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歷代志上第十六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安放約櫃的敬拜事奉】

   一、安放約櫃之日的敬拜(1~36)

         1.安放約櫃並獻祭(1~3)

         2.派定利未人唱詩作樂、祭司吹號(4~6)

         3.歌頌神的歌詞內容(7~36)

   二、安放約櫃之後的事奉(37~43)

 

貳、逐節詳解

 

【代上十六1「眾人將神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就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

  〔呂振中譯〕眾人將神的櫃抬進去,把它安置在大衛所搭的帳棚中間。他們便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

  〔原文字義〕安放」安置,放;「搭」攤開,展開;「獻」呈獻,帶來。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

  〔呂振中譯〕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永恆主耶和華的名給人民祝福;

  〔原文字義〕祝福」祝福,屈膝。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並且分給以色列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

  〔呂振中譯〕又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又有棗餅、葡萄餅。

  〔原文字義〕分給」分開,分享。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4「大衛派幾個利未人在耶和華的約櫃前事奉、頌揚、稱謝、讚美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呂振中譯〕大衛派了幾個利未人在永恆主的櫃前伺候着,來頌揚、稱謝讚美永恆主以色列的神。

  〔原文字義〕利未」連結於;「事奉」伺候,服事,供職;「頌揚」回想,記念;「稱謝」讚美,稱讚;「讚美」讚美,自誇,發光。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5「為首的是亞薩,其次是撒迦利雅、雅薛、示米拉末、耶歇、瑪他提雅、以利押、比拿雅、俄別以東、耶利,鼓瑟彈琴;惟有亞薩敲鈸,大發響聲;」

  〔呂振中譯〕為首的是亞薩,其次是撒迦利雅、烏薛〔傳統:雅薛〕、示米拉末、耶歇、瑪他提雅、以利押、比拿雅、俄別以東、耶利、拿琴瑟等樂器,亞薩拿響鈸、大聲作樂。

  〔原文字義〕亞薩」收集者;「撒迦利雅」耶和華紀念;「雅薛」因神而無懼;「示米拉末」高處之名;「耶歇」神活著;「以利押」我神為父,神是父;「比拿雅」耶和華已建造,耶和華已建歷;「俄別以東」以東的僕人;「耶利」神掃除。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6「祭司比拿雅和雅哈悉常在神的約櫃前吹號。」

  〔呂振中譯〕祭司比拿雅和雅哈悉常在神的約櫃前不斷地吹號筒。

  〔原文字義〕比拿雅」耶和華已建造,耶和華已建立;「雅哈悉」神看見。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7「那日,大衛初次藉亞薩和他的弟兄,以詩歌稱頌耶和華,說:」

  〔呂振中譯〕那一天大衛初次規定要稱謝永恆主,由亞薩和他的族弟兄經手領唱着,說:

  〔原文字義〕稱頌」稱謝,讚美,稱讚。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8「“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

  〔呂振中譯〕你們要稱謝永恆主,宣告他的名,在萬族民中使人知道他所作的。

  〔原文字義〕求告」呼喚,哭喊;「傳揚」使認識,使知道;「作為」行為,作法。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9「要向祂唱詩、歌頌,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

  〔呂振中譯〕要歌頌他,要唱揚他,述說他一切奇妙的作為。

  〔原文字義〕歌頌」演唱音樂;「談論」說話,沉思;「奇妙的」特出的,非凡的。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0「要以祂的聖名誇耀。尋求耶和華的人,心中應當歡喜。」

  〔呂振中譯〕要以他的聖名而誇耀;願尋求永恆主的人、心中喜樂。

  〔原文字義〕誇耀」發光,自誇,讚美;「尋求」渴求,堅求;「歡喜」快樂,高興。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1「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

  〔呂振中譯〕要尋找永恆主和他的能力;不斷地尋求瞻仰他的聖容。

  〔原文字義〕能力」能力,力量;「時常」不停地,連續不斷地。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2-13「祂僕人以色列的後裔、祂所揀選雅各的子孫哪,你們要紀念祂奇妙的作為和祂的奇事,並祂口中的判語。」

  〔呂振中譯〕他僕人以色列的後裔阿,他揀選的人、雅各的子孫哪,你們要懷念他所行的奇妙作為、他的奇事、和他口中的判語。

  〔原文字義〕奇事」神蹟,奇蹟,預兆;「判語」審判,判決。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4「“祂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全地都有祂的判斷。」

