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馬太福音第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太十1他們若要在世界上做祂的工作,就必須與祂一同生活;在他們進入世界工作之前,必要從與基督一同生活轉而與人類一同生活。

         據說有一次懷特(Alexander Whyte)宣讀了一篇極有能力、極其感人的講章。散會以後,有一位朋友對他說:『你今天所講的好像直接從耶穌基督而來的。』懷特回答說:『可能正是如此。』

         基督的工作,只有從基督而來的人才能夠作。在現代教會複雜的活動之中,我們有時候忙於開會、陪客、行政,好像輪子一樣轉個不停,可能我們因此忘記了,如果我們不先到基督面前,然後到人的面前,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無意義的。──《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福音神學──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

  耶穌在世的時候,祂既作真實的完全人,就必須受空間限制;祂又要照神的計畫,離世到父神那裏去,但祂在地上留下的工作,必須同著時間延長,因此,需要選召門徒們,差遣他們作祂的工作。這就是“福音神學”的起源。
  緊迫的使命:傳福音是拯救迷失的羊,不容遲延的工作,因為“天國近了”,需要悔改進入神的羊圈(太一○:1-7)。因此,福音必須放在最優先。
  權能的工作:主賜給門徒權柄,醫病趕鬼傳福音,彰顯屬天的能力,使人信而得救(太一○:1,8)。“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二:5)。
  信心的工作:福音不是商品,傳道不是職業。恩惠的福音是免費的,“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憑信心工作,不可存貪心,當作牟利的機會(太一○:8-10)。
  聖潔的工作:福音雖然是拯救罪人,但仍然是要保持好的見證。正如“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提前三:7)是領袖的條件。神的工人必須慎重與甚麼樣的人交往團契,以免主的名被毀謗(太一○:11-15)。
  智慧的工作:神的工人不倚恃知識,不是用手段,但“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一○:16),雖機智而不詭詐,避免不必要的傷害,而不傷害人。
  聖靈的工作:為主作見證,不是靠自己的聰明;受迫害,不是用自己的方法應付,“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裏頭說的。”(太一○:17-20
  奉獻的工作:作主的見證,必須有奉獻的心志,要預備為主忍受苦難,被迫害,甚至面對死亡,而不懼怕,不以性命為寶貴,惟獨要遵行神的旨意,傳神的福音。(太一○:21-28
  主的福音不是求人歡喜,得榮耀的福音,而是要捨己的福音;主的道路不是寬門大路,而是十字架的窄路。祂說:“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一○:38)。為了傳揚真理的福音,甘願被人厭棄,受人恨惡。
  主的門徒傳了這十字架的福音。使徒保羅傳了這十字架的福音(帖前二:1-8)。他們在言語,生活,工作上,顯出是真實的主的門徒。今天,主也要我們學祂的樣式,行祂的道路。
── 于中旻《聖經研究》

 

【太十5不活在傳統、宗教裡】「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主:“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

什麼是外邦人的路呢?一個跟從主的人應當記著,我們是走天國的道路,凡事是遵行神的旨意,千萬不能仿效世人的樣子;我們已離開了外邦人的路,與世俗已無關無干,一切思想言行都應當有屬主的樣式才對,不應該再懷念、拖帶世俗的氣味,否則就不能算是跟從主的人了。

今天有許多人雖已蒙召,開始走在主的道路上;可是心卻常常在留戀著埃及,還在走著外邦人的路,這是不好的。應當道路清楚、腳步穩定、心志專一,否則怎能說是被主選召,被主差遣的呢?

撒瑪利亞的城是什麼?就是混合的宗教,與世俗異族人通融聯姻的城,他們的祖宗是混血種(與亞述混血了),因此他們的宗教也是混血的、摻雜了。以色列的祭司,他們在撒瑪利亞的山上另立事奉之地,卻不照耶和華的指示在耶路撒冷敬拜神,將主道與偶像混合通融、混雜敬拜。

今天這樣的宗教何其多,一切的事奉敬拜都不照神啟示的樣式;這是主所不許的,是神所憎惡的,我們要事奉神,必須照神所指示的。

既不在傳統上,又不在改良中,而是在聖靈裡,用心靈和誠實的心事奉敬拜。

我們傳道的人,更當注意,不要在混合的基礎上建造,要在聖靈裡建造;否則就不算是事奉神、奉主差遣者了。—— 李慕聖《晨光》

 

