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書亞記追求

〔林建利專欄〕006

約書亞記追求:一至四章

【大綱】

一、耶和華神勉勵約書亞(一1~9)

二、約書亞吩咐百姓的官長(一10,11)

三、約書亞對流便、迦得及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說話以及百姓的回答(一12~18)

四、窺探耶利哥城(二1~24)

1. 打發兩個探子前往(1~7)

2. 兩個探子與喇合結盟(8~22)

3. 兩個探子回報消息(23~24)

五、以色列人過約但河(三1~四24)

1. 吩咐百姓要跟隨約櫃行走(三1~6)

2. 過約但河(三7~17)

3. 命取約但河中的十二塊石頭作記念(四1~8)

4. 又另取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四9)

5. 檯約櫃的祭司也過了河(四10~18)

6. 正月初十日,百姓在吉甲安營,約書亞把十二塊石頭立在吉甲(四19~24)

【要點】

一、舊約聖經39卷的排列,有神的主宰:

1. 從創世記至申命記共五卷,為摩西所著,一般稱為摩西五經或律法書

2. 約書亞記至以斯帖記共12卷,記載以色列人進入美地後的種種,他們的失敗、離棄神、拜偶像,甚至被擄至外邦地…,以及被擄後的歸回。可以說這十二卷書是以色列人的歷史。因此,他們被稱為歷史書。以色列人的歷史是我們新約聖徒的預表,他們的經歷、失敗和我們新約的聖徒息息相關(參看林前十1~12)

3. 從約伯記至雅歌共五卷,稱為詩歌書,因這五卷書寫作的風格是詩歌的方式,作者用詩歌的體裁和形式來記錄他們在神面前的經歷、感觸、心得、悲傷、苦悶、情操或他們向神的稱頌、讚美…

4. 從以賽亞書至瑪拉基書共十七卷,稱為先知書。內容有先知們對君王的勸勉或對神百姓的勸勉,或關於基督的出生、為人生活、職事、受死、復活、升天並再來的種種預言…。以賽亞書、耶利米書和以西結書因篇幅較多,被稱為大先知書;從但以理書至瑪拉基書,這十三卷,因篇幅較小,被稱為小先知書

二、約書亞意為耶和華救主或耶和華救恩,這個名字的希臘文就是耶穌。約書亞預表基督,也預表恩典(基督)取代律法(摩西)。約一17說,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所以,當摩西死後,約書亞就起來,繼續帶領以色列人進入美地。迦南美地預表基督。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美地,至終,要在那裡建立國度。表明我們新約的信徒,因著享受基督的豐富,能建立教會,成為神在地上的國度,神在今時代的見証!

三、第二章的記載有如小說般的情節,非常精彩。當然,這裡所記載的事,也有很豐富的屬靈意義:

1. 神的主宰,兩位探子到了妓女喇合的家(二1,2),喇合接待他們,將他們隱藏(二4~6),她也救了二位探子,不致落入耶利哥王的手中

2. 喇合與兩位探子的盟約(二8~21);喇合搭救他們在先,她也請求兩位探子,一定要恩待她的父家。所以就有了如此的約定,以色列人來攻打耶利哥城的時候,喇合要把一條朱紅線繩繫在探子被縋下去的窗口上,並要把她的父母,兄弟和父家的人都聚在家裡。這樣,她的全家都必得救(17~21)

3. 朱紅線繩預表基督的血,我們是藉基督的寶血得救並且罪得赦免(彼前一18,19,太廿六28)。把朱紅線繩綁在窗戶上表明公開地接受基督的救贖。這就如同保羅所強調的,我們口裡承認,心裡相信神叫耶穌從死人中復活,就必得救(羅十9)

4. 只要喇合的全家留在綁朱紅線繩的屋子裡,她的全家都必得救。這指明神的救恩是為全家人的,在舊約的記載是這樣,新約中也是如此(創七1,出十二1~14,路十九1~10,徒十六14,15,31~34)。神的救恩是以一家為單位!

5. 請比較出十二1~14和書二17~21。這兩段記載都強調基督的寶血能救我們脫離神的審判和神的救恩是為全家人的,神的救恩是以家為單位!

