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追求

〔林建利專欄〕009

撒母耳記上追求:一至五章

【大綱】

一、撒母耳的出生(一1~20)

二、撒母耳的幼年(一21~28)

三、哈拿的頌讚(二1~10)

四、祭司職分的衰敗(二11~五12)

1. 以利二子之惡行(二11~26)

2. 以利家將遭受嚴厲審判的預言(二27~36)

3. 撒母耳初得啓示(三1~18)

4. 撒母耳長大並被立為先知(三19~21)

5. 因以色列人的迷信,約櫃從示羅被抬出來,結果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四1~五12)

a. 以色列人戰敗,約櫃被擄,以利二子被殺(四1~17)

b. 以利一聽約櫃被擄,就跌倒而死(四18)

c. 約櫃被擄,表明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四19~22)

d. 約櫃被擄至亞實突,神降災在亞實突人身上(五1~7)

e. 約櫃被運到迦特,耶和華使迦特人生痔瘡(五8,9)

f. 約櫃被運到以革倫,神的手攻擊城中的人(五10~12)

【要點】

一、撒母耳記上、下在希伯來文聖經裡原為一卷,撒上一至廿四章是撒母耳所寫(代上廿九29,撒上廿五1),撒上廿五~卅一章以及撒下乃是先知拿單以及先見迦得所寫(代上廿九29)。撒上及撒下所涵蓋的時間約一百五十五年,從主前1171至主前1017年

撒母耳記上、下的內容,主要論及在士師時代之後的以色列歷史,其主要人物就是撒母耳、掃羅和大衛。這一段歷史裡,我們也可以看見從士師時代、祭司時代轉移為君王時代。撒母耳有三種身份,他是祭司(二35),先知(三20),也是士師(七13)

二、撒母耳的出生以及幼年(一1~28)

1. 出於神的主宰(一5,6),撒母耳的母親哈拿起初不能生育。因此,她丈夫以利加拿的另一個妻子毘尼拿就輕看她,用話語刺激她,她就憂鬱生悶氣(一6下~8)。雖然丈夫深愛著她,也常安慰她,無奈因膝下無子而常受欺

2. 感謝神!哈拿是位敬虔的婦女,就在憂鬱之中,她轉向神,尋求神的帶領,幫助和祝福;並向神許願,只要神賜她一個兒子,就要將兒子終身歸與耶和華神,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一10~11)。哈拿要將兒子獻給神作拿細耳人(民六1~8)。因此,撒母耳雖是以法蓮人(一1),仍能分別為聖成為祭司(二35)來事奉神

3. 神顧念哈拿,她就懷孕,日期滿足時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撒母耳,意為蒙神垂聽,從神求得(19,20)

4. 孩子斷奶,哈拿就照先前向神的禱告,把他帶到示羅耶和華的殿中,將他獻上,終身歸與耶和華神(一21~28)。哈拿這樣將神所給的,奉獻給神的經歷等於亞伯拉罕獻以撒的經歷(創廿二)。這也是我們這些愛神,追求神的人都該有的經歷,把神所賜給我們的獻給神,為叫神得著滿足!

三、祭司職分的敗落(二12~34)

1. 祭司以利年紀老邁,身體沉重,眼目發直,不能看見(三2,四15,18),對兩個兒子過於尊重,疏於管教,聽見他們的惡行,也沒有處置(22,29)

2. 以利的兩個兒子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12),行為惡劣又藐視神的祭物(13~17)。可以說,他們是惡名昭彰,又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苟合而犯淫亂(22)

3. 所以就有神人來對以利說预言(27~34),他們家中將沒有一個老年人,都必死在中 年(31~33),他的兩個兒子會在同一天死(34)

4. 結語:何等的敗落!令人嘆息!事奉神的祭司,本該彰顯神,榮耀神並且蒙神祝福;然而,以利的二子卻是背棄神的道。他們背棄神,也被神拋棄;他們藐視神,也被神藐視(30)。求神憐憫我們,賜給我們敬虔的態度和敬畏神的心!

四、撒母耳的成長與被神立為先知(三1~21)

1. 這一章的開頭說,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1)。由於祭司的不務正業,沒有教導神的話,把神的默示帶給神的百姓,神百姓的光景就每況愈下

2. 這段時期的撒母耳,其實處在一種非常惡劣的環境,一個剛斷奶的小孩(可能只有5,6歲而已),就被送到聖殿來學習事奉神。而他所看到的都是壞的榜樣,真不知道他如何渡過這樣的日子?他又是如何學習事奉?也許父、母親每年來獻年祭時的來訪及交通能給他一些幫助(二18,19)

3. 撒母耳初得啓示(4~14),耶和華神開始對他說話。當神呼喚他時,他以為是以利在找他。直到第三次呼叫,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神在呼喚撒母耳,他也幫助撒母耳該如何回應神的呼叫(9)。此後,神就直接對撒母耳說話了!

4. 撒母耳漸長,神與他同在,他的話都不落空,耶和華神立撒母耳為先知。耶和華也在示羅神的殿那裡顯現。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神的話傳遍以色列地(19~21)。從此,我們看見,神的話和神的工作是藉著撒母耳帶出來的!

五、約櫃被擄,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了(四、五)

1. 以色列人因敗給非利士人,約有四千人被殺(四1,2)。他們不好好悔改,轉向神,向神禱告;反而,自以為是,認為只要把約櫃抬出來,就可以救他們並擊敗非利士人。結果,不僅被打敗,步兵損失三萬人,更嚴重的是約櫃被擄,而且隨約櫃的二位祭司,以利的二子也被殺了(四3~11)。這裡的記載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在神面前遠離神,墮落的光景。他們不悔改,真心尋求神,卻迷信外面的一些儀文、儀式和作法,何等悲哀的光景!

