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圣灵

 

【圣灵是谁】许多人对圣灵有错误的观念,以为祂只不过是一种无形的属灵能力而已。其实,圣灵乃是独一的真神所拥有的三种位格之一,正如圣父和圣子有祂们的位格,圣灵也有祂的位格,绝不仅仅是个能力而已。因为祂是有位格的,所以圣经才有「亵渎圣灵的,总不得赦免」(太十二31)和「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廿八19)的话;若不是祂有位格,人也就无从亵渎祂、无从奉祂的名施浸了。

         此外,圣经还告诉我们,圣灵会「催」(可一12),会「引导」(路四1),会「被干犯」(太十二32),会「被试探」(徒五9),会「说话」(徒八29),会「吩咐」(徒十一12),会「差遣」人(徒十三4),会「定意」(徒十五28),会「禁止」(徒十六6),会「指证」(徒廿23),会「选立」(徒廿28),会「藉先知」说话(徒廿八25),会「随己意分给各人」恩赐(林前十二11)。凡此种种说明圣灵不只是能力;祂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能指挥,能管理。所以说,祂是神,祂有神格。

         圣灵是神,祂和圣父一样是「永恒」的(参来九14),祂无所不在(诗一百卅九7),无所不知(林前二10),无所不能(路一35)。── 黄迦勒

 

圣灵(HolySpirit)三位一体神的第三位。「灵」这个字从古时开始,已用来形容及解释神的能力在人之内、之上及周围运行。人都明白这是神的能力。旧约时代从最早期的希伯来文学开始,「灵」字显然有3个基本的意思。士师时代一.神的风神的风使洪水消退(创八1),把蝗虫吹到埃及(出十13),又把鹌鹑刮到以色列的营中(民十一31)。出埃及时,神鼻中的气分开了红海的水(出十四21)。二.生命气息神的生命之气使人有生命(创二7)。希伯来人最早的信念之一,就是人有生命。这完全是因为神的气或灵在他里面运行(创六3;伯三十三4,三十四1415;诗一○四2930)。到了后期,神的灵和人的灵之间,并灵和魂之间,有了较清楚的区别。但在最早的时期,这些都有大致相同的意义,同为人与兽生命之源、神能力的彰显(创七1522;参传三1921)。三.超常言行的灵人有时会被神的能力完全控制、支配,作出超乎寻常的言行。

如此的言行,显明这人是成就神旨意的器皿,此人便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似乎是王国以前识别领袖的方法──俄陀聂(士三10)、基甸(士六34)、耶弗他(士十一29)都是这样认明的;第一位王扫罗也是一样(撒上十一6)。同样,最早期的先知被神感动时,也有超乎寻常的言行(撒上十九202324)。用这个方法来断定神的任命,自然引起一些严重的问题:究竟超常的言行,是否唯一属神的证明?又是否所有超常的言行,都有同等的地位?旧约似乎显示,在被掳到巴比伦之前的王国时代,这些都是当时重要的问题。王国时代士师时代的领袖,权柄是从恩赐而来的;但王国时代的王位,却是世袭的。于是两个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便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受神的能力膏抹,是否作王的条件,它又应否成为加冕仪式的一部分?北国以色列的国祚较短,所以这个问题较多争议。耶户有权作王,是因为神命令以利亚把他膏抹;南国的模范国王大卫,也是因为曾被撒母耳膏立,才有作王的权利(撒上十六13;诗八十九2021)。

承受职任的资格和神的膏抹这两个问题,到了被掳之前的时代,变得更为尖锐。究竟谁人才是神真正的代言人呢?是祭司?是在祭礼中事奉的先知?还是独立的先知?在圣殿的祭礼中事奉的祭司和先知,有公认的职权。独立先知的权柄,则完全来自感动的催迫。这两种人,究竟谁才是神话语的来源呢?即使在今天回顾,我们仍然不能毫不犹豫地站在后者的一方。以赛亚和耶利米都攻击当时的正式代言人的败坏(赛二十八7;耶六13,二十三11)。同时,哈巴谷和撒迦利亚等列为正典的先知,很可能也在祭礼中事奉。(近代学者的结论是,至少部分的诗篇,原是圣殿崇拜时先知的话。)另一方面,礼仪和灵感若发生冲突,得胜的往往是受灵感的先知。这先知的话语也会列为从神而来。