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翰福音第七章拾穗

 

【约七1本章所记的事整理出来可以分为三大项:1,住棚节(19节)和耶稣在这节期最后一天以“活水”为题的讲道(3744节);2,耶稣在圣殿里教训众人(2829节)和关于耶稣是谁的种种猜测(1013,2527节),以及犹太人领袖捉拿祂(3036,4552节);3,继续讨论第五章(五118)所记安息日医好瘫子的事(1524节)。

     本节的“犹太人”指耶路撒冷的犹太当局。耶稣来到希律治下的加利利地,让他们无法下手害祂。──《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1~42在这一段经文中作者详细描写了犹太人对耶稣的敌挡日趋严重。耶路撒冷城再一次成为背景,时间是住棚节(2)与修殿节(10:22)之间,10-12月份。关于耶稣被排斥的过程,请参照5:1-12:50的讲解图。这一段由:①耶稣的六篇讲道文(14-29,37-39;8:1-58;9:1-12;10:1-18,22-30)和②犹太人对此进行的敌对行动(30-36,40-53;8:59;9:13-41;10:19-21,31-42),以反复的形式构成。 ──《圣经精读本》

 

【约七1~52本章记录了耶稣虽然明确知道犹太人的杀意,但仍然到耶路撒冷的事件。本文的关键是把握耶稣在住棚节上耶路撒冷的理由。此时离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逾越节仅剩6个月左右,因此耶稣想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在犹太人的宗教中心,耶路撒冷尽量多宣布属灵真理。其果效也明显,因为在犹太人当中出现了不少支持他的人(31,40,41;8:30;10:41,42),但大趋势还是敌对他,而耶稣及其门徒却逆流而上。如此一来,加利利的年轻先知与耶路撒冷的陈旧宗教之间的正面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 ──《圣经精读本》

 

【约七2】住棚节是犹太人的三大节期之一(其他两个为逾越节和五旬节)。犹太男丁在这三个节期必须上耶路撒冷朝圣。住棚节自犹太历七月十五日开始,为期七天(利二十三34),被掳归来后,添了一个第八天。节期相当阳历九至十月间。──《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34耶稣的弟弟们不信且敌视的态度从这两节经文里可以充分看出。他们的话等于说:耶路撒冷城是宗教中心,耶稣若是弥赛亚,应在那里行祂在加利利所行的事,才能向世人证明祂是基督。祂的弟弟们分明记得耶稣说过的话,例如“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可四22),“暗中告诉你们的,要在明处说出来。”(太十26)他们现在反过来讽刺祂:“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3~5{\Section:TopicID=312}入京守节

   问:主之弟劝主入京守节,此大典也;主对以时未至,窥弟之行也,又潜踪以往,敢问其故?

  答:这节记在约翰福音七章。主的弟兄:()是不信的(5)()所劝勉的是错误的(4)()并非欲主入京守节,不过要祂在京中自炫自己(3);所以,主不听他。并且,主耶稣的死是有定期的(但九26),犹太人此时正伺机杀主(1),主耶稣偶一不慎(),就不能有十字架上的死──这是外邦人的刑罚,犹太人的法子是用石头。祂的弟兄之意以为:主不必怕犹太人,应当趁节期之机,入京显明其大才。这是撒但的催促,故我们的主不听从。第十节更记其他理由。

   我们的主上京不是明去,究也不是暗去,不过似乎是暗去而已。祂自己谨慎,因为犹太人或将在路上杀之,使祂不得入京;这样,则违反路加福音十三章三十三节了。至于祂所以后来又去者:()因为祂的时候已到;()因为祂弟兄去了,祂能安静独往,不受人的注意;()约翰表祂为神,神不能受人的支配指教。这里有个教训:主虽自知应当上京,父未指示祂,祂却待时而动;祂虽上京,究非听其弟兄之言而往,乃是因父命。我们应当效法这个。―― 倪柝声

