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历代志下第二十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希西家王恢复圣殿的敬拜】

   一、他一登基即打开殿门,准备修理圣殿(1~3)

   二、旋即集祭司和利未人,告知洁净圣殿的紧要(4~11)

   三、得到他们积极的响应,完成洁净圣殿的工作(12~19)

   四、王率领众首领和会众,按照规矩行献殿礼(20~30)

   五、王和众民都欢乐,为圣殿献感谢祭(31~36)

 

贰、逐节详解

 

【代下二十九1「希西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亲名叫亚比雅,是撒迦利雅的女儿。」

  〔吕振中译〕希西家登极的时候二十五岁;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亲名叫亚比雅,是撒迦利雅的女儿。

  〔原文字义〕希西家」耶和华已使刚强;「亚比雅」耶和华是父亲;「撒迦利雅」耶和华记念。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希西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

  〔吕振中译〕希西家行永恒主所看为对的事,都照他的祖大卫一切所行的。

  〔原文字义〕正」笔直的,正确的;「效法」(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元年正月,开了耶和华殿的门,重新修理。」

  〔吕振中译〕他在位元年正月、开了永恒主之殿的门,来修理。

  〔原文字义〕重新修理」修理,加强,使牢固。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4「他召众祭司和利未人来,聚集在东边的宽阔处,」

  〔吕振中译〕他将祭司和利未人召来,叫他们聚集在东城的广场,

  〔原文字义〕利未」连结于;「宽阔处」广场。开放的空间。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5「对他们说:“利未人哪,当听我说:现在你们要洁净自己,又洁净耶和华你们列祖神的殿,从圣所中除去污秽之物。」

  〔吕振中译〕对他们说:『利未人哪,你们要听我说;现在你们要洁净自己为圣,也使永恒主你们列祖之神的殿洁净为圣,从圣所中把污秽之物拿出来。

  〔原文字义〕洁净(两次)」使成圣,分别;「除去」离开,逃跑;「污秽之物」不洁净。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6「我们列祖犯了罪,行耶和华我们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离弃,转脸背向的居所,」

  〔吕振中译〕因为我们列祖不忠实,行了永恒主我们的神所看为坏的事,离弃了他,转脸不顾永恒主的居所,而以背向他。

  〔原文字义〕犯了罪」行为不忠,行为奸诈;「恶」坏的,恶的;「离弃」离开,撇下,弃绝;「转」转向,改变;「背向(原文双字)」颈背,背教,变节(首字);给,置,放(次字)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7「封锁廊门,吹灭灯火,不在圣所中向以色列神烧香,或献燔祭。」

  〔吕振中译〕他们并且封锁廊门,熄灭灯火,不在圣所中向以色列的神烧香、或献上燔祭。

  〔原文字义〕封锁」关闭,堵塞。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8「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将其中的人抛来抛去,令人惊骇、嗤笑,正如你们亲眼所见的。」

  〔吕振中译〕因此永恒主的震怒临到了犹大和耶路撒冷,使他们成了令人不寒而栗、令人惊骇嗤笑的对象,正如你们亲眼见过的。

  〔原文字义〕抛来抛去」(原文无此字);「惊骇」荒废,恐怖;「嗤笑」嘘声,嘲笑。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9「所以我们的祖宗倒在刀下,我们的妻子儿女也被掳掠。」

  〔吕振中译〕你看,我们祖宗倒毙在刀下,我们的儿女妻子也都此而被掳。

  〔原文字义〕倒在」躺下,倾覆;「被掳掠」俘虏。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0「现在我心中有意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立约,好使的烈怒转离我们。」

  〔吕振中译〕现在我心中有意思要和永恒主以色列的神立约,好使他的烈怒转离了我们。

  〔原文字义〕转离」返回,转回。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1「我的众子啊,现在不要懈怠;因为耶和华拣选你们站在面前事奉,与烧香。”

  〔吕振中译〕我的众子阿,现在你们不要懈怠,因为永恒主是拣选了你们站在他面前伺候他,做伺候他向他熏祭的人。』

  〔原文字义〕懈怠」疏忽,误导;「拣选」选择,挑选。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2「于是,利未人哥辖的子孙、亚玛赛的儿子玛哈,亚撒利雅的儿子约珥;米拉利的子孙、亚伯底的儿子基士,耶哈利勒的儿子亚撒利雅;革顺的子孙、薪玛的儿子约亚,约亚的儿子伊甸;」

  〔吕振中译〕于是利未人哥辖的子孙亚玛赛的儿子玛哈、亚撒利雅的儿子约珥;米拉利的子孙亚伯底的儿子基士、耶哈利勒的儿子亚撒利雅;革顺的子孙薪玛的儿子约亚、约亚的儿子伊甸;