最著名的两个事件,是米该雅和亚哈400个先知的冲突(王上二十二5-28),以及阿摩司和伯特利祭司亚玛谢之间的抵触(摩七10-17)。最早期的希伯来思想,视超常言行为神的能力直接产生的结果。即使这些异常言行是邪恶的,也不能例外。扫罗被恶魔扰乱,就是一个例子(撒上十六14-16)。神的灵可以为恶而来,也可以为善而来(参士九23;王上二十二19-23)。由大先知起,有关圣灵的讨论开始变得谨慎。对以赛亚来说,灵是神的特质,祂和祂的行为,与世人不同,就是因为灵的缘故(赛三十一3)。后来出现「圣」字这形容词,把神的灵和其他所有灵或魂,分别开来(诗五十一11;赛六十三1011)。超常的说话并非全是神的话。假先知的存在,充分显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试验预言的准则,必须基于信息的内容和先知的品行,而不是受感的程度或性质(参申十三1-5,十八22;赛四十四78;耶二十三14;弥三5)。当时需要分辨感动的真伪;他们要把神的话语和仅仅不寻常的言语分别开来。主前八至七世纪的先知,似乎十分不愿说他们的感动,是来自圣灵(弥三8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这个分辨灵感的需要,或许便能解释这个奇怪的举动。又或者如何西阿书九章7节所暗示,人已过分将圣灵等同为疯癫的超常言行。没有一段安静的时刻,便不能把神的话语和不雅的行为分别开来。然而这些不雅的行为,以往却公认是圣灵的明证。从最早期认识圣灵开始,到伟大的先知为之而挣扎,问题仍然存在:人怎样辨明所经历的是圣灵的感动?人怎样分辨灵感的真伪?圣灵和形式化的崇拜,以及灵感和礼仪之间,怎样维持正确的平衡和健康的张力?被掳和归回时代在被掳时代和归回时代的文献中,圣灵的角色缩窄为两种功用。一.先知的灵后期的先知再次明言,圣灵是预言的默示者(参结三1-422-24;该二5;亚四6)。回顾被掳之前,这些先知更坦承「从前的先知」,也受到了圣灵的感动(亚七12)。把圣灵的角色高举为预言默示者的倾向,在两约之间日益增强。到了拉比犹太教时,圣灵几乎变成了先知书唯一的默示者。这些先知书就是今日的圣经。二.末世的灵在被掳和归回时代,人们对圣灵的角色有另一个观念,就是理解为在将来的世代中所彰显神的能力。他们盼望神显出祂的能力,完全洁净世界,更新被造的天地。这个对末世的盼望,主要源自以赛亚的预言(赛四4,三十二15,四十四34)。一位受圣灵所膏的,带来了至终的救恩。在以赛亚书中,这盼望表达得最清楚(赛十一2,四十二1,六十一1),但其他书卷也表达了同样的渴慕。为了新天新地和新约的缘故,圣灵在末世将要充充足足的浇灌全以色列(结三十九29;珥二2829;亚十二10)。那时候,人和神的关系将会更有活力,更为直接(耶三十一3134;结三十六2627)。在耶稣降生前的时代,对于圣灵是先知的灵和末世的灵之概念,发展成一个广为人接受的教条:已不能再在当代经历圣灵了。圣灵从前是先知书的默示者,但在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以后,已经收回圣灵(《马加比一书》四44-46,九27;《巴录启示录》八十五1-3;参诗七十四9;亚十三2-6)。到了弥赛亚的时代,圣灵将要再度降临,但在这过渡时期,圣灵不会临到以色列。如果有人能配得圣灵,那人无疑便是差不多和耶稣同时代的希列(犹太人的领袖兼夫子,主前60?至主后20?)。但即使是他也没有领受圣灵的感动。据说希列有一次和几个智慧人聚会时,天上有声音说:「在这里的人中,有一人配得圣灵临到他身。可惜他生不逢时。」众智者都望向希列。人接受了圣灵不再降临后,圣灵和律法相比,便变得次要了。圣灵原是律法的默示者,但人既然不能再直接经历圣灵,律法便成了圣灵唯一的表彰。律法超然的地位,和诠释律法者的权柄,遂成为耶稣事工和基督教初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新约时代要明白新约有关圣灵的教训,首先要了解新旧两约的教训有何异同。新约很多用法,如果没有了旧约的概念和经文作为背景,便不能完全明白。例如:约翰福音三章8节的「风」和「灵」是双关的;以及帖撒罗尼迦后书二章8节「口中的『气』」和启示绿十一章11节「生气」等,把我们带回到我们开始时所谈过,希伯来文「灵」字的基本意义。新约的使徒行传八章39节;启示录十七章3节,二十一章10节和旧约的列王纪上十八章12节;列王纪下二章16节;以西结书三章14节;均对灵有同样的概念。