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约珥书」提要

 

壹、书名

 

        本书以作者先知「约珥」为书名。「约珥」的原文字义是「耶和华是神」或「耶和华是他的神」。

 

贰、作者

 

        本书的作者是「毗土珥的儿子约珥」(1)。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圣经中仅此一次提到他,虽然与他同名的人共有十三位之多,但都与他毫无关连。因此,我们仅能根据本书的内容,而对他有所推测:

        一、根据「约珥」的原文字义是「耶和华是神」,可以得知他出生在敬畏神的家庭。

        二、根据本书内容仅提到犹大国和耶路撒冷,可以推测他可能是犹大人,并且住在耶路撒冷或邻近的地方(参二1;三2616~17)

        三、根据本书内容仅提到犹大国早期的外敌(参三419),而毫未提到后期的外敌如:亚兰、亚述和巴比伦,因此我们可以推知他极可能是被掳前早期的先知(请参阅「写作时地」)

        四、根据本书有关祭祀和礼仪的记载(参一913~14;二17),可知作者非常熟祭司的职任,而他对祭司的诸多指责(参一13;二17),也可左证他至少是属于祭司家族的人,但并未担任祭司。

        五、根据本书有关农作物和害虫的记载(参一47;二2~1023),可知他具有相当程度的农业知识,故可能像先知阿摩司一样,也是在从事农耕时奉召作先知。

 

叁、写作时地

 

    本书的成书时间大约在主前870850年之间,理由如下:

    一、本书中没有提到犹大国晚期所盛行的拜偶像假神的罪,而南国犹大是在主前587年亡于巴比伦,故本书的写作时间不应迟于主前587年。

    二、先知阿摩司《阿摩司书》中曾经数度引述本书中的话和预言,例如:摩一2比较珥三16;摩五1820比较珥二1~2;摩九13比较珥三18等,而阿摩司大约在主前760750年以前尽职,故本书的写作时间更须推前至不得迟于主前760年。

    三、本书中没有提到犹大王约阿施晚年所发生亚兰人攻打、劫掠犹大的事(参王下十二17~18),而犹大王约阿施死于主前803年,故本书的写作时间又可再推前至主前803年。

    四、本书中所提到的外敌如:推罗、西顿、非利士(参三4),并埃及、以东(参三19)都是犹大国早期的仇敌,而本书却从未提到犹大国晚期的外敌如:亚述和巴比伦。大多数圣经学者推测,先知约珥大约在犹大王约阿施登基以前即已开始尽职,较先知阿摩司更早,甚至可能和先知以利沙同期,分别在南北两国尽职。

    至于本书的写作地点当在南国犹大境内,尤其最有可能是在耶路撒冷。

 

肆、主旨要义

 

    作者约珥名字的原文字义是耶和华是神」,本书的中心信息就是要认识耶和华是神」。祂是神,所以祂知道神的子民悖逆得罪神,所以警告他们,耶和华降灾的日子已经临近,呼吁他们悔改归向神。同时,在末世还有耶和华极其可怕的审判大日,凡属神的子民必蒙神恩惠、得圣灵浇灌,又蒙神保存直到永远,至于神子民的仇敌则必被神报应。

 

伍、写本书的动机

 

    书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有三:

    一、帮助神的儿女知道耶和华的日子」临近,当那日必有蝗灾,以及比蝗灾更可怕的敌军将蹂躏全境,故此应当悔改归向神。

    二、帮助神的儿女明白,神不仅降祸,神也降福,凡肯悔改归向神者,神必给他们补还一切损失,并且将神的灵浇灌给他们。

    三、帮助神的儿女更知道,末世必有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将要来到,那时,神的儿女必蒙神保守,而他们的仇敌必受神惩罚。

约珥全书是论末世福音,或称天国福音,讲明主如何要在末世设立他的天国在地上。

 

陆、本书的重要性

 

    本书提供我们避灾、蒙福的途径,又启示了新约时代的重要真理:

    一、要趁着那日子尚未来到以前,抓住神的应许,悔改归向神。

    二、新约时代得救的方法是: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32;参罗十13)

