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追求
〔林建利專欄〕013
歷代志上追求:一至五章
【大綱】── 先祖的家譜
一、亞當的家譜(一1~27)
二、亞伯拉罕的家譜(一28~34)
三、以掃的家譜(一35~37)
四、西珥的家譜(一38~42)
五、以東諸王及族長(一43~54)
六、以色列(雅各)的家譜(二~五)
1. 以色列的眾子(二1,2)
2. 猶大的家譜(二3~四23)
a. 猶大的後代(二3~8)
b. 希斯崙的後代(二9~17)
c. 迦勒的後代(二18~55)
d. 大衛的眾子(三1~9)
e. 所羅門的後代(三10~24)
f. 復記大衛的後代(四1~23)
3. 西緬的家譜(四24~43)
4. 流便的家譜(五1~10)
5. 迦得的家譜(五11~17)
6. 約但河東兩個半支派的結局(五18~26)
【要點】
一、關於歷代志上及歷代志下兩卷書
1. 這兩卷書在希伯來原文是一卷書,可能是文士以斯拉寫的(參考代下卅六22,23;拉一1~3)。這兩卷書所涵蓋的時間(不含一至九章的家譜),共約有五百廿年(主前1056至主前536),從掃羅去世(代上十章)至波斯王古列元年下詔讓以色列人回國重建聖殿(代下卅六22~23)
2. 這兩卷書的內容是說到神在人類中的行動紀事,從亞當開始,經過撒母耳的時代,帶進君王時代,看到各個王朝的興衰,以及列王如何離棄神、或轉向神、或尋求神、或信靠神、或拜偶像…。列王的興衰直接聯於他們對耶和華神的態度
3. 這兩卷書裡含有非常寶貴的功課,特別是歷代志下的記載從所羅門王起至西底家王及猶大人被擄至巴比倫,作者不厭其煩的敘述他們的衰敗,其主要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們離棄耶和華神而轉去隨從偶像…。但願這些歷史的教訓,能成為我們的益處;讓我們都起來,全心全意地尋求我們的神,愛祂、事奉祂,被祂充滿並佔有。願我們的神在教會中並在我們身上得着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二、關於亞當的家譜(一1~27)
1. 亞當→塞特→以挪士→該南→瑪勒列→雅列→以諾→瑪土撒拉→拉麥→挪亞→閃、含、雅弗(1~4,創一至十章),這是人類的頭十一代,挪亞的後代後來成為邦國,至終集體背叛神,要造巴別塔宣揚人的名(創十一1~9)
2. 含因暴露父親的失敗,他的兒子迦南受了詛咒(創九20~25),迦南的後代就是迦南七族。後來以色列人進到迦南美地後,這迦南七族成為他們的仇敵,常與以色列人交戰。神也命令以色列人必須把迦南七族趕出美地(13~15)
3. 閃的後代裡,有亞伯蘭,就是亞伯拉罕(24~27),所以神曾自稱是耶和華閃的神(創九26)。亞伯蘭是第一個神所呼召的人(創十二1~3;徒七2~4)
三、關於猶大的家譜(二3~四23)
1. 猶大是君王的支派,主耶穌是出自猶大支派(創四十九8~10,太一1~17),大衛王也是出自猶大支派。所以,在肉身上,主耶穌是大衛的子孫(太一1,廿二41~46)。因此,猶大支派出了很多人才及神百姓中的首領。聖經對猶大支派的記載也比較多
2. 以色列人進美地後不久,曾在艾城打了敗仗,因亞干犯了罪,取了當滅之物,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書七1~26)。亞干是猶大支派,謝拉的後代,迦米的兒子,他因取了當滅之物而犯罪,就連累了以色列人(二3~7)
3. 當然,猶大支派的後人中,最有亮點的人就是大衛王,聖經用很大的篇幅記載他的事蹟(撒上十六~三十,撒下一~廿四,代上十一~廿九),新約中也有多次提到他。新約中給他的評語是:大衛是合乎神心意的人(徒十三22)。大衛王的元帥及武將 ─ 亞比篩、約押、亞撒黑及亞瑪撒都是他的外甥。廣義來說,也都是猶大支派的人(二13~17)
4. 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有智慧、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能想出各樣的巧工,他是製作會幕及其器具的兩個負責人之一(二18~20,出卅一1~5)。何等尊榮,比撒列蒙神所召,有份於會幕製作的聖工
5. 大衛的眾子(三1~9),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半,這期間從六位妻子生了六個兒子(撒下三2~5)。後來在耶路撒冷作王卅三年,從拔書亞(就是拔示巴)生了四個兒子,另從別的妻子生了九個兒子。所以,大衛共有十九個兒子,妃嬪的兒子不算在內
6. 所羅門的後裔(三10~24),這裡所提到的人,就是分裂為南北兩國之中的南國─猶大國的列王,從羅波安王至西底家王被擄。後來約雅敬的曾孫所羅巴伯是歸回的猶太人中的首領。在以斯拉記裡,都說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這裡說他是毘大雅的兒子(三18),根據這裡的記錄(三17~19),撒拉鐵是大哥,毘大雅是老三;有可能是撒拉鐵沒有子嗣,老三的兒子所羅巴伯就過繼給大哥撒拉鐵。所以,後來的記錄都顯示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
7. 雅比斯的禱告(四10),他願神賜福給他,擴張他的境界,常與他同在並且保祐他,神就應允他所求的。這也該是我們的禱告,求主在我們裡面成長並擴大,讓我們更聯於祂,得着祂並且被主得着!