【太十8有一則塔風(Tarphon)拉比的故事說,在無花果收成的末了,塔風在園中走,喫了幾隻落下的無花果,園丁們過來打他,他告訴他們自己是甚麼人,園丁們因為他是一位著名的拉比,就放他走。他一輩子都在後悔,因他利用拉比的身份幫助了自己。他終日悲傷,因為他覺得:『我有禍了,因我為自己的利益,使用了律法的權勢。』

         耶穌告訴祂的門徒,他們既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教師們一向對祂同胞的教導,也正與此相同。如果一個人擁有一件極大的秘密他的責任當然不是留待高價出讓,而是甘心情願地傳給別人。與他人共享上帝所賜給我們的財富,乃是一個義務。──《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4人生中最重要的真理之一就是機會一去不再去。在巴勒斯坦的百姓們有歡迎並接受福音的機會,如果他們不支取,這機會就可能一去不返。諺語說:『一去不返者有三:說出來的言語,射出去的箭,與錯失的機會。』

         這種情形在人生的各方面都可能發生,著名的藝術家約翰(Auguastus John)在他的自傳明暗的對照(Chiaroscuro)之中,提到一件事情,並且加上一個簡潔的評語。當時他在西班牙的巴薩隆那(Barcelona),他說:『行李已給送上就要開往馬賽的火車了,我步行向車站,路上發現有三位吉卜賽人正在一個攤子上賣花。當時我受到他們美麗與文雅的風度所吸引,幾乎誤了火車的班次。甚至我到達馬賽,遇見我的朋友以後,剛才所見的情況,仍舊使我念念不忘,只得重新趕回去。但我竟然再也找不到這些吉卜賽人。一去永不復返。』這位藝術家永遠在尋找美的瞬息,將它們移到畫布上去,可是他十分明白,如果他在發現的時候,沒有把它立刻畫下來,機會一旦消逝就無法再抓得住。人生的悲劇,常是失去機會的悲劇。──《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6~17世界給予人的是歡樂,一生的歡樂、舒適、輕鬆、高陞、屬世野心的完成;耶穌給予跟隨祂的人的卻是艱難與死亡。然而歷史證明耶穌是對的。在人們的心中喜歡冒險的呼召。

         羅馬在一八四九年被圍困以後,迦利波笛(Garibaldi)向跟隨他的部屬宣告說:『兵士們!我們已經用盡了一切對抗強敵的力量,除了饑餓、乾渴、困苦與死亡,我已經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給你們,但是我呼籲凡愛國的人跟我站在一邊。』──結果有數百成千的人響應了他的呼召。──《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6~17敦克爾克(Dunkirk)之役以後,邱吉爾獻給他國家的是:『血汗與眼淚』。

         普來斯考脫(Prescott)提到魯莽的冒險家披查路(Pizarro)怎樣向他的一小隊人提供一個驚人的選擇,就是在巴拿馬已知的安全與秘魯未知的光輝之間的選擇。他拿起他的劍,從東到西在沙地上劃了一條線,說道:『朋友,同志們!在那邊是勞苦、饑餓、赤身露體,風吹雨打、遺棄與死亡;在這一邊是安逸與享樂。那一邊是富足的秘魯;這邊是巴拿馬和它的貧乏。各人選擇最好的,作一個勇敢的凱斯蒂雷人(Castilian)。至於我,是要往南邊去。』於是他跨過了那條線,接著有十三個人選擇了與他一同冒險,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6~17謝格萊頓(Shackleton)提出南極之行時,他徵求自願在冰天雪地中旅行的同伴。他以為一個應徵者都找不到的,可是在他身邊卻站滿了年長和年幼的,富足和貧窮的,高位和低微的應徵,他們都希望能夠有份於這個偉大的冒險盛舉。──《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8真正的困難還是奴隸在教會中的地位。在羅馬帝國之中共有六千萬名奴隸。帝國所恐懼之一,就是這些奴隸可能會起來背叛。倘若要使帝國的組織保持原狀,這些奴隸的地位就不能稍改;決不許有甚麼人去鼓勵他們革命,否則後果實不堪想像。

