波安的路施行邪恶的统治(王上15:1~4节)。
――《圣经精读本》 「亚比雅」(1节)是南国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王,又名「亚比央」(王上十四31)。「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王上十五3),但是本书却只提到他靠神得胜的经历。因为《历代志》所关注不是人的失败,而是神的计划,是神透过人所作的工。所以本章聚焦于「耶和华的国」(8节),对「亚比雅其余的事」(22节)只是一笔带过。──《圣经综合解读》 南国的罗波安与北国的耶罗波安同时开始作王。罗波安「作王十七年」( 十二13),然后由他儿子亚比雅继位,这里却说亚比雅于「耶罗波安王十八年」(1节)登基。因为以色列王的执政年数是从春天的正月(亚笔月)起算,犹大王的执政年数是从秋天的七月(以他念月)起算,不足一年的部分都算为一年。所以南北两国记录的执政年数常有一年的差异 。──《圣经综合解读》 在《列王纪》中,当记录南国或北国新王登基时,都会提到另一国同时代君王的年份。但是在《历代志》中,只有十三1节才对照南北两国君王的年份。因为《历代志》所关注的是「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8节),北国的君王并不是大卫之约的一部分。──《圣经综合解读》 ●「耶罗波安王十八年」: 王上 14:21 记载罗波安作王十七年,耶罗波安与罗波安一起作王,因此此处的年代似乎有问题。原因是以色列王由春天的亚笔月起 算,犹大则由秋天的以他念月起算。因此会有差异。――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 为何历代志下对亚比雅的评语和列王纪上15章1至8节有所不同?】列王纪上说亚比雅作恶多端(参王上15:3),但是历代志只提到他正面的事迹,整体来说,他仍然是个昏君。历代志作者选出他所做的一点善行,把它显明出来,以表示他仍然活在神对大卫立约的应许中。因为他曾疾言厉色地谴责耶罗波安(13:4~12),因此暂时免受犯罪的报应。――《灵修版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1~2】“亚比雅”即亚比央(王上一五1~8)。参看那里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十三1~2 年代小注】这是本书首次对照以色列和犹大君王的年分(见:王上十五1)。然而不同于列王纪的作者,历代志只限本段使用这个纪年的程序。按照耶罗波安是在主前九三○年登基,亚比雅是在主前九一三年开始作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三1~22】亚比雅的事迹:在历代志作者笔下,亚比雅是大卫王朝好君王的例子(参代上导言): 1 亚比雅强调大卫王朝的正统(5~8上); 2 着重圣殿的事奉(10~12); 3 作者按着因果神学来解释历史──亚比雅得胜是由于倚靠耶和华之故(18)。比起列王纪的记载(王上15:1~8),这段有两点明显的分别: 1 本书的记载较为详尽; 2 在列王纪作者的眼中,亚比雅是一位不蒙神喜悦的君王,本书则指出他的长处。――《串珠圣经注释》 亚比雅统治犹大时的记录: 本章围绕着犹大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讲述了继罗波安登位的犹大的第二代君王亚比雅(B.C.913~910)的统治。战争记录中包含了以下事件和教训:①神主宰战争(10,12,15,16,18,20):南犹大的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3节)(北以色列:80万,南犹大:40万),战略上也处在被敌军前后夹攻的不利的局面。但是犹大却歼灭敌军50万人(17节),攻取了很多城邑(19节),致使耶罗波安一蹶不振(20节)。犹大百姓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是因为他们彻底依靠了神(11,12,18节)。通过这一事件犹大人重新认识到战争的胜败取决于神。同样,今天的信徒在与撒但的斗争中,只要完全依靠基督就能百战百胜(林后2:14;启5:5);②南北王国信仰的对比:亚比雅在他的长篇演说中(4~12节),首先严厉谴责了北以色列百姓的偶像崇拜(8节)、驱逐祭司(9a节)、买卖祭司职位(9b节)等行为,之后宣告南犹大百姓的:i.定期献祭(11a节);ii.遵守神的诫命(11b节)。由此可见,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军事冲突,实际上却是撒但与神之间的争战;③刻画了南犹大王国的正统性:亚比雅根据盐约(5节;耶2:13),宣告大卫王朝的正统性,指出耶罗波安的叛逆违背了神与大卫之间的永恒的盐约。因此称南犹大为“耶和华的国”,指责北以色列为“背教者”。