8. 耶孚尼的兒子迦勒與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四13~15)。迦勒是十二個探子之一,一路以來忠心耿耿地跟隨摩西和約書亞的帶領。當他向約書亞提出希望分得一分產業時,約書亞很爽快的把希伯崙分給他為業(書十四6~15),因迦勒一直專心跟從耶和華神。俄陀聶因幫助迦勒攻下基列西弗,迦勒就把他女兒押撒給俄陀聶為妻,也給他水泉(書十五13~19)
四、關於流便的家譜(五1~10)
1. 流便原是以色列的長子,因他的亂倫,他長子的名份就歸了約瑟(創四十九3~4)。流便絕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最佳寫照,這成為我們強烈的鑑誡
2. 流便、迦得和瑪拿西半支派分得約但河東之地(民卅二,申三12~17),這片地是因以色列人戰勝巴珊王噩和亞摩利王西宏而奪取的
3. 流便的子孫向東延到伯拉大河邊的曠野,因他們在基列地的牲畜增多。掃羅年間,他們也戰勝夏甲人,就在基列東邊的全地,住在夏甲人的帳棚裡(9~10)
五、關於約但河東兩個半支派的結局(五18~26)
1. 當以色列人未攻進美地之前,迦得及流便二支派的人看見約但河東的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向摩西請求要分得此地。後來,因他們同意一起打仗,直至攻取迦南美地,他們的男丁才回到約但河東定居,於是摩西同意他們(民卅二)。這其實是他們憑自己的揀選而有的;在屬靈的事上,我們應當凡事仰望主,尋求主帶領和顯明,不應當憑自己而揀選
2. 這兩支派半的人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神行邪淫。所以,以色列的神就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毘尼色攻打他們並擄到亞述(25,26,王下十五19,29),他們成了以色列人中最早被擄到外邦之地的人
歷代志上追求:六至十章
【大綱】
一、先祖的家譜(續)(六~九)
1. 利未的家譜(六1~81)
2. 以薩迦的家譜(七1~5)
3. 便雅憫的家譜(七6~12,八1~40)
4. 拿弗他利的家譜(七13)
5. 瑪拿西的家譜(七14~19)
6. 以法蓮的家譜(七20~29)
7. 亞設的家譜(七30~40)
8. 歸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的家譜(九1~34)
9. 掃羅家族的家譜(九35~44)
二、以色列的第一個王 —— 掃羅王的結局(十1~14)
【要點】
一、關於利未的家譜(六1~81):
1. 亞倫、摩西是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可拉也是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亞倫、摩西和可拉是堂兄弟的關係,他們同有的祖父 —— 哥轄。亞倫和摩西的父親 —— 暗蘭是大哥;可拉的父親 —— 以斯哈(亞米拿達)是二哥(1~22,民十六1)
2. 可拉聯合一些人及會眾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起來攻擊摩西和亞倫(民十六),這就是可拉黨的叛逆。這是由於他們的野心,不服摩西和亞倫的帶領,他們認為摩西和亞倫擅自專權,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又自立為王要管轄眾人(民十六3,13)。從摩西的回話裡,暴露出可拉等人不甘於利未人的事奉,想要升等而有祭司的職任(民十六10)。這就是墮落人的野心,不服在神主權的安排下,憑著肉體想要為自己得著什麼,何等可悲!這些人不認識神,不認識神生命的道路,也不認識神主宰的權柄。結果他們經歷到神最嚴厲的審判(民十六31~35)
3. 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祭司非尼哈(3,4)。以色列人住在什亭時,百姓與摩押女子有了淫亂且拜他們的偶像,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民廿五1~5)。當摩西和全會眾正在會幕前哭泣時,有一個以色列人帶著一個米甸女人從他們面前經過。祭司非尼哈就拿著槍,將那以色列人和那米甸女子刺死。這樣,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息了,當時遭瘟疫而死的有二萬四千人(民廿五6~9)。祭司非尼哈使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的怒氣消了,因他有耶和華神的忌邪之心。所以,耶和華神將平安的約賜給他,使他和他的後裔要永遠得著祭司的職任(民廿五11~13)。神是忌邪的神(出廿3,林後十一2,3),願我們都像祭司非尼哈那樣被神充滿,以神的心為心
4. 可拉及其同謀雖然受了耶和華神嚴厲的審判,但可拉的後代中,卻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 撒母耳(22~38,撒上一1)。可拉因背逆而遭受神的審判表明神是公義的神;而他的後代中,有一位分別為聖歸神的撒母耳表明神是滿有憐憫和恩慈的神。這裡的記載指出撒母耳是利未支派可拉的後代;而撒上的記錄顯明他是以法蓮人。歷代志上是按血緣說,他是利未支派的人;撒上可能是因他父母住在以法蓮的山地,就記載他是以法蓮人(撒上一1,書廿一5,代上六66~69)
5. 撒母耳尚未出生,就被他母親哈拿奉獻給耶和華作為拿細耳人(撒上一11)。他雖是利未支派,但非亞倫家的後代,所以藉拿細耳人的奉獻,他被分別為聖成為祭司事奉神。至終,他是祭司、先知、也是士師(撒上二35,三20,七13)。他帶進君王的職事(撒上十1,十六12,13),他成了轉移時代的人。為著可拉後代中的撒母耳,我們敬拜主!
