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追求

〔林建利專欄〕011

列王紀上追求:一至五章

【大綱】

一、大衛的晚年(一1~二11)

1. 年邁體衰(一1~4)

2. 四子亞多尼雅自立為王(一5~9)

3. 拿單及拔示巴的對策(一10~27)

4. 所羅門受膏為王(一28~53)

5. 大衛對所羅門的遺命及死亡(二1~11)

二、所羅門作王掌權(二12~五18)

1. 結束一些背叛的人,他的國位堅立(二12~46)

2. 娶法老的女兒為妻(三1)

3. 尋求智慧並蒙神應允(三2~15)

4. 以智慧判斷而得眾民的敬畏(三16~28)

5. 選賢能之士一同治國(四1~19)

6. 所羅門的富強與智慧(四20~34)

7. 與推羅王希蘭立約要預備材料為建殿(五1~18)

【要點】

一、列王紀上、下在希伯來原文聖經中原為一卷。本書的記載中未曾明確提到作者是誰,有人推測可能是耶利米寫的。王上涵蓋的時間為一百一十九年,從主前一○一五年至主前八九七年,就是從大衛王死時(二10),至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亞哈謝作王時(廿二51);而王下涵蓋三百三十六年,從主前八九六年至主前五六一年,就是從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作王(三1~3),到被擄之時,以未米羅達作巴比倫王期間(廿五27)。所以,列王紀上、下共包括了四百五十五年

二、列王紀乃是記載在大衛王之後,以色列諸王的各方面,特別是他們向著耶和華神的態度。他們向神的態度就決定了他們的興衰,誠如所羅門王所說的,日光之下,無新鮮事(傳一9),所有的事,都一再重複的發生。所以,聖經中的歷史書,從約書亞記至以斯帖記對我們非常重要,熟讀神子民的歷史,會使我們增智慧、長見識,也叫我們得鑑戒,被提醒、蒙警示。求神憐憫!引領我們進入歷史書的豐富裡,也開啟我們,使我們看見這些歷史事件的內在意義!阿們!

三、亞多尼雅自立為王(一5~9)

亞多尼雅是大衛王的第四個兒子,為哈及所生(撒下三4)。可能他評估整個局面,看到父親大衛王已經年邁體衰,大哥暗嫩被三哥押沙龍所殺,三哥押沙龍也在背叛中被殺,二哥可能沒什麼作為;弟弟們又都年紀太輕,缺少歷練,看來看去好像是他最合適作王,加上他又長得英俊,多少有些自戀。於是找了表兄約押(元帥)和祭司亞比亞他商議。二人的同意和幫助讓亞多尼雅誤以為時機成熟,就自立為王,在隱羅結旁,瑣希列磐石那裡,宰殺牛羊,擺設筵席,宴請王的眾子及臣僕並公佈消息

四、所羅門受膏為王(一28~53)

1. 先知拿單向拔示巴報告亞多尼雅已自立為王,並提議要拔示巴該如何運作協助所羅門被立為王(一11~14)

2. 拔示巴向大衛王報告亞多尼雅已自立為王,大衛王向拔示巴起誓,必以所羅門接續他的王位,並隨即安排膏所羅門為王之事(一15~31)

3. 在大衛王的安排下,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在基訓膏所羅門為王(一32~40)

4. 亞多尼雅得知所羅門被膏為王時非常懼怕,就起來抓住祭壇的角。所羅門派人叫亞多尼雅從壇上下來,並沒有殺他,就讓他回家(一41~53)

五、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並掌權(二12~五18)

1. 結束一些背叛的人,他的國位堅立(二12~46)

a.亞多尼雅透過拔示巴向所羅門求情,希望能將亞比煞賜他為妻,所羅門王不從,卻將亞多尼雅殺死(二12~25),可能所罗门觉得这是乱伦
b.祭司亞比亞他雖參與亞多尼雅的背叛,但所羅門王顧念他曾與父親大衛王共患難;所以沒有殺他,只是解除他的祭司職任(二26、27)
c.約押歸從亞多尼雅的自立為王,所羅門王派比拿雅將他殺死。因為約押殺了兩個比他又義又好的人,就是以色列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猶大元帥亞瑪撒,是在大衛王不知情的情況下作的。所羅門王並且以比拿雅為元帥代替約押(二26~35)
d.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示每,在大衛王往瑪哈念的那日,曾用狠毒的言語咒罵王,後來在王回耶路撒冷的途中曾迎接大衛王,大衛王應許不殺他。但所羅門王昭示,示每只能留在耶路撒冷,示每只要過了汲淪溪就必死。過了三年,示每因追尋逃走的僕人而到迦特,回耶路撒冷時,為所羅門派比拿雅所殺(撒下十六5~14,王上二8,9,36~46)