――《圣经精读本》 【代下十三2】「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米该亚(又作玛迦),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亚比雅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米该亚」:她的名字在其他地方(见串)按读音拼作「玛迦」。有关她的身分,学者有不同意见: 1 根据王上15:10,认为她是亚比雅的妻子(祖母原文可作母亲),押沙龙(大卫的儿子)的孙女,乌列(13:2)和她玛(撒下14:27)的女儿; 2 认为她是亚比雅的母亲,其父押沙龙(又称乌列)并非大卫的儿子。 无论如何,目前资料仍未足够作任何定论。――《串珠圣经注释》 ●「玛迦」:字义是「压制」。 ●「基比亚」人:字义是「小山」,可能跟扫罗有关撒上 10:26 。 ●「乌列」:字义是「神是我的光」。――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2~20】与耶罗波安的战争:作者引述某次战役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2~20 亚比雅和耶罗波安之间的战争】战场洗玛脸山的位置至今未能完全确定,但学者一般认为是在伯特利附近。最为人所知的一个是拉斯塔胡内(Ras et~Tahuneh)。亚比雅的措词表示他有意重新统一南北两国,即使要动用武力,也在所不惜。这场战争是对阵会战,不是围城而攻。历代志所列的军队人数往往大得出乎意外,本段亦不例外(一百二十万人);但在古籍之中这并不是最大的数字。希罗多德记述亚哈随鲁(希腊史称薛西)率领五百万大军进攻希腊,被指斥为极度夸张。相比之下,美国内战的盖兹堡(Gettysburg)之役(西半球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军队的总和也不过是十六万五千人而已。此外,北国若是一战丧失五十万人的话,这场战事就是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几场战役之一了。按照古代的史籍,亚述王阿里克登伊利(Arik~den~ili)自称杀人二十五万四千。次他一等的西拿基立,则宣称在哈卢勒(Halule)一场战争中,杀敌十五万名。第一场索姆战役(First
Battle of Somme;主后1916年,法国),同盟国军队的阵亡人数是六十二万三千人。这场战争打了六个月,《金氏世界纪录》(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列为古往今来死伤最大的战事。盖兹堡之役双方阵亡人数是五万,只有本节数字的十分之一。罗马人和匈奴人(Huns)在马恩河畔之夏农(Chalons~sur~Marne)所打的一场战争(主后451年,法国),是古代历史中伤亡最重大的战事之一,阵亡人数是二十万人。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十一章1节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三3】「有一次亚比雅率领挑选的兵四十万摆阵,都是勇敢的战士;耶罗波安也挑选大能的勇士八十万,对亚比雅摆阵。」 双方的军力众寡悬殊。――《串珠圣经注释》 亚比雅率领……八十万……: 类似的事件有:①约书亚的军队击退亚摩利五王的进攻(书10章);②基甸的三百勇士击破多如蝗虫的米甸军队(士7章)等。可见,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军队的多少或战术的优劣,而在于神的主权。因此,作为十字架军兵的信徒,即便面对声势浩大的撒但的势力,也不用惧怕,因为基督已经伤了撒但的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创3:15;太4:1~11)。
――《圣经精读本》 这场战役在南北边界附近的北国境内,但可能是北国主动挑起的(8、13节)。北国占了本地优势,人数比南国多一倍(3节)。──《圣经综合解读》 ◎ 13:3 显示此处军力差异甚大,以色列人的数量是犹大的两倍。列王纪完全 没有纪录这一场战役。――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4】「亚比雅站在以法莲山地中的洗玛脸山上,说:“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哪,要听我说!」 “洗玛脸”。一个位于以法莲山地的山,在便雅悯的边界附近。――《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洗玛脸山」:地点不详,可能是在伯特利附近。――《串珠圣经注释》 「洗玛脸山」(4节)可能位于伯特利附近,属于便雅悯支派(书十八22),此时却被北国控制。──《圣经综合解读》 ●「洗玛脸」:SH 6787,字义是「双倍羊毛」。地点可能在伯特利附近。――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4~5】洗玛脸山的位置不详。一说在伯特利附近。战争很可能在便雅悯与北国的边界上进行。“盐约“即永约的意思(比较利二13;民十八19)。――《启导本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4~12】亚比雅劝降:大战前夕,亚比雅企图说服北方的军队或者退出战争:他的演说强调了两点: 1 根据神与大卫之约,只有大卫的子孙是合法的统治者; 2 耶路撒冷的圣殿及利未的子孙才是合法的敬拜场所及员工;其他人和其他地方的敬拜都算为不洁净。――《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5】「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曾立盐约(盐即不废坏的意思),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子孙,你们不知道吗?」 这里以“盐约”来强调大卫之约的持久(参看撒下七12~16的脚注)。参看利未记二章13节和民数记十八章8至20节的脚注。――《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盐约」:意即「永远的约」(见利2:13;