 

【约七3~9这里刻画了耶稣的兄弟(13:55)嘲笑耶稣的场面。因为他们是与耶稣一同成长的,所以很难视耶稣为弥赛亚。虽然曾经有一时他们认为耶稣疯了(3:21),但在耶稣复活之后他们也与门徒一起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1:14)。其中,雅各亲眼目睹了耶稣的复活(林前15:7),后来还出色地担当了耶路撒冷教会领袖(15:13) ──《圣经精读本》

 

【约七6「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

    这里“时候”(time)这个字的意思是“时机”(season),是固定的时机。而圣经所指的另一个“时候”(hour)乃是指祂在地上最终的时刻,就是十字架。祂在这里所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乃是具有预先安排好之过程的意思。他们说,“把你自己显给世人看。”祂说,“我不能这样做。”祂说:他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我不以为这句话有责备的意思,或者是含有责备的意图。这句话指出祂的情形,对他们是个声明,说出他们并非被呼召来从事于祂所从事的工作。他们可以按一般的方法来进行他们的工作。但对祂而言,证明祂话语的作为之时机尚未来到。祂如何对祂母亲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现在也照样对祂肉身的兄弟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不止这样,祂又解释他们和祂之间的不同何在,“世人不能恨你们。”──《摩根解经丛书》

         我们要注意这段经文里独特之处,根据修正本(第6节)耶稣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时常谈到他的时间,或他的时刻。在其他经文(约二4;七30;八20;十二27)耶稣或约翰所用的字是ho{ra意思是上帝命定的时刻,这样的时间或时刻是不可移动的,不可避免的,必须毫无异议毫无改变地接受,因为这时刻在上帝的计划中决定了有些事要发生。但在这段经文里所用的字是kairos,字义是指机会,意即最适合的时间去做一些事,亦指最适合的环境,我们常把它说是心理时刻。耶稣在这里所讲的不是指上帝命定的时刻还没有到,而是指更简单的事情。他是说现他的机会还未曾来到。──《每日研经丛书》

         耶稣不愿意照祂弟弟们的话去行,因为公开显露祂为神子的时候还没有到。祂一生的一言行都遵行天父的旨意,祂的弟弟们却没有这种限制。参二4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我的时候(2:4):这一节经文暗示耶稣显其荣耀的时候是逾越节,而不是住棚节。 ──《圣经精读本》

 

【约七7世人不愿要耶稣,因为祂说的话和所行的事都指证出人类的罪恶。──《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8现在不上去过这节:有些早期手抄本没有写“现在”(希腊语,��x���  ),而写了否定词“����,被解释成“这个节我不上去过”(RSV)。事实上,耶稣在10节就上耶路撒冷去了,由此看来本文还是隐含着“现在”的意思。 ──《圣经精读本》

 

【约七10耶稣还没有到公开祂弥赛亚身分的时候,只能“在暗处行事”,让祂所行的事来见证祂。可是祂在圣殿中出现,并且讲到祂的受死与复活(3334节),是祂从“暗”进入“公开”的伊始,祂的光辉就要照耀。──《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10~13耶稣悄悄地上了耶路撒冷,那里的境况依故。犹太人,尤其是大公会的议员们想方设法要捕捉他(30,32,44),只因其中有拥戴耶稣的才未能如愿。 ──《圣经精读本》

 

【约七11“犹太人”指犹太当局,与下一节的“众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外地来朝圣的人)有别。当局寻找耶稣要捉拿祂。──《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12~13正因这些议论,耶稣才得以避免灾祸(43,44) 因为怕犹太人 :对耶稣有好意的人,如果明目张胆地赞美他就会遭祸,所以还是惧怕(9:22)。但是圣经警告说“惧怕人的,陷入网罗”(29:25) ──《圣经精读本》

 

