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神的名称

 

神的名称(God,Namesof)神多次向祂的百姓启示祂自己;当圣经引用「神的名」,就有神完美的意义。当受造的男女求告神的名,神受到敬拜(创二十一33);当他们忘记神的名,他们就是离弃神(耶二十三27);当他们妄称神的名,神受到亵渎和侮辱(出二十7)。

圣经对名称的观念圣经中,神的名称和位格是不可分割的,这也说明圣经对名字的观念。在希伯来文中,「名称」一词最可能是指「签名」或「分明的记号」。希腊文中,「名称」一词是从一动词衍生出来的,意指「去认识」;因此,透过名称既有所指,也可让人认识一个人或一件对象。但名称的意义不是凭感觉标明或武断的见解,来为人、地、事物而定下的。在圣经中,名称正确地描述人、地、或事物的特性,以致名副其实。亚当按照各动物的特性,给牠们起名(创二1920);「挪亚」意指这儿子「必为我们减轻劳苦和带来安慰」(创五29);「耶稣」意指「救主」(太一21)。当一个人得了新的地位,或人生突然改变时,得着新的名字便是指向那新的际遇,例如亚伯拉罕(「多国的父」,创十七5)和以色列(「与神摔跤」或「与神较力」,创三十二28)。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名字,显示了那人或那民族旳特性。但神的名称则有明显的分别,而这一方面经圣经学者和神学家对神的作为作出研究后,就更形明显。学者面对的问题是:神的名乃为称颂,是由神提出为要称颂祂?还是人借着观察神的作为,为了称颂神的特性,反映出祂的品德,而为神起名称?有些学者认为神的名称是人为的,就断言神是无法知道的。他们认为神的名和祂的属性,有观念的限制,使人不能获得更完全的理解,只能从祂的作为和事迹而认识祂。有人提出人应当研究神在现在和过去的行径,反而不必过分侧重古代人们对神的名称和祂属性的描述。这观点暗示了今日神仍然启示祂自己,像圣经时代一样。然而,福音派学者坚称圣经清楚列出,神使用祂的名称启示祂自己。神并没有单以一个名称,表明祂所有的特性。其实,所有的名称加起来,也不足显示神所有的属性。神是无限的,人不能完全认识祂;但祂在许多方面启示祂自己,多至人若研究神的名称,就不禁惊讶祂的伟大、圣洁、威严、荣耀、难以形容的良善和公正。此外,福音派学者和神学家,很快就肯定研究神的作为,有助了解那些自我启示的名称和属性。同一群的福音派学者一方面不同意卜仁纳有关神的启示的见解,但另一方面却同意他所写的:从一开始神显然不是一物体,任由人以言语和理性操纵,神是深奥莫测,住在不能接近的光里……神的名是奇妙(参士十三18)。为何要问?答案是神选择以祂的名称启示自己。而我们愈认识祂,就愈知道祂,也更感觉到祂的威荣深不可测(《基督教教义──神》,页117)。在这点上应当说明,圣经学者和神学家在怎样把神的名称、颂赞、描述和祂的属性分类有不同意见。例如加尔文和贺智不讨论神的名,除非这些名字有助明白祂的属性。其他像该柏尔,则分别讨论神的属性和祂的名称。白伟克和卜可夫,把神的特性分为3个主题:(1)特别名字;(2)主要名称;(3)个别名称。倘若有人查考那些研究,并钻研如约克、史提芬逊、加弗的研究,并且那些圣经神学的作品,(广泛来说)可把神的名字综合为6种类别:1.专有名称:伊勒、雅巍、阿道乃、腓奥斯、古利奥。2.个别名称:父亲、阿爸、圣子、耶稣、圣灵。3.名衔:创造主、弥赛亚/基督、保惠师/安慰师。4.本质名称:光、爱、灵。5.形容名称:盘石、巴力、主、拉波尼(即夫子)、牧人。6.属性:美德的称谓或特性、三位一体之神。旧约中神的名称伊勒和有关的名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中,「伊勒」出现200多次;最适合译作「神」。「伊勒」这名称,有许多可能的意义;有人认为其字根是「乌勒」,意即「第一」或「强而有力」。其他建议则指其字根是「阿拉」,即「居前」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是「领导者」或「指挥官」,也能解释为「当受敬畏者」。这样,神是首先的、强而有力的,祂当受敬畏。也有人建议前置词「伊勒」(意为「朝向」)是它的字根,含有「舍己为人」或「那位让求者得帮助」的观念。