2. 按神的律法,約櫃是放在帳幕裡的至聖所。約櫃和帳幕是不能分開的。約櫃預表基督是神的見証;帳幕預表教會是神的見証;這兩者是不能分開的。新約告訴我們神的奧祕是基督(西二2),基督的奧祕是教會(弗三4~11);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弗一23),基督是教會的頭(弗五23),基督和教會是極大的奧祕(弗五23~32),基督和教會也是不能分開的,正如頭和身體是不能分開的!

3. 當以利聽到約櫃被擄,就從坐位上往後跌倒,折斷頸項而死。以利的兒婦,非尼哈的妻子聽見約櫃被擄,公公和丈夫都死了,就猛然疼痛而生產,她給孩子取名叫以迦博,說神的榮耀離開了以色列了,因為約櫃被擄了(四16~22)

4. 當年以色列人遵照摩西的囑咐製作帳幕的各種器具,也按照摩西所指示的位置去擺設,當一切都按照神的指示而完工時,雲彩遮蓋帳幕,耶和華的榮耀充滿了帳幕,而以色列人就跟著帳幕而行動(出四十17~38)。曾幾何時?以色列人離棄神,神也離棄了他們。神的榮耀也離開了以色列。以色列人可憐又可悲的光景,真是令人哀傷!

5. 雖然約櫃被非利士人擄走,但神的手加害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把約櫃抬進大袞廟裡,結果大袞先是倒地,臉伏於地;再來,不只倒在約櫃前,臉伏於地並且是斷了頭,斷了兩手。這是神的審判(五1~5)

6. 神也審判了亞實突人,敗壞他們,使他們都生痔瘡(參看出九8~11)。結果,他們將約櫃運到迦特去,耶和華的手又攻擊迦特人,使他們都生痔瘡。再運到以革倫去…神的手再攻擊他們,有人因驚慌而死,其餘的都生了痔瘡(五6~12)。這是神親自在審判衪的仇敵!

撒母耳記上追求:六至十章

【大綱】

一、約櫃的被擄及歸回(六1~七2)

1. 非利士人送回約櫃,牛車自行直行至伯士麥(六1~18)

2. 伯士麥人因擅自觀看約櫃,耶和華就擊殺他們70人(六19,20)

3. 約櫃被送到基列耶琳的亞比拿達家中(六21,七1),在那裡有廿年之久(七2)

二、撒母耳作祭司事奉,也作士師治理以色列人(七3~17)

三、撒母耳職事的尾聲(八1~22)

四、掃羅的興起(九,十)

1. 掃羅因尋找丟失的驢而造訪撒母耳(九1~14)

2. 撒母耳接待掃羅,是因耶和華神已指示他(九15~27)

3. 撒母耳膏掃羅(十1~8)

4. 神賜掃羅一個新心,他受神的靈感動而說話(十9~16)

5. 撒母耳掣籤得掃羅為王(十17~27)

【要點】

一、約櫃的被擄及歸回(六1~七2)

1. 約櫃是會幕裡最中心的器具,約櫃是見証的櫃,代表神的見証。因為約櫃在會幕裡,所以會幕也是神的見証。然而,當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時,他們以為他們得勝了;結果,神的手親自攻擊他們,無論是在亞實突、迦特、或是以革倫。這七個月裡(六1),他們至終明白,擄走神的約櫃招致神的攻擊,所以非利士人決定把約櫃送回。這是神在攻擊衪的仇敵,保護衪的見証

2. 非利士人是以色列的近鄰,卻是以色列人的死對頭。非利士人代表那些活在宗教裡的人,他們自以為是事奉神,其實是在逼迫那些真正跟隨主的人(參約十六2,提後三12)。當他們決定送回約櫃時,找來祭司和占卜的,問他們當如何將約櫃送回到原處?應當用什麼獻為賠罪的禮物呢?他們回答說,當照非利士首領的數目,用五個金痔瘡、五個金老鼠…。造一輛新車,將兩隻未曾負軛有乳的母牛…將約櫃放在牛車上,送回以色列地(六1~16)。這些觀點和作法,令人啼笑皆非;特別是用五個金痔瘡,五個金老鼠作賠罪的禮物,更顯得不倫不類…。今天在基督徒中間,有些作法,有些觀點,其實也差不多。人偏離了神的話,沒有異象,缺少啓示;就會有許多稀奇古怪,離經叛道的作法和論點出來。求主憐憫!保守我們,有啓示、有異象並行走在主生命的道路上!