         基督教會雖不欲釋放奴隸,也沒有定奴隸制度的罪,但至少在教會裏面奴隸卻有平等的待遇。亞歷山太的革利免主張『奴隸也與我們一樣』,金律也應用在他們的身上。拉克單丟(Lactantius)寫道:『奴隸並不是我們的奴隸,我們在靈裏應把他們當作弟兄,在宗教裏把他們當作同為奴隸的同工。』雖然在教會裏有千萬的奴隸,『奴隸』二字卻永不刻在羅馬基督徒墓碑上,這實在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實。

         更使羅馬產生的惡感的是,奴隸可以在基督的教會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在第二世紀之初,羅馬的兩位主教加里斯都(Callistus)與疪烏(Pius)都曾做過奴隸。長老與執事為奴隸者更為普遍。──《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8最引起惡感的,是在主後二二○年,曾作奴隸的加里斯都宣稱,今後基督教會准許出身貴的女子與自由民結合,這是羅馬的律法定為不合法的婚姻,認為他們根本不成為婚姻。

         在對待奴隸的事上,難怪羅馬政府會把基督教會當作是破壞文明基礎、威脅帝國的存在的力量。因為教會給予奴隸的地位是羅馬法律所不能容許的。──《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18基督教無疑地影響到一些與異教有關的附屬利益。基督教進入以弗所,銀匠的生意就受到致命的打擊,因為很少人再去買他們所鑄製的神像(徒十九24-27)。皮里紐(Pliny)是他雅努(Trajan)地區庇雅尼(Bithynia)的總督,在一封致皇帝的書信中(皮里紐書信十章九十六節)述及他已如何採取步驟,阻止基督教迅速的生長,『那些曾經荒廢的廟宇,又開始經常有人涉足;停頓了一段長時期的神聖節期也恢復過來,在以往乏人問津的獻祭牲畜,現已供不應求。』基督教的傳播,顯然就是廢棄了某些行業與活動,那失去生意,並在金錢上遭受損失的人自然覺得憤恨了。──《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21~22拉比們引證的一個事例;假若一個猶太人被羅馬兵丁抓到了,兵丁只為了要羞恥他,拿他當作傻爪,就嘲笑地說:『喫這塊豬肉!』這位猶太人便可以喫,因為上帝的律法是賜給人生命,並不是賜給人死亡。假若羅馬人說:『喫下這塊豬肉,表示你棄絕猶太教;喫下這塊豬肉,表示你準備膜拜猶皮得與皇帝。』這位猶太人就寧願死也不喫這塊肉,在任何官方的逼迫之下,猶太人寧死不願放棄他們的信仰的。拉比們說:『律法上的字句,只有在那願為它而死的人身上,顯得堅定。』猶太人不可以無目的地捨棄自己生命,而殉道;但涉及真實見證的問題,他必須作死的準備。

         我們要記得,我們必須為信仰接受殉難,同時卻不可以故意殉難。如果我們的責任是我們為信仰而受若,我們必須接受,卻不要自討苦喫,因為自討苦喫對我們的信仰害多益少。但在芸芸眾生之中,自我製造的殉難者,真是太普遍了。──《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23知道在甚麼地方逃避,乃是一種真正的智慧。莫魯斯(Andre Maurois)在法國為何傾覆(Why France Fell)的書中,提起他與邱吉爾的一段談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國顯得十分閒散的,不願有所行動,邱吉爾對莫魯斯說:『你有沒有觀察過龍蝦的生活習慣?』莫魯斯回答『沒有』;對於這令人驚奇的問題,邱吉爾接下去說:『如果你有機會,最好下一番工夫研究研究。龍蝦生命中有一個階段,會失去保護它的硬殼。在換殼的那段期間,即使勇敢的龍蝦,也得躲避在岩石的縫隙之中,忍耐地等候新外殼的長成。一旦有了新的外殼,牠就從岩縫中出來,再作一名戰士──海中之王。英國在數位不謹慎的部長的過失之下,已經喪失了它的外殼,我們必須在岩縫中等候新外殼的成長。』有的時候,不行動比行動更有智慧;躲避比攻擊更聰明。──《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24這是一個權利:為基督受苦,就是有份於基督的工作;為信仰而犧牲,就是有份於基督的犧牲。基督徒在遭遇困難的時候,我們不但可以對自己說:『弟兄們!我們正行走在先聖所走的路上。』;也可以說:『弟兄們!我們正行走在基督所走的路上。』

