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三十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掃羅父子悲慘的結局】 一、以色列人戰敗,三個兒子被殺,掃羅受重傷後自殺(1~6節) 二、掃羅被割下首級,拿去報信,屍身被掛在伯珊的城牆上(7~10節) 三、基列雅比的勇士在夜間取下掃羅父子的屍身後葬在雅比(11~13節) 貳、逐節詳解 【撒上三十一1】「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殺撲倒的。」 〔呂振中譯〕「非利士人攻打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從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刺死倒斃的。」 〔原文字義〕「爭戰」戰鬥,作戰;「逃跑」逃跑,逃難;「基利波」隆起之堆。 〔文意註解〕「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指撒上二十八1,4;二十九1的戰事,中間的敘事插進了:(1)掃羅因懼怕而求助於交鬼的婦人(28章);(2)大衛被非利士眾首領拒絕而率眾回非利士地(29章);(3)大衛追殺亞瑪力人奪回被擄的人財(30章)。 「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殺撲倒的」:『逃跑』意指戰敗後逃命;『基利波』是基利波山脈中的一座山峰,高約海拔500公尺,俯視耶斯列河谷,位於河谷的南岸,以色列軍就在此山附近安營(參撒上二十八4;二十九1註解),由此可見他們在此戰中一直採取守勢。 〔話中之光〕(一)以色列與他們的首領掃羅一同不順從、悖逆神(參撒上十二25;民十七10)是戰敗的根本原因。在這裡我們可以學到信徒與神建立美好的關係,並生活在神的話語中教訓(參哈二4;羅一17),至為緊要。因為神自己才是力量的源泉(參詩十八1;腓四13)。 【撒上三十一2】「非利士人緊追掃羅和他兒子們,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 〔呂振中譯〕「非利士人緊緊地追趕掃羅和他兒子們;非利士人擊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 〔原文字義〕「緊追」附著,黏住,緊靠;「約拿單」耶和華已給與;「亞比拿達」我父是尊貴的,我父願意;「麥基舒亞」我的王很富有。 〔文意註解〕「非利士人緊追掃羅和他兒子們,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緊追』指緊迫釘人,不稍偏離;『約拿單』從前他和隨從僅兩個人便令敵營潰散(參撒上十四13,16),如今竟落得被殺;『亞比拿達、麥基舒亞』約拿單的兩個弟弟,聖經中未見他們有何特殊事功。 〔話中之光〕(一)約拿單的優點如下:(1)雖然是掃羅的兒子,但與嫉妒和肅清的化身掃羅明顯不同(參撒上十八29),是懂得真正的愛和友情的人(參撒上十八1~4;二十17);(2)非常智慧而勇敢的軍人(參撒上十四6~14);(3)具有良好的信仰品格的義人(參撒上十九1;二十30~42)。 (二)約拿單與悖逆的掃羅一同戰死的事實告訴我們如下教訓:(1)父親的邪惡的罪連累子孫受苦難;(2)義人的盼望和生命並不局限於這個世界而在於將來的真正、永恆的國度(參箴十四32);(3)約拿單不離棄邪惡的父親與他共患難的孝心可佳(參出二十12;弗六1;西三20)。 (三)神聖歷史的記錄揭示了歷世歷代中許多義人都遭受了迫害與死亡。因為大鬥爭的牽連,撒但必須被准予一個折磨義人的機會。但是基督徒的安慰是:雖然那大仇敵可以能毀滅身體,但是他不能毀滅靈魂(參太十28)。一旦這個人與神的關係不能變更地決定了,繼續或中止今生的生命就不是主要的了。我們「藉著生,或藉著死」都能叫基督顯大(參腓一20~23)。 【撒上三十一3】「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 〔呂振中譯〕「戰事很劇烈地擊打了掃羅;射箭的人射中了他;他被弓箭手射傷得極厲害。」 〔原文字義〕「勢派甚大」沉重,有份量;「弓箭(原文雙字)」射,投擲(首字);弓(次字);「射傷」痛苦,遭折磨;「甚重」極度地,非常地。 〔文意註解〕「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勢派甚大』形容情勢危急,無法擺脫;『射傷甚重』指傷勢嚴重。 〔話中之光〕(一)掃羅已經從交鬼的婦人那裡,得知自己會失敗的結局(參撒上二十八19),但卻沒有逃跑,而是回到軍中與非利士人爭戰,表現出屬肉體的人最大的勇氣。在肉體中作王的掃羅以徹底的失敗完成了使命,讓神的百姓學到了一個教訓:立王本身並不能拯救以色列,最重要的是以神為王;神百姓的王最重要的不是才幹和勇氣,而是順服神。 (二)掃羅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是財主又大有權力,但是他所擁有的這一切,皆不足成為我們的模範。