6. 喇合的信成就了許多奇妙的事(二8~11,來十一31):

a.她是迦南地的人,神命定以色列人進美地後要格殺無論的人,又是妓女(二1),在社會上是為人所輕看,沒有尊嚴,沒有社會地位的人
b.她聽見耶和華神為以色列人所成就的種種事情,就簡單相信,也藉著搭救兩位探子並與他們有了盟約而救了自己和她的父家
c.後來她嫁給猶大支派中,作首領的撒門(代上二10,11,太一4,5)而成了基督的先祖。何等美妙!原先她的每一方面都不好,不對!如今她因著信,就聯於神,聯於神的百姓;不僅救自己,也救了父親的全家。甚至嫁給神的百姓,使她成為基督的先祖。她的信成就了何等奇妙的事!

三、以色列人過約但河(三1~四24)

1. 祭司抬著約櫃走在前頭,百姓要跟著約櫃走(三3,6,13)。約櫃預表基督,所以,神百姓的生活行動都要聯於基督,跟隨基督。基督是我們救恩的元帥,要帶領神的眾子進榮耀裡去(來二10)

2. 他們到了約但河,抬約櫃的祭司腳一入水,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極遠之處,撒拉但旁的亞當城那裡停住,立起成壘。那往鹽海下流的水,全然斷絕,於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去了。抬約櫃的祭司在約但河中的乾地上站定,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直到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三15~17)。而後,當抬約櫃的祭司從約但河裡上來,腳掌剛落旱地,約但河的水就流到原處,仍舊漲過兩岸(四18)。我們只有敬拜神!是神帶領衪的百姓進入美地!是神親自調度一切為衪的子民效力!是神親自成就一切為要應驗衪對列祖的應許和約,把以色列人帶進迦南美地!是神把迦南美地賜給以色列人!

3. 從約但河中取十二塊石頭,表徵新的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四3)。從約但河被拿起來,表徵經過死而復活,表徵以色列人與主同死、同復活(四6,7,20~24,羅六3,4)。所以,以色列人經過約但河,就如同新約的聖徒經歷受浸(參考馬太三5,6,13~15),與主同死,同復活。而另外把十二塊石頭立在約但河中(四9),表徵舊的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要留在約但河中,也表徵信徒的舊人要留在基督的死裡,與基督同死(羅六6,加二20)。所以,兩組各十二塊的石頭,一組從約但河中取出,一組放在約但河中表徵信徒的舊人在死水中,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另一面信徒的新人與基督同復活、同行動。阿們!何等美妙的一幅圖畫!

約書亞記追求:五至八章

【大綱】

一、爭戰前的預備(五1~15)

1. 迦南人聞風喪膽(1)

2. 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受割禮(2~9)

3. 在迦南地上的第一次逾越節(10)

4. 吃美地上的出產,嗎哪止住了(11,12)

5. 約書亞見耶和華軍隊的元帥(13~15)

二、攻打耶利哥城(六1~27)

1. 滅了耶利哥城(1~21)

2. 拯救喇合全家(22~25)

3. 重修耶利哥城的人,會遭受咒詛(26)

4. 約書亞的名聲傳揚遍地(27)

三、攻打艾城(七1~八35)

1. 在艾城戰敗(七1~9)

2. 神指示約書亞戰敗的原因 —— 有人取了當滅之物(七10~15)

3. 亞干認罪並被人用石頭打死(七16~26)

4. 用計攻打艾城,將城焚燒(八1~29)

5. 約書亞抄寫律法,並將律法宣讀給以色列人(八30~35)

【要點】

一、以色列人過了約但河(三、四),神使河水停住,立起成壘(三16),以色列人就如行乾地的經過約但河。在約但河西的亞摩利諸王和靠海的迦南人諸王聽見耶和華神為以色列人作了大事,就喪失了膽(五1)。四十年前,當以色列人過紅海時,也有類似的情景:外邦人聽見就發顫,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那時以東的族長驚慌,摩押的英雄被戰競抓住,迦南的居民心都消化了,驚駭恐懼臨到他們(出十五14~16)。讚美主!每一次神為衪的百姓行作大事,仇敵總是聞風喪膽!

