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铭刻」 铭刻(Inscriptions)这名词用以形容古代的书写方式,都是写在耐久的材料上,例如是石版或坭版,并非写在一般容易腐蚀、损毁的物质上,例如是蒲草纸或羊皮纸。圣经中间有提及铭刻。举例来说,十诫是刻在石版上(出三十一18)给予摩西的,其后约书亚将之刻在石头上,立在示剑(书八32)。在示剑的发掘区,韦特发现了一块大石,是准备用作铭刻的。基于该石块所在的石层,他推断是属于约书亚时代之物。这块石也许仍存留在该处。神用指头写给巴比伦王伯沙撒的信息,就铭刻在他王宫的墙上(但五24)。在雅典的市集里,保罗看到有一座坛,上面刻着给「未识之神」的字句(徒十七23)。启示录提及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均刻在天城的门上(启二十一12)。古时的铭刻,都可以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中发现,并使用不同的语文。其中包括有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拉丁、希伯来、亚兰、拿巴提、摩押及其他语文。曾经有一段时期,对五经是否出于摩西之手,出现激烈的争辩,因为当时的人还未懂得书写。在赛拉比卡旦的绿松石矿所发现的铭刻,可追溯至主前十五世纪。故此,这些铭刻便推翻了上述未有实据的宣称。除此以外,舍费尔在拉斯珊拉所现的坭版,约是主前1400年的文物,证明曾有一段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且,在艾伯拉新近发现的坭版所述的亦然,这些坭版还要早约1,000年。在任何地方或位置差不多都可以发现铭刻,但是,最常见的是在会堂、教会建筑物和回教寺的地面。还有集会广场的行人道、公共建筑物的墙、标明奉献的石块和石像、石碑及纪念饰板、墓穴和石棺,以及罗马里程碑。要列出一张详尽的项目表,实在没有可能,但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样本则可见现存不同的铭刻资料。碑铭主前十三世纪,埃及的法老王每纳他为了纪念他战胜了海上民族,就在一块黑色的花岗岩石碑上铭刻其战胜的事迹。其中有「以色列地荒凉」这句话,这话是在巴勒斯坦地以外提及以色列的最早证明。在一块刻有摩押文的石上,有提及以色列王暗利(王上十六16-30)。这块石可追溯至摩押王米沙的统治末期,大概是主前830年。它在1868年的底本发现,内文记录了摩押王叛变成功,抵抗了以色列人的压迫。在波斯又发现另一块碑铭,是在贝希斯敦山的斜坡上。碑铭上刻有3种文字(古波斯文、以拦文、亚甲文),记录了大利乌一世的辉煌事迹,也成为解开这些古代楔形文字的钥匙。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将其最初6次出征的情况刻在一块竖立的石碑上。这铭碑在1861年,于底格里斯河的库哈发现。这石碑的前后均刻有楔形文字,这些文字是写在撒缦以色三世的浅浮雕上。这位亚述王亦设立了一座黑色的方尖形石碑,高6.5呎,上面描绘了他战胜其他君王的事迹。其中有以色列王耶户,在从上而下的第二个嵌格内刻有图像,耶户俯伏在亚述王面前。这是最早期的一个以色列人图像,也是唯一已知由同代人所刻的以色列王图像。在图像上刻着:「暗利的儿子,耶户致敬……。」这铭刻可追溯至主前九世纪中期。历史记录在米所波大米地区,古时的帝王经常把重要的事件或宣告,记录在石块或坭版上。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一座棱形的坭模,其中载有西拿基立年鉴的最后版,日期追溯至主前691年。它呈六边形,高15吋,阔6吋,每边都刻有楔形文字。这些铭刻述说:「犹太人希西家(犹大的王),不顺服于我……他本身就像笼中鸟,我把他关在耶路撒冷、他的王城中……」(参王下十八;赛三十六至三十九)。虽然在巴比伦人之中,没有像亚述王所写的年鉴,但我们也发掘了一些写在坭版上的编年史;所记载的日期,是由主前626年至主前539年,即巴比伦败亡于古列之时。