2. 所羅門與埃及王法老結親,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接她進入大衛城(三1)。所羅門可能想藉姻親的關係來保持與埃及國長久的和平,畢竟以色列人和埃及人有過非常不友善的歷史。但這是人的想法,神的律法並不允許以色列人和外人通婚(出卅四16,申七3,4,書廿三12,13),因為通婚的結果會帶進偶像,離棄神,至終將被神所棄絕。後來,以色列人的歷史正應驗神的律法所預言的!

3. 所羅門王的智慧(三4~28,四29~34)

a.所羅門上基遍去獻祭,在基遍夜間夢中,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並應允他所求的。所羅門不求長壽,或富貴,或滅絕仇敵。他求智慧為要治理神的百姓,就蒙神悅納,神給他的智慧是空前絕後的(三4~12)
b.他的斷案充滿神的智慧,百姓都敬畏他(三16~28)
c.所羅門有極大的智慧和寬廣的心,如同海沙。他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和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四29~31,34,十1~10)
d.所羅門王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所羅門王講論草木自利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也講論飛禽走獸和昆蟲水族(四32,33)
e.所羅門王預表基督(太十二42),基督講說神智慧的言語,基督更是神的智慧(林前一24,30)

4. 所羅門治國與國之富強(四1~28)

a.所羅門的治國:立祭司、書記、史官、元帥、祭司長、眾吏長,百姓的領袖及家宰(1~6)。他的選賢與能一同治國預表基督在升天裡掌權並賜給衪的身體一些恩賜: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者,有牧人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來建造基督的身體(弗四8~12)
b.所羅門的富強:所羅門所統管的範圍,從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邊界,這些國都向他進貢。他的管轄之地,全境都平安,百姓豐衣足食,都一無所缺(四20~28)

5. 所羅門與推羅王希蘭立約要預備材料為建造聖殿(五1~18)

a.基於大衛王和推羅王希蘭的交情和友誼,所羅門告知推羅王希蘭,他要為耶和華建殿,並請希蘭的僕人協助伐木,以取得建殿所須的香柏木(1~6)。推羅王希蘭照所羅門所求的,給他香柏木和松木。他則供應食物給希蘭,他們彼此和好並立約(7~12)
b.所羅門也派匠人和希蘭的匠人並迦巴勒人將石頭鑿好,預備木料和石頭建殿(13~18)

6. 第四及第五章的記載也預表,教會有好的治理就帶進全體的事奉,產生豐富的供應,然後就建造起來!

列王紀上追求:六至十章

【大綱】 —— 所羅門作王(續)

一、建造聖殿,共七年(六1~38)

二、建造宮室(七1~12)

三、銅匠戶蘭(七13,14)

四、造兩根銅柱(七15~22)

五、製銅海及十個盆和座(七23~40)

六、戶蘭的工作(七41~47)

七、造殿裡的各種器具(七48~51)

八、為聖殿行奉獻之禮(八1~66)

1. 運約櫃入聖殿,神的榮光充滿了殿(1~11)

2. 宣述建殿的因由(12~21)

3. 所羅門王的禱告(22~53)

4. 所羅門為百姓祝福(54~61)

5. 獻祭與守節(62~66)

九、他的榮耀(九1~十29)

1. 所建的殿蒙神悅納(九1~9)

2. 與推羅王希蘭結盟(九10~14)

3. 建造更多的城(九15~24)

4. 每年三次獻祭(九25)

5. 造船(九26~28)

6. 示巴女王來訪(十1~10,13)

7. 希蘭的贈品(十11,12)

8. 所羅門的財富與智慧(十14~29)

