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記追求
〔林建利專欄〕017
以斯帖記追求:一至十章
【大綱】
一、自隱的神在照顧那些被擄的猶大人,如在以斯帖身上看到的(一1~二23)
1. 外邦世界中大有能力的王(一1~8)
2. 王后被廢(一9~22)
3. 以斯帖被立為王后(二1~18)
4. 末底改藉以斯帖救王免於受害(二19~23)
二、自隱的神在拯救那些在被擄之地的猶大人,如在末底改身上看見的(三~十)
1. 亞甲族的哈曼欲滅絕所有在波斯帝國的猶大人(三1~15)
2. 末底改與猶大人禁食哭泣,也求以斯帖向王乞恩(四1~17)
3. 以斯帖冒死見王,並開始佈局(五1~8)
4. 哈曼立木架為將末底改掛在其上(五9~14)
5. 神的主宰,王讀歷史書得知末底改救過他,就命哈曼尊榮末底改(六1~14)
6. 以斯帖述哈曼之惡於王,最後哈曼被懸掛在自備的木架上(七1~10)
7. 王以末底改取代哈曼的位置(八1,2)
8. 猶大人勝過仇敵,他們經歷自隱之神公開的拯救(八3~十3)
【要點】
一、關於以斯帖記
1. 作者:應是末底改(九20,23),他是以斯帖的堂兄,後來成為她的養父(二7
2. 內容:說到這位自隱的神(賽四十五15),如何在暗中看顧祂被擄至外邦地的選民。所以,本書從始至終都沒提到神或耶和華,因祂是自隱的神
3. 涵蓋時間:本書涵蓋時間至少有十年,即從亞哈隨魯王第三年(一3),至第十二年的十二月十五日(三7,九1~22)
4. 本書記事發生的時間
a. | 大部份參考書都認為,本書所發生的時間大約在主前485年至主前475年(BC.485~BC.475),亦即大約在所羅巴伯帶領猶大人歸回之後的50年至60年間 |
b. | 但是從本書的內容來看,末底改本人也在被擄的行列,後來叔叔嬸嬸去世,末底改收養堂妹為自己的女兒。以斯帖後來被選入宮,至終被立為王后(二5~18),末底改至終被立為王的宰相(十3)。從這些記載來判斷,以斯帖記裡所發生的事似乎是在所羅巴伯歸回之前更合理 |
二、自隱的神在照顧那些被擄的猶大人,如在以斯帖身上看到的(一1~二23)
1. 神的主宰在外邦世界中興起一位大有能力的王(一1~8),亞哈隨魯意即大有能力的人。的確,他可以相當自豪,此時的波斯帝國從印度到古實(即衣索匹亞)統領一百廿七省,橫垮歐洲、亞洲及非洲
2. 王后被廢(一9~22),就在王為首領臣僕擺設筵席時,王請王后瓦實提(意漂亮的)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沒想到,王后竟抗拒王命不肯前來,於是王后瓦實提被廢
3. 王后既廢,就有立新王后的必要。於是王的諭旨傳出,就招聚許多女子到京城書珊。以斯帖也是其中之一,她又特別得負責的太監希該的喜愛。環境上來說,以斯帖是猶大人,又失去雙親,成了孤女,堂兄末底改收養她。對外,他們以父女相稱。神的主宰使她天生麗質,容貌出眾。也許是末底改的養育使她敬虔又愛人,氣質優雅又端莊。至終,她被選立為王后。自隱的神預備以斯帖成為合適的器皿來拯救猶大人(二1~18)
4. 末底改藉以斯帖救王免於受害(二19~23),有王的兩個守門的太監惱恨亞哈隨魯王,想要下手害王,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訴以斯帖,以斯帖報告王。經王查明,果然有此事,就處置了二位太監,並將此事列入歷史裡。這是神的主宰,讓末底改得知二位太監要謀害王之事而救了王
三、自隱的神藉末底改的手拯救那些在被擄之地的猶大人(三~十)
1. 亞甲族的哈曼欲滅絕所有在波斯帝國的猶大人(三1~15)。哈曼是墮落之人的代表,喜好高位,一得權勢就自我膨脹,要求在朝的一切臣僕都向他跪拜。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告訴他人自己是猶大人。何等剛正不阿的人!因認識神而將自己分別為聖,不敬拜偶像,不向人跪拜。始所未料的是,此舉招來哈曼的怒氣,他決定要滅絕通國所有的猶大人;就向王誣告,既得王的應允,就在正月十三日訂下當年的十二月十三日要全然剪除猶大人,並掠奪他們的財產(三7~15)
2. 末底改與猶大人禁食哭泣,也求以斯帖向王乞恩(四1~17)。末底改與猶大人認識到只有這位隱藏的神能拯救他們,所以就禁食哭泣,身披麻衣。末底改也透過管道要以斯帖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他轉告以斯帖:此時,妳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拯救,妳和妳父家,必至滅亡。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14)?這是何等屬靈的眼光,全然認識神主宰的手。感謝神!以斯帖也樂意配合,請求眾人為她禁食三天三夜,她和她的宮女也要如此禁食。然後,她是抱著死的決心要違例去見王。以斯帖真是位巾幗英雄啊!她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心胸!
3. 以斯帖冒死見王,並開始佈局(五1~8)。感謝神!以斯帖違例見王,王施恩於她,並應允她無論求什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給她。我們看見隱密的神,在祂的主宰裡,眷顧了以斯帖和猶大人
4. 哈曼立木架為將末底改掛在其上(五9~14),五丈高的木架將人懸死,何等殘忍!何等邪惡!至終,神的主宰,王命令將哈曼掛在他自備的木架上。奇妙啊!惡人陷在自己的網羅裡!這很像中國人所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哈曼就是最好的寫照!
5. 神的主宰,王讀歷史書得知末底改救過他,就命哈曼尊榮末底改(六1~14)。太奇妙了!王睡不著,叫人取歷史書來,讀到末底改救過王的記載,還問旁人,有否因此賞賜過末底改(3)?隱密的神使萬有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6. 以斯帖述哈曼之惡於王,最後哈曼被懸掛在自備的木架上(七1~10)。王在以斯帖的筵席上,再次應允她無論求什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給她。於是她陳明哈曼的邪惡,要滅絕她的本族…。神的主宰,那要滅絕猶大人的,反而自己被滿門抄斬,連十個兒子也都被殺了(九7~10)
7. 王以末底改取代哈曼的位置(八1,2),甚至後來立末底改為宰相(十3)
8. 猶大人勝過仇敵,並經歷自隱的神公開的拯救(八3~九32)
a. | 以斯帖求王另下旨意,廢除哈曼所傳的那旨意。但王把從哈曼追回的戒指給了末底改,他就可以隨意奉王的名寫諭旨給猶大人,用王的戒指蓋印,因這是人不能廢棄的(八3~8) |
b. | 於是末底改將王的書記召來,他用王的名寫諭旨,並用王的戒指蓋印,傳於通國一百廿七省,准猶大人在十二月十三日聚集保護性命,可以滅絕一切仇敵,奪取仇敵的財物:許多人因怕末底改,就都幫助了猶大人。所以,猶大人在那一天聚集保護自己,並殺了仇敵而得享平安(八9~17,九1~16) |
c. | 以斯帖和末底改並訂下每年十二月十四日及十五日為普珥日(或普珥節),以這兩日為猶大人脫離仇敵得平安,轉憂為喜,轉悲為樂的吉日。在這兩日設筵歡樂,彼此餽送禮物,賙濟窮人(九17~32),這是普珥日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