二、緊接著過約但河,耶和華神要約書亞作的,就是為新一代的以色列人,那些在出埃及後,在曠野的路上所生的眾民行割禮(五2~9)。過約但河預表聖徒的受浸,就是與基督同死,同埋葬,也一同復活(羅六3~4)。十二塊石頭被放在約但河裡,表示舊人被埋葬;而另十二塊石頭,從約但河中被取出來,約書亞把它們立在吉甲,表明新的以色列人與主一同復活(四9,3,20)。所以,過約但河代表受浸。在吉甲的受割禮表明對付肉體,除去肉體。所以,神對約書亞說,我今日將埃及的羞辱從你們身上輥去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直到今日(五9)。在經歷和應用上,吉甲的割禮就是保羅在加五24所說的,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這是基於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贖,我們把它應用在我們的肉體、和邪情私慾上。將肉體和邪情私慾釘死在十字架上了。這也就是羅馬八13下所說的,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不是憑自己對付什麼,而是活在靈裡,聯於主,應用主所成就的一切,讓所有消極的人、事、物都留在十字架那裡。哈利路亞!這是神聖的方式來對付肉體!

三、以色列人在吉甲安營,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節(五10)。這是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後的第一次逾越節,逾越節表明消極方面,神要救衪的百姓脫離神的審判;積極方面,神的所是,一切的豐富要成為祂百姓的享受(出十二1~14)。這裡以色列人所經歷的,從過約但河,在吉甲受割禮,又守逾越節;其實就是我們新約的聖徒所經歷的,信而受浸 —— 與主同埋葬,同復活,對付肉體及其邪情私慾,進而享受主的筵席,有份於主的一切豐富,何等美妙的圖畫!

四、逾越節的次日,他們就吃了那地的出產;他們吃了那地的出產,第二天嗎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嗎哪了,那一年他們卻吃迦南地的出產(五11,12)。嗎哪每天從天而降,作為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期的供應(出十六)。嗎哪預表基督是我們的供應,不須要我們的勞苦,我們只須接受衪並享受衪(約六29~35)。迦南地的出產也預表基督是我們的供應(申八7~9,約四31~38,弗三7,8)。以色列人吃迦南地的出產表明他們在生命的經歷上更往前,他們能與神一同勞苦,一同享受,何等奇妙!

五、在五13~15有約書亞的異象,他看見有一個人,手裡有拔出來的刀。原來他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這表明基督是那看不見的元帥;而約書亞是那個看得見的元帥。約書亞要帶領神的百姓爭戰,他須要被分別為聖,須要站在分別為聖的領域,也就是要站在聖地上,才能為神爭戰!

六、攻打耶利哥城(六1~27)

1. 攻打耶利哥城的方式是神定規,神安排的(1~21)。有帶兵器的人,七個祭司拿七個羊角吹號,以及約櫃,前六天的繞城,百姓不可呼喊,不可出聲,連一句話也不可出口,表明在神的爭戰行動中,人的意見、想法、觀點是沒有地位的。一切都是神、神的設計、神的安排、神的調度。繞城七日的行動(15),表明凡以色列人腳掌所踏之地,神都要賜給他們(創十三17,書一3)

2. 拯救了喇合全家,正如先前二位探子和她所約定的(17,22~25),表明她因信得救

3. 重修耶利哥城的人,當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他立根基的時候,必喪長子。安城門的時候,必喪幼子(26)。在亞哈王在位時,希伊勒重修耶利哥城時,約書亞所說咒詛的話,應驗在他身上(王上十六34)

七、攻打艾城(七1~八35)

1. 在艾城的戰敗,有兩個原因:

a. 沒有尋求神,沒有神的說話及帶領。他們覺得在耶利哥大勝,艾城只是小鎮,還有什麼難的。又因那裡人少(七3),不必勞師動眾,只須少數人出動,就能攻取。這是在自己裡面的自信,加上輕敵。所以,這一仗就敗了!我們人生裡所面對的許多事,不也常常是這樣嗎?

