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列王纪下第二十章短篇信息

 

目录:

试验心内如何希西家(王下二十章)(黄彼得)

神准许的旨意(王下二十1~717)( 赵世光)

从列王纪下看政治的兴衰(二十章)(刘锐光)

善用神赐的光阴(王下廿1~21) (台北灵粮堂)

希西家得病求愈(王下廿1~21) (台北灵粮堂)

在神里面永不绝望(20121) (香港读经会)

生生死死(二十章1~21) (台北基督之家)

 

 

试验心内如何希西家(王下二十章)(黄彼得)

 

经文:代下32:20-31; 王下20

引言:
  知人知面不知心,如箴言20:5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希西家王在犹大国算是好王。二十岁为王,在位二十九年。洁净圣殿,献祭,废除偶像。重新献十分之一,又靠祷告打败亚述王。其事迹在列王纪下18—20章,历代志下29—32章及以赛亚书36—39章有清楚的记载。但在历代志下32:31这件事中,神离开他,要试验他,为要知道他心内如何。到底神试验他的甚么心?

一.爱神的心如何?
  历代志下32:24记载希西家不甘愿死。当时他大约五十多岁。这表示他爱神的心不真,死是与父神永远同住,他都不肯,且看为很痛苦的事。在列王纪下20:3记载希西家大大痛哭,表示他对去见神,与神永远同在是件不快乐的事。

二.感恩的心如何?
  他没有照所蒙的恩报答神(代下32:25)。他蒙恩作王,也得胜仇敌亚述王,都是大恩。他应当为神而活,使人从他身上看见神的荣耀。但事实上他心中骄傲,认为自己对国家与宗教的复兴有大贡献,认为神应当感谢他的劳力去复兴国家与宗教。

三.对财物的心如何?
  希西家这些财物是人民到耶路撒冷事奉神时给他的(代下32:23),但他却将这些财物藏起来(代下32:27-29)。后来他又向不信的外邦人展示他的财物,才引起亡国。他有财物,但不是好的管家。

四.他爱人的心如何?
  他只求自己一生平顺就好(王下20:18-19),对于其子孙及国民有灾难则不管。不但没有爱心也没有良心。

结论:
  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甚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139:23-24)

 

 

神准许的旨意(王下二十1~717)( 赵世光)

 

「经文:列王纪下二十17,17

当希西家作王寿数满足时,正当以赛亚作先知。这一次,神差遣先知以赛亚去告诉希西家王,因为他要离开世界了。神顾念他,预先差遣以赛亚去告诉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岂料希西家王不愿意死。是的,人人都希望有强健的身体,更希望多活几年,何况他是王呢?他听到了以赛亚的话,心里很难过,就哭了,他虽然不能起来祷告,他就在 心里祷告,他的祈祷对不对呢?让我们来看他怎样祈祷吧!请看列王纪下廿章三节:「耶和华啊,求你纪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作你眼中所看为善的」,希西家王这样说你以为对否?希西家实在是存着完全的心,做神看为好的事,他的错误点就是不愿死。各位,我们的存留,动作都在乎神,神要我们死,你不能说我不愿意死。创世记有几位老年人死了,他们经历「寿数满足而死。人在寿数满足时是要死的。神知道人寿数满足时,神便叫那人回去。当然有些人的死是例外。有些人不当心身体,随便犯罪,所以寿命减短了。基督徒的身体是神的殿,基督徒如果去犯罪,等于破坏神的殿。好久以前,大概前二十年。有位太太,她精神上十分痛苦。有一天,她流着泪来问我说:「我可否自杀」我说:「不能」。她说:「是我的身体,我为什么不能自杀」?同时她又问:「自杀是否是犯罪」我回答说:「自杀是犯了一桩大罪,因为你的身体不是你的,你的身体是神的殿,你岂敢拆毁神的殿呢」?有人如此说,凡自杀的,没有一个是得救的。我不敢说这话,但是在我心中总是不忘记这句话。我们不能消极的把神的殿毁坏,我们要积极的保守神的殿,等我们寿数满足了,我们寄居世上的日子满足了,神要我们回去时,我们就去,不要强求不死。