民18:19)。――《串珠圣经注释》 亚比雅为了谴责耶罗波安的叛逆,辩护南犹大王朝的正统性,引用了“盐约”。他把大卫王朝和盐约联系在一起,目的就在于:①强调大卫“盐”约的永恒性;②辩护大卫的子孙罗波安和亚比雅的即位是合法的。同时披露:①北以色列的建国本身违背了神的约,是悖逆的行为,②因此他们对付犹大是不正当的行为。
――《圣经精读本》 「盐约」(5节),指永远的大卫之约。中东天气炎热,古人用盐来长期保存食物,也常在立约的仪式上用盐来象征条款的长期有效(民十八19)。盐可以防止发酵,也用来象征双方不可背约。──《圣经综合解读》 ●「盐约」: 民 18:19 也有一样的用法,意思应该就是「永远不变的约」。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5 盐约】古代近东天气炎热,盐是人畜维生的必需品,又是主要的食物防腐剂(马里文献形容它作为商品的价值)。立约或结盟的典礼经常用盐来象征条款有长远的效力。巴比伦、波斯、阿拉伯、希腊文献,都证实了这个象征性的用法。同样,在圣经之中,主和以色列所立的约,也称作盐约──即长久保存的约。建立协议的盟友通常会共享筵宴,以盐腌之肉为主菜。故此,献祭中用盐是个合适的备忘物,令人不忘盟约的关系。再者,盐有妨碍发酵过程的功用,而酵是悖逆的象征,所以盐自然就成为防止悖逆的代表。——《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三5~8】亚比雅演词的第一重点是要说明抗拒大卫王朝就是抗拒神,耶罗波安等人实为奸臣贼子。――《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6】「无奈大卫儿子所罗门的臣仆、尼八儿子耶罗波安起来背叛他的主人。」 【代下十三6~7】亚比雅认为国家的分裂罪不在罗波安,而是由于: 1 耶罗波安背叛(6); 2 支持造反的都是不法之徒(7); 3 罗波安幼弱登基自然敌不过他们(7)。――《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7】「有些无赖的匪徒聚集跟从他,逞强攻击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那时罗波安还幼弱,不能抵挡他们。」 “无赖的匪徒”。原文作:比列的儿女,参看士师记十九章22节的脚注。“幼弱”。罗波安已经四十一岁,却仍不成熟。――《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无赖的匪徒: 无赖是指“虚浮和变化无常的人”(士9:4;11:3),“匪徒”的字面意思是“衣冠禽兽”、“不良分子”。可翻译为“无赖”或“流氓”。
――《圣经精读本》 罗波安即位时已经四十一岁(十二13),所以「幼弱」(7节)不是指年龄小,而是指经验不足。──《圣经综合解读》 ●「无赖的匪徒」:「无用的人、无足轻重的人」。 ●「逞强」:SH 5533,「自我强壮」。 ●「幼弱」:「年幼,心里脆弱」。 ◎其实罗波安当年已经41岁,并不年轻了,不过其行为还真的是「幼稚、脆 弱」。――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8】「“现在你们有意抗拒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你们的人也甚多,你们那里又有耶罗波安为你们所造当作神的金牛犊。」 亚比雅警告阵前敌军不可重蹈覆辙。 「金牛犊」:参11:15;
王上12:28。耶罗波安教导百姓以敬奉有形的金牛犊来敬拜看不见的神。――《串珠圣经注释》 「抗拒」(8节)原文和「抵挡」(7节)是同一个词,这是一个双关语:罗波安没有「抵挡」耶罗波安,但耶罗波安却在「抗拒」神的国度。──《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十三8 金牛犊随军】军队携同神像前往战场有很多的先例。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军队经常携同神祇的纛或偶像,以象征其同在。主前九至八世纪的亚述君王经常提到神明的纛率领他们。约柜是耶和华的纛,代表主在以色列人面前开路,带领他们的军队进入迦南。这概念与神明加添君王武器的力量,在他面前或身旁作战的亚述信念,并没有很大的分别。古代近东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有祭司、占卜者(可见于马里文献)、先知(王下三),与手提的圣物(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之年表〔主前858~824年〕)同行。