【要點】

一、所羅門建造聖殿(六1~38)

1. 所羅門建殿是根據神給大衛的應許(五5,撒下七12,13),所羅門照大衛王的吩咐及所預備的材料(代上廿二6~16),又按著神指示大衛王的樣式及尺寸,來建造聖殿(代上廿八11~19)

2. 為殿作了有固定窗欞的窗戶(4)

固定的窗欞使窗戶一直敞開,也能抵擋消極的東西,表明生命的交通是敞開的,但也能阻止消極的東西進來。窗戶是為著空氣和陽光進入室內,表明生命的交通帶來屬靈的空氣和生命的光照

3. 建殿是用山中鑿成的石頭,建造的過程中沒有響聲(7),石頭表明信徒(彼前二5),指明合適建造的石頭是先被切割過的,也就是說只有被變化過的聖徒才適於神建造的工作。信徒若沒有變化,就無法建造起來

4. 殿的建造用到各種不同的木頭(10~36)

a.松木(15下,34),古時猶太人在墓地種松樹,故松木表徵釘十字架的基督
b.香柏木(10,15上,16,36),表徵基督在復活裡的人性,就是表徵復活的基督
c.橄欖木(23,31~33)與橄欖油有關,表徵基督在靈裡的人性,即是灵的基督
d.建殿共計七年(38),七表明今時代的完全,這指明教會的建造要在今時代完成

二、所羅門建利巴嫩林宮(七1~51)

1. 所羅門是聖殿的建造者,他預表基督(太十二42)。而戶蘭,所羅門的工匠,預表那些有恩賜的人,要成全聖徒以建造基督的身體(弗四11,12)。戶蘭的父親是推羅人,卻已經死了(13,14)。表明我們為神的建造所須的知識與能力來自屬世的源頭,但源頭死了。如今我們的源頭是神自己。正如摩西在埃及學了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能力(徒七22),但他服事並帶領以色列人是憑著神,聯於神!

2. 戶蘭製作兩根銅柱(15~22)

a.右邊的銅柱名為雅斤,意思是祂必堅立;左邊的銅柱名為波阿斯,意思是在祂裡面有力量(21)。柱子是神建造的標記、見証(加二9,提前三15,啓三12)。這表明那些作神見証的人,神必堅立他,堅固他並使他有力量,神必加力量給那些持守神見証的人(腓四13,提後四17)
b.銅與神的審判有關(民十六31~40,廿一8,9,約三14),殿的兩根柱子表明基督受了神的審判,祂能成為神居所支撐的力量;兩根銅柱也指明神的見証能站立在這世代中,是經過神的審判的。正如彼得說的,神的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的(彼前四17)

3. 制作銅海和十個盆與座(23~40),銅海和十個盆与座表明神的靈叫人審判、知罪、自責並更新、變化。這靈也叫我們在神建造裡有分的人,能把一切消極的東西洗去(多三5)

4. 銅的一切重量無法可查(47),這指明我們要經歷神的審判,不斷的經歷,無止境的經歷神的審判。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有份於神的建造

三、所羅門為聖殿行奉獻之禮(八1~66)

1. 當所羅門將約櫃從錫安運上來,祭司將約櫃抬進至聖所,並安置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後,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1~11)。當年以色列人在曠野,照摩西的指示,將會幕及其器具安置完成後,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出四十34,35)。這指明以色列人在曠野時的帳幕是神的居所,如今聖殿也是神的居所!

2. 所羅門在向百姓宣述建殿的由來之後(12~21),就站在耶和華的壇前,大伸禱告(22~53)。在他的禱告裡,他表明若是以色列人因種種原因得罪神,他們來到聖殿這裡向神禱告,求神赦免以色列人。他的禱告指出七種情況,求神都赦免他們:

a.得罪鄰舍(31,32)
b.因得罪神而被仇敵打敗(33,34)
c.因得罪神而被神懲罰,使天不下雨(35,36)
d.國中有饑荒、瘟疫…無論遭遇什麼災禍疾病(37~40)
e.外邦人為主名從遠方來,向這殿禱告(41~43)
f.奉主名被差遣與仇敵爭戰時(44,45)
g.因得罪主而被擄,在被擄之地悔改而禱告時(46~49)