         與高貴的人交,永遠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林克萊脫(Eric Linklater)在他的自傳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月撒退(March Retreat)中不幸的經歷。他與蘇格蘭高地人編成的第四十二團在一起,他們從戰場上撒退下來的時候,一營人只剩下一位長官,三十位兵士與一位吹風笛者。『次日,在法國的晨曦之中,我們安閑地在一條景色不俗的路上行軍,我們遇見了一營衣衫破爛成碎片的英國近衛步兵,那個吹風笛的人,把風笛吸滿了氣,就好像是蘇格蘭高地的大樂隊,向著擁有一兩隻鼓與數件銅製樂器,吹奏著高貴樂曲的冷河隊(Coldstreamers)致敬一般。我們彼此挺直地對面而過,胸腔裏吸足了氣,頭部緊張地向右,搖擺的短裙向著步兵衛隊昂然的步代致答禮。我們軟帽上的紅羽毛,就像是一個受了挫折但立即恢復信念的標誌。我們滿面鬍鬚,混身污泥,一營只留下五十位的警衛隊,卻像銅扣雪亮、鬍鬚剃淨的兵團。我們本像是從法弗(Fife)煤礦與鄧第(Dundee)後街方才爬出來的一群衣衫襤褸的礦工,可是我們卻按著海蓮情人曲(Hielan Laddie)的拍子快步前進。我突然因為感到有一種聊以自慰的喜悅與分享這隊伍的歡樂而哭泣,因為自己屬於一個美善的隊伍與美善的團契,乃是人生中一件值得大大興奮的事!──《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27】「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

這些話可以應用在我們身上。我們的主常帶我們到暗中,向我們說話,告訴我們許多的事。在喪家的暗中,拉下窗簾,在孤寂生活的暗中,使我們失去生活的亮光,在憂愁與失望的暗中,於是祂告訴我們有關祂的秘密,大而奇妙的,永恆與無限的。我們的眼睛,受地上的光炫耀,還能看見天上的星宿嗎?那時耳朵還能聽見嗎?祂的聲音已淹沒在地上的噪音之中。

但是祂向我們啟示的,我們有責任要在明處說出來,在屋頂上宣揚。我們不是只追留在黑暗裡,或關在斗室中,我們必須出來,在生命的風暴裡,到時將我們知道的宣揚出來。

這就將苦難重新解釋了,這些好似毫無目的,卻有新的意義,有時自己以為沒有用處,有什麼力量使人改善。我們就這樣浪費我們的心靈。但是這只為受苦者所歎息的。神在一切的事上都有目的。祂有時退出來,不與祂的兒女相交,為的使他多等候神,直到他可以面對面聽到神的聲音,然後將信息帶給山腳的同伴。摩西在山上四十天,以利亞在何烈山,保羅在亞拉伯曠野,這些都浪費了嗎?——邁爾《珍貴的片刻》


太十27】「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
  我們的主常帶我們到黑暗中去,為著要和我們說話。有時他帶我們進入孤單的黑暗,有時他帶我們進入憂傷的黑暗,有時他帶我們進入失望的黑暗,有時他帶我們進入疾病的黑暗。
  然後他告訴我們他偉大的,神奇的,永遠的,無限的奧秘;他開啟我們迷糊的眼楮,叫我們看見屬天的榮耀;他開通我們聾慣的耳朵,叫我們聽見他的聲音。在黑暗裡我們能學到以前從來沒有學到的功課。
  可是我們得到了啟示以後,就有一個責任——“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要在屋頂上宣揚出來。
  我們,並不會一直沉在黑暗中的;不久我們就要出來的;那時候我們就當把我們所學到的說出來,宣揚出來。
  這樣看來,我們受苦,並非是毫無意義,毫無目的的。許多時候,我們在受苦的時候會悲嘆說︰我還有甚麼用處呢?我對於人類有甚麼益處呢?我寶貴的一生就這樣浪費了麼?我告訴你︰神是有目的的。神要我們和他有最高的交通,神要我們能面對面聽他說話,將信息帶給在山腳下的人們。
  摩西在西乃山,以利亞在何烈山,保羅在亞拉伯,豈都是白費時日呢?
  信心聖潔與得勝生活的必要條件,別無捷徑可循,所以基督徒必須有單獨默想,與神交通的時間。我們的靈,需要與至高者交通,也需要在岩石的陰影和夜晚的星光之下,靜靜安息。當黑暗遮蔽了塵世的喧囂,也就展開了永恆與不朽的景象,這對於靈魂的需要,好象肉體之需要糧食毫無兩樣。
  這樣,我們才會時時覺得神的同在,能和大衛一同說︰耶和華啊,你與我相近。(詩篇119151節)——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梅而(F.B.Meyer