有些学者提出「阿琳」,意即「约束」,也应视为字根,即「有强大的约束力、坚定辖制」。综合这4种意思,就是有力、有权能、超越、完美和伟大。近代出土的坭版上,刻有关于迦南的神祇,就显示这个意思。就如于拉斯珊拉出土的《巴力叙事诗》,相信是在列祖时期写下的。该叙事诗指巴力是主要的英雄,但却多次提及伊勒。他是众神之父,众神包括巴力、亚莫夫、摩特和女神亚舍拉的情夫(亚舍拉生有70个儿子)。伊勒也被称为创造万物之主、人类的父亲。因此,祂是迦南神祇的君王、统治者、强过万物和众民的至高神。这里迦南人的神,很像旧约中以赛亚所说,有一宝座要设立在山上,神的宝座在众星之上(赛十四13);而何西阿咒诅犹大对神不忠,因他仍与伊勒闲游。从这些经文可见,圣经中称为伊勒的神,与迦南人的伊勒不同。迦南人的神会朽坏、必死、不能永存的;而希伯来人的神伊勒,则是永活不朽的真神。然而,希伯来人与迦南人一样同用「伊勒」指他们的神,强大而有权能、居首位和拥有超越的神性。「伊勒」在旧约中专用在较早的书卷中,那里描述神行使祂极大无比的权能,有别于一般的能力;「伊勒」道出神就是那伟大的施行者和创造主,祂就是那一位运用祂的权能,任何事都能作成,且保持或毁灭都在乎祂(参出十五)。「伊勒」也被用来表达神并不应等同受造物的一部分,然而,祂却是那一位至高超越诸天、穹苍的神(诗十九1)。在受造之物中,人为万物之冠,神为伊勒,是万有之神,超越世人(结二十八2;何十一9)。「伊罗兴」也普遍用来指神的名,在旧约中出现超过2,500多次。这个复数的名称,在实际的缘由和意思,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的说伊罗兴是伊勒的众数,但似乎更为可能的是,伊罗兴是「以罗亚」的众数,见于诗体的写作中。有些批判家认为这众数的名称,是借用了异教多神宗教的资料。但在外邦异教中,却没有一个神祇的名称是众数的。另一些人说这众数名称,是用来指三位一体之神的特性。而以单数的动词和众数的名词并用,藉此来支持这个说法。即使那两种立场并没有矛盾之处,从圣经中发展出来有关三位一体之神的教义,并没有显示是基于神的众数名称。众数的名词「伊罗兴」最容易理解为表示强烈的程度。神使人从祂的名认识祂,就是有强烈、广泛而丰富荣耀的神,就如祂在祂所创造的宇宙万有中,运用祂超越的权力。因此,当圣经论及创造时提出:「起初神(伊罗兴)创造天地。」(创一1)这名在创世记第一和第二章,重复用了35次,都是与神的权能启示在创造中联在一起的。在申命记中,「伊罗兴」这名被重复使用,以强调神的威荣权能,这可见于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被释放出来、神在旷野中存留他们的性命,又预备他们进入应许之地。在上下文中,神(伊罗兴)也被视为那位律法的颁布者,祂必以权能施行审判,刑罚那些违背律法的人。众诗人也重复用这圣名,承认和赞美神,就是那位威严的统治者,在生命的许多方面,祂已表明了祂无所不能(参诗六十八,其中「伊罗兴」出现了26次)。福音派学者如约克、摩尔干解释,「伊罗兴」表示神的约与祂子民的关系。他们指出「伊罗兴」见于神向亚伯拉罕的说话。当时,神指出祂是那列祖和他的子孙的伊罗兴,这就是说神与他们有一种立约的关系(创十七1-8)。在这关系之内,意味着神永远随时运用祂的权能,扶助那些与祂立约的人。这样,「伊罗兴」也表达了神信实的观念,祂守约,祂所应允和祝福的都要实现。「以罗亚」(和合本译作「真神」)这名主要见于诗体的写作,在约伯记中不少于41次。以赛亚藉此来表达神无可比拟的特性(赛四十四8)。大卫有类似的态度,问道:「除了耶和华(以罗亚),谁是神呢?」(撒下二十二32)摩西首先把「以罗亚」一词,用在他的诗歌中(申三十二15-17),指向以色列神,而在上下文中,他指出「没有别神」,可代替那拯救的盘石、举世无双的那一位。这名可能用来强调神是那位唯一真实永活、当跪拜崇敬、配受敬虔、存圣洁敬畏的心来亲近的真神。另有一个密切相关的名,称为「以拉」,见于以斯拉记和但以理书。有人以为以拉是迦勒底语,意即「真神」。以罗亚的字根据说是「阿拉」,意即「要敬畏」或「使困惑的」。神既是以拉,因此当受敬畏和崇拜。就这个观点来看,便能理解这名为何在以色列人被掳和归回后,即被普遍使用。神的其他3个名,包括了「伊勒」。