3. 當約櫃被運回到伯示麥時,伯示麥人擅自觀看神的約櫃,結果有70人就被耶和華神所擊殺。至終,約櫃放在基列耶琳人亞比拿達家中有廿年之久(六19~21,七1,2)。可見,神不只審判非利士人,神也審判以色列人

二、撒母耳作祭司事奉,也作士師治理以色列人(七3~17)。撒母耳因母親哈拿的許願而成為拿細耳人(一11,28),他也是祭司(二35),先知(三19~21),和士師(七13~15)。他有多重的身份,他更是一個轉移時代的人。撒母耳結束了士師時代和祭司時代;他帶進了君王的時代。掃羅 —— 以色列人歷史上的第一個君王,就是撒母耳所膏的(十1);第二個君王 —— 大衛王,也是撒母耳所膏的(十六12,13):

1. 拿細耳人,撒母耳是以法蓮人(一1,2),然而在他未出生之前,他母親哈拿就許願,把他當作拿細耳人獻給耶和華神(一11,28,民六1~8)。他是因奉獻,絕對為著神,奉獻給神的拿細耳人。所以,在他斷奶後,被送到示羅神的殿中,隨祭司老以利學習事奉神(一24~28)

2. 祭司,撒母耳並非利未支派亞倫家的後代,他並非生為祭司;然而,因著拿細耳人的願,他成為祭司。他把神的心意帶給以色列人,也為以色列人禱告,把他們帶到神面前(七3~11)。撒母耳的祭司職份正如耶和華藉著神人向以利所說的(二35,36)

3. 士師,撒母耳作士師的時候,耶和華的手攻擊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所取得以色列人的城邑,從以革倫直到迦特,都歸還以色列人了。屬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從非利士人手下收回。那時以色列人和亞摩利人和好。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這幾處審判以色列人。也在拉瑪,他住的城,審判以色列人(七13~17)。他是最後一位士師,結束了士師時代(徒十三20)(撒母耳的二子,因不行他的道,所以不算)

4. 先知,撒母耳明白神的心意,為神說話。耶和華神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三19~21)

5. 撒母耳是轉移時代的人,神的主宰,要他前後膏了掃羅及大衛,開啓了以色列人的君王時代。之後,聖經的記載,主要是先知和君王。當君王偏離神的道時,先知就來勸導、指正。基本上,到撒母耳時,士師時代已結束,祭司的功用也逐漸式微了。神的百姓主要是君王在管理,而先知是輔佐君王的人

三、關於以色列人求撒母耳立王來管理他們(八4~22)

1. 表面原因:撒母耳立二子作以色列的士師,他們卻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八1~3)。這使得以色列的長老們來找撒母耳,表達希望撒母耳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的心意

2. 真正原因:以色列人厭棄神,不要神作他們的王,所以他們要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他們,統領他們,為他們爭戰(7,8,19,20)

3. 神的警告:所立的王必派以色列人的兒子為王趕車,派作千夫長、五十夫長,還要耕地、收割莊稼、打造兵器…。將來以色列人必因所立的王哀求耶和華,耶和華卻不應允他們(10~18)

四、掃羅的興起(九、十)

1. 掃羅,意思是所想望的,是便雅憫人,既健壯、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能比他的。又身型高大,他的確是神和人都想望的人(九1,2,十23)

2. 因家裡丟了幾頭驢,受父親的囑咐,帶著僕人出來找驢。由於一無所獲,於是僕人提議去找神人撒母耳,尋求他的幫助(九3~14)

3. 當掃羅見撒母耳的前一日,神已指示撒母耳掃羅將要來訪,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他要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九15,16)

4. 掃羅受膏為王,神賜他一個新心,他也和先知們一同受感動而說話(十1~13)

a. 根據律法,祭司要供職之前必須先受膏,分別為聖;會幕及其中的一切器具也是如此(出廿八41,廿九7,36,卅26~30,四十9~16)。在新約裡,主在正式盡職之前,在約但河裡受約翰的洗,聖靈彷彿鴿子降在衪身上,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6,17)。聖靈降在衪身上,就是神在膏衪(路四18,19)。表明衪被神所立是祭司、是君王,要開始盡衪的職事。那時,耶穌是卅歲(路三23),就是舊約事奉的年齡(民四23,30,47,48)

b. 在行傳二章的記載裡,五旬節那天聖靈澆灌下來在使徒們身上,他們就被聖靈充滿,得著能力來傳福音(徒二1~13)。這就是他們被膏要來執行主給他們的使命

5. 掃羅不僅被膏,他也因撒母耳掣籤而被立為王,這是神公開的印証,為讓以色列人明白,他就是神所立的以色列人的王(十17~24)

撒母耳記上追求:十一至十五章

【大綱】

一、掃羅擊敗亞捫人(十一1~13)

二、撒母耳對以色列人的警告和勸勉(十一14~十二25)

三、掃羅戰勝非利士人及個人的失敗(十三1~十四52)

1. 掃羅聚集以色列人在吉甲,要與非利士人對抗(十三1~7)

2. 掃羅擅自獻燔祭,他的王位必不長久(十三8~15上)

3. 掃羅和他的跟隨者缺乏兵器(十三15下~23)

4. 約拿單在密抹戰勝非利士人(十四1~15)

5.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追殺非利士人到伯亞文(十四16~23)

6. 約拿單誤違父誓,吃了東西(十四24~42)

7. 眾百姓救約拿單,使他免死(十四43~46)

8. 掃羅的戰績(十四47,48)

9. 掃羅的族譜(十四49~52)

四、掃羅在亞瑪力人的事上不順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十五1~35)

1. 耶和華命滅亞瑪力人的一切(十五1~3)

2. 掃羅違背耶和華神的命令(十五4~15)

3. 撒母耳責備掃羅(十五16~23)

4. 掃羅認罪(十五24~31)

5. 撒母耳殺死亞瑪力的王亞甲(十五32~33)

6. 撒母耳直到死,沒有再見掃羅,他為掃羅憂傷(十五34,35)

【要點】

一、掃羅擊敗亞捫人(十一1~13)

掃羅在被立為王之前,在便雅憫支派裡,或以色列人中都是默默無聞的人(九21)。他被膏之後,聽到亞捫人的王拿轄恐嚇雅比人(1,2),他被神的靈大大感動,甚是發怒。他將一對牛切成塊子,託付使者傳送以色列的全境,說,凡不出來跟隨掃羅和撒母耳的,也必這樣切開他的牛。於是耶和華使百姓懼怕,他們就都出來如同一人,共有超過三十萬的人(6~8)。是耶和華神的靈給掃羅能力招聚以色列人,是耶和華神使百姓都出來支持掃羅。所以,掃羅和以色列人能打敗亞捫人(11)。後來,百姓提議將那些原先有異議的人殺死,掃羅卻認為,耶和華神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殺人(12~13)。感謝神,他認識到神要救以色列人!