6. 利未人得了48座城邑,其中包含6座逃城(54~81,民卅五6~8),這指明:
a. | 人能逃到基督裡、經歷基督作逃城,與祭司及利未人的服事有關。這含示我們的服事,該把人服事到基督裡,讓基督成為他的護庇 |
b. | 48=6*8,6是指受造的人,8表明復活。這指明我們的服事是將受造而墮落的人,服事到基督的復活裡;也指明我們的服事是在基督的復活裡,不是在人的天然或肉體裡服事。這就是在復活裡,把人服侍到基督的復活裡 |
c. | 48=4*12,4代表受造之物,12代表神行政裡的永遠完全與完整。這表明我們的服事,要有永遠的眼光;也指明我們真實的事奉,在神眼中有永遠的價值。所以保羅說,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 |
二、瑪拿西的家譜(七14~19),瑪拿西的後代中,有西羅非哈,西羅非哈有5個女兒,卻沒有兒子。五個女兒曾向摩西陳情,希望能分得產業,最後她們分得父親原有的產業(民廿七1~11)。後來瑪拿西支派的族長有疑慮,若是這5個女兒嫁給別支派的人,那將來瑪拿西支派的產業將會減少(民卅六1~4),所以就有了承受產業的女子,其嫁人的律例(民卅六5~12):
1. 她們可以隨意嫁人,只是要嫁同宗支派的人。這樣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要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民卅六6,7)
2. 這指明我們的產業 —— 基督,是不可轉讓的,不應該轉讓的,也無法轉讓的
3.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要守住我們的產業 —— 基督。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活在我們裡面,長在我們裡面,更要成形在我們裡面(加二20,四19)。因此,我們個人要負責去勞苦以賺得基督,並用所得著的基督去供應聖徒,服事聖徒。當我們這樣去經歷基督,得著基督,至終,基督成為我們的獎賞。所以保羅說,不可讓人奪去你們的獎賞(西二18)!
三、關於以法蓮的家譜(七20~29),以法蓮的後代中,有一位約書亞(七27)。約書亞在摩西早期的職事時,就一直陪在摩西身邊,協助摩西,聖經記載他是摩西的幫手(出十七9~14,廿四13,卅三11)。後來他也是窺探迦南美地的十二個探子之一(民十三16,十四6),他和迦勒是僅有的兩個探子報告好消息,其餘的10個探子因不信的惡心,都報告壞消息。摩西死後,約書亞接續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美地(申卅四7~9,書一1~3)。所以,是約書亞幫助以色列人實現了多年前神對列祖的約,要以色列人進到迦南美地,得著美地為業。摩西沒有完成的使命,約書亞完成了!
四、以色列的第一個王 —— 掃羅王及其結局(十1~14)
1. 掃羅王是便雅憫支派,基士的兒子,掃羅長得健壯且俊美,又體格高大(八33,九39,撒上九1,2)
2. 掃羅為王乃是耶和華神所揀選並且由祭司撒母耳所膏(撒上十1),也經由眾支派掣簽而得著印証(撒上十17~21)。當眾人看見他時,都大聲歡呼說,願王萬歲,他也得著眾人的擁戴與跟隨
3. 雖然掃羅有很好的開始,但很快的,他就違背神的命令,當神藉著撒母耳告訴他,要去打擊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但掃羅憐惜亞瑪力王亞甲,也愛惜牛、羊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後來,撒母耳指責他說,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他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他作王(撒上十五1~23)
4. 最後,掃羅和三個兒子一同戰死。因為他干犯了耶和華,又去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大衛(十1~6,13,14)
歷代志上追求:十一至十五章
【大綱】 —— 大衛作王
一、他的受膏和攻取錫安(十一1~9)
二、他的勇士們(十一10~十二40)
1. 個別的勇士(十一10~47)
2. 到洗革拉幫助大衛的勇士(十二1~7)
3. 迦得支派中歸大衛的勇士(十二8~15)
4. 便雅憫及猶大支派中歸大衛的勇士(十二16~18)
5. 瑪拿西支派中歸大衛的勇士(十二19~22)
6. 勇士們組成的軍隊(十二23~37)
7. 勇士們同心擁立大衛為王(十二38~40)
三、他為約櫃預備居所(十三1~14,十五1~29)
1. 將約櫃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十三1~14)
2. 運約櫃至大衛城(十五1~29)
a. 招聚眾人說明此事(1~3)
b. 任命利未人抬約櫃,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4~15)
c. 任命利未人唱歌並作樂(16~24)
d. 盛大儀式又歡欣鼓舞的迎約櫃(25~28)
e. 米甲因大衛王迎約櫃跳舞的舉動而輕視他(29)
四、記大衛王的眾子(十四1~7)
五、大衛王擊敗非利士人,他的名聲傳揚到列國(十四8~17)
【要點】
一、大衛的勇士們(十一10~十二40)
1. 大衛能成功,攻城掠地,擴張國力,除了他的虔誠向耶和華之外;他的勇士們是功不可沒。這些勇士們個個英勇無比,有他們的協助,使得大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也是為何聖靈要記下勇士們的名字(撒下廿三8~39,代上十一10~47)。可能是因大衛很有度量,他能接納各式各樣的勇士為他效力,包括便雅憫及猶大支派以外的人;甚至還有外族人,如亞捫人、赫人…
2. 到洗革拉幫助大衛的勇士(十二1~7)。此時,掃羅王掌權,大衛仍在躲避掃羅的追殺而留在洗革拉;而這些乃是便雅憫人掃羅的族弟兄。他們造訪大衛並要幫助他打仗,他們善於拉弓,能用左右兩手甩石射箭。這些人離棄同族人的掃羅王,而加入大衛的陣營,肯定加強了大衛的信心,認識他自己的路在神眼中是正確的
3. 迦得支派中歸大衛的勇士(十二8~15),這十一個迦得的軍長,至小的能抵一百人,至大的能抵一千人。他們都是大能的勇士,面貌好像獅子,快跑如同山上的鹿。他們的加入,對大衛是如虎添翼啊!
