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追求
〔林建利專欄〕015
以斯拉記追求:一至五章
【大綱】 ─被擄之人在所羅巴伯帶領下的歸回
一、波斯王古列的下詔(一1~4)
二、猶大和便雅憫族長的回應(一5,6)
三、古列王捐出金銀器皿(一7~11)
四、記返國之人,總數近五萬人(二1~70)
五、重建神的壇和聖殿(三1~13)
六、因仇敵的攔阻而停工(四1~24)
七、因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的勉勵繼續重建(五1,2)
八、河西總督的質疑(五3~10)
九、猶大的長老智慧的回答(五11~17)
【要點】
一、關於以斯拉記
1.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以斯帖記是舊約歷史書裡,最末了的三卷書。以斯拉記記載了神選民從被擄之地的歸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尼希米記則記錄了有關聖城的修復和重建;以斯帖記向我們啟示這位隱藏的神(賽四十五15),如何在暗中照顧祂被擄之地的選民。這三卷歷史書預表新約时代中教會的恢復。教會是神在新約的選民,也會墮落,離棄獨一的真神。所以這三卷歷史書能給我們許多幫助,從先人的興衰得着寶貴的教訓,使我們蒙神憐憫,能一直尋求並敬拜這位獨一的真神!
2. 以斯拉記的作者是祭司文士以斯拉(七1,八1)。他是亞倫家的後代,也是才思敏捷的文士,精通摩西的律法書;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七1~10)
3. 本書涵蓋的時間約有八十年,從主前五三六年至主前四五七年,也就是波斯王古列元年(一1),到波斯王亞達薛西第八年的正月一日(七7~9,十16,17)
二、讀了以斯拉記第一章,我們只有敬拜主!
1. 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因著拜偶像而被擄。神藉先知耶利米曾預言神的選民會被擄七十年(70=7X10),七十年表明今時代的完全又完滿;因著神的選民離棄神,神把他們放逐在外邦之地,讓他們嚐嚐苦頭。當七十年滿了時,他們該歸回耶路撒冷了(代下卅六21,22,耶廿五11,12)。可是,誰能成就這樣的事?神能!耶和華神激勵古列王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聖殿。在你們中間凡作神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重建神的殿(一1~4)…
2. 古列王不僅下詔全國,允許以色列人回國重建聖殿,他更身先士卒,以實際行動來支持以色列人的行動。他捐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殿中擄來的金銀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這些金銀器皿原就是屬於聖殿的,缺少這些金銀器皿,聖殿就顯得空泛而缺少內涵(一7~11)
3. 古列王也設立猶大的首領所羅巴伯為猶大的省長,負責這些金銀器皿的運送,確保它們的安全,並責成他負責聖殿的重建(一8,五14~16)
三、第二章記載和所羅巴伯一同歸回的人,總共約有五萬人,與被擄去巴比倫的人數相比,這五萬人是少之又少。第八章中和以斯拉一起歸回的人更少,總數不到二千人(八1~20)。聖靈為何看重猶大人的歸回?有這麼詳細的記載留給我們後代的人?這是因為他們歸回的行動是合乎神的心意。神的心意是要亞伯拉罕的後裔進到迦南美地,永遠以那地為業,也在那裡建殿,成為敬拜神獨一的中心…。雖然以色列人曾經失敗、被擄、聖殿被毀,殿裡的器皿被擄到外邦的巴比倫,神也失去祂的選民,失去立為祂名的聖殿…。如今所羅巴伯所帶領歸回的這五萬人,他們重新回到神的心意裡,這絕對是非常蒙神悅納的事。所以,聖靈詳細留下這些記錄給我們後代的人,要我們明白什麼是神所看重的?什麼是神的心意?什麼是神的見証?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創世記詳細記錄了亞伯拉罕的蒙召及挪亞一家八口藉水得救的事!