    三、新约时代凡得救的必要得着圣灵: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28;参徒二17)

    四、新约时代的末了主必要再临:「我必坐在那里审判」(12;参彼后三10~13;启十四17~20;十九11~16)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的特点如下:

    一、本书以优美的诗体文笔写成,除了押韵和对句之外,在短短的篇幅中,含有极丰富的神学思想。

    二、本书从灾祸论到盼望,从审判论到救赎,故作者约珥被称为应许的先知」。

    三、本书特别关注圣殿的敬拜(参一13;二1417),故作者约珥又被称为圣殿的先知」。

    四、本书所预言的范围很广,从约珥的时代起,又论到新约时代,一直论到末期。

    五、本书中预言的应验也相当特别,从初步和局部的应验,到再进一步和全部的应验,例如:(1)蝗虫的灾害,先有实际蝗虫灾害的应验(参二2~3),进一步应验在大批外敌军队的侵略(参二4~1019~20)再进一步应验在哈米吉多顿的战事(参三9~17)(2)圣灵的浇灌(参二28~32),先局部的应验在五旬节(参徒二1~416~21),最后在末期得到完全的应验。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旧约《阿摩司书》中曾经三次引述本书中的话和预言,例如:摩一2比较珥三16;摩五1820比较珥二1~2;摩九13比较珥三18等。

    新约《使徒行传》清楚引用本书中有关圣灵浇灌和说预言的话:徒二14~41比较珥二28~32

    至于新约中形容末世的一些情景,很多措辞和意象,与本书经文非常吻合:

    一、号角响起,表示日子到了(珥二1;参林前十五52;帖前四16;启八6~十一19)

        二、以「临近了」一词表达那日的迫在眉睫(珥一15;二1;三14;参太二十四32;可十三29;雅五8)

        三、「你们必多吃而得饱足」(26;参路六21;以及喂饱众人的记载:参太十四13~21;可六32~44;路九10~17;约六1~14)

    四、对外邦人的审判(珥三1~14;参太二十五31~46)

    五、日头、星辰变黑是征兆(珥二30~31;三15;参路二十一25;启八12)

    六、天地摇动(珥三16;参来十二26)

    七、将蝗虫群比作马匹(珥二4~5;参启九79

 

玖、钥节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15)

    耶和华说,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因为祂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12~13)

        「我打发到你们中间的大军队,就是蝗虫、蝻子、蚂蚱、剪虫,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补还你们。」(25)

        「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29)

        「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天地就震动。耶和华却要作祂百姓的避难所,作以色列人的保障。」(16)

 

拾、钥字

 

「耶和华的日子」(15;二111;三14)、「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31)、「那日」(2;三118)、「那些日子」(29)、「那时候」(29)

 

拾壹、内容大纲

 

【耶和华的日子】

   一、耶和华降灾的日子──警戒性的预言(1~11)

         1.宣告当那日必有可怕的蝗虫之灾(1~12)

         2.劝勉全民上下起来向神悔改哀求(13~20)

         3.预言比那蝗虫之灾更可怕的战祸(1~11)

   二、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对悔改者的应许(12~32)

         1.呼吁悔改归向耶和华(12~17)

         2.应许悔改者必要降福(18~27)

         3.应许求告者必要得救且蒙圣灵浇灌(28~32)

   二、耶和华审判的日子──为神的子民申冤(1~21)

         1.将要审判与神子民为敌的列国(1~8)

         2.将要聚集万民于断定谷施行审判(9~17)

         3.将要祝福神的子民并惩罚列国(18~21)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约珥书注解》

 