希西家的祈求,神有否答应呢?神听了他的祈求。不过,神虽听他的祈求,但希西家并没有得到什么。神有原来的旨意,和准许的旨意。准许的旨意不是原来的旨意,神原来的旨意是叫希西家王留遗命与他的家,因为他必定死,不能活了。但是,希西家不愿意死,神原来是要他死,现在他不愿意,于是神就用准许的旨意,也可以说违反原来的旨意。结果,神再准许他活十五年。请看五,六两节「你回去告诉我民的君希西家说:「耶和华你祖大卫的神如此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医治你,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华的殿。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这里说,神必加增他十五年寿数。如果我们不用思想来看,我们一定为希西家快乐。并说:希西家啊,你本来要死的,现在神听了你的祈求,加增你十五年寿数,恭喜你了!其实仔细来看,就有不对的地方。那不是说我们生病不可祈求神,如果多活几年事奉神是多好,但是,这一次神差遣以赛亚清清楚楚的告诉希西家说:「你必定死」。希西家应该说,神哪,如果你不要我死,最好,但是不要照我的意思,愿你的旨意完全。我们的主耶稣,祂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岂不也是如此说吗?主耶稣知道在十字架上要尝第二次死的苦味,所以他大声流泪祷告说:「父啊!求你将这杯撒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他一连三次都是这样祷告。后来主明白了神的旨意,神原来要祂尝死味。彼得想救耶稣,耶稣说:「父要我喝这苦杯,我岂敢不喝呢」?这样看来,耶稣是何等的顺服,所以能得天父的喜悦。有时候,有些事未必称你我的心;事情起初或许称你我的心,但是结果才知道是个大错。我们要顺服神的旨意,虽然当初是黑暗的,是痛苦的,到后来才知道神的意念超过我们的意念,神所作的总比我们好。你想,希西家的错处在那里?我总觉得做一件事的动机,目的,很重要。动机若不顾及神,总不会有好结果。根不好 ,怎么能结出好果来呢?神虽然有祂的旨意,但是你的动机和目的要合乎祂才好。事情的开始,比事情结局重要。我们的眼光不要短视,不要单顾眼前,如果单顾眼前,后来就会不断的受亏损。现在有一班人,他们在香港九龙罪恶的所在中醉生梦死,你好意的提醒他,他要见怪你。你同他讲上帝,耶稣。他讨厌你;他有钱,他说:「用完再说」。这样多危险!我们不可这样。我们中间初来听道的各位,我告诉你们,我们的身体是暂时的,不要说加增十五年,就是加增一百五十年,当一百五十年过去时,也要死的。我再说,这身体是暂时的,你里面的灵魂是永远的;你单顾暂时的身体,不顾永远宝贵的灵魂,你太对不起自己了。你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但是你更不能忽略那宝贵永远的灵魂。你把几十年的身体,与永远的灵魂来相比较,其差不能计算。你单顾身体不顾灵魂,你这样做对不对?神差耶稣来到世界,为要叫我们顾念这永远的灵,神看重的,我们不能不看重,神看为宝贵的,我们不能忽略,愿我们宝贵永远的灵魂。

我现在告诉各位,希西家祈求的错误点在那里。希西家如果知道,当他身体离开世界时,他的灵魂就立即去到神那里去,他就不会哭了。希西家的祈求蒙神垂听后,想不到后果却是这样:请看廿一章一节:「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年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玛拿西是希西家的儿子,他登基时,年十二岁,他作王五十五年。玛拿西是希西家病好后两三年中生的,希西家死后,他登基,所以只有十二岁。他做王五十五年。年代很久,他有否像他的父亲那样敬畏神呢?请看第二节:「玛拿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哦,他行神看为恶的事。他父亲敬畏神,他离弃神,他还作了许多坏事,请看第三节「重新建筑他父希西家所毁坏的邱坛,并且敬拜事奉天上的万象,和外邦人的偶像、他再进一步怎样呢?请看六节:「并使他的儿子经火」,玛拿西做王时做了列王不敢做的事。列王没有做的,他完全都做了。他敬拜外邦的偶像到什么程度呢?有的偶像是铜做的,里面烧着火,玛拿西甚至将自己的儿子,活活的放在铜像火里烧死。事情坏在他作王五十五年,如果五年还好。希西家如果在十五前死了,就没有玛拿西;没有玛拿西,有别人作王。别人作王至少不会像玛拿西。如果希西家早知道事情的结局,他就不会再求活下去了。我们的存留,动作都在乎神。你有不愿的,但是我盼望你应该说:「不要照我的意思,愿你的旨意成全」。主耶稣如此说,你也要如此说,你更要顺服神的旨意。