对于圣经背后有圣灵的权柄,新约的作者也和众拉比有相同见解的(参可十二36;徒二十八25;来三7;彼后一21)。新旧两约之间的连续,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旧约作者所期待的盼望,在新约中应验了。然而基督教也不仅是应验了的犹太教而已。在耶稣的重要性,以及因耶稣的生平和工作而对圣灵的新定义,都显出不能衔接,表明这个新信仰的独特性。新时代的灵耶稣的事工和初期基督徒的信息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凭信宣扬说:新时代的福祉已经临到,末世的灵经已浇灌下来。除了住在昆兰的爱色尼派以外,犹太教并没有哪个团体或个人,胆敢作出这样的宣告。先知和拉比期待弥赛亚时代的降临,启示文学的作者警告这时代即将来到,但谁都没说它已经来临。即使是施洗约翰,也只提到要来的那一位,和不久将来圣灵的事工(可一8)。但对耶稣和初期信徒来说,盼望经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这样的宣扬带来了「在末后的日子」所有的兴奋感觉。不了解基督徒信仰和生命中的末世的层面,便不能明白有关圣灵的教训和经历。耶稣显然认为祂的教训和医治,应验了先知书中的盼望(太十二4142,十三1617;路十七2021)。祂看自己为受圣灵所膏,是要成就末世救恩的媒介(太五3-6,十一5;路四17-19)。祂又认为祂赶鬼的工作是神末世能力(圣灵)的果效,并末世统治(国度)的彰显(太十二2728;可三22-26)。福音书的作者(尤其是路加)特别论及圣灵在耶稣出生(太一18;路一354167,二25-27)、受洗(可一910;徒十38)、传道(太四1,十二18;可一12;路四114,十21;约三34)所担当的角色,以强调耶稣生平和事工的末世特性。基督教是「在末后的日子」五旬节圣灵浇灌时开始的。异象和受感说话,是先知约珥所预言新时代来临的证据;这些惊天动地的经历都临到了(徒二2-41718)。希伯来书称所赐的圣灵是「来世权能」(来六45)。保罗对圣灵的看法更是强而有力。他认为圣灵是神完全拯救的凭据(林后一22,五5;弗一1314),是神最后收成人类「初熟的果子」(罗八23),又是信徒领受天国作为产业「第一期的付款」(罗八15-17;林前六9-11,十五42-50;加四67,五16-182223;弗一1314)。圣灵再次被视为来世的能力,是神在末世统治的特色,是如今塑造和改变信徒生命的能力。对保罗来说,所赐下的圣灵只是一个终生历程的起点,这个历程要等到信徒的全人完全受到圣灵的指引,才算结束(罗八1123;林前十五44-49;林后三18,五1-5)。这更代表现时的信心经历,是维持在张力之中。张力的一方是神在信徒生命中已经开展了的事工,另一方是还未进入神恩典中的部分(腓一6)。这是圣灵和肉体的斗争,生和死和斗争(罗八101213;加五1617,六8)。罗马书七章24节和哥林多后书五章2-4节,深切地表达了「在圣灵中」的生命和「在肉体中」的生命(参加二20),两者之间的末世性张力。圣灵和新生命圣灵既是新时代的记号,新约的作者一致同意圣灵是把信徒带入新时代的恩赐,实在不足为奇。施洗约翰形容将要来的那一位,要用圣灵与火来施洗(太三11)。根据使徒行传一章5节和十一章16节的记载,耶稣使用了这个意象,祂的应许更在五旬节应验了。圣灵的浇灌,是复活了的基督把门徒带入新时代,引进「末后日子」的方法(徒二1733)。路加写使徒行传的其中一个目的,似乎是强调所赐的圣灵在归信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所赐的圣灵」是使人成为基督徒的决定性因素(徒二3839)。人在世上可以跟从基督,但只有五旬节时赐下的圣灵,才能使他「信(即委身于)主耶稣基督」(徒十一1617)。即使是藉水礼相信福音的信息,没有了圣灵作为决定性的证据,人仍不算是完全接受基督,向祂委身(徒八12-17)。彼得认为未承认相信、未曾受洗的人,只要在生命中彰显圣灵的同在,便足以证明已蒙神接纳(徒十44-48,十一15-18,十五7-9)。同样,「灵里火热」的亚波罗(徒十八25,和合本作「心里火热」;参罗十二11)虽然对「主的道」认识得不足(徒十八24-26),却没有必要在「约翰的水礼」之上,加上基督徒的水礼。