伊勒以罗安意即「至高神」,是用来指麦基洗德的神(创十四18-22,和合本译作「至高的神」)。见于诗篇五十七章2节和七十八章56节,希伯来文作「伊罗兴以罗安」;以罗安这名称是从动词「阿拉」衍生出来的,意即「往上、被举起、被抬高」。有些例子单用「以罗安」,但上下文指是「神」的同义字(例:民二十四16;诗八十三18;赛十四14)。「哈以罗安」一词,译作至高神,也有出现(创四十17)。「以罗安」(至高)时常用作形容词,于是翻译为「高、至高、较上、至上」。这名称用以赞美神,基本表示祂超越万有,祂是造物主、拥有者和统治者。在任何方面,祂都是无可比拟的,祂不用服从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祂是超乎一切的。有些福音派圣经学者指出,这名称特别用于神统治千禧年的国度,这结论是基于耶和华在经文中被称为至高神,建立以色列最终和完全的复兴(但四25;诗八十三18)。然而,这似乎指「以罗安」这名在任何世代、任何环境都可应用于神。在生活各方面,包括敬拜、军事行动、政治和经济等范畴,神被认为是无可比拟、至高无上的创造主、拥有者,统治万民,掌管万事万物。「伊勒沙代」(和合本译作「全能的神」)包含的字母较多,在圣经中出现7次(创十七1,二十八3,三十五11,四十三14,四十八3;出六3;结十5)。而这字的简写「沙代」,则更为常见:约伯记30次,而诗篇十九章1节和六十八章14节、以赛亚书(十三6)、以西结书(一24)、约珥书(一15)和路得记(一21)也有出现。在这些经文中,综合了神是全能、丰盛、超越、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和赐予者的意思。这意思为一般人所接受,但对于「沙代」实际的意思则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以「沙」为开始,这是一个最先被考虑的观念,意即「胸怀、面包、粥糊或奶」,并视为一种「宝贵的隐喻」,指神养育、供应和满足。在闪族人的用语中,「沙代」的字根意指「滋润」;但综观在上下文,并不适用于「沙」(意即「全能神的显现」),也不适用于「瑟」(意即「恶魔」)。有些学者想把该词加以运用,因它见于申命记三十二章17节和诗篇一○六篇3节,论以色列人拜偶像之事。加上「瑟」这字的拼法不同,难以建立魔鬼和全能神两者在观念上的关系。较为人接受的看法是,「沙代」这词由「沙」(那位)和「代」(是充分的)两部分合拼而成。较后期的希腊文版本采用了这个意思。「沙代」最可取的解释,是这字从动词「沙得」(制服、手段狂暴或破坏)衍生出来。而「沙」和「沙代」之间清楚的联系,可在以赛亚书十二章6节和约珥书一章15节找到。神作为伊勒沙代,完全自给自足,而祂是绝对的统治者,那全能者会作出最后的安排。七十士译本采用了这意思,把伊勒沙代译作「盘多奎他」,意即那「统治、掌管一切的全能者」。

富斯指出伊勒和伊罗兴,着重神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伊勒沙代是指向神在祂恩典的作为里管辖自然,并驱使她进一步推展她的计划。系统神学学者卜可夫在《系统神学》指出,神既是伊勒沙代,就是那位全权全能超越自然的神,祂的名见于圣经中,神并不可怕,反而是使人得福和安慰的源头。「伊勒俄兰」(和合本译作「永生神」)是指神是永远长存的那一位。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显示神的名和祂的属性连在一起。「俄兰」一词有广泛的用法。一般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持久、古老、无限的未来」。这词用来论及神的存在、神的约和应许、弥赛亚的统治。诗人说:「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九十2);先知以赛亚说,神是永在的创造主(赛四十28),是永远的力量(赛二十六4);耶利米说,神是永远的王(耶十10)。卜可夫指出神的永恒,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祂无穷无尽。「俄兰」用以描述神,不当想成是向后和往前不确定的延续,这词反而是论及神超越时间上一切的限制;加上,「俄兰」指神的素质根本有别于时间。