b. 亞干的犯罪,取了當滅之物及收藏金子、銀子(七21)。爭戰是一件團體的事(參考弗六10~18),雖然只有亞干一人犯罪,卻使以色列人在艾城的戰役吃了敗仗。這指明神百姓爭戰的能力來自神。因此,須要完全聖潔,分別為聖,不能有虧欠或犯罪。爭戰的能力是聯於聖潔,正如三13~15所指明,約書亞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他必須分別為聖,他是站在聖地上的元帥。他是分別為聖的,以色列人也必須是分別為聖的

2. 亞干的犯罪是因勝不過眼目的情慾及金、銀財物的迷惑(七21)。所以,神的百姓要儆醒,不斷的對付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以及錢財的迷惑(馬太十三22)。積極方面,要聯於神和神的旨意。認識到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約壹二17)!

3. 亞干被眾人用石頭打死,他的所有被人用火燒了(七25)

4. 再次攻打艾城並完全得勝,以色列人殺了艾城中所有的人,並將牲畜及財物取為自己的掠物,正如耶和華吩咐約書亞的(八18~27)

5. 又將艾城王掛在樹上,直到晚上,日落時,才把屍首取下,丟在城門口,在屍首上堆上一大堆石頭(八29)。這是公開的展示與宣告,凡與耶和華神為敵的,就會有這樣的結局

八、約書亞築壇並抄錄律法書(八30~35)

1. 約書亞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築壇,用沒有動過鐵器的整石頭築的。以色列眾人就在壇上獻燔祭和平安祭(30,31)

2. 約書亞在那裡,當著以色列人面前,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32~33)

3.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宣讀律法(34,35)

約書亞記追求:九至十四章

【大綱】

一、基遍人的詭計(九1~27)

二、毀滅五王 —— 耶路撒冷王、希伯崙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十1~43)

三、毀滅夏瑣王、並北方、山地、基尼烈南邊的亞拉巴高原、以及西邊多珥山崗的諸王(十一1~23)

四、先前藉摩西所奪取的約但河東之地(十二1~6)

五、擊殺約但河西的三十一個王(十二7~24)

六、拈鬮分配美地(十三1~十四15)

1. 未得之地(十三1~7)

2. 約但河東之地,先前已分給兩個半支派(十三8~33)

3. 利未支派沒有分得土地(十四1~5)

4. 迦勒分得希伯崙為業(十四6~15)

【要點】

一、基遍人的詭計(九1~27)

1. 基遍人聽見約書亞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是攻城之後,殺了城中所有的人(六21,八24,25),就害怕。因此,他們假裝是來自很遠的地方,希望和以色列人立約,作他們的僕人,願為全會眾作劈柴挑水的人

2. 以色列人看了他們發霉的食物,又穿著破舊,像是來自遠方的人,沒有求問耶和華神,就和基遍人立了約,容他們活著,為全會眾作劈柴挑水的人,也和他們起了誓(14)。沒有求問神,憑自己生活行事,以色列人犯了大錯

3. 以色列人和基遍人立約之後,過了三天,才發現這些人是住在鄰近的城(16~18)。過了三天,表明在復活裡,在屬天的地位上,一切都是明朗的,清楚的,所有人的詭計都是赤露敞開的。但以色列人已與他們立約,允許他們活著

4. 這個事例教導我們,凡事要聯於神,在靈裡生活行事(加五16,25)。不該憑自己,憑肉體去認識一切的人、事、物(林後五16)。求神憐憫我們!

二、毀滅五王 —— 耶路撒冷王、希伯崙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十1~43)

1. 五王攻打基遍,基遍人就到吉甲的營中去向約書亞求救。於是約書亞和他一切的兵丁並大能的勇士,都從吉甲上去(5~7)

2. 耶和華神對約書亞說話和應許:神把五王交在約書亞手裡,他們無一人能站立得住(8)

3. 耶和華神為以色列人爭戰(14,42):

a.耶和華使仇敵在以色列人面前潰亂(10)
b.耶和華從天上降下大冰雹打死五王的軍隊(11)
c.耶和華聽從約書亞的禱告,行了特別的神蹟,叫日頭和月亮止住約有一日之久(12~13)
d.這一次耶和華神聽約書亞禱告是空前絕後的。這日以前,這日以後,都沒有這樣的(14)