然而,在以弗所的12个所谓门徒,其实对圣灵一无所知,证明还未成为主耶稣的门徒(徒十九1-6)。路加记载保罗询问他们:「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徒十九2)这和保罗书信的重点有若干符合。踏出信心的一步和接受圣灵,有如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接受了圣灵,便开始基督徒的生命(加三23);因信而得的义和圣灵的应许,同被称为「亚伯拉罕的福」(加三1-14);人受了圣灵的洗,便成为基督的肢体(林前十二13);人「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徒(罗八9);我们惟有接受了圣灵,才能成为神的儿女,称祂为父(罗八14-17;加四67);如今由神所定,建立神和信徒之间连系的印记,是圣灵,不是割礼,也不是水礼(林后一22;弗一1314)。圣灵既代表了新时代的特性和生命,便只有所赐的圣灵,才能领人进入新时代,经历新时代的生命。惟独圣灵才是生命的赐予者,圣灵也是新时代的生命(罗八2610;林前十五45;林后三6;加五25)。约翰的作品中,圣灵也是赐生命的灵(约六63)、从上面来的能力、带来重生之属神生命的种子(约三3-8;约壹三9)、信基督时带来生命的活水江河(约七37-39;参约四1014)。约翰福音二十章22节又把接受圣灵描绘为新的创造,和创世记二章7节相类。因此,约翰壹书三章24节和四章13节,把拥有圣经和经历圣灵,列为有神生命的证据。新约的灵藉圣灵开始的新生命,必须倚靠圣灵,才得以继续(加三3)。基督借着圣灵完成使命(来九14),「在基督里」的人也必须靠着这灵,才能活出基督徒的生命。耶稣应许信徒,他们受审时有圣灵的感动(可十三11);初期的基督徒,也体验到这个应许的成就(徒四831,六10,十三9)。此外,他们更经常经历圣灵带领他们的事工(徒一8,八2939,十19,十一12,十三24,十五28,十九21;彼前一12;并约十六8-11,二十21-23),又加添他们力量(徒九31;彼前四14;约十四至十六)。其中保罗清楚地表示,基督教和当时犹太教的分别,在于基督徒倚靠圣灵作为他们的资源和方向。生活可以是「靠着肉体」,体贴肉体自私的情欲(罗八4-61213;加五13);奉行宗教也有所谓「凭着字句,在乎仪文」(罗二2829,七6;林后三6;加四910;西二20-23)。但基督徒却「被圣灵引导」,「顺着圣灵而行」,「靠圣灵行事」(罗七6,八4-614;加五1161825)。信徒里面的圣灵,正是先知所渴望新约的应验。心中受割礼,使人立刻而直接地认识神的旨意,并自发地崇拜,远超依照礼仪的崇拜方式(罗二2829,七6,十二2;林后三3,暗引耶三十一31-34;弗二18,六18;腓三3;参约壹二27;犹20)。圣灵的彰显以上的讨论已经证明,初期的基督徒和古代的希伯来人一样,圣灵令他们联想到经历神的能力。在新约和旧约,「灵」是用来解释新生命和活力(参上述)、从律法中得自由(例:罗八2;林后三17)、灵力恢复和更新(例:参赛三十二15;结三十九29,与约七27-29;罗五5;林前十二13;多三56)的字眼。了解归因于圣灵的经历究竟有多少,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历包括了:超常的言行(徒二2-4,十44-46,十九6;参徒十10,及二十二17──「魂游象外」;林后十二1-4;启一10,四2)、感性的经历(例:爱──罗五5;喜乐──徒十三52;帖前一6;参加五2223;腓二12)、光照的经历(林后三14-17;弗一1718;来六4;约壹二20)、在道德上改变的经历(林前六9-11)。同样,保罗所论到的圣灵恩赐(charismata),是把神的恩典化为事实的行动或言语。恩赐对他来说,包括了受感而说的话(林前十二810;参林前二45;帖前一5)、行异能、医病(林前十二9;加三5;参来二4)、帮助人、治理事、劝化人、施舍、怜悯人(罗十二78;林前十二28)。从经历的角度谈论圣灵时,我们仍然不过分强调某些经历和圣灵的彰显,就像初期的基督教,只是一连串的「山上经历」或灵性高潮。这些经历显然范围广泛。但除了作先知讲道以外,圣经从来没有指明哪个是所有信徒都当寻求的恩赐。新约也没有提过有第二(或第三)种重要的恩赐。事实上,保罗更警告人,不可过分重视某样圣灵能力的彰显(林前十四6-19;林后十二1-10;参可八11-13)。