其中一项巴比伦的编年史,记载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的正确日期,那就是主前597年3月16日(参王下二十四10-17)。主前539年,巴比伦被波斯王玛代人古列所吞并。这件事不仅在圣经中提及(拉一1-3),同时也记录在一个桶形的泥柱上。这泥柱有9吋长,刻有楔形文字,是属于古列统治的时期。上面提及他的政策,就是准许被俘掳的人,重建他们的城市及庙宇。这样便解释了他为何鼓励,并资助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使他们可以重建尼布甲尼撒王所毁坏所罗门时代的圣殿(拉一2-4)。埃及的法老很喜欢把他们的辉煌事迹,用象形文字写在庙宇及墓穴的墙上。他们一般是把文字刻在石上,然后涂上油彩。其中最有趣的是示撒把他入侵以色列地的情况,雕刻在卡勒的亚扪庙宇中一个庭院南面的墙上。墙上至今仍然可以看到超过75个城市的名字,其中包括了米吉多。这个发现,使圣经有关示撒的侵略及征服米吉多的记录,加添了历史趣味(王上十四25、26;代下十二2-10)。并且在考古学上,成为肯定此城市是在这个时期受到破坏及火烧的证据。神话、史诗和传说现存有许多的文稿记录,包括了埃及人、苏默人、亚甲人、赫人和迦南人的传说资料。这些文稿均收集在普里查得《古代近东文献》中。其中最有趣及跟圣经有关连的,就是吉加墨斯史诗;那是亚述人所记载有关洪水的故事,与创世记六至九章类同。在12块亚甲文坭版中,第十一块记载了洪水的故事,并且讲述乌纳比士廷(与圣经中的挪亚相似)在洪水期间的经历。除了一些显著的分别之外,它的记载与创世记的记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吉加墨斯史诗也有其他版本,都是主前1000年以前的。其中有巴比伦、苏默、赫及胡利等版本。亚甲叙述的原文,是最详尽和著名的。普里查得认为它是主前2000年左右的文献。我们所拥有的原文,是在尼尼微的亚述巴尼帕图书馆内找到的。官式文告当古代的君王或官员要发表恒久的文告,就会把文告雕刻在石头上或嵌镶出来。在1878年,发现了一块铭刻的云石版,那是来自会撒勒城,其时可追溯至革老丢统治期(主后41-54)。它记载了对盗墓及亵渎墓地的警告。这项罪行的刑罚是死刑。这块云石版可能亦反映了革老丢在罗马作王时,面对有关基督所引发的问题(绥屯纽着:《革老丢》25);此事引致犹太人被逐出首都(徒十八)。问题的关键在于罗马的基督徒宣扬基督的复活。甚至在圣殿也有发放文告。约瑟夫提及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那围绕殿的矮墙,是有固定距离的石版,上面刻有希腊文及拉丁文,以警告进入殿中的外邦人(《犹太战争录》5.193-34;6.125-26;《犹太古史》15.417)。其后发现了两块有关这些警告的碎片。其中一块是克孟甘诺在1871年发现的,上面写着:「外人不得进入环绕圣所的栏杆及路基之内。违反者若被捕获,要自负死罪之责。」罗马政府准许犹太人将越过围栏的人处死,连罗马人也包括在内(《犹太战争录》6.126)。本世纪初,在希腊的德尔斐发现了一块重要的铭刻,那是统治者革老丢任命造成的。这铭刻是用希腊文,上面提及迦流作地方总督,其任期约是主后51至52年。哥林多的犹太人控告保罗时,他们所见的就是这个迦流总督(徒十八12-17)。因此,这铭刻对断定保罗在哥林多18个月的日期,十分重要,并且对估计保罗生平的年表也很重要。那铭刻是官方对德尔斐城居民的宣告,是关乎增加该市卓越人士的数目。在一块刻了拉丁文的石头上,出现彼拉多的名字。这块石头是在以色列沿岸该撒利亚马里添的罗马剧场内发现的。在部分文字残缺的石块上,提及他是行政长官,并且刻有「提庇暗」之名字,是指他受命建造一座建筑物来纪念君王提庇留。奉献碑石当要奉献一座新落成的大楼,通常会有铭文刻在建筑物的墙上、地面或相连的结构之中。犹大王希西家在耶路撒冷建造隧道,工程完成后,就在隧道的墙上留下铭刻(王下二十20)。那是希伯来文的铭刻,现存放于伊斯坦堡的博物馆。这是希伯来文中,最古老的铭刻之一,它描述了开凿西罗亚水道的情形。