从前有位基督徒的母亲,她所最爱的儿子死了。她的信心很好,她就跪下来,为她死了的儿子祷告说:「神哪,你是使死了复活的神,主耶稣啊,你是复活之主,在你并无难事。现在我所爱的儿子死了,我祈求你,使他复活,若你不使他复活,我就跪着不站起来,如果你使他复活,我以后更要信靠你」。后来,他儿子真的活过来了,她就快乐得不得了,到处作见证说:「赞美主,我的儿子死了,神听我的祷告,他就活了」,后来,谁知道她的儿子在二十岁时,做强盗被人捉去,枪毙了,那位母亲看到这里结局,她就痛哭后悔,她又祷告说:「神哪,早知这样,我就不强求你」,我们的神,祂所作的,有时我们不理会 ,后来才知道 ,才要赞美祂,重要的,我们不可要神准许的旨意,要遵行神原来的旨意,虽然有时要受苦,只要是神的旨意,我们都要甘心接受,虽然有患难,只要是神的旨意,患难一会儿就会过去的,只要出乎神的旨意,当初虽黑暗,但后来就有光明,我们虽不能看见神,却要信靠顺服祂,那末将来我们与主同在时,情境的甘美,没有别人能领会。

希西家病好后,还做一件愚笨的事,我们在列王记下廿章中,不是看到希西家由神加增了他十五年寿数吗?希西家在这多活的十五年中,他一件好的事都没有做出来,他好像空空的活了十五年,人享长寿是好的,但是寿数的长短,与事业并没有关系,希西家多活十五年,不如多活十五天做一件好事还好,耶稣在地上工作只三年另六个月工夫,祂三十岁出来作传道,在三年半中,他所做的事多不多呢?我没有资格说,但那是祂所爱的门徒说的,请看约翰福音末了一章,末了一节:「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说,耶稣所行的事,若是一一的写出来,他想,恐怕世界也容不下,耶稣在三年半中的工作,超乎我们三十六年的工作,所以并不在乎你活得多长,只在乎你怎样在神面前过你的生活,怎样的事奉神?基督徒啊!你得救后,你工作了多少,你所作的有没有满足神的心呢?我们要爱惜光阴,不可虚度光阴,难道我们就吃吃,喝喝,睡睡,过一生吗?诸天述说祂的荣耀,穹苍也要传扬祂,虽然我们小小的人类,但是也要在短短的时期中,述说祂的荣耀,传扬祂的作为,你在作什么?旧约里的玛土撒拉,他的一生,只是生儿养女,白活了几百岁,快近一千岁的年纪。圣经中有一卷书是没有结束的,别卷书都有个开头,也有个结束,唯有使徒行传是没有结束的一卷书。为什么没有结束呢?因为主要你我继续下去。这卷书里所记载的事以关于保罗与彼得的事最多,其他的人记载很少。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是你我工作的时候了。保罗在亚西亚传道时,他说传福音的地方已经去尽。当时工作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他被记载在使徒行传里呢?因为他所尽的力最多。神是公义的,现在既然是你我工作的时候,我们不可懒惰,也要尽力多作主工。