二、撒母耳對以色列人的警告和勸勉(十一14~十二25)

1. 在眾人面前的自述和表白,見証他在神面前的行事為人,沒有欺負人、欺壓人,或佔別人的便宜,有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為他作見証(十二3~5)

2. 對眾人陳述神藉摩西、亞倫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和士師時代,神藉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及他自己救以色列人脫離四圍仇敵的歷史。是神的手在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以色列人才能在美地上安居樂業(十二6~11)

3. 也因著他們所求,耶和華神立掃羅為王。其實耶和華神才是他們真正的王。所以,以色列人及他們的王須要敬畏耶和華、事奉祂,聽從祂的話。若是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違背祂的命令。耶和華的手必攻擊他們,像從前攻擊他們的列祖一樣(十二12~15)

4. 耶和華神用打雷降雨印証撒母耳(十二16~18)

5. 民眾後悔立王之事和撒母耳的安慰(十二19~22)

6. 撒母耳見証他自己必不斷地為以色列人禱告,也必以正道指教他們。但他們若執迷不悟,不停作惡,他們和他們的王,必一同滅亡(十二23~25)

7. 何等感人又真摯的勸勉和警告!為著這樣一位神忠信的僕人,我們感謝主!

三、掃羅戰勝非利士人及個人的失敗(十三,十四)

1. 在這兩章的記載裡,一面有掃羅帶領以色列人戰勝非利士人(十四16~23);在人員極少,跟隨掃羅的,約有600人(十三15),又缺乏物質,連基本的軍械都沒有(十三19~22)。但耶和華神為以色列人爭戰,耶和華神使以色列人得勝(十四23)

2. 另一面,這兩章也記載了一些掃羅的失敗。因他沒有遵守神的命令,他的王位不長久,耶和華另尋得一位合祂心意的人(十三13,14):

a.擅自獻燔祭(十三8,9),撒母耳約掃羅到吉甲等他7天,他也必到吉甲,要在那裡獻燔祭和平安祭。當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7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掃羅於是就自己獻燔祭(十8,十三8,9)
b.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獻祭是祭司的事,掃羅不是祭司,他不能擅自作主就獻燔祭,也不應該獻祭。所以,撒母耳就指責他並預言,他的王位,必不長久,只因掃羅沒有遵行耶和華的命令
c.他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什麼的,必受咒詛。因此,百姓這日沒吃什麼,就極其困憊(十四24)。這是極為不人道,缺乏人性的要求,也指明掃羅並不顧念那些跟隨他,為他及以色列人爭戰的勇士
d.在c點中,因掃羅不合理的要求,導致約拿單誤違父命(十四27);掃羅本來要處死他,因百姓極力的說情,才救他免死(十四43~45)。另外,等到百姓要吃牛肉、羊肉時,由於太飢餓困乏,肉還帶著血時,就等不及而吃了,於是干犯耶和華的律法(十四31~33,利三17,創九4)
e.上述的種種情況,導致他失去神的同在。當他要追趕非利士人並尋求神的引導時,神向他關閉了,神沒有回答他(十四37)

四、掃羅在亞瑪力人的事上不順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十五1~35)

1. 耶和華神要掃羅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路上亞瑪力人抵擋以色列人(2,3)。這是神在試驗掃羅,看他是否順從神的話

2. 掃羅擊打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都殺了(7~9)

3. 結果:耶和華的話臨到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10,11)

4. 在撒母耳與掃羅應對的過程裡,掃羅一再狡辯,把責任推給百姓,並推托說,留下上好的牛、羊是為獻祭給耶和華(13~21)。所以,最後撒母耳表明: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22,23)

5. 亞瑪力人預表我們的肉體(出十七8~16),所以神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這也是新約裡的教導,要把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都釘在十字架上了(加五24)。神要掃羅把亞瑪力人和他們所有的都殺了,就如同神要新約的聖徒徹底地對付肉體,肉體唯一可以留的地方就是十字架,肉體必須完全被了結

6. 掃羅因為不聽命、不順服,他的君王職分就被神所棄絕(23下,26~29)。神決意要興起合乎祂心意的王。所以,就有了十六章裡的大衛被膏(十六13)

7. 結語:掃羅的悖逆與不順從,是他關鍵的致命傷,何等可惜!他的一切是我們的鑑戒!聽命和順從是神對掃羅的要求。新約中,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而教會要「順服」基督(弗五24,25)。求神開啓我們,看見順服的重要!