3. 在所羅門為民祝福之後(54~61),王和眾以色列人就行獻殿之禮(62,63)。以色列眾人並在耶和華面前守節七日又七日,共十四日(65)

四、所羅門王的榮耀(九1~十29)

1. 所建的殿蒙神悅納(九1~9)

當所羅門完成建殿時,耶和華神第二次向他顯現,神應允他的祈求,神也把殿分別為聖,神的名要永在其中,神的眼、神的心也必常在那裡

2. 與推羅王希蘭的結盟(九10~14)

因與希蘭的結盟,所羅門獲得各種的金子,銀子及香柏木、松木…。正因如此,所羅門才得以順利完成建殿及林宮的工作

3. 他也建造許多的城(九15~24),所羅門建立了船隊,也從希蘭的僕人得幫助,他們航海探險,擴張國力(九26~28)

4. 示巴女王的朝見並尋求幫助(十1~10,13)

南方的示巴女王帶著許多人,金子和許多貢品來見所羅門,也把心裡所有的疑問都提出來。所羅門都一一答覆,沒有一句不能答的,沒有一句她不明白的。所羅門的智慧,所建的宮殿,席上的美味,文武百官,人才濟濟…。所羅門的一切讓示巴女王大開眼界…,她甚至詫異得神不守舍…。最後她說,耶和華你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祂喜悅你,使你坐以色列的國位,因為祂永遠愛以色列,所以立你作王…

5. 所羅門因列國的進貢而致富(十14~29)

所羅門王的財富與智慧,勝過天下的列王。列王也都帶著貢物,如金器、銀器、衣服、香料…來朝見他,並聆聽王智慧的言語

列王紀上追求:十一至十六章

【大綱】—— 列王的掌權

一、所羅門王的衰敗(十一1~43)

1. 衰敗的原因:因放縱情慾而聯於偶像(1~8)

2. 神的審判與懲罰:國將分裂(9~40)

3. 所羅門作王四十年後就死了(41~43)

二、羅波安作王,國分裂為二(十二1~24)

三、耶羅波安的背道(十二25~33)

四、神對耶羅波安的警告(十三1~34)

1. 神的警告(1~10)

2. 神人因違背耶和華的話而被獅子咬死(11~32)

3. 耶羅波安繼續他的惡道(33,34)

五、先知亞希雅預言耶羅波安的結局(十四1~20)

六、羅波安作猶大王共17年(十四21~31)

七、亞比央作猶大王共3年(十五1~8)

八、亞撒作猶大王共41年(十五9~24)

九、拿答作以色列的王共2年(十五25~32)

十、巴沙作以色列的王共24年(十五33~十六7)

十一、以拉作以色列的王共2年(十六8)

十二、心利因叛變而作以色列的王共7天(十六9~14)

十三、暗利作以色列的王共12年(十六15~28)

十四、亞哈作以色列的王共22年(十六29~34)

【要點】

一、所羅門的衰敗(十一1~43)

1. 衰敗的原因:由於放縱情慾而聯於偶像(1~8)

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有摩押女子、亞捫女子、以東女子,西頓女子和赫人女子。再加上有妃七百人、嬪三百人…。這些女人誘惑了他的心,所以所羅門年老的時候,就去隨從別的神,拜了各種的偶像,也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邱壇,在那裡燒香獻祭。所羅門在信仰上是晚節不保,當聖殿落成時,所羅門曾大伸禱告並為民祝福,當時的一切猶瀝瀝在目,怎麼這麼快就變了?所羅門的放縱情慾終導致他離棄神去隨從偶像。這對我們該是強烈的警告!

