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宣讲福音」 宣讲福音(Kerygma)早期信徒所传讲的基本福音信息。那就是宣告耶稣的受死、复活与得荣耀,因而获得称为主及基督;这是相对于人必须悔改,并赦罪的应许。「宣讲福音」出自两个来源:(1)保罗之前的传统,蕴含在使徒书信的片言碎语中;(2)早期的福音信息,记载在使徒行传里。比较这两个来源,便会发现一个基本信息。虽然这词强调传递的态度,过于所传递的信息,但「宣讲福音」需与福音相同。古时皇帝用传令官传达他的旨意。这人常是王的亲信,在王的领土来回往返,宣告王要公布的诏旨。这种权威性的颁布,最适宜用作初期教会的宣教活动上。对于「宣讲福音」的讨论,大部分集中在使徒信息的内容中。在《使徒布道及其发展》(1936),托德为后来有关「宣讲福音」之讨论奠下基础。他从保罗书信中,关于早期基督教传统的零碎片断开始,然后将它们与使徒行传内彼得的早期讲辞作一比较,取得了使徒式福音的大纲。「宣讲福音」的要领是基督的第一次降临应验了旧约的预言,并揭开新的纪元。基督是大卫的后裔;祂的事奉、受死并复活,使神叫祂得荣耀,成为新以色列之元首。祂不久会再来审判世人,并终结弥赛亚时代。为此,所有人都要悔改。托德对「宣讲福音」所作的研究,却非每一个要点都是人人赞同的。其他按相同的资料来评估的,结果得出「宣讲福音」最简单的大纲是:(1)宣告耶稣的受死、复活及得荣耀,就是成就了预言,并且包括人的责任;(2)结果断定耶稣是主和基督;(3)呼召人悔改及接受赦罪。然而,经过仔细研究经文,「宣讲福音」并不包括:(1)宣告弥赛亚时代来临;(2)任何与耶稣的生平及工作有关之资料(与祂的受死及复活相对照);(3)强调第二次降临,作为部分的福音信息。虽然这3点都是新约较大的神学论述部分,但不似包含在使徒的基要福音内。任何提供「宣讲福音」来源的经文,都不包括这一点。复活在救赎中担当重要角色。「宣讲福音」经常集中在复活之事上。神这个超自然的行动,在历史上证实了耶稣的言行,还构成了信徒对永生盼望的基础。没有了复活,教会只不过是一群善意、虔诚的人,将他们的信仰放在一个超凡的人崇高的哲理和道德教训上。复活证明了耶稣就是宣称祂是谁的那一位。惟有祂是神的儿子,可以借着死亡,成为最适切及完备的祭,来救赎罪人。「宣讲福音」必须是宣告基督从死里复活,并因着这个伟大的行动,神带来了救赎。当彼得在五旬节讲完他那伟大的讲章,群众呼喊:「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徒二37)他们不会抗拒使徒的逻辑总结,因着耶稣的复活,「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彼得力劝他们悔改,并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以致罪得赦免(徒二38)。「宣讲福音」不是沈闷地复述历史事实,而是圣灵与人犯罪的心,在基本的需要上,充满动感地对峙。谁能否定,复活的事实使基督之要求有根有据?谁能抗拒复活那慑人的逻辑所作的结论:拿撒勒人耶稣是活着的主?起来悔改及相信,便是进入神的国。「宣讲福音」有本身的最终目标,它不是老练的神学,而是生命的改变。它宣布:在基督里,永恒生命的新秩序,已经进入历史和时空。另参:「福音」;「使徒行传」。――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