在人看來他高大威武,可是在神眼中卻是渺小不堪。他樣子雖英俊,但罪使他靈魂醜陋;他身體雖強壯,但缺少對神的信心使他內心軟弱。他儘管富有,在靈命上卻一貧如洗;他能對許多人發號施令,卻不能贏得他們的尊敬與效忠。他只是外貌上中看,內心卻已經敗壞了。與神親密,有堅強的性格,遠勝過金玉其外的儀表。 【撒上三十一4】「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將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懼怕,不肯刺他,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 〔呂振中譯〕「就對拿軍器的護兵說:『拔出刀來,將我刺透,免得這些沒受割禮的人來刺透我、作弄我。』但拿軍器的護兵因為非常懼怕,不情願刺他;掃羅就拿刀,自己伏上。」 〔原文字義〕「未受割禮的」有包皮的;「淩辱」戲弄,無情對待;「伏在」倒下,躺下。 〔文意註解〕「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將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刺我、淩辱我」:『拿他兵器的人』指王的隨侍;『未受割禮的人』指外邦人。 「但拿兵器的人甚懼怕,不肯刺他,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伏在刀上』指將身體倒在刀上自刎而亡。 〔話中之光〕(一)掃羅的一生都是活在肉體當中。如果從外面看,掃羅和大衛沒有太大差別:大衛尋求神,掃羅也曾尋求神;掃羅有許多罪過,大衛也沒有少犯罪。但他們的裡面卻不同:大衛不僅外面要神,裡面也要神;掃羅外面要神,裡面卻沒有神的地位。因此,屬肉體的掃羅總是不肯在神的光照面前悔改,屬聖靈的大衛卻每一次都俯伏在神的光中,仰望神的憐憫來脫離肉體敗壞。 (二)掃羅臨死仍要面子,所謂「死要面子」。為甚麼呢?肉體的本質就是這樣,就是要自己,自己最大的是面子,一個人的自尊心也好,自憐也好,自愛也好,自卑也好,都能發覺裏面有個共通點,就是面子問題。所以掃羅這個人從開始到末了,就是活在肉體裏面。 (三)替掃羅拿兵器的人在道德上遇到左右為難的問題──他應否遵命而行。照理說他應當順服君王,但他也知道不可殺人,所以決定不殺掃羅。順從你不認同的命令與順從你明知是錯的命令,是兩回事。順從錯誤命令,永遠是錯誤的,也不合道德;不管是誰發佈這命令,違背他會產生甚麼後果,都要小心謹慎。當你處在道德上進退兩難之時,依據甚麼來作抉擇呢?你要鼓起勇氣,遵照神的律法而行。 (四)掃羅以面對自己人生的方式面對死亡。他對一切的事都由自己作主,全沒想到神,也不求祂引導。如果我們不喜歡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就別空想日後更容易改變。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在人生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的。在接近死亡之際,我們對神的回應最能顯出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人。你想怎樣面對死亡?現在就積極面對人生吧。 【撒上三十一5】「拿兵器的人見掃羅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 〔呂振中譯〕「拿軍器的護兵見掃羅已死,他也伏在自己的刀上,和他同死。」 〔原文字義〕「拿」承擔,帶,拿。 〔文意註解〕「拿兵器的人見掃羅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王的隨侍也不待敵人前來殺他,自殺成仁。 【撒上三十一6】「這樣,掃羅和他三個兒子,與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隨他的人,都一同死亡。」 〔呂振中譯〕「這樣,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跟拿軍器的護兵、以及所有跟隨的人、就在那一天都一同死了。」 〔原文字義〕「一同」聯合,共同地。 〔文意註解〕「這樣,掃羅和他三個兒子,與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隨他的人,都一同死亡」:『跟隨他的人』大概是指王的近衛隊。掃羅的眾子中只有伊施波設沒有被殺,後來被押尼珥擁立作王(參撒下二8~9)。 【撒上三十一7】「住平原那邊並約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 〔呂振中譯〕「在山谷那邊、在約但河那邊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的人馬都逃跑了,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他們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那些城裏。」 