2. 神的懲罰:他的國將分裂(9~40)

由於所羅門離棄耶和華神而轉去隨從偶像;所以耶和華神要將他的國奪回,賜給他的臣子。只是為著大衛的緣故,神不在所羅門活著時行這事,神必在所羅門的兒子時,將國奪回,賜給他人。但會留一支派給他的後代。後來耶羅波安作了以色列的王,統治以色列的十個支派;而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作了猶大王,統治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十二20,21)

二、羅波安繼位,以色列人背叛大衛家,立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的王(十二1~20)

1. 這是童子軍治國(或說官二代治國)所產生的悲劇。當百姓有苦情時,須要主政者的體恤和安慰;只是這位官二代,不照老臣的建議(7),安慰百姓,反而照那些同輩的官二代的提議。羅波安對百姓說:我的小姆指頭,比我父親的腰還粗。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10下,11)。結果可想而知,老百姓反彈到極點,就擁立耶羅波安為以色列王了(19,20)

2. 一面說所羅門時期,以色列國很強盛;但另一面說,所羅門王也是好大喜功,講究排場,所以也是在搜刮民脂。當羅波安繼位時,百姓希望能有一些喘息的機會,但沒有獲得主政者的同情,終致他們的背叛,另立耶羅波安為王(四7,20~28,五13~17,七1~51,九10~28, 十26~29)。所羅門的大肆鋪張,其實埋下了國家將衰敗的因素

3. 這個情形就如同長老們治理教會時,主要是牧養並照管神的群羊,甘心樂意的服事神的百姓,要作群羊(眾聖徒)的榜樣,按著神的旨意來領導眾聖徒,而不是轄制眾聖徒(彼前五1~4)

三、耶羅波安的背道(十二25~33)

1. 造了兩隻金牛犢,安放在伯特利和但,並立了但和伯特利為敬拜的中心(26~30)。這是出於他的政治野心,因怕以色列人都到耶路撒冷去敬拜,他們可能會歸向猶大王。另立敬拜中心是嚴重的罪,這破壞了神百姓中的一。所以在列王紀上後面的記載,常提起耶羅波安所犯的這罪(十三34,十四16,十五30,34,十六2,19,31,廿二52)

2. 在邱壇那裡建殿(31上),聖殿的建造必須是百分之百根據神的指示,從它的選址、樣式、尺寸、材料:都要有神的指示,因聖殿是見証神的地方。這裡耶羅波安,卻在邱壇那裡建殿,邱壇是迦南人祭拜偶像的地方。在祭拜偶像的地方要敬拜神,這顯得不倫不類,混亂又混雜,亳無分別為聖可言…

3. 將不屬利未人的凡民立為祭司(31下),神在祂的主宰裡已揀選利未支派的亞倫家作祭司,所有其他的人不能,也不可以作祭司

4. 私定八月十五日為節期(32上),猶太人一年有七次節期都是神規定的,每個節期都有它特別的意義和目的。而其中有三個節期:除酵節、五旬節(七七節)及住棚節,他們全體都要聚集在耶路撒冷守節而一同歡樂(申十六16)。如今隨著私定節期,神的節期就被忽略或破壞了

5. 耶羅波安也上壇燒香並獻祭(31下,33),他不是利未支派的人,不是祭司,就不該違背神的聖言,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因著政治上的目的,而操弄對神的敬拜。求神憐憫,開啓我們,使我們看見耶羅波安的所作所為是非常得罪神的!

四、神對耶羅波安的警告(十三1~34)

1. 耶和華神差遣 —— 神人去伯特利警告耶羅波安;耶羅波安不以為然,並且叫人拿下神人。結果他的手就枯乾了。後來,因神人為他禱告,他的手才得以復原,他想留下神人吃飯,神人對他的回答:耶和華已囑咐不可在伯特利吃飯、喝水,也不可從原路回去(1~10)。這表明耶羅波安在伯特利另立敬拜中心是嚴重的錯誤,非常得罪神;所以,神不願意衪的先知有分那裡的任何供應。這表明神要我們事奉祂的人,絕對分別出來,不能有分任何的拜偶像,或有分於另立的敬拜中心

2. 神人原本就照神的囑咐從別的路離開伯特利,後來老先知派他的兒子去追回神人。老先知要神人吃飯,神人不從。老先知就欺騙他,結果神人在伯特利吃飯又喝水。後來,神人在回家的路上被獅子咬死,老先知就把神人埋葬在他的墳墓裡,神人的屍身沒有埋葬在列祖的墳墓裡(11~30)。這個事例教導我們,當我們有神清楚又直接的啓示時,我們就該照這啓示生活行動(加二2),不該再被任何的說法或任何人所影響;老先知害死神人,表明知識是殺死人的,唯有靈賜人生命(林後三6下)

3. 結果:耶羅波安進一步的背道(33,34)。他不離開他的惡道,凡願意的人,他都分別為聖,立為祭司,在邱壇那裡獻祭,這事叫他的家陷在罪裡,甚至他的家從地上除滅了!神的審判是何等的嚴厲!