撒母耳記上追求:十六至廿章

【大綱】

一、大衛蒙神揀選(十六1~10)

二、大衛在卑微中受訓練(十六11)

三、大衛受膏為王(十六12,13)

四、掃羅召大衛彈琴趕走惡魔(十六14~23)

五、大衛信靠神而殺死歌利亞,使以色列人能打敗非利士人(十七1~58)

六、大衛受掃羅的逼迫(十八~廿)

1. 約拿單愛大衛(十八1~4)

2. 大衛被立為戰士長(十八5)

3. 大衛功高震主,遭忌於掃羅(十八6~9)

4. 掃羅設計要殺死大衛(十八10~30)

5. 約拿單極力褒揚大衛(十九1~7)

6. 米甲因愛大衛而釋放他(十九8~17)

7. 大衛逃到拉瑪見撒母耳,二人往拿約去居住(十九18,19)

8. 掃羅因追殺大衛而來到拿約,卻因神的靈感動而說話(十九20~24)

9. 大衛與約拿單結盟(廿1~23)

10. 大衛與約拿單泣別(廿24~42)

【要點】

一、大衛蒙神揀選並受膏(十六1~13)

1. 由於掃羅的悖逆與不順服,神厭棄他作以色列的王。神的主宰,祂預備一個合適的器皿,就是伯利恆耶西的兒子大衛,神要撒母耳前去膏他作以色列的王(1)

2. 當撒母耳初到耶西的家,看見他大兒子以利押身材高大,就以為是他。耶和華神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人的外貌,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6,7)

3. 就這樣,耶西使七個兒子,一個一個從撒母耳面前經過。結果,他們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人(8~10)

4. 再問之下,撒母耳才發現耶西有最小的,第八個兒子。大衛雙目清秀,容貌俊美,這就是神所揀選的人,於是撒母耳膏他(11~13)。第八表明他是在復活裡蒙神揀選,他的事奉與工作也是在復活裡的,不是憑天然的能力或才幹

二、掃羅召大衛彈琴驅趕惡魔(十六14~23)

掃羅已經被神所廢,神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於是有臣僕就推薦大衛給掃羅。他是善於彈琴,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14~18)。於是大衛很自然的就來服事掃羅,他就彈琴幫助趕走惡魔。掃羅喜愛他,他也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21~23)。按理這是很好的開始,兩人起初的關係非常甜美。誰也沒有料到,這是大衛惡夢的開始,以後,掃羅不只逼迫他,更想盡辦法要追殺他,置他於死地。當然,這一切都有神主宰的手,神量給大衛這些試驗和試煉,要預備他成為合用的器皿,能承擔神的託付。大衛被膏時,應該不到廿歲,而他正式登基作王時是三十歲(撒下五4),這是事奉開始的年齡(民四23,30,47,48)。所以,十多年十架的經歷預備他,他的一生,整體上蒙神悅納。新約給他的評論是:他是合神心意的人,凡事遵行神的旨意(行傳十三22)。願主興起我們,像大衛那樣,成為合乎神心意的人

三、大衛信靠神而殺死歌利亞,使以色列人能打敗非利士人(十七1~58)

1. 這一章記載非利士人對以色列人發動戰爭,先派出一個討戰叫陣的人,是迦特人,名叫歌利亞,身量高大,力大無窮…。他的叫陣,掃羅和以色列人都驚慌失措,極其害怕,也都無所適從(1~11)。就在大家都徬徨無依時,大衛自請出戰,並且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他殺死了歌利亞。歌利亞一死,非利士人就都逃跑,一下子,兵敗如山倒(31~53)。非利士人潰敗,大衛替以色列人打贏了一場重要的戰役

2. 當歌利亞叫陣這四十天中(16),以色列人中沒人敢應戰。大衛為何有這樣的膽識敢去應戰,他的根據是:

a.他信靠神!當他初次聽到歌利亞叫陣時,他的反應是: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竟敢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嗎(26)?當他向掃羅自請出戰歌利亞時,掃羅認為他太年輕,缺乏戰鬥經驗,恐怕不是歌利亞的對手。但大衛認為神曾把獅子和熊交在他手中,耶和華神救他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他脫離非利士人的手。於是掃羅同意他去應戰(31~37)
b.當他面對歌利亞時,他放膽地向歌利亞說:你來攻擊我,是靠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我必殺你,斬你的頭…。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祂必將你們交在我們手裡(45~47)。大衛是因神而豪邁!
c.他以往放羊時,有獅子來,有時熊來吃羊。他追趕獅子或熊,甚至揪著動物的鬍子,將牠們打死…。這未受割的非利士人,也就像獅子和熊一般(34~37)。因為大衛習慣於對付這些猛獸,所以他相信,神會把這非利士的猛獸(歌利亞)也照樣交在他的手中。這種把握來自他以往牧羊時,忠心的事奉,看顧群羊。這就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的,那善於服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立場,並且在基督裡的信仰上大有膽量(提前三13)

四、掃羅逼迫大衛(十八~廿)

1. 掃羅與大衛的關係,起頭是非常甜美的。一面他彈琴為掃羅驅趕惡魔,也作了拿掃羅兵器的人(十六14~23)。接著,他因擊敗並殺了歌利亞,於是以色列人一鼓作氣,同心協力擊敗非利士人(十七41~53)。他也多次為掃羅所差派,他作事精明,被立為戰士長,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無不喜悅(十八5)

2. 事情的轉折點是在大衛打死歌利亞,同眾人回來時,婦女們對大衛手舞足蹈,興高采烈地唱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十八6,7)。婦女們無意間的頌詞,招來掃羅的忌妒,令掃羅非常感冒,甚至發怒,不喜悅這話,說「將萬萬歸給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十八8)。從這日起,掃羅怒視大衛,這成了大衛的十字架,揮之不去。掃羅多方的逼迫,多次的追殺,要置大衛於死地…