四、重建神的壇和聖殿(三1~13)
1. 他們重建了燔祭壇,照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獻燔祭(2),又照律法書上所寫的守住棚 節(4)。歸回的遺民獻祭並守節,表明他們恢復了與神的交通,對神的敬拜和享受。曾經他們因拜偶像而離棄神,失去了與神的交通並對神的敬拜…。現在,他們回到耶路撒冷(預表正確的立場),獻祭又守神的節期。可以說,這些歸回的人,在正確的立場,作正確的事,他們與神也有了正確的關係…
2. 他們也重建聖殿(7~11),開始立殿的根基,有祭司穿禮服吹號,亞薩子孫利未人敲鈸, 按照大衛王所定的例,都站著讚美耶和華。聖殿是見證神的名的地方,因著他們祖先的失敗,聖殿被毀,殿裡的金銀器皿被搶奪…。現在,器皿回來了,殿的根基也立了。表明他們重新在經歷神,成為神的見証。何等奇妙,曾經失去的現在逐漸恢復了…
3. 第12及13節說,有許多祭司,利未人及族長,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這立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這些見過舊殿的老年人,重新看到聖殿的根基,他們是太有感觸了!情感上他們無法控制,內心澎湃洶湧,喜極而泣啊!可能他們一直在等待,因略知耶利米說到七十年後要歸回的預言。沒想到,他們還有機會回耶路撒冷,更何其有幸,親自參與聖殿的重建,親眼看見聖殿的根基再立起來。太不可思議了,神成就了祂的話,應驗了祂的預言…
五、因仇敵的攔阻而停工(四1~24)
1. 神有工作時,通常隨之而來的是仇敵的工作。創世記第二、三章就是啟示神把人放在伊甸園裡,神要人吃生命樹;可是,撒但就來誘惑人去吃善惡知識樹,把毒素接受到人裡面…
2. 仇敵的作為,首先通常是假冒混進來,他們去見所羅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長,說;請容我們和你們一同建造,因為我們尋求你們的神,與你們一樣…。但為所羅巴伯與族長們所拒絕(1~3,參考馬太十三24~30)
3. 仇敵的策略,第一招是混雜,藉著混進來而使你有參雜。第一招失敗了,第二招是擾亂你,所以這些人就在猶大人建造的時候,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4)
4. 第三招就是造假並誣告(5~16)。他們賄買謀士,上奏於王,誣告說:王該知道,他們若建造城牆完畢,就不再與王進貢、交課、納稅,終久王必受虧損…。我們謹奏王知道這城若再建造城牆完畢。河西之地,王就無分了。這一次的誣告,因說到王的利益,因此,誣告成功。王就下令聖殿的重建停工(17~24)
六、因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的勉勵而繼續重建(五1~17)
1. 先知乃是認識神和神心意的人,他們根據神的心意而勉勵猶大人要起來動手建造耶和華的殿(1,2)
2. 河西的總督和同黨來質疑,誰讓所羅巴伯建造聖殿,修築城牆?神的眼目看顧猶大的長老,以致總督沒有叫他們停工(3~5)
