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惧怕

 

惧怕(Fear)情绪上不祥的预感或对即将来临的烦恼或不幸,感到害怕或担忧。惧怕通常被形容为宗教的起源。然而,只有惧怕并不能产生真正的宗教,因为宗教会驱使人去靠近神,也就是他们敬拜的对象;但没有人渴慕去接近他所惧怕的事物。圣经中,惧怕的观念所包含的层面,远比常见的英语用字所指的担忧或恐惧,来得广泛。虽然一般的解释基本上也是圣经的含义,却不是其中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指向神那使人敬畏、尊崇的特质,就更是如此。当然,人对神的畏惧中,仍含有那种层次较低的忧虑在内。圣经告诉我们:「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十31)耶稣教导我们要惧怕那位惩治了人的罪恶后,又有权柄使人永远灭亡的神(路十二45)。惧怕能起一个积极的作用,就是使人清楚明白自己灵魂的失丧和认识自己需要神的赦免。这种惧怕或许见于创世记三章,亚当和夏娃公然肆意地违背了神的诫命之后,他们在圣洁的神面前退缩。他们曾受到严厉的警告,知道违抗神的话会带来严重的审判,所以他们的惧怕是合理的。惧怕是人犯罪后的自然反应(创三10,四1314;箴二十八1)。圣经曾列出了许多不同的人物,是深受忧虑困扰的(例如该隐、扫罗、亚哈斯和彼拉多)。惧怕常抓着恶人(伯十五24),惊吓那些假冒为善的人(赛三十三14)和灭尽作恶的人(诗七十三19),这些人不信的生命的特点,是充满惧怕(启二十一8)。法老精锐的大军面对神的进迫时,都因惧怕以致瘫痪,不能前进(出十五16)。约伯的朋友比勒达曾提到神的审判,要追赶恶人的脚跟(伯十八11)。惧怕会使人不能动弹或叫人的活动严重地受到影响。这对于那些在属灵上不肯委身的人,尤其真确。扫罗惧怕百姓,因而违背神的命令(撒上十五24)。那生来瞎眼的人被主奇妙地医治后,他的父母因为害怕犹太人,就不敢支持基督(约九22)。在一个论及才干的比喻中,耶稣提到一个因为惧怕而不能完成本分的人(太二十五25)。耶稣基督透过祂代赎的死亡、复活和在天上为信徒代求,成为了独特的解放者,使人不再惧怕。使徒保罗曾鼓励罗马的信徒,当他们归向基督的时候,他们要得着的不是一个奴仆的心,使人胆怯,而是一个儿子的心,使人敢于称神为「阿爸!父!」(罗八15;亚兰文的Abba为一般犹太儿童对父亲常用的称谓)。我们的主耶稣亦以此称天上的父神;基督徒成为神家里的人,也可以如此向神说话(加四6)。得着神爱的人也领受了一种能力,可以除去心中的惧怕(约壹四18)。保罗被神的爱激励,说:「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罗八31)神子民的努力有时会被毫无根据的恐惧所影响。神曾警告耶利米不要惧怕敌人(耶一8),免得神容他落在惊惶之中(一17)。类似的召命亦曾临到跟耶利米同代的以西结,并许多其他的人(书一79;结二6)。可见,就连属神的人,也会受到惧怕所试探,有时甚至敌不过它(诗五十五5)。所以,神不断劝勉祂的百姓,不要向这试探屈服(赛八12;约十四127)。祂教导他们要把忧虑卸给神,因祂就是那位施行拯救,又无比顾念祂群羊的神(彼前五7)。故此,信心是无畏的先决条件,正如以赛亚说:「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赛二十六3)诗人亦不断强调,信心能使人胜过惧怕(诗二十七1,四十六2,一一二7)。真正的信心可以透过一份敬畏的情怀去表达和得着激励;这也是圣经中惧怕神的基本含义。人若没有从心中涌出一种因认定神统管万有的主权而产生的敬畏,就不能在心中拥有真实的信心(诗五7,八十九7)。当神被称为「以撒所敬畏的神」(创三十一42),显明列祖了解耶和华的伟大,永恒不变。以撒的父亲亚伯拉罕,眼见基拉耳地的居民不敬畏神,因而感到忧虑(创二十11)。甚至耶稣,在祂的事工中也存着敬畏神的心(赛十一23;来五7)。虽然基督徒在面对人(来十三6)、死亡(来二15)和生命中的忧虑(提后一67),都已经得着释放,他们却永不能失去对神的敬畏。这种敬意不但把人领到真正的智慧(诗一一一10),更成为神的儿女一生的指引(腓二12;弗五21)。敬畏神的特点就是对独一的真神完全忠心。撒玛利亚人心想一面事奉神,一面拜祭偶像,结果被神弃绝(王下十七3341)。那些爱神的人可查考圣经,即神的话语,去学习敬畏神(箴二3-5);古代的以色列人曾受命要谨守和遵行神的话,以表明他们对神的敬畏(申六2)。在使徒行传十章2节,哥尼流和他的家人被称为「敬畏神的」,因为他们十分尊重以色列的神,并且在神面前心存虔诚。真正敬畏神的人必须持之以恒地以善行和圣洁的生活,去表明出来(林后七1),其中应包括远离罪恶(出二十20),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神话语中的指示(传十二13)。这种圣洁的惧怕其实是信徒喜乐的根基(诗二11)和生命真正的泉源(箴十四27)。敬畏神的心远比最丰厚的物质财富,更为宝贵(箴十五16),因为神喜爱敬畏祂的人(诗一四七11)。StuartD.Sacks――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