4. 這一章的末了說,約書亞一時殺敗了這些王,並奪了他們的地。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為以色列爭戰(42)。讚美神,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

三、耶和華神為衪的百姓行許多的神蹟,從摩西與法老交涉過程中的十災(出七~十二),過紅海(出十四),降嗎哪(出十六),裂開的磐石流出活水(出十七),過約但河(書三、四),以及書十中的降下冰雹,日頭停住一日之久…種種的神蹟說明神在眷顧祂的百姓,扶持並供應祂的百姓。然而在新約時代,這種外面的神蹟是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神蹟、愛的神蹟,如信衪就得生命,生命改變了我們,叫我們願意愛衪,願意奉獻給衪,願意憑祂活著,願意為主捨己,背十字架…。如同作詩的人說的(生命詩歌370首):
我的神啊,你在已過路上,
曾用愛的神蹟多方眷顧;
故我敢再投入你的胸膛,
因信心安,贊美你的道路。

四、毀滅夏瑣王並北方、山地、基尼烈南邊的亞拉巴高原,以及西邊多珥山崗的諸王(十一1~23)

1. 這一章特別提起,約書亞將住在山地的所有亞衲族人剪除了,約書亞將他們和他們的城邑盡都毀滅。在以色列人的地沒有留下一個亞衲族人(21,22)

2. 亞衲族人就是偉人(巨人),他們是巨人的後代,身量高大(民十三32,33)。這是摩西當年打發十二個探子進入迦南地時,他們看到的亞衲族人

3. 這亞衲族人也就是創六4中,神的兒子們(墮落的天使取了人的樣子)和人的女子結合,所生下來的上古英武有名的人。這些英武有名的人,也是巨人,身量高大,不是純種的人類,是墮落天使和人的女子交合而生的。所以神決定毀滅他們,才用洪水審判了當時的世代,只救了挪亞一家八口(參看創六~八)

五、拈鬮分配美地(十三1~十四15)

1. 美地預表包羅萬有的基督(申八7~9),分配美地則表明我們在基督裡的信徒都有分於基督(林前一9),或者說我們聖徒都在基督裡有一份(羅十二3,4)

2. 分配未取得之地(十三1~6),表明我們支取基督作我們的美地是憑信心,不是憑眼見(林後五7);也指明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

3. 約但河東之地已由摩西分給兩個半支派(十三8~32,民三十二),這指明我們在基督裡的一份,有時和我們的意願有關,因為神尊重我們的自由意志;而且我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我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衪的美意(腓二13)

4. 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得的產業,就是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各支派的族長所分給他們的(十四1),是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把產業拈鬮分給九個半支派(十四2)。這表明表面上是神百姓中領頭的人在分配美地,然而實際上,是神在主宰這一切,是神主宰的手在掌控這一切。我們知道任何分配資產,都是根據某種法則,某些優先次序來分配,有利的人就贊成,不利的人肯定要反對。然而,以色列人的拈鬮分配美地,完全是神主宰的手,沒有人為的條款,或法則。因此,這樣的分配,大家都信靠神的主宰沒有怨言。何等奇妙!何等智慧!

5. 迦勒得著希伯崙作他的產業(十四6~15)。迦勒和約書亞是摩西所打發進入迦南地去察看的探子(民十三)。當時有十二個探子進去,回來報告消息時,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報好消息。迦勒也得著耶和華的稱許,說他有另一個心志,要專一跟從耶和華。因此,神應許他將來要進入美地,並且他的後裔要得那地為業(民十四24)。所以,當他向約書亞提出要分地時,約書亞為他祝福,並將希伯崙給他為業(十四13)。希伯崙意為聯合或與神交通,表明當我們享受與主聯合,活在與神的交通裡,我們自然而然經歷基督是我們的分,我們的產業。這也是大衛的經歷和宣告: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詩十六5)

約書亞記追求:十五至廿章

【大綱】—— 拈鬮分配美地(續)

一、猶大支派所得之地(十五1~63)

二、約瑟支派所得之地(十六1~十七18)

1. 從耶利哥到伯特利,又到海為止(十六1~4)

2. 以法蓮子孫分得之地(十六5~10)

3. 瑪拿西子孫分得之地(十七1~18)