在希腊的哥林多,大剧场北面的广场行人道上,刻有奉献的铭刻。那拉丁文缩写的铭刻是:「以拉都为回报获任财政部长一职,自资铺建这行人道。」那行人道上的青铜铭刻已被挖走,但在哥林多地盛产的石灰石上刻着的文字仍在。这可能跟保罗在罗马书十六章24节所提的「城内管银库的以拉都」是同一人。在保罗的时代,哥林多的市集也有另一类似的铭刻,内容是:「腓利尼斯,市政官和大祭司,自资立此纪念碑,并且在其官职能力范围之内核准担任两职」。1913至14年,在耶路撒冷发掘了一块希腊文的纪念奉献铭刻。它来自一世纪俄斐勒山上一家会堂的墙上。其中提及狄奥多土是会堂的负责人卫登罗的儿子,卫登罗是建筑这会堂的人。由于卫登罗是罗马人的名字,这可能是一个犹太奴隶,被为他命名的罗马主人所释放。若是如此,这石刻可能是挂在耶路撒冷的「利百地拿会堂」之内(徒六9)。大英博物馆存有一部分拱门的遗迹。这拱门自一世纪至1867年,竖立于希腊城市帖撒罗尼迦的入口,于1867年拆卸,以供应石块作修补巨型城墙之用。上面的铭刻写着:「在政治首长的时代……。」这是一个指罗马官员的罕用字眼。使徒行传十七章6节用同一个字来形容帖撒罗尼迦的地方官。范理瑾曾说:「在现存的希腊作品中,是没有这字的。」另外,在一条石柱上的铭刻,又发现这个字,那石柱是放在帖撒罗尼迦一间博物馆那挤迫的后院内。通信在主前二千年代,用小坭版通信是十分普遍的。在马里、努斯、尼尼微、艾伯拉及其他地方,发现了50多万块这样的小坭版。在埃及南部的亚马拿废丘发现了大量这类的通信坭版。它们是用巴比伦文写的楔形文字,时值亚肯尼亚顿在其新首都亚马拿废丘(亦即亚克塔坦)致力改革埃及之艺术和宗教。根据记载,在当时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有一班名为哈皮鲁人的抢掠者任意横行。有许多坭版是由迦南地受侵略的城市记下来的,都是向法老王求助的,因为当时这些城市是法老王的藩属国(主前十四世纪末)。有些人认为这些坭版中所提及的哈皮鲁人,是与古希伯来人有关,他们在约书亚的领导之下侵略迦南地。有时,通信是用墨水写在陶片上。1935年,在以色列南部的拉吉发掘区,发现了18块这样的陶器碎片。上面写的是希伯来文,为耶利米时代的犹太人所写的字体提供了例证。那些文字基本上与旧约时代的希伯来文相同。这些信件是在巴比伦人侵略犹大的时候,由附近城镇的首长何书亚耶户送到拉吉的军长耶乌斯那里。最后,在主前586年,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毁。 在马萨他发现了11块这样的陶器碎片。那是在1963至65年,由益基勒雅丁于死海西岸发现的。主后73年,罗马军队在席尔瓦的指挥下,消灭了马萨他。当时,960名男女及儿童,都宁可自杀而不向罗马人投降。有10个男人被拣选去把余下的人割喉杀死。根据约瑟夫的记载(《犹太战争录》7.395),他们是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执行这项工作的人选。益基勒雅丁教授认为,他所发现的陶片就是用来抽签的。其中一片写着便耶亚这名字,可能是堡垒的指挥官耶亚之子以利亚撒。里程碑在整个帝国的重要道路上,罗马人都会在相隔某段距离竖立里程碑。在中东就发现了一些这样的里程碑。它们通常是圆柱形的石块,约6呎高,上面写有拉丁文(有时是希腊文)的资料。这些资料关乎3方面。第一是距离。那可能是由各省的重要城市开始计算,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由重要的军事驻点开始。第二就是路经之地的名称。第三就是筑路者的名字及所纪念的君主的名字。尽管有证据显示,有些里程碑早已存在,但是该撒亚古士督可能是首位竖立众多里程碑的人。虽然维斯帕先曾经在征服这个国家之时,在他行军的路上,竖立临时的里程碑,但在哈德良之前的以色列,这些里程碑显然并非必要竖立。墓穴和石棺正如我们可以预期的,其中一个最有可能找到铭刻的地方,就是埋葬死人有关的物体及建筑物。古埃及人墓穴的墙上布满铭刻,包括埋葬地点的墙、天花板和石棺。这些铭刻都是象形文字,是埃及人的神圣语文,而且通常含有对神灵的祈求,或是死者欲带同全部财物之记录前往下一个世界。