【约七13犹太当局不但反对耶稣,也反对支持耶稣的人。大家有话都不敢说。──《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14~24耶稣虽暗暗地去耶路撒冷,但上了圣殿之后便开始放胆地教导众人。他再一次阐明了自己的神性权威,也解释了为何要在安息日医治病人(5:2-17) ──《圣经精读本》

 

【约七15犹太人:恐怕是从加利利来的。关于他们的讥讽请参照太13:55-58 怎么明白书呢:这句话意为“如何能教得这般流利呢”。 ──《圣经精读本》

 

【约七15耶稣究竟有没有识字念过书?】

答:当耶稣在节期上圣殿教训人的时候,犹太人稀奇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意思是指耶稣没有在什么名师门下受教(徒廿二33),怎么能解释圣经的教训呢?我们晓得犹太人的习惯,他们的儿童在六岁时要进拉比小学念书,耶稣在孩童时期,也受过这样的教育,看祂在十二的时候,曾在圣殿坐在教师中间,受教听道,专心一志(路二4246-49),后来在旷野受试探时,能以很熟稔的旧约圣经话语,来抵挡魔鬼,使它后退离去(路四3-13),之后,到了拿撒勒又在会堂里念圣经,传道教训人(路四16-21),可知耶稣是识过字,念过属地(参约八6),并且祂的教训皆是出于神的智慧和恩言,所以使犹太人感到稀奇而称赞主(约七1617,路二404752,四22)。——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七1516犹太人希奇的不是耶稣能读经卷;犹太人的儿童大多数在会堂里学过写读;而是祂的教训。耶稣不象保罗,没有在犹太人的拉比学院中接受正规教育(比较徒二十二3),但祂的教训与讲道却象“有权柄的人,不象他们的文士”(太七29)。耶稣告诉他们,祂的教训直接来自天父;不是沿袭拉比等人的解释。

“怎么明白书呢?”也可译为:“怎么会这样有学问呢?” ──《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16我的教训:这里的“教训”(希腊语,������� )意味着“所教导的”,“教导之责”等。若说“教义”(希腊语,������  )是信仰本身的指南,“教训”则是信仰生活的指南。即耶稣的教训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正确地领会其教导(17)。关于此教训的神性起源请参照12:49的注释。 ──《圣经精读本》

 

【约七17这是明明说到遵行是在先,晓得是在后,我们越遵行,则越晓得。在神的学校里,最要的功课是遵守,能熟习这一课,其余的自必明白有余。我们若不能遵守,神必不再多教训我们。── 严雅各《犹大书与约翰一书》

         这句话的意思是:犹太人若能象耶稣一样遵行神的旨意,不求自己的益处,就能认识耶稣的教训的权威是出乎神(比较申二十九29)。──《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18“荣耀”指称赞和敬重。耶稣的出发点,不象拉比只求自己的荣耀,而是放下自己,只求荣耀神。这就证明祂是一个真诚的好教师。──《启导本圣经注释》

         凭着自己说:指犹太教师。 ──《圣经精读本》

 

【约七19犹太人虽然说遵守摩西的律法,但在实行时却把律法放在一边。耶稣在安息日医病,犹太人说祂不守诫命(五18);现在犹太人想杀祂,岂不也是不守“不可杀人”的诫命吗?犹太人虽未真杀祂,但有了杀的意念也如同杀人(太五2122)。──《启导本圣经注释》

         你们却没有一个人守律法:犹太人以遵守律法为借口,凭空造了许多神未曾讲的律例来遵守。因此他们陷入了无视律法之根本意义,即“仁”“信”的过犯(23:23)。尤其是“仁”(mercy),即“仁爱”是律法的根本(12:28-34),但犹太人早已抛之脑后。接下来(21-23)是耶稣对这种现象的强烈驳斥。 ──《圣经精读本》

 