4. 便雅憫及猶大支派中歸大衛的勇士(十二16~18),雖然只有三十位,但他們全心全意歸向大衛,他們認識到耶和華神在幫助大衛。大衛就收留並立他們為軍長
5. 瑪拿西支派中歸大衛的勇士(十二19~22),這些是瑪拿西支派中的千夫長來投奔大衛,幫助大衛攻擊群賊,他們都是大能的勇士,且作軍長。那時,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以致成了大軍,如神的軍隊一樣
6. 預備打仗的兵來到希伯崙見大衛,要照耶和華的話,將掃羅的國位歸於大衛。從十二支派來的軍兵共超過卅四萬人,他們都是行伍出身,能征戰的勇士,也都誠心來到希伯崙一心一意要立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十二23~40)
二、大衛為約櫃預備居所(十三1~14,十五1~29)
1. 飄泊的約櫃(撒上四~六,七1,2,撒下六,代上十三),在撒母耳幼小時,曾在祭司老以利身旁學習事奉。老以利的兩個兒子罪惡甚重,因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也曾與會幕前伺候的婦人苟合(撒上二12~25)。有一次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打仗,他們竟把約櫃從示羅抬來,以利的兩個兒子作陪,以為搬出神的約櫃,必能戰勝非利士人。結果,以色列人戰敗,神的約櫃被擄,以利的兩個兒子被殺(撒上四1~11)
2. 非利士人將神的約櫃從以便以謝抬到亞實突,神審判亞實突人,叫他們生痔瘡;他們把約櫃運到迦特,結果迦特城的人,無論大小都生痔瘡;他們又把約櫃運到以革倫,結果城中有人因驚慌而死,未死的人都生了痔瘡;這樣經過了七個月,非利士人把約櫃送到伯示麥。耶和華因伯示麥人擅觀約櫃,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因伯示麥人的請求,基列耶琳人就下來,把約櫃接上去,放在亞比拿達家中有廿年之久(撒上五、六、七1,2)約櫃在外飄泊共廿年又七個月
3. 大衛認識到約櫃這些年飄泊在外,是不正常的情形。於是他與千夫長、百夫長及一切首領商議,希望將約櫃從基列耶琳運回來,眾人都以這事為美;他們就將神的約櫃從亞比拿達的家中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牛車。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在神面前作樂又極力跳舞歌唱。到了基頓的禾場,因為牛前失蹄,烏撒就伸手去扶約櫃,耶和華就發怒,擊殺烏撒,他就死在神面前…。於是,大衛懼怕,不敢再把約櫃運到大衛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十三1~14)
4. 在這同時,大衛積極佈署為約櫃預備地方,他也認識到只能由利未人抬約櫃,就招聚利未人至耶路撒冷要把約櫃抬到他所預備的地方(十五1~3)
5. 大衛又招聚亞倫的子孫和利未人,請他們要自潔,為要抬神的約櫃…。於是祭司和利未人自潔來抬神的約櫃,這是照耶和華神藉摩西所吩咐的(十五4~15)。這表明背負神見証的人,必須是分別為聖,屬神又潔淨的人。神的見証是聯於祂的生命得彰顯,參與神聖工的人須要全然聖別。就如同保羅勸勉提摩太要自潔,脫離卑賤,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
6. 大衛極為看重約櫃的歸回,吩咐利未人的族長派他們歌唱的弟兄,用琴瑟和鈸作樂,歡喜大聲的歌頌。又有歌唱的首領,教導大家歌唱(十五16~24)
7. 大衛和以色列的長老並千夫長都去俄別以東的家,歡歡喜喜的將約櫃抬上來。大衛和抬約櫃的利未人並歌唱的人都穿細麻布的外袍,大衛另穿細麻布的以弗得。這樣,以色列人歡呼、吹角、彈琴、鼓瑟…將約櫃抬上來(十五25~28)。此時的大衛王,如同大祭司般指導祭司和利未人進行運送約櫃之聖事
8. 約櫃進城的時候,米甲看見大衛王踴躍跳舞,心裡就輕看他(十五29,撒下六20~22)。她就受了咒詛,直至死時,沒有生養兒女(撒下六23)。她的遭遇提醒我們,聯於神見証的事都是嚴肅的,我們不能輕看,也不該輕看。願神保守我們的心,敬虔又敬畏神,尊重神和祂的見証過於一切!