圣经论及「伊勒俄兰」的经文中,信徒确保可享幸福、安全,而得着希望的就是得着赏赐。「伊勒之伯」(和合本译作「至大的神」或「至大全能的神」)论及神的权柄和能力。单是「之伯」,指能力和英雄人物,而两个字用在一起,则常常指向神,而有时则加上「哈格多」(意即至大;申十17;耶三十二18),用以强调神的伟大和可畏的威严。伊勒之伯也用以描述弥赛亚,见于以赛亚书九章6节(参诗四十五4,八十九20)。「伊勒罗伊」(和合本译作「看顾人的神」)这词在圣经中只用过1次。当夏甲在旷野飘流时,神差使者去见她、鼓励她,她就称耶和华是「看顾人的神」(创十六13)。诗篇一三九篇1-2节表远了这个观念。神无所不知,没有一样事能隐藏使祂不见(参诗三十三18)。雅巍「雅巍」(和合本译作「耶和华」)是神的一个卓越的名称,这名字从未被用来指任何外邦宗教的神祇,也从未用来指人。在旧约中出现6,823次,最先见于创世记二章4节,那里与伊罗兴连在一起。在创世记中,「雅巍」出现164次,而从出埃及记至约书亚记,则出现1,800次。这名从未以变格的方式在希伯来文中出现,也从未有复数的方式或词尾。这词缩写为「雅」及「雅和」(参出十五2;诗六十八4;赛十二2等)。很难界定「雅巍」实际的意义。有些人寻求从动词「作为」(hayah)的字根,或在同一动词古代的形式(hawah)追寻,但没有赞同是否qalhiphil的动词,也作为字根考虑。那些挑选hiphil的,把「耶和华」的意思看为「使之成为」;这样,出埃及记三章14节便读成:「我要作成那将要作成的。」其他人则取qal,且翻译这名为「我是」或「我将是」。然而,有人仍偏于把这名与动词hayah分开,而认为这才是它原本和独立的名称,好表达以色列施恩之神的独特性。旧约的译者并未同意改正翻译「雅巍」,这词既已译成希腊文「古利奥」,即「主」或「神」,许多人就用「主」或「神」来翻译雅巍。但「阿道乃」(Adonai)为耶和华最佳的译名,则在好些例子中与「雅巍」同时出现。例如,钦定本把Yahweh译为「神」,而Adonai则译为「主」;但许多现代的译者已选用「耶和华」(Jehovah)。这名称见于美国修订译本(1901),被定为不可接受。这名的兴起,正值犹太人实行不读为「雅巍」,因利未记二十四章16节说:「那亵渎耶和华(雅巍)名的,必被治死。」这警告绝对是要抵挡妄称或亵渎这名的人,尤其在以色列被掳后(参摩六10)。因此当读旧约,犹太人不是用「伊罗兴」,就是用「阿道乃」来取代「雅巍」。及后,「雅巍」(YHWH)的字母加上「主阿道乃」的元音,便成为了「耶和华」(JeHoWaH)。一个有趣的问题是:「雅巍」是否先用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有些学者作结论,指摩西最初是在米甸的旷野,认识神的名称叫雅巍。稍后,这名成为在迦南的南部,就是在犹大和西缅的地区,为人敬拜的神祇名称。这些学者断定「伊罗兴」这名,在迦南北部使用。他们还指出每一个地区均发展自己的宗教传统,并写下他们「宗教信仰的记录」,各自在他们的地区发展他们敬拜之神的名。稍后,当以色列民族联合,双方的文献合拼,而「雅巍」和「伊罗兴」的名同时用作指他们共同敬拜的神。这种有关神名的起源和使用的观点,不能在旧约中找到根据。两个名称是独特地连在一起,同时,数据显示在出埃及很久以前,这两个名称已为人知道和运用了。例如亚伯拉罕论及他向雅巍、伊勒以罗安(和合本译作「至高的神」)举手起誓(创十四19-22)。而且,亚伯拉罕和以撒为神筑坛,求告祂的名(创十三4,二十六25)。出埃及记六章2-3节的诠释,引起极大的争议。经文说:「神晓谕摩西说:『我是耶和华。我从前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这段经文被理解为,在摩西以前,没有人知道雅巍这名。但这并非经文所指,经文是说,列祖们不知道神就是雅巍。从神实际带启示性的历史作为,他们知道祂是伊勒沙代,但未曾知道神独特的性情,即祂是雅巍。换言之,神一直是雅巍;祂对摩西说,列祖的后裔会从祂向他们所行的,认识神名完全而丰富的意义。「雅巍」这名,显示神至高至完全的特性。这是包括或假设别的名称的意义。「雅巍」特别着重神绝对的信实。