三、其餘的七個支派所分得之地(十八1~十九51)

1. 派人走遍那地,繪圖好準備拈鬮(十八1~10)

2. 便雅憫支派所得之地(十八11~28)

3. 西緬支派所得之地(十九1~9)

4. 西布倫支派所得之地(十九10~16)

5. 以薩迦支派所得之地(十九17~23)

6. 亞設支派所得之地(十九24~31)

7. 拿弗他利支派所得之地(十九32~39)

8. 但支派所得之地(十九40~48)

9. 約書亞所分得之地(十九49~51)

四、設立逃城(廿1~9)

1. 為誤殺人者,可以逃去的地方(1~6)

2. 三座逃城在迦南地上(7)

3. 三座逃城在約但河東之地(8,9)

【要點】

一、猶大支派所得之地(十五1~63)

1. 西緬支派所得的地業,是在猶大人的地業中間。因為猶大人的分過多,所以西緬人在他們的地業中,得了地業(十九1~9)。另外,耶路撒冷位於便雅憫境內,卻為猶大的子孫承受為業(十五63)。這些看似特別的情形,其實表明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和享受是互相有關的。表明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互相作肢體,我的經歷可以成為你供應,你的亮光可以成為我的指引(林前十二27)

2. 我們是互相作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免得身體上的肢體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十二22~26)

3.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這是一種同理心,彼此扶持的表現。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為要一同得著基督,我們就須要彼此同心,彼此擔就(羅十二15~16)

4. 猶大人的地業中,有一座城希伯崙是給迦勒的(十四13~15,十五13~19)。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為迦勒奪取了基列西弗城,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並賜她上泉下泉。俄陀聶意為神的獅子,為神爭戰。當我們為神爭戰時,我們必得著活水泉的供應和滋潤。俄陀聶也是第一個士師,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古珊利薩田的手(士三7~11)

二、瑪拿西子孫分得之地(十七1~18)

1. 瑪拿西的子孫西羅非哈,沒有兒子,只有女兒。她們來到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眾首領面前請求分產業,於是約書亞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在她們的叔伯中,把產業分給她們(十七3,4,民廿七1~11)

2. 因這事件而產生一個關於承受產業的律例:人若死了,沒有兒子,就要把產業歸給他的女兒們。他若連女兒也沒有,就把產業歸給他的兄弟。他若沒有兄弟,就把產業給他父親的兄弟。他父親若沒有兄弟,就歸給他親族中最近的親屬(民廿七8~11)

3. 這表明當我們看重對基督的享受及有分於衪測不透的豐富,乃是神所喜悅的,神也必應允我們並供應衪的豐富給我們

三、約書亞派人走遍那地,繪圖好準備拈鬮分地(十八1~10),美地預表基督,約書亞派36人(每支派3人),要他們走遍那地並繪圖,為要將其餘的美地分成七分,好拈鬮分給其他的七個支派。這裡的含意是我們要對基督有經歷和享受,我們須要有真理的認識,特別是對基督的身位和工作方面的認識。真理的認識是對基督經歷的重要根基;沒有正確的真理認識,對基督的經歷可能就會有偏差(提前二4,三15,弗二20,四11,12)。繪圖表明真理的陳明,勾畫出基督的所是並所作,讓我們有認識並得著合適的基礎,可以來經歷包羅萬有的基督而有份於衪!

四、神對以色列人曾囑咐,要他們進入美地後,把一切的迦南人都趕出去,或是滅盡(三11)。例如,以色列人攻下耶利哥城時,將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驢,都用刀殺盡(六21)。到了第二次攻打艾城時,也是用刀殺了城中所有的人,共一萬兩千人(八24,25)。攻打五王和他們的城時,也是一樣,用刀擊殺城中的人,將王和其中的一切人口盡行殺滅,沒有留下一個(十28~42)。到了攻打夏瑣及其聯盟的王時,也是一樣,沒有留下一個人(十一1~15)。可是漸漸地,以色列人在這事上放鬆了,沒有嚴謹地照著神的吩咐去對付迦南七族的人;猶大支派的人,沒有把耶布斯人趕出耶路撒冷(十五63),以法蓮人沒有趕出住在基色的迦南人(十六10),瑪拿西的子孫也沒有趕出他們境內的迦南人(十七12,13)…。這些迦南人是拜偶像的,後來以色列人離棄耶和華神,轉向虛無的偶像,應該和這些迦南人有關。求神憐憫我們!開啓我們!在我們身上要徹底對付不屬於神的,不讓這些不屬於神的,有機會在我們裏面發展!我們只願活基督,長基督,尊主為大並以神為樂,以神為滿足(腓一21,路一46,47)!