3. 猶大人智慧的回答河西總督(11~17),他們強調神的聖殿原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建成,後因列祖拜偶像,神把列祖交給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手中,他就拆毀這殿並擄走百姓;古列王元年下詔允許建殿又設立設巴薩為省長來責成這事…。這個回答充滿智慧也是正本清源,提到聖殿的來源及其過程,中間有古列王的參與,最後他們請求王去查考典籍著作是否有古列王的下詔?感謝主,神給猶大人智慧的應對
以斯拉記追求:六至十章
【大綱】
一、所羅巴伯帶領下的歸回(續)(六1~22)
1. 大利烏王考查典籍並得着證實古列王的下詔(1~5)
2. 王下旨意要協助建殿(6~12)
3. 竣工及獻殿之禮(13~18)
4. 守逾越節及除酵節(19~22)
二、祭司以斯拉帶領下的歸回(七~十)
1. 因以斯拉的請求和王的應允(七1~10)
2. 王賜給以斯拉的諭旨(七11~28)
3. 歸回者的記載(八1~20)
4. 出發前的禁食禱告(八21~23)
5. 命眾祭司帶金銀器皿回耶路撒冷(八24~30)
6. 回到耶路撒冷並獻祭(八31〜36)
7. 歸回的人藉對付外邦妻子而潔淨自己(九1~十44)
a. 眾首領發起的(九1,2)
b. 以斯拉的反應─認罪悔改(九3~15)
c. 會眾痛哭悔改(十1〜4)
d. 對付外邦妻子而潔淨自己(十5~44)
【要點】
一、所羅巴伯帶領下的歸回(續)(六1~22)
1. 猶大人面對河西總督的質疑,他們在智慧裡回答,強調聖殿由以色列的先王所羅門所建,後被毀壞,再由古列王下詔重建;所幸大利烏王降旨要查考典籍來了解因由並得着証實(1~5)
2. 神的主宰,大利烏王像他的先祖古列王一樣,絕對支持猶大人對於聖殿的重建。這裡我們看見神主宰的手,藉外邦的君王,全力支持並支援聖殿的重建,王命令河西總督要提供猶大人一切所需要的,好叫猶大人獻祭給神,又為王和王眾子的壽命禱告。若有人更改這命令,他和他的家都會受到最嚴厲的處罰(6~12)
3. 因大利烏王的支持,也因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的勸勉重建的工程就不再耽誤,順利完成 (13~15)。之後,猶大人行獻殿之禮,為以色列人按支派的數目獻贖罪祭,也派祭司和利未人按摩西的律法,在殿裡按着班次供職,因正逢正月,他們就守了逾越節和除酵節(16~22)…。這個光景太美妙了,曾經他們的先祖因拜偶像離棄神,他們就失去了一切:聖殿、聖地、對神的事奉、獻祭、節期的享受…。如今這一切都恢復了!他們的經歷也提醒我們要尊主為大,事奉獨一的真神;好叫我們蒙神保守與祝福。如大衛王說的,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廿三6)
二、祭司以斯拉帶領下的歸回(七~十)
1. 第一次歸回是神激動古列王發起的,並由省長所羅巴伯帶隊(一1,5,五14~16);第二次的歸回是由祭司以斯拉發起的,並得着亞達薛西王的應允和全力支持(七6,11~26)。我們不清楚以斯拉在巴比倫從事什麼?是什麼因緣際會,讓亞達薛西王那麼器重他,可以說全力配合並支持以斯拉的行動。奇妙啊!在遺民歸回的行動中,我們至少看見三個外邦的君王─古列王、大利烏王和亞達薛西王全力支持猶大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的行動(一1,5~11,六1~12,七6,11~26)。我們只有敬拜主!主在看顧祂的百姓!主在保守祂的見証!