三、大衛王擊敗非利士人,他的名傳揚到列國(十四8~17)
1. 非利士人是含的後代(創十6~14)
2. 在以撒的時代,非利士人因嫉妒他,就把亞伯拉罕的僕人所挖的井都塞住,填滿了土,以致非利士人和以撒有一些零星的衝突(創廿六12~25)
3. 後來的演變,非利士人成了以色列人的世仇,他們之間不停的有爭戰,士師時代如此(士三31,十四~十六),撒母耳的時代,也是如此(撒上四~六),約櫃的被擄,就是非利士人所為。掃羅王時代,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的關係,未曾改善(撒上十三,十四)
4. 大衛在初加入掃羅的陣營時,曾力戰巨人歌利亞,勝了他並殺了他而擊潰了非利士人(撒上十七)
5. 大衛和歌利亞交戰的經驗告訴他,得勝在乎倚靠耶和華神。因此,非利士人來索戰,大衛是不斷的求問神,尋求神。他的爭戰策略都聯於神,神也指示他如何爭戰。他戰勝非利士人,他的名聲傳揚到列國
歷代志上追求:十六至二十章
【大綱】── 大衛作王(續)
一、大衛為約櫃預備居所(十六1~43)
二、大衛有意為耶和華神建造聖殿(十七1~27)
三、大衛的征戰與得勝(十八~二十)
1. 征服非利士人、摩押人、瑣巴人、亞蘭人和以東人(十八1~13)
2. 大衛向眾民秉公行義(十八14~17)
3. 征服亞捫人和亞蘭人(十九1~19)
4. 又征服亞捫的各城(二十1~3)
5. 又征服非利士人(二十4~8)
【要點】
一、大衛為約櫃預備居所(十六1~43)
1. 眾人將約櫃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就在神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大衛獻完了祭之後,就奉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並且分給以色列人,每人一個餅、一塊肉和一個葡萄餅(十六1~3)。其實獻祭和分祭物是祭司的工作,現在的大衛王也在做祭司的工作,這含示時代的轉移,從祭司時代轉移到君王時代,叫君王在祭司之上。在祭司時代,百姓的首領應當聽從祭司(民二十七21,22);然而在君王時代,祭司應當服從君王(撒上二35,太十二1~8)。所以我們看見在這裡大衛安排祭司和利未人的工作(十五、十六)
2. 大衛向耶和華神的頌讚(7~22,詩一〇五1~15),這裡我們看見他的頌讚裡強調神的約(15),神的話(15),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16),將約向雅各定為律例,向以色列定為永遠的約(17)。而神向列祖的約,主要內容就是將迦南地賜給他們,作他們產業的分(18)。何等奇妙!大衛非常了解神在先祖身上的帶領和目的!
3. 在十六37-42的記載指明帳幕和銅祭壇在基遍,約櫃卻在耶路撒冷的帳幕裡(十五28、十六1)這是極不正常的光景,這與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在外飄泊有關,因大衛的心意,才把約櫃從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運到耶路撒冷。約櫃預表基督,而帳幕是約櫃的擴大預表教會;約櫃在帳幕裡,預表基督在教會中,教會成為基督的擴大,基督的彰顯。約櫃不在帳幕裡,預表教會偏離了神的心意,失去了基督,不能成為基督的見證。這提醒我們,在教會中,我們該以基督為生命、為中心、為內涵;教會應該充滿基督,彰顯基督
二、大衛有意為耶和華神建造聖殿(十七1~27)
1. 大衛自己住在香柏木的宮中,而耶和華的約櫃反而在帳幕裡。因此,他向先知拿單表達想要為耶和華神建造聖殿的想法。拿單也鼓勵他照他的心意而行,因他有神的同在(1、2)
2. 大衛的心願非常蒙神稱許。因此,神要多方面的祝福大衛(3~15):
a. | 立大衛作以色列的君(3~7) |
b. | 神要與大衛同在,剪除他的一切仇敵,並使他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8) |
c. | 神必為以色列人選定一個地方,他們要住在那裡,不再遷移,神要治服一切仇敵,他們不再受害(9、10上) |
d. | 神要為大衛建立家室(10下) |
e. | 神要使他的後裔接續他的位,也要堅定他的國(11), 這裡有兩面的應驗:肉身的應驗指大衛的兒子所羅門要接續他的王位,神也要堅定所羅門的國。屬靈的應驗是指基督是大衛的後裔(太一1)。基督的降生要帶進天國,就是神的國。甚至,將來世上的國,要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十一15) |
f. | 大衛的後裔要為神建造殿宇(12上):肉身方面的應驗,指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將來要為神建造聖殿。屬靈方面的應驗,指基督作為大衛的後裔,要來建造教會作為神的殿,神的居所(太十六18、約二19~21) |
g. | 第13節上說,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這個應驗在主將來在地上時,祂是父神的愛子,是父神所喜悅的(太三17、十七5) |
h. | 第14節說,我卻要將他永遠堅立在我家裡,和我國裡,他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在肉身方面的應驗是指大衛、所羅門的後代要作王掌權,正如後來的南國猶大國的王都是所羅門的後代。在屬靈方面的應驗是指在千年國裡,基督要作王,直到永遠(啓十一15) |
3. 大衛對耶和華神的頌讚(十七16~27)
a. | 謙卑的承認自己的渺小(16、17上) |
b. | 感謝神的看顧並加給他尊榮(17下、18) |
c. | 敬拜神是獨一的神(19、20) |
d. | 敬拜神的拯救並顯出祂的大名(21) |
e. | 以色列人要作神的子民,而耶和華要作他們的神(22) |
f. | 求神堅定祂的應許,直到永遠(23) |
g. | 願神的名永遠堅立,被尊為大(24) |
h. | 求神賜福給他的家,直到永遠(25~27) |
三、大衛的征戰與得勝(十八~二十)
1. 大衛征服了西側的非利士人,從他們手中奪取了迦特和屬迦特的村莊;東南側的摩押人也征服了;北面的瑣巴人,亞蘭人也征服了;還有東南面的亞瑪力人和以東人也都征服了(十八1~13)
2. 大衛信靠神,他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十八6、13)。他將征服敵人而取得的各種金盾牌、金器、銀器和銅器,各樣器皿都分別為聖獻給耶和華(十八8、10、11)。這表明我們對神的種種經歷(金器、銀器),不該留下為自我珍賞,自我陶醉與滿足;而是該分別為聖,完全獻給神,讓神得著滿足
3. 大衛作為以色列眾人的王,又向眾民秉公行義。又有約押作元帥,約沙法作史官,撒都和亞西米勒作祭司,沙威沙作書記,比拿雅統轄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他的眾子都在王的左右作領袖(十八14~17)。文武百官,通力合作,全國百姓同心協力,此時的以色列國已是強國了。這預表在新約教會中,各個肢體都得成全並得供應,有恩賜的人及眾肢體都盡功用,基督的身體就在愛裡建造起來了(弗四11、12、15、16)
4. 大衛征服亞捫人和亞蘭人(十九1~19),雖然亞捫人竭盡所能的備戰,並從鄰國調兵遣將;但大衛的將領約押和亞比篩領軍有方,將士用命,徹底將亞捫人和亞蘭人打敗了。聽聽約押和亞比篩的話: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祂的旨意而行(十九13)。他們將士用命,上下一心,同一目標;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們尊重神的旨意,為神的城邑和神的百姓而戰。如今我們也是一樣,為神的國,為教會的建造而擺上自己,起來征戰!求神加力並供應我們!榮耀歸神!