  〔呂振中譯〕永恆主、他是我們的神;全地都受他的判斷。

  〔原文字義〕判斷」審判,判決。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5「你們要紀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

  〔呂振中譯〕你們要想念他的約到永遠,想念〔或譯:他記得〕他吩咐的話到千代,

  〔原文字義〕約」條約,結盟;「吩咐」,命令;「代」年代,時間,時期。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6「就是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

  〔呂振中譯〕就是他和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他向以撒所起的誓。

  〔原文字義〕亞伯拉罕」眾人的父;「以撒」他笑。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7「祂又將這約向雅各定為律例;向以色列定為永遠的約,」

  〔呂振中譯〕他將這約向雅各立為律例;向以色列立為永遠的約,

  〔原文字義〕律例」規定的工作,應得的份;「永遠的」永久的,永恆的。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8「說:‘我必將迦南地賜給你,作你產業的份。’」

  〔呂振中譯〕說:『我必將迦南地賜給你,做你產業的分。』

  〔原文字義〕迦南」低地;「產業」基業,地業;「份」量過得部分。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19「“當時你們人丁有限,數目稀少,並且在那地為寄居的。」

  〔呂振中譯〕當時他們〔傳統:你們〕人數有限,實在很少,並且在那地做寄居者;

  〔原文字義〕人丁」男人;「有限」數目,計算;「數目稀少」少量,少數,一點點。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0「他們從這邦遊到那邦,從這國行到那國。」

  〔呂振中譯〕他們從這國游到那國,從一族之民〔傳統:從一國〕行到另一族之民;這國行到那國。

  〔原文字義〕遊到」行走,移動;「那」其他的;「行到」(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1「耶和華不容什麼人欺負他們,為他們的緣故責備君王,」

  〔呂振中譯〕永恆主不容任何人欺壓他們;他為了他們的緣故曾指責君王,

  〔原文字義〕欺負」壓迫,錯待;「責備」指責,改正。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2「說:‘不可難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惡待我的先知。’」

  〔呂振中譯〕說:『不可觸害着我所膏立的,不可加害於我的神言人。』

  〔原文字義〕難為」碰觸,擊打;「惡待」傷害,邪惡的。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3「“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天天傳揚祂的救恩。」

  〔呂振中譯〕全地都要歌頌永恆主,天天傳報他的拯救。

  〔原文字義〕歌唱」唱歌;「傳揚」報消息;「救恩」拯救,解救。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4「在列邦中述說祂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祂的奇事。」

  〔呂振中譯〕要在列國中敘說他的榮耀,在萬族之民中傳述他奇妙的作為。

  〔原文字義〕述說」描述,宣布;「榮耀」光輝,尊貴。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5「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祂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至大,當受極大的頌讚;惟獨他可畏懼,超乎萬神之上;

  〔原文字義〕為大」巨大的,偉大;「極大的」極度地,非常地;「敬畏」懼怕,害怕。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6「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

  〔呂振中譯〕別族之民的神都是虛無之物〔與神、神或偶相一詞讀音相似〕;惟獨永恆主造了諸天。

  〔原文字義〕虛無」沒價值的,沒有好處的;「創造」製作,完成;「諸天」天(複數詞)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7「有尊榮和威嚴在祂面前,有能力和喜樂在祂聖所。」

  〔呂振中譯〕有尊榮和威嚴在他面前;有能力和喜樂在他的聖地〔或譯:他的聖所〕。

  〔原文字義〕尊榮」壯麗,輝煌;「威嚴」光輝,莊嚴。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8「“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

  〔呂振中譯〕萬族之民的家阿,要將榮耀和能力獻歸永恆主,獻歸永恆主;

  〔原文字義〕歸給(兩次)」給予,放置。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29「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奉到祂面前;

當以聖潔的妝飾(“的”或作“為”)敬拜耶和華。」

  〔呂振中譯〕要將永恆主的名應得的榮耀獻歸於他;帶供物來到他面前。要用聖別的威儀敬拜永恆主;

  〔原文字義〕供物」禮物,奉獻物。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0「全地要在祂面前戰抖,世界也堅定不得動搖。」