〔原文字義〕「約但河」下降;「棄」離去,放開。 〔文意註解〕「住平原那邊並約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平原』指戰場耶斯列平原;『平原那邊』指耶斯列平原北面的加利利山區;『棄城』指放棄人口聚集的城鎮;『逃跑』指逃到山林裡或約但河東。 「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指非利士人佔住城鎮。 【撒上三十一8】「次日,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撲倒在基利波山,」 〔呂振中譯〕「第二天非利士人來剝被刺死者的衣物,看見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都倒斃在基利波山上,」 〔原文字義〕「被殺」刺穿,殺路。 〔文意註解〕「次日,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撲倒在基利波山」:『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指收拾衣服、裝飾物等戰利品;『掃羅和他三個兒子』他們的衣物比一般人貴重,故可能憑衣飾認人。 【撒上三十一9】「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到”或作“送到”),報信與他們廟裡的偶像和眾民;」 〔呂振中譯〕「就割下他的頭,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在非利士地四圍、傳消息給他們的偶像〔傳統:偶像廟〕和眾民;」 〔原文字義〕「割下」砍下;「剝了」脫去;「四境」四圍,周圍;「報信」報消息。 〔文意註解〕「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報信與他們廟裡的偶像和眾民」:『他的首級…他的軍裝』原文單數,故僅指掃羅一個人的;『廟裡的偶像』指向他們的偶像假神報告戰果,含有謝恩之意;『眾民』向全民報告好消息。 【撒上三十一10】「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裡,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 〔呂振中譯〕「他們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裏,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墻上。」 〔原文字義〕「亞斯他錄」星辰;「伯珊」安靜之地。 〔文意註解〕「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裡,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掃羅的軍裝』指王的服裝和武器,具有紀念價值;『亞斯他錄』非利士人迷信是巴力的妻子,掌管戰爭與生育的女神;『放在亞斯他錄廟裡』意指將戰爭得勝的榮耀歸給他們的戰神;『伯珊』位於基利波山與約但河之間;『釘在…城牆上』指掛在城牆上示眾。 〔話中之光〕(一)掃羅活的時候要面子(參撒上十五30),死了還是要面子(參4節),但卻偏偏徹底丟了面子,屍體和軍裝都被非利士人凌辱、示眾(參9~10)。我們肉體的本相也是這樣,無論自尊、自憐、自愛還是自卑,都是為了自己,結果「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太十六25)。 【撒上三十一11】「基列雅比的居民聽見非利士人向掃羅所行的事,」 〔呂振中譯〕「基列雅比的居民聽見掃羅的事、知道非利士人向掃羅所行的,」 〔原文字義〕「基列」多岩之地;「雅比」乾地。 〔文意註解〕「基列雅比的居民聽見非利士人向掃羅所行的事」:『基列雅比』位於約但河東,掃羅登基以前曾對那地的人有恩,解救他們不受亞捫王拿轄的迫害(參撒上十一9)。 【撒上三十一12】「他們中間所有的勇士就起身,走了一夜,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身從伯珊城牆上取下來,送到雅比那裡用火燒了;」 〔呂振中譯〕「他們中間所有的壯丁就起身,走了一夜,將掃羅的屍身和他兒子的屍身從伯珊城墻上取下來,送到雅比,在那裏焚燒。」 〔原文字義〕「勇士(原文三字)」力量,能力(首字);人,人類(次字);英勇的人(末字)。 〔文意註解〕「他們中間所有的勇士就起身,走了一夜,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身從伯珊城牆上取下來,送到雅比那裡用火燒了」:『走了一夜』表示他們是在夜間行事;『用火燒了』可能他們的屍身已經一部分被毀壞,故將肉身火化,只剩骸骨(參13節)。 〔話中之光〕(一)以色列的王死了,但還有基列·雅比人這樣的勇士。