5. 大衛又征服亞捫人的各城(二十1~3),由約押元帥領軍毀壞亞捫人的地,圍攻拉巴。拉巴是亞捫人的首都,位於約旦河的東邊。約押攻打拉巴,將城傾覆,徹底摧毀亞捫人的勢力。大衛奪了亞捫王的金冠冕,又從城裡奪了許多的財物
6. 又三次打敗非利士人(二十4~8),先前大衛曾力戰迦特人的英雄-歌利亞,打擊了非利士人的士氣而擊潰他們(撒上十七)。大衛的僕人也是英勇無比,面對這些巨人的後代,他們無所懼怕,奮勇殺敵,就把他們徹底消滅,摧毀了非利士人的勢力
歷代志上追求: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大綱】── 大衛作王(續)
一、大衛數點百姓之罪(二十一1~31)
1. 大衛數點百姓,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1~8)
2. 神讓大衛選擇災害的方式,於是耶和華降瘟疫給以色列人,他們就死了七萬人(9~17)
3. 大衛築壇獻祭,耶和華神就應允他(18~31)
二、大衛為殿的建造預備材料(二十二1~18)
1. 大衛預備許多材料(1~4)
2. 對兒子所羅門的囑咐,要起來為神建造殿宇(5~15)
3. 吩咐眾首領協助所羅門來建殿(16~18)
三、安排祭司和利未人的供職(二十三~二十五)
1. 立兒子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二十三1)
2. 安排利未人的職任(二十三2~32)
3. 安排祭司有二十四個班次(二十四1~19)
4. 其餘的利未人都掣籤得職(二十四20~31)
5. 分派亞薩、希幔,並耶杜頓和他們的子孫,成為二十四班的歌唱、彈琴者(二十五1~31)
【要點】
一、大衛數點百姓之罪(二十一1~31)
1. 大衛數點百姓而犯了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3),可能的原因有:
a. | 數點百姓是出於大衛自己,不是出於神。民數記中也有幾次的數點百姓,那是出於神,為要將百姓編組成軍。大衛的數點可能是出於自己,為要有所可誇的 |
b. | 數點的方式,沒有照著神。民數記中的數點,數點利未人,必須在一個月以上;數點以色列的男丁,為著征戰,必須在二十歲以上;或是數點利未人,為著具體參與事奉,必須在三十歲至五十歲之間。而大衛的數點以色列人是針對拿刀的,表明是為打仗的。似乎這樣的數點不是出於神,也不是照著神。所以,神不喜悅這數點百姓的事,便降災給以色列人(7) |
c. | 沒有奉獻贖價銀。按神的規定,以色列人二十歲以上的男丁被數點時,要奉獻半舍客勒的贖價銀,是給耶和華神的禮物,而且富足的人不可多出,貧窮的人也不可少出,每個二十歲以上的男丁,都要出這贖價銀,作為會幕的使用(出三十11~16) |
2. 耶和華神要大衛選擇三樣災害之一:國中有三年的飢荒或是敗在敵人面前,被敵人的刀追殺三個月或是國中有耶和華的刀,就是三日的瘟疫,耶和華的使者在以色列的四境施行滅絕(9~12)。大衛的回應:他情願落在耶和華手裡,因祂有豐盛的憐憫,他不願落在人手裡。於是耶和華降瘟疫給以色列人,他們就死了七萬人。當天使要去滅耶路撒冷時,耶和華看見就後悔,於是吩咐天使住手。那時,天使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那裡(13~15)
3. 大衛向神悔改認罪,耶和華神要大衛築壇獻祭,地點就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阿珥楠本有意將與禾場相連的地、牛及器具都送給大衛王。但大衛堅持要用足價向他買,因大衛不用別人的東西獻給耶和華,也不用白白得來的東西獻為燔祭(16~27)。大衛對整個事件的反應表明他認識神是滿有憐憫的神。所以,他不願落在人手裡,情願落在神手裡;而且獻給神的祭物,必須是我們出代價得著的。所以,他堅持要用市價向阿珥楠買地及獻祭所需要的一切
4. 阿珥楠的禾場後來成為聖殿的所在;這表明神的建造是基於人的悔改認罪,神的赦免,加上人的奉獻和神的悅納(26~31,代下三1)
二、大衛為殿的建造預備材料(二十二1~18)
1. 大衛預備許多的材料,包括鐵、釘子、鉤子、銅、香柏木…。因為神曾吩咐他不可建殿,而他的兒子所羅門將要建殿(1~8)。大衛預備建殿的材料,預表基督在升天時,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詩六十八18,弗四8)。主在升天裡所擄掠的人,就是使徒、先知、傳福音者,還有牧人和教師。他們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造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這些有恩賜的人,他們在基督的身體裡作成全的工作,幫助眾肢體在生命中成長,對真理有認識,並且會運作,能事奉。當眾肢體都合適的盡功用,基督的身體就在愛裡建造起來了(弗四16)
2. 大衛召了所羅門來,囑咐他要起來為耶和華建造聖殿(5~15)。所羅門意平安、太平。神要他作太平的人,神必使他四境有太平、平安,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所羅門預表基督是平安王,和平的君,祂的來臨,把平安帶給我們,也要把我們引到平安的路上(來七1~3,賽九6,創四十九10,路一78、79)