【约七20你是被鬼附着了:用现代人的话就是“你疯了”(Living Bible)。犹太人认为疯了是被鬼附着了,但耶稣并不是被鬼附了,而是被圣灵充满了,医治被魔鬼所辖制的人(10:38)。事实上,真正被鬼附的反而是被魔鬼所使用的犹太人,他们还妄自骄傲(8:44) ──《圣经精读本》

 

【约七21这里说的“一件事”是指五29所记的安息日医病的神迹。──《启导本圣经注释》

         一件事:是指医好病了38年的人(5:2-9)。你们都以为希奇:这句话隐含着“若安息日可以行割礼(22,23),那么,是否也可以医治病人呢?”之意。事实上,当时犹太教的弊病是重外表多于重内在(23:28),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5:3) ──《圣经精读本》

 

【约七2223“割礼”在亚伯拉罕时代已立下(创十七10;二十一4)。在摩西律法中割礼正式成为律例(利十二3),男婴出生后第八天施行,连安息日也不例外。参《路加》二21注。

犹太人在安息日停止一切工作,可以行割礼;耶稣医治一个完全瘫痪了的人,岂不更十百倍应该吗?──《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23安息日并不是懒惰人的假日。这一天是神为了诚诚实实劳动六天的人(34:21),亲自制定的(2:3;20:8)。借着这一天,人们暂歇手上的工作来敬拜神(46:3),并与圣徒交通。神所喜悦的是施恩给邻舍或救他人生命,即使需要付上劳动的代价,也不会成为罪(12:12)<31:12-17,守安息日的属灵意义> ──《圣经精读本》

 

【约七24按外貌:(希腊语,����' �����  )意味着“肤浅地”。犹太人肤浅地判断耶稣犯了安息日。现在也有一些人尚未完全理解圣经却轻易论断别人的善行。我们当按公平,公义断定每一件事。 ──《圣经精读本》

 

【约七25「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

这个“因此”(中文圣经没“因此”)表示连续性,说出我们所读过的,以及现在所要思想的,和其前面的内容是紧密相联的。

“耶路撒冷人”指的是其中的居民,而不是官长。──《摩根解经丛书》

 

【约七25~36耶稣在众人面前讲了这席话,人群中有两种反应。其一是善意的反应(31),另外一种是批判性的反应,但后者居多。看到众人纷纷议论耶稣,犹太人就想了断这件事(25,26),结果当局最终还是下了逮捕令(32) ──《圣经精读本》

 

【约七26「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什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

    这里所用“知道”这动词的意思乃是“获得知识”。所以若是我们把这句话译成,“难道他们终于看出这是基督么?”就更接近他们所说出的意思,这些居民并非在断言祂就是基督,而是试着要解释官长们突然而奇怪的安静。因为耶稣当时已经来到并站在圣殿院子里公开的教训人,等于把祂自己交在他们手中。他们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他们已经看出祂就是基督么?──《摩根解经丛书》

 

【约七27「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他们有两个意思,头一个意思乃是他们知道祂,第二个意思乃是当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祂从那里来。第二个意思是他们当时普遍的看法。拉比教导他们说,基督要突然出现,而且无人知道祂从那里来。这种看法可能出于他们对先知以赛亚预言的误解。当时流行的看法,以为没有人知道祂从那里来。这是他们的信念,因此他们说:对祂我们很清楚;我们知道祂从何处来,正因如此,就证明祂不可能是弥赛亚。因此这个不可能是官长们安静的原因,因为他们必定和我们这些居民一样,知道祂是从那里来的。所以这个说法必须被否定。──《摩根解经丛书》

         犹太人依据旧约,知道弥赛亚(基督)会在犹太地的伯利恒出生(七42;太二5)。他们流行一个观念,说这位弥赛亚出生后会藏在一个找不到的地方,到适当的时候才出现。眼前的耶稣来自加利利,虽也是大卫的子孙,但其他都不符合预期中的基督的条件。──《启导本圣经注释》