神百姓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沒有立王,也不是缺乏勇士,更不是缺乏忠心的人(參5節),而是因為從百姓到王都不肯順服神,所以擋住了神的旨意(參撒上二十八6)。但神的名卻並沒有因此蒙羞,因為祂借著基利波之戰,讓百姓看到了以人為王的結局,然後才肯回轉順服神,專心跟隨合神心意的受膏者大衛(參撒下二4;五3)。 (二)正如大衛需要經過「洗革拉」的徹底失敗,才能離開安樂窩,跟隨神走向更高的得勝;神的百姓需要經過「基利波」的徹底失敗,才能離開以人為王的幻想,跟隨神的受膏者走向榮耀的恢復;我們也需要經過生命中的「洗革拉」和「基利波」,才肯「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基督(路九23)。 【撒上三十一13】「將他們骸骨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就禁食七日。」 〔呂振中譯〕「又將他們的骸骨埋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並且禁食七天。」 〔原文字義〕「雅比」乾地。 〔文意註解〕「將他們骸骨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就禁食七日」:『雅比』就是基列雅比(參11節)。 〔話中之光〕(一)掃羅活著的時候「坐在垂絲柳樹下」(撒上二十二6)任意行使生殺大權,屠殺挪伯的祭司(參撒上二十二18~19),死後也被「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垂絲柳樹」這個記號,正是神對活在肉體中的人的諷刺。 (二)掃羅最可惜的事,就是他犯了很多錯,所有這些的錯誤最多只是讓他承認有錯,但是他卻沒有真正的悔改。知道車子開錯方向,跟你真正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回轉歸向正路,是不同的。掃羅的一生裡,他一再犯錯,而且越錯越大,越離越遠,他沒有回來。大衛也犯錯,大衛也有很多的缺陷,可是大衛每一次犯錯的時候,就幫助他更轉向神,更倚靠神,幫助他更謙卑的在神面前。 (三)11~13節基列雅比人所行的事,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在我們人生裡除了主以外,是否曾經很清楚而且很具體的回報過對我們有恩的人?不管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配偶,我們的牧者、朋友,曾經有恩於我們的,我們是不是真正的很誠心的感恩,而且我們謝謝恩過?這是我們要學的。「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撒下二5~6)。 叁、靈訓要義 【掃羅之死】 一、掃羅與三個兒子一同戰死(1~6節): 1.「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殺撲倒的」(1節):以色列人戰敗。 2.「非利士人緊追掃羅和他兒子們,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2節):約拿單等三兄弟被殺。 3.「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3~4節):掃羅傷重自刎而死。 二、屍身被掛城牆上示眾(7~10節): 1.「住平原那邊並約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7節):平原與河西城鎮被佔領。 2.「次日,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撲倒在基利波山,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報信與他們廟裡的偶像和眾民」(8~9節):被割下首級,剝除軍裝,拿去報信。 3.「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裡,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10節):軍裝被放在廟中,屍身則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 三、基列雅比勇士們的義行(11~13節): 1.「基列雅比的居民聽見非利士人向掃羅所行的事,…將掃羅和他兒子的屍身從伯珊城牆上取下來,送到雅比那裡用火燒了」(11~12節):冒險取下屍身送到雅比火燒。 2.「將他們骸骨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就禁食七日」(13節):埋葬他們的骸骨,並禁食七日。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上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