希西家还有一件愚蠢的事,就是他病好后发生的。请看廿章十二节:「那时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比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病而痊愈,就送书信和礼物给他」。哦!巴比伦的王子因为听见希西家病好了,就送书信和礼物给希西家。希西家多快乐!多荣幸!于是他把国中所有的金银财宝都给他们看,这就是一件愚蠢的事。当这班使者回去的时候,巴比伦王一定会问及,犹大国丰富与否的问题。他们当然据实回答说丰富得很了。结果,犹大国所有的,要被巴比伦俘去。,我们所有的,都是神所赐给我们的,我们要把荣耀完全归给祂,切不可偷神的荣耀,我们只不过是个管家,只应好好地照顾神所赐给我们的,我们要把荣耀完全归给祂,切不可偷神的荣耀,我们只不过是个管家,只应好好地照顾神所赐给我们的。希西家在巴比伦王子面前,彰显自己的富有,结果他所有的,犹大国所有的,被俘到巴比伦去。愿各位把神的荣耀完全归神,好叫神再更多的赐福于你。——赵世光《圣经宝藏(卷四)》

 

 

从列王纪下看政治的兴衰(二十章)(刘锐光)

 

列王记下二十章   得意生骄的希西家 
    希西家是一代好王,但还是有他的弱点,而且这弱点造成国家日后的伤害。这弱点就是他因得意忘形,洋洋自得,不知收敛。
一.病得医治      (v.1-11)
    病得医治是这次得意忘形的背景。
 1.伤心         (v.1-3)
    希西家得病,从先知口中得知这是不治之症(v.1),他极其伤心,灵性跌到谷底。
    希西家有这表现是可以理解的。
    正在英年。希西家登基作王时年廿五岁,共作王廿九年。从他以后可以再活十五年来计,可知他已作王十四年,正好是卅九岁,正值黄金年华,可以大展拳脚。这么年轻就要离世,心实有不甘。
    刚克服亚述威胁。亚述国的欺压曾使他饱受痛苦,但因为依靠神而得以克服,经历神的可靠,甚感得意。正在这时候忽然得了不治之症,怎能接受﹖怎不伤心﹖
 2.得医         (v.4-11)
    希西家的心情,痛苦和祷告,神都知道,看见。神动了慈心,要医治他。神并且以搅动天然界来证明希西家必得医治(v.11)。这么大的神迹,除了约书亚时代,神叫日月停止的事件以外,此后就没有再出现过。神喜悦希西家,在此可以尽见。
    经历神这么奇妙的医治,希西家自然大乐,到处向人见证,听见的人都同感奇妙。

二.显露财富       (v.12-21)
    希西家得神医治的奇迹传遍天下,连巴比伦王也知道了,特派使者来慰问(v.12)
    希西家乐极了﹗病既得医治,还可以再活十五年。又得远近的人来慰问,连东方新兴的狮子也来问安,怎不大乐﹖怎不得意洋洋﹖
    人得意的时候,往往是危险的时候。
    希西家得意忘形,他把国家的财富显露在巴比伦人面前,炫耀他的丰富,显示他的成就(v.13)
    希西家这样炫耀国库,财宝,正是巴比伦日后要来掠取,抢夺的诱因(v.16-18)。先知以赛亚把神的警告告诉了希西家,岂料希西家这时不知悔改,反而不以为意,竟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么﹖」(v.19)。被得意昏了脑筋,胡涂起来,不把神的警告当作一回事,这真是希西家一生的败笔﹗
    得意是好的,但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得意生骄。

 

 

善用神赐的光阴(王下廿1~21) (台北灵粮堂)

 

一、「那时,希西家病得要死」,以赛亚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必死,不能活了。』」人的年限,由神预先定准(参徒十七26),人活多少年,乃神的预定,连先知以利沙也不例外(王下十三14);基督徒勿为自己的生死忧虑,相信神的预定,顺服神的安排(参太六27)

二、一个人从生到死,距离并不遥远,只一步之差,一纸之隔而已,「希西家就转脸朝」(2节),如人一翻身立刻就面向着,一切都无路可走,到此为止了。

三、以赛亚宣告希西家必死,出来还没有到中院,耶和华的话又临到他,祂必加增希西家十五年的寿数,以赛亚与神的交通是十分亲密的,神的话临到他是新鲜活泼的(参徒七38),神的话有原则,也有细节,有原则也有例外,一个人的寿数固然是神所预定的,人若犯罪,可能神会使他提前死,人若行义,可能神会使他加增年数「当取一个无花果饼来…贴在疮上,王便痊愈了」(7节),与耶稣吐的唾沬和泥,及提摩太稍为用的酒一样,神也使用医药医治人的病。