这样,神明才可以在战场上被人求问,或被召唤来领导军队得胜。——《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三8~12】亚比雅跟着指出对方的宗教敬拜违反了律法,肯定得不着神的祝福: 1 设立金牛犊,违反十诫的第二诫(出20:4~6); 2 废除利未人及亚伦子孙担任神职人员的特权(见民3:5, 12; 18:1); 3 擅立凡民为祭司(参民18:22)。――《串珠圣经注释》 ◎ 13:8~12 的意思是以色列人背叛神,而现在他们居然要与列祖的神对抗争 战。亚比雅劝告以色列人不要做这种傻事,因为对抗神一定会失败。―― 蔡哲民等 《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9】「你们不是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吗?不是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吗?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虚无之神的祭司: 指责了堕落的北以色列的领袖。他们不仅可以买卖祭司职位,非利未人也可以当祭司,而且侍奉伯特利和邱坛上的偶像。因此他们只能是“虚无之神的祭司”,而不是神的真正的祭司。今天也有一些教会的领袖追求“名利、权力、物质”胜过追求耶和华神。这些人虽然有着神的仆人的名分,但他们只不过是“虚无之偶像的仆人”。
――《圣经精读本》 在北国,任何人只要对偶像热心,「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9节)。但真神的祭司却不是根据人的热心或愿望,而是根据拣选:只有亚伦的子孙才可以担任祭司(民十八1~7)。──《圣经综合解读》 ●「虚无之神」:原文是「不是神」。――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0】「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事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代下十三11】「每日早晚向耶和华献燔祭,烧美香,又在精金 的桌子上摆陈设饼;又有金灯台和灯盏,每晚点起,因为我们遵守耶和华我们神的命;惟有你们离弃了他。」 「金灯台」:此处所用的是单数,与前面所记「十个金灯台」(4:7)显然不同
。
可能这里所指的乃会幕留下的那一个大金灯台。――《串珠圣经注释》 「金灯台」(11节)原文是单数,与前面所记圣殿里的「十个金灯台」(四7)不同 ,可能特指会幕里的那个金灯台。──《圣经综合解读》 亚比雅向北国提出两个控诉:他们拒绝「耶和华的国」(8节),也拒绝圣殿(9节),实质就是「离弃」(11节)神。虽然神允许南北分裂(十15;十一4),但神也必然离弃那些离弃祂的人(十二1、5;十五2;二十四20;代上二十八9)。虽然北国人多势众,又随军携带金牛犊助威(8节),但人若是「离弃」神,无论是倚靠人、还是倚靠人造的偶像,最后都是虚空。神要借着这场战争,显明「离弃」(10、11节)神和「寻求」(十四4、7,十五2、12、13、15;十六12)神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十三12】「率领我们的是神,我们这里也有神的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以色列人哪,不要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争战,因你们必不能亨通。”」 本节至18节的“以色列人”都指北国的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作者再强调这是一场「圣战」(参民10:1~9)。――《串珠圣经注释》 ● 13:12 一开头有个「看阿」,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 ●「亨通」:SH 6743,「昌盛」、「带来成功的结果」。―― 蔡哲民等《历 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3】「
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 13:13 显示耶罗波安依靠军事策略,用两面夹攻的方式来攻击犹大军队。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3~17】战争爆发:南北军力悬殊,耶罗波安焉会听从亚比雅的劝告。这次战争采用了典型的战略形式:设伏兵、呐喊、呼求神、吹号等等。――《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14】「犹大人回头观看,见前后都有敌兵,就呼求耶和华,祭司也吹号。」 吹号: 圣经中的号角严格地讲不是乐器,而是传递信号的工具。在宣告新月、安息日的开始、重要人物的死时使用。此外,在集会和战争中也使用号角。本节中祭司吹的号角如约书亚沦陷耶和哥城(书6:5,20)和基甸击退米甸军队(士7:19~22)时吹的号角一样,是为了向神求救,鼓舞军队的士气和威慑敌军。