  〔呂振中譯〕全地在他面前要打滾舞蹈;世界立定,不能動搖。

  〔原文字義〕戰抖」痛苦扭動,遭折磨;「堅定」牢固,穩固;「動搖」震動,搖撼。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1「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人在列邦中說:‘耶和華作王了!’」

  〔呂振中譯〕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人在列國中說:『永恆主在作王。』

  〔原文字義〕歡喜」高興,快樂;「快樂」歡欣,震顫。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2「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

  〔呂振中譯〕願海和充滿於海中的漰渤如雷;願陸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躍。

  〔原文字義〕充滿」滿,填滿;「澎湃」打雷,如雷;「歡樂」歡騰。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3「那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歡呼,因為祂來要審判全地。」

  〔呂振中譯〕那時森林中的樹木必在永恆主面前歡呼;因為他來要審判全地。

  〔原文字義〕歡呼」大聲呼喊,勝過。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4「應當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呂振中譯〕你們要稱謝永恆主,因為他至善;因為他堅固的愛永遠長存。

  〔原文字義〕稱謝」讚美,稱讚;「本為善」好的,令人愉悅的;「永遠長存」永久,永恆。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5「“要說:‘拯救我們的神啊,求你救我們,聚集我們,使我們脫離外邦,我們好稱讚你的聖名,以讚美你為誇勝。’」

  〔呂振中譯〕你們也要說:『拯救我們、的神阿,拯救我們;招集我們、援救我們脫離列國,我們好稱讚你的聖名,以頌讚你為誇勝。

  〔原文字義〕拯救」拯救,安全,福只;「救」解救,釋放;「誇勝」自誇,平息,推崇。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6「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從亙古直到永遠,是應當稱頌的!”眾民都說:“阿們!”並且讚美耶和華。」

  〔呂振中譯〕永恆主以色列之神是當受祝頌,從亙古到永遠的。』眾民都說『阿們』,並且讚美永恆主。

  〔原文字義〕亙古」古時的,古代的;「阿們」真正地,確實地。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7「大衛派亞薩和他的弟兄在約櫃前常常事奉耶和華,一日盡一日的職分。」

  〔呂振中譯〕就在那裏大衛就將亞薩和他的族弟兄留在永恆主的約櫃前,在櫃前不斷地供職,按日日的本分去作;

  〔原文字義〕職分」職業,事務。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8「又派俄別以東和他的弟兄六十八人,與耶杜頓的兒子俄別以東,並何薩作守門的。」

  〔呂振中譯〕又留了俄別以東和他的〔傳統:他們的〕族弟兄六十八人,跟耶杜頓的兒子俄別以東及何薩做守門的。

  〔原文字義〕耶杜頓」讚美;「何薩」庇護。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39-40「且派祭司撒督和他弟兄眾祭司,在基遍的邱壇耶和華的帳幕前燔祭壇上,每日早晚,照著耶和華律法書上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常給耶和華獻燔祭。」

  〔呂振中譯〕又留了祭司撒督和撒督的族弟兄、當祭司的、在基遍的邱壇永恆主的帳幕前,每日早晚不斷地在燔祭壇上將燔祭獻與永恆主;這是照所寫在永恆主律法書上的條例,就是他所吩咐關於以色列人之事的。

  〔原文字義〕撒督」公義;「基遍」丘陵城市。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41「與他們一同被派的有希幔、耶杜頓和其餘被選名字錄在冊上的,稱謝耶和華,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呂振中譯〕和他們一同受派的有希幔、耶杜頓、和其餘被選拔記名以稱讚永恆主的人:『因為他堅固的愛永遠長存。』

  〔原文字義〕希幔」信實的。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42「希幔、耶杜頓同著他們吹號、敲鈸,大發響聲,並用別的樂器隨著歌頌神。耶杜頓的子孫作守門的。」

  〔呂振中譯〕在他們那裏〔傳統:有「希幔耶杜頓」二名〕有號筒和響鈸跟頌讚神的樂器。耶杜頓的兒子們呢、是守門的。

  〔原文字義〕隨著歌頌」(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代上十六43「於是眾民各歸各家,大衛也回去為家眷祝福。」

  〔呂振中譯〕於是眾民就去,各歸各家;大衛也回去,給他家裏的人祝福。

  〔原文字義〕歸」去,離開;「家眷」家族,房屋。

  〔文意註解〕

  〔話中之光〕()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歷代志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歷代志上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