四、希西家得到神加增的十五年寿数后,将自己家中的财主,及库中的军器,都展现给巴比伦的使者看,历代志下卅二章24节说这是因他的骄傲,以致神说,他必亡国,他的子孙必被巴比伦王掳去;以弗所书五章16节叫我们要爱惜光阴,希西家没有善用神加增给他的年数,从长远看,不如不加增,少活十五年,反而更好;真的,人生不在乎时间的长短,乃在乎内容好坏,神的国度也需要「保密」!不要事事张扬!

五、「日影往后退十度」(10节),与约书亚记十章13节「…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神为了借着人执行祂的命令,甚至改变天体运动来配合,可见神的计划不能拦阻,也看见人的重要性。

默想

对生死逐渐看透,相信神的预定,顺服神的安排。

回应

珍惜神赐给我的今天,善用光阴。

 

 

希西家得病求愈(王下廿1~21) (台北灵粮堂)

 

本章记录犹大王希西家患重病的史实,至于它的时间点,究竟是在亚述王围攻之前、之后或是之中,有不同的看法。由本章所记「并且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我为自己和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来看,似乎是在亚述王围城之前或之中的可能性为高。

一、希西家病得要死

希西家染病,并且「病得要死」,那时先知以赛亚去见他,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听了之后就转脸朝墙,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求你纪念我在你面前怎样存完全的心,按诚实行事,又做你眼中所看为善的。」希西家痛痛的哭泣在神面前。

二、耶和华给予兆头

此时以赛亚已经离开,还没有走到中院,神就感动他,回去告诉希西家「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医治你。」并且告诉他,病会很快就好「到第三日,你必上到耶和华的殿。」不但如此,神还「加增你十五年的寿数」。至于亚述王带来的压力,神也承诺「并且我要救你和这城脱离亚述王的手。我为自己和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这城。」

以赛亚要人取一块无花果饼来,贴在疮上,希西家便痊愈了。希西家问以赛亚,三日之后就能上耶和华的殿,是否有甚么兆头?以赛亚要希西家选择「日影向前进十度呢?…往后退十度」希西家的选择是「日影往后退十度」,因为他认为日复印件来就往前进,因此前进容易,后退较难,他认为较难的事,可以显出这兆头的真实。果然日晷原本向前进的日影,就往后退了十度。

三、巴比伦使者来访

当希西家痊愈之后,巴比伦王「米罗达巴拉但」差使者送书信和礼物来。希西家在病愈的快乐之下,将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膏油、军器、财宝,都毫无顾忌地带使者参观。当先知以赛亚得知希西家将财宝都给使者看了,就告诉希西家,他的举措完全错误「凡你家里所有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因着希西家的轻忽,让巴比伦人开始觊觎这些财宝,日后必来掠夺。同时「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被掳去在巴比伦…当太监」,希西家的回答颇让人扼腕「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吗?」

默想

我是否能居安思危,不与狼共舞,而将自己隐藏在主的里面?

回应

亲爱的主:你是眷顾我们的主,求主帮助我,在主的眷顾与恩待之下,能力保守自己,不与世俗为友,而能隐藏在主里,躲过人带来的风暴。阿们!

 

 

在神里面永不绝望(20121) (香港读经会)

 

祈祷:   神啊,我的一切本乎你,除你以外我并没有可夸的。

 

本段经文记述希西家病重,先知以赛亚来见他,着他及早预备后事。对于事业如日中天的希西家来说,神藉以赛亚所传递的信息,有如晴天霹雳,于是他苦苦哀求神(3)。结果,神再一次垂听他的祷告,并叫刚离开的以赛亚折返,向他宣告,神必医治他,给他添寿十五年。