         乍一看,预言弥赛亚降临的旧约圣经的证据和此文似乎互相冲突。根据赛9:6,7及弥5:2弥赛亚会在“伯利恒”出生。可是,但七13;3:1则记录说,弥赛亚会“驾着天云”、“忽然”进入圣殿。本节与41,42节经文正好反映了由此而来的混乱。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感到矛盾,因为前者预言的是弥赛亚的初临,而后者则预言的是弥赛亚的再临。 ──《圣经精读本》

 

【约七28「那时,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大声说:你们也知道我,也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你们不认识他,」

    大声是很强的一个字,表示祂现在所说的不是细声说的,乃是在强烈感情的催逼之下说出来的。要记得前此的一些事,祂上来过节,在那里教训人。祂曾宣称说,祂教训的权柄不是祂自己的,乃是神的。然后群众之中突然又懪发出对官长们无能的议论,于是耶稣大声说,这是感情的强烈宣泄。一位作家曾经说,他在多年以后写书讨论到这件事时,似乎犹能听见耶稣向他们抗议的语调,这不是小声说的话,祂在殿里……大声说。──《摩根解经丛书》

         认识神的唯一途径是信心,人不肯信神,也就无法认识耶稣便是弥赛亚。人若认识神便会认识耶稣。──《启导本圣经注释》

         你们也……知道:这句话似乎是指耶稣在讽刺那些自认为熟知自己身世的人。RSV译成“你们竟说知道我,也知道我从哪里来是吗?”。那差我来的是真的: “真”(希腊语,���������  )同时含有“实在的”(real)、“纯正的”(genuine)、“真正的”(true)、“可信靠的”(dependable)等意思,适合表现神的属性。但犹太人未能领悟耶稣正是从这位“真”神而来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

 

【约七30「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这个“就”字。“就”,为甚么呢?是因为祂所宣称的。在整本约翰福音中,作者向我们显明一个事实,犹太人对祂最深的敌意,乃是由于他们以为祂说了僭妄的话了。这件事始自第5章,当时祂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他们接着说,祂把自己与神当作平等。在此,他们以同样的理由想要捉拿祂。──《摩根解经丛书》

 

【约七31基督来的时候:犹太人从圣经中知道弥赛亚来会行许多神迹(35:5,6;11:2-5),但耶稣所行的神迹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圣经精读本》

 

【约七32「法利赛人听见众人为耶稣这样纷纷议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就打发差役去捉拿他。」

    “祭司长”这个称呼不只是指亚那和该亚法,而是指整个祭司阶级,他们都结合起来,而成了一个政治团体。──《摩根解经丛书》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当时的祭司长亚拿已年老,祭司长的职分实际上是由他的四个儿子与女婿该亚法执行的。 ──《圣经精读本》

 

【约七33「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

    这是另外一个有启示性的“于是”。祂知道,也看见这些人受差而来。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些群众围绕着祂,以及一些冲突和议论时起时落,有的敌对祂,有的拥护祂。──《摩根解经丛书》

         耶稣开始预言祂的受难,也就是神要祂来完成的工作,然后会回到天父那里。祂不能明说,因为时候还没有到。──《启导本圣经注释》

         这句话是指耶稣将要升天。 ──《圣经精读本》

 

【约七3334“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这句话是现在式。我在这里,我还要在这里再留一些时候;然后我就要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诚如我所告诉你们的,我之能在这里,是因受了差遣。我不是凭自己要来的,而是受差遣来的。过不久我要回去。祂并没有告诉他们,祂何时要回去。祂也没有告诉他们,祂要如何回去。祂只是在实际上对他们说:我之在这里是按照计划的,是神安排的计划。我因受差遣而在这里,并且我还要留下一点点时候,然后我才要回去。“你们要找我。”这句话是将来式。最后一句话是现在式,“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不是说:我要往那里去,你们不能到;而是说: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摩根解经丛书》

 