2. 以斯拉是祭司,也是精通摩西律法的文士,他是亞倫家的後代(七1〜6)。他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七10)。其實;以人數而言,以斯拉的歸回,男丁總數不到二千人(八1〜20);和所羅巴伯的歸回相比(有五萬人),以斯拉所帶領的人是極少數。但因他尊重神的律法,強調神的律例典章,這是所羅巴伯時代所缺乏的。可以說,祭司以斯拉是用神的律法在帶領或治理神的百姓。所以,後來神的百姓中就有因對付外邦人的妻子而潔淨自己的行動
3. 以斯拉歸回的行動在亞達薛西王第七年,正月初一起程,五月初一到了耶路撒冷(七 7,8)。可是,在八21〜23記載他們出發前有禁食禱告,正月十二日他們從亞哈瓦河邊起行,要往耶路撒冷去(八31)。這表明他們在正式出發前有十天的禁食禱告;正如新約使徒時代,他們在五旬節之前,一百廿人同心合意禱告十天之久,就帶進五旬節的聖靈澆灌(徒一3,14,15,二1〜13)。神的行動與聖徒的禱告息息相關。以斯拉因認識神的律法書,他了解禱告的重要,面對歸回耶路撒冷這樣重要的行動,他帶領神的百姓一同禁食禱告。藉著禱告,他們眾人如同一人,眾人也與神完全合一。他們經歷神的手在保守,神也拯救他們脫離仇敵和路上埋伏之人的手(八31),於是他們順利抵達耶路撒冷
4. 他們抵達耶路撒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獻祭,向耶和華神獻燔祭和贖罪祭(八35,36)。回到耶路撒冷,這是神命定要敬拜神的地方。因此,他們恢復向神的敬拜。同時,也把一些金銀器皿就是王和軍長以及眾人所獻的金銀和器皿都帶到耶路撒冷(八24〜34)。這表明因拜偶像而失去對神的經歷和享受,現在都要恢復,恢復對神的經歷和享受。唯有如此,神才會真正得滿足!
5. 歸回的人藉著對付外邦人的妻子而潔淨自己(九1〜十44)
a. | 為何以斯拉很詳細地記載他們對付外邦人的妻子這件事?因為這件事至關重大,所羅門王的失敗,就是他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又有許多外族人的妃嬪;這些外族人的女人至終影響所羅門王。王的由盛而衰,甚至可以說〝晚節不保〞,就是在這件事上出問題,列王中也有一些類似的光景。神曾明確的向以色列人說,要他們進入美地後,要趕出迦南人,要將他們滅盡,不可與他們立約,也不可與他們通婚,因為通婚的結果會帶進拜偶像(申七1〜4) |
b. | 可能是以斯拉注重神的律法,或許他也教導有方,百姓的首領主動向他報告歸回的人與外族人通婚的情況嚴重,甚至有的祭司和利未人都在這事上墮落了,而且首領和軍長,在這事上為罪魁(九1,2) |
c. | 以斯拉一聽這事,他的反應是憂傷,心中愁苦,接著就是禱告(九3〜15)。在他的禱告中他悔改,認罪,承認他們的罪孽。他抱愧蒙羞,不敢向神仰面,因他們的罪孽滅頂,他們的罪惡滔天。因此,他們和君王並祭司都被交在外邦列王的手中,遭殺害、擄掠、搶奪,正如今日的光景…。接著,他向神承認他們離棄神的命令,因在美地上他們和外族人通婚。他們因自己的惡行和大罪,遭遇種種患難,並且神的刑罰輕於他們所當得的,又給他們留下歸國的遺民…。沒想到他們還是違背神的命令,與這些行可憎之事的民結親…。最後,他禱告說,看哪!我們在祢面前有罪惡。因此,無人在祢面前站立得住 |
d. | 以斯拉真誠的禱告和認罪,感動了身旁的百姓,他們逐漸聚集到以斯拉這裡,眾民無不痛哭。祭司的懊悔痛哭,使得百姓也蒙光照,願意和他一起悔改,並且在神面前對付這事。於是有人提議要與神立約,休他們的妻,按著神的律法而行,並且鼓勵祭司辦這件事,他們要全力支持他(十1〜4) |
e. | 有了這些百姓的支持,以斯拉便起來使祭司、利未人並且以色列眾人起誓。接著,他們通告猶大和耶路撒冷被擄歸回的人,叫大家要在耶路撒冷聚集。凡三日內不到耶路撒冷聚集的人,要抄他的家,使他離開被擄歸回之人的會,意即隔離不來聚集的人(十5〜8) |
f. | 接著,以斯拉對前來聚集的人,說明他們娶了外族人而得罪神,現在要向神認罪,遵行祂的旨意,離棄這些外邦的女子。以斯拉的勸勉得着眾人的響應與配合,他們花了三個月在清點這些外邦女子的人數(十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