3. 這裡我們看見兩人之間強烈的對比:掃羅完全活在肉體裡,完全為著自己,極易發怒,善於忌妒…。大衛卻是敬虔又敬畏神,凡事盡心盡力,作事精明,也不居功,心存謙卑,得眾人喜愛…

4. 感謝神!大衛不孤單,神的主宰掃羅的兒子約拿單非常敬愛大衛,兩人結盟,甚至將戰衣、刀、弓、腰帶都送給大衛(十八1~4),也多次搭救他脫離掃羅的手(十九1~7,廿)。掃羅的次女米甲也深愛大衛,也曾勸他逃命,並將大衛從窗戶裡縋下去,大衛就逃走了(十八20,十九11~17)

5. 願這些先祖們的方方面面,都能讓我們有所學習。有些消極方面的,就作為我們的鑑戒;積極方面的,就成為我們的榜樣,讓我們一同效法他們的腳踨!

撒母耳記上追求:廿一章至廿五章

【大綱】 —— 掃羅逼迫大衛(續)

一、祭司亞希米勒供應大衛聖餅並給他歌利亞的刀(廿一1~9)

二、大衛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廿一10~15)

三、大衛逃到摩押人的山寨裡,後來到猶大地的哈列的樹林(廿二1~5)

四、掃羅殺了亞希米勒全家,共有祭司八十五人(廿二6~23)

五、大衛打敗非利士人,並短暫住在基伊拉(廿三1~12)

六、大衛住在西弗的曠野山地,約拿單前去見他,鼓勵他,又與他立約(廿三13~18)

七、掃羅追大衛至瑪雲的曠野(廿三19~28)

八、大衛在隱基底的曠野不害掃羅(廿三29,廿四1~22)

1. 大衛躲到隱基底的山洞裡(廿三29,廿四1~3)

2. 大衛因敬畏神,不敢伸手加害掃羅(廿四4~7)

3. 大衛向掃羅告白(廿四8~15)

4. 掃羅的認錯(廿四16~22)

九、撒母耳的死(廿五1)

十、瑪雲人拿八的狂妄(廿五2~11)

十一、大衛預備對付拿八(廿五12,13)

十二、拿八的妻亞比該化解了丈夫的危機(廿五14~35)

十三、拿八被耶和華擊打而死(廿五36~38)

十四、大衛娶亞比該為妻(廿五39~44)

【要點】

一、祭司亞希米勒給了大衛陳設餅吃(廿一1~6)

1. 陳設餅是擺在聖所裡的桌上,共有十二個,分成兩行,表明神完全的供應(十二個餅),是為著產生祂的見證(兩行)。陳設餅由祭司在每逢安息日時,加以更換,換下來的陳設餅是給供職的祭司作食物。祭司以外的人是不能有份於陳設餅的。陳設餅也是在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至聖的;事奉的祭司和神吃一樣的食物,表明全心全意事奉的人,他們享受神所享受的(利廿四5~9)

2. 在馬太十二1~8的記載,主耶穌的話表明,祂比殿還大,祂是安息日的主,祂有權更改這些律例。這話暗示大衛是受膏的王,君王時代來臨了,君王的功用將取代祭司的功用。所以,陳設餅本來只允許祭司享用的,現在大衛王享用陳設餅,也不算違背律法

二、大衛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後又逃到亞杜蘭洞,然後又逃到摩押的山寨,也將父母寄宿在摩亞王那裡(廿一10~15,廿二1~4)

1. 因著掃羅的逼迫並追殺,大衛只好四處逃亡,過流浪的日子。貴為神所膏的以色列王(十六13),無奈神的時候未到,他只有忍耐,四處流浪為要保命。他甚至須要躲到非利士人的城迦特(廿一10)。他曾經殺死的非利士勇士歌利亞就是迦特人(十七4)。所以迦特人對大衛印象深刻,亞吉的臣僕對迦特王亞吉說:婦女們唱歌跳舞說,不就是指着他嗎?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嗎(廿一11)?

2. 大衛一想,我殺了他們的英雄,現在到了他們的地盤,他們要殺我易如反掌,他們也肯定會報仇,所以只好裝瘋賣傻以躲避迦特人的報仇(廿一12~15)。還好,這一招奏效,總算逃過一劫。想想也真為難他了,貴為神所膏的以色列王,竟然淪落他鄉,還得裝瘋賣傻,真是情何以堪?當然,這是神的主宰量給他的十字架,他只有從主領受了!

3. 說起來也奇妙,大衛雖然在逃亡,居無定所,還是有人力挺他,願意冒著生命危險來跟隨他。當他離開迦特,逃到亞杜蘭洞時,不只他的兄弟及父家來投靠他,另外,約有四百人來投靠他(廿二1,2)

4. 接著,他前往摩押的米斯巴,請求摩押王接待他的父母一段日子。畢竟,年紀老邁的父母不適合這樣的奔波。還好,摩押王接待他的父母。大衛和跟隨的眾人住在摩押的山寨(廿二3,4)。其實摩押人、亞們人、非利士人都是以色列人的世仇,礙於現實情況,掃羅追殺逼近,只好遠走他鄉為保命。這是何等的十字架!神的主宰預備這種種的環境,為叫大衛得着成全!

