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耶罗波安

 

{\Section:TopicID=1453}耶罗波安 Jeroboam(人名)

字义:    人民众多的 Many-peopled,他与民相争 Who strives with the people

汇编:    王上11:26-40以色列国第一朝代的第一个王。

            王下14:23-29以色列国第十三个王,即耶户朝代的第四个王。

―― 陈瑞庭

 

耶罗波安(Jeroboam)以色列国两位君主之名。耶罗波安一世(主前930-909)为北国以色列的开国君主,耶罗波安二世(主前793-753)则为以色列国第十四任君王。(1)耶罗波安一世是以法莲支派洗利达人尼八的儿子。尼八是所罗门王的臣仆(王上十一26),忠于所罗门,王便委派他作以法莲工人之监督,协助修补耶路撒冷的城墙。耶罗波安也参与其中(王上十一2728)。耶罗波安殷勤能干,但他并不甘为所罗门手下的一员。他的家庭背景以及傲慢的性格,加上所罗门王对他的压制,使他愤而生叛,策动军变,要谋害所罗门王(王上十一26)。有一次,耶罗波安在耶路撒冷城外遇到先知亚希雅。亚希雅把身上的新衣撕裂成12片,其中10片交给耶罗波安(王上十一2930)。先知的意思是神将会把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10个交给他,因所罗门崇拜偶像,故神把他的国夺回(王上十一31-33)。然而耶罗波安并不满足,他要作全国的君主,但神不使他的计划得逞。耶罗波安失败后,逃往埃及(王上十一40)。所罗门王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位。耶罗波安重回巴勒斯坦,请求新王减免力役(王上十二1-4)。罗波安答应用3天时间考虑。老臣们皆认为应减轻百姓的重轭,然而为一些年轻的侍臣反对。结果,罗波安听从后者,继续重税及苦役的政策(王上十二12-14),引致以色列人起来作叛,拥立耶罗波安为王,统领北方各族(王上十二20)。主前931年,北国以色列与南国犹大暂息干戈,成为两国对峙之局。耶罗波安雄才伟略,在约但河西东两岸建筑两座城,一在示剑,一在毘努伊勒(王上十二25)。他领导百姓拜祭金牛犊,并建邱坛。使伯特利和但两地成为拜金牛犊之地,又用不属利未人之凡民为祭司,陷百姓于罪(王上十二29-31)。伯特利是列祖时代的敬拜地点(创二十八10-22,三十一13,三十五1-7),但则是士师时代但支派的敬拜中心(士十八)。耶罗波安拜祭金牛犊,源于亚伦。起初以色列人出埃及至西乃山,亚伦以金牛犊代表那带领他们出埃及的耶和华神,令百姓拜祭(出三十二45)。这种调和埃及与以色列人宗教的做法,以牛犊代替不可见的耶和华,颇得人心,甚至利未人和但支派,也认为如此拜祭耶和华乃可行之法。