约珥书(Joel,Bookof)旧约书卷,是小先知书的第二卷。作者约珥书第1节便形容本书为「耶和华的话」,这话「临到毘土珥的儿子约珥」。圣经没有再谈及有关约珥或毘土珥的事迹。约珥这名字十分普遍;旧约中便有13个人名叫约珥。根据书中的描述,约珥似乎不是一位祭司,但与圣殿中的祭司很有关联,并且极可能是耶路撒冷城的居民。除此以外,我们一无所知。内容提要一章1-12节当地发生了史无前例的蝗灾(2-4节)。作者召集醉酒的人去看毁坏了的葡萄树和剥尽了的无花果树(5-7节)。他呼吁众民为荒凉的田野哀哭──尤其是祭司,因为他们不能再把素祭和奠祭献给耶和华(8-10节)。农夫要因他们的庄稼遭破坏而哀哭,因果园的损失而悲痛(11-12节)。一章13-20节由于所发生的事情,先知呼吁众民祷告和禁食,祭司要披麻来到耶和华面前,因祭物断绝而哀哭(第13节)。长老和众民都必须到圣殿去祷告(第14节)。人要看这农产尽失、牛羊没有牧放之地,为耶和华的大日子临到之预兆;所有人都要为耶和华的日子作好准备(15-18节)。约珥先知在这田地被毁的时候,只可以向神呼求(19-20节)。本章及下一章所描述的蝗灾,似乎在中东及非洲北部与中部仍然常见。蝗灾发生时,可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蝗虫遮盖数百平方哩的土地。牠们在空中飞翔时,就像一片黑云遮盖地面,牠们发出的声音,则「如车辆的响声,又如火焰烧碎秸的响声」(二5)。牠们把田地逐一毁坏,剥尽所有绿叶,甚至树枝也吃光,完全无可阻挡。有人认为约珥书第一章某些段落可能是谈及旱灾,也谈及蝗祸,但所描述的情况可能只是蝗虫造成的破坏。二章1-11节先知在这段里继续谈到神的审判迫临全地的时候,会有甚么情况发生。这时警号要响起,一群又庞大又强盛的「民」会来到地上,他们比以往任何敌人更具威胁。此外,「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时,「那日是黑暗、幽冥的日子」(1-2节),全地要被火摧毁,如伊甸园地要成为旷野(第3节)。那就像骑兵的入侵,暴徒的声音就像「车辆的响声」。他们一来,众民都感到悲痛。他们前进如勇士,闯过兵器,跳上城墙,并爬进房屋,如盗贼一样(4-9节)。有些人认为这段描述是以色列的敌人──列国军队──入侵的图画,耶和华要使用这些敌人来审判祂的民。但他们的入侵「如马兵」,他们的声音「如车辆的响声」,他们前进「好像强盛的民摆阵预备打仗」,似乎蝗虫之灾的景象仍在他们的脑海中。然而,蝗虫在空中如黑云,牠们在地上造成可怕的破坏,预示了一个大日子,就是耶和华要审判万民。因此,天地都要震动;日月星宿都昏暗无光(10-11节)。