【太十27傳道人必須說他從基督那裏聽到的話,即使他的話會引起人的恨惡,甚至因說話而有生命的危險,他還是非說不可。

         正如丟革尼(Diogenes)曾說,人們並不喜愛真理,因為真理好像會灼傷人眼睛的光。有一次喇提美爾(Latimer)在講道的時候,英皇享利五世亦在場。他知道他正要說一些皇帝不感與趣的事。因此他在講壇上大聲地自語說:『喇提美爾!喇提美爾!喇提美爾要留意你所說的!亨利皇上就在這裏。』他停了一下,接著又說:『喇提美爾!喇提美爾!喇提美爾!要留意你所說的話!萬王之王就在這裏!』

         傳信息的人雖是對人傳講,但他是在上帝面前向人傳講。據說人們在埋葬諾克斯(John Knox)的時候說:『這裏躺臥著一位極敬畏上帝,從來不畏懼任何人非難的人。』──《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28猶太人深知對上帝的這種懼怕。有一則拉比的故事,論到約訖南(Jochanan)拉比為何生病的理由。『他的門徒走進去見,他望著他們,就開始哭注。他的門徒對他說:「以色列的橙!得力的柱子,大能的錘子啊!你為甚麼哭泣?」他回答他們說:「我若被帶往一位地上的君王面前,他今天還在,明天就要進入墳墓;他若向我發怒,他的怒氣不會存到永遠;他若把我下在監裏,也不能將我永遠監禁;他若定我死罪,死亡亦非永遠。我還可以用言語取悅他,用金錢賄賂他──雖然如此,我仍要哭泣。因為現在我是在萬王之王面前,祂是活到永永遠遠的聖者與賜福者。祂若向我發怒,祂的怒氣存到永遠;祂若把我下在監裏,就是永遠的監禁;祂若定死罪,就必永遠死亡;我既不能用言語向祂諂媚,也不能用金錢向祂賄賂。而且,在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伊甸園的路,另一條欣嫩子谷的路。不知道我要被帶到那一條路上去。我怎樣可以不哭呢?」』。──《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29】「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

神是一位元有目的的神,整個宇宙的被造都不是出於偶然的,創造乃是神明確目的的表現。以弗所書第一章那段偉大的經文,曾說到祂對我們的選召,是「按著祂的旨意所喜悅的」;又告訴我們,按著祂的旨意「叫祂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贊。」當我們想起亞當的墮落和我們自己的罪,並我們對那位「因著神的恩,為人人嘗了死味」的救主耶穌的微弱反應(感恩贊美)時,我們不禁大大驚嘆。我們甚至要問自己,怎能有這些事臨到我們身上呢?所以,讓我們再一次被提醒,甚至一隻麻雀的死,我們以為是不足為意的小事,但是神卻注意它。整個宇宙的創造者,對於一隻小小的麻雀,也有祂所安排的旨意。所以主耶穌說:「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10:31)「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太十29禪印那(Chanina)拉比曾說:『若非上帝許可,沒有人傷害他的手指。』另一句拉比的箴言說道:『上帝高坐寶座之上,並且飼養世界,從水牛的角到虱子的蛋。』希列對於詩篇一三六篇,有一奇妙的說明。這詩篇在開始的時候,用抒情的方式,敘述上帝是創造者,祂創造天地,創造日月和星辰(1-9節);接下去說上帝是歷史的上帝,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為他們爭戰的上帝(11-24節);最後說上帝是賜眾生精食的上帝(25節)。創造世界,控制歷史的上帝,也是賜眾生糧食的上帝。供給每日的飲食之上帝的作為,正如祂的創造和從埃及拯救人出來的能力一樣。我們不但在創造的大能與歷史偉大的事件中,看到上帝的能力;也在日常生活供養人肉身需要的事上,看到上帝的能力。──《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32~33庇推尼的總督皮里紐寫信給羅馬皇帝他雅努,論到他怎樣對待在他省份之內的基督徒。匿名信密告某些人是基督徒,皮里紐說到他怎樣給這些人有機會祈求羅馬的神,給皇帝的像獻上酒與乳香,以及他怎樣要求這些人以咒詛基督的名為最後的試驗。然後他最後說:『沒有人有辦法強迫真實的基督徒,使他們肯照樣行。』即使羅馬的官長也承認,他無法動搖真實基督徒的忠誠。──《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38~39凡因為信仰而殉難的大人物,都深知道他們是在作些甚麼。佐治福斯(George Fox)在斯卡波雷夫(Scarborough)堡受審之後,寫道:『長官們屢次威脅我,要把我掛在牆上……他們多次說要吊死我。可是我告訴他們,若這是他們的願望,又他們得到了許可的話,我已經預備好了。』本仁約翰被帶到市長面前的時候,他說:『先生!律法(基督的律法)已經預備了兩條順從之路:一條是作我良心認為我必須作的事,自動去作;另一條是當我不能自動順從的時候,我寧願躺下,忍受他們要加給我的任何痛苦。』──《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40~41凡幫助一個好人行善的人,可以得著好人的賞賜。