  〔原文字义〕哥辖」聚会;「亚玛赛」重荷;「玛哈」握住;「亚撒利雅(两次)」耶和华已帮助;「约珥」耶和华是神;「米拉利」苦味;「亚伯底」耶和华的仆人;「基士」弯曲的;「耶哈利勒」神是被颂赞的;「革顺」充军,放逐;「薪玛」策划者;「约亚」耶和华是兄弟;「伊甸」快乐。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3「以利撒反的子孙申利和耶利;亚萨的子孙撒迦利雅和玛探雅;」

  〔吕振中译〕以利撒反的子孙申利和耶利;亚萨的子孙撒迦利雅和玛探雅;

  〔原文字义〕以利撒反」我的神已保护;「申利」提高警觉的;「耶利」神扫除;「亚萨」收集者;「撒迦利雅」耶和华记念;「玛探雅」耶和华的礼物。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4「希幔的子孙耶歇和示每;耶杜顿的子孙示玛雅和乌薛;」

  〔吕振中译〕希幔的子孙耶歇和示每;耶杜顿的子孙示玛雅和乌薛、起来,

  〔原文字义〕希幔」信实的;「耶歇」神活着;「示每」著名的;「耶杜顿」赞美;「示玛雅」被耶和华听见;「乌薛」神是我的力量。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5「起来聚集他们的弟兄,洁净自己,照着王的吩咐、耶和华的命令,进去洁净耶和华的殿。」

  〔吕振中译〕聚集他们的族弟兄,洁净自己为圣,照王所吩咐、根据永恒主的话、进去洁净永恒主的殿。

  〔原文字义〕洁净(首次)」被成圣,分别;「洁净(末次)」成为清洁的,纯净的。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6「祭司进入耶和华的殿要洁净殿,将殿中所有污秽之物搬到耶和华殿的院内,利未人接去,搬到外头汲沦溪边。」

  〔吕振中译〕祭司进入永恒主之殿里面,要洁净圣殿,将永恒主殿堂里所发现一切污秽之物拿出来到永恒主之殿的院子;利未人接去,拿出去到外头汲沦溪谷旁边。

  〔原文字义〕汲沦」黑暗。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7「从正月初一日洁净起,初八日到了耶和华的殿廊,用八日的工夫洁净耶和华的殿,到正月十六日才洁净完了。」

  〔吕振中译〕正月初一日开始洁净为圣,那一月初八日洁圣到永恒主的廊子;他们洁圣永恒主的殿、洁圣了八天、到正月十六日纔作完。

  〔原文字义〕殿廊」门廊。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8「于是,他们晋见希西家王,说:“我们已将耶和华的全殿和燔祭坛,并坛的一切器皿、陈设饼的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皿都洁净了;」

  〔吕振中译〕于是他们进到里面去见希西家王说:我们已把永恒主之殿的全部:熏祭坛和坛的一切器皿、神前饼陈设的桌子和桌子的一切器皿、都清理洁净了。

  〔原文字义〕陈设饼」列,行。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19「并且亚哈斯王在位犯罪的时候所废弃的器皿,我们预备齐全,且洁净了,现今都在耶和华的坛前。”」

  〔吕振中译〕并且亚哈斯王执掌国政不忠实时候所屏弃的器皿我们也都整理齐全,把它们都洁净为圣了,看哪,它们都在永恒主的祭坛前呢。』

  〔原文字义〕亚哈斯」他已掌握;「废弃」弃绝,轻视;「预备齐全」准备好。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0「希西家王清早起来,聚集城里的首领都上耶和华的殿;」

  〔吕振中译〕希西家王清早起来,聚集城里的首领,上永恒主的殿。

  〔原文字义〕清早起来」早起,早开始。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1「牵了七只公牛,七只公羊,七只羊羔,七只公山羊,要为国、为殿、为犹大人作赎罪祭。王吩咐亚伦的子孙众祭司,献在耶和华的坛上,」

  〔吕振中译〕他们牵了公牛七只、公绵羊七只、羊羔七只、公山羊七只,要为国、为圣所、为犹大人、作解罪祭;王吩咐亚伦子孙众祭司要在永恒主的祭坛上给献上;

  〔原文字义〕亚伦」带来光的人。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2「就宰了公牛,祭司接血洒在坛上,宰了公羊,把血洒在坛上,又宰了羊羔,也把血洒在坛上;」

  〔吕振中译〕他们就宰了公牛,祭司将血接过去泼了祭坛;他们又宰了公绵羊,将血泼祭坛;又宰了羊羔,将血泼祭坛。

  〔原文字义〕洒在(两次)」扔,投,掷。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3「把那作赎罪祭的公山羊牵到王和会众面前,他们就按手在其上。」

  〔吕振中译〕又把作解罪祭的公山羊牵进前来到王和大众面前,王和大众〔原文:他们〕就给羊按手;

  〔原文字义〕牵到」拉近,靠近;「按」放在,靠在。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4「祭司宰了羊,将血献在坛上作赎罪祭,为以色列众人赎罪,因为王吩咐将燔祭和赎罪祭为以色列众人献上。」