二章12-17节先知不断呼吁众民来到耶和华面前谦卑悔改,以致得着祂的怜悯和恩典。那么,他们便可像从前一样,有「五谷和新酒」献给耶和华(12-14节)。先知定下禁食的日子,召集男女老少举行严肃会,即使新婚的人也要到来。众祭司必须带领以色列民向神祈祷,祈求祂顾惜祂的民(14-17节)。二章18-27节以色列民似乎曾响应先知的呼吁而转向神,神因而怜恤他们,保证重新赐他们五谷、新酒和油,并除去他们的羞辱(18-19节)。「北方来的军队」会撤退,神会重新使土地生长青草,叫树木结果,葡萄树结实(20-22节)。众民要欢乐;因春雨秋雨的滋润,土地会再长出丰富的物产。蝗灾所导致的损失会得以补偿(23-25节)。众民会吃得饱足,并赞美神。他们会知道那独一的、大而永活的神正在他们当中,他们必永远不至羞愧(26-27节)。二章28-32节先知也看见蝗灾之后,他们在这更新中所经历的福祉,预示了将来更大的赐福,正如他们所经历的审判,是警告他们,耶和华那大而可畏的日子将要来到。神将要为祂的子民作更大的事,尤其是祂的灵要浇灌男人和女人、少年人和老年人、奴隶和自由的人(28-29节)。天上地下都会出现令人敬畏的异象(30-31节),但所有呼求耶和华之名的人都会认识祂的救恩(第32节)。三章1-15节我们必须认识耶和华的日子对以色列国及列国的意义。神的子民若归向祂,必得以复兴;那些驱散他们,夺去他们的田地,并把他们卖作奴隶的人,将会受到神的审判(1-3节)。推罗、西顿和非利士人尤要为他们所作的负上责任,他们曾夺去耶和华的金银,把祂的子民掳去,并把他们卖给希腊人。这些贩卖奴隶之人的儿女,将被卖作奴隶(4-8节)。因此,列国必须准备作战,将犁头打成刀剑,将镰刀打成戈矛;但却不是与人类的军队作战。那些曾与永活神作战的人,必认识祂是大能的勇士(9-11节)。祂也是审判官,因此祂从战场转至公正的法庭。在耶和华的日子,众民要在「断定谷」站在耶和华面前,对全能者的敌人来说,那日是可怕而黑暗的日子(12-15节)。三章16-21节人说尽恶言,做尽坏事之后,神便说话和行事。祂要显明自己是子民的「避难所和保障」(第16节)。他们的城不再被外敌入侵(第17节)。他们的土地出产丰富(第18节)。埃及和以东曾向犹大行强暴,因而将会变得荒凉(第19节)。神要为以色列报仇,并复兴他们;所有人都会清楚知道,耶和华要在耶路撒冷与祂的子民同住(20-21节)。以上的叙述是基于一个观点,就是约珥曾在他的日子经历一次蝗灾,并且他看这次灾祸为神将来更大之审判的警告。同时,他也指出以色列民以祷告和禁食归向神的时候,将会经历更大的复兴和赐福。有些人认为整卷书所述的敌人是人类而非蝗虫,至少第二章如是。有些人认为整卷书预言未来的战争,尤其是最后之战,那时耶和华要跟与祂为敌的人作战。有些人则认为本书由两位先知写成,或本书的两部分是写于不同时期。然而,本文采取的观点似乎遇上的困难较少,并且给予全书很好的解释和意义。写作年代曾仔细研究约珥书的人,对本书的写作日期抱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然而,本书之写作日期极可能是犹大人被掳后,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的时候;更准确地说,是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约主前400)之后。支持这观点的理由如下:1.三章2节说,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民被分散至列国,他们的地也被分割;但他们重回故土,也重建城墙(二9)。2.先知呼吁众民禁食祷告时,祭司和长老要作领袖(一13,二1617)。书中没有提及任何君王。在以色列人被掳之前,国中一直有君王,但后来的400年却无君王统治。3.被掳前的先知,如: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弥迦和耶利米等,常批评以色列民向神献祭,但日常生活却偏离神的道。被掳归回时期的先知,如哈该和玛拉基,则常关注和鼓励以色列人向神献祭。被掳前的先知常谴责以色列民拜偶像;但在被掳后,这罪不再缠绕他们。当我们考虑上述两点,约珥的背景似乎像是被掳归回后,多于被掳前。4.本书并没有提及北国以色列。书中常谈到犹大和耶路撒冷;提到「以色列」的时候,所指的似乎是同一群人(二27,三16)。北国于主前722年被亚述人攻陷,在此之前,先知应有不同的说法。5.其他被提及的国家有以东、推罗与西顿、非利士及希腊。书中没有提及叙利亚、亚述和巴比伦,这些都是以色列人被掳前的顽敌。书中提及的敌人,在被掳归回后的时期,对以色列人都具有影响力,希腊人也是到了那时候,在巴勒斯坦才显得重要。6.约珥书跟其他旧约书卷有很多极为相似之处(参下文)。约珥若比其他先知更早期,则他的后继者应引用他的话,多于引用其他先知的话。然而,约珥脑中似乎充满了比他早期的先知的话。有些人认为这些论点并不强,书中任何一件事都可与更早的写作年代吻合。一些学者主张约珥书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是刻意与两位主前八世纪的先知何西阿和阿摩司并排的。然而,在正典中,先知书的次序并不显示其写作年代。被掳归回后时期的先知俄巴底亚也排列于八世纪的先知阿摩司和弥迦之间;事实上,约珥书在希腊文旧约中的位置,跟在希伯来文圣经中的位置并不相同。约珥书和阿摩司书极可能是并排的,因为阿摩司书一章2节所用的字眼跟约珥书的结尾(三16)所用的字眼相同。有些赞成本书写于被掳前的人认为写作年代应是主前九世纪,即约阿施在位的早期,那时约阿施十分年轻,实际上没有能力管治国家。有些人则认为是主前609年约西亚去世前不久,因为书中曾提及从北方来的敌人(如耶利米书所述),并因为先知曾劝喻众民全心归向耶和华(二12;例:耶利米的劝喻)。