三、掃羅殺了祭司亞希米勒和他的父家(廿二6~19)

1. 由於屢次被大衛逃走,掃羅遷怒於他人。亞希米勒只是給大衛陳設餅吃,又給了他歌利亞的刀。掃羅就認為他們結黨要害自己…(13)。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雖然亞希米勒試著解釋並說明情況,但掃羅王還是認為他們都該死。最後,吩咐以東人多益殺死85個祭司,連同男女,孩童,吃奶的,盡都滅绝

2. 在此我們看見,掃羅殘害神的百姓,殺死神的祭司,只因他忌妒大衛,牽連這些不相關的人。掃羅是神所膏的君王,應該照顧神的百姓,保護神的百姓。可惡可恨的是,他剛好相反,殺害神的百姓,殺害神的祭司…。新約的記載也是這樣,那些自以為是愛神,事奉神的猶太人,不只逼迫主耶穌,最後殺害了主耶穌。後來,他們也是再三地逼迫主的使徒。難怪主曾預先告訴門徒說,時後將到,人要殺你們,就以為是事奉神(約十六2)

四、大衛在隱基底的曠野不害掃羅(廿四)

1. 神主宰的安排,大衛躲在隱基底山洞的深處,掃羅進到山洞裡大解。跟隨大衛的人,慫恿他起來對付掃羅。大衛就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隨後卻心中自責,對跟隨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不敢伸手害他。大衛也用這話攔住跟隨他的人,不容他們起來害掃羅(1~7)

2. 這就是大衛純潔,敬虔又有學習的地方。他悄悄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隨即心中自責。表明他非常活在生命裡,良心敏銳,又因敬畏神,對神的受膏者不敢加以任何傷害。並且攔住手下的人,不能加害神的受膏者。他的敬虔和敬畏神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他真是活出神聖的生命與人性的美德,就如新約裡所教導的,「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14,21)

3. 接著有大衛的告白,試圖解開掃羅的誤會,並且強調,自己有機會殺掃羅,卻沒有殺他,可見大衛沒有惡意叛逆掃羅…。又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在你身上為我伸冤,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又非常謙卑的自稱自己不過是一條死狗,一個虼蚤而已(11~14)

4. 感謝神!聽完了大衛的告白,掃羅也蒙了光照,他就放聲大哭,也承認大衛比他自己公義。因為掃羅惡待他,他卻善待自己…。掃羅也深信大衛必作以色列的王。所以,就要他起誓,不剪除自己的後代,於是大衛向掃羅起誓(16~22)。大衛的謙卑又敬虔,總算換來短暫的和平!

五、大衛與瑪雲的愚頑人拿八(廿五)

1. 瑪雲人拿八是大富戶,產業很多,為人卻剛愎兇惡。大衛打發十個僕人去拜訪拿八, 希望拿八有些餽送,畢竟大衛他們有600人,生活的開銷不小(1~9)

2. 沒想到拿八惡言相向說,大衛是誰? 耶西的兒子是誰? 近來悖逆主人奔跑的僕人甚多…(10,11)。大衛就帶來400人都帶刀,準備對付拿八(12,13)

3. 在廿四章隱基底的山洞裏,大衛通過考驗。這裡聽到拿八的惡言,他被激怒,想要對付拿八,大衛這一次失敗了。拿八的妻子亞比該從僕人得知消息,備妥禮物,前去見大衛,使拿八免去殺身之禍(14~35)

4. 拿八惡有惡報,耶和華擊打他,他就死了(38)。大衛娶了亞比該為妻(39~42)

撒母耳記上追求:廿六章至卅一章

【大綱】

一、掃羅逼迫大衛(續)(廿六~卅)

1. 掃羅到西弗的曠野尋索大衛(廿六1~5)

2. 大衛不敢伸手加害耶和華的受膏者(廿六6~25)

3. 大衛投靠非利士人,迦特王亞吉,在洗革拉住了一年四個月(廿七1~廿八2)

4. 撒母耳被招魂上來,他預言掃羅及其眾子的死(廿八3~25)

5. 在神的主宰下,大衛被阻止加入非利士人的軍隊去攻打以色列人(廿九)

6. 亞瑪力人攻破洗革拉,洗劫全城,大衛的兩個妻子也都被擄(卅1~6)

7. 大衛擊敗亞瑪力人,奪回被擄掠的一切(卅7~31)

二、非利士人打敗以色列人,掃羅受傷後自殺,其三子陣亡(卅一1~13)

【要點】

一、在西弗的曠野,大衛不敢殺害掃羅(廿六1~25)

1. 類似的情形在隱基底曠野的山洞發生過(廿四),雖然掃羅悔改了,也放聲大哭,承認大衛比他公義。然而,看起來他只有悔,卻沒有「改」。他對大衛還是苦苦相逼,一直欲置大衛於死地!

2. 大衛仍敬虔如往昔,因敬重掃羅是耶和華的受膏者,而不敢伸手害他,甚至也不許他的隨從亞比篩動手,只取走掃羅的槍和水瓶(7~12)。事實上,亞比篩願意成為」白手套」替大衛動手,只是大衛不允許。我們看見大衛是何等敬虔又敬畏神!

3. 在第19節,大衛對掃羅的話裡,我們可以看見:

a.若是耶和華神要掃羅攻擊大衛,大衛願成為祭物一般奉獻給神。表明大衛體認到,若此事是出乎神,他無怨無悔!
b.若是出乎某人的意願,願那人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
c.因為這樣趕大衛,使他無法在耶和華的產業上有分。無法在美地上事奉神,享受神所預備及神所命定的一切,這是何等的損失!
d.這表明大衛認識到耶和華是他的產業,是他杯中的分(詩十六5)

二、苦於掃羅的逼迫與追殺,大衛考慮到,與其死在掃羅手裡,不如逃往非利士地。這樣,掃羅也許不再尋索他命。於是大衛和他的跟隨者就投奔迦特王亞吉去了。當掃羅得知大衛逃往迦特時,就不再追殺他了。後來,亞吉將洗革拉賜給大衛,大衛就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四個月(廿七1~7)。大衛其實是相當無奈,他是神所膏的以色列王,此時卻因掃羅的追殺,他還要尋求未受割禮之人的保護,真是情何以堪?這是何等的十字架!