  〔吕振中译〕祭司便宰了羊,将血献在祭坛上作为解罪祭,为以色列众人除罪;因为王吩咐要为以色列众人献上燔祭跟和解罪祭。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5「王又派利未人在耶和华殿中敲钹,鼓瑟,弹琴,乃照大卫和他先见迦得,并先知拿单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藉先知所吩咐的。」

  〔吕振中译〕王又派立了利未人在永恒主殿中拿着响钹琴瑟,按照大卫和为王做见异象者迦得跟神言人拿单所吩咐的,因为所吩咐的是永恒主的手令由他的神言人经手传布的。

  〔原文字义〕先见」先见,异象;「迦得」军队;「拿单」赐予者。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6「利未人拿大卫的乐器,祭司拿号,一同站立。」

  〔吕振中译〕利未人拿着大卫的乐器、祭司拿着号筒一齐站立着。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7「希西家吩咐在坛上献燔祭,燔祭一献,就唱赞美耶和华的歌,用号,并用以色列王大卫的乐器相和。」

  〔吕振中译〕希西家吩咐要在祭坛上将燔祭献上。燔祭一开始献上,颂赞永恒主的诗歌也开始唱起来;随有号筒,并有以色列王大卫的各种乐器伴奏着。

  〔原文字义〕相和」(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8「会众都敬拜,歌唱的歌唱,吹号的吹号,如此直到燔祭献完了。」

  〔吕振中译〕全体大众都敬拜,歌唱的歌唱,吹号筒的吹号筒;这一切直继续着、到燔祭都献完了。

  〔原文字义〕敬拜」下拜,俯伏。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29「献完了祭,王和一切跟随的人都俯伏敬拜。」

  〔吕振中译〕燔祭献完了,王和所有跟他在场的众人都屈身敬拜。

  〔原文字义〕俯伏」鞠躬,屈膝;「敬拜」下拜,俯伏。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0「希西家王与众首领又吩咐利未人用大卫和先见亚萨的诗词颂赞耶和华;他们就欢欢喜喜地颂赞耶和华,低头敬拜。」

  〔吕振中译〕希西家王和众首领又吩咐利未人要用大卫和见异象者亚萨的诗词赞美永恒主;他们就欢欢喜喜地赞美,俯伏敬拜。

  〔原文字义〕亚萨」收集者。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1「希西家说:“你们既然归耶和华为圣,就要前来把祭物和感谢祭奉到耶和华殿里。”会众就把祭物和感谢祭奉来,凡甘心乐意的也将燔祭奉来。」

  〔吕振中译〕希西家就应声地说:『你们既承受圣职归永恒主,就要进前来、把祭物、就是感谢祭、奉到永恒主殿里。』大众就把祭物、就是感谢祭、奉来;凡心里自愿的人也将燔祭奉来。

  〔原文字义〕奉到」带来,引进;「奉来」(原文与「奉到」同字)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2「会众所奉的燔祭如下:公牛七十只,公羊一百只,羊羔二百只,这都是作燔祭献给耶和华的;」

  〔吕振中译〕大众所奉来的燔祭、其数目是:公牛七十只、公绵羊一百只、羊羔二百只:这些祭牲都是做燔祭献与永恒主的。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3「又有分别为圣之物,公牛六百只,绵羊三千只。」

  〔吕振中译〕又有分别为圣之物:公牛六百只、绵羊三千只。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4「但祭司太少,不能剥尽燔祭牲的皮,所以他们的弟兄利未人帮助他们,直等燔祭的事完了,又等别的祭司自洁了;因为利未人诚心自洁,胜过祭司。」

  〔吕振中译〕只是祭司太少,不能把所有燔祭牲的皮都剥尽,故此他们的族弟兄利未人辅助他们、直到工作都作完了,并等到祭司们都洁净自己为圣了:因为利未人心正意诚地洁净自己为圣胜过祭司们。

  〔原文字义〕诚心(原文双字)」笔直的,正确的(首字);内在自我,心(次字)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5「燔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并燔祭同献的奠祭甚多。这样,耶和华殿中的事务俱都齐备了(或作:就整顿了)。」

  〔吕振中译〕并且还有很多燔祭,连同平安祭牲的脂肪、以及跟燔祭同献的奠祭须要料理。这样、永恒主殿中的事务就都整理好了。

  〔原文字义〕俱都齐备」准备好,整顿。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代下二十九36「这事办的甚速,希西家和众民都喜乐,是因神为众民所预备的。」

  〔吕振中译〕为了神为人民所整备的、希西家和众民都欢喜快乐这件事这么意外迅速地作成了。

  〔原文字义〕甚速」突然;「预备」准备。

  〔文意注解〕

  〔话中之光〕()

 

叁、灵训要义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历代志下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历代志下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