3. 這也指明,教會的建造是在平安裡。如同在舊約裡,以色列人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在平安裡,才可能有建造,為了神殿的建造,為了耶路撒冷的建造,以色列人中必須有平安(詩一百二十二6~9);在新約裡,同樣的,教會的建造更是需要在平安裡(徒九31,弗二14、15)
三、大衛安排祭司和利未人的供職(二十三~二十五)
1. 安排利未人的職任(二十三)
首先,大衛招聚眾首領、祭司利未人、三十歲以上的男丁,共有三萬八千人。其中二萬四千人,管理聖殿的事,有六千人作官長和士師,有四千人作守門的,又有四千人用大衛所作的樂器頌讚耶和華。大衛將利未人革順、哥轄、米拉利的子孫,分了班次(2~6)。
大衛也把利未子孫作族長的,照著男丁的數目,從二十歲以上的,都辦耶和華殿的事務。他們的職任是服事亞倫的子孫,辦理神殿的事務。並管理陳設餅、素祭的細麵或無酵餅…。每日早晚稱謝耶和華,又在安息日、月朔並節期,將燔祭獻給耶和華。又看守會幕和聖所,並協助眾祭司辦理聖殿的事(14~32)
2. 安排祭司的職任,共有二十四個班次(二十四1~19)
a. | 亞倫原有四個兒子: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拿答和亞比戶因獻凡火,就被火燒死(利十1~7)。他們沒有兒子,所以,以利亞撒和以他瑪供祭司的職份。以利亞撒的子孫中,有十六個族長;以他瑪的子孫中,有八個族長。由這二十四族長領頭,分成二十四個班次,要照耶和華神藉他們祖宗亞倫所吩咐的條例,進入耶和華的殿,供祭司的職任(1~19) |
b. | 24=2×12,2代表見證,12代表永遠或永遠的完全。表明這些祭司的事奉,是在見證這位永遠的神;也表明祭司的事奉(見證),在神眼中有永遠的價值 |
c. | 24=3×8,3是指三一神,8代表復活。表明祭司們所事奉的神,乃是復活的神,也表明祭司們的事奉是在三一神裡,也是在復活裡,不是在天然裡或肉體裡 |
3. 分派亞薩、希幔和耶杜頓的子孫作彈琴歌唱者,並分派為二十四個班次(二十五1~31)
a. | 亞薩、希幔和耶杜頓都是大衛王所命定的(6),他們要負責教導他們的後代子孫來彈琴、鼓瑟、敲鈸和歌唱。這些人無論大小、為師的、學徒的都一同參與並編成為二十四個班次(8),一同在殿裡侍奉,何等美妙! |
b. | 希幔是撒母耳的孫子(代上六31~33),撒母耳是可拉的後代(代上六34~38)。可拉及其同黨因背逆不服神的權柄而遭受神嚴厲的審判,這表明神是公義的神。另一面,因可拉的眾子沒有參與背逆,所以神沒有審判他們,他們沒有死亡(民二十六11)。神是公義、公平的,誰有罪就審判誰。律法也強調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凡被殺的,都是因本身的罪(申二十四16,王下十四5、6) |
歷代志上追求:二十六至二十九章
【大綱】── 大衛作王(續)
一、安排守門人的班次(二十六1~19)
二、分派利未人掌管神殿的府庫和聖物的府庫(二十六20~28)
三、任命利未人作官長和士師,管理以色列人的外事(二十六29~32)
四、分派十二個班,由班長帶領二萬四千人,每年按月輪流,替換出入,服事王(二十七1~15)
五、分派管理十二支派及亞倫家的首領(二十七16~24)
六、大衛王的臣僕及其職守(二十七25~34)
七、大衛招聚眾首領到耶路撒冷並宣述建殿之意(二十八1~二十九25)
1. 宣示給眾首領,神要他兒子所羅門起來建造聖殿(二十八1~8)
2. 囑咐所羅門要誠心樂意的事奉神並剛強去行(二十八9、10)
3. 將耶和華神啟示給他的聖殿樣式,指示給所羅門(二十八11~21)
4. 大衛為神的殿預備材料並激勵眾首領奉獻(二十九1~9)
5. 大衛的頌讚(二十九10~19)
6. 全會眾的頌讚和獻祭(二十九20、21)
7. 又膏所羅門作王並膏撒督作祭司(二十九22~25)
八、大衛的離世(二十九26~30),他作王共四十年
【要點】
一、大衛安排聖殿守門的班次(二十六1~19),由守門的班長領軍,他們都是善於辦事的壯士。班長與他們的兄弟一同在耶和華的殿裡,按班供職。他們無論大小,都按著宗族掣籤,分守各門(二十六12、13)。用掣簽的方式來決定如何輪班,這其實是最沒有爭端的;這就是把一切信靠神,把一切交託給神主宰的權柄。以色列人在分美地的事上,約書亞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決定(書十八4~10)。每天東門有6人,北門有4人,南門有4人,庫房有2人,又有2個輪班替換,西門街道上有4人,加上遊廊有2人。每天共有24位利未子孫擔任守門的工作
二、分派利未人掌管神殿的府庫和聖物的府庫(二十六20~28)
1. 革順族和拉但的子孫,掌管耶和華殿裡的府庫(21~23),殿裡的府庫所有的器具,直接與聖殿──神的見證有關。這表明我們對神和基督的經歷,直接和神的見證有關的,需要保護並持守,不能丟失…
2. 摩西的孫子細布業,他的兄弟以利以謝及示羅密和他的弟兄掌管聖物的府庫(24~28)。這些聖物是大衛和眾族長、千夫長、百夫長並軍長所分別為聖的物,他們將爭戰時所奪的財物分別為聖,以備修造耶和華的殿。表明我們因屬靈的爭戰而經歷的基督,這些是間接連於神的見證。這些也要保護並持守,因這樣的經歷可能有助於神的見證!