――《圣经精读本》 「祭司也吹号」(14节),是根据律法:「你们在自己的地,与欺压你们的敌人打仗,就要用号吹出大声,便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得蒙纪念,也蒙拯救脱离仇敌」(民十9)。──《圣经综合解读》 ◎ 13:14 「祭司也吹号」,其背景是 民 10:9 的记载「你们在自己的地,与欺 压你们的敌人打仗,就要用号吹出大声,便在耶和华─你们的 神面前得蒙记念, 也蒙拯救脱离仇敌」。――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5】「于是犹大人呐喊;犹大人呐喊的时候,神就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败在亚比雅与犹大人面前。」 犹大人呐喊: 即战士和祭司一起呐喊。犹大的军队在进退两难的危机关头,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首先向神求救,就因为如此才取得了胜利。今天的信徒也应当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在遇到苦难和迫害时,不要向世俗或人的力量求救,而是要依靠神的权能,恳切祷告,那么就象囚禁保罗和西拉的监门立刻全开一样,所有的困难都将被排除。
――《圣经精读本》 ● 13:15 「犹大人吶喊」:原文是「每个犹大人吶喊」。 ● 13:15 后面直译是「神就在亚比亚与犹大(人)面前击打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 人」。结局正应验了 13:12 中亚比雅对以色列众人的警告。――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5~17】神显然用了一些超乎自然的方法来干预,使犹大得到胜利。八十万士兵(一三3 ) 死了五十万, 使北国严重地受创( 1 7 , 2
0节)。――《历代志下雷氏研读本》 【代下十三16】「以色列人在犹大人面前逃跑,神将他们交在犹大人手里。」 【代下十三16~20】犹大胜利的原因 :犹大军队取得奇迹般的胜利的原因就是他们完全信赖神,而以色列军队战败的原因在于过于依赖军事力量而遗弃了神。人的力量和智慧只会使人变得傲慢,自以为能战胜一切(耶9:23),但终究如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云雾般(雅4:14),在神的权能面前无能为力。有关犹大军队的出征路线和征服的城邑,请参见地图:
――《圣经精读本》 【代下十三17】「亚比雅和他的军兵大大杀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扑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万。」 【代下十三18】「那时,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战争的胜利全赖百姓倚靠神。――《串珠圣经注释》 「倚靠」(18节)原文和「仰赖」(十四11;十六7、8)是同一个词,在十三至十六章中出现了五次,但在《历代志》的其他地方却没有出现过。作者用这个关键词提醒读者,十三至十六章是一个完整的段落,正如第十二章提醒百姓应当「自卑」(十二6、7、12),十三至十六章则提醒百姓应当「倚靠」(18节)和「寻求」(十四4)神。──《圣经综合解读》 北国以色列倚靠军事策略,用两面夹攻的方式来攻击犹大人(13节);而南国「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18节)。神并不喜悦百姓内战(十一4),但既然人非要发起争战,神就不再差派先知劝阻,而是借着北国的失败(15节),让百姓看到「离弃」(11节)神和「倚靠」神的区别,让后世的百姓也能得蒙光照。──《圣经综合解读》 【代下十三19】「亚比雅追赶耶罗波安,攻取了他的几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镇市,耶沙拿和属耶沙拿的镇市,以法拉音(或作:以弗伦)和属以法拉音的镇市。」 这里所提的地名都是南北国边界上的城邑。 「伯特利」:此城稍后在主前八世纪前又重新受北国统治。(参摩7:10)――《串珠圣经注释》 19节所提到的城镇都在金牛犊所在的伯特利附近,这是讽刺金牛犊只是「虚无之神」(9节),根本不能护卫自己的祭坛(王上十二32)。──《圣经综合解读》 ●「伯特利」:字义是「神的家」、「神的殿」。位于耶路撒冷北方大约18 公里。位于北国以色列的南部。 ●「耶沙拿」:字义是「贮存」。与伯特利相近。 ●「以法拉音」:字义是「像幼鹿的」。 ◎ 13:19 记载亚比雅取得伯特利,该城就是耶罗波安放置金牛犊的地点。 王 上 12:29 。―― 蔡哲民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19 犹大所攻取的城镇】伯特利是耶罗波安的南方祭仪中心,攻取它是很大的功劳。接下来的经文清楚表示到了耶罗波安二世和先知阿摩司的时代(摩七10),这城已经回到以色列的掌握之中。伯特利附近的耶沙拿位于耶路撒冷以北十七哩,按考证是布尔吉伊萨内。