这是那些能够负担得起的人的特权,若没有这些铭刻,就可能不会长生不朽。在斯科匹山发现了一个骨龛,上面刻着:「哈拿尼,拿细耳人约拿单的儿子」。另一个装着他妻子骸骨的骨龛,就刻着:「撒罗米,拿细耳人的儿子哈拿尼的妻子」。在耶路撒冷东北部的吉瓦特哈米塔尔,发现了4个墓穴,里面藏有许多骨龛。大约半数是有铭刻在上面的。其中一个刻着:「西门,建造圣殿的人。」那铭刻是亚兰文,使我们想到他是有分参与建造耶路撒冷的圣殿。另一个与圣殿有关的骨龛存放在英国博物馆。上面有希腊文的铭刻,内容是:「建造殿门的亚历山太人尼迦挪家族之骸骨」。这是指亚历山太城内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族,他们赠送了两座巨型的铜门给希律所建的圣殿,名为尼迦挪门。1950年代早期,在橄榄山上接近主哭堂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墓地。这是在耶路撒冷所发现同类的墓地中最大的一个,它包括了20个凹槽类型的墓穴及38个坑型的坟墓。他们是主后三世纪至四世纪的墓。这些坟墓包括了122个骨龛,其中有43项铭刻是亚兰文、希伯来文及希腊文。在这些铭刻中常见的名字有耶书亚(耶稣)、马利亚、马大、撒罗米及西缅。自1967至74年,有更多的坟墓被发现。其中包括上文所提及的,在吉瓦特哈米塔尔发现了那建造圣殿之人西门的坟墓。其中一个骨龛上面刻着使人着迷的铭刻,是用古希伯来文书写,至今仍未有发现相似的铭文。上面写着:「我,阿爸,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大祭司亚伦的后嗣。我,阿爸,那被压迫及控诉的人,是生于耶路撒冷,其后被放逐到巴比伦及归回至(回到耶路撒冷)玛他提雅。」在1970年代中期,一个长越7哩的犹太墓场被发现,是跨越在耶利哥西面的7个山丘上。大约有120个墓穴被发掘及测量。他们前后为时约150年,直到罗马人在主后68年毁灭耶利哥的时候为止。有一个墓穴存留了32种不同的铭刻骨龛,17个是希腊文,15个是亚兰文。其中一个颇有趣,其上写着:「狄奥多土,亚基皮娜皇后所释放的人的骨龛。」这有可能跟耶路撒冷圣殿内发现的铭刻中,所提及的狄奥多土同属一人。如是,其希伯来家族名称该是歌利亚,也就是整块埋葬地的主人。地面的嵌镶在罗马及拜占庭时代,长方形会堂、浴室、会堂和教会的地面都盛行装饰,并且在其他公共建筑物也有用彩色小石块所嵌镶的铭刻和工艺。1972年在该撒利亚马里添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一座建筑物。在整座建筑物中,有6个地面是有嵌镶的铭刻。其中两面是希腊文的罗马书十三章3节,镶成圆边的形状。另一面是祝福出入房间的人,上面写着:「你出、你入,愿耶和华赐福你。」有两面是祈求基督帮助那些兴建和使用这座建筑物的人。这些都是一座建筑物的残址,该建筑物在主后七世纪时被毁灭。在提比哩亚哈马、伯珊、伯亚法、以实提莫、稣西亚、哈马加达、隐基底和以色列的其他地方,会堂里的地面都有希腊文及亚兰文的铭刻。这些铭刻通常提及会堂的捐助人。在突尼斯的拿努发现了一间会堂的地面上,有拉丁文的铭刻。在提比哩亚的会堂,希伯来文只是用来说明十二宫图上的天文学符号。基本上,亚兰文是用于宗教规例或法律,希腊文则主要是用于向捐献者致敬的话。其中一项最著名的地面嵌镶,是来自约旦的麦迪巴的多个教堂。地上嵌镶了最古老的以色列及约旦地图,是主后六世纪时镶于地上的。城市的名称、地理特征及经文都是希腊文。教堂的地面都例必注明有日期的或没有日期的奉献、祝福及引用的经文。这些内文包括了亚兰文、埃及基督徒所用的文字、叙利亚文、拉丁文及希腊文。这些铭刻通常附带图形象征,但是在427年,发出告示禁止在行人道上用十字架及其他宗教象征,以免被行人践踏。但是,这项禁令的推行范围有多广却不清楚。JohnR.McRay另参:「考古学」;「艾伯拉」;「亚马拿坭版」;「洪水神话」;「马里」;「努斯」;「陶器」;「西罗亚池」;「乌加列」;「考古学和圣经」;「印」;「字母」;「创世的神话」。――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