神曾应许列祖,祂要作他们的神,且要与他们同在,要拯救他们,也要赐福和保守他们,并赐给他们土地作他们的产业,在那里事奉祂。神告诉摩西,以色列要看到并经历神的坚定不移,神必坚定且奇妙地谨守祂的话,并切实执行;神要证明祂是信实、救赎、扶持,且赐下复兴的神。在救赎工作中,神要彰显祂的名所暗示的怜悯、恩典、忍耐,丰盛的慈爱、诚实、信实、赦免、公正和公义(出三十四56)。雅各的确领悟了这名的意义,他宣告说:「耶和华啊,我向来等候你的救恩。」(创四十九18)雅巍是以色列神卓越的名称。雅巍是一位信实守约的神,祂既赐下慈爱和生命的话,便谨守祂的话,赐下慈爱和丰盛的生命给属祂的人。参看雅巍这名的丰富意义,能使人明白为何要严格规定这名合宜的用法(利二十四1116)。这也解释了为何以色列人在感谢、赞美、敬拜时,在诗歌中使用缩写的方式指耶和华。他们唱哈利路亚:「赞美耶和华」(诗一○四35,一○六1,一四九1,一五○1)。「雅巍」用在许多的短语中,被视为神的名称和荣耀。这些混合的名称中,最常见的是「耶和华沙巴奥」,和合本译作「万军之耶和华」。这「万军」频频用在摩西五经中,指以色列的军队(参民十14-28)。这是因为这字从动词「沙巴」而来,意即「作战」,有时也指「事奉」。例如,民数记八章24节清楚地指在会幕履行的事奉工作。名词「沙巴奥」首先见于创世记二章1节,那里指地上和天上许多的受造之物,有些经文在文中则只限于指星辰,然而,其他学者认为「沙巴奥」是指天使,例证见于诗篇三十三篇6节。「耶和华沙巴奥」这混合的名,首次在撒母耳记上一章3节中出现。「沙巴奥」既常用于撒母耳记上、下,是指军队(撒上十二9,十四50,十七55;撒下二8,八16,十16等),人们认为这混合的名称,指雅巍是众军的神,即神有军队事奉祂。这些军队被视为是天使组成天军,天使乃是为神作工的仆人。有人已清楚地指出,「耶和华沙巴奥」这名最多是在先知每遇到神的百姓被仇敌的军队击败,或受到击败的威胁时使用(耶利米书88次、撒迦利亚书55次、玛拉基书25次、哈该书14次)。可见,这混合的名用以提醒他们,立约的神有大军为祂打仗,帮助祂的百姓。这样,虽然以色列的军队失利,然而,与他们立约的神在每个可能遭遇的境况中,祂也有充足的能力。这位耶和华沙巴奥就是以色列的元帅所要效忠的对象(书五1415),并且靠着神的名,以色列得着赐福(撒下六18)。其他混合的名称,常见的有:「耶和华尼西」(「尼西」意即「我的旌旗」)这名是摩西对神的称呼;那时他筑坛庆祝以色列得神的帮助,打败亚玛力人(出十七15)。以赛亚用「尼西」论及将临的弥赛亚,祂必得胜(赛十一10,五十九19)。「耶和华拉发」(「拉发」意即「医治者」)这名称见于出埃及记十五章26节。当时,以色列确知神是他们的医治者,必阻止埃及的疾病蔓延到以色列。这名虽只用上1次,然而,人却时常呼求和赞美神就是那位医治者(例:诗一○三3,赛三十26;耶六14等)。「耶和华罗希」(「罗希」意即「我的牧者」),见于诗篇二十三篇1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的观念,在以西结书第三十四章有详细的解释:「主耶和华说:我必亲自作我羊的牧人。」(结三十四15)耶稣作为一个牧人,为祂的羊舍去生命,就把这观念完全的意思展示出来。「耶和华以勒」(「以勒」意即「预知」或「预备」),见于创世记二十二章14节。当时,亚伯拉罕将要把儿子以撒献给神,神却预备了一只羊,代替以撒,他便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耶和华沙龙」(「沙龙」意即「平安」)是基甸为他所筑的坛所起的名称。当时,神的天使来吩咐他去攻打米甸人(士六24)。在以弗所书二章14节,基督被称为是罪人的平安(和合本以小字作「他是我们的和睦」),这平安能保守信徒的心怀意念(腓四7)。「雅巍」也与「沙得」或「沙多」(意即「公义」)一同出现,在耶利米书二十三章6节,就把耶和华称作我们的公义;这思想明显就是大卫公义的支系(弥赛亚),要把神的公义转移给那些与新的约联合的人。这观念多次表达在摩西五经里;当中论及神预备了一种生活方式让人活出公义,亦即成圣的生活(参利二十8,二十二9等)。阿道乃这名指神(和合本译作「主」),在旧约中出现约360次,然而,使用并不一致。最初见于创世记十五章28节。那时,亚伯兰问及更多有关一个儿子和应许之地的事情。