五、耶羅波安的背道在神眼中極為可惡,所以藉先知亞希雅預言,神要除盡耶羅波安的家,如人除盡糞土一般。凡屬耶羅波安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吃(十四7~11)。這樣的背道也一直存在神的子民中間,最終導致以色列人的被擄(十四15,16)。這對我們新約的聖徒是何等嚴厲的警告!

列王紀上追求:十七至廿二章

【大綱】 —— 列王的掌權(續)

一、亞哈作以色列王(十七1~廿二40)

1. 亞哈王與先知以利亞(十七1~十九8)

a. 神使天不下雨(十七1~24)

b. 神使天下雨,巴力的先知被殺(十八1~46)

c. 耶洗別欲殺以利亞(十九1~8)

2. 神給以利亞的託付(十九9~18)

3. 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十九19~21)

4. 戰勝亞蘭王便哈達,卻放他回去(廿1~43)

5. 強取拿伯的葡萄園(廿一1~29)

6. 受先知欺哄而戰敗、死亡(廿二1~40)

二、約沙法作猶大王共25年(廿二41~50)

三、亞哈謝作以色列王共2年(廿二51~53)

【要點】

一、以利亞在十七章裡的經歷(十七1~24)

1. 以利亞意我的神是耶和華,先知以利亞尊神為大,他見証神、事奉神、並照著神的指示生活行事

2. 神要先知以利亞到約但河東的基立溪那裡,基立意切割,表明神要先知以利亞與拜偶像的亞哈王有切割。神預備烏鴉叼餅和肉給先知,他也要喝基立溪的水(2~6)。烏鴉是不潔淨的鳥(利十一13~15),神卻用烏鴉叼餅給先知吃。這表明在非常時期,神的供應也許是藉著看似不潔淨的管道;我們只管向著神,照著神的指示和引導生活行事,其餘的事,神為我們負完全的責任

3. 因為天不下雨,基立溪也乾了(7);神就另安排先知以利亞去投靠西頓的一個寡婦(8~16)。這也是神用不尋常的管道供應衪的僕人,西頓是外邦境地,神用外邦的一個窮寡婦供應衪的先知。當然,神並沒有虧待她,神讓她的麵和油都不短少。這指明當人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他所需的一切,神都會加給他(太六33)。麵和油表明生命的供應和在靈中的享受;當我們轉向神,神聖生命的供應和在靈中的享受是不間斷的,源源不絕的

4. 最後,先知以利亞和寡婦都經歷神的復活(17~24)。這指明生命的供應以及靈裡的享受將帶進復活的經歷

二、以利亞單挑事奉巴力的450個先知(十八1~46)

1. 乾旱到了第三年,那時撒瑪利亞有大饑荒,神的話臨到以利亞,要他去見亞哈,神要降雨在地上(1,2)

2. 當亞哈王一見先知以利亞時,就責怪他使以色列遭災;以利亞回答王說,使以色列遭災的是王和王的父家,因他們離棄耶和華神去隨從巴力(17,18)

3. 接著,先知要王招聚以色列人和事奉巴力的450個先知到迦密山去見他(19)。先知以利亞有何等的靈!何等的勇氣!他要和這些巴力的先知當場拚比,看誰所信的是真神(20~39)

4. 結果:以利亞的禱告蒙神垂聽,有火從神那裡降下,燒盡燔祭,眾民看見,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於是以利亞放膽要眾人拿住巴力的先知,並在基順河邊殺了那些先知(38~40)

5. 對付了假先知之後,神垂聽以利亞的禱告,大雨就降下(41~45)。表明我們對付了偶像及假先知之後,神聖的供應自然臨到我們(參約四14,七37,38)

三、先知以利亞躲避耶洗別的追殺(十九1~21)