以法拉音(书十八23作「俄弗拉」)一般相信是伯特利东北四哩的泰伊贝。南国因这场胜仗控制了从犹大进入以色列的两条大道。这两条路在伯特利的两旁北行,并于示罗南面不远会合为一。所攻取的土地面积约有二十平方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代下十三20】「亚比雅在世的时候,耶罗波安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 耶罗波安不但战场失意,最后亦死于神的刑罚之中。(参王上14:10~14)本节读来似乎耶罗波安死在亚比雅之前,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参王上15:9)。――《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 耶罗波安究竟是病死,还是战死并不明确,但作者强调他是因神的审判而死。在人而言,他的死也许是突然的,但事实上是他自己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死亡。――《圣经精读本》 这场战争之后,耶罗波安没过几年就死了(20节)。亚比雅活得也不长,作王只有三年,但却妻妾成群,生了22个儿子(21节)。──《圣经综合解读》 ◎ 13:20 似乎显示耶罗波安比亚比雅早死,不过 王上 15:9 却显示亚比雅的继 位者「亚撒」是在耶罗波安在位的时候登基作王,因此实际上是亚比雅比耶罗波安 早死。 【代下十三21】「亚比雅却渐渐强盛,娶妻妾十四个,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亚比雅作王仅有两、三年,但是生了22个儿子 代下 13:21 。 ―― 蔡哲民 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21~22】亚比雅生平总结:亚比雅统治的时间颇短,前后只有三年。作者用传统东方的笔法表示亚比雅的一生蒙神祝福: 1 在外国势强盛; 2 在内家室兴旺; 3 其言行由先知所收录; 4 寿终止寝,葬于大卫城里。 ──《串珠圣经注释》 【代下十三22】「亚比雅其余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写在先知易多的传上。」 从《列王纪》可以看到,虽然亚比雅谴责北国敬拜「当作神的金牛犊」(8节),标榜自己「遵守耶和华——我们神的命」(11节),但「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王上十五3),而是和他父亲罗波安一样「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十二14)。但《历代志》所关注的不是亚比雅的软弱,而是强调人应当「倚靠耶和华」(18节)。无条件的大卫之约并不能倚靠人的属灵光景来维持,而是由神自己「亲口应许,亲手成就」(六15)。──《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许多信徒也不肯专心跟随主,而是「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六24)。但神也一直呼召我们「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因为万事「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罗八38~39)。凡是神所拣选的羊,必然会被神管教,并且在软弱中「自卑」(十二6)回转、「倚靠耶和华」,因为谁也不能从圣父、圣子「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8~29)。──《圣经综合解读》 ●「易多」:字义是「他的见证」。 ●的「传」上:SH 4097,「评论」、「解析」、「经文注释」。―― 蔡哲民 等《历代志研经资料》
【代下十三22 史料来源】「先知易多注释」大概出自历代志下九29,十二15所述之同一位先知的手笔。这位先知的名字只在提及这些史料之时出现,这一点很是奇怪。他没有在任何圣经记述中提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13~15章)】 1 亚比雅是不是一个全心全意事奉耶和华的君王?他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 2 亚撒行耶和华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包括「除掉」和「遵行」这两个层面,试从14~15章中找出他这二方面的作为。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如何在这两个层面上见证耶稣基督的生命? 3 亚撒利雅的信息包括:a 神统治的基本原则;b 以色列过去历史的一个实例;c 一个劝戒和d 一个应许。试将它们找出来。 4 「寻求(耶和华)」在14; 15两章中一共出现多少次?今天,你寻求的是什么?有否寻见?参太6:30~33; 7:7~11。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