三、撒母耳的魂被招上來,他預言掃羅及其眾子的死(廿八3~25)

1. 當非利士人聚集並安營在書念,掃羅帶領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安營。掃羅看見非利士的軍旅就害怕,心中發顫。他尋求耶和華神,耶和華卻不藉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於是掃羅尋找交鬼的人來招撒母耳的魂(4~7)

2. 掃羅是耶和華神藉撒母耳所膏的王(十五1),神要他來治理以色列人,為神掌權並管理祂的百姓。掃羅很清楚,耶和華是真神。所以,他也曾在以色列國內禁止交鬼和行巫術的活動(3)。當他沒有照神的囑咐而滅盡亞瑪力人時,撒母耳曾責備他,提醒他; 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偶像的罪相等(十五23)。可見,他應該非常清楚,耶和華神厭惡這些拜偶像或行邪術等類的活動。他卻一再墮落,越來越遠離神。其實他所須要作的是好好轉向耶和華神,悔改並認罪,尋求神的赦免與幫助…

3. 掃羅離棄神,神也離棄他(十五23下),神的國也將賜與別人,就是大衛(十五26~28,廿八17)。撒母耳並且預言,耶和華必將掃羅和以色列人交在非利士人的手裡,掃羅及其眾子也在同一天死(19)

四、在神的主宰下,大衛被阻止加入非利士人的軍隊去攻打以色列人(廿九)

1. 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不得已而投奔迦特王亞吉(廿七)。他的處境很像在尋求政治庇護。當時,迫切想要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以躲避掃羅。問題也的確解決了,掃羅不再追過來了(廿七4)

2. 如今面臨一個更為難的問題,要加入非利士人去攻打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1~2)。這可能是當初沒有料到的問題。該怎麼辦?一邊是以色列人 ── 神的選民,另一邊是非利士人 ── 大衛目前正投靠的人。他曾是以色列的勇士,代表以色列人出戰非利士的勇士,殺了歌利亞並率領以色列人戰勝非利士人(十七45~54)。如今卻要加入非利士人去攻擊自己的同胞,甚至要攻擊耶和華的受膏者,這是大衛最不願意見到的!可是,既已投靠迦特王亞吉,亞吉也待他不薄。總該向人家表達一些忠誠吧!他是左右為難,裡外不是人。怎麼辦呢?大衛可能有許多的禱告,許多的仰望,求神帶領,求神的主宰,求神給他智慧來安排目前的處境,這可是進退兩難啊!

3. 感謝神!神主宰的保守!非利士人的首領向迦特王亞吉發怒,他們反對大衛與他們一同出戰以色列人。畢竟他們害怕大衛陣前倒戈,當年英勇的事蹟歷歷在目,婦女們的歌頌:「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猶在耳邊(4~5)。非利士的首領不得不防備啊!他們的要求正好救大衛脫離那種左右為難的處境。這是神主宰的保守,救大衛脫離那種不仁不義的景況!

五、亞瑪力人攻破洗革拉,洗劫全城。大衛擊敗亞瑪力人,奪回被擄的一切(卅)

1. 就在大衛離開非利士的軍隊,返回洗革拉的途中,亞瑪力人侵奪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燒。擄了城內的婦女,大小人口,卻沒殺任何一人,都帶走了。當大夥回到洗革拉時,發現全城被洗劫,家人被擄走,就都放聲大哭,直哭得沒力氣。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心裡得堅固(1~6)。當大家極度悲傷又驚慌失措時,大衛卻能仰望神,又倚靠神,不心慌意亂…

2. 隨即,大衛請祭司亞比亞他將以弗得拿過來,大衛求問耶和華關於追敵救人之事(7~8)。一旦從神得到明確的答覆,大衛和他的隨從就立馬行動(7~10)。大衛是我們的好榜樣,因他對神的敬畏及敬虔,他信靠神,將耶和華神擺在前面,他就不至搖動(詩十六8)。而且神在一切的行動上也引領他,為他爭戰。難怪他能見證: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在經過死蔭幽谷時,也不怕遭害。因為有神的同在,他也經歷神的安慰(詩廿三4~5)

3. 神主宰的保守,使他免去要與掃羅及以色列人交戰的處境,也使他得以及時趕回洗革拉,發現全城遭洗劫,而趕緊行動去追回一切(11~19)。神主宰的祝福,大衛他們更從亞瑪力人那裡得到許多戰利品,大衛也訂下了例律典章,大家平分戰利品,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20~25)

六、非利士人打敗以色列人,掃羅受傷後自殺,其三子陣亡(卅一)

1. 以色列人戰敗,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1)

2. 掃羅的三個兒子被殺陣亡(2)

3. 掃羅被射傷,傷勢甚重,因不願被非利士人凌辱而自殺身亡(3~4)。這一切事的發生,正如撒母耳預先告訴掃羅的(廿八19)

4. 掃羅及三子,還有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隨他的人,都一同陣亡(6)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 2006-2025

本站無商業目的,如果站上資料侵犯了您的著作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迅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