1. 當耶洗別從亞哈王得知以利亞殺了450位巴力的先知時,她就放話要置以利亞於死地,於是以利亞就逃亡至猶大的別是巴,然後又逃到何烈山(1~8)

2. 在何烈山,先知躲在山洞裡,神來找他並問他,你在這裡作什麼?以利亞回答神說,我為耶和華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9,10)。這樣的回話,表明他對神有怨氣,所以故意躲到荒山野外,似乎不願意再事奉神

3. 神向以利亞顯示祂的作為,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有地震、又有烈火(11,12)。神的意思是要以利亞別怕耶洗別,神能行一切的事,祂絕對能對付那些該受審判的人、事、物。但以利亞仍活在他的情緒裡,對神的回應還是與先前一樣(13,14)

4. 神要他回去膏三個人,包括哈薛作亞蘭王,耶戶作以色列的王,以及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他自己(15,16)。同時,神回答他說,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18)。表明以利亞自以為是,以為只有他一人為神站住,其實神有七千人為祂站住。七千人表明今時代中,神要得著許多人,為祂的見証而站住

四、以色列王亞哈與亞蘭王便哈達的戰爭(廿1~43)

1. 第一回合的爭戰,以色列人大大戰勝亞蘭人(1~21)。原因在於亞蘭王心高氣傲又逼人太甚,他仗著兵多將廣,自以為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敗以色列人。而以色列王聽從先知的話,照著神的指示,因著亞哈王和以色列人信靠神,結果就大大得勝

2. 第二回合的爭戰,以色列人也是大大得勝(22~30)。原因在於亞蘭人以為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若在平原打戰,亞蘭人必勝(23)。神藉神人對亞哈王說,亞蘭人既說耶和華是山神,不是平原的神,所以我必將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28)。結果,亞蘭人大敗,被殺的步兵有十萬人,因城牆倒塌而被壓死的有二萬七千人(29,30)。神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啓十九16),凡尋求衪,信靠衪的人,必得勝!

3. 亞哈王在對待亞蘭王投降的事上,沒有尋求神。他憑自己的想法就放走亞蘭王,他的縱敵也註定在不久的將來會衰敗(31~43)

五、亞哈王奪取拿伯的葡萄園(廿一1~29)

1. 耶斯列人拿伯有一個葡萄園靠近亞哈的王宮,亞哈王有意買下它,或以更好的葡萄園換它。拿伯因敬畏耶和華,就不敢將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亞哈王,這導致亞哈王悶悶不樂,也不吃飯(1~4)

2. 當耶洗別得知亞哈王悶悶不樂的原因,就出面為亞哈王奪取葡萄園;於是假冒王的信,寫給拿伯同城的長老,設下假見証,就把拿伯打死,然後奪下他的葡萄園(5~16)

3. 神對亞哈王的審判(17~29)

a.狗在何處餂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餂亞哈的血(19)
b.狗也必在耶斯列的外郭吃耶洗別的肉(23)
c.凡屬亞哈的男丁,都必從以色列中剪除(21)
d.屬亞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鳥吃(24)
e.因亞哈極度的懊悔,他撕裂衣服,禁食並身穿麻衣。神就暫緩對他的審判,延到他兒子時,神才執行(27~29)

4. 在奪拿伯的葡萄園事上,亞哈王犯了下列的錯誤:

a.輕視神給衪子民的產業
b.讓妻子耶洗別為所欲為,以致犯了欺騙,說謊和殺人的罪
c.因貪心而奪取別人的田地

5. 神所膏的王要以神的百姓為念,扶持他們,保護他們,教導他們;不是與他們爭利,更不能殺害他們…。正如新約中,使徒彼得教導作長老的,要牧養聖徒,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不能轄制他們,乃要作他們的榜樣(彼前五2,3)。願使徒彼得的這些話,成為我們事奉的準則並規正我們的腳步

六、以色列王亞哈和猶大王約沙法聯手與亞蘭人爭戰(廿二1~40),因耶和華使謊言的靈入了那些先知的口,他們都說,以色列和猶大人必勝亞蘭人。結果卻相反,因神命定要降災禍給亞哈王,正如先知以利亞所預言的(廿一17~29)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 2006-2025

本站無商業目的,如果站上資料侵犯了您的著作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迅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