五、設立六座逃城(廿1~9)(參考民卅五9~28)

1. 設立六座逃城:三座在約但河東的是比悉,拉末和哥蘭;另在約但河西的美地上有三座城,是基低斯、示劍和希伯崙

2. 逃城的目的是使誤殺人的,可以進入逃城躲避被誤殺之人的親屬來報仇雪恨。所以逃城預表基督是我們的避難所,基督是墮落罪人的藏身之處

3. 因6是代表人,所以六座逃城代表墮落的罪人可以逃到基督裡,而免於神的審判

4. 逃城不只是為以色列人,也是為他們中間的外人,寄居的(民卅五15)。這指明基督的救贖不只為以色列人,也是為全人類的。只要願意相信基督,接受祂作救主,就可以得救,不致滅亡,反得永遠的生命(約三16,羅十9~13)

5. 這6座逃城,平均分散在十二個支派的範圍裡,使誤殺人者非常容易逃到城裡尋求保護。這表明基督所完成的救贖,對人乃是便利的,隨時、隨地都可以接受而得著救恩

6. 在約但河的兩邊各三座逃城,表明在見証我們的神樂意成為罪人的庇護

約書亞記追求:廿一至廿四章

【大綱】

一、利未人所得的城邑(廿一1~42)

1. 拈鬮分給利未人共48座城邑(1~7)

2. 給哥轄宗族的十三座城邑(8~19)

3. 哥轄其餘的子孫所得的十座城邑(20~26)

4. 革順的子孫所得的十三座城邑(27~33)

5. 米拉利的子孫所得的十二座城邑(34~42)

二、耶和華神向列祖的應許都應驗了(廿一43~45)

三、約書亞為二支派半的人祝福並差遣他們回約但河東之地(廿二1~34)

1. 受約書亞的吩咐,二支派半的人回約但河東之地(1~9)

2. 二支派半的人築壇於約但河濱(10,11)

3. 全會眾的反應(12)

4. 祭司非尼哈及十個首領前去了解狀況(13~20)

5. 釋疑而和睦(21~31)

6. 祭司非尼哈及十個首領回報以色列人(32,33)

7. 二支派半的人起名證壇,意為這壇在我們中間証明耶和華是神(34)

四、約書亞對以色列的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的遺言(廿三1~16)

五、約書亞對以色列眾支派、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臨別的話(廿四1~28)

六、約書亞的離世與安葬(廿四29~33)

【要點】

一、關於利未人所得的48座城邑(廿一1~42,民卅五6~8)

1. 給利未人的48座城邑中,其中有6座城邑也作為逃城(民卅五6,7)。表明人得著基督作為庇護,經歷神的赦免乃是與他人的服事有關。正如主在復活後對門徒的囑咐;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廿八19)。當我們傳揚福音,領人歸主,也就是把人領到逃城而得庇護。感謝主!主耶穌已把傳福音及教導真理的權柄都賜給我們了,我們可以放膽的去服事,去傳揚,好領人進入逃城!

2. 利未人沒有分到一整塊地,如其他十二個支派所分得的美地;利未人所得的48座城邑是分散在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中,連他們的生活須要也是由以色列人取出產的十分之一而供應的(民十八21~24)。這表明事奉的人,他們對基督的取用、經歷、享受和眾聖徒是聯在一起的,息息相關的。這也指明事奉的人和眾聖徒是聯結並調和在一起的(林前十二22~27,林後一21,22,四11~15)