耶罗波安重弹旧调,以拜金牛犊代替耶和华,可能亦受到他旅居埃及数年之影响。埃及人所拜之太阳神,其塑像亦作牛形。埃及人拜祭公牛,以之代表无形的神祇,这种观念影响到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敬拜。耶罗波安与亚伦拜祭金牛犊,有下列数点相同之处;甚至神对这些错谬的敬拜所采取的行动,也大同小异:(1)皆顺应百姓及众民的要求(出三十二1-6;王上十二28);(2)亚伦及耶罗波安亲自向百姓宣告牛犊是他们的拯救者(出三十二4;王上十二28);(3)两人皆建邱坛(出三十二5;王上十二3233;王下二十三15);(4)两者皆献祭(出三十二2-6;王上十二32至十三1);(5)立不属利未人为祭司(出三十二26-29;王上十二31,十三33);(6)结果陷百姓于罪中,为国家带来劫难(出三十二2130-34;申九18-21;王上十二30,十三34,十四16,十五263034;王下三3,十29-31);(7)引致神的震怒,险些要除灭两人(民二十28,三十三3839;申九20;王上十三34,十四20;代下十三20);(8)耶和华回心转意,向罪人施行拯救(出三十二11-14;申九20;王上十三6);(9)邱坛最后皆破裂毁坏(出三十二82026-29;申九21;王上十三2;参王下二十三16;代下三十四5);(10)所铸牛犊被火焚烧,磨得粉碎(出三十二20;申九21;王下二十三15);(11)百姓所受之刑罚也相同(出三十二35;代下十三20);(12)亚伦和耶罗波安儿子的名字也相近,亚伦之子名拿答、亚比户,耶罗波安之子名拿答、亚比雅(出六23;民三2,二十六60;王上十四120,十五25),而他们皆英年早逝(利十2;民三4,二十六61;王上十四17,十五25-28;代上二十四2);(13)两人的儿子皆让神得荣耀(利十36;王上十四13)。耶罗波安崇拜偶像,招致家族灭亡(王上十三3334),首先是他儿子亚比雅之死(王上十四1-18)。耶罗波安又拟欺骗先知亚希雅,引致耶罗波安家和北国受审判(王上十四7-16)。耶罗波安被犹大亚比雅打败,正好也反映以色列逐渐衰落(代下十三1-20)。耶罗波安一世在以色列作王22年后去世(王上十四1920;代下十三20)。他的儿子拿答只作王2年,便被以萨迦人巴沙杀掉(王上十五25-31)。其后,巴沙更杀了耶罗波安全家,应验了亚希雅对耶罗波安王朝所发的预言;但是,巴沙也行耶罗波安的恶事(王上十五34)。(2)耶罗波安二世是约阿施的儿子(主前798-782),是北国以色列在位最久的王。他统治以色列41年,当中有11年与他的父亲一起摄政。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约阿施在与犹大亚玛谢争战以先,曾为巩固王国而下了功夫(王下十四8-14;代下二十五5-24)。耶罗波安二世跟随他先祖耶罗波安一世的恶行(王下十四24)。先知约拿曾预言耶罗波安二世会得势(王下十四25-27)。虽然耶罗波安王朝在北国历史的末期才出现,但神仍愿凭着祂那恒久忍耐、信实守约的爱,等待以色列悔改(王下十四2728)。由于神在耶罗波安的时代看顾以色列,北国扩张至自所罗门时代以来最广阔的版图,她的边界从北方的奥朗底河口的哈马,伸展至南方阿卡巴湾一带的以拉他和以旬迦别两个城市。不过,繁荣并没有解决以色列内部和外在的问题。腐败的政府和道德堕落的人民,令以色列愈趋纷乱,最终令北国灭亡。耶罗波安的生命安全,亦受到背叛者的威胁。这从伯特利的祭司亚玛谢指摘先知阿摩司图谋刺杀耶罗波安(摩七8-17)一事可知。其实阿摩司已预言以色列民会被掳,并耶罗波安王朝会衰落。神的话成为了耶罗波安的威胁,因所有以色列人,包括王,都心里刚硬。耶罗波安二世在撒玛利亚城统治(王下十四23)。从撒玛利亚所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在约阿施和耶罗波安二世年间,曾重建王宫。在1910年,所发现超过60块刻有文字的陶片,是一些发票和卷标,记录送给王使用的油和酒的分量;陶片上少量的地名(27个),亦显示这些货品并非全国人民的税项,可能全是皇室的资产。这表示在耶罗波安年间,以色列皇室拥有庞大的资产,生活富裕。在北国末期富甲一方的撒玛利亚,发掘了大量装饰用的雕刻牌匾和象牙嵌板,而那些雕刻在象牙上的偶像,显出亚兰、亚述和埃及这些异教社会的影响力。经济萧条、道德沦亡、政治弱势和政府腐败,全都加速以色列的灭亡;富有的地主──包括耶罗波安二世──欺压贫穷的人,他们甚至强迫小地主迁离本地,往城市去。耶罗波安二世死后不足6个月,关于耶户王朝没落(耶罗波安是这世系的第四个王)的预言就应验了(王下十五8-12;参王下十12-31)。正如耶罗波安一世的儿子拿答被弒,耶罗波安二世的儿子撒迦利雅亦被杀。耶罗波安二世死后31年,关于以色列人被掳的预言也应验了(主前722;王下十七3-41)。另参:「以色列史」;「旧约年代学」。――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