在五经之后,这字只出现了14次;于诗篇中重复出现(50次以上),而先知肯定时常使用(赛47次;耶29次;结150次以上;摩27次)。「阿旦」(adan)一词意即「主人、统治者、拥有者、主或神」,被认为是名词「阿冬」(adon)的字根,时常用以指男性。例如,在创世记和撒母耳记上、下,这名称就常用来指拥有奴仆的男性,或拥有权力的人。有关这字作为神的名称的用法,有些学者争辩认为这字在早期已常被采用,后来被「雅巍」取代。但这却似乎跟现实不符,因为王国时代的君主、奴仆和先知也经常使用这字。人们以此并联同「伊罗兴」来称谓神。「阿道乃」正确地描述了信徒与神之间个别的沟通。在这种沟通之内,敬拜者承认神的威荣和伟大,还有对神的归属感。人口称神或主,乃表示信徒对神的尊崇和谦卑的顺服,这样,阿道乃就是表达信心、蒙福的确据、安全感、愿献上事奉、感恩的名称(诗十六2,五十七910等)。旧约中的混合名称在旧约中,神的名有各种不同的混合名称。例如,「伊罗兴耶和华」、「伊罗兴耶和华阿道乃」、「伊罗兴阿道乃」,都很普遍。这些混合名称,为要显示神完全的本体和特性,就如名称所启示的意思一样。神的名也与「以色列」相连,例如,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士五3;赛十七6),祂也是以色列人祈求时的称呼,并不提出任何名字。例如,「奇多斯以色列」(和合本译作「以色列的圣者」,赛四十三14等);「阿比以色列」(创四十九24,和合本作「以色列的大能者」;诗一三二2;赛四十九26作「雅各的大能者」)。这些名都表达了神和祂子民有立约的关系,并积极地承认了神永不改变的特性。旧约中神个别的名称神个别的名称,有父神、圣子、圣灵,和由这些名称变化而成的不同名称。洛克正确地指出旧约并没有神为父的启示,是堪与耶稣在祂祷告中称「我们的天父」比拟的。「阿爸」(意即「父亲」)一词在创世记中出现的次数远比任何其他书卷多,而且,集中出现在摩西五经中。但这名并不用以称呼,只是指有儿女之男性,即父亲、祖先──首领、主要人物和家属、部族的管理者。这名时常意味着传达神借着他说话的人,又与他同工。但借着他把祖先丰富的传统赐给那些儿女和列祖的后代。在诗歌书中,神被称为父亲但这并非直接的称呼,就如约伯问:「雨有父吗?」(伯三十八28)经文是说神创造雨,是雨的源头,雨由祂掌管。在诗篇六十八篇5节,指神在祂的圣所作「孤儿的父」;平行的短语中,则有:「作寡妇的伸冤者」,指示当中的含义。诗篇八十九篇26节说,大卫向神呼喊:「你是我的父」,平行的短语中,则用:「神」、「是拯救我的盘石」。这里的意思,指神是创造主和救主,祂要起来,施行拯救,且要保护大卫。在诗篇一○三篇13节,提到父亲,也有类似的用法:「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以赛亚有4次用上「父亲」指与神的关系;3次指那位创造主、拯救者,抚养、保守和指引以色列的神(赛六十三16,六十四8)。以赛亚说,那应许的婴孩要被称为「永在的父」(赛九6)。这名这样使用,就在地位、功能、才能和责任上以父的素质建立子。耶利米也指神是父亲,见于耶利米书三章419节,意即「源头、保守者、祂子民以色列的朋友」。玛拉基在一章6节和二章10节,指神是父亲,配受祂儿女的尊崇,又是全民的源头和统治者。「儿子」是旧约中最多使用的词语之一,一般是指儿女、后裔,也含有跟从者、承继者的意思。有少数间接的经文,指三位一体之神的第二位。有关弥赛亚的诗篇第二篇,说:「你是我的儿子。」(第7节)上下文中指出一位君王向管治者说话,管治者要与君王一起,并在君王之下管治。这样,便实时与拥有神权的君王有关。但在新约中,经文所指的却是三位一体之神的第二位(徒十三33)。这样,「子」就应用在所应许的弥赛亚身上,指出祂就是拥有神权的统治者和审判万国的那一位。「圣子」被理解为与神有同等神性和功能,但并非所有的圣经学者均接受这种解释。然而,在新约中找到支持的根据,如希伯来书一章8节,就引述了诗篇四十五篇6节的话。如上述所说,以赛亚谈及将要赐下的圣子(赛九6)、由童女所生的那一位(赛七14),是以马内利、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圣灵」一名只好几次出现在旧约中。