【约七34耶稣要去的地方是在父的荣耀里(十七24)。犹太人的领袖不相信主,要死在罪中,不能去到天上和耶稣在一起。──《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35当时有很多犹太人的小区散布在地中海四周的希腊文化城市中(比较彼前一1)。犹太人听了耶稣的话,误以为祂要往这些城市去传道。──《启导本圣经注释》

         犹太人理解成耶稣要离开巴勒斯坦。散住:(希腊语,���������   )统称被掳巴比伦之后,未能回到故乡,继续居住在外邦的犹太人。(绪论,如何理解���������   )。要教训希利尼人吗:这里隐含着“他不会如此作吧”。有趣的是他们的疑问变成了事实。耶稣所教导的福音从耶路撒冷开始(1:8),传到散住在那里的人那里(1:1;彼前1:1),也传到了希利尼人的住处(1:16)。神的道不会被捆绑在某一特定的地区(提后2:9),它像照亮黑暗的光明一样(119:105)传播到世界万邦。 ──《圣经精读本》

 

【约七37“站着”这字眼,因为当时的教师从来没有站着说话的。教师总是坐着的。可是约翰在此清楚而强调说祂站着。意思是说,祂站在传令者的地位上,发表一个伟大的宣告。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这是最希奇的事。请细心注意,人若,注意其普遍性。渴了,注意其并非特指某方面。不管这是一种甚么样的干渴,是属灵上的,是对纯洁与能力的渴望,或是情感方面的渴望;祂向人类的痛苦挑战,向人类的呼声挑战,向一切的干渴挑战。人若渴了”──不管是甚么样的渴──“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祂向着宇宙性的渴挑战,并且宣称祂能解决这一切干渴,不管是甚么干渴。请注意,在第一句话里面,只容纳了两个人。是甚么样的人呢?乃是干渴的人和耶稣。祂的人若这两个字是指一个一个的人。祂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而祂把他们分成几部分,并把人一个个区分出来。若有人,一个个的分别到祂这里来。头一句只能容得下两个人,只有两个人而已。他们是谁呢?耶稣和我。但愿每个人都能为他或她自己说这句话。我渴望的是甚么呢?甚么是我生命深处的呼求?不管它是甚么,基督仍然能对你说,到我这里来喝。祂过去在呼喊,现在照样在呼喊,声明祂能解决人类一切的干渴。──《摩根解经丛书》

         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指住棚节的第八天(23:33-36) 人……可以到我这里来喝:引用了赛55:1,只是将“就近水”换成“到我这里”。在出埃及当时,对在旷野生活的以色列人来说没有比水更为宝贵的,水无异于他们的生命。耶稣给我们这些在如旷野彷徨的人提供了生命之水。

【约七38】就如经上所说:本节并没有直接引用旧约。耶稣可能是指那些关于祝福之活水的经文而讲(16;12:3;44:3;58:11;41-12;3:18) ──《圣经精读本》

 

【约七3739犹太人在住棚节庆祝一年的丰收,且展望次年有更好的收成。在耶稣时代,住棚节的仪式包括祈雨(亚十四1619)、宣读经卷 ;祭司还从耶路撒冷的西罗亚池取水,每日一次浇奠在圣坛上,一共七天。到第八天,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节期的末日”,是住棚节最后也最严肃的一天,称为“最大之日”(民二十九3538),便停止浇奠。耶稣在这一天当众宣告祂会将“活水”(圣灵)赐给人,喝了的永远不渴。听见的人哪能不大大震动,幡然悔悟!