3. 利未人的城邑共有48座,表明:

a. 48=6*8,6是指受造的人,8代表復活。這表明我們的服事是將受造而墮落的人,服事到基督的復活裡;也表明我們的服事雖是人的服事,卻是在復活裡的服事,不是在天然或肉體裡的服事

b. 48=4*12,4代表受造之物,12代表神行政裡的永遠完全與完整。這表明我們的服事,要有永遠的眼光;也指明我們真實的事奉,在神眼中有永遠的價值。所以保羅說,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

二、耶和華神向列祖的應許都應驗了(廿一43~45),從神呼召先祖亞伯拉罕起,到以撒、雅各、雅各的眾子,下埃及…藉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歷經曠野四十年,進入美地,也經歷一番的爭戰。現在,神終於成就衪對列祖的應許,把迦南美地賜給以色列人作為他們永遠的產業(創十三17,十五7,廿六2~4,廿八13,14)。為這應許的應驗,我們要高聲呼喊:哈利路亞!

三、約書亞為二支派半的人祝福並差遣他們回約但河東去定居(廿二1~34)

1. 約書亞對二個半支派的人勸勉,鼓勵與祝福後,就打發他們回約但河東定居(1~9)

2. 二支派半的人在約但河那裡築了一座壇(10,11),其他的以色列人以為兩支派半的人築壇是要拜偶像,就聚集在示羅要上去攻打他們(12)。經過一番的說明,解開疑慮,得知他們是要作一個証壇(26,27,34),証明他們雖在約但河東定居,實則為以色列人的一部份,証明耶和華也是他們的神

3. 這個插曲(事件)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凡事多交通,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多詢問。不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將對方定罪,亂扣帽子,這是極為不合適的。凡事多有敞開的交通,甚至一同禱告,一同尋求主的面光,一同尋求,討論,交通來找出合適的方案而解決問題

4. 新約中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徒十五),一個交通的榜樣,當耶路撒冷的人跑去安提阿教會傳割禮,其實這是傳異端,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保羅和巴拿巴就上耶路撒冷的教會去尋求交通來解決問題。交通的過程是敞開的,大家自由發言,甚至有辯論,至終雅各作了結論,雖然結論並非百分之百符合神的旨意,但保羅和巴拿巴都能接受那樣的結論。我想保羅和巴拿巴也明白,雅各和耶路撒冷的弟兄們已釋出最大的善意。所以,行傳十五章的會議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聖徒之間要多有交通,交通時,要彼此尊重,儘量理解對方,顧到對方的立場和需要…

四、約書亞對以色列的眾長老、族長、審判官並官長的遺言(廿三1~16)

1. 這一章的話,是對以色列人的核心人物,重要人物說的。強調神照衪的應許把美地給他們為業(4,5),以色列人該遵守摩西的律法,不可偏離,不要和迦南人參雜,不可題他們神的名,更不可去叩拜或事奉,要專心倚靠耶和華神(6~8)

2. 耶和華神為以色列人爭戰,甚至他們能一人追趕千人。所以,沒有一人,能在以色列人面前站住(9,10)

3. 迦南人可能成為以色列人的網羅,甚至是他們眼中的刺。以色列人絕不可與迦南人聯結、結親,互相往來。換句話說,神要以色列人絕對從迦南人中分別出來(12,13)。否則,以色列人可能在美地上滅亡

五、約書亞對全體以色列人臨別的話(廿四1~28)

1. 這一段談話裡,強調他們的歷史,從先祖亞伯拉罕的蒙召,過了大河到迦南美地(2,3)…到了雅各時,雅各和他的子孫下了埃及(4)

2. 神差遣摩西和亞倫把以色列人帶出了埃及,行了神蹟奇事,使紅海分開,經過曠野,歷時多年,也奪了約但河東之地…。至終,神趕出迦南人,把迦南地交在以色列人手上(5~13)

3. 勸以色列人要專心事奉耶和華神,徹底對付大河那邊的神,以及在埃及所事奉的神。約書亞也見証: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這一番話,激勵百姓起來專一事奉耶和華,他們也見証: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祂是我們的神(14~18)

4. 約書亞與百姓立約在示劍,也為他們定律例典章,並寫在律法書上,也立了一塊大石頭在橡樹下,耶和華的聖所旁邊為証(19~28)

首頁目錄上一則下一則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 2006-2025

本站無商業目的,如果站上資料侵犯了您的著作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迅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