         吉(H. L. Gee)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說到一位鄉村的少年,經一番極大的掙扎之後,決意要做牧師。在他求學期間,資助他的人是鄉村的皮匠。這位皮匠就像他的許多同行那樣,是一位學識淵博思想深遠的人。他為這少年人作了許多的事。到了少年人可以領取傳道執照的那一天,皮匠對他說:『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作一位福音的使者,由於我的生活環境,使我的願望不可能實現。不過你已經達到了我的心中的願望,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情──請你讓我免費的為你做鞋子。當你在講道的時候,我要你穿著它們站在講壇上,使我感到你正穿我的鞋代替我實現一向所盼望的傳福音的工作。』這位皮匠毫無疑問地正像那位傳道人一樣地事奉上帝,有一天他所得到的賞賜也會是一樣的。──《每日研經叢書》

 

【太十42教會與基督始終需要著偉大的演說家,偉大聖徒的好榜樣,偉大的教師,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教會與基督也始終需要著願意在家庭中殷勤疑待人的人,雙手從事著家庭一切的服務,心中帶著基督的愛和關懷的人。勃朗寧夫人(Mir. Browning)說:『所有的服務,在上帝面前,都是同級的。』──《每日研經叢書》


【太42】「……一杯涼水。
  我應當怎樣作呢?我在這世界的日子非常短少,所以有什麼工作,恩惠,服役,我能給人的,讓我現在就給吧。讓我不再忽視,不再遲延吧;因為以後我沒有機會再經過這條路了。——貴格會格言(An Old Quaker Saying)
  把你所有的給人;你所給的,對他也許有出你意外的幫助。——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郎弗羅(Longfellow)

【懷恩早禱】

7 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

8 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

16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28 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

29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

32 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38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

40 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42 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

 

讚美偉大至善至正的聖潔主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神。萬膝必向祢跪拜,萬口必向祢承認,祢是全能永在的天父,是生命的泉源,投靠祢的必永遠不渴,天天重新得力。

我們從疫情的深谷中向祢呼求,憐憫我們,顧念我們是祢照著自己形像造的人,是祢創造的精品和代表作。

 

感謝主耶穌祢來,使盲眼的能重見光明,使軟弱的變為剛強,祢也使明眼人能看透萬事,以祢的真光引路,祢也使剛強的仍不忘一切都是領受而來的,能丟棄萬事,看作糞土,一心以基督祢為生命的至寶。

疫情像火山爆發,灰燼覆蓋全球,使各行各業都奄奄一息。在這蒙灰的光景中,我們眾聖徒誠心獻上禱告,乞求祢施恩拯救我們,堅定相信祢的應許,我們比麻雀貴重得多,若非神許可,我們一個也不能掉失。

 

權能的聖靈,請祢內住我們的心靈,叫我們行事為人能與蒙召的恩相稱,白白的得來,也白白的捨去。天天都背起十字架,與祢同步。去到那裡就為那裡祝福,只有祝福沒有咒詛,也沒有心懷不平。

聖靈請激勵我們,能專心一意把一杯又一杯的涼水送給飢渴慕義的人、給小子中的每一位、也澆灌枯乾的心靈。幫助我們喚醒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起來,成為神活水的流通管子,讓神的愛經我們流湧,因我們的生命屬基督,作工常蒙福,能叫歧途者重返正路,家家都蒙神恩佑。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