灵,通常指神的灵(创一2)、主耶和华的灵(赛六十一1)、耶和华的灵(结三十七1)、灵(民十一17)、我的灵(创六3)、你的圣灵(诗五十一11)。虽然在旧约中,圣灵的特性没有像在新约中那样清楚地展示出来,但可肯定地指出神和圣灵的关系,无疑旧约教导圣灵的神性,圣灵的特性和功能,尤其与创造的工作(创一2;诗三十三6等)和装备事奉神的工人有关,例如工匠(出三十五31)、领袖(民十一17,二十七18)、先知(撒上十6;撒下二十三2;代下十五1;结十一5等)。旧约中神的名衔在旧约中,名衔是用来指职分和功能的。这名称不是说神有这样的职位,而是用来指功能连同权力,完全权利的概念和义务。如此,神就拥有丰富而完全的职分。

神被奉为人类的创造主(传十二1)、创造地极的主(赛四十28)、是祂以色列子民的创造主(赛四十三15)。神是个人的救赎主(伯十九25;诗十九14),也是那普世的救赎主(赛五十九20)。其他的称号是用来指向神的功能,例如,造物主(赛五十四5)、君王(诗二十九10;赛四十三15)、审判者(创十八25;参「亘古常在者」,但七91322)、保护者(诗一二一5)。「弥赛亚」是给予那位要来作真先知的、唯一的大祭司、永恒的君王的称号。「弥赛亚」由希伯来文「弥西亚」Meshiah,意即「受膏者」)衍生出来。当一个人被膏立作先知、祭司或君王时,意即他被指定担任某个职位、负起本分的责任、授权发挥他的功能、有资格或可以实现那职分的要求。膏油象征圣灵特别使某人得着接受所指派事工的资格。圣灵在旧约中,并非指任何专门的称号。旧约中关乎神本质的名称在这题目之下包括的名称,在新约中较为常见。但在文中,也反映了旧约的源头。

神是光。诗人歌颂:「耶和华是我的亮光」(诗二十七1),无疑在他的心中,他想起了那火柱发出亮光,指引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那云柱竖立在会幕之前,且充满了圣殿,被形容为一种荣光,因此,论及神是亮光,也就是说祂是发出荣耀的源头和施予者。神也被称为是爱祂子民的一位(申七813),但祂并非如新约中所说:祂是爱。旧约也没有说神是灵;然而,旧约的确也包含了这一个教导。旧约中形容神的名称旧约作者大量使用了不同的象征名称,以描述神一些特殊方面,以及祂与祂子民特殊的关系。以下会列举多个比较普遍和令人有深刻印象的名称。「巴力」是用来表达对神作为主人和拥有者的观念。这名称定要理解为统治的地位,连同一种个人的关系;这解释了为何这名称通常译作「丈夫」。「巴力」的字根意即「结婚、拥有、管辖」。「巴力」常被使用,不是单独,就是以混合名称出现(例:「巴力毘珥」),是指迦南人和非利士人外邦异教的神祇。以赛亚曾以此来指以色列的神:「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赛五十四5)在何西阿书一章中,也称神为丈夫;但希伯来语则为「伊施」(ish)(参何二16)。

「夸尼」(和合本译作「忌邪的神」)见于出埃及记三十四章14节。这字的原意即「占有」,并包含保护所占有的意思,似乎还有「很是恼怒、嫉妒」的意思。神是忌邪的,因祂坚持那些与子民所立的约,祂不能容忍祂立约的民与别神立约。

「苏珥」(和合本译作「盘石」)见于哈拿在欢呼称颂神的诗歌中(撒上二2)。这词表示了神是支持和保护的意思。神举起并保护了被人嘲弄和轻视的哈拿。以赛亚控告神的子民忘记了神是他们「能力的盘石」(赛十七10)。诗人歌颂神是他的盘石(诗三十一2),接着歌颂神「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诗三十一3;参诗七十一3)最令人有深刻印象的经文,是摩西的歌中称「他是盘石,他的作为完全;他所行的无不公平,是诚实无伪的神,又公义,又正直」(申三十二4)。摩西表达了他完全信靠神,相信神在履行祂的话语、作成祂的工,展示祂那信实可靠、恒久不变的德性。「罗亚」(和合本译作「牧者」)是诗人用来歌颂神对子民的眷顾和关怀的名字(诗二十三1),意即「喂养、牧养」。诗篇八十篇1节,诗人呼吁以色列的牧者,赐下复兴,且使以色列重得他们的地方和祝福。当雅各为约瑟祝福时,就用这名称呼神,说祂是牧者、是盘石,祂看顾保护了约瑟,且会继续看顾(创四十九24)。以西结进一步描述牧者的特性和工作(结三十四)。当耶稣说:「我是好牧人」(约十11),无疑是由这些旧约经文引出来的。