有人认为希西家在祷告中为自己求寿是自私的行为,但若我们从那时候的处境来看,便会发现这评论是不公平的。一般相信,希西家是在亚述王西拿基立围攻耶路撒冷之前患病的,当时,他要面对亚述的步步进迫,而他的儿子玛拿西年纪还小,未宜继承王位,因此,作为一个爱国爱民的王,希西家欲保留性命以巩固内政和保卫国土,实在是人之常情。事实上,耶和华也清楚指出,祂愿意医治希西家,乃是为着祂自己和大卫的缘故,让希西家带领百姓脱离亚述王之手(6)。为了证明神会医治,且解决由亚述带来的问题,希西家要求一些确据。神不厌其烦的向他显明了一个高难度的征兆(10-11),由此显示了祂对希西家的爱。

希西家病愈后,巴比伦王的儿子米罗达.巴拉但到访。希西家一方面为了向这位可能是日后的盟友示好,另一方面亦想炫耀自己的威荣,于是向对方展示了国家的一切财富与军备。但希西家此举却惹来日后无穷祸患。神藉以赛亚发出预言,说巴比伦将要战胜犹大,并掳掠她的百姓。希西家对预言的回应听来有点奇怪(19),亦使人感到难以理解。或许,希西家的话是一种礼貌的响应,藉以表达出他尊重和接受神所说的,又因神不在他活着时毁灭犹大而感到庆幸。

我们所相信的神,是一位愿意回应我们要求、却又有绝对主权的主。希西家求神怜悯他,加添他的寿命,神便按实际的情况,运用其主权让希西家如愿以偿。诚然,我们在祈祷时,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告诉神,但重要的是,我们要肯定最后的主权仍是在主的手中,我们要顺服祂的回应。

此外,希西家向巴比伦王子展示财富的其中一个动机,乃是想炫耀自己的实力,但他这样做的同时却忘记了要将荣耀归给神。我们做事时,会否也有想炫耀自己的心态?这种心态如何妨碍我们与神的关系?

 

 

生生死死(二十章1~21)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虽然经文叙事没有交代,不过经过圣经学者的研究推论,希西家生病的时间应该在亚述攻击犹大的那年。如果时间的顺序是,先有亚述侵犯,经过千辛万苦之后才脱困,没隔多久就听到「所罹患的疾病无法痊愈」之噩耗;那的确是令人丧气、而又不甘心的消息。有圣经学者认为本段叙事的重点,是希西家得医治的经历;不过得医治的经历之后,紧紧接着一个错误的行为,甚而导致将来的亡国之祸,就不能不让人从情节的铺陈联想到,作者的言下之意恐怕是要检讨希西家多活十五年的祸福功过。

不论在希西家的时代,或者是在今天,不治之症得到医治,对任何人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是人人称庆的好消息。俗话不也是说:「好死不如赖活」。然而在这段经文叙事的情节之中,却逼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评估「生与死」的意义与价值。希西家是个好王、也是个敬畏神的人,多活十五年应该是件好事;然而活久一些,不但让他有机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多活十五年也让他生了儿子玛拿西——这个在犹大诸王中,执政最久也是最邪恶的王。对希西家和犹大国而言,「好死不如赖活」这句话恐怕并不适用。

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多寿多福」,然而圣经里的价值观,对生命的评估,却是将「长短」与「意义」分开讨论;换言之,生命的长短与意义,并不成正比。耶稣基督并不长寿,然而祂不但活得有意义,死得更有意义。因此,生命的价值应该不是在乎活多久,而是在乎应该怎么活才有意义。耶稣在面对十字架残酷的死刑时,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太二十六39)祂的榜样让我们知道,基督徒不但应该寻求照着神的旨意活,也应该将「死的主权」交给神,为主而死。不为主而活是错误,不为主死可能错得更严重;希西家就是个活的借镜。

回应:亲爱的天父神!祢不但是我生命的救赎者,也是我生命的创造者与计划者;唯有照着祢的计划活,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唯有照着祢的计划死,才是有意义的死、崇高的死。因此我不但将生的主权奉献给祢,也将死的主权奉献给祢;不但为祢活,也为祢死。阿们!

祷读:罗马书十四章8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