38节的经文出处不详,可能是《以赛亚书》五十五1;五十八11,或《箴言》十11;十八4等,指出圣灵是人里面的泉源与活水,凡信靠祂的人,不单灵性的饥渴得到满足,还可以成为泉源,长流不息(参四14)。圣灵从起初就在世上工作,但要到五旬节后,圣灵的时代才开始,住在人心,给信神的人从上头来的能力,(参本书十四26;十五26;十六7及徒二14)。──《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37~44在住棚节的最后一天,耶稣的宣告又一次引起了议论。住棚节期间,犹太人要去西罗亚池挑水回来,倒在祭坛边的银制器皿里面。耶稣正是以这种仪式为背景,讲论了属灵活水,即圣灵。 ──《圣经精读本》

 

【约七38“信我的人”──就是听见我呼召又顺服的人,就是带着自己的干渴来到我这里盼望解渴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有多少人是在这一节经文的实际里面昵?没有人知道。假如我听见那呼召而顺服,我的干渴解决了。然后呢?从我里面流出江河来,而它们要流多远?我绝无法知道。因着我饱享耶稣,而从我生命中流出的江河,会使多少人的干渴得着解决呢?没有人会知道。“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以西结所描述的江河,是从祭坛那里,从门坎底下,流通到亚拉巴,那是旷野地。凡河水所到之处,就有生命。──《摩根解经丛书》

 

【约七39「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还没有”明显指着某些后来发生的新事。明显指着五旬节以及那时圣灵的来到。耶稣是在想着那件事,就用话语向人启示,圣灵是要在这种新的方式中来到。──《摩根解经丛书》

         信他之人要受的圣灵:4:10所说的“活水”的含意在此显得明确起来。之所以将圣灵比作“活水”有以下两个理由:①圣灵解除我们属灵的饥渴(22:17)。②圣灵洗净我们的罪(3:5)。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这句话指耶稣的升天。耶稣升天后,圣灵以权能充满门徒(2:1-4) ──《圣经精读本》

 

【约七40“那先知”指弥赛亚。参一21注。──《启导本圣经注释》

         那先知(1:21) ──《圣经精读本》

 

【约七41~42(27) ──《圣经精读本》

 

【约七45~46通过差役们(32)的反应,就可知道耶稣的教训非常有力而感人。 ──《圣经精读本》

 

【约七45~52这里记录了想要捉拿耶稣的执政者们之间发生的争论。颇为感人的是,虽然法利赛人视耶稣为迷惑人心的,但尼哥底母却挺身而出为耶稣进行辩护。 ──《圣经精读本》

 

【约七49这百姓:法利赛人嘲笑追随耶稣的百姓。Living Bible将这段文字译为“这愚蠢的百姓”(The Stupid Crowds),但事实上不明白律法的正是法利赛人。耶稣痛斥在灵性上对律法无知的法利赛人,并宣告他们“有祸了”(23:13-36) ──《圣经精读本》

 

【约七50尼哥底母属犹太人领袖中的开明派,和那些反对耶稣的死硬派比较,他可说无成见且相当理性。本书十九39记载他参加安葬耶稣,显然已是信徒 ──《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七50~51尼哥底母:不久前曾在夜里来找耶稣,得到关于永生之教训(3:1-15)。他积极拥戴耶稣,并在耶稣受死之后,为他提供了昂贵的防腐剂(19:39)。根据律法,他在51节所说的话是甚为妥当的(1:16,17)。相反,法利赛人则犯了凭外表论断耶稣的过失。请参照耶稣在前面所说的话(24) ──《圣经精读本》

 

【约七52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不但抓不到耶稣,连去捉拿祂的人也有信服的,气愤已极、口不择言。其实加利利出过约拿(家乡为拿撒勒以北的迦特希弗,见《王下》十四25),还有别的先知。神有权从任何地方兴起先知来。──《启导本圣经注释》

         (1:46) ──《圣经精读本》

 

