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印度」 印度 India(地名) 字义: 你们逃避 Flee ye away,你们献感谢 Give ye thanks 汇编: ‧斯1:1,8:9在圣经中仅见二次,其地为亚哈随鲁王所辖之东界,是经印度之名恒都(Hondu)转成,该二字并不指印度斯但半岛,乃指印度河所流经行之地而言,人多以为印度即创2:11中记载之哈腓拉或比逊,曾为波斯帝国东境之一部。 ―― 陈瑞庭 印度(India)在圣经时代,印度只被视为在东面一处地方,但地理疆界并不明确。在圣经里,只有以斯帖记一章1节及八章9节明确提及印度。亚哈随鲁王的国土是由赫吐伸展至库什。「赫吐」这名词似乎是源于一个古波斯字「兴吐殊」,而它又与一个梵文字「星吐」有关,意即河流,那就是印度河。从波斯的铭文显示,印度是古波斯阿垦米尼王朝(主前559-330)的一个省份。这便符合圣经中的记载。甚至主前五世纪的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似乎也对印度缺乏认识(参《波斯战事录》3.94-106;4.40,44)。有些希伯来的传说及传统,认为在所罗门王时代有犹太人居于印度。有些学者认为,创世记二章11节提到的比逊河,它的所在地哈腓拉可能是指印度。另有学者认为,从俄斐运来的商品,例如檀香木(王上十11;代下二8)、象牙及猿猴等,是源于印度。而且,推罗商人所买卖的一些商品,例如象牙和乌木(结二十七15),可能也是源自印度。在新约中,没有提及印度,可是却有两约间的文献及后期犹太人的著作,曾经提及此地(例如以斯帖记的他尔根、米大示及犹太法典他勒目)。在亚历山大大帝以后(约主前323),巴勒斯坦及欧洲才开始记录有关印度的资料。从《马加比一书》六章37节看,西流基王朝的军队用的战象,可能是印度的象。他们在主前二世纪时,以印度人策骑战象,而《马加比一书》八章8节的记述,则提到罗马人迫安提阿古三世(主前223-187)投降。基于原文的版本问题,印度的重要性仍未明确。没有其他数据显示西流基的领土伸展至印度。可是,已为人所知的是,罗马人颇常取道埃及和红海,往印度经商。故新约缺乏这些资料,使人觉得奇怪。当基督教时代开始以后,在犹太及早期基督教文献中,都有有关的记述。同时,也肯定在基督教的早期,一些犹太人及持基督一性说的信徒曾迁居印度。根据传说,使徒多马将福音带到印度,并且建立圣多马教会。JohnA.Thompson――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