圣经重视比较持久的经历,特别是内里和神关系的表彰(徒六35,十一24──「被圣灵充满」;弗五18)。我们所接触的,是最早期基督教充满活力的经历。圣灵如果是基督里新生命的气息(参结三十七91014;约二十22;林前十五45),我们便可以把这比喻再推进一步。圣灵便像呼吸一样,不是我们时刻都察觉到的。但人若时常都不知不觉,便证明他出了问题。圣灵的相交最初期的基督教会,就是在这种共享圣灵的经历中,增长发展出来。这是「圣灵相交」的真义:在同一位圣灵中有分(腓二1;参徒二42;林前一4-9)。所赐的圣灵把撒玛利亚、该撒利亚和其他地方的信徒,引入圣灵的团契中(徒八,十)。这一灵的经历,可说是个统一的力量,把保罗所事奉的各个教会,维系在一起(林前十二13;弗四34;腓二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神圣灵的彰显,对保罗是何等重要。教会的合一和在团结中的增长,正是建基在这些各种不同的圣灵经历之上(罗十二4-8;林前十二12-27;弗四4-16)。保罗心目中的属灵恩赐,是信徒共有的属神生命,在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这些恩赐能使共同的生命和崇拜得益处、蒙建立,故此获得保罗的珍视(林前十二7)。他如此看重作先知讲道的恩赐,也是这个原因(参徒二1718):这恩赐不但造就全人(心思和灵魂),更能造就整个团体。说方言的恩赐就没有这个优点(林前十四)。基于同样的理由,保罗也十分小心,不是所有声称是属灵恩赐的,他都轻易相信。因为受感动的经历,并不能自证是属神的。他劝告说,每个这类的声言,都当交由会众审定。凡不能从同有圣灵的人中得到响应,又不造就属灵团体的,不太可能是圣灵的恩赐(林前二12-15,十四29;帖前五19-22;参太七15-23)。神的权柄是在受灵感的先知所说的话上,还是在制度化的礼拜上,是旧约时代一个难题。保罗在此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这方法超越了受灵感的人和公式崇拜之间的对立。拥有圣灵的,不是一两个受膏的人,而是所有信徒;能被圣灵使用作为施恩器皿的,也不独是一个先知,而是全体会众(罗八9;林前二12,十二711)。权柄不是单在灵感,也不是单在公认的职分上,而是在于灵感和团体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上。个人受感的说话或行动,得到全体的验证和认可。基督的灵早期基督教对圣灵的认识,最重要的发展及要素,是圣灵成了耶稣的灵(徒十六7;罗八9;加四6;腓一19;彼前一11;参约七38,十五26,十六7,十九30;启三1,五6)。怎样辨别真正的灵感,是旧约时代另一个问题。基督徒藉对圣灵较精确的定义,为这问题提供了答案。答案的一部分是:为耶稣作见证的就是圣灵(约十五26,十六1314;徒五32;林前十二3;约壹四2,五78;启十九10)。答案的另一半则更为深远:耶稣自己也从圣灵得着感动和能力。故此,我们当看圣灵为儿子名分的灵。这灵感动同一的祷告,使人像耶稣一样,和神建立父子的关系(罗八15-17「同为后嗣」;加四67)。圣灵是神的能力,把人改变为神的形象,使信徒像基督(林后三18;参罗八29;林前十三,十五44-49;腓三21;西三10;约壹三2)。经历耶稣的灵,就是经历钉十字架的基督,又经历被高举的基督。不但经历祂复活的大能,更是经历祂的受苦和死亡(罗八17;林后四7-1216-18;加二20;腓三1011)。基督的灵之特点,不是除去或改变肉体的软弱,乃是在软弱中经历神的能力,藉死亡而体验生命(林后十二910)。对信徒来说,圣灵和被高举的基督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圣灵实在是耶稣现今存在的方式(罗一4;林前十五45;提前三16;彼前三18)。经历圣灵就是经历耶稣(约十四16-18;罗八910;林前六17,十二4-6;弗三1617;启二,三)。没有圣灵,或不借着圣灵,便不能认识耶稣。人所能经历的圣灵,是具有基督的特质,能使愿意顺服者得着同样的特质。在此之外,任何所谓属灵的经历,都不值得基督徒重视,反而应当弃绝和避开。JamesD.G.Dunn――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