约珥和在他之前的先知约珥可能认识在他之前曾发出的一些预言;根据这些预言,他理解当代的预兆,并预言未来的事情。无论我们得出甚么意义,仔细研究约珥书及其他旧约书卷相同之处是值得的。阿摩司书阿摩司书一章2节与约珥书三章16节是相同的:「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阿摩司书九章13节与约珥书三章18节均指出:「大山要滴甜酒」。俄巴底亚书俄巴底亚书与约珥书有显著相同之处。约珥书一章15节和二章1节,如俄巴底亚书15节般,说道:「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俄巴底亚书17节说:「在锡安山必有逃脱的人」;约珥书二章32节作:「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并加上「照耶和华所说的」,也许是指极早期的预言。俄巴底亚书15节说:「你的报应必归列你头上」,而在约珥书三章4节和7节,耶和华说:「我必使报应速速归到你们的头上。」俄巴底亚书谈到「你向兄弟雅各行强暴」的后果,而约珥书三章19节则谈到「向犹大人所行的强暴」的后果,跟俄巴底亚书颇为相似。俄巴底亚书11节说到外邦人如何「进入他的城门,为耶路撒冷拈阄」,而在约珥书三章3节,耶和华说,列国「为我的百姓拈阄」。约珥书以上所列的与俄巴底亚书平行,似乎并非偶然。玛拉基书约珥书与玛拉基书则有两处颇为相似。约珥书二章31节和玛拉基书四章5节,均谈到「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要发生的事。约珥书二章11节说:「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谁能当得起呢?」玛拉基书三章2节则问:「他来的日子,谁能当得起呢?」以赛亚书以赛亚书也有一些段落与约珥书十分相似。最显著是以赛亚书十三章,其中谈及巴比伦在神大能的审判下陷落,尤如历历在目。「你们要哀号,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这日来到,好像毁灭从全能者来到。」(第6节)这句话跟约珥书一章15节几乎完全一样。以赛亚书十三章10节和13节指出,神那大审判的预兆是:「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又说:「我……必使天震动,使地摇撼,离其本位。」约珥书二章10节则说:「他们一来,地震天动,日月昏暗,星宿无光。」三章15节也以相似的说法指出日月星宿都不发光。