当要留意的是,耶稣采用旧约中牧人的名称,是把自己与旧约中的雅巍等同。神的名描述了所应许的弥赛亚,在旧约中非常普遍,例如有「根」、「支派」、「晨星」、「王权」等其他名称。新约中神的名称神的专有名称新约中的「腓奥斯」(意即「神」)与旧约的「伊勒」和「伊罗兴」相同;「以罗安」为新约中的「合斯多斯腓奥斯」(和合本译作「至高者、至高神」,路一3276;可五7等)。「盘多奎他」、「伊勒沙代」与「腓奥斯」一同出现(林后六18;启十六7等)。这名不只用来指神的超越、能力、统治权和权力,也表示了神是一位个人的神,祂与子民有亲密的关系。这事实时常以个人的代名词与「腓奥斯」一起使用。卜克夫说,这是因为在基督里,神是祂每个孩子的神。「腓奥斯」有1,000多次出现在新约中,而「古利奥」则在七十士译本中,用来表达旧约中「雅巍」和「阿道乃」的名;新约也跟着使用「古利奥」,意即「权力」,所以与「雅巍」的意思不尽相同,但新约中确实赋予「古利奥」足以比拟旧约中「雅巍」的分量,尤其当用来指耶稣基督(参徒二36;腓二9-11等)。

「狄斯波提斯」在新约中曾5次指向神或耶稣(路二29;徒四24;彼后二11;犹4;启六10)。这名表示权力;现代「暴君」的残忍观念,则不见于新约经文中,即使应用在人身上亦然;而中心的思想则在于主权(提后二21)。新约中神个别的名称在施行洗礼时的惯用语,即大使命的一部分,称神为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之神的名,带出了旧约中的意义,而3者之间的关系因有明确的解释,故此,这名在新约中的意义,就更形丰富了。「阿爸」是新约中神个别的名称。这是亚兰语,译作「父亲」(可十四36;罗八15;加四6);表达了一种非常亲密、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见于基督和圣父之间、信徒(孩子)与神(父亲)之间。「耶稣」是圣子,三位一体之神的第二位。这名意即「救主」(太一21)。这名的字根是「拯救」,组成的名字如「约书亚」、「何细亚」和「何西阿」。旧约的字根基本是指:「进入一处平安、广阔、敞开的地方」。约书亚带领以色列进入迦南,他的作为与名称相称。新约的解释(「从罪恶中救出来」),并非与旧约的意义相反。从罪恶中被救出来,是恢复与神的交通,并进入天国的乐园。新约中神的名衔「创造主」的名衔用作称呼神(罗一25;彼前四19),如同旧约一样。这名表达了对神特殊的见解,如祂是原创者、唯一的拥有者、宇宙万有绝对的统治者。「基督」这名衔应用于圣子耶稣;是希腊文的音译,由希伯来文的「弥赛亚」翻译过来。「保惠师」是约翰给予圣灵的名衔(约十四1626,十五26,十六7)。希腊文「柏拉力托斯」意即「代求者、中保者、安慰师、保惠师」。当耶稣向门徒论到祂快要离开,祂强调要差遣圣灵来,藉此与他们同在。再者,在他们有特别需要时,尤其在危难、受逼迫和有死亡的威胁时,圣灵要利用各种事工随时帮助他们。新约中关乎神本质的名称耶稣时常广泛使用各种不同的名称,表达祂是谁、祂是甚么。按照约翰福音的记载,祂重复地说「我是」,接着是一些名称,像「光」、「吗哪/生命的粮」、「活水」。要完全了解这些适切的名称,只可从研究前面所述旧约的上下文着手。

耶稣说神是灵(约四24)。三位一体之神的主要特性定要理解为是属灵的,即无形的。圣灵包含超越空间、时间或任何其他限制的意思。约翰特别提出神是爱(约壹四8)。神怎样把自己给予在祂的爱子耶稣基督里,就把爱表露无遗。

新约中形容神的名称「牧者」、「门」、「葡萄树」和类似的名称,均是耶稣基督用以描述自己的名称。当祂论及祂来,为要作成父神交给祂作的工夫时,就这样提出。「拉比」是用来描述耶稣基督,意即「我的伟大者」。「拉波尼」是该词一种强化的用法,应用在基督身上,表示认识祂神性的地位和位格。「拉比」是指教法师,他们熟悉神的律法,且能把真理与没有学习过的人沟通。「合斯多斯」(意即「至高者」)是用以指神作为那超越者、当受尊敬的一位,意义也与旧约中的「伊勒以罗安」大致相同。GerardVanGroningen另参:「神的本体和属性」;「一神论」;「名字的意义」;「基督论」;「弥赛亚」;「圣灵」;「耶稣基督的生平和教训」。――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