三、分派十二個班,由班長帶領二萬四千人,每年按月輪流,替換出入,服事王(二十七1~15)
1. 想想看,每個月有二萬四千人在服事王室,等於一年裡有24,000*12=288,000。這表示將近有三十萬人,在服事王室。大衛在這裡的安排,也就演變成後來所羅門的實行,他在以色列全地,立了十二個官吏,使他們供給王和王家的食物,每年每人負責一個月(王上四7~28)
2. 這十二個班長,除了要管理二萬四千人,每年中有一個月要服事王(1)。他們很多也是勇士,為大衛出生入死,立下不少戰功。如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他作了大衛的護衛長(5、6,十一22~25);約押的兄弟亞撒黑(7,十一26);提哥亞人益吉的兒子以拉(9,十一28);謝拉族戶紗人西比該(11,十一29);以法蓮族比拉頓人比拿雅(14,十一31)。這些勇士們,戰時要負責帶兵,奮勇殺敵;平時要帶領眾人,按月來服事王室,也真是辛苦他們了!
3. 大衛和所羅門的奢華,其實埋下了所羅門必將衰敗的根源。後來所羅門多寵異族的女子,就帶進偶像…。當他兒子羅波安繼位時,耶羅波安和以色列會眾來向新王求情,對他說,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作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作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王上十二4)。而羅波安不聽老臣的建議,安慰百姓;反而聽從他的官二代朋友,就回答百姓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王上十二14)。接著以色列人就擁立耶羅波安為王,背叛羅波安王了…
四、大衛王的臣僕及其職守(二十七25~34)
1. 整體來說,大衛王是治國有方,能適才任用,整個國家也井然有序。他是爭戰的勇士,驍勇善戰;難能可貴的是,他也很有謀略與智慧,把整個國家治理得一板一眼。這可能跟他敬畏神,有神的智慧很有關係,也因敬畏神而謙卑處事,能廣納建言,人就樂於為他工作。所以他吸納了各種專才,在不同的領域裡為他和他的國效力
2. 這一段所記載的人,是為大衛王管理各種產業的;包括掌管田野保障的倉庫,掌管耕田種地的,管葡萄園的,管葡萄園酒窖的,管高原橄欖樹和桑樹的,管沙崙牧放牛群的…。還有作書記的,作史官的,作謀士的,作元帥的…
3. 前幾章所提及的,大衛王為聖殿作的種種安排,守門的班次,歌唱的班次,掌管府庫的,作官長或士師的利未人…。這一切表明整個國家井然有序,這預表教會的治理,需要眾聖徒在長老們的帶領下,合適地盡功用,讓教會建造起來,成為基督身體的見証,成為活神的家,真理的柱石和根基,並成為敬虔的奧秘,神在肉身顯現(羅十二3~8,林前十二14~30,提前一~三)
五、大衛招聚眾首領到耶路撒冷並宣述建殿之意(二十八、二十九)
1. 宣示給眾首領,神要他兒子所羅門起來建造聖殿(二十八1~8),大衛可說用心良苦,不希望所羅門在建造聖殿的工程上,有阻礙,或躭延。所以他要得著眾首領的協助,以利建殿工程的進行。大衛是用心在佈局
2. 王對兒子所羅門是苦口婆心的勸告,要他好好尋求神,敬畏神,不能離棄神;也鼓勵所羅門要剛強去行,因神已揀選他來建造聖殿(二十八9、10)
3. 大衛王也把神給他的啟示,關乎聖殿的所有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都指示所羅門,包括殿的院子,周圍的房屋,殿的府庫,及殿裡各樣的器皿的樣式和它們的分兩(二十八11~19)
4. 大衛為神的殿預備材料,也激勵眾首領奉獻材料(二十九1~9)。大衛對眾首領見証他如何為神殿的建造預備各種材料,包括金子、銀子、銅、鐵、木材、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及各種寶石…。並且因愛慕神殿的緣故,又將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要建造神的殿(1~5)。大衛王因愛而奉獻,這樣的舉動激勵眾首領也奉獻金、銀和寶石為神殿的需要,他們都誠心樂意奉獻給耶和華,百姓和大衛王都大大歡喜(6~9)
5. 大衛的頌讚和全會眾的頌讚並獻祭(二十九10~21),大衛的頌讚包括:神的國度、尊大、能力、榮耀…;他和百姓的一切都是從神來的;他和百姓的身分是客旅、寄居的;求神堅定百姓的心;求神賜給所羅門堅定的心,遵守神的命令、法度、律例,並成就建殿的盛事…。百姓都稱頌並低頭敬拜神。第二天,百姓向耶和華獻燔祭和奠祭,他們也在神面前吃喝,大大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