约珥书三章10节提到把犁头打成刀剑,将镰刀打成戈矛,以赛亚书二章4节(及弥四3)则以相反的说法绘画和平的景象。以赛亚书五十一章3节及约珥书二章3节再有相反的说法,以赛亚书提到耶和华要安慰锡安,「使旷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华的园囿」;约珥书则说蝗虫为祸之前,「地如伊甸园」,但之后则成了「荒凉的旷野」。约珥书二章27节引述耶和华的声明:「你们必知道我是在以色列中间,又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类似的宣告可见于以赛亚书四十五章5622节,以及四十六章9节。以赛亚书六十六章18节跟约珥书三章2节也相同,谈到耶和华要招聚列国。招聚列国并非以赛亚书六十六章及约珥书独有的预言。西番雅书三章8节也讲述类似的信息;西番雅书像约珥书一样,也谈到「耶和华的大日」临近(番一14)。西番雅书的说法跟约珥书更相近的是,他说那日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番一15)。阿摩司提出警告时,只用概括的字眼,说耶和华的日子将是黑暗无光的日子(摩五18);在约珥(二2)和西番雅(一15)所使用的字句,在原文是相同的。撒迦利亚书耶和华招聚列国的主题,也在撒迦利亚书十四章详述;我们可留意撒迦利亚书十四章8节和约珥书三章18节也有相似之处,前者谈到那日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后者则谈到一「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滋润什亭谷」(参结四十七1)。那鸿书其他先知书跟约珥书相同之处虽然不多,却是重要的。那鸿书二章10节与约珥书二章6节均提到众民如何「脸都变色」,为神所行的事而「伤恸」。约珥书二章19节跟何西阿书二章22节一致地谈到耶和华要再赐给祂的子民「五谷、新酒和油」(次序也相同)。耶利米书耶利米书五十章4节和20节有一些用词跟约珥书三章1节显著相同:「当那日子、那时候」。像约珥书三章9节一样,耶利米书六章4节谈到要「预备打仗」,字面意思是为战争作圣洁的预备。约珥书二章20节称那些威胁犹大、后来因神的怜悯而被除去的敌人为「北方来的军队」,也许是由于耶利米书常提到北方有敌人来攻击耶和华的子民(例:耶一13-15,四6,六122)。以西结书以西结书也提到有敌人从北方进侵犹大(例:结三十八615,三十九2),他的预言跟约珥的预言十分相似。耶和华命以西结宣告:「哀哉这日!你们应当哭号。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就是密云之日,列国受罚之期。」(结三十23;参珥二12)约珥书三章2节及以西结书十七章20节,均谈及神「审判」其子民,但也说耶和华把祂的灵浇灌在人身上(珥二28;结三十九29)。其他旧约书卷最后,我们应留意约珥书与先知书以外的旧约书卷相同之处。神的子民受审判时,列国羞辱以色列,说:「他们的神在哪里呢?」(珥二17)弥迦书七章10节也有一节平行经文,但在许多诗篇中,与这相似的句子则更显著(例:诗四十二10,七十九10,一一五2)。同样地,约珥书二章13节说耶和华「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后悔所降的灾,也见于约拿书四章2节及出埃及记三十四章6节(参诗一○三8,一四五8)。这些平行经文不能决定一位先知所说的话是否根据另一位先知,更不能由此断定两位先知说话的先后。有时,所用的词句可能并非只是先知常用的,其他人也常用。然而,把这些相同之处列出,至少能指出在旧约中,耶和华的使者所传的信息是一致的。许多先知都曾宣告耶和华的大日子临到时,会有甚么事情发生,以及人应如何预备迎接那日子。许多先知曾劝喻人回转归向耶和华他们的神,并祈求祂按祂的恩典与怜悯,复兴他们,并除去他们在列国中的羞耻。然而,先知书中有些用字实在太近似,以致无可避免地下结论说:后期的先知认识约珥书(约珥书因而是早期的先知书),或约珥在书中间接提及和直接引述了在他之前众先知的话。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加上上述引证约珥为被掳归回后时期先知的理由,我们应看约珥为耶和华伟大的使者之一,他的话语是从神而来,由神默示,并受早期的先知预言所影响。这也显示了早期先知的信息,为后人所收集,并在定为旧约正典前,得以保存和运用。意义最后,让我们看看约珥书中的信息有甚么恒久不变的意义。约珥书的信息像大多数旧约先知的信息一样,关乎神的怜悯与审判。例如蝗灾是要警告人,神将在历史中,并最后在耶和华的大日子里,审判各民各邦;耶和华的日子是历史的高峰,那时所有人都被召集来到祂面前。约珥因当代的事件而呼吁人悔改归向神,他的信息与耶稣被问及那些在祂那时代因灾难而受苦的人时,所回答的话相似。当人问耶稣那些受苦的人是否比其他人犯更多的罪,祂的答案是否定的,但同时警告他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十三1-5)神透过约珥呼吁人回转归向祂,寻求祂的怜悯;在保证他们必蒙怜恤之余,还给予他们盼望,指出神按祂的美善,会作更大的事。祂会把祂的灵浇灌在所有人身上。后来,这应许比约珥书中其他的话更重要,因为在新约里,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中曾引述这话(徒二16-21);这话自那次应验之后,对基督教会来说,一直都真实无比;在这应许之上,还加上约珥的保证,说神要住在祂的子民中,使那些归向祂的人永不羞愧。FrancisFoulkes另参:「以色列史」;「预言」;「先知,女先知」。――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