【约七52加利利到底有没有出过什么先知】

答:犹太人的官尼哥底母(三1,七50),为耶稣曾想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辨证的时候,他们用藐视的口吻问尼哥底母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么?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意思是说,加利利既没有出国过现在,就更是不能出弥赛亚的,认为耶稣本是出于伯利恒,不是出于加利利,其实圣经明明记载,祂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太廿一1146,参约四19,六14,七40,九17),在旧约中的约拿(拿一1),他是加利利的迦特西弗人(王下十四25),与耶稣在世时的拿撒勒很近,可知约拿也是出于加利利的先知。其他如拿鸿,系伊勒哥斯人(鸿一1),据学者耶柔米(Jerome)和一些考古家的证明,其地在加利利的一个小村,靠近迦伯农意即「拿鸿之村」(太四13,路四31),拿鸿可能住在迦伯农,或是此城的创建人,因此而命名为拿鸿之村,所以拿鸿也是出自加利利的先知。另外有人以为何西亚,以利亚也是出于加利利人,如此看来,这一班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他们轻看加利利,说「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实为自欺欺人之谈呢!——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约七52祭司长和法利客人对尼哥底母质问说:“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到底加利利有没有出过先知呢?】

    这些人藐视耶稣,视他为加利利人,其实耶稣不是出于加利利,乃是生于犹太地的伯利恒。

    至于加利利,古时曾出过数位先知:

    一、约拿很清楚地是加利利地区的先知,约拿是加利利的迦特希弗人,该地与耶稣时代的拿撒勒相近,可见约拿是出自加利利的先知。

    二、那鸿也非常可能是加利利出的先知。那鸿自述为“伊勒歌斯”人。据拉丁学者耶柔米的见解,“伊勒歌斯”是在加利利。还有,“迦百农”一名原文是“迦百那鸿”(CAPERNAUM)意即“那鸿之村”,可能“迦百农”是那鸿先知的老家,或该村是由那鸿创建而得名,不论如何,那鸿是出于加利利。

    三、何西阿也可能是出于加利利,因为他是北国的先知,在他的著作中对于加利利地区的古代城市均甚熟悉,甚至北方的利巴嫩均曾描述,可见他生长于北国无疑。

    四、伟大的先知以利亚是在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该区也是在北方。犹太历史家谓提斯比在基列地区之内。一说提斯比在北方拿弗他利境,即耶稣时代的加利利境内。

    五、以利沙也是加利利地区的先知,他是北国的“亚伯米何拉”人,该地在约但河西,近伯善地区(王上四章12节,十九章16节)。

    由此可见,这些气势凌人的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并不熟悉圣经。――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约七53因为抄本之间的差异太大,改译圣经写在括号中的这一段经文引起了学者之间的纷纷议论。老的抄本没有记录这件事,有些抄本则记录在七36之后或路21章的最后部分。对此,有以下几种学说:①这原是一种注释,只是文士不小心加进正文中。②原是记录在约翰福音里,但有人担心这会令人轻看奸淫罪,因此故意漏掉了这段文字。③有熟悉约翰思想的读者,为了使七528:12-20之间连接得更自然,而加添了这段经文。但任何一种学说也不能完满地解释抄本之间为何会出现不同之处。削弱这一段文字之真实性的基本原因是,这一段经文的文体不是约翰的文体特点。但谁也不能否认本文所记录之事件之历史性。有几点理由,不排除这一段经文而接纳它:①首先,这一段经文很符合作者的思想。我们通过耶稣饶恕犯奸淫之妇人的事件,可窥视出作者认为耶稣来这世界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拯救世人的思想(3:17,18)。这一思想通过8:15中耶稣自己的话再一次得到了确认。②哲罗姆(Jerome, 345-420)、奥古斯丁(Augustine,354-530)、加尔文(Calvin,1509-1564)等教父及神学家认为这一段经文是本福音书的一部分。③并且,这段经文也表明了对基督性情与律法的正确认识。耶稣在安息日医治毕士大池边的病人这件事(5:2-16)与此处有关系,两者皆同样强调耶稣的慈悲。两者也都引起了关于如何解释律法的争论,并且耶稣对病人与犯奸淫之妇人所说的话也一样。总之,这一段经文深含着有待发掘的属灵信息,值得我们对此作一番深刻的研究。 ──《圣经精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